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梭条花叶病(WSSM)致病力与品种抗性互作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庆树 周益军 +1 位作者 程兆榜 韩红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6-17,共2页
小麦梭条花叶病已成为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地区小麦上的一种重要病害,选用抗病品种是综合防治该病害的一项关键措施。1986年我们在筛选、推广抗病品种的同时,首次发现由于小麦梭条花叶病致病力不同而导致了地区间品种抗病性... 小麦梭条花叶病已成为我国长江、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地区小麦上的一种重要病害,选用抗病品种是综合防治该病害的一项关键措施。1986年我们在筛选、推广抗病品种的同时,首次发现由于小麦梭条花叶病致病力不同而导致了地区间品种抗病性的差异。为进一步证实这一现象的存在,我们采用病土和人工机械接种试验方法,连续多年测定了省内外20多个地区毒源的200多个小麦品种,结果如下:经对毒源与品种的互作反应分析,筛选出一批对不同致病力有明显“鉴别”能力的品种。研究结果还表明,WSSM致病力分化较为复杂,不同地区的毒源致病力几乎亦不相同。鉴于某些品种对不同毒源表现为高抗(无症)和高感两种极为明显的反应(图1),以及参试品种的抗性水平、显症时差和症状,将参试毒源分为A、B、C、D 4种类型。A型:多数品种(68%)不显症状,高感品种所占比例小(8%),病株轻度黄化;B型:不显症状品种比例最小(24%),但在发病品种中,多数(58%)发病轻,表现抗(耐)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叶病毒 致病力 品种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程兆榜 侯庆树 +2 位作者 周益军 范永坚 陈忠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9-364,共6页
本试验选用 17个高抗品种、 9个高感品种随机组合进行杂交 ,通过对 F1、 F2 和部分 BC1、 BC2的抗感鉴定结果以及 F3代的追踪分析 ,研究了小麦品种对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遗传规律 .结果表明 ,小麦品种对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为细胞核遗... 本试验选用 17个高抗品种、 9个高感品种随机组合进行杂交 ,通过对 F1、 F2 和部分 BC1、 BC2的抗感鉴定结果以及 F3代的追踪分析 ,研究了小麦品种对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遗传规律 .结果表明 ,小麦品种对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为细胞核遗传 ,这一性状受多对显性基因的控制 ,不同品种含有其中的一对或两对或三对 ,大多数品种都含有一对抗性效应很强的抗病基因 .这些结果显示 ,通过对高产感病品种进行遗传改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梭条花叶病 抗性遗传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小麦土传病毒病的研究 Ⅲ.小麦梭条花叶病综合防治技术及其依据 被引量:27
3
作者 侯庆树 周益军 +6 位作者 韩红 李志正 王令坤 方南春 孙立洲 虞成龙 张剑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7-43,共7页
利用抗病品种和轮作换茬为主的综合配套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小麦梭条花叶病。种植抗病良种能使病田达到持续高产的效果,试验表明,不同病区的小麦梭条花叶病毒源致病力存在差异。根据品种和8个病区毒源的互作反应,可将品种抗性分为3种... 利用抗病品种和轮作换茬为主的综合配套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小麦梭条花叶病。种植抗病良种能使病田达到持续高产的效果,试验表明,不同病区的小麦梭条花叶病毒源致病力存在差异。根据品种和8个病区毒源的互作反应,可将品种抗性分为3种类型,其中部分抗病品种(系)已得到合理利用;轮作换种油菜、大麦等可改造重病田;在始病期追施氮肥可促进生长,增强麦苗抗耐病能力;适当迟播能错过和缩短介体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侵染传毒时间,精耕细作加强水土管理,可减缓毒源扩散和抑制介体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病毒病 梭条花叶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抗小麦新品种扬辐麦5号的选育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震天 陈秀兰 +2 位作者 张容 王建华 王锦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为控制小麦黄花叶病及白粉病的危害,培育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以携带Pm4a抗白粉病基因高产小麦品种扬麦11为轮回亲本,以辐射诱变抗黄花叶病种质扬辐麦9311为供体亲本,通过回交转育方法,经辐射诱变和多年多点鉴定选择,育成高抗小麦黄花... 为控制小麦黄花叶病及白粉病的危害,培育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以携带Pm4a抗白粉病基因高产小麦品种扬麦11为轮回亲本,以辐射诱变抗黄花叶病种质扬辐麦9311为供体亲本,通过回交转育方法,经辐射诱变和多年多点鉴定选择,育成高抗小麦黄花叶病、兼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扬辐麦5号,2011年通过安徽省审定。该品种产量高,安徽省淮南麦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显著,小麦黄花叶病抗性达到高抗水平,抗白粉病,中抗纹枯病,品质指标达弱筋小麦标准,适合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黄花叶病 白粉病 兼抗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任丽娟 张旭 +2 位作者 周淼平 陈庆标 马鸿翔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4-159,共6页
为给抗小麦梭条花叶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冬小麦品种C112633(抗病亲本)与扬麦158(感病亲本)杂交组合的RIL群体进行了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C112633×扬麦158... 为给抗小麦梭条花叶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冬小麦品种C112633(抗病亲本)与扬麦158(感病亲本)杂交组合的RIL群体进行了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C112633×扬麦158的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受3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G2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1%,多基因效应很小,其遗传率几乎为零。因此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主要为主基因遗传,但3对主基因的基因效应不等,第1对主基因的基因效应分别为3.38和4.49;第2对主基因的两个重复基因效应分别为8.23和7.41;第3对主基因的两个重复基因效应分别为14.12和13.63,是第1对主基因效应的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梭条花叶病 抗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梭条花叶病品种的鉴定和选育 被引量:6
