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特征与高频症状的增龄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乐霄 王玫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39-1445,1452,共8页
背景主观症状是老年患者就诊和再入院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症状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目前少有研究关注老年患者症状的增龄性变化,由此降低了老年患者症状管理的针对性、动态性和前瞻性。目的探究近10年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特征... 背景主观症状是老年患者就诊和再入院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症状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目前少有研究关注老年患者症状的增龄性变化,由此降低了老年患者症状管理的针对性、动态性和前瞻性。目的探究近10年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特征、高频症状的发生率及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为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症状管理、功能改善提供参考和方向。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医渡云”医学数据检索与应用平台进行检索,通过平台结果分析界面提取住院科室、疾病诊断前5位统计数据、患者症状统计数据,以症状发生率≥5%定义为高频症状,老年住院患者的高频症状分为共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症状6大类。采用例(%)描述老年住院患者的住院科室、疾病诊断、症状分布情况。分析50~<60岁(老年前期)、60~<70岁(低龄老年)、70~<80岁(中高龄老年)、≥80岁(高龄老年)住院患者高频症状的差异。采用Origin绘制散点图和曲线图描述患者症状随年龄增长发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1214387例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其中老年前期患者465488例(38.33%),低龄老年患者422935例(34.83%),中高龄老年患者235364例(19.38%),高龄老年患者90600例(7.46%)。老年前期及老年患者住院科室排列第1位为心血管内科;老年前期患者疾病诊断排列第1位为恶性肿瘤化疗,低龄和中高龄老年患者为高血压,高龄老年患者为冠心病。50~<60岁年龄段住院患者高频症状为12项,60~<70岁年龄段高频症状为14项,70~<80岁年龄段高频症状为19项,≥80岁年龄段高频症状为23项。高频症状以体力下降、体重下降、咳嗽、胸闷、消化不良较为突出,呼吸系统症状随年龄呈现“高增长”趋势,消化系统症状增龄性变化呈现异质性,神经、循环、泌尿系统症状发生率随年龄呈现相对“低增长”趋势。结论老年前期及老年住院患者各系统症状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总体呈增长趋势,不同症状随年龄的变化速率不同,70岁以后老年住院患者的疾病诊断、高频症状的数量和发生率均较低龄老年人发生了大幅变化,增龄性变化的作用开始凸显,70岁可能成为老年住院患者整体状况衰退的重要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体征和症状 主诉 症状 功能能力 增龄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指与逻辑推理的文档级关系抽取模型
2
作者 胡婕 吴翠 +1 位作者 孙军 张龑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96-1503,共8页
在文档级关系抽取(DocRE)任务中,现有模型主要侧重于学习文档中实体间的交互,忽略了对实体内部结构的学习,并很少关注到文档中的代词指代识别问题以及对逻辑规则的应用,这导致模型对文档中实体间关系的建模不够准确。因此,基于Transfor... 在文档级关系抽取(DocRE)任务中,现有模型主要侧重于学习文档中实体间的交互,忽略了对实体内部结构的学习,并很少关注到文档中的代词指代识别问题以及对逻辑规则的应用,这导致模型对文档中实体间关系的建模不够准确。因此,基于Transformer的架构融合关系回指图,建模实体间交互和实体内部结构,从而利用回指将更多上下文信息聚合到相应实体上以提高关系抽取的准确性。此外,采用数据驱动方式从关系注释中挖掘逻辑规则,增强对文本隐含逻辑关系的理解和推理能力。针对样本不平衡问题,引入加权长尾损失函数提高对稀有关系的识别准确性。在2个公开数据集DocRED(Document-level Relation Extraction Dataset)和Re-DocRED(Revisiting Documentlevel Relation Extraction Dataset)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表现最优,在DocRED测试集上,基于BERT编码器的模型的IgnF1和F1值比基线模型ATLOP(Adaptive Thresholding and Localized cOniext Pooling)分别提高了1.79和2.09个百分点,可见所提模型的综合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档级关系抽取 关系回指图 逻辑规则 样本不平衡 加权长尾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系函数的博弈分配与稳定性
3
作者 李书金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1,I0008-I0011,共8页
联盟内部结构不同会导致收益不同。MYERSON R,JACKSON M和SLIKKER A建立了不同的合作博弈模型,如交流博弈、网络博弈、有向网络博弈等,用来描述联盟内局中人之间不同关系结构对联盟收益的影响。在合作博弈中,联盟的超值源自于局中人之... 联盟内部结构不同会导致收益不同。MYERSON R,JACKSON M和SLIKKER A建立了不同的合作博弈模型,如交流博弈、网络博弈、有向网络博弈等,用来描述联盟内局中人之间不同关系结构对联盟收益的影响。在合作博弈中,联盟的超值源自于局中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建立,而有序对是两个局中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表达。本文定义了关系函数,与经典合作博弈中的集函数相比,关系函数能够从更微观角度反映合作博弈的内在特征。经典合作博弈、交流博弈和网络博弈都可以看作是基于关系函数的博弈特例。作为经典合作博弈Shapley值的推广,提出了基于关系函数博弈的Shapley分配规则,并证明了相关性质。此外,对于如何评价合作博弈不同关系结构的稳定性,基于PROMETHEE方法提出评价不同关系结构稳定性的方法,并通过数值算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博弈 关系函数 Shapley分配 PROMETHEE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的对话: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审与前瞻
