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磷酸钙增强锌合金激光选区熔化成型与界面调控
1
作者 张轩铭 孙琨 +4 位作者 张靓 傅玉龙 杨龙龙 刘骁 张玉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81,共9页
针对传统金属骨植入物降解性能和成骨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兼具优良力学性能和成骨性能的锌合金骨植入物方法。首先,采用机械方法制备均匀混合的锌镁和β-磷酸钙粉末;然后,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型β-磷酸钙增强锌合金,得到最佳... 针对传统金属骨植入物降解性能和成骨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兼具优良力学性能和成骨性能的锌合金骨植入物方法。首先,采用机械方法制备均匀混合的锌镁和β-磷酸钙粉末;然后,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型β-磷酸钙增强锌合金,得到最佳工艺参数;最后,通过在β-磷酸钙表面包覆纳米ZnO,对成型后的复合材料进行界面调控,以增强其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激光扫描速度为800mm·s^(-1);成型后的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精细,致密度达到99.7%,维氏显微硬度达到168.66,抗压强度达到517.34MPa;经界面调控后,复合材料的维氏显微硬度、抗压强度约为183.96和602.65MPa,相较于原始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9%和16%,界面结合强度和整体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研究表明激光选区熔化技术成型的锌镁和β-磷酸钙复合材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骨植入材料,可为制备锌合金骨骼植入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骨植入物 锌合金 β-磷酸钙 界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实现、临床进展与技术挑战 被引量:2
2
作者 邱文灿 马良 +2 位作者 郭浩月 杨俊杰 李骁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78-2497,共20页
近年来,脑机接口的临床实验进展使得该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植入式脑机接口(implantabl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iBCIs)的系统实现及最新临床进展,随后对制约iBCIs规模化的关键技术及挑战展开了讨论。在系统实现部... 近年来,脑机接口的临床实验进展使得该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植入式脑机接口(implantable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iBCIs)的系统实现及最新临床进展,随后对制约iBCIs规模化的关键技术及挑战展开了讨论。在系统实现部分,本文将前端电极分为刺入式和贴附式两种类型展开介绍,并将实验范式视作解码器的学习基准放置于信号处理与解码器部分进行讨论,同时将效应器视作i BCIs系统的关键部分进行了单独的讨论分析。在临床进展部分,本文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将iBCIs系统的最新临床进展分为功能康复和功能替代两种类型并对两者的功能界限作了深入探讨。最后,文章提出,目前iBCIs关键技术挑战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高通量且高生物相容性神经界面、准确且鲁棒的解码算法和涉及患者与制造商之间可能存在的伦理隐私安全问题。因此,iBCIs技术发展需要相关各方共同努力助力推进更为广泛且深入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脑机接口 实验范式 解码器 效应器 临床进展 技术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和CSSD的多域融合自适应脑电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36
3
作者 李明爱 崔燕 +1 位作者 杨金福 郝冬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79-2486,共8页
为改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的自适应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与共空域子空间分解算法(CSSD)的特征提取方法(HCSSD).在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定义一种相对距离准则优选脑电极组合;计算脑电的Hilbert瞬... 为改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的自适应性和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与共空域子空间分解算法(CSSD)的特征提取方法(HCSSD).在对脑电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定义一种相对距离准则优选脑电极组合;计算脑电的Hilbert瞬时能量谱和边际能量谱,以获取脑电的时-频特征,并基于CSSD提取其空域特征,采用串行特征融合策略得到脑电的时-频-空特征;设计学习矢量量化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脑电数据分类.在训练集与测试集间隔一周且减少导联数量的情况下,基于HCSSD对左手小指和舌头的运动想象ECoG脑电数据的平均识别率为92%.实验结果表明:HCSSD在增强特征提取方法的自适应性、改善实时性的同时,提高了脑电信号识别率,为便携式BCI系统在康复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希尔伯特-黄变换 共空域子空间分解 特征融合 自适应 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 motor imagery (MI) 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 common spatial sub-space decomposition (CSSD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群 陈必胜 +1 位作者 姜晓钟 陶长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研究种植体骨界面。结果:全部实验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术后4周和12周实验侧新骨形成均多于对照侧;实验测种植体直接骨接合率(DCLF,%)分别为32.93±2.66和65.95±7.00,对照侧为21.71±3.20和45.72±3.51。组间比较P<0.01。结论:mGBR可提高即刻种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即刻种植 骨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抗种植体直径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兰泽栋 林珠 +1 位作者 龙红月 周磊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直径支抗种植体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以供临床筛选合适的种植体。