6
作者 姚金保 姚国才 +1 位作者 杨学明 钱存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5-348,共4页
为筛选抗梭条花叶病的小麦品种(系)供育种和生产应用,自1997年起对425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本所”)育成的高代品系和384份来自不同省份的推广品种(系)进行了连续多年的梭条花叶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25份本所... 为筛选抗梭条花叶病的小麦品种(系)供育种和生产应用,自1997年起对425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本所”)育成的高代品系和384份来自不同省份的推广品种(系)进行了连续多年的梭条花叶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25份本所育成的高代品系中有54份表现高抗,占12.7%,116份为中抗,占27.3%。来自不同省份的推广品种(系)表现高抗的有102个,占26.6%,中抗的有71份,占18.5%。不同省份之间出现高抗品种的比例差异很大,来自陕西和山西省的绝大部分小麦品种均表现高抗,而来自四川、江苏、湖北的小麦品种中出现高抗的品种较少。通过系统选育和采用抗感品种间杂交,后代进行严格选择,均可以育成抗病高产的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梭条花叶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小麦梭条花叶病毒RT-PCR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彬 范永坚 +3 位作者 许志刚 周益军 吴淑华 程兆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7-40,共4页
采自江苏省南京市郊区的小麦病毒病样品提纯后 ,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结果表明 ,病毒外壳蛋白 (CP)为单一组分 ,相对分子质量为 36 5× 10 3 。经 1 2g·dL-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病毒核酸有两个组分 ,即RNA1和RNA2。根据A... 采自江苏省南京市郊区的小麦病毒病样品提纯后 ,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结果表明 ,病毒外壳蛋白 (CP)为单一组分 ,相对分子质量为 36 5× 10 3 。经 1 2g·dL-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病毒核酸有两个组分 ,即RNA1和RNA2。根据AnbeSohn发表的小麦梭条花叶病毒RNA 13′端部分核苷梭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以提纯样品的RNA1为模板 ,经RT PCR扩增出包含CP基因在内的 1 7kb的特异性目的片段 ,据此鉴定所采集的毒原为小麦梭条花叶病毒 (WSS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梭条花叶病毒 RT-PCR 分子鉴定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抗病特性的研究Ⅱ.抗病性与植株内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关系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建军 李祥 侯明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0-425,共6页
比较了4个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在接种和未接种处理中植株体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未接种处理中,叶片PPO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 比较了4个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具有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在接种和未接种处理中植株体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未接种处理中,叶片PPO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根系中PPO活性则与品种的抗介体(禾谷多粘菌)能力呈正相关。在接种处理中,各品种叶片中的PPO活性和POX活性均比各自的对照高,其中PPO活性的升高率是抗病品种明显大于感病品种;POX活性的升高率则是感病品种明显大于抗病品种。根系中的PPO活性,在初见病期前后,各品种亦比其对照高,且升高率与品种的抗介体能力呈正相关。无论接种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梭条斑花叶病毒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辉县红-荆州黑麦异染色体系的选育及其梭条花叶病抗性鉴定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爱霞 亓增军 +3 位作者 裴自友 庄丽芳 冯祎高 王秀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9-645,共7页
为发掘和利用荆州黑麦所携抗梭条花叶病基因,综合利用分子细胞遗传学与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多年抗性鉴定,从高感梭条花叶病小麦地方品种辉县红与荆州黑麦杂交后代(F7~F9)中选育出二体异附加系5个(分别添加1R、2R、R3、5R和R7)、5RS端二体... 为发掘和利用荆州黑麦所携抗梭条花叶病基因,综合利用分子细胞遗传学与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多年抗性鉴定,从高感梭条花叶病小麦地方品种辉县红与荆州黑麦杂交后代(F7~F9)中选育出二体异附加系5个(分别添加1R、2R、R3、5R和R7)、5RS端二体异附加系1个和多重异附加代换系2个(染色体组成分别为20″+2R(2D)″+4R″和19″+1R(1B)″+2R(2B)″+4R″)。鉴定表明,双二倍体荆辉1号高抗梭条花叶病,表明黑麦抗性基因可在小麦背景中稳定表达,2R、R7二体异附加系及2个含2R的多重异附加代换系均表现高抗,推测2R和R7上可能携带抗病基因。这些材料是研究荆州黑麦抗性基因遗传及小麦抗病育种的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荆州黑麦 异染色体系 梭条花叶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分子标记及QTL定位 被引量:3
