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变位索网结构体系索力识别方法及FAST工程应用
1
作者 付兴 孙思源 +3 位作者 李宏男 李庆伟 李辉 任亮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3,共9页
为准确识别FAST索网结构体系的拉索索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变弹性边界支承的拉索索力识别方法。建立了拉索等效单自由度模型,推导了理想铰接与弹性边界支承下拉索频率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拉索中点、两端点的第一阶振型值对第一阶频率进... 为准确识别FAST索网结构体系的拉索索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变弹性边界支承的拉索索力识别方法。建立了拉索等效单自由度模型,推导了理想铰接与弹性边界支承下拉索频率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拉索中点、两端点的第一阶振型值对第一阶频率进行修正,进而提出了基于弦振动理论的主动变位索网结构体系索力识别方法;对单根拉索开展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并开展了参数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及现场实测对FAST索网结构进行索力识别,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工程适用性。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的索力识别相对误差在1%以内,现场实测的索力识别相对误差小于5%。该方法考虑了拉索的复杂边界条件,可避免求解未知边界约束刚度,拓展了传统弦振动理论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变位索网结构体系 可变弹性边界支承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索力识别 频率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的靶标鉴定技术与应用
2
作者 刘云鹤 杨帆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7-1063,共7页
天然产物结构复杂,活性多样,鉴定其作用靶标对开发创新天然药物十分重要。基于标记和非标记技术的靶标识别技术是研究天然产物作用靶标的有利策略。该文对近年来的天然产物靶标鉴定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天然产物 靶点鉴定 化学修饰 化学蛋白质组学 非化学标记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影响线的桥梁模型修正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宇 甘露一 +2 位作者 狄生奎 贺文宇 李宁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7-546,共10页
为了验证桥梁应变影响线用于模型修正的有效性,针对某三跨钢板组合连续梁桥在单辆重车移动加载下的应变时程响应进行研究.联合实测应变影响线和计算影响线构建目标函数;以影响线形态控制点处的微应变试验值作为输入层参数,以有限元模型... 为了验证桥梁应变影响线用于模型修正的有效性,针对某三跨钢板组合连续梁桥在单辆重车移动加载下的应变时程响应进行研究.联合实测应变影响线和计算影响线构建目标函数;以影响线形态控制点处的微应变试验值作为输入层参数,以有限元模型结构几何尺寸信息与材料特征值作为输出层参数,构建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进行自我学习;基于训练完毕的BP神经网络,对待修参数进行预测,开展桥梁模型修正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能够减小真实结构不确定性带来的建模误差,修正后的优化模型比初始模型更加贴近真实结构,目标函数相对误差降低29%;可以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型参数修正方法对有限元模型参数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模型修正 应变影响线 影响线识别 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挠度影响线识别与模型修正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宇 石英迪 +2 位作者 狄生奎 方登甲 李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02-210,共9页
有限元模型往往不能反映桥梁真实的运营状况,无法对桥梁结构整体受力状态进行精确分析。为建立适用于斜拉桥高精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挠度影响线与GA-BP(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网络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有限元模型往往不能反映桥梁真实的运营状况,无法对桥梁结构整体受力状态进行精确分析。为建立适用于斜拉桥高精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挠度影响线与GA-BP(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网络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首先对某斜拉桥单一测点挠度影响线识别,提出采用经验变分模态分解(empirical-variational mixed modal decomposition,E-VMD)剔除车致响应动力成分,结合Tikhonov正则化方法求解影响线识别方程,对某真实斜拉桥挠度影响线进行重构,准确还原其准静态挠度影响线,通过GA-BP网络选取修正参数,构建以挠度影响线为目标参数的回归预测方法;最后将实测挠度影响线代入网络模型,得到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优化参数。经计算分析,修正后模型控制截面挠度影响线处相对误差从57.2%下降至14.1%,灰色相关系数升至0.9076,修正后有限元模型分析精度有大幅提升,更贴近桥梁真实运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 影响线识别 模型修正 经验变分模态分解(E-VMD) GA-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碳载体作为淫羊藿苷靶点“钩钓”平台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何清 陈静 +4 位作者 田林 庞焜 冯文忠 余明 张建永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4-1221,共8页
