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水凝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宇 刘楠楠 +4 位作者 费珊珊 刘召杨 刘一丁 韩天宇 石广亮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8,共9页
中药水凝胶由中药提取物与高分子水凝胶材料结合制成,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伤口敷料等领域广泛应用。作为药物载体,水凝胶可实现药物缓释,减少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文章详细介绍了天然水凝胶、合成... 中药水凝胶由中药提取物与高分子水凝胶材料结合制成,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伤口敷料等领域广泛应用。作为药物载体,水凝胶可实现药物缓释,减少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文章详细介绍了天然水凝胶、合成水凝胶及其理化性质,探讨中药水凝胶的释药机制和应用前景。通过结合传统中药与现代水凝胶技术,有望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拓展其应用范围,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水凝胶 凝胶基质 缓释 释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响应型水凝胶及其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2
作者 罗启培 张新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水凝胶是一类易于功能化修饰及负载药物的聚合物材料,在药物递送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智能响应型水凝胶相比传统水凝胶具有刺激响应性,避免了传统水凝胶的早期爆释药物现象,可响应病理情况下的微环境变化或响应外加刺激从而实现按需... 水凝胶是一类易于功能化修饰及负载药物的聚合物材料,在药物递送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智能响应型水凝胶相比传统水凝胶具有刺激响应性,避免了传统水凝胶的早期爆释药物现象,可响应病理情况下的微环境变化或响应外加刺激从而实现按需控释药物,是更为智能的药物递送系统。本文全面综述了pH、活性氧、化学、温度、磁、光、超声响应型水凝胶独特的响应机制以及在各类疾病治疗中药物控释的创新应用,展现了这一领域的前沿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智能响应型水凝胶 药物递送 药物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基pH响应性水凝胶的制备及药物缓释性能
3
作者 谢雅雪 蔡平雄 潘远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2,共9页
通过在壳聚糖(CS)主链中引入丙烯酸(AA)基团,并且掺入铁离子(Fe3+)使之与羧酸(—COOH)形成金属配位键,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pH响应性和自愈合性能的水凝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证实AA和Fe3+成功地与CS进行了交联。响应性和重复... 通过在壳聚糖(CS)主链中引入丙烯酸(AA)基团,并且掺入铁离子(Fe3+)使之与羧酸(—COOH)形成金属配位键,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pH响应性和自愈合性能的水凝胶。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证实AA和Fe3+成功地与CS进行了交联。响应性和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水凝胶具有良好的pH和盐溶液响应性,能够在不同pH和盐溶液中反复溶胀和消溶胀,同时保持稳定的形貌。为了验证其实用性,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研究了不同p H条件下的药物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凝胶的药物释放量随着外界pH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凝胶切开后能在无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实现自愈合。这种具有p H响应性和自愈性能的水凝胶在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水凝胶 PH响应性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壳聚糖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胃滞留应用
4
作者 董沛 刘宇欣 +4 位作者 张鹏 盛扬 孙一新 Mark Bradley 张嵘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2-240,共9页
