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知识图谱的中医疫病古籍知识演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沈旺 于琳 +2 位作者 冯欣 陈晓美 温雯婷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7,共12页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动态知识图谱实现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动态组织与可视化,并依此挖掘中医疫病古籍隐性知识。[方法/过程]构建融合动态元素的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以温病学派为例,基于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动态知识图谱实现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动态组织与可视化,并依此挖掘中医疫病古籍隐性知识。[方法/过程]构建融合动态元素的中医疫病古籍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以温病学派为例,基于知识元语义描述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知识抽取并构建动态知识图谱,结合知识计算方法对温病学派疫病古籍知识进行组方用药规律演化分析以及辩证发展规律探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温病学派逐渐偏向使用甘苦寒类中药,各时期疫病症状描述较为一致,辩证理论日益扩充,研究揭示了中医疫病古籍知识演化发展规律并为中医古籍知识发现等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动态知识图谱 知识演化 知识元 中医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音杂沓:金初文学生态的历史还原
2
作者 于东新 康奥博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8,共9页
金国初立,时局纷乱,为尽快实现少数女真人对绝大多数汉人、契丹人等的统治而“借才异代”,辽、宋文士一时间集聚金廷。其中,作为金初文学主力军的由宋入金文人群体不被女真统治者所信任,处境艰难。这一群体身份结构的多样性及当时社会... 金国初立,时局纷乱,为尽快实现少数女真人对绝大多数汉人、契丹人等的统治而“借才异代”,辽、宋文士一时间集聚金廷。其中,作为金初文学主力军的由宋入金文人群体不被女真统治者所信任,处境艰难。这一群体身份结构的多样性及当时社会政治的复杂性,造就了他们异常复杂的情感与心态,体现在文学上就是金初文学没有主旋律,没有同一性,众音杂沓,呈现出多元文学生态景观。同时,这在客观上也构建了其时文坛的丰富多元和规模宏大的创作队伍。基于这些“异代”文人较为深厚的艺术修为,金代文学获得了较高起点,这也成为其“一代制作能自树立唐、宋之间”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文学 古代多民族文学 文学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中学与大学数学教育衔接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娜 吴盛棋 +1 位作者 张滢 李波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数学家和数学教育者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大学新生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从高中数学思维向大学数学思维的转变;以及中学数学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如何将高等数学思维渗透到日常教... 数学家和数学教育者一直以来都高度关注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之间的衔接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大学新生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实现从高中数学思维向大学数学思维的转变;以及中学数学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如何将高等数学思维渗透到日常教学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梳理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文献发现,造成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衔接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中学与大学数学概念的界定方式存在差异;学生的数学演绎推理能力未达要求;学生缺乏必要的数学语言理解能力;以及新手教师缺乏在中学课堂引入大学数学知识的经验.基于此,中学教师可以采取从更高观点看初等数学,将教师教学专业知识进行概念化,以及在教学中进行教学转换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野 中学数学 大学数学 衔接问题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导痰汤的古代文献分析与考证
4
作者 李雨丰 张工彧 陈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通过文献溯源,梳理导痰汤的历史源流、药物组成、基原、炮制、剂量、煎服法、主治病证等关键问题,为经典名方导痰汤的开发与临床运用提供文献支撑。经分析与考证,导痰汤出自吴彦夔《传信适用方》,其组方为半夏、天南星、枳实、橘红、赤... 通过文献溯源,梳理导痰汤的历史源流、药物组成、基原、炮制、剂量、煎服法、主治病证等关键问题,为经典名方导痰汤的开发与临床运用提供文献支撑。经分析与考证,导痰汤出自吴彦夔《传信适用方》,其组方为半夏、天南星、枳实、橘红、赤茯苓五味药。除赤茯苓外,其余药物基原皆遵循2020年版《中国药典》。赤茯苓、橘红用生品,半夏为清半夏,枳实为麸炒枳实,天南星为制南星。药物剂量建议半夏18.59 g,天南星4.65 g,枳实4.65 g,橘红4.65 g,赤茯苓4.65g。导痰汤煎煮时须将药物锉碎,过一号筛,加入生姜10 g,加水600 mL,煎至300 mL,滤去药渣,食后服用。该方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要用于治疗痰厥,或胸膈痞塞、胁肋胀满、食少纳呆等多种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导痰汤 古代文献 考证 药物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古彝文字图像搜集与整理方法
5
作者 熊铁妞 邱吉芳 胡建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8-935,共8页
