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PCR快速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的插入拷贝数
1
作者 董晓静 夏启玉 +3 位作者 降彦苗 刘国庆 程汝宏 赵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5-63,共9页
近年来,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的转基因育种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建立简单快速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的方法。从糜子基因组中筛选了一个单拷贝基因SD1,并以其为内参基因,以潮霉素抗性基因(Hyg)为外源基因,建立了数... 近年来,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的转基因育种研究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建立简单快速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的方法。从糜子基因组中筛选了一个单拷贝基因SD1,并以其为内参基因,以潮霉素抗性基因(Hyg)为外源基因,建立了数字PCR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的方法。并以数字PCR鉴定的一个双拷贝样品为参照样本,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的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D1为单拷贝基因,可作为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检测的内参基因。数字PCR法检测的转基因糜子样品中,9份样品均为单拷贝或双拷贝插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转基因糜子样品中,10份样品为单拷贝或双拷贝插入,其余13份样品均为多拷贝插入;对其中的4份低拷贝样品也进行了数字PCR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表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基因糜子中外源基因低拷贝时的准确度较高。本研究建立的数字PCR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适合在样品数量较少时使用,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低拷贝插入时准确度较高,且成本低廉,适合从大量转基因株系中初筛出的低拷贝插入株系。这2种方法均可简单快速地检测糜子转基因育种中外源基因插入拷贝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糜子 外源基因 插入拷贝数 数字pcr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T-DNA Inserted Mutant Gene Transcription by Using Real-time PCR in Arabidopsis
2
作者 YUAN Man BAI Xi CAI Hua LI Yong JI Wei ZHU Yanm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1年第2期41-47,共7页
AtERF4 (ethylene response factor)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in jasmonic acid 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and ethylene 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of Arabidopsis. It could respond to abscisic acid (... AtERF4 (ethylene response factor)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in jasmonic acid 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and ethylene med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of Arabidopsis. It could respond to abscisic acid (ABA) and ethylene stimulus ATSYR1 gene encodes a syntaxin localizing at the plasma membrane in Arabidopsis, which can be induced by abiotic stress. To identify mutation lines for gene functional analysis, real-time PCR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AtERF4 and ATSYR1 in homozygous T-DNA insertion mutant line, respectively. Real-time PCR is a powerful tool which can be used to detect steady-state mRNA levels specifically, sensitively and reproducibly. Comparing to other forms of quantitative RT-PCR, the amount of amplified products can be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instantly and thus is a preferable alternative. In this study, RNA with T-DNA inserting into exon could be detected in AtERF4 knock-out mutation lin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tERF4 had been trucked in transcription level. On the other hand, T-DNA inserting into the promoter of