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和干旱胁迫对玉米影响及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段艳军 陈志民 贾银锁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59-163,共5页
高温和干旱作为2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地表温度普遍上升,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和干旱对玉米生产的不利影响。因此,全面理解高温和干旱胁迫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文... 高温和干旱作为2个重要的环境因子,对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产生显著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地表温度普遍上升,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和干旱对玉米生产的不利影响。因此,全面理解高温和干旱胁迫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概述高温、干旱及复合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从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内源激素、分子机制等方面阐述其生理机制。此外,总结前人针对高温干旱胁迫下减轻玉米伤害的调控措施,并就未来深入开展玉米高温干旱逆境的研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温 干旱 复合胁迫 产量 品质 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桐子幼苗对极端高温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的生理响应
2
作者 田凯欣 许郡元 +4 位作者 代莉 李志 耿晓东 刘震 王艳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92,共9页
【目的】研究山桐子幼苗对极端高温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的生理响应,探明山桐子对极端高温的抗性能力,为其栽培、引种及极端高温下的生产和生存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豫济’山桐子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控制温度... 【目的】研究山桐子幼苗对极端高温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的生理响应,探明山桐子对极端高温的抗性能力,为其栽培、引种及极端高温下的生产和生存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豫济’山桐子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控制温度和水分模拟极端高温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环境,以自然环境为对照,测定‘豫济’山桐子的植株形态变化和生理变化。【结果】极端高温胁迫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豫济’山桐子植株萎蔫、枝干皱缩,苗木枯死;苗高、地径、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以及各生物量、叶片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等均不同程度下降;在光合作用方面,光合速率(Pn)显著下降,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逐渐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逐渐升高,Pn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在抗氧化系统方面,高温胁迫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导致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2种胁迫方式均促进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在蛋白质和糖类代谢方面,高温胁迫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导致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2种胁迫方式均促进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结论】‘豫济’山桐子在日平均温度40℃、日最高温度62℃条件下能够持续生长24 h,超过24 h将受到严重迫害。高温胁迫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均使‘豫济’山桐子受害严重,且高温干旱复合胁迫的受害程度大于高温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桐子 高温胁迫 高温干旱复合胁迫 形态响应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结实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对稻米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0
3
作者 高焕晔 王三根 +3 位作者 宗学凤 腾中华 赵芳明 刘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7,共8页
灌浆结实期是水稻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局部地形地貌的影响,我国南方稻区在水稻灌浆结实期频频遭遇高温和伏旱的混合影响,造成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同步下降。本研究选用导入空心莲子草基因组DNA构建的籼... 灌浆结实期是水稻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局部地形地貌的影响,我国南方稻区在水稻灌浆结实期频频遭遇高温和伏旱的混合影响,造成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同步下降。本研究选用导入空心莲子草基因组DNA构建的籼稻耐旱变异品系H5,在灌浆结实期于人工温室进行高温干旱复合胁迫试验,测定了不同处理稻米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旨在深入研究高温干旱复合逆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是适温中度干旱(OT-MD)、适温严重干旱(OT-SD)、高温正常供水(HT-WW)、高温中度干旱(HT-MD)、高温严重干旱(HT-SD)和适温正常供水(OT-WW,CK)。除对照外,其余各处理的胁迫时间设10 d、20 d、30 d和40 d。