4
作者 许美德 吴寒天 刘继安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共7页
国际化可被视为现代大学自中世纪肇始即具有的内生属性。现代大学模式扩散至后发国家后与当地文化在冲突和互动中交融。大学不仅成为人类知识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其国际化进程也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出于对亨廷顿... 国际化可被视为现代大学自中世纪肇始即具有的内生属性。现代大学模式扩散至后发国家后与当地文化在冲突和互动中交融。大学不仅成为人类知识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其国际化进程也在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出于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反思,大学的独特性使其作为文明对话的平台从而避免文明冲突成为可能。儒家思想使中国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为促进国际和谐作出贡献。大学拥有知识生产和传播中心以及个体间思想交流枢纽的双重身份,它的文明职能无法被其他类型机构取代。大学促进文明对话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形式是为来自不同文化的青年人营造有形或无形的交流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文明对话 文化冲突论 中国大学 儒家文化 文明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儿童青少年脑性瘫痪临床实践指南》肌张力与其他健康相关信息交互性文献证据构建交互影响判断的方法学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旖婧 王翠 +4 位作者 李文竹 王维 黄真 史惟 张崇凡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背景针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健康相关信息间的交互性研究多为点对点研究,缺乏对多种交互关系的系统描述或构建复杂的交互网络。目的尝试创新性构建判断脑瘫肌张力与其他健康相关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判断指标、阈值、判断逻辑和流程,为脑... 背景针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健康相关信息间的交互性研究多为点对点研究,缺乏对多种交互关系的系统描述或构建复杂的交互网络。目的尝试创新性构建判断脑瘫肌张力与其他健康相关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判断指标、阈值、判断逻辑和流程,为脑瘫健康信息交互影响判断提供参考。设计混合性研究。方法①系统检索和筛选脑瘫肌张力交互性文献,②提取文献中可能反映肌张力交互结果的特征性数据,③确定和汇总反映肌张力交互影响的统计学分析方法,④确定肌张力定义,并将与肌张力相关的其他健康信息分类至各指南维度,⑤尝试建立反映交互影响的判断指标及其阈值设置,⑥构建交互影响判断的逻辑框架,⑦行内部数据试验、调整和完善。主要结局指标脑瘫患儿肌张力与其他健康相关信息的交互关系判断的方法学。结果纳入分析的106篇提取到2327条数据,其中相关分析78篇次共1668条数据,回归分析44篇次共450条数据,其他方法13篇次共209条数据。基于设定的参数和逻辑框架,先行单篇文献分维度结果判定再汇总文献判定分维度结果。当同一维度多篇文献不确定篇数占比≥1/3时,直接判断维度间交互关系不确定,当同一维度多篇文献不确定篇数占比<1/3时,以篇数分布4种形式(n篇∶n篇,1篇∶n篇、n篇∶1篇和1篇∶1篇,0篇∶n篇和n篇∶0篇,0篇∶1篇和1篇∶0篇)进一步行相关篇数占比和篇均样本量比值的判断,必要时计算适宜样本量。并行肌张力维度与其他各个健康信息维度的内部数据实践。判断肌张力与粗大运动、肌力和肌耐力、继发性肌肉骨骼障碍和生活质量可能存在交互,与身体活动可能不存在交互,与步态、参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功能不确定存在交互关系。结论原创性提出判断脑瘫肌张力与其他健康相关信息交互关系的判断指标及阈值并构建了反映交互影响判断的逻辑框架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肌张力 健康相关功能 交互作用 方法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致衰老”假说的构建与述评——以肝失疏泄为例
6
作者 关徐涛 詹向红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9-524,共6页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竞争压力日趋激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得到认可,长期负性情绪积累肝疏泄失司已经被证实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但其机制尚未阐明。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并提出“情致...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竞争压力日趋激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得到认可,长期负性情绪积累肝疏泄失司已经被证实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但其机制尚未阐明。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结合临床实践,并提出“情致衰老”假说,即“长期负性情绪积累肝疏泄失司加速脑老化进程”,逐层分析单一负性情绪(愤怒情绪)、多情交织的长期负性情绪积累(复合负性情绪),疏肝解郁法对脑老化进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借助神经心理学量表,神经电生理学-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神经影像学-功能性磁共振技术等对科学假说进行论证,为中医临床干预脑老化提供新思路,为中医衰老假说增添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肝失疏泄 脑老化 衰老 疏肝解郁法 神经心理学量表 事件相关电位 功能性磁共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肺功能与运动症状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尹慧梅 承欧梅 +2 位作者 张旭 全凤英 周建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3-529,共7页
