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horizontal splitter plates on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and aero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win separated parallel decks for a rail-cum-road bridge
1
作者 HE Xu-hui YANG Jia-feng +2 位作者 LIU Lu-lu ZOU Yun-feng HE J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3期1024-1043,共20页
Installing the splitter plates is a passive aerodynamic solution for eliminating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 However, the influences of splitter plates on the VIV and aerostatic performances are more complicated d... Installing the splitter plates is a passive aerodynamic solution for eliminating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VIV). However, the influences of splitter plates on the VIV and aerostatic performances are more complicated due to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between highway and railway deck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plitter plates, wind tunnel experiments for measuring VIV and aerostatic forces of twin decks under two opposite flow directions were conducted, while the surrounding flow and wind pressure of static twin decks with and without splitter plates are numerically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oming flow direction affects the VIV response and aerostatic coefficients. The highway deck has poor vertical and torsional VIV, and the VIV region and amplitude are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directions. While the railway deck only has vertical VIV when located upstream. The splitter plates can impede the process of vortex generation, shedding and impinging at the gap between twin deck, and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he surface fluctuating pressure coefficient, thus effectively suppressing the VIV of twin decks. While, the splitter plates hurt the upstream deck regarding static wind stability and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downstream deck. The splitter plates of appropriate width are recommended to improve VIV performances in twin parallel brid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litter plates vortex-induced vibration(VIV) aerostatic characteristic wind tunnel test twin parallel decks the rail-cum-road bridge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动力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2
作者 马牛静 王荣辉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共8页
为给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动力设计及运营维护提供参考和依据,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力学分析模型及动力计算方法、大幅振动、焊接残余应力、振动疲劳、桥面铺装作用等方面的动力问题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展望。随着计算机技... 为给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动力设计及运营维护提供参考和依据,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力学分析模型及动力计算方法、大幅振动、焊接残余应力、振动疲劳、桥面铺装作用等方面的动力问题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展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已广泛采用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有限条法等数值法分析加劲板的板肋分离模型;薄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易产生大幅振动,需采用非线性振动模型进行分析,同时需深入开展车辆荷载长期冲击作用引起的桥面板损伤破坏研究;焊接残余应力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动力特性的影响,需考虑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初始应力、应力松弛及应力重分布等关键问题;桥梁疲劳分析方法未能考虑动力特性,需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问题;有必要分析桥面铺装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动力特性产生的影响;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动力问题进一步的研究可从初始几何缺陷与焊接残余应力的考虑、非线性模态方法的引进、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损伤准则的确定、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的开展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动力计算 焊接残余应力 振动疲劳 桥面铺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een函数的轮胎冲击载荷特性反演方法
