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4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被引量:6
1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高校国家安全人才培养——基于需求侧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雅萍 肖咏歌 +1 位作者 韩欣言 刘千里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0,共8页
[研究目的]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途径之一。高校是培养国家安全人才的主阵地,探索其国家安全教育内在机理与优化路径,以便更好地适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研究方法]基于需求端视角,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滚雪球抽样方式收... [研究目的]国家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途径之一。高校是培养国家安全人才的主阵地,探索其国家安全教育内在机理与优化路径,以便更好地适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研究方法]基于需求端视角,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以滚雪球抽样方式收集73名高校学生数据。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国家安全教育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分析国家安全教育内在机理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高校国家安全教育受外部因素、教育生态、学习者动态参与、学习者个人特征、成效转化共同影响;可以通过融合顶层规划与全域安全教育治理、锚定需求侧驱动的培养模式、优化成效导向评价三个方面提升国家安全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教育 教育模式优化 教育联盟 国家安全人才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经济理论视域下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机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晶晶 钱净净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聚集经济理论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功能在于通过聚集经济的三大机制:共享、匹配和学习,促进城市内企业和职业院校在技术革新较快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共享基础设施和行业信息、匹配岗位和学生禀赋、促进产教双向学习等机制,培养适应岗位需... 聚集经济理论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功能在于通过聚集经济的三大机制:共享、匹配和学习,促进城市内企业和职业院校在技术革新较快的环境下,充分发挥共享基础设施和行业信息、匹配岗位和学生禀赋、促进产教双向学习等机制,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符合社会需要、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市域产教联合体需要各级政府加强政策体系化设计,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机制,激发企业和职业院校积极对接、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在实体和网络空间的高效利用,充分释放联合体聚集经济的正外部性,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聚集经济理论 产教融合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教育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房洁 张秀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27,共7页
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变革,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其价值意蕴体现在有助于创设实践场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拓宽育人主体,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融合数字资源,优化... 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变革,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其价值意蕴体现在有助于创设实践场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拓宽育人主体,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融合数字资源,优化教育教学生态;革新教学评价,实现教学持续改进等诸多方面。参照主体教育理论,唯有学生主体地位回归才能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和根本的教学变革。因此,深度学习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可以遵从四个向度:以深度赋权为突破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深度体验为着力点,激发学生的主体行为;以深度互动为关键点,培塑学生的主体能力;以深度理解为落脚点,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教学变革 主体教育理论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全场景构建及效能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丽敏 岳秀丽 何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0,共13页
目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全场景教学环境构建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文章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和相关教学场景化研究的基础,深刻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目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全场景教学环境构建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文章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和相关教学场景化研究的基础,深刻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构建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全场景模式,并开展了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究。在教学场景效能研究方面,研究过程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软件分析数据。为验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研究对学习者心流体验相关数据、心理唤醒状态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三种方法互为验证,证明全场景教学环境对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文章也分析了该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外语 课程思政 具身理论 全场景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的潜在风险及其规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祁占勇 李璐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5,共14页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是职业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风险丛生的现代社会,数字技术的介入必然会放大职业教育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发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剖析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规...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是职业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风险丛生的现代社会,数字技术的介入必然会放大职业教育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发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剖析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规避,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数字化转型,丰富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中隐含着隐私泄露与计划干预性过强、评价主体边界迷失、评价变革难以适应情景差异、评价中人文价值缺失等风险。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域,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过程中应当提升数据的科学性、突出各评价主体的责任意识、动态调整指标并不断优化供给侧改革、以深化理念改革为导向不断重视全过程评价与综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理论 数字化 职业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变革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时代教师的数字压力何以调适 被引量:5
