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静定六维力传感器静定测量模型及标定方法 被引量:26
1
作者 姚建涛 李立建 +1 位作者 许允斗 赵永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27-1933,共7页
针对一种预紧式超静定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通过综合考虑传感器的整体刚度和分支杆变形的位移协调关系,以简洁的解析表达式推导得到了包含中间预紧分支作用的广义外力与6个测量分支轴向力之间的全映射关系,建立了超静定六维力传感... 针对一种预紧式超静定Stewart结构六维力传感器,通过综合考虑传感器的整体刚度和分支杆变形的位移协调关系,以简洁的解析表达式推导得到了包含中间预紧分支作用的广义外力与6个测量分支轴向力之间的全映射关系,建立了超静定六维力传感器的静定测量模型,并提出一种超静定六维力传感器的静定标定方法,进行了标定实验及测试研究。研究内容为解决超静定并联式结构的六维力传感器受力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为超静定结构六维力传感器的标定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维力传感器 预紧式超静定 静定测量模型 静定标定 误差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索结构位移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沈黎元 李国强 罗永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1-295,共5页
基于索杆体系矩阵分析的基本理论,借助优化方法,提出了预应力索结构的位移控制方法.在保证预应力索结构各索段一定的预应力水平且不致松弛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结构中某些索段的长度,来达到控制节点位移的目的.此方法可应用于精密结构的形... 基于索杆体系矩阵分析的基本理论,借助优化方法,提出了预应力索结构的位移控制方法.在保证预应力索结构各索段一定的预应力水平且不致松弛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结构中某些索段的长度,来达到控制节点位移的目的.此方法可应用于精密结构的形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索结构 动(不)定 静(不)定 位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起落架强度试验技术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彬文 董登科 +1 位作者 陈莉 谢宇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6,157,共9页
针对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起落架的超静定连接及高支柱结构所带来的试验问题,基于刚度等效理论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别对起落架与机身连接和与试验装置连接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调整试验装置结构形式、尺寸及厚度等,实现起落架装置连接模型对机... 针对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起落架的超静定连接及高支柱结构所带来的试验问题,基于刚度等效理论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别对起落架与机身连接和与试验装置连接模型进行分析,通过调整试验装置结构形式、尺寸及厚度等,实现起落架装置连接模型对机身连接模型在变形主方向位移的模拟;基于数值仿真的力学边界条件模拟,计算主起落架轮轴中心点在最大载荷时的位移,预先调整加载点安装位置以保证最大载荷时的加载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机尾下沉着陆最大回弹载荷内外轮分配比例为6∶4的工况下,轮轴中心点主变形方向的位移基本相同,两种连接方式各向载荷最大误差在7%左右。研制了集模块化、多功能和通用性于一体的机身刚度模拟自平衡试验装置,满足了主起落架8种工况的静强度试验需求,可为其他型号起落架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两栖飞机 高支柱 超静定 起落架 静强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大型超静定框架的动态应力测试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滑广军 李强 +1 位作者 杨益民 张瑞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9-172,共4页
对于在多载荷场下工作的大型、复杂钢结构设备,由于其自重及多种载荷的影响,边界条件比较复杂,采用单一的试验测试技术手段或仿真计算手段都很难精确地获得其真实应力状态。采用应变电测方法和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相结合,对某厂大型的超... 对于在多载荷场下工作的大型、复杂钢结构设备,由于其自重及多种载荷的影响,边界条件比较复杂,采用单一的试验测试技术手段或仿真计算手段都很难精确地获得其真实应力状态。采用应变电测方法和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相结合,对某厂大型的超静定平移框架的本体钢结构应力分布及载荷分布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利用测试数据结果对有限元建模的边界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了修正。测试及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实验测试和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能够弥补单纯试验测试技术和计算技术的不足,充分发挥了实验测试技术和仿真计算技术的优点,提高了分析的精度。是全面掌握大型超静定框架类结构应力状态的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静定结构 应变电测技术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误差对过约束机构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秦伟 黄茂林 伍驭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1327-1331,共5页