目的:旨在评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探讨PD患者肺功能与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PD患者104例,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评估,根据肺功能结果,将患者分为伴有通气功能障碍组(37例)和不伴有通气功能... 目的:旨在评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探讨PD患者肺功能与运动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PD患者104例,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评估,根据肺功能结果,将患者分为伴有通气功能障碍组(37例)和不伴有通气功能障碍组(67例),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肺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肺功能参数与运动症状的关系。结果:2组患者的运动迟缓评分和姿势步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通气功能障碍与姿势步态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回归系数β=0.171,95%CI=1.015~1.386,P=0.032)。不同分期PD患者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forced vital capacity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VC%)(t=2.143,P=0.034)、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EV1%)(t=2.118,P=0.037)、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peak expiratory flow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PEF%)(t=2.002,P=0.048)、最大呼气压占预计值(maximal expiratory pressure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MEP%)(t=2.412,P=0.018)、最大吸气压占预计值(maximal expiratory pressure as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MIP%)(t=2.119,P=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患者的肺功能较预期值偏低,伴有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5.58%,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PD患者肺功能与运动症状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肺功能 相关因素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修饰在衰老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林慧 李鹏飞 +4 位作者 吴苗苗 康丽华 季敏 俞莹 管怀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43-1155,共13页
去泛素化修饰是由去泛素化酶(DUBs)介导的一类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其主要机制是DUBs与泛素化靶蛋白相互作用,切割或去除靶蛋白的泛素链,进而恢复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功能活性。本文系统性地综述了去泛素化修饰在衰老相关疾病中的最新... 去泛素化修饰是由去泛素化酶(DUBs)介导的一类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其主要机制是DUBs与泛素化靶蛋白相互作用,切割或去除靶蛋白的泛素链,进而恢复蛋白的表达水平和功能活性。本文系统性地综述了去泛素化修饰在衰老相关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涵盖了DUBs的种类、DUBs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机制对衰老相关疾病的调控,并总结了针对DUBs小分子药物开发以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本文表明,随着机体的衰老,蛋白更新功能减慢、氧化损伤等因素导致泛素化蛋白累积等,进而细胞出现功能障碍。DUBs通过调节衰老细胞的蛋白质稳态、线粒体功能、细胞周期等机制,在衰老相关疾病中发挥重要且复杂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衰老相关疾病 去泛素化修饰 去泛素酶类 蛋白质质量控制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筱萌 刘昊鹏 +4 位作者 李昕烨 张雨欣 谢菀菀 段佳欣 杨影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321,共4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不仅影响个体的听觉和言语的交流能力,还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事件相关电位作为认知功能和中枢听觉处理能力的客观评估工具,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和...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不仅影响个体的听觉和言语的交流能力,还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事件相关电位作为认知功能和中枢听觉处理能力的客观评估工具,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我们聚焦于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通过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检测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对听觉皮层处理言语信息的影响,综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患者中枢听觉神经系统处理声信号、辅听装置(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干预后康复效果及与认知功能发展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事件相关电位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蓝根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10