胃滞留水凝胶是一种具有潜在减肥效果的材料,可有效解决口服药物疗法中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本工作旨在开发一种可降解的水凝胶,且其能够长时间滞留在胃部,起到药物释放的效果。本工作合成了两种可降解大分子交联剂,以丙烯酰胺为主... 胃滞留水凝胶是一种具有潜在减肥效果的材料,可有效解决口服药物疗法中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本工作旨在开发一种可降解的水凝胶,且其能够长时间滞留在胃部,起到药物释放的效果。本工作合成了两种可降解大分子交联剂,以丙烯酰胺为主要单体,将其与壳聚糖溶液混合,通过氧化还原引发剂引发聚合后形成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可降解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水凝胶的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该壳聚糖半互穿网络水凝胶能够实现可控的药物释放,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本工作还评估了水凝胶的溶胀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在模拟胃液中的降解性能,结果显示该水凝胶(交联剂比例4∶6)的溶胀率达到2700%,对L-929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模拟胃液中5 d失重达到7%。4∶6水凝胶在60%变形情况下的压缩模量大于13 kPa,能够耐受胃部蠕动挤压。因此,基于丙烯酰胺的壳聚糖半互穿网络水凝胶在胃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水凝胶 胃滞留 药物缓释 生物相容性 半互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可注射pH/温度双响应载药水凝胶的制备及抗肿瘤应用
5
作者 蒋力 唐昭敏 +5 位作者 赵健清 李世杰 李昊宇 杨怡宁 潘皛 王新茗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2-248,共7页
传统化疗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仍然存在非靶向治疗、副作用严重等缺陷,急需一种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本工作开发了一种可注射pH/温度双响应水凝胶。以季戊四醇(PETP)为引发剂、氯化亚锡(SnCl_(2))为催化剂,对ε-己内酯(ε-... 传统化疗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仍然存在非靶向治疗、副作用严重等缺陷,急需一种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法。本工作开发了一种可注射pH/温度双响应水凝胶。以季戊四醇(PETP)为引发剂、氯化亚锡(SnCl_(2))为催化剂,对ε-己内酯(ε-CL)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合成四臂星型聚己内酯(4PCL)。利用4PCL与4-羧基苯甲醛(p-CBA)的酯化反应制备4PCL-CBA,再将4PCL-CBA、普朗尼克F127以及聚乙烯亚胺(PEI)水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功制得F127/PEI/4PCL-CBA(FECC)水凝胶。FECC水凝胶在37℃响应交联成胶,具有良好的可注射性。负载化疗药物阿霉素(DOX)的FECC水凝胶在肿瘤弱酸环境中168 h的DOX释放率为45.3%,释放平稳,无突释,而在模拟血液循环的中性环境中DOX累积释放率仅19.8%,表明DOX@FECC水凝胶实现了药物缓释。在细胞实验中,FECC水凝胶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EC)无明显毒性,而DOX@FECC载药水凝胶能显著杀死人源乳腺癌细胞(4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治疗 原位水凝胶 PH响应 温度响应 可控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的中性氧化及其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药物控释性能
6
作者 高文强 蒋学 +2 位作者 李明琴 刘沛廷 李渝佳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7-1303,共7页
提出了一种简便的制备中性TEMPO羧基氧化环糊精(TOCD)交联羧甲基壳聚糖(CMCS)水凝胶用于药物缓释的方法。将β-CD经TEMPO中性氧化法得到TOCD,并以酚酞(PhP)为模型药物,研究所得水凝胶的药物负载和释放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中性氧化手段... 提出了一种简便的制备中性TEMPO羧基氧化环糊精(TOCD)交联羧甲基壳聚糖(CMCS)水凝胶用于药物缓释的方法。将β-CD经TEMPO中性氧化法得到TOCD,并以酚酞(PhP)为模型药物,研究所得水凝胶的药物负载和释放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中性氧化手段能够有效保护环糊精原有的环状结构,避免因开环导致的包合常数大幅降低,同时,TOCD的加入显著影响了水凝胶的药物释放曲线,具有良好的控释效果,促进药物完整运输。TOCD与CMCS之间交联程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PhP的释放。与未添加TOCD的凝胶相比,TOCD-CMCS表现出更好的PhP释放曲线。对照组中负载的PhP仅有31.8%在24 h内释放,TOCD-CMCS_(2/3/4)在8h的时间段内仅释放了一半,并且都能够完整地释放出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中性氧化 空腔保护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响应型抗菌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及促愈合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尹祖秀 黄婷婷 +5 位作者 王建英 祁永浩 解莹莹 王光 刘会茹 王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9,共11页
