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Low-energy Laser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Cyclophosphamide 被引量:1
1
作者 HUANGBao-xu WANGHong-bin +3 位作者 QUZhi-na LIUHuan-qi LIUXi-feng CHENGShao-hui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3年第1期43-48,共6页
Systematic experiments about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low energy laser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ntitumor medicine of cyclophosphamide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 experimental model of mouse S180 ascite... Systematic experiments about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low energy laser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antitumor medicine of cyclophosphamide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 experimental model of mouse S180 ascites sarcoma.The three groups of tumor bearing mice were irradiated upon the inner corners with the dosages of 11 00,14 67 and 22 00 J·cm -2 LELI respectively,and injected with CYT intraperitoneally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e survival time,the ascites growth speed,and the kinetic changes of immune functions.The survival times of the three groups of CYT/LELI combination were obviously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tumor and CYT control groups.Correspondingly,the amounts of ascites,tumor cells densities and total tumor cells in CYT/LELI grou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while the death ratio of the tumor cells increased.Comparatively,the group of 22 00 J·cm -2 LELI combined with CYT showed the most ideal antitumor effects,and the life prolongation ratio was up to 53 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energy laser irradiation (LELI) cyclophosphamide(CYT) antitumor effects mouse S180 ascites sarco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康银 杨森淼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6,共11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亟需提高碳排放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低碳能源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具有减排和提率的双重潜力。为此,本文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6个城市的数据,从空间溢出的视角探讨...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亟需提高碳排放效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低碳能源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具有减排和提率的双重潜力。为此,本文基于2006~2022年我国286个城市的数据,从空间溢出的视角探讨了中国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其作用机制及异质性。主要结论表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强环境规制和提高科技支持能扩大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减排提效能力;西部地区的低碳能源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性;核能和水能技术创新对当地碳排放效率提升作用最明显,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能源技术创新 碳排放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机制检验 产业结构优化 环境规制 科技支持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应用于医学治疗的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范晓红 李正佳 朱长虹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8-79,共2页
低能量激光与生物作用会产生生物效应,将这种生物效应应用于医学,可以对某些疾病产生治疗效果,关于低能量激光在医学治疗的机理研究方兴未艾,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低能量激光应用于医学治疗的机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 低能量激光 医学治疗 机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激光与生物组织作用机理及临床医学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滚 李斌 +1 位作者 杨思凡 庞小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4,共3页
弱激光在近年来被大量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弱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的特点与激光本身的特性以及生物组织的特性密切相关,弱激光与不同生物作用的机理也有所不同,介绍了弱激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机理,总结... 弱激光在近年来被大量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弱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的特点与激光本身的特性以及生物组织的特性密切相关,弱激光与不同生物作用的机理也有所不同,介绍了弱激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的机理,总结了弱激光在临床疾病治疗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激光 生物效应 激光医疗 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镇痛效应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静静 杨华元 +1 位作者 马忆南 赵宇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368-2372,共5页