作者 赵昊坤 文博漾 +3 位作者 著佳裕 秦伟琳 李元晓 王雪莹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0,共8页
板蓝根常用于治疗和预防不同的疾病,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中药之一。板蓝根具有免疫调节、抗菌、抗炎等重要的生物活性,尤以有效的抗病毒生物活性而闻名。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含多糖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 板蓝根常用于治疗和预防不同的疾病,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中药之一。板蓝根具有免疫调节、抗菌、抗炎等重要的生物活性,尤以有效的抗病毒生物活性而闻名。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含多糖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板蓝根可被制成多种药物制剂类型,在动物生产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从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生物学功能、不良反应、相关制剂、畜牧生产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与讨论,旨在为板蓝根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为板蓝根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化学成分 生物学功能 畜牧生产 不良反应 相关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模型栈在国家审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琢 《审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ChatGPT等应用不断突破。经历了传统财务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到大数据审计的审计技术跃迁,无锡市审计局在养老、医保等民生审计项目中,不断寻求人工智能与审计的交汇点。通过多维分析审计对于人工...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ChatGPT等应用不断突破。经历了传统财务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到大数据审计的审计技术跃迁,无锡市审计局在养老、医保等民生审计项目中,不断寻求人工智能与审计的交汇点。通过多维分析审计对于人工智能的功能需求,在审计重点研判、疑点数据分析、文字图像处理等方面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提出了人工智能应用功能模型栈理念。不同于常见的一体化人工智能应用产品,提出依托分层低耦合架构,让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融合审计项目全流程,根据项目需求灵活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审计实践,有效提升审计数据分析效率,减轻了审计人员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应用 功能模型栈 民生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架构比较4种残疾标准分类分级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益凡 陈迪 +3 位作者 邱卓英 杨亚茹 吕军 董向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2-390,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目的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现行残疾标准中4个领域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重点聚焦于定义方法、分类依据、分级标准、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核心维度。方法以《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保险标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司法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工伤标准)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残疾分类分级标准)为研究对象,对各标准的文本进行文献回顾,梳理残疾定义、分类和分级方法的核心要素;采用内容分析法,提取并比较各标准在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的异同;结合ICF的理论框架,分析各标准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结果各标准在残疾定义、分类分级、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定义方面,保险标准侧重ICF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损伤;司法标准将残疾定义为身体损伤导致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受限,涵盖ICF的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工伤标准关注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残疾人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参照ICF模式,定义残疾为身体结构、功能损害及活动和参与的局限性。