3
作者 师桂杰 李强 王德禹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3,共9页
[目的]旨在通过结构响应间接识别轮胎冲击载荷及其分布特性,为甲板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Green函数的载荷反演方法。[方法]以某船甲板加筋板为研究对象,利用Green函数将冲击载荷表示为单位脉冲载荷的叠加,通过有限元仿真... [目的]旨在通过结构响应间接识别轮胎冲击载荷及其分布特性,为甲板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Green函数的载荷反演方法。[方法]以某船甲板加筋板为研究对象,利用Green函数将冲击载荷表示为单位脉冲载荷的叠加,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Green核函数矩阵,并结合广义交叉验证准则(GCV)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建立载荷反演模型。针对单个轮胎及多个轮胎冲击工况,分析多源载荷对反演精度的影响。对于凸型、马鞍型和凹型3种典型的轮印载荷分布形式,通过等效划分受力区域并施加单位脉冲载荷,完成载荷分布特性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轮胎冲击载荷的时间历程及其分布特性,反演相对误差均小于5%。其中,基于应变和位移响应的反演精度较高,误差低于2%;即使在5%噪声干扰下,反演载荷仍然与实际载荷基本一致。[结论]所提方法解决了冲击载荷作用时间短、结构响应范围有限以及多源载荷联合作用带来的反演难题,为实船轮印载荷识别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板设计 结构响应 动力响应 加筋板 承载能力 冲击载荷 轮印载荷分布 GREEN函数 载荷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均料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陈武东 马文军 +5 位作者 何树国 温海江 田新庆 吴春升 李喜陆 武维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4-150,共7页
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入料是果穗干燥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干燥仓的入料门位于干燥仓顶部,距离通风筛板倾斜方向的下端较远,入料时入料门的正下方物料堆积较多,每次装入一部分物料后需要工人进入干燥仓内进行均料平仓,以保... 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入料是果穗干燥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干燥仓的入料门位于干燥仓顶部,距离通风筛板倾斜方向的下端较远,入料时入料门的正下方物料堆积较多,每次装入一部分物料后需要工人进入干燥仓内进行均料平仓,以保证物料在通风筛板上各个位置厚度均匀一致。另外,由于入料输送机出口距离通风筛板较高,落差大会造成玉米果穗种子下落时受到损伤。为此,设计了一种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均料装置。装置中,活动框架位于固定框架内,且能够靠滚动轮相对于固定框架垂直上下活动;落料导流板能够相对活动框架的铰接轴自由活动,通过调整其角度和高度,可进一步使下落的玉米果穗种子在不同高度和平面范围内实现均匀铺开并减少损伤。生产试验表明,装置满足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果穗种子 干燥仓 升降机构组件 落料缓冲组件 入料输送机 落料导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用280Ah风冷电池包流道结构和导流板的协同优化
5
作者 刘顺新 李昊阳 +2 位作者 张建兴 曾光 许令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6-1817,共12页
传统风冷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冷却均匀性差和局部过热问题限制了其在高功率密度应用中的表现。针对该问题,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流道结构和一种新型风冷导流板。利用仿真软件Fluent,... 传统风冷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冷却均匀性差和局部过热问题限制了其在高功率密度应用中的表现。针对该问题,基于流体力学和传热学原理,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流道结构和一种新型风冷导流板。利用仿真软件Fluent,结合Bernardi生热理论、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及流固耦合边界条件,对双“Z”型和双“U”型流道结构的热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最终选定双“Z”型流道结构进一步分析导流板的有无配置、不同孔边长及入口风速对电池组温度场和流场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导流板可以有效优化流量分布,提升电池组内部温度的均匀性;降低导流板孔边长能够显著降低最高温度。增大入口风速同样能改善电池组的最高温度并平衡内部温差。