gene ATSYR1 had no effect on reducing the expression level ofATSYR1 gene. Further molecular and phenotype studies now are ongoing to clarify the potential consequences of AtERF4 and ATSYR1 deficiency in Arabidop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bidopsis thaliana ERF4 SYR1 T-DNA insertion real-time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通用引物快速简便鉴定阳性克隆的PCR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崔静 黄爱龙 张文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99-102,共4页
通用引物与载体多克隆位点两端序列互补,将目的片段构建入载体pGEM-T Easy中,利用载体通用引物M13F和M13R结合片段特异引物进行菌液PCR反应。用PCR产物电泳结果来筛选阳性克隆并鉴定目的片段插入方向,同时能有效对短插入片段重组子进行... 通用引物与载体多克隆位点两端序列互补,将目的片段构建入载体pGEM-T Easy中,利用载体通用引物M13F和M13R结合片段特异引物进行菌液PCR反应。用PCR产物电泳结果来筛选阳性克隆并鉴定目的片段插入方向,同时能有效对短插入片段重组子进行筛选与鉴定。最终以DNA测序结果来验证,与测序结果一致,显示通用引物PCR方法对阳性克隆的筛选和鉴定优于传统酶切和普通PCR鉴定方法,能够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且简便快速,可作为筛选和鉴定阳性克隆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引物pcr 鉴定 插入方向 短插入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方法筛选布氏田鼠小片断插入微卫星文库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登 施大钊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为了研究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差异,克隆其微卫星位点。将布氏田鼠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的小片段与Pbluescript SK(+)连接,用含有CT重复序列的寡聚核苷酸和质粒上的T3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为了研究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差异,克隆其微卫星位点。将布氏田鼠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的小片段与Pbluescript SK(+)连接,用含有CT重复序列的寡聚核苷酸和质粒上的T3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阳性克隆,对质粒上插入位置和片段大小合适的外源DNA序列进行测序。共获得116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显示37个包含布氏田鼠微卫星DNA序列,28个具完整的侧翼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小片断插入文库 pcr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定水稻白叶枯菌基因组中插入序列IS1112拷贝数的定量PCR方法
5
作者 佘宇佳 谢家建 +1 位作者 王锡锋 高必达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3,共5页
建立了以标准质粒为基础的测定水稻白叶枯基因组中插入序列IS1112拷贝数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重叠PCR方法扩增了由16S rDNA基因与插入序列IS1112的部分片段组成的重组片段,连接到载体pMD18-T上,构建了标准质粒。利用该标... 建立了以标准质粒为基础的测定水稻白叶枯基因组中插入序列IS1112拷贝数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重叠PCR方法扩增了由16S rDNA基因与插入序列IS1112的部分片段组成的重组片段,连接到载体pMD18-T上,构建了标准质粒。利用该标准质粒建立的定量方法测定了我国12种白叶枯菌株基因组中IS1112的拷贝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入序列IS1112 拷贝数 定量pcr 标准质粒 水稻白叶枯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落PCR方法筛选低能离子束辐射引起的IS插入突变
6
作者 潘少杰 汤明礼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103,共6页
建立一种基于单拷贝基因的菌落PCR方法,筛选低能离子束辐射下IS因子插入引起的大肠杆菌lacI基因突变.PCR的优化结果显示,DMSO是一种合适的添加剂,而细胞的裂解方法和过程在菌落PCR中有比较关键的作用.经过测定,该方法的菌落PCR最低菌浓... 建立一种基于单拷贝基因的菌落PCR方法,筛选低能离子束辐射下IS因子插入引起的大肠杆菌lacI基因突变.PCR的优化结果显示,DMSO是一种合适的添加剂,而细胞的裂解方法和过程在菌落PCR中有比较关键的作用.经过测定,该方法的菌落PCR最低菌浓度约为1×105个菌.0.8%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96个突变子的菌落PCR的成功率为95%以上.测序结果表明:两个由IS因子插入引起的突变被成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落pcr 插入序列 lacI基因 突变 低能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 被引量:17
7
作者 肖秀美 高爽 +2 位作者 段京京 姚贝 张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04-710,共7页