在分类分级上,保险标准依据身体结构与功能分为8大类,伤残程度分为10级;司法标准先分级再分类,分为10级,同级内按损伤部位分类;工伤标准按临床分科原则分为5门类,级别1~10级;残疾人标准分为7大类,每类分4级。在编码系统及评估工具上,保险标准采用ICF编码体系,残疾人标准使用数字编码但非ICF编码,其他标准未使用编码系统;评估工具差异显著,残疾人标准提出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但未实际应用于分级。结论本研究基于ICF的分类架构,对国内4种典型的与残疾相关的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从残疾的定义上看,《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和《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3种标准均于2011年后颁布,采用了ICF的理念和方法定义残疾并且对残疾进行分类。考虑到残疾涉及的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但由于用途不同,分级的方法和级别不同,除《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外,其他3类标准均采用10级的分级方法。分级的依据主要涉及身体功能和结构。在残疾评估方面,各标准推荐了不同评估工具,有的依据日常生活能力,有的依据身体的功能,表现出差异性。由于4类残疾标准的分类分级方法不同,残疾数据用于不同的目的,残疾数据之间缺乏可比性。国际发展趋势倡导基于ICF和ICD-11建立统一的残疾标准架构,以实现不同残疾数据的可比性和数据之间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残疾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及代码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料日粮对奶山羊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建晓倩 王华 +5 位作者 李寒梅 袁非凡 白力格扣 李贤 陈树林 丛日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9,共10页
[目的]探讨高精料日粮对奶山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2只体质量相近的健康关中奶山羊,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精粗料质量比为35∶65和65∶35的日粮19周。试验结束后,测定奶山羊体质量和肝质量,计... [目的]探讨高精料日粮对奶山羊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2只体质量相近的健康关中奶山羊,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精粗料质量比为35∶65和65∶35的日粮19周。试验结束后,测定奶山羊体质量和肝质量,计算肝脏指数;采集血样,检测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采集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利用试剂盒检测肝脏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抗氧化相关基因(谷胱甘肽途径相关基因GCLC、GCLM、Gs、Gpx1、Gpx3和GR,Nrf 2靶基因Nqo1、Ho-1、Ho-2、Mgst1、CAT、SOD1和SOD2,Nrf 2调控基因Pgc-1α和Foxo3以及Nrf 2、Keap1)的表达量。[结果](1)试验组奶山羊的血液红细胞数及血清球蛋白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2)试验组奶山羊的体质量、肝脏质量和肝脏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试验组奶山羊肝脏组织还原型GSH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SH-Px、CAT、T-SOD活性及T-AOC和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4)对照组奶山羊肝脏组织结构正常;试验组羊的肝脏出现病理变化,肝索形态不规则且界限不清晰,肝细胞排列不规律,且体积变大,出现空泡。(5)试验组肝脏组织GCLC、Gpx3和CAT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GCLM、Gpx1、Ho-1、Ho-2、Keap1、Nrf 2、Pgc-1α和Foxo3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精料日粮可导致奶山羊肝脏损伤,但同时也能促进肝脏适应性生长发育,并通过激活Nrf 2信号通路增强抗氧化功能,促进谷胱甘肽合成,以抵御氧化应激,缓解肝脏的代谢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料日粮 奶山羊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系统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整周期采样下的相敏接收器相位差测量方法研究
14
作者 刁艳美 陈美玲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相敏接收器相位差计算精度容易受谐波及非整周期采样影响,不利于轨道区段状态的判断。文中提出一种非整周期的高精度相位差计算方法。首先使用简化格型自适应滤波器对采样信号进行小步长、快速收敛的滤波,求出采样信号实际频率;其次,对... 相敏接收器相位差计算精度容易受谐波及非整周期采样影响,不利于轨道区段状态的判断。文中提出一种非整周期的高精度相位差计算方法。首先使用简化格型自适应滤波器对采样信号进行小步长、快速收敛的滤波,求出采样信号实际频率;其次,对齐采样数据,使其整周期化;然后,对2路信号进行Hilbert变换,利用互相关函数及反三角函数得出相位差;最后,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长持续时间下准确追踪被采样信号频率,能有效抑制端点效应,相位差计算结果误差小于0.00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敏接收器 非整周期采样 相关函数 相位差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蓝纳米颗粒延缓衰老性肌萎缩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张树宝 杨进 +4 位作者 常圣杰 徐浩伟 易宇阳 李恺 王善金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目的验证普鲁士蓝纳米颗粒(Prussian blue nanoparticles,PBNPs)体内外调控C2C12细胞抗氧化和改善线粒体功能的能力及改善衰老性肌萎缩的效能。