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Wood Vinegar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Water Implantation of Corn 被引量:3
1
作者 ZHOU Ling JIANG Enchen LI Bos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2期6-11,共6页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wood vinegar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the seeds of corn are dipped in wood vinegar of different dens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effects were found through all th...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wood vinegar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the seeds of corn are dipped in wood vinegar of different dens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effects were found through all the treatments on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the seed germinating energy and the germinating index. The regress CUBICS curves were develop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 The reasonable parameters range was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orn was cultivated by wood vinegar of different densities, aiming to study the effect of wood vinegar on biomass. It showed that all treatments had obvious effects on the seedling length and dry weight aboveground, the chlorophyll and dry weight underground were not included. The research results could be used to direct the wood vinegar deeply refining process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od vinegar DENSITY corn GERMINATION seeding grow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玉米播种的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设计试验
2
作者 李珊珊 吴正开 +4 位作者 王家忠 孔德刚 袁永伟 刘江涛 王泽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3,共7页
针对传统拖拉机进行玉米播种时作业直线度差、播种过程中动力传递不平稳的问题,设计了一台特征滑移率下牵引力超过10 kN的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首先,根据玉米播种农艺和播种作业要求,设计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播种机组整机架构、拖拉机的... 针对传统拖拉机进行玉米播种时作业直线度差、播种过程中动力传递不平稳的问题,设计了一台特征滑移率下牵引力超过10 kN的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首先,根据玉米播种农艺和播种作业要求,设计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播种机组整机架构、拖拉机的软件和能量传递架构;然后,分析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常见作业工况下的动力需求,根据开沟阻力计算关键部件功率需求,得到整机参数;最后,进行行走、播种工况试验测试,验证车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行走工况中,特征滑移率下的牵引动力为10 417 N,满足设计要求;电压、电流稳定输出,横向偏差在5 cm之内,满足作业要求。在播种工况下,特征滑移率下牵引动力为11 491 N,播种出苗后,苗直线度偏差在5 cm之内,满足农艺要求。标准工况下,动力电池单体在不同温度下稳定放电,电池以1 C放电时,容量在5~100 A·h之间能稳定运行,符合农业作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 玉米播种 行走工况 播种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种与混播对不同株型玉米根系竞争区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书萍 赵海岩 +1 位作者 刘晶 肖万欣 《辽宁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5-11,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区为2种播种方式:一是清种平展型玉米农大108(SP1)和紧凑型玉米郑单958(SP2),另一是两个不同株型玉米品种按1∶1混播(MP),副区为根系竞争的2个不同区域,即0~20 cm土层的根系重叠区(CD)和非重叠区...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区为2种播种方式:一是清种平展型玉米农大108(SP1)和紧凑型玉米郑单958(SP2),另一是两个不同株型玉米品种按1∶1混播(MP),副区为根系竞争的2个不同区域,即0~20 cm土层的根系重叠区(CD)和非重叠区(CK)。在种植密度90 000株/hm^(2)条件下,通过动态测定土壤温湿度、全氮含量、温室气体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MP处理下土壤温度总体上较SP2处理高2.9%、土壤湿度较SP2处理低3.1%;CK区域土壤湿度较CD区域高18.3%。