针对平面闭链机构为超静定的过约束结构和制造误差的非平面性 ,将结构力学中处理超静定结构的力分析法与平面连杆机构的动力分析相结合 ,以构件的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为变形协调条件 ,建立了考虑非运动平面过约束的平面连杆机构动力学分... 针对平面闭链机构为超静定的过约束结构和制造误差的非平面性 ,将结构力学中处理超静定结构的力分析法与平面连杆机构的动力分析相结合 ,以构件的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为变形协调条件 ,建立了考虑非运动平面过约束的平面连杆机构动力学分析模型。仿真结果揭示了制造误差对过约束机构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误差 平面连杆机构 过约束 超静定结构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基本结构求解超静定问题的力法方程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立军 邓志恒 +1 位作者 陆守明 孙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4-597,共4页
力法分析中,冗余约束力和荷载可以基于不同基本结构求解超静定问题.采用卡氏定理,推导了力法新的分析方法基本方程,证明了在力法分析中可以混合采用不同的基本结构建立力法基本方程和求解自由项,并对新的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 力法分析中,冗余约束力和荷载可以基于不同基本结构求解超静定问题.采用卡氏定理,推导了力法新的分析方法基本方程,证明了在力法分析中可以混合采用不同的基本结构建立力法基本方程和求解自由项,并对新的基本方程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简单,结论正确,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力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法 超静定结构 基本结构 卡氏定理 图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桁架结构疲劳寿命的数值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源 韩旭 +1 位作者 姜潮 王林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0-714,共5页
以超静定桁架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的预测桁架结构疲劳寿命的数值方法。分析了对数阶次处理的原则,确定了适合桁架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阶次;修正了临界失效元件识别参数的定义,使约界参数的选择更加精确;在主... 以超静定桁架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预测模型(GM)的预测桁架结构疲劳寿命的数值方法。分析了对数阶次处理的原则,确定了适合桁架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的阶次;修正了临界失效元件识别参数的定义,使约界参数的选择更加精确;在主要疲劳失效模式搜寻前增加了临界失效内力判据,减小了识别失效模式算法的计算量;应用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估计威布尔分布函数,预测出不同可靠度下的桁架结构疲劳安全寿命。所提供的十杆桁架结构的算例证明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静定桁架结构 对数准则 灰色预测模型 威布尔分布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静定结构徐变效应的力法分析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沈蒲生 方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静定结构分别承受常荷载和变荷载时考虑徐变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基于力法和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给出了超静定结构考虑施工过程和徐变影响的内力分析方法。该法去掉超静定结构中的多余约束,使原结构等效为一个同时承受外荷载、弹性... 根据静定结构分别承受常荷载和变荷载时考虑徐变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基于力法和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给出了超静定结构考虑施工过程和徐变影响的内力分析方法。该法去掉超静定结构中的多余约束,使原结构等效为一个同时承受外荷载、弹性多余力和随时间变化的徐变多余力的静定结构称为基本结构。对基本结构分别进行承受每种力作用时的徐变分析,得到相应的在多余力方向上的位移。根据多余力处的变形协调条件列出并求解力法平衡方程得到徐变多余力。此外,对其中一个算例进行徐变分析,得出各相关因素对结构受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模量法 徐变 超静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对超静定结构受力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文兰 许允斗 +2 位作者 闫文楠 姚建涛 赵永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8-655,共8页
目前有关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中几乎均未考虑分支重力的影响,针对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分支重力情况下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的方法。首先基于分支的力矩平衡方程直接求解出在分支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施加给动平台的垂直分支轴线方向的约束力分... 目前有关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中几乎均未考虑分支重力的影响,针对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分支重力情况下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的方法。首先基于分支的力矩平衡方程直接求解出在分支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施加给动平台的垂直分支轴线方向的约束力分量,并将其视作施加给结构的广义外力;然后基于结构变形协调关系和受力平衡方程,获得超静定结构各分支沿其轴线方向的约束力分量的完整解析表达式以及存在制造误差时装配内力的解析表达式;最后讨论了分支重力对超静定结构受力的影响机理。以平面超静定结构3-RR和空间超静定结构7-SS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建立对应的刚柔混合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 超静定结构 3-RR结构 7-SS并联机构 受力分析 装配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弯矩计算的共轭梁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冯健 吕志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A11期71-75,共5页