目的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逐年升高的分离率和全球播散已成为极为严重的问题,本研究目的是阐明我院CRAB的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使用gyrB多重PCR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分离的327株非重复醋酸钙-鲍曼不动... 目的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逐年升高的分离率和全球播散已成为极为严重的问题,本研究目的是阐明我院CRAB的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使用gyrB多重PCR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分离的327株非重复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ABC)鉴定到种,VITEK-2仪器法和E-test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PCR方法检测常见的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ISAba1并测序,Turton 2组多重PCR方法进行分子分型。结果327株ABC中有315株鲍曼不动杆菌(ABA)、9株皮特不动杆菌和3株医院不动杆菌,ABA、皮特和医院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1.7%、0和66.7%,耐药株主要分离自急诊科和呼吸ICU。ABA bla_(OXA-23-like)和ISAba1检出率均为91.1%,测序均为bla_(OXA-23),bla_(OXA-51-like)和ISAba1检出率分别为100%和0.3%,测序主要为bla_(OXA-66)和bla_(OXA-69),未检测到其他OXAs型、NDM、IMP、GIM、KPC、SIM、VIM和GES酶基因。Turton分子分型76.8%属于国际克隆Ⅱ型(IC Ⅱ)。结论携带bla_(OXA-23)和ISAba1的IC Ⅱ克隆是我院主要的流行克隆株,克隆播散是CRAB感染增加和暴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耐药 OXAs碳青霉烯酶 插入序列 多重pcr序列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Ac×Ds后代基因组DNA中Ds侧翼序列的扩增及其Ds插入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孙丙耀 谈建中 +3 位作者 陆小平 曲春香 万志刚 顾福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55-1561,共7页
采用TAIL-PCR技术从经鉴定含Ac/Ds双元件的材料中扩增Ds侧翼序列并测序,对水稻Ac×Ds后代基因组DNA进行Ac和Ds插入的PCR分析。利用NCBI的BLAST软件,以Ds侧翼序列为待查询序列进行GenBank在线搜索比对,获得Ds插入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 采用TAIL-PCR技术从经鉴定含Ac/Ds双元件的材料中扩增Ds侧翼序列并测序,对水稻Ac×Ds后代基因组DNA进行Ac和Ds插入的PCR分析。利用NCBI的BLAST软件,以Ds侧翼序列为待查询序列进行GenBank在线搜索比对,获得Ds插入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功能注释等信息。对扩增的93个有效Ds侧翼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21个水稻杂交后代中Ds插入于基因编码区,其余72个插入在基因间序列,其中12个插入在特定基因的上游3kb以内的间隔区。本研究强调了提高Ds侧翼序列扩增和Ac/Ds植株筛选效率的技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Ds侧翼序列 Ds插入 温度非对称交互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Actinobacteria鉴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余利岩 李秋萍 姚天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4,共5页
Actinobacteria classis nov.一般包括具有超过 5 0 % G+ C的 DNA碱基组成的微生物。其中的一些菌种在生物技术和医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分离能产生有用物质的新型微生物 ,我们扩大了分离对象 ,从以前的 Streptomyces和 Streptomy... Actinobacteria classis nov.一般包括具有超过 5 0 % G+ C的 DNA碱基组成的微生物。其中的一些菌种在生物技术和医药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分离能产生有用物质的新型微生物 ,我们扩大了分离对象 ,从以前的 Streptomyces和 Streptomyces以外的放线菌扩大到所有的 Actinobacteria。本论文实验中的Actinobacteria将特指那些具有普通细菌形态的高 G+ C含量革兰氏阳性细菌。为了能够将 Actinobacteria和其它革兰氏阳性低 G+ C含量的细菌加以区分 ,我们建立了两种鉴定方法。一种是荧光原位杂交 (FISH)方法 ,它具有准确和直观的优点。另外一种是 PCR方法 ,因在 Actinobacteria2 3S r RNA基因的 domain (螺旋区 5 4a)有 1个大约 10 0个碱基的稳定插入片段 ,通过体外 PCR扩增 2 3S r DNA片段 ,并用琼脂糖电泳分析 ,可以简便地鉴定 Actino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BACTERIA pcr 荧光原位杂交 插入片段 微生物来源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孢炭疽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分子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贵修 薛迎春 卢昕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27-32,共6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杧果炭疽菌SC2菌株,共获得抗潮霉素B突变体4680个,平均每转化1.0×106个炭疽菌分生孢子可得到300~980个突变体,且潮霉素抗性在多次传代实验中得到稳定遗传。