本工作开发的新型微多孔板风冷热管理单元,能够快速释放方块状电池在大倍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显著提升储能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系统 导流板 流道结构 温度流速分布 散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截骨模块导板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孙旭东 邵安泽 +2 位作者 顾飞 吴瑞 庄禄昌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个性化截骨模块(PSI)导板和模拟手术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3D打印个性化截骨模块(PSI)导板和模拟手术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UKA,n=20)和PSI组(3D打印个性化截骨导板,n=21)。记录术后不同假体的各个角度与目标值的偏差值。采用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术后评价。结果 对照组的B角、股骨假体及假体总体的偏离评分显著高于PSI组(P<0.05)。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在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术前相比,对照组和PSI组末次随访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角偏离评分与末次随访时HSS评分存在负相关(r=-0.379,P=0.015)。结论 采用3D打印PSI导板技术和模拟手术辅助UKA可以有效提高胫骨假体和股骨假体的精准性,且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髁置换术 骨关节炎 3D打印 个性化截骨模块导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轴压极限强度试验与仿真分析
7
作者 刘旋 孔祥韶 +2 位作者 王卓 许崇喜 吴卫国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3,共10页
[目的]旨在探究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在轴压作用下的稳定性,提出准确评估轴压作用下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方法。[方法]首先,针对大跨度双层甲板结构模型设计开展轴压极限强度试验,分析试验模型的极限承载能力以及崩溃特性;其... [目的]旨在探究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在轴压作用下的稳定性,提出准确评估轴压作用下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方法。[方法]首先,针对大跨度双层甲板结构模型设计开展轴压极限强度试验,分析试验模型的极限承载能力以及崩溃特性;其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探究偏心受压对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上、下层甲板的整体屈曲失稳是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崩溃的主要原因,偏心受压对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显著。[结论]研究表明,在实际仿真评估中,应将偏心受压效应纳入分析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双层板架结构 轴压 抗压强度 试验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板中SH导波传播特性分析及缺陷检测
8
作者 栗霞飞 吴斌 +4 位作者 刘秀成 刘尧 李佳明 王欢 赵娜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为了实现变截面缺陷的无损检测,对变截面板结构中水平剪切(shear horizontal,SH)导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变截面、焊缝等因素对SH导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同时在变截面板上开展了导波检测实验,分析了SH导... 为了实现变截面缺陷的无损检测,对变截面板结构中水平剪切(shear horizontal,SH)导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变截面、焊缝等因素对SH导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同时在变截面板上开展了导波检测实验,分析了SH导波传播特性对缺陷检测能力的影响。开展了对变截面板缺陷的检测实验,从时域、时频域分析了不同深度缺陷变化对检测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SH导波在变截面板中传播时,会发生模态转换,且模态数量也会发生变化;SH导波在带有焊缝的变截面板中传播时,变截面板中焊缝的存在不影响SH导波的模态转换和模态数量;针对位于焊缝后方的缺陷,SH导波同样可以实现缺陷的检测,且高频SH导波检测灵敏度更高。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该模型可以实现对变截面板缺陷的有效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剪切(SH)导波 变截面板 焊缝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风板对片烟复烤干燥室的热流场影响研究
9
作者 付连广 王立华 +3 位作者 蒋维 张浩 宗样样 杨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0-215,共6页
由于干燥室内热流场分布不均匀,片烟复烤存在干燥不均匀现象。为解决此问题,在干燥室内设置不同结构与角度的导风板以优化热流场分布。结合湍流模型与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上进风式干燥室的流场和温度场耦合的COMSOL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仿... 由于干燥室内热流场分布不均匀,片烟复烤存在干燥不均匀现象。为解决此问题,在干燥室内设置不同结构与角度的导风板以优化热流场分布。结合湍流模型与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上进风式干燥室的流场和温度场耦合的COMSOL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确定片烟复烤干燥室内流场不均匀系数和温度不均匀系数。结果表明,当导风板孔径为20 mm、孔距为60 mm、导风板倾角为5°时,烟叶层上热流场分布较均匀,且平均风速和平均温度都有所提高。在改进导风板后,烟叶层上流场不均匀系数由20.51%降低到13.24%,平均风速由0.68 m/s提高到0.76 m/s;烟叶层温度不均匀系数由12.71%降低到7.71%,平均温度由29.44℃提高到3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烟复烤 热流场 温度场 均匀性 导风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AN的储罐底板超声导波缺陷数据增强技术