设计合成一类可负载淫羊藿苷的多孔碳纳米材料,能够提供一类更高效的淫羊藿苷的靶点“钩钓”固相载体。本文采用软/硬模板法分别合成多孔碳材料,对其进行氨基功能化修饰后负载淫羊藿苷。首先通过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测定多孔碳比表面积和... 设计合成一类可负载淫羊藿苷的多孔碳纳米材料,能够提供一类更高效的淫羊藿苷的靶点“钩钓”固相载体。本文采用软/硬模板法分别合成多孔碳材料,对其进行氨基功能化修饰后负载淫羊藿苷。首先通过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测定多孔碳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特征,然后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所合成两种多孔碳的负载性能,之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多孔碳吸附前后的微观形貌以及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考察多孔碳吸附前后的表面化学组成变化,进而判断多孔碳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借助CCK-8法验证-NH_(2),修饰前后多孔碳的生物相容性,为多孔碳作为靶点“钩钓”载体平台提供前期实验基础。结果表明:-NH,修饰后的多孔碳材料可有效负载淫羊藿苷,并在50μg·mL^(-1)浓度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为淫羊藿苷靶点“钩钓”固相载体平台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 淫羊藿苷 靶点“钩钓” 氨基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修饰组学在肉品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蒲强 罗嘉 +3 位作者 沈林園 李学伟 张顺华 朱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7-335,共9页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在生命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命有机体中常见的PTMs有磷酸化、酰化、糖基化、泛素化、乙酰化、氧化和甲基化等。文章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在肉制品科学方面的应用、PTMs...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PTMs)在生命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命有机体中常见的PTMs有磷酸化、酰化、糖基化、泛素化、乙酰化、氧化和甲基化等。文章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在肉制品科学方面的应用、PTMs的主要内容以及分析蛋白修饰特性常见技术的发展,总结了PTMs对肌肉生理特性的影响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在肉质蛋白质修饰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前景,讨论了利用蛋白质修饰组学技术研究肌肉熟化过程中品质特性变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肌肉 翻译后修饰 肉质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热液白云岩发育模式及对储层的改造 被引量:34
7
作者 张涛 林娟华 +3 位作者 韩月卿 王泽宇 秦军 张荣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3,200,共13页
针对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异常白云岩分布,利用岩心岩石学特征描述、地化测试、地震和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等方法,分析了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识别标志和发育时间,探讨了其成因模式及对储层改造。研究结果表明:不规则白云岩分布、中-... 针对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异常白云岩分布,利用岩心岩石学特征描述、地化测试、地震和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等方法,分析了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识别标志和发育时间,探讨了其成因模式及对储层改造。研究结果表明:不规则白云岩分布、中-粗晶基质白云岩、早期张性裂缝和溶洞中以充填鞍形白云石和石英-鞍形白云石是主要识别标志,白云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15~145℃)高于地层温度,偏负的氧同位素值[δ18 O(VPDB)为-5.4‰^-7.1‰],高锶同位素比值(87 Sr/86 Sr为0.707947~0.708458),是识别热液的主要地化指标。热液白云岩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张性或扭张性断裂系统附近,其成层性受原始沉积相控制,在断裂破碎带附近灰岩地层也被热液改造。热液改造主要时期是在茅口组经历浅埋藏、抬升暴露岩溶作用和吴家坪组沉积之后的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为热液提供了热源,断裂、沉积相和热液侵入时间等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组合,造就了热液白云岩形成的条件和不同的分布形式。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具有复杂性,低渗透性灰岩层热液云化后新增孔隙空间不明显,具有初始空隙的高能滩体受热液云化适度改造后可能存在一定孔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白云岩化 识别标志 储层改造 茅口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客车白车身的结构改进与 NVH 性能提升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志勇 邬广铭 +2 位作者 史文库 郭福祥 桂龙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1-495,共5页