结果表明:灌浆结实期高温胁迫会导致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和蛋白质含量增加,高温胁迫10~40 d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比CK降低了1.783~5.987个百分点,稻米蛋白质含量比CK增加了1.178~2.741个百分点;灌浆结实期干旱胁迫同样会导致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和蛋白质含量增加,在中度干旱条件下,胁迫10~40 d处理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比CK降低了1.956~6.270个百分点,稻米蛋白质含量比CK增加了1.153~2.944个百分点,在严重干旱条件下,胁迫10~40 d处理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对于CK的变异幅度比中度干旱胁迫下的更大;灌浆结实期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引起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和蛋白质含量增加的幅度均超过单一高温胁迫或干旱胁迫,且其变化幅度随胁迫因子的增加、胁迫强度的增强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灌浆结实期的前20 d遭遇高温干旱复合胁迫是稻米品质变差的主要原因;在相同胁迫时间内,各处理对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胁迫效应按升序排列依次为:高温正常供水(HT-WW)、适温中度干旱(OT-MD)、适温严重干旱(OT-SD)、高温中度干旱(HT-MD)、高温严重干旱(HT-SD)。本研究结论可为水稻的抗旱与抗高温育种与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干旱胁迫 复合胁迫 直链淀粉 蛋白质 灌浆结实期 胁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轻质泡沫铝动态力学性能实验 被引量:9
4
作者 王鹏飞 徐松林 +1 位作者 李志斌 胡时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3-438,共6页
对传统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加以改进,设计了一种长杆直接撞击Hopkinson杆的实验方案,检测出低波阻抗材料在高温动态加载下的应力均匀性。对轻质泡沫铝材料的实验表明,在同一撞击速度下,温度越高,试件两端的应力均匀性越差,增加温... 对传统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加以改进,设计了一种长杆直接撞击Hopkinson杆的实验方案,检测出低波阻抗材料在高温动态加载下的应力均匀性。对轻质泡沫铝材料的实验表明,在同一撞击速度下,温度越高,试件两端的应力均匀性越差,增加温度与提高撞击速度均会导致泡沫铝材料冲击端与支撑端的应力不均匀性。根据高温下应力均匀性的实验结果,确定高温下试件均匀变形对应的冲击速度,再通过传统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实验得出泡沫铝在高温动态下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应力均匀 HOPKINSON杆 轻质泡沫铝 高温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高温胁迫对高羊茅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金松恒 徐礼根 +3 位作者 李雪芹 王俊刚 朱澜 贾晓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5-159,共5页
In this study,the gas exchange,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tall fescue cultivar,Houndog 5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long-term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t photosynth... In this study,the gas exchange,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tall fescue cultivar,Houndog 5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long-term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chlorophyll content,apparent quantum yield (AQY),the maximum carboxylation rate of Rubisco (V c,max ),the maximum rate of RuBP regeneration (J max ) and carboylation efficiency (C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with high temperature for 30 d. High temperature also decreased the efficiency of excitation capture by open PSⅡ reaction centers (F’v/F’m) and the proportion of open PSII reaction centers,thereby resulting in an increased electron transport flow (ETR). The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NPQ) and energy-dependent quenching (qE) of the tall fescu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and the excess energy of PSII reaction centers (Ex) was largely increased after long-term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Moreover,high temperature stres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SOD,POD,APX and GR activities,and increased the MDA content.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excitation energy dissipation and antioxidant systems were injured,so that the excessive excitation energy could not be dissipated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could not be scavenged effic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高温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吸收光能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恢复系和杂交组合的耐热性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晓艺 熊洪 +5 位作者 张林 蒋鹏 朱永川 周兴兵 刘茂 徐富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43-1354,共12页