利用共轭梁原理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次弯矩十分方便,基于该原理可以推出简便的计算公式,对某些情况可以直接用作图的方法求得结果.本文推出普遍适用的计算公式,针对几种常用的预应力筋布置形式进行作图法计算的介绍。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超静定结构 次弯矩 共轭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结构多工况下强度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隋允康 邵建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3-228,共6页
对自适应超静定桁架结构的强度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把模型从单一工况推广到了多工况。实现了理论的完整性.定义了结构工作状态系数,分析了作动器的联入对结构强度的影响,利用超静定桁架的耦合特性和作动器的调节功能,把强度控制问... 对自适应超静定桁架结构的强度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把模型从单一工况推广到了多工况。实现了理论的完整性.定义了结构工作状态系数,分析了作动器的联入对结构强度的影响,利用超静定桁架的耦合特性和作动器的调节功能,把强度控制问题转化为数学规划问题,方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结构 强度控制 作动器 超静定桁架 耦合特性 多工况 数学规划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伟辰 吕志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5-39,共5页
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单位次弯矩法,该法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所有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同时满足两类极限状态为设计原则,基本上避免了工程设计中常见的试算过程,并使得设计结果合理、经济;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单位次弯矩法,该法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所有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同时满足两类极限状态为设计原则,基本上避免了工程设计中常见的试算过程,并使得设计结果合理、经济;在此基础上,还对如何有效地利用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由于施加预应力而产生的次内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预应力筋的布置方案、曲线选型,和积极利用非吻合束等问题提出了可供实践应用的设计建议.附有工程设计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超静定结构 结构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变刚度分析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简斌 黄音 王正霖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1-7,共7页
变刚度分析法是一种解预应力超静定结构问题的简便易行且精度较高的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也已为系列大型试验所验证。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超静定结构 变刚度法 次弯矩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工程中静不定结构内力的通用方法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2-272,共11页
基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中静不定结构内力的求解多采用力法、位移法等方法,静不定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平衡状态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其应变能存在极小值,故利用静不定结构的多余约束力列出其应变能表达式,引入拉格朗日乘数并结合... 基于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中静不定结构内力的求解多采用力法、位移法等方法,静不定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平衡状态是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其应变能存在极小值,故利用静不定结构的多余约束力列出其应变能表达式,引入拉格朗日乘数并结合静力平衡方程,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对拉格朗日函数求一阶导数并令一阶导数等于0,即可求得静不定结构的内力,并通过算例予以证明。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求解平面或空间静不定梁、弧形结构、刚架、桁架(包括非线性材料)的约束反力、内力及位移;采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静不定桁架内力的通用性较强,不但可以克服常规方法需利用几何关系建立协调方程的缺陷,而且具有力学概念清晰直观、计算过程简洁、便于工程设计人员在实际中掌握和计算的优点;其所得结果是精确解析解,故可以用于检验其他方法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不定 结构 内力 平衡 拉格朗日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变效应的位移分析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方辉 沈蒲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5,共4页