结合白车身的模态分析,利用阶次跟踪法识别出车内异常振动和噪声的产生原因为车轮转动1阶激励频率与白车身固有频率接近而引起的车身结构共振。接着对白车身进行灵敏度分析,根据前两阶固有频率对钣金件和骨架的模态频率灵敏度和质量灵敏... 结合白车身的模态分析,利用阶次跟踪法识别出车内异常振动和噪声的产生原因为车轮转动1阶激励频率与白车身固有频率接近而引起的车身结构共振。接着对白车身进行灵敏度分析,根据前两阶固有频率对钣金件和骨架的模态频率灵敏度和质量灵敏度,提出改进方案并进行试验验证。改进前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与所提出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车身 灵敏度分析 结构改进 振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TDE-85/MeTHPA环氧树脂体系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芝华 任冬燕 +2 位作者 郑子樵 朱永明 王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9-403,共5页
选用聚醚二元醇(PP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采用该聚氨酯预聚体(PUP)、扩链剂、交联剂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环氧树脂进行改性,通过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析,探讨聚氨酯(PU)改性环氧树脂... 选用聚醚二元醇(PP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采用该聚氨酯预聚体(PUP)、扩链剂、交联剂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环氧树脂进行改性,通过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析,探讨聚氨酯(PU)改性环氧树脂(EP)体系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TDE-85与MeTHPA之间发生固化反应,形成环氧聚合物网络Ⅰ;1,4-丁二醇(1,4-BDO)及三羟甲基丙烷(TMP)与PU预聚体之间发生了扩链、交联反应,形成聚氨酯聚合物Ⅱ;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为非均相结构,PU含量是影响PU/EP材料两相相容性和相区尺寸的主要因素;当添加的PUP质量分数为15%时,PU改性TDE-85/MeTHPA体系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改性 结构表征 互穿聚合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及其研究操纵 被引量:23
10
作者 潘文静 温芳芳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70-1679,共10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刻板印象威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于种族或民族、性别等刻板印象威胁,老年刻板印象威胁表现出累积性、共通性与连续性等特征。目前关于老年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多集中于认知老化尤其是记忆老化上,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刻板印象威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于种族或民族、性别等刻板印象威胁,老年刻板印象威胁表现出累积性、共通性与连续性等特征。目前关于老年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多集中于认知老化尤其是记忆老化上,关注老年刻板印象威胁对老年司机和老年员工的消极影响。消除与降低老年刻板印象威胁的消极效应可以从认知改变、群体认同、代际接触、老龄自我实现和个性化以及媒体宣传等五个方面来进行。在实验室研究中,老年刻板印象威胁有外显与内隐两种不同的操纵形式。未来可以从扩展研究领域、细化"年龄"差异、比较整体效应大小和性别差异、侧重积极效应以及加强本土化检验和跨文化比较研究等方面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刻板印象威胁 研究操纵 认知改变 群体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酵母葡聚糖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成龙 王英珍 +1 位作者 张健 李引乾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啤酒酵母葡聚糖是一类免疫多糖,参与生物细胞的多种生命调节,可激活免疫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力,具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功能,且毒副作用低,被称为生物效应应答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和开发酵母葡聚糖。论文对酵母葡聚... 啤酒酵母葡聚糖是一类免疫多糖,参与生物细胞的多种生命调节,可激活免疫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力,具抗菌消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功能,且毒副作用低,被称为生物效应应答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和开发酵母葡聚糖。论文对酵母葡聚糖的结构、提取方法、结构修饰和应用进行了简述,对提取方法和结构修饰中的各种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和分析;并重点介绍了提高酵母葡聚糖的水溶性的方法及相对应的鉴定方法,这将为酵母葡聚糖的开发利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除此之外,论文还对酵母葡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葡聚糖 提取方法 分子修饰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原则和方向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义丰 王又丰 周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168-171,共4页