10
作者 桑瀚 朱健 +4 位作者 胡庆龙 包瑞新 关凯及 张军 杨昊晔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88,共7页
针对储罐底板超声导波检测数据集获取困难,数据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GAN的超声导波数据增强方法,并使用ResNet验证其数据增强的性能。以损伤板材的导波检测数据为样本,包含无缺陷、针孔缺陷、裂纹缺陷和腐蚀缺陷4种类别。... 针对储罐底板超声导波检测数据集获取困难,数据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GAN的超声导波数据增强方法,并使用ResNet验证其数据增强的性能。以损伤板材的导波检测数据为样本,包含无缺陷、针孔缺陷、裂纹缺陷和腐蚀缺陷4种类别。通过W-GAN对数据集进行增强,最终得到2048条扩展数据,并对增强数据进行PSNR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表明,由W-GAN生成的增强数据与原始数据具有较高的特征相似性和较强同分布性,原始数据和增强数据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6%,93%。测试结果表明,增强数据能够有效保留原始数据的损伤特征,在分类器中展现与原始数据相当的可识别性能。本研究可为储罐底板超声导波检测提供一种高效的数据增强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底板 超声导波 数据增强 W-GAN Res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群速度导波表征薄板缺陷深度的数值模拟
11
作者 李泽辉 陈思余 +1 位作者 牛靖强 聂鹏飞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共6页
零群速度(ZGV)导波对于薄板厚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在薄板厚度检测方面应用广泛。为了确定零群速度导波对于薄板中缺陷深度的表征能力,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零群速度导波同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的相互作用,分析零群速度导波共振峰幅值、频率... 零群速度(ZGV)导波对于薄板厚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在薄板厚度检测方面应用广泛。为了确定零群速度导波对于薄板中缺陷深度的表征能力,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零群速度导波同表面缺陷和内部缺陷的相互作用,分析零群速度导波共振峰幅值、频率与缺陷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零群速度导波共振峰幅值的大小可以表征表面缺陷深度,共振峰幅值与表面缺陷深度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内部缺陷深度可根据零群速度导波共振峰频率表征,处于较高模态中的零群速度导波对内部缺陷深度的表征结果与实际深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群速度导波 薄板厚度检测 缺陷深度 激光超声 数值模拟 共振峰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上承式钢板梁横向振幅超限检测分析
12
作者 武盛韬 朱希同 +1 位作者 徐保珠 李东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33,共5页
针对一座铁路上承式钢板梁出现的横向振幅超限问题,开展了桥梁动静载试验及专项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梁端支座横向约束失效,导致列车荷载作用下梁端横向振幅异常,并与跨中横向振幅叠加,引起跨中横向振幅测试结果明显超过铁运函〔2004〕12... 针对一座铁路上承式钢板梁出现的横向振幅超限问题,开展了桥梁动静载试验及专项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梁端支座横向约束失效,导致列车荷载作用下梁端横向振幅异常,并与跨中横向振幅叠加,引起跨中横向振幅测试结果明显超过铁运函〔2004〕120号《铁路桥梁检定规范》通常值;将跨中与梁端横向振幅时域曲线做减法修正后,梁体跨中横向振幅最大值从超出通常值23%下降至8%,修正后的跨中横向振幅,除个别值略大于通常值外,总体上满足运营安全要求;据此对上承式钢板梁既有支座病害成因进行分析,为提升桥梁运维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承式钢板梁 检测分析 横向振幅 超限 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淞江工程208 m跨网状吊杆系杆拱桥设计
13
作者 张德明 周伟翔 +2 位作者 罗东伟 孙海涛 邵长宇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0,共7页
吴淞江工程(上海段)前曹公路桥主桥为208 m跨网状吊杆系杆拱桥,桥面宽24 m。拱肋采用钢箱提篮拱,矢高35 m,矢跨比1/5.94,横撑采用X形钢管撑。主梁兼有系杆功能,采用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组合梁,其中钢梁采用双边纵梁梁格体系结构,机动车... 吴淞江工程(上海段)前曹公路桥主桥为208 m跨网状吊杆系杆拱桥,桥面宽24 m。拱肋采用钢箱提篮拱,矢高35 m,矢跨比1/5.94,横撑采用X形钢管撑。主梁兼有系杆功能,采用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组合梁,其中钢梁采用双边纵梁梁格体系结构,机动车道范围钢桥面上铺设80 mm厚C50低收缩混杂纤维混凝土。全桥共设56根吊杆,呈网状布置,梁端标准间距7 m,顺桥向倾角约60°,2个倾斜方向的吊杆横向间距0.2 m,吊杆采用环氧涂层钢绞线、销接式锚拉板锚固。下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系梁接V形双柱变截面桥墩、哑铃型承台、钻孔灌注桩基础。对该桥结构进行静力、稳定和抗震分析,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该桥采用常规先梁后拱的支架施工方法。通过采用网状吊杆、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钢结构加劲等细节和景观设计关键技术,实现了工程的安全、耐久、美观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杆拱桥 提篮拱 网状吊杆 正交异性组合桥面板 横撑 销接式锚拉板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开孔钢板连接件的钢混组合桥面板受弯性能