方法 :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给种植体施加 1.47N(150 g)近远中方向的载荷 ,分别对直径为 3 .0、3 .75、5.0mm的支抗种植体 骨界面进行应力分析。结果 :3... 目的 :研究不同直径支抗种植体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以供临床筛选合适的种植体。方法 :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给种植体施加 1.47N(150 g)近远中方向的载荷 ,分别对直径为 3 .0、3 .75、5.0mm的支抗种植体 骨界面进行应力分析。结果 :3种直径种植体颈部的Von Mises应力值分别为 0 .80 7、0 .53 3、1.0 80 ;位移值分别为 0 .2 3 2、0 .163、0 .111μm。结论 :在选择正畸支抗种植体时 ,直径为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抗种植体 直径 骨界面 应力分布 三维有限元 口腔正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B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孟维艳 周延民 +3 位作者 车彦海 陈淑萍 冷卓 张兴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膜对不同范围骨缺损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在犬两侧股骨内植入种植体并形成水平宽度3mm、垂直深度5mm、水平长度分别为0、1、2、3、4mm的标准梯度骨缺损,实验侧直接拉拢缝合,对照侧覆盖生物膜后缝合。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 目的:探讨生物膜对不同范围骨缺损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在犬两侧股骨内植入种植体并形成水平宽度3mm、垂直深度5mm、水平长度分别为0、1、2、3、4mm的标准梯度骨缺损,实验侧直接拉拢缝合,对照侧覆盖生物膜后缝合。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取含种植体的骨段进行影像学观察。结果:3mm以下缺损区无论有无生物膜骨密度与周围骨组织密度无明显差异;4mm缺损骨密度有膜组高于无膜组。结论:生物膜对3mm以下骨缺损骨组织的再生修复无明显影响,对较大范围骨缺损的修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种植体 界面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 CT应用于犬即刻种植即刻加载后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亨国 刘向辉 +3 位作者 孙卫革 张磊 沈彬 叶长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应用Micro CT对即刻种植即刻加载后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4只Beagle犬,拔除其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在相应的拔牙窝选择最佳位置即刻植入DIO种植体(直径3.8 mm,长度10.0 mm)各1颗,同期连接基台(直径3.8 mm,长度6.0... 目的应用Micro CT对即刻种植即刻加载后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4只Beagle犬,拔除其双侧下颌第3、4前磨牙,在相应的拔牙窝选择最佳位置即刻植入DIO种植体(直径3.8 mm,长度10.0 mm)各1颗,同期连接基台(直径3.8 mm,长度6.0 mm)。术后24 h内采用种植体垂直加载仪进行垂直加载,将每只犬下颌的4枚种植体按照加载力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不加载),加载5、10、15N组,加载频率为2 Hz,加载时间为每天15 min。开始加载后第4、8周后各处死2只Beagle犬,制作离体犬下颌骨标本并用Micro CT扫描,以CTAn软件分析扫描后图像,取与种植体相邻的感兴趣区行骨密度(BMD)及骨计量学分析。结果①加载4周时,加载10 N组与加载5、15 N组以及对照组在BMD、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加载8周时,加载10 N组与加载5、15N组以及对照组在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加载8周时,在骨小梁数目、厚度、形态等方面,加载15 N组与加载5、10 N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icro CT对种植体-骨界面新生骨骨小梁情况进行分析,客观地对不同加载时期不同加载项下种植体-骨界面骨结合情况进行了评估,为牙即刻种植术及术后即刻加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CT 即刻种植 即刻加载 种植体骨界面 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种植义齿骨界面改建的beagle犬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6
8
作者 袁林 马轩祥 +4 位作者 金岩 夏风 王新木 胡开进 李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 :建立beagle犬动物摸型 ,用以研究在体内情况下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力后其骨界面改建的机制。方法 :选用纯系动物beagle犬 8只 ,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修复 ,建立模拟正常咀嚼状态的动物模型。结果 :b... 目的 :建立beagle犬动物摸型 ,用以研究在体内情况下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力后其骨界面改建的机制。方法 :选用纯系动物beagle犬 8只 ,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修复 ,建立模拟正常咀嚼状态的动物模型。结果 :beagle犬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制作顺利。种植义齿修复后所有实验犬均咀嚼颗粒状硬质饲料 ,观察发现修复前后实验犬的咀嚼方式无明显改变。负载 12周均未发现明显的咬合创伤 ,其种植体固定无松动。结论 :所建动物模型能达到较好地模拟正常咀嚼状态的目的 ,动物模型是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埋植型 非埋植型 牙种植体 种植体-骨界面 负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假体——骨界面骨形成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蔡谞 王继芳 +3 位作者 卢世璧 赵斌 张笑明 侯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4-558,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假体 -骨界面骨形成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 :以改良“骨收集室”(BHC)植入兔胫骨干骺端为假体 骨界面模型 ,分别在BHC内加入1.5mg/ml(W/V)Ti合金、CoCr合金或UH... 