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AA-Net:一种实孔径扫描雷达迭代自适应角超分辨成像方法
1
作者 毛德庆 杨建宇 +3 位作者 杨明杰 张永超 张寅 黄钰林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3-1091,共19页
实孔径雷达(RAR)通过天线扫描工作,以获取大范围探测区域内目标的观测信息。但是,由于雷达天线尺寸小,受天线衍射机理限制,与距离分辨率相比,其角分辨率通常较低。角超分辨处理方法,可利用天线方向图与目标散射间的卷积关系,通过求解卷... 实孔径雷达(RAR)通过天线扫描工作,以获取大范围探测区域内目标的观测信息。但是,由于雷达天线尺寸小,受天线衍射机理限制,与距离分辨率相比,其角分辨率通常较低。角超分辨处理方法,可利用天线方向图与目标散射间的卷积关系,通过求解卷积反演问题,以提高扫描雷达角分辨率。但是,由于测量矩阵的低秩特性,传统角超分辨处理方法,存在正则化参数选择难、迭代更新慢等问题,并且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角超分辨处理性能明显下降。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网络的迭代自适应实孔径扫描雷达角超分辨成像方法。首先,该文将实孔径扫描雷达的卷积反演问题转化为回波自相关矩阵反演求解问题,以改善求逆矩阵的病态性;其次,将可学习的修正矩阵引入到迭代自适应求解方法中,以实现迭代自适应求解方法与深度网络的结合;最后,通过迭代学习更新回波自相关矩阵,降低噪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提高实孔径雷达的角分辨率。仿真及实测数据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避免传统算法中的手动参数选择和迭代更新慢等问题。同时,由于深度网络的学习拟合能力,所提方法可在低信噪比条件下保持良好的角超分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孔径雷达 角超分辨重建 深度网络 迭代自适应 参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看葛浩文译本《狼图腾》的适应选择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秀琴 笪鸿安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80-84,93,共5页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界定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和"译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探讨《狼图腾》葛浩文英译本取得成功的原因,指出它的成功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以...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界定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主题概念和"译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探讨《狼图腾》葛浩文英译本取得成功的原因,指出它的成功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以及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结果,从而说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强大解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狼图腾》 译者 三维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 被引量:170
3
作者 胡庚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95,共6页
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借用"生命体"接受"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 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翻译就是译者的适应与译者的选择。借用"生命体"接受"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译者"适应"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译者选择的是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度和对译本的最终行文。这种描述可以表达为:翻译过程=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译者对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程度的"选择"+译者对译本最终行文的"选择")。简化地说,翻译=译者的适应+译者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过程 适应 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 被引量:306
4
作者 胡庚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67,共6页
生态翻译学在新世纪之初应运而生,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本文指出,"关联序链"的认知路径、"类似同构"的生态特征、"适应/选择"的理论体系以... 生态翻译学在新世纪之初应运而生,既有全球因素,又有中国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既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本文指出,"关联序链"的认知路径、"类似同构"的生态特征、"适应/选择"的理论体系以及"论/学一体"的同源贯通,是生态翻译学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前提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翻译适应选择论 背景 研究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语境顺应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兼谈语用翻译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5
5
作者 廖开洪 李锦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5期92-95,共4页
