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perspectral imaging and remote trace detection of cis-1,3,4,6-tetranitrooctahydroimidazo-[4,5 d]imidazole(BCHMX)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explosives using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1
作者 Hany S.Ayoub Ashraf F.El-Sherif Ahmed Elbeih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609-1616,共8页
cis-1,3,4,6-Tetranitrooctahydroimidazo-[4,5 d]imidazole(BCHMX)is an advanced energetic compound that expected to spread worldwide in the near future.Since,no approved remote detection methods were reported in current ... cis-1,3,4,6-Tetranitrooctahydroimidazo-[4,5 d]imidazole(BCHMX)is an advanced energetic compound that expected to spread worldwide in the near future.Since,no approved remote detection methods were reported in current literature for this material,we performed hyper-spectral imaging and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LIF)to a BCHMX sample under low laser fluence for determining the optimum laser wavelength used in any future BCHMX-LIF based remote detection systems.For this purpose,an experimental setup consisted of a sun spectrum lamp and hyper-spectral camera was built to illuminate and image white powder samples of BCHMX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explosives,HMX(1,3,5,7-tetranitro-1,3,5,7-tetraazacyclooctane),RDX(1,3,5-trinitro-1,3,5-triazacyclohexane),PETN(2,2-Bis[(nitroxy)methyl]propane-1,3-diyldinitrate).The imaging reveals strong BCHMX sample absorption contrast among other samples at wavelength ranging from 400 to 410 nm.When light source was replaced by a 405 nm laser diode illuminator,a strong BCHMX sample LIF at the spectral range from 425 to 700 nm was observed under low laser fluence condition of 0.1 mJ/cm^(2).Finally,we demonstrated successfully the ability of the 405 nm LIF and the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ique to detect finger print traces of BCHMX on white cellulose fabric from a distance of 15 m and a detection limit of 1 m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pectral imaging Remote trace detection BCHMX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hydroxyl radical(OH) concentration in premixed flat flame by combining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and direc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爽 苏铁 +3 位作者 李中山 白菡尘 闫博 杨富荣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89-95,共7页
An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technique combining direc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LIF)methods is developed to quantitatively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hydroxyl in CH;/air flat laminar ... An accurate and reasonable technique combining direc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nd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LIF)methods is developed to quantitatively measure the concentrations of hydroxyl in CH;/air flat laminar flame. In our approach,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linear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and absorption processes, and experimental details as well. Through 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LIF signal distribution and integrated absorption, spatially absolute OH concentrations profiles are successfully resolved.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t is proved that the good quality of the results implies that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for calibrating the OH-PLIF measurement in a practical combus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lif) direc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hydroxyl radical(OH)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HPCE法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良 张宇昊 李培武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搭建的激光诱导荧光(LIF)-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检测平台,建立LIF-HPCE法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进行高灵敏度检测。