与其他播种方式相比,SP2处理下土壤全氮含量比MP处理显著提高8.5%。整个生育期不同处理下N_(2)O和CO_(2)排放量顺序依次均表现是SP2处理>SP1处理>MP处理,且CD区域下的N_(2)O和CO_(2)排放量较CK区域分别减少7.3%和5.9%。SP2处理粒重、收获指数和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该处理下产量与其他处理产量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综上,在密植条件下,与清种平展型品种和两个不同株型品种混播相比,清种紧凑型玉米品种可获得较高产量,同时,该处理根系竞争区域附近土壤全氮含量相对较高,根系重叠区与非重叠区土壤湿度差较大,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方式 春玉米 株型 增密种植 根系重叠区 温室气体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列限姿导引侧充式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苏微 袁波 +3 位作者 赖庆辉 周生武 宛渊 李如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2-706,共15页
【目的】针对现有的机械式玉米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条件下播种质量下降的问题,设计一种双列限姿导引侧充式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方法】采用限姿板配合排种盘和护种盘分级限制引导种子侧充进入充种型孔前的姿态,同时利用径向突变结构辅助... 【目的】针对现有的机械式玉米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条件下播种质量下降的问题,设计一种双列限姿导引侧充式玉米高速精量排种器。【方法】采用限姿板配合排种盘和护种盘分级限制引导种子侧充进入充种型孔前的姿态,同时利用径向突变结构辅助种子自重清种,实现高速精量排种作业。结合玉米种子的形状特征与尺寸,分析种子分级限姿导引侧充的原理,确定关键部件的基本结构参数。运用离散元法与多体动力学(Discrete element method and multi-body dynamics, DEM-MBD)耦合的方法,以型孔插件顶部宽度、护种盘后侧高度以及护种盘底部角度为试验因素,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与漏播指数为评价指标,设计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仿真试验,并开展台架试验验证仿真试验的可靠性。【结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12 km/h时,型孔插件顶部宽度为4.65 mm、护种盘后侧高度为5.10 mm、护种盘底部角度为81.86°时,玉米排种质量最优,此时排种合格指数、重播指数和漏播指数分别为92.18%、5.13%和2.69%。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为12 km/h时,排种合格指数为91.45%,与仿真试验的相对误差为0.79%,仿真优化试验结果可靠;在作业速度为8~16 km/h时,合格指数均大于90%,重播指数均小于7%,漏播指数均小于4%,且排种效果优于传统的勺轮式排种器。【结论】设计的排种器对作业速度的适应性较好,满足玉米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式排种器 精量播种 高速播种 玉米 限姿导引 DEM-M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均料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陈武东 马文军 +5 位作者 何树国 温海江 田新庆 吴春升 李喜陆 武维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4-150,共7页
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入料是果穗干燥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干燥仓的入料门位于干燥仓顶部,距离通风筛板倾斜方向的下端较远,入料时入料门的正下方物料堆积较多,每次装入一部分物料后需要工人进入干燥仓内进行均料平仓,以保... 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入料是果穗干燥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干燥仓的入料门位于干燥仓顶部,距离通风筛板倾斜方向的下端较远,入料时入料门的正下方物料堆积较多,每次装入一部分物料后需要工人进入干燥仓内进行均料平仓,以保证物料在通风筛板上各个位置厚度均匀一致。另外,由于入料输送机出口距离通风筛板较高,落差大会造成玉米果穗种子下落时受到损伤。为此,设计了一种玉米果穗种子干燥仓均料装置。装置中,活动框架位于固定框架内,且能够靠滚动轮相对于固定框架垂直上下活动;落料导流板能够相对活动框架的铰接轴自由活动,通过调整其角度和高度,可进一步使下落的玉米果穗种子在不同高度和平面范围内实现均匀铺开并减少损伤。生产试验表明,装置满足设计要求和标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果穗种子 干燥仓 升降机构组件 落料缓冲组件 入料输送机 落料导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玉米种子加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构建与探索
6
作者 鄂利锋 杜建荣 +4 位作者 张有富 雷玉明 王冰 张思萌 祁居鸿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35-138,共4页