14
作者 陈云腾 胡祥森 +2 位作者 秦凯强 李正华 郭亚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52-1164,共13页
通过设计2种适用不同需求的连接件开孔板组合桥面板结构形式,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论为:组合桥面板的破坏以剪跨区变截面处混凝土板的斜向拉剪破坏为标志;S1试件在整个加载过程中脱黏间隙相对较小,原因是由于栓钉连接件有... 通过设计2种适用不同需求的连接件开孔板组合桥面板结构形式,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论为:组合桥面板的破坏以剪跨区变截面处混凝土板的斜向拉剪破坏为标志;S1试件在整个加载过程中脱黏间隙相对较小,原因是由于栓钉连接件有效抑制了底板与混凝土板间的脱黏变形;S1比K1的抗弯承载力高21%、极限跨中挠度小15.5%,并且能提高组合桥面板的整体刚度。验证表明,忽略开孔板对受弯承载力的贡献时,简化公式的计算结果有效且偏安全,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板连接件 组合桥面板 横桥向弯矩 力学特性 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埋伏牙正畸矫治的效果评价
15
作者 冯妍 刘浩 +2 位作者 杨丽 张凡 李长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观察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正畸矫治埋伏牙的效果。方法:纳入单发埋伏牙患者(第三磨牙除外)88例,共88颗埋伏牙。随机分为导板组44例与常规组44例。在埋伏牙两侧邻牙间置螺旋镍钛推簧推开间隙,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设计数字化定... 目的:观察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正畸矫治埋伏牙的效果。方法:纳入单发埋伏牙患者(第三磨牙除外)88例,共88颗埋伏牙。随机分为导板组44例与常规组44例。在埋伏牙两侧邻牙间置螺旋镍钛推簧推开间隙,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设计数字化定位导板辅助定位。结果:导板组和常规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42±4.94)min和(35.78±9.27)min(P<0.001),开窗去骨面积分别为(66.03±4.67)mm^(2)和(69.75±7.22)mm^(2)(P<0.05);导板组与常规组分别有43颗和41颗埋伏牙成功萌出(P>0.05);导板组和常规组患者埋伏牙萌出时间分别为(176.68±9.89)d和(178.18±10.17)d(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唾液中IL-6、IL-1β、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导板组患者唾液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制作使用3D打印数字化定位导板用于埋伏牙正畸治疗,可以提供精准定位,避免损伤相邻牙及周围血管神经束等重要组织结构,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开窗去骨面积,降低术后炎症因子分泌,抑制牙周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数字化定位导板 埋伏牙 正畸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何一波 罗张风 +5 位作者 田宇 蒋帅 谢龙辉 邵怡雯 李莉 饶利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探讨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技术,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经皮穿刺导航模板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至2023年间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3D组和传统组,每组各18例。传统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技术,在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经皮穿刺导航模板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至2023年间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3D组和传统组,每组各18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徒手置钉,3D组应用数字定位结合3D打印导板进行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克氏针穿刺次数、术中X线曝光次数、影像指标和随访结果。结果3D组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和克氏针穿刺次数均低于传统组(P<0.001),影像学评价显示,3D组螺钉间距、螺钉与股骨颈轴线夹角平均低于传统组,3D组螺钉分布面积比与螺钉至颈皮质距离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未见股骨头坏死病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定位技术结合3D打印经皮穿刺导板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中,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精度和复位质量,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和克氏针穿刺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3D打印 数字定位 经皮穿刺导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试验及裂纹识别方法研究
17
作者 李毅 邹威 +2 位作者 张亚妮 张鑫敏 马开臣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19,共7页