方法制备PBNPs并进行表征。体外实验:检测PBNPs分解H_(2)O_(2)和·O_(2)^(-)的能力和生... 目的验证普鲁士蓝纳米颗粒(Prussian blue nanoparticles,PBNPs)体内外调控C2C12细胞抗氧化和改善线粒体功能的能力及改善衰老性肌萎缩的效能。方法制备PBNPs并进行表征。体外实验:检测PBNPs分解H_(2)O_(2)和·O_(2)^(-)的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在H_(2)O_(2)条件下,检测PBNPs对C2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活性氧荧光表达及线粒体功能。体内实验:小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建立衰老性肌萎缩的模型,分对照组(未予治疗)、D-gal组及D-gal+PBNPs干预组,观察体质量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体外实验:PBNPs在25~100μg/mL质量浓度下对细胞无毒性;PBNPs对H_(2)O_(2)有降解活性且有很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线粒体膜电位提示PBNPs可有效改善氧化应激条件下膜电位的下降及维持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提示PBNPs干预后可显著提高C2C12细胞肌肉分化标记物(MyoD和MyoG)的蛋白表达水平。体内实验:4周后,D-gal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BNPs干预后可显著逆转。小麦胚芽凝集素(wheat germ agglutinin,WGA)和Masson染色显示,与D-gal组比较,PBNPs干预组骨骼肌横截面积显著增加及骨骼肌组织纤维化显著改善。结论PBNPs可通过发挥抗氧化应激和改善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延缓衰老性肌萎缩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纳米颗粒 衰老性肌萎缩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懂爱因斯坦“四要素说”是统揽人和机器认知的第一性原理
16
作者 李德毅 刘玉超 +1 位作者 鲍泓 蒋升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6-1052,共7页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可以用第一性原理回归到问题的本质来理解事物的规律。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试图寻找一种更为宏大的统一理论来解释物质的相互作用,他试图用场论来作统一解释,但未能取得成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可以用第一性原理回归到问题的本质来理解事物的规律。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试图寻找一种更为宏大的统一理论来解释物质的相互作用,他试图用场论来作统一解释,但未能取得成功。本文指出,这种尝试需要区分物质世界的物理空间和人类精神世界里的认知空间,区分物质硬构体和思维软构体。宇宙是物质的,宇宙里不存在虚空,也不存在时间。虚空和时间是人类认知的精神产物,并非客观存在。人类对客观存在的大自然的认知是无尽的,不可能不带有渐进性、主观性和局限性,做不到绝对客观,尽管我们希望尽可能地客观。物质、能量、结构和时间构成人类认知和机器认知的最基础要素,“四要素说”是统揽人类认知和机器认知的第一性原理,通过“四要素说”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生命的复杂过程,解释智能的产生,实现智能的度量,尤其是理解人的认知和机器认知的同源性和同一性。人工智能就是把生命体的认知从人的智慧中剥离出来,用时序维持负熵,用物理机器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机器的物质、结构变化和运行时隙精度的提高,用较低能耗实现甚至超过人的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爱因斯坦 四要素说 认知物理学 智能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工学的运动护膝功能性评价
17
作者 夏天生 黄慧欣 +1 位作者 邓驿亭 郭嘉跃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1,共6页
为满足用户对运动护膝的需求,应用感性工学方法,对运动护膝的功能性进行研究。收集运动护膝的代表性样本及功能性相关感性词汇对,采用语义差异量表,通过因子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构建运动护膝特征要素与感性因子间关系。通过因子分析,... 为满足用户对运动护膝的需求,应用感性工学方法,对运动护膝的功能性进行研究。收集运动护膝的代表性样本及功能性相关感性词汇对,采用语义差异量表,通过因子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构建运动护膝特征要素与感性因子间关系。通过因子分析,能够更好地解读人们对运动护膝的感性需求,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比较各运动护膝特征要素与感性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获取影响感性意象的关键特征要素。结果表明,影响用户对运动护膝功能性评价的感性因子分别为性能因子与穿戴因子,护膝的结构、支撑条与束带是影响穿戴因子的关键要素,护膝的结构、硅胶垫与束带是影响性能因子的关键要素。研究结果可为运动护膝的设计与评价提供参考,推动运动护膝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护膝 功能性评价 感性工学 因子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感性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GAT网络的层级标注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
18
作者 蔡阿雨 黄洁 张克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8-1386,共9页