古彝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但人工搜集、整理大量古彝文字耗时耗力,而且能辨识古彝文字的人已非常稀缺且越来越少,这使得整理工作变得更为困难。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古彝文字图像搜集与整理的新思路。在古彝文... 古彝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但人工搜集、整理大量古彝文字耗时耗力,而且能辨识古彝文字的人已非常稀缺且越来越少,这使得整理工作变得更为困难。对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古彝文字图像搜集与整理的新思路。在古彝文字图像搜集方面,通过目标检测模型得到每个古彝文字在彝文古籍图像中的位置,据此在彝文古籍图像中截取出古彝文字图像,实现古彝文字搜集。在古彝文图像整理方面,首先根据规范彝文来源于古彝文的事实,采用规范彝文字体文件自动生成彝文字图像用于构建数据集,并将数据集应用于训练古彝文字图像特征算法,这有效回避了目前因古彝文字数量庞大、异体字众多、整理尚未完成,而尚无古彝文字图像数据集的问题;然后,通过匹配所搜集的古彝文字图像的特征与现已收录的古彝文字图像的特征的相似性,判断所搜集的古彝文字图像是否已被收录,从而整理出未收录的古彝文字图像。实验在多种典型的特征提取算法和相似性计算方式下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古彝文字 古籍 图像处理 相似度匹配 特征提取 目标检测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临床应用规律
6
作者 李国宇 刘姗姗 +2 位作者 吕鹤群 曾春利 彭拥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84-2297,共14页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临床应用规律,为使用百会穴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第五版《中华医典》中涉及百会穴主治病症、配伍主治病症、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纳入条文整理成数据库后,运用Microsoft Excel...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的临床应用规律,为使用百会穴治疗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第五版《中华医典》中涉及百会穴主治病症、配伍主治病症、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纳入条文整理成数据库后,运用Microsoft Excel 2021对百会穴主治病症频率以及腧穴配伍、归经、特定穴归属等方面进行分析,分别用IBM SPSS MODELER和IBM SPSS STATISTIC 27软件对高频腧穴关联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归纳了《针灸大成》等209本医籍中的有效处方,包含311个配伍腧穴。百会穴主治病症主要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科别,以内科脑系和肝胆系病症为主。配伍腧穴的频次前5为曲池、合谷、神庭、足三里、上星,最常涉及经脉为足太阳经、督脉、足少阳经,主要分布在头颈部。特定穴中配伍频次数最高的为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聚类分析中,冰柱图表现2个有效聚类群,谱系图显示4个腧穴聚类群。结论 古医籍中百会穴治疗范围广,可通过配伍扩大主治范围,重视艾灸的使用,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百会穴 数据挖掘 古代文献 应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的类型解析与实践进路
7
作者 陈嘉鑫 董紫来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66,共8页
[研究目的]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及不确定性催生的复杂安全风险,开展情报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研究,为设计风险分层防范化解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在揭示情报嵌入... [研究目的]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不确定性及不确定性催生的复杂安全风险,开展情报视角下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研究,为设计风险分层防范化解机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在揭示情报嵌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价值意蕴的基础上,从风险类型划分视角解析其类型,并从情报流程视角探讨实践进路。[研究结果/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应当立足以风险分类为基础的类型方式,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情报需求管理、情报搜集与分析、情报产品生产以及情报产品应用与反馈四个机制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安全风险 风险防范 情报视角 文献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古文经学之争与中国近现代文学变革
8
作者 姜荣刚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今文经学于晚清的再度勃兴,为其时“文学界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与理论基础。为应对今文经学家的挑战,古文经学派也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文学变革思路,这不仅使中国近现代文学变革形成了双峰并峙的独特景观,也引起了时人对文... 今文经学于晚清的再度勃兴,为其时“文学界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与理论基础。为应对今文经学家的挑战,古文经学派也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文学变革思路,这不仅使中国近现代文学变革形成了双峰并峙的独特景观,也引起了时人对文学本质与文学变革的多元思考与实践。今、古文经学之争一直持续到“五四”新文学运动,由于受西学东渐的遮蔽,这一来自传统内部的重要动力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从而影响了对中国近现代文学变革全面而深入的探索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现代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文学观 文学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交汇的中医“治未病”知识服务与临床应用系统构建 被引量:9
9