7
作者 饶爱京 万昆 李荣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5,共8页
探究技术时代教师的数字压力如何,从而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技术赋能教师工作效能提供有效的循证依据,该研究基于2122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教师数字压力现状、不同维度教师数字压力差异、教师数字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探究技术时代教师的数字压力如何,从而为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技术赋能教师工作效能提供有效的循证依据,该研究基于2122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教师数字压力现状、不同维度教师数字压力差异、教师数字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技术时代教师存在着一定的数字压力,技术时代教师数字压力表现为“内升”和“外载”两种形态,教师工作负担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压力,且工作负担均能通过数字压力间接影响教师行为意向。为此,调适技术时代的教师压力,需要构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保障体系,从加速理论和驯化理论理解教师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推动构建良好的教育数字化生态。该研究结果为理解技术时代教师的数字压力提供了循证依据,也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数字压力 调适 教育数字化转型 加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开放教育治理:主体诉求、现实困境与善治进路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文武 郭青春 李志香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5,共9页
理清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主体诉求和现实困境对开放教育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实现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厘定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构建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分类图谱。基于此,分析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呈现的价值各... 理清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主体诉求和现实困境对开放教育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实现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厘定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构建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分类图谱。基于此,分析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呈现的价值各异的主体诉求,根据其“受困于体制机制障碍导致公共利益难以最大化、受限于资历框架进程导致打造共享利益机制受阻、受制于科学范式评价缺陷导致各方利益无法维护”的现实困境,勾勒出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善治框架和善治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利益相关者理论 主体诉求 现实困境 善治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中职学校:价值、堵点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3
9
作者 唐瑗彬 窦以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2,共7页
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受限于县域资源条件与经济环境,县域中职学校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中职学校是破解县域中职学校资源相对匮乏的关键举措... 县域中等职业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受限于县域资源条件与经济环境,县域中职学校面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突出问题。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域中职学校是破解县域中职学校资源相对匮乏的关键举措,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下沉”政策推行存在动力不足、统筹不足、条件不足三个现实堵点。基于“理论层面—程序层面—交易层面”运作机理,“资源下沉”政策的推进路径是:通过构建核心利益共同体,激发核心动力;制定顶层战略规划,完善政策统筹设计;优化合作运行机制,落实条件保障;推动“资源下沉”政策落实,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下沉 利益相关者理论 县域中职学校 优质高职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影响下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形成机制及其逻辑理路 被引量:4
10
作者 祁占勇 王艺霏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4,共15页
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思想规范与观念形态的集合,会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在个体与社会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产生影响。文化传统影响下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经过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和社会表征的过程,不仅实现了从职业教育社会认... 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思想规范与观念形态的集合,会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在个体与社会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产生影响。文化传统影响下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经过社会范畴化、社会比较和社会表征的过程,不仅实现了从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构建到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强化,而且最终实现了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传统对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影响既有在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环境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有在职业教育实践特性、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以及工业文化传承延续等方面的消极影响。