文中利用衣康酸(IA)、丙烯酰胺(AM)和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TAAC)为原料发生进行交联,负载抗菌药物聚六亚甲基盐酸胍(PHMG),一锅法制备了pH敏感性抗菌水凝胶IA/AM/TAAC@PHMG。对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释药性能、抗菌性能、生物相... 文中利用衣康酸(IA)、丙烯酰胺(AM)和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TAAC)为原料发生进行交联,负载抗菌药物聚六亚甲基盐酸胍(PHMG),一锅法制备了pH敏感性抗菌水凝胶IA/AM/TAAC@PHMG。对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溶胀性能、释药性能、抗菌性能、生物相容性及促感染伤口愈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AAC能增加水凝胶的柔韧性,使水凝胶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88%;水凝胶具有pH响应性,能积极响应伤口pH,控制和延长PHMG的释放,PHMG在碱性条件下(pH 8.2)的释放率(60.65%)优于酸性条件(pH 3.2)下的释放率(14.97%);IA/AM/TAAC@PHMG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大于99.98%;水凝胶组(320μg/mL)的细胞相对存活率高于75.08%,细胞溶血率小于4%,抗菌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组织学分析证明IA/AM/TAAC@PHMG载药水凝胶能通过创造湿润低氧利于肉芽生长的环境和优异的抗菌性能,使炎性因子减少,促进胶原和皮肤再生,加速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PH敏感性 药物释放 聚六亚甲基盐酸胍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响应型可注射水凝胶在药物控释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月丹 王晓玲 +2 位作者 冯俊峰 张晟 郭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172,共9页
可注射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生物材料,由于其可以精准植入组织部位,实现高靶向性原位成形、原位给药、无需手术、创口小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这类水凝胶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交联形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 可注射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生物材料,由于其可以精准植入组织部位,实现高靶向性原位成形、原位给药、无需手术、创口小等特点,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这类水凝胶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交联形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通过负载活性物质,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用领域大有可为。刺激响应型水凝胶在感受到环境刺激时会改变形状或体积。当pH值、温度、光照、电磁场或酶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它们的体积会膨胀或收缩,甚至发生降解。文中从内源性刺激(如pH值、温度、酶和葡萄糖)和外源性刺激(如光、电、磁场)2个方面,综述了刺激响应型可注射水凝胶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内源性刺激(如pH值、温度、酶和葡萄糖)和外源性刺激(如光、电、磁场)相变机理、设计和合成策略及释药行为,并对可注射水凝胶开发中需应对的挑战与问题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响应 可注射水凝胶 药物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口腔特殊环境的水凝胶创面敷贴设计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许瑞 潘钊 邹多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9-698,共10页
外伤、手术、疾病以及化学刺激等造成的口腔内创伤为患者带来疼痛并增加感染风险。有效的创面保护及修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敷贴材料通过阻隔创面与口腔环境,为创面提供理想的愈合条件。然而在口腔高度湿润且... 外伤、手术、疾病以及化学刺激等造成的口腔内创伤为患者带来疼痛并增加感染风险。有效的创面保护及修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敷贴材料通过阻隔创面与口腔环境,为创面提供理想的愈合条件。然而在口腔高度湿润且微生物富集的动态环境下,伤口敷贴如何保持性能稳定仍面临巨大挑战。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以及性能多样性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解决口腔创面保护及修复难题的研究热点。本文探讨水凝胶敷贴克服口腔特殊环境实现持久黏附及功能发挥的设计策略,以期为理想的口腔创面屏障材料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创面 水凝胶敷贴 湿态粘接 机械性能 药物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IPAm-co-AA)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10
作者 刘佳欣 高玉华 +2 位作者 徐智策 李海花 张苗苗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89-2593,2599,共6页