位移法分析超静定结构徐变效应的关键是求单元的徐变固端力.本文根据徐变分析的力法和虚功原理,推导出杆系结构一次加载的单元徐变固端力计算公式,发现单元的徐变固端力是杆件的徐变系数和弹性杆端力的函数。根据推导出的公式,用FORTRA... 位移法分析超静定结构徐变效应的关键是求单元的徐变固端力.本文根据徐变分析的力法和虚功原理,推导出杆系结构一次加载的单元徐变固端力计算公式,发现单元的徐变固端力是杆件的徐变系数和弹性杆端力的函数。根据推导出的公式,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结构徐变分析的位移法计算机程序,并对一个框架算例进行了徐变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各部分的浇筑时间差和持荷时间对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影响很大,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不能忽略徐变对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变 位移法 超静定结构 固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量结构温差应力的解析法及数值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文娟 叶志明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8-814,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中许多材料具有拉压不同模量性质,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复合材料,其拉压模量之比高达4倍以上,经典力学中的相同模量本构关系已不能完全反映材料的力学行为。文中用流动的坐标体系及分段积分方法推导出不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中许多材料具有拉压不同模量性质,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复合材料,其拉压模量之比高达4倍以上,经典力学中的相同模量本构关系已不能完全反映材料的力学行为。文中用流动的坐标体系及分段积分方法推导出不同模量结构的中性层计算表达式,编制温差内力的非线性迭代程序。为工程应用中计算不同模量结构提供一种简捷有效的解析—迭代法,并同时建立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同一实例的计算及分析,得出不同模量与经典力学相同模量两种方法计算结构内力的差异较大,最后提出对该类结构计算的合理建议以及利用不同模量优化结构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不同模量 超静定结构 温差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在役结构进入良性工作状态的装配误差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隋允康 邵建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基于超静定桁架的内力特点,利用装配应力,使在役结构各杆件强度标志的工作状态更为合理地得到调整.提出了各杆工作状态指标的概念,根据等强度准则,进而提出了结构最合理工作状态指标的概念.
关键词 在役结构 超静定桁架 装配应力 良性工作状态 装配误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载多工况下超静定桁架工作状态控制途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建义 隋允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1-343,共3页
利用超静定桁架的内力耦合特性 ,把调整桁架工作状态的控制模型由荷载单工况推广到多工况 ,通过截短少量杆件 ,使结构在多工况下的受力状态更为合理 ;采用了临界约束初选策略 ,避免因荷载多工况引起的计算规模的增长 ,相应的算法保持在... 利用超静定桁架的内力耦合特性 ,把调整桁架工作状态的控制模型由荷载单工况推广到多工况 ,通过截短少量杆件 ,使结构在多工况下的受力状态更为合理 ;采用了临界约束初选策略 ,避免因荷载多工况引起的计算规模的增长 ,相应的算法保持在原有单工况的规模 ;线性规划模型给出了桁架算例的满意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控制 荷载多工况 超静定桁架结构 工作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简化的竹编水泥沼气池力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军 姚顺忠 +1 位作者 李慧峰 曾世东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8-72,共5页
针对目前在滇南一带开发推广的竹编水泥沼气池 ,在实地测试和实验室测试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一类简化的三次超静定力学模型 ,并采用力法对赘余力进行严格的数学、力学分析与计算 .构造与实际结构接近的理论模型 ,针对壁厚 3,5cm的情形进... 针对目前在滇南一带开发推广的竹编水泥沼气池 ,在实地测试和实验室测试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一类简化的三次超静定力学模型 ,并采用力法对赘余力进行严格的数学、力学分析与计算 .构造与实际结构接近的理论模型 ,针对壁厚 3,5cm的情形进行数值计算 ,计算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所讨论的模型及力学算法分析是正确的 ,计算程序是可靠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编水泥沼气池 力学模型 超静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超静定桁架强度控制能力的提高 被引量:1
20
作者 隋允康 邵建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7-103,共7页
利用作动器的调节功能和超静定桁架的内力耦合特性,提高了自适应超静定桁架结构的承载能力,获得了更加合理的结构工作状态,有效地解决了文[8]中当作动器刚度较小时调控能力受限的问题。计算结果比文[8]模型的结果更令人满意。
关键词 自适应结构 强度控制 作动器 承载能力 超静定桁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