我国农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其中农业结构调整成为一个重要焦点 ,它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新世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笔者在分析过去农业结构调整得与失的基础上 ,根据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原则 。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特点 原则 政策 粮食种植面积 农产品质量 畜牧业 农产品加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修改定位辨识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陆秋海 李德葆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2,40,共5页
在研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修改分类辨识法的基础上[1],提出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对结构修改定位的自动辨识方法。文中采用RNN网络对结构的频响函数数据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利用反向传播前馈型多层神经网络实现对结构修... 在研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修改分类辨识法的基础上[1],提出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对结构修改定位的自动辨识方法。文中采用RNN网络对结构的频响函数数据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利用反向传播前馈型多层神经网络实现对结构修改定位的自动辨识。对于质量修改定位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辨识法行之有效,为最终确定结构修改的量值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结构修改 定位辨识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流密度影响的驾驶风格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韩 刘浩 +3 位作者 邱明明 曹龙凯 张义雷 虞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18-1727,共10页
针对车流密度与驾驶员踩踏踏板行为之间的关联性问题,本文中从车流密度与驾驶风格识别之间的耦合关系入手,提出一种考虑车流密度影响的驾驶风格多层次识别方法。首先,以模拟驾驶实验平台为基础,对不同车流密度下驾驶员的踏板信号与速度... 针对车流密度与驾驶员踩踏踏板行为之间的关联性问题,本文中从车流密度与驾驶风格识别之间的耦合关系入手,提出一种考虑车流密度影响的驾驶风格多层次识别方法。首先,以模拟驾驶实验平台为基础,对不同车流密度下驾驶员的踏板信号与速度信号进行了数据采集并提取了不同驾驶风格的特征参数;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不同车流密度影响下的表征驾驶风格的综合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应用减法聚类和K均值聚类混合算法对驾驶风格进行了分类与特征参数修正;最后,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驾驶风格进行了识别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车流密度影响下,本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对驾驶风格识别精度高,这为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风格 车流密度 耦合 特征参数修正 多层次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带钢轧机动态特性分析与动力学修改 被引量:4
15
作者 姚爱英 熊晓燕 +1 位作者 王然风 李建民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0-683,695,共4页
为避免轧机运行中出现不稳定振动,提出轧机故障诊断与设计缺陷分析的综合方法。首先,在现场运行状态下采集控制系统参数与轧机结构振动等数据;然后,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技术进行控制系统辨识,根据得到的辨识模型诊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出... 为避免轧机运行中出现不稳定振动,提出轧机故障诊断与设计缺陷分析的综合方法。首先,在现场运行状态下采集控制系统参数与轧机结构振动等数据;然后,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技术进行控制系统辨识,根据得到的辨识模型诊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环节动力学分析的概念与方法,建立控制系统与机械结构的混合数学模型,实现不同损伤状态下的仿真与运行稳定性预测;最后,通过结构动力学修改或再设计,消除由于结构损伤或设计不当导致的轧机自激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轧机 支持向量回归 系统辨识 环节动力学 动力学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混杂系统模型的Boost变换器LC参数辨识方法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任磊 龚春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647-6654,共8页