为解决实体关系抽取任务中的关系重叠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s, GAT)的层级标注联合抽取方法。将关系和词建模为图结构上的节点,通过GAT的“消息传递”机制实现两类语义节点信息传递、融合与更新,实现... 为解决实体关系抽取任务中的关系重叠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图注意力网络(graph attention networks, GAT)的层级标注联合抽取方法。将关系和词建模为图结构上的节点,通过GAT的“消息传递”机制实现两类语义节点信息传递、融合与更新,实现两类节点间的完整信息交互,在标注阶段,采用层级标注策略,解决关系重叠问题,使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对模型进行训练,缓解标注阶段数据不均衡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高效抽取出重叠关系三元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抽取 关系重叠 图结构 图注意力网络 层级标注 消息传递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单眼视LASIK矫正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对调节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孙燕 王海燕 刘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5-541,共7页
目的评价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对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行优化单眼视LASIK治疗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患者74例74... 目的评价优化单眼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对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兰州普瑞眼视光医院行优化单眼视LASIK治疗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患者74例74眼,均纳入非主视眼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优化调整组,各37例37眼,对照组采用FS-LASIK治疗,优化调整组采用Q值调整联合单眼视FS-LASIK治疗,收集2个组术眼术前及术后1年内裸眼远视力、近视力、角膜中央3 mm等效球镜度(SE)、角膜前表面Q值、调节幅度(AMP)、正相对调节(PRA)、晶状体厚度(LT)值,比较2个组不同时间点各指标差异。优化调整组非主视眼近视力、PRA和LT与AMP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2个组患者非主视眼手术前后远视力、近视力、Q值和SE时间效应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44.98、69.00、843.65、454.80,均P<0.05),Q值组别效应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49,P<0.05),其中与术前比较,2个组患者术后远视力、近视力均提高,Q值增大、SE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化调整组术后1年Q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非主视眼手术前后AMP和PRA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P:F组别=19.03,P<0.05;F时间=4.99,P<0.05.PRA:F组别=42.67,P<0.05;F时间=28.64,P<0.05),其中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优化调整组AMP均较对照组增大,PRA均较对照组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化调整组术后不同时间点AMP均较术前增大,PRA均较术前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非主视眼手术前后LT时间效应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94,P<0.05),其中优化调整组术后不同时间点LT均较术前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化调整组患者术后1年非主视眼近视力与AMP呈正相关(r=0.269,P<0.05),PRA与AMP呈负相关(r=-0.601,P<0.05),术前LT与术前AMP呈正相关(r=0.276,P<0.05)。结论优化单眼视LASIK治疗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伴近视对近视力相关调节参数AMP、PRA、LT改善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视 近视 单眼视 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 调节功能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全互补码的OFDM射频隐身信号设计
20
作者 杨彦端 李琦 +1 位作者 韩壮志 刘光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2,共9页
为了提高雷达射频隐身信号的抗截获性能,提出了完全互补码与OFDM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构造的完全互补码设计了一种新型OFDM射频隐身信号,采用单路和多路结构进一步提升隐身信号性能,分析了信号的相关特性、功率谱以及模糊函数,之后引入... 为了提高雷达射频隐身信号的抗截获性能,提出了完全互补码与OFDM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构造的完全互补码设计了一种新型OFDM射频隐身信号,采用单路和多路结构进一步提升隐身信号性能,分析了信号的相关特性、功率谱以及模糊函数,之后引入ESPRIT算法,解决了隐身信号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对目标距离和速度参数的探测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构造的完全互补码具有理想相关性能和良好多普勒频移特性,可以很好的满足雷达信号的设计要求;设计的隐身信号峰均功率比上限为3 dB,自相关PSL为-37.7599 dB,ISL为-28.5878 dB,平均功率为-50.9462 dB,模糊函数近似为“图钉型”,对目标参数探测误差低于1%;与其他OFDM信号相比,该信号不仅具有良好的低截获性和抗识别性,而且能够实现对目标参数的精准探测,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隐身信号 完全互补码 正交频分复用 模糊函数 ESPRIT算法 相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