为寻求合适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裂纹识别方法,以南沙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足尺节段模型进行疲劳试验,采用电阻应变片、分布式光纤、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3种方法识别疲劳裂纹的开裂情况、长度和拓展情况。结果表明:电... 为寻求合适的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裂纹识别方法,以南沙大桥为背景,设计、制作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足尺节段模型进行疲劳试验,采用电阻应变片、分布式光纤、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3种方法识别疲劳裂纹的开裂情况、长度和拓展情况。结果表明:电阻应变片和分布式光纤精度均较高,应变测试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结构开裂状况,但无法确定裂纹长度,分别适合长期监测疲劳细节是否出现疲劳开裂及长期监测方向垂直或交叉于光纤布置方向的裂纹扩展情况;DIC技术精度低于电阻应变片与分布式光纤,可反映疲劳裂纹扩展情况,识别裂纹长度和位置,且当荷载较大时,DIC技术可测得裂纹处的应力集中现象,但荷载较小时,裂纹处的应力集中现象将会被测试噪声湮没,适合监测疲劳开裂后疲劳裂纹扩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疲劳开裂 电阻应变片 分布式光纤 DIC技术 裂纹识别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蔬菜秸秆堆肥一体机的设计与试验
18
作者 曾庆臻 齐自成 +1 位作者 张琦峰 姚玉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5-81,89,共8页
针对在以废弃蔬菜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好氧发酵过程中现有好氧堆肥一体机传质传热效率低、腐熟周期长、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研制了适用于大宗废弃蔬菜秸秆集约化处理的堆肥一体机。一体机为全封闭箱式结构,多层层叠铺料,通过优化曝气管道... 针对在以废弃蔬菜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好氧发酵过程中现有好氧堆肥一体机传质传热效率低、腐熟周期长、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研制了适用于大宗废弃蔬菜秸秆集约化处理的堆肥一体机。一体机为全封闭箱式结构,多层层叠铺料,通过优化曝气管道,实现单层独立定量增氧曝气,采用层间翻板导料翻堆,实现由上向下翻料,热量由下向上循环利用,形成类似“蒸笼”的结构,集成温度、压力、水分、氧气、臭气等多参数实时监测,实现自动控制。在此基础上,以废弃蔬菜秸秆∶鲜鸡粪∶秸秆为6∶3∶1混合均匀的堆肥物料,开展了为期12 d的堆肥试验,检测好氧堆肥过程中关键参数变化并测定堆肥产物相关标准。试验结果表明:堆肥一体机内部堆体1/3处和2/3处温度均在2 d内达55℃及以上,保持发酵温度60℃以上5~7 d,种子发芽指数均大于90%,试验效果良好。废弃蔬菜秸秆堆肥一体机可以实现蔬菜秸秆废弃物高效无害化处理,为提升全国大宗蔬菜产地秸秆废弃物资源高效处理与循环利用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蔬菜秸秆 好氧堆肥 堆肥设备 多层层叠铺料 分层独立增氧曝气 层间翻板导料翻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印机滚筒导板多点浇口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雁亭 梁蓓 +2 位作者 肖国华 程文 孙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0,共7页
针对打印机滚筒导板塑件的工业设计结构特点及使用改性合金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成型的生产要求,设计了一副多点点浇口三板模具用于该塑件的注射成型。模具中的模腔布局为一模一腔,以使塑件成型精度控制在MT3~4级。不同于... 针对打印机滚筒导板塑件的工业设计结构特点及使用改性合金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成型的生产要求,设计了一副多点点浇口三板模具用于该塑件的注射成型。模具中的模腔布局为一模一腔,以使塑件成型精度控制在MT3~4级。不同于常规三板模具,在该模具中采取了以下设计措施来保证塑件的成型要求:一是通过主导柱、副导柱、模仁定位锥台等的设置,保证了塑件基本成型尺寸的成型精度;二是通过增加镶件排气措施、优化注射成型工艺参数等措施,有效降低和控制了塑件成型后的变形量,保证了塑件的成型形状精度,所增设的成型镶件有益于模腔排气,镶件间隙小于0.02 mm,镶件设计时须设计孔边扩距为1 mm,以降低镶件配模难度,避免镶件间隙飞边发生;三是为提高流道废料和塑件的冷却效率,脱料板中开设有2条?10 mm冷却水路,模腔成型件中开设有10条?10 mm冷却水路。模具中还设置了2个斜导柱滑块侧抽芯机构用于塑件两侧端面的脱模,塑件的最终脱模由多根顶针均衡顶出脱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印机 滚筒导板 工业设计 注射成型 模具设计 三板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激光雷达盖板的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翁礼杰 彭贤峰 +2 位作者 傅莹龙 夏文明 任建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共6页
根据某车型激光雷达盖板的双色结构及形状,采用动模型芯旋转式结构的模具方案,设计了一套一出二的热流道双色注塑模具。利用Moldflow软件进行了双色成型分析,双色注塑第一次注射成型透明的PMMA材料的产品,第二次注射成型黑色ASA材料的... 根据某车型激光雷达盖板的双色结构及形状,采用动模型芯旋转式结构的模具方案,设计了一套一出二的热流道双色注塑模具。利用Moldflow软件进行了双色成型分析,双色注塑第一次注射成型透明的PMMA材料的产品,第二次注射成型黑色ASA材料的产品。为实现该双色产品的结构成型,在定模处设计了2组不同结构的型腔,在动模处设计了2组左右对称的型芯,并且,在型芯侧设计了双斜导柱抽芯机构,冷却系统设计为“直通式+隔水片”的随形循环水路;顶出系统设计为2组独立的液压油缸,在产品顶出取件中,第一次注射成型的PMMA产品不顶出,第二次注射成型的ASA材料的产品采用“直顶+斜顶”的组合机构将双色产品推出,最终通过机械手完成产品的取件。实践生产证明了该双色模具结构合理、运行稳定、成型的双色塑件表面无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盖板 型芯旋转式结构 双色注塑模具 双色成型分析 双斜导柱抽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