随机挑取38个突变体进行...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T-DNA插入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杧果炭疽菌SC2菌株,共获得抗潮霉素B突变体4680个,平均每转化1.0×106个炭疽菌分生孢子可得到300~980个突变体,且潮霉素抗性在多次传代实验中得到稳定遗传。随机挑取38个突变体进行PCR检测,均可扩增出1条约1.2kb的目标谱带,说明突变体为T-DNA插入引起;进一步的Southern blot杂交分析结果表明,在随机挑选的20个突变体中,有1个(5%)为三拷贝T-DNA插入,4个(20%)为双拷贝插入,剩余的15个(75%)为单拷贝插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孢炭疽菌 T-DNA 插入突变 pcr SOUTHERN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县药用野生稻内生固氮菌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文哲 谭泽文 +2 位作者 王勇 徐羡微 谭志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1-119,共9页
从广西梧州市藤县药用野生稻中筛选内生固氮菌,为微生物肥料生产收集菌种资源。采用3种无氮培养基经平板划线法筛选内生固氮菌;通过乙炔还原法测定其固氮酶活性;利用IS-PCR(Insertion sequence-based PCR)指纹图谱和全细胞蛋白电泳图谱... 从广西梧州市藤县药用野生稻中筛选内生固氮菌,为微生物肥料生产收集菌种资源。采用3种无氮培养基经平板划线法筛选内生固氮菌;通过乙炔还原法测定其固氮酶活性;利用IS-PCR(Insertion sequence-based PCR)指纹图谱和全细胞蛋白电泳图谱对获得的内生固氮菌进行聚类分析;根据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进化关系;使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其产生长素能力、产铁载体能力、溶磷能力和ACC脱氨酶活性。结果显示,从野生稻中筛选获得34株内生固氮菌分为5个类群,类群I和II各有8株,类群III、IV、V分别有2株、5株和11株,其固氮酶活性介于5.0和1 036.7 nmol/(m L·h)之间。类群I代表菌株HU33与无乳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amazonense ATCC 35119T)相似性为97.13%;类群II代表菌株HU31与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 DSM 15968T)相似性为99.71%;类群III代表菌株HU17与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 ATCC 700476T)相似性为99.86%;类群IV代表菌株HU13与黄黄色杆菌(Xanthobacter flavus ATCC 35867T)相似性为100%;类群V代表菌株CM05与越南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 LMG 10929T)相似性为99.86%。药用野生稻内生固氮菌资源具有遗传多样性;有些菌株有较强的产生长素、产铁载体、ACC脱氨酶活性和溶磷能力,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类群I可能是一个新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内生固氮菌 系统发育分析 全细胞蛋白电泳 IS-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菌落聚合酶链反应在抗体库筛选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国柱 窦科峰 +1 位作者 吕勇刚 药立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2期1057-1058,1061,共3页
目的 :探讨两种菌落PCR方法在抗体库筛选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以 5个阳性克隆细菌菌落直接悬浮于去离子水中及悬浮于含 0 .1%的TritonX 10 0后经水浴煮沸作为模板 ,进行PCR反应。同时提取质粒DNA ,进行双酶切鉴定。 结果 :5个克... 目的 :探讨两种菌落PCR方法在抗体库筛选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以 5个阳性克隆细菌菌落直接悬浮于去离子水中及悬浮于含 0 .1%的TritonX 10 0后经水浴煮沸作为模板 ,进行PCR反应。同时提取质粒DNA ,进行双酶切鉴定。 结果 :5个克隆的菌落PCR及酶切鉴定均检测到目的基因。 结论 :菌落PCR可用于筛选阳性重组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菌落 抗体库 目的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青枯菌Tn5突变体库的构建及突变位点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小杰 李淑君 +4 位作者 李成军 陈玉国 王海涛 邱睿 胡亚静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3,94,共5页
为了从烟草青枯菌全基因组范围内发掘致病性相关基因,采用电转化法构建了一个EzTn5转座子介导的烟草青枯菌TXLLJ14-3菌株插入突变体库,该突变体库包含1.2万个突变子,经烟草上的致病性检测,共得到216个无致病力或弱致病力突变菌株。利用T... 为了从烟草青枯菌全基因组范围内发掘致病性相关基因,采用电转化法构建了一个EzTn5转座子介导的烟草青枯菌TXLLJ14-3菌株插入突变体库,该突变体库包含1.2万个突变子,经烟草上的致病性检测,共得到216个无致病力或弱致病力突变菌株。利用TAIL-PCR扩增获得其中15个无致病力烟草青枯菌的Tn5侧翼序列,并对其插入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5个突变菌株的插入位点分别位于核苷酸水解酶、糖基转移酶、转座酶和合成酶等具有不同功能的基因上,这些基因受到干扰或破坏后,可能会抑制致病相关物质的表达或分泌,或者诱导烟草对病原菌产生抗性,从而表现出无致病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菌 Tn5插入突变 无致病力菌株 TAIL-pcr 突变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葡萄孢菌核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司贺龙 赵斌 +3 位作者 赵福鑫 邢继红 韩建民 董金皋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4,共5页