为适应新农科发展要求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学质量及实践能力,改革传统玉米种子加工教学受限于季节、气候和设备条件,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基于玉米种子加工实体生产线,运用计算机虚拟... 为适应新农科发展要求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学质量及实践能力,改革传统玉米种子加工教学受限于季节、气候和设备条件,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发展的问题。基于玉米种子加工实体生产线,运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玉米种子加工流程模块,实现用户互动,满足学生实验实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玉米种子加工 虚拟仿真 教学系统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苗期行间除草二级对行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馨悦 王超 +3 位作者 王庆杰 康可新 李贵蓉 刘立晶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51,60,共11页
玉米苗期行间除草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其作业精度直接影响除草效果。为提高玉米苗期行间除草精度和效率,设计了一种二级机械对行装置,并对其结构组成与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装置由一级导向机构和二级行距调整机构组成,其中一... 玉米苗期行间除草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其作业精度直接影响除草效果。为提高玉米苗期行间除草精度和效率,设计了一种二级机械对行装置,并对其结构组成与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装置由一级导向机构和二级行距调整机构组成,其中一级导向机构通过液压缸驱动平行悬臂实现整机对行,二级行距调整机构通过伺服电缸和滑轮组调整除草单体位置以适应不同行距。理论分析确定一级导向机构液压缸最小推力需满足7536.37 N,二级行距调整机构伺服电缸额定推力为1409 N。分别开展了室内模拟试验与田间试验,对伺服电缸性能及装置在不同速度下对行误差特性进行评估。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伺服电缸效率为82.3%,响应时间为21 ms,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在杂草密度大于30株/m^(2)的非标准种植玉米田中开展田间试验,设定3种作业速度0.5、1.0、1.5 m/s。试验结果表明,当速度为0.5、1.0 m/s时,一级机构对行平均误差分别为1.987、3.619 cm,角度误差为2.510°和2.660°,性能稳定;当速度为1.5 m/s时,偏移误差增至2.603 cm,角度误差增至3.024°,且二级机构误差出现离群值。原因为,在高速作业时系统动态响应能力下降,可能受地表不平整和图像识别频率限制的影响。该装置在低速和中速条件下具备良好稳定性和作业精度,能够满足精细化除草需求。但在高速作业条件下需优化控制算法,以提升动态响应能力和整体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玉米苗期行间除草装置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行装置 行间除草 玉米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亳乐001的选育及生产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文黎 佘宁安 +6 位作者 罗松彪 王利明 崔明亮 张卫东 马小川 陈俊 孟令来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18-21,共4页
本文介绍了玉米品种亳乐001的亲本选择及选育过程,并结合其在黄淮海地区的种植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该品种是以dx35为母本,L528A为父本选育的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玉米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3... 本文介绍了玉米品种亳乐001的亲本选择及选育过程,并结合其在黄淮海地区的种植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该品种是以dx35为母本,L528A为父本选育的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玉米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232124)。该品种具有长势良好、品质优、综合抗性好和产量高等特点。其栽培技术要点包括选择适宜播种区域;黄淮海地区一般在6月5—15日播种;种植密度以67500~70500株/hm^(2)较适宜;科学施肥、灌溉,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土壤封闭与茎叶喷施结合,防除田间杂草;综合防治草地贪夜蛾、锈病等病虫害;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显现特有光泽时及时收获。制种技术要点包括选择适宜制种地区、播种时间及种植密度合理、强化田间管理、适时去杂去雄和收获脱粒。本文为该品种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法和深度补偿的机载式玉米播种种沟土壤墒情在线检测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安琪 高宁 +5 位作者 温昌凯 杨兴华 梅鹤波 颜丙新 王培 孟志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97,共11页
针对现有玉米播种装备缺乏土壤墒情在线检测系统,且已有的土壤墒情在线检测系统检测精度不高、环境适应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法和深度补偿的土壤墒情检测方法,开发了一套机载式玉米播种种沟墒情在线检测系统。开展了电容器... 针对现有玉米播种装备缺乏土壤墒情在线检测系统,且已有的土壤墒情在线检测系统检测精度不高、环境适应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法和深度补偿的土壤墒情检测方法,开发了一套机载式玉米播种种沟墒情在线检测系统。开展了电容器结构优化参数仿真试验,确定了最佳电容极板参数为:极板间距75.8 mm、极板厚度0.7 mm、极板相对面积5073 mm^(2),其长度为100 mm,宽度为50.73 mm;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包括FDC2214型电容传感器、F4046型压力传感器和STM32F103型单片机,电容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土壤电容,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待测土壤压力,间接反推待测区域土壤深度;系统软件则利用Matlab平台进行开发,用于对土壤电容信号和压力信号的实时采集、计算、显示与存储。