作者 邝秀英 于琦 +4 位作者 李敬华 李国祥 李显红 赵为民 姚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知识库与知识挖掘系统的构建思路和应用方法。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首先梳理中医治未病知识体系,根据中医治未病分类方法,设计中医治未病知识库结构及其关系;其次从治未病研究的需求出发,拟定中医治未病数据库的古... 目的探讨中医治未病知识库与知识挖掘系统的构建思路和应用方法。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首先梳理中医治未病知识体系,根据中医治未病分类方法,设计中医治未病知识库结构及其关系;其次从治未病研究的需求出发,拟定中医治未病数据库的古今文献数据来源及知识采集方法;之后在治未病分类体系框架下,对核心知识进行专业标注、关系提取、知识审核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引入多种数据挖掘算法对知识进行分析发掘;最后将获得的海量资料与大数据分析、计算机机器学习相结合,从而实现智能化信息采集、病情分析和诊疗建议。结果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未病知识库能够数字化、数据化、知识化的保存中医治未病基础知识、临床知识,并可以客观化的进行数据挖掘分析,为开展中医治未病知识服务和共享提供基础。结论中医治未病知识库是进行中医治未病知识数字化存储的重要方式,为中医治未病研究提供文献知识支撑和数据挖掘的客观化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文献 治未病 知识库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古树名木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洪 刘斌 +1 位作者 夏诗琪 戴序鹏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2022年的334篇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Citespace 6.1.R6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我国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主要发文作者、主要发文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趋势及项目基金等...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2022年的334篇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Citespace 6.1.R6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我国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主要发文作者、主要发文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趋势及项目基金等进行分析,并绘制出相关图谱,以探讨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古树名木领域年度发文量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近一年有下降趋势;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邢世岩(12篇)、发文机构最多的是北京林业大学(48篇),古树群、保护对策、资源调查、分布、复壮等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空间分布等方向是未来研究趋势,发文基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文献计量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居视角下历史城区公共设施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甬 刘昊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4,共9页
历史城区具有遗产性和生活性的双重属性,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居环境的老化,历史城区面临生活功能减退的问题,这对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构成挑战.文章基于“人居视角”,强调历史城区作为遗产社区回归生活性的重要性,强调应关注与... 历史城区具有遗产性和生活性的双重属性,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居环境的老化,历史城区面临生活功能减退的问题,这对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构成挑战.文章基于“人居视角”,强调历史城区作为遗产社区回归生活性的重要性,强调应关注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空间,探索更可持续和韧性的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方法.以平遥古城教育设施空间作为实证进行研究,文章分析平遥古城不同历史时期公共设施空间的演变特征,探索了人群和教育空间关系的演变动力机制,并提出了针对平遥古城公共设施空间的更新策略,旨在实现历史城区的活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视角 历史城区 公共设施空间 保护与更新 平遥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中国古代文学自主知识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过常宝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204,205,共12页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源自孔子的经典教育,其功能是以文传道、以文化人、以文辅政、以文抒情,承担着建构、传递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责任。这一传统在近现代以来被人为中断,以“情绪性”“文艺性”为特征的纯文学观念代替了传统文学观...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源自孔子的经典教育,其功能是以文传道、以文化人、以文辅政、以文抒情,承担着建构、传递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责任。这一传统在近现代以来被人为中断,以“情绪性”“文艺性”为特征的纯文学观念代替了传统文学观念,致使传统文学功能萎缩,成为一门纯粹的知识性学科。学术界为了复兴传统文化,先后提出了建设国学、经学、中国古典学等主张和方案,但都与传统文化根基之学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应回归古代文学传统,以语言文字为前提,以经典文献为载体,以文化传承为目标,以文学审美为特色,形成一个主体突出、层次完整、相互支撑的自主知识体系;同时,对传统文学的话语资源进行清理、提炼,在意义域设定、论题设置、阐释策略、研究者主体性的建构等方面,继承创新,形成民族特色话语方式,将古代文学重构成为一门传统文化的根基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继承传统文化 自主知识体系 民族话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章制度文献:我国古代音乐历史演变的丰盈载体--中国音乐史学问题思索之九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可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198,I0003,共10页