以L-聚天冬氨酸为原料,通过热缩聚反应合成聚琥珀酰亚胺(PSI),PSI与乙醇反应,丙烯酰化后得到交联剂丙烯酰氧乙胺基聚琥珀酰亚胺(AEA-PSI)。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AEA-PSI为交联剂合成载药水凝胶P(NIPAm-co-AA)... 以L-聚天冬氨酸为原料,通过热缩聚反应合成聚琥珀酰亚胺(PSI),PSI与乙醇反应,丙烯酰化后得到交联剂丙烯酰氧乙胺基聚琥珀酰亚胺(AEA-PSI)。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AEA-PSI为交联剂合成载药水凝胶P(NIPAm-co-AA)。研究了水凝胶的药物释药性能和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当P(NIPAm-co-AA)水凝胶的NIPAm/AA摩尔配比为92/8,AEA-PSI用量为4%,温度为37℃时,药物的缓释效果最好,24 h内缓释率可达60%。胃蛋白酶的加入对药物的缓释率无明显影响。P(NIPAm-co-AA)水凝胶在模拟胃液中的降解率高于在模拟肠液中的降解率,24 h内,水凝胶在模拟胃液中的降解率均达到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N-异丙基丙烯酰胺 聚天冬氨酸 药物缓释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菜渣纤维素/纳米纤维素及其水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11
作者 吴靖娜 林泽烨 +3 位作者 苏筱 张任翔 陈晓婷 潘南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6,共8页
以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渣为主要原料制备龙须菜纤维素(GLC)和纳米纤维素(NGLC),并将其溶解于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中制备龙须菜纤维素水凝胶(GLC-H)和纳米纤维素水凝胶(NGLC-H),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 以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渣为主要原料制备龙须菜纤维素(GLC)和纳米纤维素(NGLC),并将其溶解于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中制备龙须菜纤维素水凝胶(GLC-H)和纳米纤维素水凝胶(NGLC-H),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量热扫描仪等对其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并考查GLC-H和NGLC-H的溶胀性能、释药性能和抑菌性能。结果表明:GLC、NGLC、GLC-H和NGLC-H的制备是一个非衍生化过程;GLC和NGLC在离子液体体系中成功交联形成孔道结构,且NGLC-H较GLC-H的三维网状结构更明显;GLC、NGLC形成水凝胶后,晶型从Ⅰ型转变为Ⅱ型,热稳定性有所降低;NGLC-H的吸水性能明显高于GLC-H,溶胀平衡时,二者的溶胀率分别为560.3%和175.3%;当药物释放时间为30 min时,载药GLC-H和载药NGLC-H的药物释放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7.22%和73.33%,且在整个载药过程中,后者的药物释放量均低于前者;载药GLC-H和载药NGLC-H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两者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渣 纤维素 纳米纤维素 水凝胶 溶胀性能 释药性能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制备及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甲坤 毕彩丰 +3 位作者 范玉华 郭锋 何雪涛 刘冬雪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3-506,共4页
研究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CMCS-GA)对阿司匹林的吸附性能及其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以羧甲基壳聚糖作为骨架材料,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制备CMCS-GA,进而制备阿司匹林载药凝胶。测定凝胶在人工肠液中的溶胀动力学特点,观察载药凝胶在人工... 研究羧甲基壳聚糖水凝胶(CMCS-GA)对阿司匹林的吸附性能及其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以羧甲基壳聚糖作为骨架材料,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制备CMCS-GA,进而制备阿司匹林载药凝胶。测定凝胶在人工肠液中的溶胀动力学特点,观察载药凝胶在人工肠液中的体外释放行为。在pH=7.4的人工肠液中CMCS-GA 2 h达最大溶胀度1.38。CMCS-GA的载药量为4.6 mg/g,凝胶在人工肠液中96 h的累积释放度为99.91%,具有优良的缓释性能,药物的体外释放模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戊二醛 缓释凝胶 体外释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敏感的PLGA-PEG-PLGA水凝胶的合成、表征和药物释放 被引量:19
13
作者 林浩 田华雨 +4 位作者 孙敬茹 庄秀丽 陈学思 李悦生 景遐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85-1388,共4页