目的 :观察不同材料人工关节磨损颗粒对假体 -骨界面骨形成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 :以改良“骨收集室”(BHC)植入兔胫骨干骺端为假体 骨界面模型 ,分别在BHC内加入1.5mg/ml(W/V)Ti合金、CoCr合金或UHMWPE颗粒混悬物 10 μl,4周取材。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 ,颗粒分布及其周围的组织细胞学反应。图像分析测量每个视野小梁骨面积与组织总面积的比值 (BA/TTA) ,于各组间比较。结果 :UHMWPE颗粒与CoCr合金颗粒均明显抑制BHC内网织骨形成 ,并有以MΦ为主的炎症反应及纤维组织大量增生 ,组织构成与人体内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接近。Ti合金颗粒则对成骨影响相对较小。各加颗粒组BHC中组织BA/TTA均小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1) ,其中又以UHMWPE颗粒与CoCr合金颗粒组最小 (P <0 .0 1) ,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磨损颗粒除可激活MΦ性骨溶解外 ,还可抑制网织骨形成。因此 ,其造成的人工关节假体 骨界面骨重建障碍可能是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减少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磨损颗粒 骨界面 骨形成 比较研究 假体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接连方式种植体的骨界面应力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兰晶 徐欣 +3 位作者 姜广水 管延锦 黄海云 蓝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3-447,共5页
目的建立2种包含实体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2种接连方式种植体(Replace和Replace Select)的骨界面应力状态。方法测量2种种植体各部件的数据和利用螺旋CT扫描下颌骨截面形态,分别建立2种种植体的三维骨内模型,对模型采用轴... 目的建立2种包含实体种植体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2种接连方式种植体(Replace和Replace Select)的骨界面应力状态。方法测量2种种植体各部件的数据和利用螺旋CT扫描下颌骨截面形态,分别建立2种种植体的三维骨内模型,对模型采用轴向加载200N、30°侧向加载100N载荷,分析2种种植体的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趋势。结果2种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特点均为从种植体颈部至根尖部逐渐减小,应力主要集中在皮质骨区和种植体颈部狭窄处的骨界面;侧向加载时骨界面的应力值均高于轴向加载。无论轴向加载还是侧向加载,Replace Select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值均高于Replace种植体。结论临床修复时应避免种植体受到过大的力,尤其是侧向力,以防出现颈部骨吸收,Replace Select种植体更应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有限元分析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支持的上颌无牙颌固定义齿三维有限元建模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海东 赵毅 +2 位作者 汤春波 周储伟 孙玉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04-1608,共5页
目的:建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无牙颌固定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以便分析种植固定桥及上颌骨的应力分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例上颌牙列缺失,牙槽骨中度吸收的志愿者,对其头颅部进行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 tomography,CBCT... 目的:建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无牙颌固定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以便分析种植固定桥及上颌骨的应力分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例上颌牙列缺失,牙槽骨中度吸收的志愿者,对其头颅部进行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并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完成上颌骨三维实体模型的重建;利用光学测量与平面影像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完成Bego种植体(L=13 mm、D=4.5 mm)的精确建模;并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完成种植固定桥的建模,为后面的有限元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结果:成功地建立了种植体支持的上颌无牙颌固定义齿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保持原模型力学相似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简化,提高了分析效率和精确性。结论:基于CBCT扫描、三维激光扫描、逆向工程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建立种植体支持的上颌无牙颌固定义齿几何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网格划分生成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保证了很好的几何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 上颌无牙颌 牙种植体 骨界面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牙植体-体骨界面改建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林 周伟东 +1 位作者 马轩祥 金岩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比较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两种不同方式之间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学反应的异同。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种植术后1、2、4和12周分别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对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愈... 