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发现低强度激光照射在临床已有广泛应用,其对缓解各种急慢性疼痛均有很好疗效,而激光针灸作为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光生物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针灸相比更具优点,决定了它在医学上的研究与应用更有广阔前景... 通过对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发现低强度激光照射在临床已有广泛应用,其对缓解各种急慢性疼痛均有很好疗效,而激光针灸作为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光生物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针灸相比更具优点,决定了它在医学上的研究与应用更有广阔前景。但激光与机体相互作用类型复杂,能对生物组织发挥多种生物效应,且激光针灸在临床应用虽多,但并不是所有实验都支持其具有镇痛效应。由于阐明激光镇痛机制研究是解决临床争端的关键所在,所以本文就穴位的特殊组织结构以及目前所做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入手,分析低强度激光镇痛的可能机理,为激光针灸的临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期更好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激光针灸 激光镇痛 生物效应 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能离子束处理小麦种子生物学效应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雍志华 林锡刚 +2 位作者 汪仕元 王成俊 瞿世洪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关键词 超低能离子束 小麦 种子 生物学效应 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应变率加载条件下花岗岩尺寸效应的能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梁昌玉 李晓 吴树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472-3480,共9页
能量相互转化过程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岩石破坏,而其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岩石中储存的应变能的释放。对中低应变率加载条件下岩石尺寸效应能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破坏时吸收的总能量U、弹性应变能U^e以及损伤应变能U^d均随试件尺寸的... 能量相互转化过程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岩石破坏,而其破坏的根本原因是岩石中储存的应变能的释放。对中低应变率加载条件下岩石尺寸效应能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破坏时吸收的总能量U、弹性应变能U^e以及损伤应变能U^d均随试件尺寸的增长而降低;岩石强度与岩石中储存的能量有关,尤其与弹性储能有关,即弹性应变能愈高,岩石强度越大;试件长度由50mm变为125mm时,弹性储能逐渐降低,岩石破坏形态从劈裂破坏变为剪切破坏,大尺寸时局部化变形明显。能量是不同应变率加载条件下岩石破坏细微观及宏观特征存在差异的内在动力;亦是导致岩石强度存在尺寸效应的本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中低应变率 尺寸效应 能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C离子注入对白芝麻生物学效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斓 贾瀚超 +2 位作者 方湉 苏颖 周云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97,共3页
经低能C离子注入处理的白芝麻(SesamumindicumL.)种子,在田间进行了栽培实验,结果发现:种子注入不同注量的C离子,对其生长发育期的生物学效应有不同的影响,C离子注量为1×1011,1×1012,1×1015,5×1015,1×1016,5&#... 经低能C离子注入处理的白芝麻(SesamumindicumL.)种子,在田间进行了栽培实验,结果发现:种子注入不同注量的C离子,对其生长发育期的生物学效应有不同的影响,C离子注量为1×1011,1×1012,1×1015,5×1015,1×1016,5×1016cm-2的6个注量组的白芝麻植株的株高、叶数、茎粗及叶片面积均优于对照组,而且比对照组早进入花期,早结实,单株产量也有一定提高,特别是5×1015cm-2注量组为最优;但经较高的C离子注量(1×1017cm-2)处理后,对白芝麻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势则有较大的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应用离子注入技术对芝麻品种的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C离子 离子注入 白芝麻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诱变育种作用机理及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晓勇 陈秀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20-22,26,共4页
介绍了低能离子诱变育种新技术的特点,包括对生物体生理损伤小、诱变谱广、诱变频率高,并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方向性等;同时概述了不同低能离子束注入生物体的作用机理,以及注入的低能离子对遗传大分子的直接作用、DNA修复机制的影响和诱... 介绍了低能离子诱变育种新技术的特点,包括对生物体生理损伤小、诱变谱广、诱变频率高,并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方向性等;同时概述了不同低能离子束注入生物体的作用机理,以及注入的低能离子对遗传大分子的直接作用、DNA修复机制的影响和诱发自由基等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 诱变育种 作用机理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激光对大鼠海马神经元钠通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乔晓艳 李刚 贺秉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8-182,共5页