在我国古代社会,典章中的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部分。礼,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由于历代统治者对“礼乐”的推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留存了大量... 在我国古代社会,典章中的礼乐制度分“礼”和“乐”两部分。礼,主要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由于历代统治者对“礼乐”的推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留存了大量的、具有音乐信息或与音乐有关典章制度的文献。文章论及与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有关的历代礼制文献中的“礼乐”文献、典章制度中的音乐文献、会要类书等著作中有关的礼乐文献。这些文献呈现出广博浩繁的史料特征,对探索古代音乐历史事件产生、延展到衰亡的真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章制度 礼乐制度 文献 古代音乐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访非洲文学语言之争——一个社会历史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乃海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7,共9页
语言问题是非洲现代英语文学批评和理论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表面上,非洲文学的语言论争是关于使用英语等欧洲语言还是非洲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论战,但它包含语言媒介与非洲审美经验表达、英语与民族团结、文化认同、非洲文学向谁言说等多... 语言问题是非洲现代英语文学批评和理论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表面上,非洲文学的语言论争是关于使用英语等欧洲语言还是非洲语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论战,但它包含语言媒介与非洲审美经验表达、英语与民族团结、文化认同、非洲文学向谁言说等多重维度。它的实质是语言政治和文学功用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位于论争两端的阿契贝和恩古吉的分歧,不单纯是语言选择的问题。它反映了两人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折射出尼日利亚和肯尼亚文化精英对独立后社会未来和共同体的不同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文学 语言之争 社会历史 阿契贝 恩古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外国文学研究四人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维屏 刘建军 +1 位作者 吴笛 王立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期访谈邀请的四位学者围绕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如何有效构建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在访谈中,四位教授深入...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期访谈邀请的四位学者围绕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如何有效构建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在访谈中,四位教授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外国文学研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并就外国文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剖析,包括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能否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文学研究者的世界观、文学观和方法论是否足以推进外国文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如何不断开拓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形成具有创新意义的中国外国文学的批评话语,并最终促进新质学术力的形成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外国文学研究 新质学术力 中国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GPT技术和用户需求的文学类古籍资源关联数据发布研究——以《聊斋志异·司文郎》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颜铄 周晓英 +1 位作者 王克平 刘晓靓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167,共14页
[目的/意义]文学类古籍作为古籍资源的重要门类之一,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探究如何将GPT技术、用户需求分析与关联数据技术相结合以提升文学类古籍资源关联数据发布效果,促进其数字化研究与开发利用。[方法/过程]在现有的“本体模型... [目的/意义]文学类古籍作为古籍资源的重要门类之一,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探究如何将GPT技术、用户需求分析与关联数据技术相结合以提升文学类古籍资源关联数据发布效果,促进其数字化研究与开发利用。[方法/过程]在现有的“本体模型+关联数据实现平台”发布思路基础上,结合文学类古籍资源内容结构特征,提出包含数据层、数据网络层、数据融合层、应用层以及表现层5个层面的文学类古籍资源关联数据发布模型,选取代表性文学古籍《聊斋志异·司文郎》开展案例实验。[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文学类古籍资源关联数据发布模型在数据层融合GPT技术完成数据采集工作,提高了知识组织效率,在应用层增设用户需求分析提高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关联数据发布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发布模型能够满足文学类古籍资源的关联化发布需求,可深度揭示此类古籍的语义内涵,为文学类古籍从数据采集到发布提供可行的实现方案,同时可面向用户需求提供文学类古籍资源的相关知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类古籍 数字人文 知识组织 关联数据 DRUPAL ChatGPT 用户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动视角的数字营销研究:整合框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永贵 张思祺 +1 位作者 张二伟 洪心如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6,共12页