因此,基于文化传统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建构,一要围绕标签消除,构建平等包容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文化秩序;二要围绕落差调整,构建完整公正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比较优势;三要围绕损害修复,构建相互交流的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引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职业教育 社会认同 符号边界 社会认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脱嵌”危机与社会生态重塑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德全 刘璐璐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教育具有天然的社会属性,其评价系统本应嵌入社会生态系统之中,然而,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正经历一场“脱嵌”危机。以“脱嵌—再嵌入”为理论线索,揭示评价自系统价值理性脱嵌、社会需求脱嵌、多元共治脱嵌、文化根脉脱嵌的四重困境,... 教育具有天然的社会属性,其评价系统本应嵌入社会生态系统之中,然而,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正经历一场“脱嵌”危机。以“脱嵌—再嵌入”为理论线索,揭示评价自系统价值理性脱嵌、社会需求脱嵌、多元共治脱嵌、文化根脉脱嵌的四重困境,并厘清评价改革的价值嵌入逻辑、经济嵌入逻辑、治理嵌入逻辑与文化嵌入逻辑。正因评价自系统的社会嵌入性缺失,存在“分数资本化”侵蚀教育本真价值、技术理性扩张致使人文价值消解、传统评价惯习难以适配现代社会需求、资源配置失衡弱化政策执行效能、多元诉求分化下的协同机制悬置五大核心症结,制约着评价改革的纵深发展。为突破桎梏,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借鉴帕森斯的社会系统整合模型,探索“制度—价值—权力—文化”四维协同嵌入路径,通过制度创新、价值校准、权力重构与文化再生,推动教育资源实现供需动态适配,促进教育评价回归育人本真,构建多元诉求的协调秩序,培育社会生态的精神文化,最终重塑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社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基础教育 社会生态系统 嵌入性理论 社会系统整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政策的实践样态、现实困境与破解策略——基于政策网络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辉蓉 覃若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1-203,305,306,共15页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政策网络理论建立分析框架,厘清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政策中的行动主体与网络结构,进而揭示出不同网络类型中的行动主体在政策制定、执行、反馈中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政策实践...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是新时期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政策网络理论建立分析框架,厘清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政策中的行动主体与网络结构,进而揭示出不同网络类型中的行动主体在政策制定、执行、反馈中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政策实践样态的深入剖解,发现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共同体的职责缺位,制约高位推动效能;二是生产者网络的结构封闭,阻滞培养工作推进;三是专业、议题网络的地位边缘,导致社会反馈悬置。要解决上述问题,切实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政策落实地、出实效,可从完善政策顶层设计,形成政策协同联动格局;贯通人才培养全阶段,凝聚多元主体行动合力;调整网络互动关系,构建高效反馈机制等方面着手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教育政策 政策网络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四位一体”耦合机制建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采丰 余小妹 罗安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2-38,共7页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等于身体活动一体的教育过程,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扎根理论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等于身体活动一体的教育过程,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扎根理论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构建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动力—要素—过程—效果”四位一体耦合机制理论模型,其内在蕴含着需求牵引、教学同构、循环迭代、联动反馈等耦合机理。为优化耦合效果,应当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关注职场需求,合理规划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职业技能,模拟创设真实的行业情境;聚焦行业特性,全面评估学生的体育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体育教学 职业能力 耦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论视角下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治理困境及化解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翠荣 崔红岩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44,共14页
当前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治理在伦理关系、师生权益、教育公平、情感价值及责权边界等方面陷入困境。从博弈论视角来看,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治理过程中存在着政府、研发企业、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分别基于各自利益作... 当前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治理在伦理关系、师生权益、教育公平、情感价值及责权边界等方面陷入困境。从博弈论视角来看,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治理过程中存在着政府、研发企业、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分别基于各自利益作出策略选择,治理困境正是利益相关主体间进行博弈的结果。要化解该困境,必须加快前置式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规则研制,预防潜在伦理风险;提升博弈主体对教育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认知,促进伦理价值认同;畅通信息沟通渠道,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强化教育人工智能伦理过程监管,提升伦理失范支付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论 教育人工智能 伦理风险 策略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师生情感互惠的现实困境及未来进路——基于戈夫曼拟剧论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雨强 张淑莉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2,共7页
数字时代,智能技术在赋能教育系统升级、拓展师生互动路径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数字情感问题。教师教学情感与学生学习情感相互支持的情感互惠关系是超越数字理性、实现情知共生、缓解数字化教学情感问题的有效方式。以戈夫曼拟剧论为分析... 数字时代,智能技术在赋能教育系统升级、拓展师生互动路径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数字情感问题。教师教学情感与学生学习情感相互支持的情感互惠关系是超越数字理性、实现情知共生、缓解数字化教学情感问题的有效方式。以戈夫曼拟剧论为分析框架,剖析师生情感互惠关系构建面临的现实困境:临时妥协,数字化表演工具之情感缺失;情感误传与滞后,数字化“人工情感”之反馈异化;去神秘化,数字化前后台之界限模糊;过度推崇,数字化舞台背景之情感风险。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角色塑造”“场景构建”“道具配置”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完善师生多元素养结构,打造有情感温度的教育场域,提升技术工具的现实及潜在效能。从微观社会学角度思考未来教育数字化体系的建设进路,旨在建立一个长期和谐、共生共长的教学情感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师生情感关系 情感互惠 戈夫曼拟剧论 情感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空间逻辑 被引量:1
16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4,43,共11页