本文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指导,旨在探讨顺应文化语境对翻译标准和翻译研究的影响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本文着重探讨了顺应文化语境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指出翻译中词义的恰当选择必须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译文才能实现原... 本文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理论指导,旨在探讨顺应文化语境对翻译标准和翻译研究的影响及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本文着重探讨了顺应文化语境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指出翻译中词义的恰当选择必须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译文才能实现原文文化信息的传递,获得原文与译文的对等转换,从而取得接近等效的语用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论 文化语境 词义选择 等效翻译 翻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感受野的自适应多尺度信息融合的图像转换 被引量:7
6
作者 尹梦晓 林振峰 杨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86-2394,共9页
为提高图像转换模型生成图像的质量,该文针对转换模型中的生成器进行改进,同时探究多样化的图像转换,拓展转换模型的生成能力。在生成器的改进方面,利用选择性(卷积)核模块(SKBlock)的动态感受野机制获取和融合生成器中每个上采样特征... 为提高图像转换模型生成图像的质量,该文针对转换模型中的生成器进行改进,同时探究多样化的图像转换,拓展转换模型的生成能力。在生成器的改进方面,利用选择性(卷积)核模块(SKBlock)的动态感受野机制获取和融合生成器中每个上采样特征的多尺度信息,借助特征的多尺度信息和动态感受野构造选择性(卷积)核的生成式对抗网络(SK-GAN)。与传统生成器相比,SK-GAN以动态感受野获取多尺度信息的生成结构提高了生成图像的质量。在多样化图像转换方面,基于SK-GAN在草图合成真实图像任务提出带引导图像的选择性(卷积)核的生成式对抗网络(GSK-GAN)。该模型利用引导图像指导源图像的转换,通过引导图像编码器提取引导图像特征,然后由参数生成器(PG)和特征转换层(FT)将引导图像特征的信息传递至生成器。此外,该文还提出双分支引导图像编码器以提高转换模型的编辑能力,以及利用引导图像的隐变量分布实现随机样式的图像生成。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生成器有助于提高生成图像质量,SK-GAN在多个数据集中获得合理的生成结果。GSK-GAN不仅保证了生成图像的质量,还能生成更多样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转换 多尺度信息 动态感受野 自适应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频率选择的鲁棒时延估计算法 被引量:7
7
作者 万新旺 吴镇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0-894,共5页
为了增强相位变换加权广义互相关方法(GCC-PHAT)这一常用时延估计方法对噪声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自适应选择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利用较短的语音数据(32ms)估计出每个频率的协方差矩阵,从而计算出每个频率的信噪比(SNR),然后自适... 为了增强相位变换加权广义互相关方法(GCC-PHAT)这一常用时延估计方法对噪声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自适应选择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利用较短的语音数据(32ms)估计出每个频率的协方差矩阵,从而计算出每个频率的信噪比(SNR),然后自适应地选择SNR较大的频率用于时延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在中等混响(混响时间T60=0.3s)还是在强混响(T60=0.6s)条件下,相对于GCC-PHAT方法,该算法对噪声的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风阵列 时延估计 GCC-PHAT算法 自适应频率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适应选择度”与译本的接受效度研究——以《好了歌注》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安江 胡晨飞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6,共7页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三维"转换视角来进行译本优劣评定的方法,实际上是以"充分性"原则为理论预设,它的翻译批评视角是以"源语"和"原作者"为中心的。由此,在此论述框架中产生的&qu...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三维"转换视角来进行译本优劣评定的方法,实际上是以"充分性"原则为理论预设,它的翻译批评视角是以"源语"和"原作者"为中心的。由此,在此论述框架中产生的"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本也许就无法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最佳翻译",因为,所谓的"最佳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目标语境及目标读者的"可接受性"原则来厘定的,它彰显的是翻译批评视角中的"目标语中心"和"读者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分性 可接受性 霍译本 杨译本 翻译适应选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舒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135-138,共4页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阐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研究的意义,应用生态翻译学主要核心理念,如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涉及"生态学"和"翻译学"。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阐述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研究的意义,应用生态翻译学主要核心理念,如翻译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论、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论、翻译主体的"译者中心"论等来指导社会科学论文英文摘要翻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英文摘要 和谐统一 适应 选择 译者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翻译语境中的顺应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永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7-169,共3页