利用波长670nm、功率5mW的半导体激光器照射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其电压门控Na+通道的特性.实验发现:弱激光作用5min时,Na+通道激活电位和峰值电位开始向负电位方向移动,7min激光作用达稳定;激... 利用波长670nm、功率5mW的半导体激光器照射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其电压门控Na+通道的特性.实验发现:弱激光作用5min时,Na+通道激活电位和峰值电位开始向负电位方向移动,7min激光作用达稳定;激光照射对Na+通道电流峰值无影响,对照组和激光照射组峰值电流密度分别为(-383.51±26.93)pA/pF和(-368.36±33.14)pA/pF(n=8,P>0.05);激光作用降低了Na+通道的激活阈值电位和峰值电位,对照组通道电流在-40mV激活,-30mV达峰值,激光照射组通道电流在-60mV激活,-40mV达峰值;激光照射改变了Na+通道半数激活电压和斜率因子,对照组和激光照射组的半数激活电压分别为(-42.091±1.537)mV和(-54.971±1.846)mV(n=8,P<0.01),斜率因子分别为(1.529±0.667)mV和(2.634±0.519)mV(n=8,P<0.05).结果表明,弱激光照射海马神经元可改变Na+通道的激活特性,从而影响动作电位的去激化过程,进而会引起神经元细胞生理功能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通道 膜片钳技术 弱激光照射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率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机理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玉东 梁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86,共3页
近年来 ,低功率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临床是已经应用到各个领域 ,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作用同理还没有统一。本文就低功率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的一曲型实验研究 。
关键词 低功率激光 生物刺激 作用机理 治病机理 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束诱变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浩 解继红 +2 位作者 于林清 镡建国 贾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1425-1426,共2页
自发现离子束生物效应以来,离子注入技术已被应用于生物改良、环境辐射生物学效应等研究领域。其中,在植物遗传育种、创造新种质资源方面的成果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低能离子的能量低,理论射程很短,关于低能离子生物效应和诱变的机理尚... 自发现离子束生物效应以来,离子注入技术已被应用于生物改良、环境辐射生物学效应等研究领域。其中,在植物遗传育种、创造新种质资源方面的成果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低能离子的能量低,理论射程很短,关于低能离子生物效应和诱变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重点综述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束 机理研究 远程诱变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激光对神经元瞬时外向钾通道电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乔晓艳 李刚 +1 位作者 贺秉军 林凌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7-343,共7页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神经细胞在波长670 nm、功率5 mW的半导体激光器照射时,其瞬时外向钾通道电流特性。实验发现:弱激光对瞬时外向钾电流IA有抑制作用,5 min激光抑制作用达到稳定,去极化至+50 mV...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神经细胞在波长670 nm、功率5 mW的半导体激光器照射时,其瞬时外向钾通道电流特性。实验发现:弱激光对瞬时外向钾电流IA有抑制作用,5 min激光抑制作用达到稳定,去极化至+50 mV时抑制百分比为(40.13±5.19)%(n=10);弱激光对IA的抑制作用呈现电压依赖性和可逆性,对照组、照射组和恢复组的最大激活电流密度分别为(398.55±36.49)pA/pF(、238.62±30.78)pA/pF(n=10,P<0.01)和(354.08±35.16)pA/pF(n=10,P>0.05);激光作用可显著地影响瞬时外向钾通道电流的稳态激活和失活过程,对照组和激光照射组通道的半数激活电压分别为(-27.05±4.53)mV和(-2.10±3.14)mV(n=10,P<0.01),斜率因子分别为(-26.71±6.15)mV和(-20.70±4.38)mV(n=10,P<0.05),半数失活电压分别为(-70.49±7.21)mV和(-81.27±6.26)mV(n=10,P<0.01),斜率因子分别为(9.47±3.54)mV和(9.58±3.02)mV(n=10,P>0.05)。结果表明:弱激光作用海马神经元可以改变其瞬时外向钾通道特性,从而影响动作电位的形成和发放,调节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恢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外向钾电流 膜片钳技术 弱激光照射 生物刺激效应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快电子能量分布
14
作者 蔡达锋 谷渝秋 +4 位作者 郑志坚 周维民 焦春晔 温天舒 淳于书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8-602,共5页
采用不同量程的电子谱仪与LiF热释光探测器相配合,测量了飞秒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快电子能量分布。结果显示快电子能量分布的一致性和多个重要特征与国外同类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结果相似。快电子能谱在低能处产生凹陷是由于冷... 采用不同量程的电子谱仪与LiF热释光探测器相配合,测量了飞秒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快电子能量分布。结果显示快电子能量分布的一致性和多个重要特征与国外同类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结果相似。快电子能谱在低能处产生凹陷是由于冷电子的回流产生的;几种加速机制共同作用是能谱在100-350keV范围内出现平台的原因;快电子的有效温度较好地满足共振吸收的温度定标律是由于反射激光加速与共振吸收机制均是通过朗道阻尼或波破对电子进行加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快电子 能量分布 加速机制 有效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束辐照诱导的水稻差异表达基因的调控网络研究
15
作者 于相丽 押辉远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4,共5页
用基因芯片检测鉴定离子束辐照下水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结果共检测到26个上调和6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RiceNET)表明,这些基因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互作网络,暗示水稻存在着以前没有充分认识的基因网络.为进一步... 用基因芯片检测鉴定离子束辐照下水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结果共检测到26个上调和6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RiceNET)表明,这些基因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互作网络,暗示水稻存在着以前没有充分认识的基因网络.为进一步研究植物应答离子束辐照候选基因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辐照 生物学效应 芯片 基因网络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He-Ne激光照射蝗虫卵的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洪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1期67-69,共3页