AFB1在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ECC)模式下分离,LIF检测,375nm激光进行激发,检测波长440nm,操作电压15... 采用自行设计搭建的激光诱导荧光(LIF)-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检测平台,建立LIF-HPCE法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1)进行高灵敏度检测。AFB1在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MECC)模式下分离,LIF检测,375nm激光进行激发,检测波长440nm,操作电压15kV,电流104μA。AFB1在0.5~50μg/kg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最低检出质量1.7×10-13g(S/N=3),最低定量限5.6×10-13g(S/N=10),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左右。测定食品中粮油等食品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1%~96.1%。所建立的方法无需进行衍生反应和荧光标记,快速灵敏,绿色环保,10min左右完成分析,适用于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高灵敏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激光诱导荧光 高效毛细管电泳 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技术在HCCI发动机甲醛定量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大源 李博 +3 位作者 高强 李晓峰 李红 李中山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2-116,共5页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对HCCI光学发动机内甲醛进行了定量测量研究.Nd:YAG激光器的3倍频输出激光(355 nm)被用来激发甲醛(CH_2O)的104能级,通过测量CH_2O荧光信号推导CH_2O的质量分数信息.实验在HCCI光学发动机缸内燃烧环境下测量了...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对HCCI光学发动机内甲醛进行了定量测量研究.Nd:YAG激光器的3倍频输出激光(355 nm)被用来激发甲醛(CH_2O)的104能级,通过测量CH_2O荧光信号推导CH_2O的质量分数信息.实验在HCCI光学发动机缸内燃烧环境下测量了CH2O随曲轴转角变化的在线定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之前,发动机缸内基本不存在CH_2O;在-28°CA附近,缸内出现了少量的CH_2O;在-10°CA时,缸内CH_2O达到峰值,荧光信号最强;0°CA时,缸内燃烧反应进入高温阶段,高温使CH_2O迅速消失.将所得实验数据与DARS软件仿真得到的模拟数据进行对比,得到了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定量测量 均质压燃发动机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诱导荧光(3DLIF)技术及测量水体标量场设备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真理 周维虎 曲兆松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共14页
本文介绍了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测量水体浓度场、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从一维到三维LIF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测量水体标量场的关键问题,包括激光器和片光源、荧光物质选择和校正方法,从工程化和产... 本文介绍了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测量水体浓度场、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基本原理,总结了从一维到三维LIF技术的发展历程,综述了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测量水体标量场的关键问题,包括激光器和片光源、荧光物质选择和校正方法,从工程化和产业化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基于3DLIF技术的水体三维标量场测量仪器的总体技术方案、技术路线和总体技术指标,并给出了3DLIF的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诱导荧光技术(3Dlif) 水体 标量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溢油激光探测系统及相关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培良 王智伟 +2 位作者 孔德明 崔永强 马勤勇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7,共8页
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海面溢油探测技术之一,但基于该技术的油膜厚度反演算法不适用于评估厚油膜(>800μm)。激光方向性强且能量集中,研究已表明其具备评估海面油膜的能力,然而现有探测系统将激光信号作为干扰信号... 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海面溢油探测技术之一,但基于该技术的油膜厚度反演算法不适用于评估厚油膜(>800μm)。激光方向性强且能量集中,研究已表明其具备评估海面油膜的能力,然而现有探测系统将激光信号作为干扰信号加以抑制或去除。为了重新找回该信号以实现探测海面厚油膜的目的,研究了一种海面溢油激光探测系统并对其协调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另外,基于此系统建立了一种利用激光反射信号评估海面厚油膜的模型。通过选用原油和白油的混合油(1:50)作为实验油,验证了海面溢油激光探测系统的可行性和油膜厚度评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激光探测系统 激光诱导荧光 海面溢油 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草甘膦、草胺膦及氨甲基膦酸 被引量:23
7