为减缓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品种出发探讨高温抗性,是水稻科研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问题。本文参考农业部发布的高温行业标准评价指标,在水稻开花期,于人工气候室高温和常温处理条件下,对本课题组新育成的恢复系及生产上常用恢复系成... 为减缓高温热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从品种出发探讨高温抗性,是水稻科研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问题。本文参考农业部发布的高温行业标准评价指标,在水稻开花期,于人工气候室高温和常温处理条件下,对本课题组新育成的恢复系及生产上常用恢复系成恢727的配组品种(组合)等进行了耐高温特性鉴定,并将恢复系和品种(组合)耐热性分为5个等级。筛选鉴定出1个极耐热恢复系R4093、9个耐热恢复系(其中包括丰产性较好的恢复系,如R1015、R107等)、4个极耐热品种(组合)和25个耐热品种(组合),以及5个极不耐热恢复系、12个不耐热品种(组合)和6个极不耐热品种(组合)等。其中,耐高温对照N22、恢复系R103、R132、R642、杂交水稻品种(组合)‘川优5727’、‘宜香2115’、‘繁源A×R642’、‘中64香A×黄占’、‘川农优华占’、‘蓉18A×R1015’、‘渝香6203’和‘川优5727’在本试验中的常温结实率和相对结实率均高于70%,虽然被鉴定为中间型材料,但具有较大的耐高温潜力。试验还讨论了水稻品种的生产布局。结果表明:第Ⅰ级和第Ⅱ级品种耐高温性较好,可布局在高温易发区、高温轻发区和无高温区;第Ⅲ类品种为中间型,可布局在高温轻发区和无高温区;第Ⅳ类和第Ⅴ类品种为不耐热型和极不耐热型,可布局在无高温区,以避免高温对水稻的伤害。研究还发现父(母)本耐高温性好,不一定品种(组合)耐高温性都好,而父(母)本耐高温性不好,其品种(组合)耐高温性也不一定不好,这与父(母)本的耐高温性及配合力有关。耐热配合力好的父(母)本配出的组合多为耐热型组合,耐热配合力差的父(母)本配出的组合多为不耐热型组合。其中,恢复系R105、R642、R104和R727耐高温配合力较好,但恢复系R107、R1015耐高温配合力相对较差。不育系赣73A和内香6A的耐高温配合力较好,而繁源A、606A、608A和中64香A的耐高温配合力较差。优质稻中‘金10’耐高温配合力较好。为了更好更多地育成耐热性强的杂交稻组合,筛选耐热配合力高的亲本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行业标准 杂交水稻 恢复系 高温热害 耐热性 父(母)本 配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多歧苏铁生理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郑艳玲 马焕成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以多歧苏铁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对多歧苏铁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色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电子传递速率均比CK显著下降,且高温及... 以多歧苏铁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对多歧苏铁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色素含量无显著变化;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电子传递速率均比CK显著下降,且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低于干旱处理;干旱处理后的光系统II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和光化学淬灭系数均与对照无显著变化,但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光系统II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升高,光化学淬灭系数显著降低,且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光系统II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高于高温处理。高温及干热复合胁迫处理后,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但干旱处理后其含量无显著变化。高温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干旱和干热复合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各种胁迫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并无显著变化,但高温和干旱胁迫处理后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干旱对多歧苏铁的影响最小,干热复合胁迫对其影响最大,抗氧化酶在多歧苏铁抗高温、干旱和干热复合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歧苏铁 高温 干旱 复合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不同杨树品种光合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维平 吴瑞云 戴月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选择南方杨树主栽品种中嘉2号、中潜3号,在高温(叶温≥30℃)条件下,分别测定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净光合速率(Pn)等。结果表明:2个杨树品种的Pn高峰时刻之后下降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孔因素,二者对高温产生不同响应,中午高... 选择南方杨树主栽品种中嘉2号、中潜3号,在高温(叶温≥30℃)条件下,分别测定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净光合速率(Pn)等。结果表明:2个杨树品种的Pn高峰时刻之后下降的主要原因都是气孔因素,二者对高温产生不同响应,中午高温条件下(温度35~40℃、湿度51%~63%)中潜3号发生了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或光呼吸,而中嘉2号没有受到光胁迫;中嘉2号由于气孔导度较大、蒸腾较快,叶温(Tleaf)较中潜3号低。这些内在遗传特性造成中嘉2号的光合活性大于中潜3号,从而使中嘉2号表现出较强的高温光合能力;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中嘉2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因子顺序Ca>Gs>RH>Ci;中潜3号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因子顺序为Gs>Ta>RH>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高温胁迫 净光合速率 光胁迫 气孔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强光胁迫对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巩东辉 王志忠 张少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8-20,共3页