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颠覆性信息技术对市场营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数字营销逐渐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关注的前沿焦点。然而,在研究文献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相关研究主题却依然十分零散。本研究基于ADO框架,从互动视角对... 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颠覆性信息技术对市场营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数字营销逐渐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关注的前沿焦点。然而,在研究文献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相关研究主题却依然十分零散。本研究基于ADO框架,从互动视角对693篇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开发了以“互动前因—互动过程—互动结果”为主线的数字营销整合框架,进一步深入剖析了现有研究在人工智能悖论、个性化-隐私悖论、数字技术对于顾客行为影响、数字营销绩效度量方式、数字营销互动理论模型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识别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对数字营销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营销 互动视角 文献综述 ADO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的边界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兆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语义内涵来看,先秦时代,“文学”指文化典籍;魏晋时期,“文学”指文章著述,既包含审美性和文学性作品,也包含应用性和非文学性作品。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文体指向来看,曹丕《典论·论文》、葛洪《抱朴子》、... 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语义内涵来看,先秦时代,“文学”指文化典籍;魏晋时期,“文学”指文章著述,既包含审美性和文学性作品,也包含应用性和非文学性作品。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文体指向来看,曹丕《典论·论文》、葛洪《抱朴子》、颜之推《颜氏家训》,以及首创《文苑传》的刘宋范晔《后汉书》、继之为文学家立传的梁萧子显《南齐书》,也一直把应用性文学、非审美性文学视为文学。在他们的观念里,应用性文体也是注重美感的,只不过美的表现方式和美感来源不同而已。从文学总集和别集的编录实践来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萧统的《文选》和宋人的《文苑英华》、明清的各种文章总集以及唐宋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诸家别集,都是将文学性文体和应用性文体兼收并蓄,一视同仁。无论是文学观念层面还是文学实践层面,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都包含文学性文体和非文学性文体,其边界既具包容性,又具明确性。金惠敏教授提出的“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非常切合中国古代文学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理论 文学性 “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质古籍文献图像预处理方法研究
19
作者 高定国 李婧怡 索朗曲珍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112-120,共9页
敦煌藏文文献是研究唐代吐蕃社会历史的珍贵文献。目前在敦煌藏文文献数字化研究方面,由于文献年代久远、书写载体低劣、保存条件差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文档图像背景杂乱、文字模糊并残缺不全,严重影响了文本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敦煌藏文文献是研究唐代吐蕃社会历史的珍贵文献。目前在敦煌藏文文献数字化研究方面,由于文献年代久远、书写载体低劣、保存条件差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文档图像背景杂乱、文字模糊并残缺不全,严重影响了文本识别系统的准确性和鲁棒性。为了研究低质古籍文献图像的预处理对文字识别的影响,文章以古籍文献图像质量极差的敦煌藏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对数变换、伽马变换、中值滤波变换、高斯滤波处理和PS人工批处理等传统方法,及全局阈值、自适应阈值和自定义阈值的二值化、基于神经网络ViT的图像增强方法对图像进行增强。对比实验表明,低质古籍图像预处理对文字识别率提升影响不大,但高斯滤波处理、自定义阈值的图像二值化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数据增强对识别率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 敦煌文献 低质文档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在书写的“文本”:全球人文视野下的国别与区域研究再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晓煌 臧小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124,共15页
国别与区域研究为国内高校外语学科博士点五个主要方向之一,也是目前外语教学与研究的重点之一。究其根本,该学科源于西方“地理大探索”之际及随后的殖民扩张时代,兴于二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国际关系与战略竞争之筹措,在美、... 国别与区域研究为国内高校外语学科博士点五个主要方向之一,也是目前外语教学与研究的重点之一。究其根本,该学科源于西方“地理大探索”之际及随后的殖民扩张时代,兴于二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国际关系与战略竞争之筹措,在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冷战年代服务于各自全球的利益,故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随着世界进入后冷战与全球化时代,这一学科不再仅仅局限于服从战略、政治、经济利益需求,而是更加深入拓展至语言、文化、哲学、艺术等人文领域,并进一步催生了后殖民研究、跨文化交流等相关学科之发展。本文拟就该学科之起源、发展、演变做一简要回顾,在当今全球人文语境/视野下予以再思考,探索外语学科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发展途径、需要警惕的误区和朝向“语言文化”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之可能性,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今我国“一带一路”机制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国式现代化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别与区域研究 区域国别学 外国语言文学 跨文化研究 全球人文语境/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