作者 曹丽伟 梁丝柳 +1 位作者 谭小芳 孟建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95-1300,共6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有机磷除草剂草甘膦、草胺膦和草甘膦的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方法。将荧光衍生试剂5-(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DTAF)成功用于衍生上述3种化合物。最佳衍生条件:DTAF的浓度为1.0... 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有机磷除草剂草甘膦、草胺膦和草甘膦的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方法。将荧光衍生试剂5-(4,6-二氯三嗪基)氨基荧光素(DTAF)成功用于衍生上述3种化合物。最佳衍生条件:DTAF的浓度为1.0μmol/L,以50 mmol/L硼酸(pH 9.5)作为缓冲溶液,在30℃下反应40 min。以pH 9.5的30 mmol/L硼酸缓冲溶液(含15 mmol/L Brij-35)作为电泳背景电解质,3种衍生物得到基线分离。在优化的条件下,草甘膦、草胺膦、氨甲基膦酸的检出限分别为3.21、6.14和1.99 ng/kg。将该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和土壤中除草剂及代谢物的测定,回收率为91.3%~106.0%。该方法准确、灵敏,可满足环境样品中有机磷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衍生 除草剂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蒽的激光诱导荧光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何俊 邓琥 +1 位作者 武志翔 马有良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常规利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污染需要复杂的萃取过程,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直接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有利于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监控。文章以多环芳烃中的蒽为研究对象,根据蒽的荧光特性,设计了实验光路和样品台,采用Nd:YAG激光... 常规利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污染需要复杂的萃取过程,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法直接检测土壤中的多环芳烃,有利于实现对土壤污染的监控。文章以多环芳烃中的蒽为研究对象,根据蒽的荧光特性,设计了实验光路和样品台,采用Nd:YAG激光器355nm波长直接激发蒽和土壤混合样本的荧光,利用光纤光谱仪记录荧光光谱,实验发现在375nm、391nm、419nm和445nm出现了明显的发射荧光峰,不同质量分数和其荧光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通过实验研究了实验条件的改变对土壤中蒽的荧光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激光诱导荧光的方法对土壤中蒽进行直接定量检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土壤 荧光特性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GDI发动机缸内混合气分布 被引量:15
9
作者 马骁 何旭 +1 位作者 王建昕 帅石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10,共6页
讨论了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发动机缸内混合气浓度分布时的主要技术问题以及示踪剂特性,对比并改进了定量标定中分步求解标定系数的方法,改进后的标定计算方法没有忽略沿程吸收衰减的步骤。建立了基于光学发动机的缸内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讨论了用激光诱导荧光法测量发动机缸内混合气浓度分布时的主要技术问题以及示踪剂特性,对比并改进了定量标定中分步求解标定系数的方法,改进后的标定计算方法没有忽略沿程吸收衰减的步骤。建立了基于光学发动机的缸内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法测试平台,定量研究了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喷射策略下的混合气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对于稀燃策略,在进气冲程的早喷形成难以点燃的低浓度均匀场,同样油量在压缩冲程单次喷射会在缸内形成燃空当量比2以上的过浓区域,而两阶段喷射形成的混合气不仅较为均匀,且在火花塞附近形成了燃空当量比1.2左右的浓区,有利于稳定点火和燃烧。对火花塞附近区域的统计结果表明:火花塞附近处于最适合点火燃空比范围的混合气变动量总体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直喷汽油机 激光诱导荧光 缸内混合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DNA加合物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海林 章大鹏 +4 位作者 王智鑫 李涛 冯峰 王超 高海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2-647,共6页
DNA加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可应用于人体致癌物暴露监测、癌症风险评价和人群易感性研究。DNA加合物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应用需要安全、灵敏、快速的先进分析技术。我们利用免疫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发展了高灵敏的DNA加合... DNA加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可应用于人体致癌物暴露监测、癌症风险评价和人群易感性研究。DNA加合物作为生物标志物的应用需要安全、灵敏、快速的先进分析技术。我们利用免疫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析,发展了高灵敏的DNA加合物分析方法和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相关的仪器研制及方法学研究。方法学研究涉及DNA加合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和表征、抗体与DNA加合物的相互作用及其结合计量学、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稳定化和DNA驱动电泳聚焦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 DNA加合物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霉素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灿 马海乐 +2 位作者 王辉 周凡琨 王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6-149,共4页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领域中氯霉素的检测,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氯霉素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对氯霉素检测的线性范围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8~5μg/L和0.0016μg/L。与相应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相比,对氯霉素的检测灵敏提高了约2... 针对目前食品安全领域中氯霉素的检测,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氯霉素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对氯霉素检测的线性范围和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008~5μg/L和0.0016μg/L。