目的比较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两种不同方式之间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学反应的异同。方法选用成年杂种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种植术后1、2、4和12周分别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对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愈合过程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骨界面改建的异同。结果不同实验时间的结果均显示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其新骨形成的速度与骨性结合的程度基本一致。结论非埋植型种植体尽管植入后基桩在整个愈合过程中承受了一定的咬合力,但它能与埋植型种植体一样获得良好的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植型 非埋植型 组织学 研究 种植体-骨界面 咬合力 牙列缺损 牙列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gle犬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义齿骨组织界面改建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林 金岩 +3 位作者 马轩祥 胡开进 王新木 赵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检测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组织学反应的异同。方法 :选用纯系动物beagle犬 8只 ,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 ,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 ,分不同程期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对埋植型与非埋植... 目的 :检测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组织学反应的异同。方法 :选用纯系动物beagle犬 8只 ,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 ,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 ,分不同程期处死动物。采用HE染色对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 -骨界面改建过程进行动态观察 ,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 :组织学观察发现 ,种植义齿受载后 ,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改建。 2周时其界面绝大部分呈直接骨结合 ,但在界面处尤其螺纹顶部出现骨吸收 ,骨组织由纤维组织替代 ;4周时种植体 -骨界面结合良好 ,在界面处出现的纤维组织已逐渐通过改建形成新骨 ;8周时种植体与骨组织直接接触呈骨性界面 ,界面区细胞成分和毛细血管减少 ;12周时所有种植体与骨组织均为骨性结合界面 ,结合程度较高 ,界面区出现典型的哈弗系统。所有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非埋植型种植体与埋植型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义齿受载后其界面的改建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植型 非埋植型 种植体 种植体-骨界面 受载 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颗种植体支持的上颌无牙颌固定义齿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海东 汤春波 +1 位作者 周储伟 孙玉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9-663,共5页
目的:分析种植体位置变化时,6颗种植体支持的上颌无牙颌固定义齿的应力分布。方法:选择一名牙列缺失、牙槽骨中度吸收的志愿者,对其头颅部进行CBCT扫描,并利用一系列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完成上颌骨三维实体模型的重建。设计8种不同... 目的:分析种植体位置变化时,6颗种植体支持的上颌无牙颌固定义齿的应力分布。方法:选择一名牙列缺失、牙槽骨中度吸收的志愿者,对其头颅部进行CBCT扫描,并利用一系列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完成上颌骨三维实体模型的重建。设计8种不同位置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建立8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种植体、上颌骨和固定义齿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远中没有悬臂的模型比有悬臂的模型的应力差值小;8种位点设计的模型都是应力集中在磨牙区种植体,种植体的应力集中点都是种植体颈部,且是偏向于颊侧。种植体的应力都是磨牙>前磨牙>前牙;在8种位点设计的模型中,种植固定义齿和颌骨位移都是集中在前牙区,种植固定义齿的位移是从前牙区向后牙区逐渐变小;8种模型的种植体应力都表现为以压应力为主。模型Ⅰ种植体(位点13、15、17、23、25、27)分散型排列,避免了远中悬臂的设计,6颗种植体的应力分布最均匀。结论:种植体植入位点于13、15、17、23、25、27,是8种方案中最佳的植入位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应力分布 骨界面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喷砂表面处理提高钛牙种植体骨结合的界面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德华 刘宝林 +1 位作者 邹敬才 徐可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6-488,共3页
目的 :研究改良喷砂表面处理对钛牙种植体骨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 ,从界面生物力学角度证实改良喷砂表面处理在钛牙种植体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光滑表面钛种植体与改良喷砂表面种植体随机植入狗股骨内侧髁 ,分别于植入后 2... 目的 :研究改良喷砂表面处理对钛牙种植体骨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 ,从界面生物力学角度证实改良喷砂表面处理在钛牙种植体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光滑表面钛种植体与改良喷砂表面种植体随机植入狗股骨内侧髁 ,分别于植入后 2、4、12周取材 ,Instron电子拉伸试验机检测种植体骨界面的剪切强度。扫描电镜与 X-射线能谱分析仪观察植入 12周拔出的种植体表面 ,并进行元素分析。结果 :改良喷砂表面组骨界面剪切强度明显高于光滑表面组 ,约高出 4倍 ,且植入 2周即已获得超出光滑表面组 12周所能达到的最大强度。植入 12周后拔出的改良喷砂表面种植体表面经扫描电镜观察与 X-射线谱分析 ,提示种植体表面大部分被覆骨组织 ,粗糙表面的二级窝洞内充满骨样组织。结论 :改良喷砂表面处理所获得的粗糙表面可以大大地提高牙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界面剪力 喷丸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化界面植氢优化的碲镉汞中波红外探测芯片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振华 黄建 +8 位作者 尹文婷 冯婧文 陈洪雷 陈路 廖清君 林春 胡晓宁 丁瑞军 何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0-262,267,共4页