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对于增强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电力电子装置的PHM技术势在必行。由于具有非侵入性的特点,基于混杂模... 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对于增强系统的可靠性以及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力电子装置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电力电子装置的PHM技术势在必行。由于具有非侵入性的特点,基于混杂模型的LC参数辨识方法是一种先进的PHM技术实现方式。然而,由于忽略了开关瞬态的二极管电流的突变,现有的混杂模型并不适用于Boost型电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现有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去噪以及最小二乘算法的参数辨识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参数辨识精度可达95%以上,验证了该修正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特征参数提取 参数辨识 混杂模型 模型修正 故障预测及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的直接解析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居林 唐寿高 +1 位作者 曹志远 王华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9-723,共5页
探讨一种损伤识别的方法——直接解析法.本方法从结构模态有限元算式出发,把频率和振型看作损伤参数的函数,经过泰勒展开获得频率、振型对损伤参数的一阶偏导数,然后构造以损伤参数为未知量的超定线代方程组,求解得到全部损伤参数值.进... 探讨一种损伤识别的方法——直接解析法.本方法从结构模态有限元算式出发,把频率和振型看作损伤参数的函数,经过泰勒展开获得频率、振型对损伤参数的一阶偏导数,然后构造以损伤参数为未知量的超定线代方程组,求解得到全部损伤参数值.进一步又提出本方法的自迭代修正,大幅度提高了识别精度.本方法可以同时识别出结构损伤的数量、位置和程度,并可识别任意多数量的损伤参数.通过对一个5层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它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 损伤识别 直接解析 有限元模型 自迭代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切割二维GC-MS法测定煤直接液化加氢改质油组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群花 姜元博 +1 位作者 杜一平 李克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7-534,共8页
采用SYD-6536C石油产品蒸馏试验器取煤直接液化加氢改质全馏分油55.2~138.2℃的馏分段,建立了一种运用中心切割二维GC-MS法研究其单体烃组成的分析方法。实验采用PONA毛细管气相色谱柱(50m×200μm×0.5μm)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 采用SYD-6536C石油产品蒸馏试验器取煤直接液化加氢改质全馏分油55.2~138.2℃的馏分段,建立了一种运用中心切割二维GC-MS法研究其单体烃组成的分析方法。实验采用PONA毛细管气相色谱柱(50m×200μm×0.5μm)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找到煤直接液化加氢改质油55.2~138.2℃馏分段的最佳分离条件。被测样品首先在第一根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然后使用Dean Switch微流控制系统把目标化合物切割至第二根色谱柱(DB-35MS 30m×250μm×0.25μm)上,进一步分离。实验将烃类化合物在PONA柱上的色谱保留规律、化合物保留指数、标准化合物保留值及质谱谱库检索等多种方法联合对煤直接液化加氢改质油在55.2~138.2℃的馏分段中66种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鉴于被测油样中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相近,忽略化合物相对校正因子的影响,采用面积归一化法NORM%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方便快捷、精确度高,适用于低馏分段的煤直接液化加氢改质油的分析,同时也为高馏分段煤直接液化加氢改质油和其他种类油样的单体烃组成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切割 二维气相色谱 保留值定性分析 煤直接液化加氢改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械结构局部动力修改逆问题求解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德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文对修改机械结构局部刚度和质量参数,从而使其具有给定固有频率的动力特性修改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方法,导出了质量与刚度参数修改结果的通解表达式。本文方法仅需利用与修改自由度相关联的动柔度参数,计算过程简便。文中给出了一... 本文对修改机械结构局部刚度和质量参数,从而使其具有给定固有频率的动力特性修改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方法,导出了质量与刚度参数修改结果的通解表达式。本文方法仅需利用与修改自由度相关联的动柔度参数,计算过程简便。文中给出了一个算例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修改 动柔度 参数识别 机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三维粘弹塑性参数辨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志宏 丁秀丽 邬爱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28,共5页
以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区软岩部位试验洞监测资料为基础,运用基于均匀设计-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反演分析方法,在考虑了仪器埋设滞后的位移损失的情况下,对岩体在宏观结构条件下的流变参数进行三维粘弹塑性位移反分析,得到了岩体的... 以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区软岩部位试验洞监测资料为基础,运用基于均匀设计-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反演分析方法,在考虑了仪器埋设滞后的位移损失的情况下,对岩体在宏观结构条件下的流变参数进行三维粘弹塑性位移反分析,得到了岩体的流变参数并进行了位移预测,与监测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测围岩流变位移、速率与监测结果比较接近,规律性较好,说明辨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流变 参数辨识 三维粘弹塑性模型 监测位移修正 位移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