10
作者 颜伟 蔡士宾 +3 位作者 吴纪中 任丽娟 张仙义 吴小有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0-904,共5页
为了探寻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遗传机制,以外引种质ARz与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杂交获得的包含137个株系(F9)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连续三年利用人工病圃对其进行抗梭条花叶病鉴定,发现株系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利用SSR标... 为了探寻小麦抗梭条花叶病的遗传机制,以外引种质ARz与大面积推广品种扬麦158杂交获得的包含137个株系(F9)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连续三年利用人工病圃对其进行抗梭条花叶病鉴定,发现株系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利用SSR标记技术对该群体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97个位点的多态性资料,用JionMap3.0对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作图,共拟合获得了由66个SSR标记位点组成的17个连锁群,涉及2A、2D、3A、3B、3D、5A、7B、7D等8条染色体;使用MapQTL5.0对与群体抗性显著相关的连锁群进行区间作图,结果在2D染色体长臂上检测到1个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相关的QTL,位于标记Xgwm539-Xg-wm608之间,LOD值5.8,LOD值峰距标记Xgwm608 1.7 cM,加性效应值为-0.458,可解释24.7%的表型变异。该抗性基因来源于亲本ARz。这此结果表明,在小麦2D染色体上存在与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相关的位点,标记Xgwm608可以用于抗病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梭条花叶病 抗性 分子标记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梭条花叶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金保 姚国才 +1 位作者 杨学明 钱存鸣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由土壤真菌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传播的小麦梭条花叶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麦区已成为危害小麦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我国在小麦梭条花叶病种质资源筛选、抗性机理、抗性遗传、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以及... 由土壤真菌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传播的小麦梭条花叶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麦区已成为危害小麦生产的一种严重病害。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我国在小麦梭条花叶病种质资源筛选、抗性机理、抗性遗传、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以及抗病育种方面的进展。研究表明,在我国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中存在着较丰富的抗病资源;植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抗性有密切的联系;抗病性表现为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可能受1~3对显性基因控制。通过抗感品种间杂交,可以育成抗病丰产的新品种。文中还对今后开展小麦抗梭条花叶病育种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梭条花叶病 遗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梭条花叶病致病性与新育成仪宁小麦的广高抗和丰产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侯庆树 周益军 +3 位作者 程兆榜 王令坤 朱宪皓 梅子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93-96,共4页
通过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梭条花叶病(WSSM)毒源可分为4个类型致病群,品种的抗病性可分为3种类型,抗病品种中存在抗介体、抗病毒和带毒隐症3种类型。本研究系统选育的仪宁小麦是属广高抗和抗介体类型品种,适... 通过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测定结果表明,小麦梭条花叶病(WSSM)毒源可分为4个类型致病群,品种的抗病性可分为3种类型,抗病品种中存在抗介体、抗病毒和带毒隐症3种类型。本研究系统选育的仪宁小麦是属广高抗和抗介体类型品种,适宜于江苏、河南、安徽一些主要病区种植,并表现较高的丰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梭条花叶病 致病性 抗性 丰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梭条花叶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清平 王秀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小麦梭条花叶病(Wheat spindle streak mosaic,WSSM)是由小麦梭条花叶病毒(Wheat spindlestreak mosaic virus,WSSMV)引起的土传病害,自20世纪末已成为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毒病之一。本文就小麦梭条花叶病毒的鉴定、病害的流行、... 小麦梭条花叶病(Wheat spindle streak mosaic,WSSM)是由小麦梭条花叶病毒(Wheat spindlestreak mosaic virus,WSSMV)引起的土传病害,自20世纪末已成为危害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毒病之一。本文就小麦梭条花叶病毒的鉴定、病害的流行、危害及防治、小麦梭条花叶病抗病鉴定技术和分级标准、小麦抗梭条花叶病遗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抗病遗传机制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讨论了近年来小麦梭条花叶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梭条花叶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梭条花叶病毒及其不同致病力分离物的外壳蛋白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庆树 程兆榜 周益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1-16,共6页