与相应固相酶联免疫分析ELISA相比,对氯霉素的检测灵敏提高了约20倍且有效缩短了分析时间。建立的氯霉素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方法对动物源性食物(牛奶、鸡肉和鱼肉)进行分析,得到氯霉素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限为0.03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 固相酶联免疫分析 快速灵敏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系统的制作、测试及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金亚 罗国安 +1 位作者 汤扬华 周兆英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使用标准光刻和化学湿法腐蚀技术 ,在玻璃板材上制作了由进样管道和分离管道构成的集成毛细管网路系统 ,对影响芯片质量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讨论 ,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评价。芯片上毛细管道散热良好。使用激光诱导荧光和 CCD成像检测系统 ,... 使用标准光刻和化学湿法腐蚀技术 ,在玻璃板材上制作了由进样管道和分离管道构成的集成毛细管网路系统 ,对影响芯片质量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讨论 ,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评价。芯片上毛细管道散热良好。使用激光诱导荧光和 CCD成像检测系统 ,以电渗作用为驱动力 ,对混合样品进行了进样、快速分离 ( 2 0 s以内 )和监测 ,证明了自制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及检测系统的可行性。比较了两种注样方式 ( float和pinched)的不同 ;证明了在分离时可以优化加电策略 ,防止拖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毛细管电泳芯片 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 微型化 制作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丙成 关亚风 +1 位作者 黄威东 车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质 ,其检测下限为 3 7nmol/L ,线性范围为 10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 共聚焦检测 微流控系统 毛细管电泳 流动注射 微型化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在低温等离子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岩 柏洋 +2 位作者 金成刚 吴雪梅 诸葛兰剑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5-371,共7页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应用到等离子体中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在等离子体处理中的应用也已经持续了十多年。激光诱导荧光系统可以用于刻蚀、溅射以及薄膜沉积等离子体源的诊断研究。离子密度和速度分布及对流、传播参数等,都可以用LIF...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应用到等离子体中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在等离子体处理中的应用也已经持续了十多年。激光诱导荧光系统可以用于刻蚀、溅射以及薄膜沉积等离子体源的诊断研究。离子密度和速度分布及对流、传播参数等,都可以用LIF直接测量或间接计算得到。LIF可以得到时间分辨和空间分辨的离子分布方程,可用于等离子体热力学和等离子体迁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等离子体诊断 半导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温度对喷射油膜附壁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韬 邓康耀 程用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0,共4页
研究了喷射油膜厚度随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设计了PID闭环加热平板,以及二维可调节移动平台,使用激光诱导荧光法(LIF)定量测量了在垂直情况下,喷射燃油到平板上形成的附壁油膜厚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通过高速CCD摄像机拍摄照片进行比... 研究了喷射油膜厚度随壁面温度的变化规律。设计了PID闭环加热平板,以及二维可调节移动平台,使用激光诱导荧光法(LIF)定量测量了在垂直情况下,喷射燃油到平板上形成的附壁油膜厚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并通过高速CCD摄像机拍摄照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壁面温度从26℃增加到120℃,附壁油膜的厚度减小,油膜最厚处的厚度从80μm下降到35μm,同时油膜覆盖面积从5.66 cm2减小到1.55 cm2;试验还测量了油膜厚度与油膜形成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出在喷油结束40 ms时,油膜厚度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激光诱导荧光 温度 油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水质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孟然 刘帆 聂梦雅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30,共4页
针对目前突水水源的判别方法不能实现突水预警,且处理时间较长、过程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以FPGA为核心处理器的水质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在线检测荧光光谱法实时监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变化,从而快速检测矿井突... 针对目前突水水源的判别方法不能实现突水预警,且处理时间较长、过程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以FPGA为核心处理器的水质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在线检测荧光光谱法实时监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变化,从而快速检测矿井突水水源的变化前兆,达到突水预警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精确度高,响应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突水 水质检测 激光诱导荧光 FPGA li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整体式毛细管液相色谱柱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书雨 陈令新 +2 位作者 姚波 罗国安 王义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9,33,共4页