用聚乙二醇PEG1000和4600引发乙交酯(GA)和L-丙交酯(L-LA)开环共聚合得到一系列数均分子量为3000—7000的PLGA—PEG-PLGA水凝胶材料.综合应用动态粘弹谱仪和相图,系统报道了该凝胶力学性质和溶胶-凝胶转变的关系,凝胶区间的模量... 用聚乙二醇PEG1000和4600引发乙交酯(GA)和L-丙交酯(L-LA)开环共聚合得到一系列数均分子量为3000—7000的PLGA—PEG-PLGA水凝胶材料.综合应用动态粘弹谱仪和相图,系统报道了该凝胶力学性质和溶胶-凝胶转变的关系,凝胶区间的模量在10^2~10^4Pa之间.用荧光光谱证明了该三嵌段聚合物形成胶束的性质并测定了临界胶束浓度,验证了凝胶由胶束形成的机理.凝胶中的头孢他定释放呈现一定程度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 水凝胶 温度敏感 力学性质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敏感型半纤维素水凝胶的制备及释药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叶青 孙晓锋 +2 位作者 景占鑫 王广征 李亚婧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6,共5页
利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接枝半纤维素水凝胶,研究了水凝胶在不同pH(1.5、7.4、10)缓冲液中的溶胀动力学,并以阿司匹林作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其在模拟胃肠液(pH=1.5、7.4)中的释放性能。结果显示,制备的半纤维素水... 利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接枝半纤维素水凝胶,研究了水凝胶在不同pH(1.5、7.4、10)缓冲液中的溶胀动力学,并以阿司匹林作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其在模拟胃肠液(pH=1.5、7.4)中的释放性能。结果显示,制备的半纤维素水凝胶对阿司匹林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有望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纤维素 丙烯酰胺 丙烯酸 水凝胶 药物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控释用智能水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永 崔英德 +3 位作者 尹国强 黎新明 陈循军 张步宁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93-1596,1604,共5页
智能水凝胶在药物控释方面具有智能化、效率高和安全方便等优点。近年来,研究开发药物控释用智能水凝胶非常活跃,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药物控释用温度、pH值、葡萄糖、电场、磁场及光敏感水凝胶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药物 控释 智能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丙烯酸共聚物/聚乙二醇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合成及其药物缓释性能 被引量:20
16
作者 何尚锦 贾启燕 +3 位作者 石可瑜 丽娜 杜宗杰 张保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42-745,共4页
以 N -乙烯基 -2 -吡咯烷酮 (NVP)、丙烯酸 (AA)及聚乙二醇 60 0 0 (PEG60 0 0 )为原料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BIS)为交联剂 ,偶氮二异丁腈 (A IBN )为引发剂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酸共聚物与聚乙二醇 (pol... 以 N -乙烯基 -2 -吡咯烷酮 (NVP)、丙烯酸 (AA)及聚乙二醇 60 0 0 (PEG60 0 0 )为原料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BIS)为交联剂 ,偶氮二异丁腈 (A IBN )为引发剂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乙烯基吡咯烷酮 -丙烯酸共聚物与聚乙二醇 (poly[NVP-AA] /PEG)半互穿网络 (semi-IPN )水凝胶。聚合物的 DSC分析表明材料属于非均相材料 ,体系中的 poly[NVP-AA]与 PEG部分相容。溶胀性能的测定显示材料对 p H敏感。利用上述聚合物为载体对抗癌药 5 -氟脲嘧啶 (5 -F U )进行包埋 ,分别在模拟的胃液和肠液 ,即 SGF和 SIF缓冲溶液中 ,3 7℃下进行体外释药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样品中 PEG量的增加 ,释药曲线趋于平缓 ,释药周期变长 ,最终的平衡释药量减小 ;另外 ,聚合物交联度对释药性能的影响与释放介质有关 ,在 SIF缓冲溶液中 ,释药行为基本与交联度无关 ,而在 SGF缓冲溶液中 ,交联度越高 ,释药周期越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烯基-2-吡咯烷酮-丙烯酸共聚物 聚乙二醇 半互穿网络水凝胶 合成 药物缓释性能 药物载体 药物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药物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控制释放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应学 范晓东 +1 位作者 任杰 田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6-140,共5页
从直接法、小分子键合、星形、树枝状和超支化环糊精大分子胶束及水凝胶、超分子组装7方面论述了环糊精-药物纳米复合体的制备,认为扩散控制、溶胀控制和化学控制是环糊精-药物纳米复合体主要的释放机理。结合释放机理,指出具有超分子... 从直接法、小分子键合、星形、树枝状和超支化环糊精大分子胶束及水凝胶、超分子组装7方面论述了环糊精-药物纳米复合体的制备,认为扩散控制、溶胀控制和化学控制是环糊精-药物纳米复合体主要的释放机理。结合释放机理,指出具有超分子结构的复合体系可望成为智能靶向释放领域的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纳米粒子 药控释放 两亲性 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水凝胶合成及其应用于药物控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辉 孙绍华 +2 位作者 苏海佳 王芳 谭天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91-1995,共5页