研究低强度He-Ne激光照射蝗虫卵后对其产生的影响。实验旨在探求激光作用于生物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及一些定量的数据,为今后研究激光育种和激光杀虫提供一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He-Ne激光照射对蝗虫卵的孵化率等均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照... 研究低强度He-Ne激光照射蝗虫卵后对其产生的影响。实验旨在探求激光作用于生物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及一些定量的数据,为今后研究激光育种和激光杀虫提供一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He-Ne激光照射对蝗虫卵的孵化率等均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照射时间对虫卵的孵化情况影响不同,既可以促进其孵化,也可以抑制其孵化,甚至导致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卵 低强度HE-NE激光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热效应的体外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蒋双键 桂程鹏 +4 位作者 莫承强 唐一鸣 黎桂源 王华 吴荣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7-801,共5页
【目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目前输尿管结石腔内治疗的标准术式,钬激光在碎石的同时因热效应可能对输尿管造成损伤,为了研究不同功率配置的钬激光的热效应开展了本次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建立钬激光热效应体外模型进行研究... 【目的】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是目前输尿管结石腔内治疗的标准术式,钬激光在碎石的同时因热效应可能对输尿管造成损伤,为了研究不同功率配置的钬激光的热效应开展了本次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通过建立钬激光热效应体外模型进行研究。在手术室,恒定温度21℃,湿度60%,选用常见的钬激光设备,连接550μm的全新光导纤维,置入内径为10 mm的玻璃试管,并注入1 mL生理盐水,试管置于容积为300 mL的37℃温水中,并使用温度仪实时监测并记录光纤头周围2 mm水温及烧杯中水温。参数设定:共设定7组14种激光参数,持续激发120 s,反复进行3次,连续监测并记录钬激光周围的水温及烧杯中的水温。【结果】同等功率情况下,高频低能组最终达到的温度显著高于低频高能组,且随着功率的提升两组之间的温差逐渐变大。当功率为5 W时,低能高频组平台期的最高平均温度在(52.24±0.10)℃,而高能低频组的平台期最高平均温度为(50.67±0.04)℃。而当功率为20 W时,低能高频组平台期的最高平均温度在(75.71±0.12)℃,而高能低频组的平台期最高平均温度为(67.61±0.03)℃。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输尿管镜碎石术常用的钬激光功率会产生明显的热效应,局部温度可导致输尿管的不可逆损伤,同等功率条件下选择高能低频功率配置较低能高频可显著减少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功率 热效应 高能低频 低能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能离子束注入的食用菌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和川 谭一罗 +3 位作者 苏文英 徐艳 秦裕营 周振玲 《农业工程》 2019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利用低能离子束注入的生物学效应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修饰和改良是近年来应用于植物和微生物育种的新技术,对打破基因连锁、促进植物和微生物遗传背景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低能离子束的注入诱变机理和目前低能离子束注入技术... 利用低能离子束注入的生物学效应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修饰和改良是近年来应用于植物和微生物育种的新技术,对打破基因连锁、促进植物和微生物遗传背景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低能离子束的注入诱变机理和目前低能离子束注入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上的研究进展,并对低能离子束注入技术在食用菌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低能离子束 育种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磁场生物效应在毛发生长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寅 李新平 +1 位作者 区家源 张鸣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37-1541,共5页
低频电磁场属于非辐射电磁波,能量低,不能破坏电子键,会使生物体产生微弱的电流和电子重分布,对生物体有积极的效应,FDA已批准脉冲电磁场(PMEF)用于治疗骨折,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电磁场的积极生物效应拓展到促... 低频电磁场属于非辐射电磁波,能量低,不能破坏电子键,会使生物体产生微弱的电流和电子重分布,对生物体有积极的效应,FDA已批准脉冲电磁场(PMEF)用于治疗骨折,并且取得了一定效果。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电磁场的积极生物效应拓展到促进毛发生长领域中,本文将首先阐述细胞如何应答外加电磁场,其次介绍应答电磁场后产生的生物效应,最后概述了目前低频电磁场在毛发生长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低频电磁场用于促进毛发生长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磁场 生物效应 分子机制 毛发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市场、能源市场的联动机制与企业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天宇 孙巍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5,共11页
本文以研究国内碳市场促进企业减排作用机制为出发点,在确定碳市场、能源市场关联机理基础上,运用MS-AR模型分别进行碳价格与成交量的区制划分,依此将碳市场划分为价格下行-价格低位波动-价格上行,成交量低位波动-成交量上行-高位波动... 本文以研究国内碳市场促进企业减排作用机制为出发点,在确定碳市场、能源市场关联机理基础上,运用MS-AR模型分别进行碳价格与成交量的区制划分,依此将碳市场划分为价格下行-价格低位波动-价格上行,成交量低位波动-成交量上行-高位波动等市场状态,检验不同市场状态下碳价格与成交量调节污染企业市场选择所引发的企业价值波动异质性。研究发现,碳价格低位波动时价格机制失灵;碳价格上涨后与传统能源价格上涨共同抑制污染企业价值提升,减排成本效应显著;碳成交量高位波动时促进污染企业价值提升,企业积极减排价值效应显著;碳市场尚未激励新能源企业价值提升,且同样存在碳市场价格机制失灵、市场信号作用机制分化现象,当前碳市场调节作用仍表现为价格主导的价值抑制作用。传统能耗企业与清洁能源企业相比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情景下,加快推进碳市场建设是推动高能耗企业减排转型以及社会全面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状态 能源市场 动态关联机制 企业价值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