从灰葡萄孢ATMT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株不产生菌核的突变体,并利用TAIL-PCR技术获得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将其在灰葡萄孢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突变菌株BMH174鉴定并获得其突变基因(BC1G_06945.1);并对... 从灰葡萄孢ATMT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株不产生菌核的突变体,并利用TAIL-PCR技术获得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将其在灰葡萄孢基因组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突变菌株BMH174鉴定并获得其突变基因(BC1G_06945.1);并对突变体的形态学、生长速率、分生孢子产量、致病能力、胞壁降解酶活力、毒素的生物学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将为深入了解灰葡萄孢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 T-DNA插入突变体 TAIL-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T-DNA插入群体的建立及侧临序列的获得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进招 陈秋玲 +1 位作者 裴忠有 孙守钧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6,共6页
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方法,将携带有GUS基因1301质粒转入日本晴水稻品种中,建立水稻T-DNA插入群体5 200个。研究表明: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了再生植株为转基因植株;通过改进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方法,已成功地分离并测定了... 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方法,将携带有GUS基因1301质粒转入日本晴水稻品种中,建立水稻T-DNA插入群体5 200个。研究表明: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了再生植株为转基因植株;通过改进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方法,已成功地分离并测定了437个株系的侧翼序列;通过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有147个序列只包含有载体序列,有214个序列中包含有与T-DNA右边界相邻的水稻基因组序列;通过水稻边界序列与网上水稻数据库中基因组序列比对,将3个突变体的T-DNA插入位点定位于水稻特定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NA 插入突变 转基因水稻 TAIL-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茨木霉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的克隆及其插入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亚丽 蒋细良 +1 位作者 田云龙 朱昌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37,共5页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增T-DNA插入突变体中T-DNA侧翼未知序列是克隆突变相关基因、研究T-DNA整合方式的基础,TAIL-PCR是扩增已知序列侧翼未知序列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根据哈茨木霉的基因组特点,引用和设计了12条随机AD引物,用这些引物分别...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增T-DNA插入突变体中T-DNA侧翼未知序列是克隆突变相关基因、研究T-DNA整合方式的基础,TAIL-PCR是扩增已知序列侧翼未知序列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根据哈茨木霉的基因组特点,引用和设计了12条随机AD引物,用这些引物分别与3条右边界嵌套特异引物进行组合对哈茨木霉突变子的T-DNA侧翼未知序列进行扩增,发现不同的随机引物的扩增效率差异很大,以AD5的扩增效率最高,能扩增出80%的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随机挑取哈茨木霉T-DNA插入突变子52个,选用引物AD5对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进行TAIL-PCR扩增并分析扩增序列发现,在获得的42条侧翼序列中7条只含有质粒序列、33条对应着单一的侧翼序列T-DNA、另外2条序列相同。34条T-DNA侧翼边界序列中13条保存着完整的右边界序列,21条T-DNA边界序列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现象,说明农杆菌转化哈茨木霉的过程中T-DNA右边界存在一定程度的剪切。该研究的进行对明确农杆菌介导的木霉遗传转化过程中T-DNA的整合方式具有一定意义,为研究农杆菌转化木霉的机理奠定了实验基础。研究也精细确定了33个不同突变株的T-DNA插入位置,为后续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 T-DNA插入突变体 TAIL-pcr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基因和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翔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初步评价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0例子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颈组织... 