聚天冬氨酸是一种新型的聚合氨基酸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本文综述了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水凝胶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化学交联、光交联、γ射线交联3种交联方法合成的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水凝胶,以及近年来聚天冬氨酸... 聚天冬氨酸是一种新型的聚合氨基酸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本文综述了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水凝胶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化学交联、光交联、γ射线交联3种交联方法合成的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水凝胶,以及近年来聚天冬氨酸基凝胶对大分子蛋白药物、小分子抗炎性药物、抗癌和基因药物控释的研究进展,并对该凝胶在药物控释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交联 水凝胶 药物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化聚天冬氨酸水凝胶的制备及药物缓释性能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彦生 魏华 +1 位作者 刘永梅 吴永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8-131,共4页
以L-天冬氨酸为单体进行缩聚反应所得到的高分子量聚琥珀酰亚胺(PSI)为母体,己二胺为交联剂,采用乙醇胺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羟化聚天冬氨酸水凝胶。研究了反应温度、交联剂及乙醇胺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以水杨酸为模型药物,研究... 以L-天冬氨酸为单体进行缩聚反应所得到的高分子量聚琥珀酰亚胺(PSI)为母体,己二胺为交联剂,采用乙醇胺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羟化聚天冬氨酸水凝胶。研究了反应温度、交联剂及乙醇胺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以水杨酸为模型药物,研究了其载药性能及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40℃,交联剂用量为PSI用量的7%时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最好。随着乙醇胺用量的增加,水凝胶在乙醇溶液中的溶胀倍率增加,当乙醇胺与PSI的物质的量比为0.5∶1时,溶胀倍率可达到145倍,载药量由最初的4.23 mg提高到29.92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化聚天冬氨酸 水凝胶 药物释放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药物释放性能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海波 蒋建新 +2 位作者 高宏 商士斌 宋湛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32,共8页
以双氯芬酸钠、环丙沙星、茶碱为模型药,研究了松香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药物释放性能及其释放动力学,结果显示: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随着松香基交联剂FPA-PEG200-AC用量增加而减小,在pH值7.4磷酸缓冲溶液中最大(12 g/g),去离子水中次之,p... 以双氯芬酸钠、环丙沙星、茶碱为模型药,研究了松香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药物释放性能及其释放动力学,结果显示: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随着松香基交联剂FPA-PEG200-AC用量增加而减小,在pH值7.4磷酸缓冲溶液中最大(12 g/g),去离子水中次之,pH值1.4盐酸溶液中最小;FPA-PEG200-AC用量为0.020 g/mL时,水凝胶对药物负载率最大(10.7%~16.6%)。不同交联剂用量制备的水凝胶的药物释放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双氯芬酸钠释放主要集中在1 h内,在3 h内累计释放率基本达到最大值;环丙沙星释放缓慢,8 h后累计释放率达到最大,FPA-PEG200-AC添加量为0.025 g/mL制备的水凝胶对环丙沙星的累计释放率最大,约为99.7%,茶碱在pH值7.4磷酸缓冲液中最大累计释放率均可达到99%,比在pH值1.4盐酸溶液中的累计释放率高。水凝胶的释放动力学模型主要为Higuchi模型(r^2为0.873~0.999)和Korsmeyer-Peppas模型(r^2为0.887~0.999,扩散指数n<0.5,为Fick扩散);当FPA-PEG200-AC用量为0.020、0.030 g/mL时,水凝胶对3种药物的释放机理均为Higuchi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水凝胶 溶胀 药物释放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