报道了在钝化界面进行低能等离子体植氢优化的n+-on-p碲镉汞(HgCdTe)中波(MW,mid-wavelength)光伏红外探测芯片的研究成果.基于由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的HgCdTe薄膜材料,通过注入阻挡层的生长、注入窗口的光刻、形成光电二极管的B+注... 报道了在钝化界面进行低能等离子体植氢优化的n+-on-p碲镉汞(HgCdTe)中波(MW,mid-wavelength)光伏红外探测芯片的研究成果.基于由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的HgCdTe薄膜材料,通过注入阻挡层的生长、注入窗口的光刻、形成光电二极管的B+注入、钝化介质膜的生长、优化钝化界面的等离子体植氢、金属化和铟柱列阵的制备等工艺,得到了钝化界面植氢优化的HgCdTe中波红外探测芯片.从温度为78K的电流与电压(I-V)和动态阻抗与电压(R-V)特性曲线中,发现钝化界面植氢优化的HgCdTe红外中波探测芯片的光电二极管开启电压比未经过植氢处理的增加了50mV左右,零偏与反偏动态阻抗提高了10倍,且正向串连电阻也明显减小.这表明钝化界面等离子体植氢处理可以抑制HgCdTe中波光电二极管的暗电流和优化探测芯片的欧姆接触,从而能提高中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CDTE 钝化界面 等离子体植氢 暗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人工种植牙-骨界面应力分布规律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邹敬才 刘宝林 +1 位作者 唐文杰 肖光裕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16-221,共6页
目的:为了探讨人工种植牙-骨界面应力分布规律。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骨界面应力分布的一些因素,根据种植牙颈周骨内应力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找出了影响种植牙周骨界面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建立... 目的:为了探讨人工种植牙-骨界面应力分布规律。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骨界面应力分布的一些因素,根据种植牙颈周骨内应力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找出了影响种植牙周骨界面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回归方程,揭示了不同影响因素与颈部应力分布规律间的数量关系。结论:影响种植牙周颈部骨内应力和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悬臂梁的存在、多个种植牙上部结构杆的连接及受力角度的改变。单个种植牙种植时,影响颈周应力集中是载荷角度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种植牙 骨界面 应力分布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钛复合体骨内种植骨界面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战德松 杨彦昌 +2 位作者 邹健梧 周兴泰 姜国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为了寻找生物相容性更好的种植材料,提高种植义齿的成活率,证实碳—钛复合体的优良生物相容性。方法:将C—Ti复合体和Ti两种种植体同时植入6条狗的双侧下颌骨内,共植入12个种植体。将动物分成3组,每组2条,分别于... 目的:为了寻找生物相容性更好的种植材料,提高种植义齿的成活率,证实碳—钛复合体的优良生物相容性。方法:将C—Ti复合体和Ti两种种植体同时植入6条狗的双侧下颌骨内,共植入12个种植体。将动物分成3组,每组2条,分别于术后1、2、4个月处死动物取材。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方法,根据骨界面结合的紧密程度,成骨细胞出现的早晚、数量、活跃程度确定C—Ti复合体的生物相容性。结果:碳复合体的生物相容性明显高于Ti。结论:由于C—Ti复合体可提前达到骨整合,生物相容性优良,应用于临床可缩短种植后的无负荷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钛复合体 骨内种植 骨界面 超微结构 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傅云婷 汪永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236-239,共4页
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反应是影响种植义齿远期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大或过小的应力都会引起种植体周围的骨发生吸收或是萎缩从而导致种植失败。种植体周的应力分布受颌骨骨质、种植体形态、上部结构设计、力和材料等多方面的... 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反应是影响种植义齿远期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大或过小的应力都会引起种植体周围的骨发生吸收或是萎缩从而导致种植失败。种植体周的应力分布受颌骨骨质、种植体形态、上部结构设计、力和材料等多方面的影响。下面就上述几方面对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特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界面 生物力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穿通下颌骨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敬才 刘宝林 +1 位作者 唐文杰 肖光裕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2-354,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下颌种植牙穿通下颌骨后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单个穿下颌螺旋型种植体的种植,了解穿下颌种植后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穿下颌种植减小了颈周密质骨内的应力,加大了根端侧穿... 目的:为了探讨下颌种植牙穿通下颌骨后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通过单个穿下颌螺旋型种植体的种植,了解穿下颌种植后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穿下颌种植减小了颈周密质骨内的应力,加大了根端侧穿下颌骨下缘处的应力,减小了骨界面的位移。结论:穿下颌种植,改变了骨界面的最大应力分布部位,使最大应力位于根端侧下颌骨下缘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牙种植 骨界面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