以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S1)及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S2)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理学方法研究了低温、强光胁迫处理对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及不同波长的光对胁迫处理后螺旋藻光合能力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强光胁迫下螺旋藻的... 以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S1)及非洲乍得湖钝顶螺旋藻(S2)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理学方法研究了低温、强光胁迫处理对螺旋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及不同波长的光对胁迫处理后螺旋藻光合能力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强光胁迫下螺旋藻的光抑制现象十分显著,且随处理温度的降低、时间的延长,螺旋藻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加大,处理15 min后净光合速率出现负值;处理后的样品在不同波长光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恢复,蓝光的效果最显著,其次为红、黄、绿光,弱光的效果介于蓝光和红光之间,黑暗中的恢复效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低温 光合速率 强光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氮素营养对小麦叶片原初光能转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洪展 郑风荣 赵世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90-1591,1595,共3页
研究了42℃高温胁迫下用外源氮素处理的小麦叶片中原初光能转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过程中随着外源氮素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Fv/Fm、Fv/Fo、ФPSⅡ及NPQ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Fo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氮素营养可以通过热耗散... 研究了42℃高温胁迫下用外源氮素处理的小麦叶片中原初光能转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过程中随着外源氮素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Fv/Fm、Fv/Fo、ФPSⅡ及NPQ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Fo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氮素营养可以通过热耗散维持光系统Ⅱ的最佳光能转化效率,从而提高叶片对高温逆境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叶片 高温胁迫 氮素营养:原初光能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荒漠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路遥 张建国 +2 位作者 常闻谦 张少磊 常青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3-213,共11页
利用Photosynq MultiseQ多功能植物测量仪测定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3种主要防护林植物头状沙拐枣、多枝柽柳和梭梭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探讨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揭示3种植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策略,为沙漠公路防护林的管护提供理论依... 利用Photosynq MultiseQ多功能植物测量仪测定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3种主要防护林植物头状沙拐枣、多枝柽柳和梭梭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探讨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揭示3种植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策略,为沙漠公路防护林的管护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3种土壤都呈碱性;0~30 cm土层中的电导率(EC)远高于30 cm以下的土层。1 m内梭梭土层中的含水量高于多枝柽柳高于头状沙拐枣。2)3种植物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片温度和线性电子传递(LEF)及植物周围的大气温度日变化均先升后降,且都在14:00达到最高;而大气湿度、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日变化均呈‘V’型。3)PAR基本上与3种植物的LEF、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呈显著正相关,与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呈显著负相关;3种植物的Y(Ⅱ)与Y(NPQ)、Y(NO)均呈极显著负相关。3种植物的LEF、Y(Ⅱ)、Y(NPQ)的日均值差异不显著,但梭梭与多枝柽柳的NPQ和Y(NO)日均值差异显著。