采用紫外光引发模式制备了甲基丙烯酸酯类毛细管整体柱,通过控制光照精确地控制了柱床的长度及边界。将环糊精(-βCD)共价连接到了高分子聚合物链上作为手性选择剂,在碱性环境下以液相色谱模式实现了在人体的代谢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的F... 采用紫外光引发模式制备了甲基丙烯酸酯类毛细管整体柱,通过控制光照精确地控制了柱床的长度及边界。将环糊精(-βCD)共价连接到了高分子聚合物链上作为手性选择剂,在碱性环境下以液相色谱模式实现了在人体的代谢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的FITC标记的D,L-苯丙氨酸的分离,理论柱效125 000 p lates/m,并分析了流动相性质对分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柱 原位聚合 Β-环糊精 激光诱导荧光 甲基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分离检测谷胱甘肽及其构成氨基酸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宇飞 蔡元丽 +2 位作者 林夏 晏瑾 李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1-316,共6页
以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NBD-Cl)为柱前衍生试剂,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直接检测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其构成氨基酸(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的新方法。经过实验条件的优化,采用25 mmol/L硼砂-20 mmol/L... 以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NBD-Cl)为柱前衍生试剂,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直接检测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其构成氨基酸(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的新方法。经过实验条件的优化,采用25 mmol/L硼砂-20 mmol/L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5%乙腈(pH 9.5)的缓冲体系,在柱温为25°C、分离电压为20 kV的条件下,压力进样3447.5 Pa(0.5 psi)×3 s,五种物质在11 min内实现高效基线分离。在该方法下,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0μg/mL,1~50μg/mL,0.5~25μg/mL,1~50μg/mL,0.1~20μg/mL;检测限分别为:0.1μg/mL,0.1μg/mL,0.005μg/mL,0.1μg/mL,0.001μg/mL。以还原型谷胱甘肽钠粉针剂为样品,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5%~110.7%,相对标准偏差为0.26%~3.272%(n=3)。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检测限低,有望用于样品中氧化型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其构成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 多肽 氨基酸 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 3-二唑(NBD-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量柴油喷雾SMD分布的新方法──荧光/散射光图象处理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绍熙 苏万华 +1 位作者 汪洋 吴雄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1-228,共8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量柴油喷雾2维索特平均直径(SMD)空间分布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喷雾的荧光及米氏散射原理。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当普通商用柴油被波长为532nm的绿色Nd:YAG激光诱导时,能发出波长为570nm的荧光...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量柴油喷雾2维索特平均直径(SMD)空间分布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基于喷雾的荧光及米氏散射原理。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当普通商用柴油被波长为532nm的绿色Nd:YAG激光诱导时,能发出波长为570nm的荧光,因此试验时所用的柴油不必添加任何物质,柴油的理化特性不会改变。喷雾的荧光和散射光图象透过不同的滤光片被CCD摄像头接收,通过计算图象中各点两种光的强度对比,就能求得油滴直径的分布。本文介绍了试验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喷雾 激光诱导荧光 绍特平均直径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凝血酶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月侠 宋茂勇 +2 位作者 李涛 赛道建 汪海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36,共4页
以一种高亲和力适配体作为亲和荧光探针,以自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装置为基础,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测定人凝血酶的方法。荧光标记的凝血酶适配体特异性地与凝血酶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凝血酶-适配体复合物,采用CE-LI... 以一种高亲和力适配体作为亲和荧光探针,以自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装置为基础,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测定人凝血酶的方法。荧光标记的凝血酶适配体特异性地与凝血酶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凝血酶-适配体复合物,采用CE-LIF对复合物进行分离检测,从而测定凝血酶浓度。探讨了盐离子种类及浓度对适配体与凝血酶结合的影响,并在选定的电泳条件下对凝血酶检测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重现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盐离子存在的条件下适配体与凝血酶的亲和力降低,不利于两者的结合;人血清溶液中,凝血酶浓度在0.25~10nmol/L范围内与复合物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91),检出限(S/N=3)为55.6pmol/L;精密度和回收率测定结果均能满足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凝血酶 适配体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