教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强化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空间职能属性。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呈现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三元共存的空间图谱。然而,空间极化效应、空间差异性和资本空间化的强势在场造成... 教育强国战略的提出强化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空间职能属性。基于空间生产理论框架,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呈现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三元共存的空间图谱。然而,空间极化效应、空间差异性和资本空间化的强势在场造成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空间失序,裹挟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内外效能,引致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单向封闭,加剧了农村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的双向分化。教育强国背景下,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赋能效益,要在充分重视农村职业对教育空间规划、空间正义和空间文化的基本诉求下,探寻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空间路向。未来,要缩短农村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的地理空间,阻断农村职业教育背离县域经济的现实牵力;要聚焦农村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社会空间,激活农村职业教育面向县域经济的赋能动力;要锚定农村职业教育与县域经济文化空间,塑造农村职业教育扎根县域经济的文化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农村职业教育 县域经济 空间生产理论 空间失序 空间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共同体的理论要义、现实需求与模式构建
17
作者 刘光同 贾俊杰 刘献国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3,共7页
加强教师教学研究,引领教学实践革新,是建设高质量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共同体的核心要义与现实需求,以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共生理论为基点,提出“纵向共建贯通、横向共享协同、... 加强教师教学研究,引领教学实践革新,是建设高质量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分析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教研共同体的核心要义与现实需求,以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和共生理论为基点,提出“纵向共建贯通、横向共享协同、生态共生赋能”三位一体教研共同体模式。纵向维度:通过主体协作、目标衔接与效能评估,建立大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整合与常态化教研联动机制,促进高校理论引领与中小学体育实践创新的互嵌共生。横向维度:依托核心驱动、动态联盟与技术赋能,构建跨区域体育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生态维度:以问题驱动、研学一体与反馈迭代为核心,形成“实践—评价—改进—研究—再实践”的闭环系统,推动体育教研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教研共同体 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 共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临床实习护生参与多学科教学驱动力模型的构建
18
作者 景雪冰 杨晓平 +3 位作者 景秀娟 李翠萍 高婷婷 韩庆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251-2258,共8页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临床实习护生参与多学科合作(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方法: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12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三级编码及持续比较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构建的实习护生参与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包括MDT教... 目的: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临床实习护生参与多学科合作(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方法: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对12名实习护生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三级编码及持续比较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构建的实习护生参与MDT教学的驱动力模型包括MDT教学环境、MDT教学认知、个人因素、社会支持4个主范畴以及13个范畴,4个主范畴分别为驱动力的保障因素、核心因素、主体因素、关键因素。结论:临床开展MDT教学过程中建议围绕教学认知的核心因素,主动提供组织支持、保证教学环境,同时注意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并结合个体特质开展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动机 模型构建 扎根理论 多学科合作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困境审视及实践方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甘荔桔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72,共8页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 围绕我国人才培养“五育并举”和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任务、新目标,立足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剖析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并提出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涵盖了环境革新目标驱动、权威保障规制引导、主体适应行为博弈3个方面,但目前仍存在多系统合作协调机制亟待完善、软硬件短板明显且发展后劲不足、基础教学环节任务落实保障缺乏有效支撑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实践方略:宏观环境政策引导,借助人才聚力推进系统联动;中观科技创新赋能,打造资源优化和均衡共享引擎;微观提升主体协同内驱力,促进新时代新任务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人才聚力 科技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的系统逻辑与实践方略
20
作者 贾维强 黄德桥 黄小翠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6-11,共6页
“五金”建设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亟需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构建系统化的支撑与话语体系。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整体性、适应性与层次性是高质量推进“五金”建设的三大系统表达,其中,整体性是夯实... “五金”建设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亟需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构建系统化的支撑与话语体系。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整体性、适应性与层次性是高质量推进“五金”建设的三大系统表达,其中,整体性是夯实类型教育身份的“基本盘”、适应性是激活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源”、层次性是构筑技能型社会的“立交桥”。“五金”建设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准确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辩证逻辑,有序平衡适应与错配的协调逻辑,科学统筹贯通与融通的交互逻辑。将“五金”建设的系统逻辑从理论认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图景,未来需要以协同治理与价值共识筑牢类型根基,以组织学习与产教共生深化动态耦合,以制度衔接与结构开放构筑成长通路,切实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五金”建设 系统理论 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