SDS—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电泳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梭条花叶病毒外壳蛋白是由分子量为36kd的单一亚基组成,但不同致病力分离物的稳定性有明显差异。稳定性较差的分离物外壳蛋白极易降解成2种分子量(30—33kd和26—27kd)甚至更小的产物。... SDS—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电泳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梭条花叶病毒外壳蛋白是由分子量为36kd的单一亚基组成,但不同致病力分离物的稳定性有明显差异。稳定性较差的分离物外壳蛋白极易降解成2种分子量(30—33kd和26—27kd)甚至更小的产物。降解程度(速度)明显受到制备病毒制剂的提纯和电泳前处理方法的影响。这一结果初步解释了国内外研究结果不相一致的原因;提出必须选用稳定的提纯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添加蛋白酶抑制剂,才能更有效地制备病毒电泳制剂和测定外壳蛋白组分。本研究结果还将对明确WSSMV种类,探明WSSMV与MYMV的关系,鉴别WSSMV分离物和汁液接种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花叶病毒 致病力 外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抗病特性的研究——Ⅰ.抗病性与抗病毒和抗介体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建军 李祥 侯明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研究了小麦抗病品种SK-4、SN7859和感病品种8201-69、81-5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的抗病性与其抗病毒(WSSMV)和抗传毒介体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 Led.)的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与它们抗病毒的能力一致;与它们抗... 研究了小麦抗病品种SK-4、SN7859和感病品种8201-69、81-5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病的抗病性与其抗病毒(WSSMV)和抗传毒介体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 Led.)的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与它们抗病毒的能力一致;与它们抗传毒介体的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尽一致。具体表现为抗病品种SK-4抗病毒和抗介体能力均强,SN7859抗病毒能力强,但抗介体能力较弱;感病品种81-5抗病毒能力弱,但抗介体能力较强,而8201-69则抗病毒和抗介体的能力均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梭条斑花叶病毒 禾谷多粘菌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地区小麦土传病毒病的进一步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剑平 阮义理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2-38,共7页
江苏省扬州地区发生的一种小麦土传病毒病,粒子呈线状,长度多为450—800nm,其中以650—750nm之间的尤多,1200nm以上的粒子也占一定比例,最长的达1700nm。病毒外壳蛋白为二个组分,分子量分别约为30kd和27kd。借助免疫电镜观察,发现此病... 江苏省扬州地区发生的一种小麦土传病毒病,粒子呈线状,长度多为450—800nm,其中以650—750nm之间的尤多,1200nm以上的粒子也占一定比例,最长的达1700nm。病毒外壳蛋白为二个组分,分子量分别约为30kd和27kd。借助免疫电镜观察,发现此病毒与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抗血清和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抗血清均有强烈的血清学反应。根据上述特性,进一步证实此病害的病原是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wssmV 病毒 粒子 长度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梭条花叶病品种的田间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初报 被引量:20
17
作者 岳绪国 景德道 陈爱大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25,共3页
对 3931份中间材料、163份品种 (系 )、2 0份区试新品系进行了梭条花叶病的抗性鉴定 ,筛选出 683份抗病中间材料、32份抗病品种 (系 )、4份区试品系 ,说明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比较大的品种和发挥重要作用的骨干亲本中抗源比较丰富。初步... 对 3931份中间材料、163份品种 (系 )、2 0份区试新品系进行了梭条花叶病的抗性鉴定 ,筛选出 683份抗病中间材料、32份抗病品种 (系 )、4份区试品系 ,说明目前生产上应用面积比较大的品种和发挥重要作用的骨干亲本中抗源比较丰富。初步研究了梭条花叶病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和抗性遗传 ,结果表明 :小麦发生病害后 ,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株高一般发生降低或减少 ,产量损失 10 %~ 30 % ;抗病特性为细胞核遗传 ;抗性基因为显性 ,属多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梭条花叶病 抗性遗传 抗性品种 抗病育种 田间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黄花叶病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立尚 潘正茂 +1 位作者 王梦扬 范春燕 《农业灾害研究》 2012年第2期1-2,13,共3页
小麦黄花叶病的病原为小麦黄花叶病毒,仅危害小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安徽等地。自然条件下,小麦黄花叶病病毒主要靠病土、病残体和病田流水中的禾谷多黏菌进行扩散,试验条件下还可经汁液摩擦接种传... 小麦黄花叶病的病原为小麦黄花叶病毒,仅危害小麦,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安徽等地。自然条件下,小麦黄花叶病病毒主要靠病土、病残体和病田流水中的禾谷多黏菌进行扩散,试验条件下还可经汁液摩擦接种传播。对于该病害的防治应采取以推广和利用抗病良种为基础,结合轮作换茬、合理作物布局、协调播期、适时增施氮肥及加强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 发生特点 防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