4)在3种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中,梭梭和头状沙拐枣的LEF、NPQ和Y(Ⅱ)要高于多枝柽柳;而多枝柽柳的Y(NO)要显著高于头状沙拐枣和梭梭。因此,高温和高光均对3种植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3种植物的抗逆性强弱顺序分别为梭梭>头状沙拐枣>多枝柽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状沙拐枣 梭梭 多枝柽柳 叶绿素荧光参数 塔克拉玛干沙漠 高温、高光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摘叶和喷施外源过氧化氢对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智勇 艾沙江·买买提 +2 位作者 仙米斯娅·塔依甫 曹艺洁 玉苏甫·阿不力提甫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896,共8页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上可能诱导粗皮果形成的胁迫因子。【方法】基于分析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形成的基础上,对生长期的库尔勒香梨枝条采用50%程度地摘叶、外源喷施250 mmol/L的H_(2)O_(2)2种人为逆境处理,在成熟期统计处理枝条上粗皮果...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上可能诱导粗皮果形成的胁迫因子。【方法】基于分析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形成的基础上,对生长期的库尔勒香梨枝条采用50%程度地摘叶、外源喷施250 mmol/L的H_(2)O_(2)2种人为逆境处理,在成熟期统计处理枝条上粗皮果率,对不同处理的果实进行组织切片染色,检测生理指标。【结果】库尔勒香梨成熟期对照组的粗皮果比率为18.10%,H_(2)O_(2)喷施和摘叶处理的粗皮果率分别为51.93%、29.52%;3组果实中果皮中的木质素含量分别为3.4%、4.9%、3.9%,果肉中的木质素含量分别为1.5%、1.7%、2.0%,2个处理组均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的粗皮果率以及果实中的木质素含量。H_(2)O_(2)喷施后外果皮的丙二醛(MDA)和活性氧(H_(2)O_(2)和O-2)含量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7和2.9倍。与之相应,库尔勒香梨果皮可溶性糖、淀粉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也显著增加,分别为对照的1.3和1.4倍。摘叶处理后库尔勒香梨果肉中可溶性糖、淀粉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也显著提高,分别为对照组果肉的1.2和2.0倍。【结论】2种人为逆境处理能有效提高粗皮果的比率,并且提高果实内部单位视野中的石细胞数量和木质素含量。其中H_(2)O_(2)喷施组主要对库尔勒香梨的果皮部分产生影响;摘叶组主要对库尔勒香梨的果肉部分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粗皮果 氧化胁迫 高温复合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叶片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牛倩 张雯 +8 位作者 韩守安 王敏 王文勇 冯福基 王环 弓佳琪 李佳颖 田嘉 谢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19-1928,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光温条件下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光合特性与荧光特性的变化,研究高温胁迫对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高温对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为材... 【目的】分析不同光温条件下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光合特性与荧光特性的变化,研究高温胁迫对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高温对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为材料,采用LI-6400,FMS-2等仪器测定光合指标,分析高温胁迫对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翠宝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2020年葡萄生长发育期(4~9月),高温环境的日最高温度43℃,日最高温超过40℃的天数为16 d;适温环境的日最高温仅38℃。高温环境与适温环境最高PAR光辐射强度值分别为1887和1730µmol/(m^(2)·s);2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在10:00时高温环境Pn高达18.9µmol/(m^(2)·s),高于适温环境13.0µmol/(m^(2)·s)。无核白鸡心在适温环境下光补偿点较高,无核翠宝在高温环境光补偿点较高;2个品种表观量子效率和暗呼吸速率在高温环境较高。无核翠宝qP和NPQ值在高温环境中高于适宜环境;无核白鸡心在高温环境中ΦPSⅡ值和电子传递速率值高于适宜环境。【结论】无核白鸡心在高温环境净光合速率最高,光合能力表现较好,长期在高温环境下生长已经适应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葡萄 光响应曲线 光合日变化 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岩石细观裂纹演化机制研究进展
14
作者 高经纬 蒋迪 范立峰 《应用力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64-285,共22页
为了深入理解高温岩石细观裂纹演化机制,通过分析,从缓慢加热冷却作用效应、热冲击作用效应、应力作用效应和高温-应力共同作用效应4个角度系统地总结了岩石细观裂纹演化机制研究进展,阐述了高温岩石细观裂纹演化规律,梳理了声发射监测... 为了深入理解高温岩石细观裂纹演化机制,通过分析,从缓慢加热冷却作用效应、热冲击作用效应、应力作用效应和高温-应力共同作用效应4个角度系统地总结了岩石细观裂纹演化机制研究进展,阐述了高温岩石细观裂纹演化规律,梳理了声发射监测技术、超声波技术、压汞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CT扫描系统等先进试验技术在细观裂纹演化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缺乏多物理场-多相介质耦合作用下细观结构变化的研究,缺乏细观结构参数与宏观物理力学参数建立定量关系的研究,从多技术联合监测和建立宏细观定量关系两方面展望了高温岩石细观裂纹演化问题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高温 热冲击 高温-应力作用 细观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