目的探讨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初步评价BMI-1基因在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0例子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颈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子宫颈组织的BMI-1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以上40例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检测BMI-1蛋白的表达。结果子宫颈癌组织中BMI-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子宫颈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高于高分化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蛋白在子宫颈鳞癌与腺癌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1基因的过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与子宫颈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基因 免疫组化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T-DNA插入突变体侧翼序列的分离和分析
18
作者 乔枫 赵开军 +1 位作者 耿贵工 陈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共7页
采用PCR-walking方法对水稻抗白叶枯病突变体G48的侧翼序列进行分析。通过特异性嵌套引物扩增和序列比对分析获得了该突变体T-DNA左、右边界侧翼序列,确定T-DNA插入水稻日本晴第三染色体clone OSJNBa0076E06(AC132215.1)位点上,左、右... 采用PCR-walking方法对水稻抗白叶枯病突变体G48的侧翼序列进行分析。通过特异性嵌套引物扩增和序列比对分析获得了该突变体T-DNA左、右边界侧翼序列,确定T-DNA插入水稻日本晴第三染色体clone OSJNBa0076E06(AC132215.1)位点上,左、右边界插入位点分别位于该克隆的第93 750、93 824碱基处。PCR-walking方法为T-DNA的侧翼序列分析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NA插入突变体 水稻 pcr-walking 侧翼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突变体Y34-0453的表型分析和T-DNA插入位点的定位
19
作者 王葵娣 林春花 郑服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58-63,共6页
对稻瘟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Y34-0453的表型分析,发现其菌落黄化,气生菌丝减少,产孢量增加,不能侵染正常的感病水稻品种,但可以侵染具有微伤口的水稻叶片,分生孢子接种洋葱皮没有形成侵染钉。初步认为是该突变体附着胞不能正常分化,从而... 对稻瘟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Y34-0453的表型分析,发现其菌落黄化,气生菌丝减少,产孢量增加,不能侵染正常的感病水稻品种,但可以侵染具有微伤口的水稻叶片,分生孢子接种洋葱皮没有形成侵染钉。初步认为是该突变体附着胞不能正常分化,从而不能正常产生侵染钉致使致病力丧失。通过DW-ACP-PCR,获得了T-DNA插入的侧翼序列。测序并进行比对的结果表明,T-DNA插入在Ⅱ号染色体的5.184超级重叠群(Supercontig5.184)中的未知蛋白编码基因(MGG02065.5)下游1773bp处,T-DNA插入位点处可能有个远程调控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T-DNA插入突变 表型分析 DW-ACP-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FP基因的黄瓜T-DNA插入突变体构建与快速鉴定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路路 王雪艳 +3 位作者 夏磊 王团团 李季 陈劲枫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40-1547,共8页
为促进黄瓜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本研究开展了黄瓜T-DNA插入突变体快速构建与鉴定方法的研究。基于对黄瓜遗传转化体系农杆菌侵染活力和共培养条件的优化,本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为插入片段,进行黄瓜T-DNA插入突变体的创制,并利用荧... 为促进黄瓜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本研究开展了黄瓜T-DNA插入突变体快速构建与鉴定方法的研究。基于对黄瓜遗传转化体系农杆菌侵染活力和共培养条件的优化,本研究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为插入片段,进行黄瓜T-DNA插入突变体的创制,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进行快速鉴定,最后采用TAIL-PCR技术对突变体进行分子鉴定,确定突变位点。结果表明,选取农杆菌侵染液在活化至12~18 h时具有最佳的活力和浓度,而最佳共培养温度为23℃。采用体式荧光显微镜快速鉴定,从2 978个转化外植体中鉴定得到3株表达GFP再生苗,转化率为1.00‰。TAIL-PCR成功鉴定了一个突变体,其插入位点位于CsaV31G032940基因的第10个外显子中,该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为AT4G18950 (blue light-dependent H+-ATPase phosphorylation 1,BHP1),参与蓝光介导的气孔开放过程,但在正常栽培环境中该突变体的T0植株与野生型无差异。本研究结果对黄瓜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T-DNA插入 GFP TAIL-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