应用顺应论、阐释学的相关观点研究译者在微观翻译语境中的翻译操作机制,认为微观翻译语境的潜在构成要素丰富多样;译者顺应微观翻译语境因素的过程符合选择性注意规律;影响译者注意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随具体情境而变,具有... 应用顺应论、阐释学的相关观点研究译者在微观翻译语境中的翻译操作机制,认为微观翻译语境的潜在构成要素丰富多样;译者顺应微观翻译语境因素的过程符合选择性注意规律;影响译者注意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因素随具体情境而变,具有动态性;语境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译者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 翻译语境 选择性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与选择:俄语“关于”类单一式标题汉译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丽芬 徐春艳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22,共7页
从适应与选择视角探讨俄语"关于"类单一式标题的汉译模式。俄语单一式"关于"类标题主要有三类:о+第六格、про+第四格、к+第三格;大体对应于汉语粘着结构"关于"、"有关"以及自由格式"... 从适应与选择视角探讨俄语"关于"类单一式标题的汉译模式。俄语单一式"关于"类标题主要有三类:о+第六格、про+第四格、к+第三格;大体对应于汉语粘着结构"关于"、"有关"以及自由格式"论"、"说"、"谈"、"议"等。俄语标题汉译时,应适应并尽量维持俄汉双语生态、遵循语体特点、选择译语相对应的更常用的结构模式,达到最佳限度的适应,使俄语标题汉译在语形、语义和语用等方面本土化。本研究可为机译与机检以及翻译工作者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翻译模式,同时也可为其他语种该类结构标题汉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类单一式残余结构 标题 适应与选择 汉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批评的目的和功能视阈下的语言学派与文化学派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敬才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对翻译研究的两大流派——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目前在译界存在着褒贬不一的评价。翻译活动涉及到语言和文化两大方面,因此翻译批评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需要不同流派的共同参与,需要把微观和宏观、信度和效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 对翻译研究的两大流派——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目前在译界存在着褒贬不一的评价。翻译活动涉及到语言和文化两大方面,因此翻译批评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需要不同流派的共同参与,需要把微观和宏观、信度和效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证翻译批评目的和功能的成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批评 目的与功能 语言学派 文化学派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文语义机器翻译中的模糊语义选取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皮谨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42-44,共3页
为了提高英语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自适应跟随性,需要进行模糊语义选取。提出基于概念集上下文匹配的英文语义机器翻译中的模糊语义选取技术,采用模糊语义本体映射方法进行英文机器翻译的语义特征筛选,得到本体内部所有英语文本上下文的... 为了提高英语机器翻译的准确性和自适应跟随性,需要进行模糊语义选取。提出基于概念集上下文匹配的英文语义机器翻译中的模糊语义选取技术,采用模糊语义本体映射方法进行英文机器翻译的语义特征筛选,得到本体内部所有英语文本上下文的语义信息参量,对参量进行自适应伴随跟踪,计算概念语义相似度,设计翻译语义偏离反馈系数进行误差修正,实现模糊语义选取。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模糊语义选取,对英语语义机器翻译的查准率较高,翻译准确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翻译 模糊语义选取 本体映射 自适应跟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重自适应clonal选择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14
作者 李勇 王昱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9,共4页
在求解两个目标以上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时,基于Pareto支配的多目标进化算法多数需要较长的求解时间。基于固定权重的聚合函数方法求解速度快,但要确定一个适合待求解问题的合理权重是十分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clonal选择算法与权重... 在求解两个目标以上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时,基于Pareto支配的多目标进化算法多数需要较长的求解时间。基于固定权重的聚合函数方法求解速度快,但要确定一个适合待求解问题的合理权重是十分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clonal选择算法与权重自适应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权重自适应clonal选择算法。并将权重自适应clon-al选择算法应用于以等功率裕量、轧制能耗及带钢打滑概率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的三目标优化模型进行冷连轧轧制规程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与实际应用的轧制规程相比优化后的轧制规程使功率裕量更加均衡,打滑发生的机率变小,同时也降低了总的轧制能耗。与权重自适应遗传算法相比,该算法能更好的达到预期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重自适应 clonal选择算法 冷连轧机 轧制规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