基于该系统探究了土壤墒情检测模型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墒情检测模型,建模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墒情为7.23%~21.14%时,模型预测性能指标R^(2)、RMSE和RPD分别为0.927、0.008和3.70,预测效果较好。最终,将构建的模型集成到土壤墒情在线检测系统,开展了台架与田间验证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墒情实际值与检测值的拟合决定系数R^(2)均为0.852~0.927,土壤墒情预测结果绝对误差为-2.89%~2.57%,绝对误差平均值为1.0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墒情检测值与实际值拟合曲线决定系数R^(2)为0.842,土壤墒情检测绝对误差为-0.96%~0.45%,平均绝对误差为0.39%。本研究所研制的检测系统性能满足玉米播种机田间作业时土壤墒情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播种 土壤墒情在线检测系统 电容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式玉米小区精密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宋世栋 蔡晓华 +3 位作者 叶岩 东忠阁 张威师 李国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8-125,共8页
为满足玉米小区育种试验要求,设计了具备清种功能的气吸式玉米小区精密排种器。对排种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确定了关键部件的主要结构参数,包括排种盘型孔数、型孔直径和清种结构等。利用EDEM与Fluent耦合的方法,对清种过程玉米... 为满足玉米小区育种试验要求,设计了具备清种功能的气吸式玉米小区精密排种器。对排种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确定了关键部件的主要结构参数,包括排种盘型孔数、型孔直径和清种结构等。利用EDEM与Fluent耦合的方法,对清种过程玉米种子在种腔内的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风机出口处负压为3 kPa时,种腔内始终有残留的玉米种子,无法保证彻底清种;当风机出口处负压为4 kPa时,10粒玉米种子完全进入余种收集桶的时间为0.53 s;当风机出口处负压为5 kPa时,10粒玉米种子完全进入余种收集桶的时间为0.45 s。在仿真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清种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清种时风机出口负压不小于4 kPa、清种时间不小于0.6 s时,可保证清种率100%,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以作业速度、真空度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2.5 km/h、工作负压为4~5 kPa时,排种器合格指数大于97.00%,漏播指数小于1.00%;当工作负压为4 kPa、作业速度为2.5~3.5 km/h时,合格指数大于97.00%,漏播指数小于1.50%,具有良好的作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小区播种机 气吸式排种器 清种 EDEM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白慧娟 苑严伟 +2 位作者 周利明 牛康 方宪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11,共16页
玉米定向播种是一种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使种子以直立且尖端朝下胚面平行于播种行或胚面朝上长轴垂直于播种行的姿态被土壤包围,可优先产生垂直于播种行的叶片,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本文阐述了玉米定向播种生产模式及该模式可以... 玉米定向播种是一种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使种子以直立且尖端朝下胚面平行于播种行或胚面朝上长轴垂直于播种行的姿态被土壤包围,可优先产生垂直于播种行的叶片,有利于提升玉米产量。本文阐述了玉米定向播种生产模式及该模式可以促进产量提升的内在机制;围绕种子姿态识别、种子姿态调整和机械化定向播种三方面内容,阐述了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发展动态。结合我国精准农业背景下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的需求,总结了现有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和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定向播种 姿态识别 姿态调整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种玉米根内内生菌响应沼渣的研究
12
作者 甫文疆 赵芸晨 +1 位作者 郭俏 来航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1,104,共11页
[目的]研究沼渣对制种玉米根内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产量的影响,为制种玉米增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化肥(CK)和沼渣+化肥(BS)2个处理,其中CK中施用的化肥种类及用量分别为:磷酸氢二铵(515 kg/hm^(2))、尿素(735 kg/hm^(2))... [目的]研究沼渣对制种玉米根内微生物群落组成及产量的影响,为制种玉米增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大田试验,设化肥(CK)和沼渣+化肥(BS)2个处理,其中CK中施用的化肥种类及用量分别为:磷酸氢二铵(515 kg/hm^(2))、尿素(735 kg/hm^(2))及硫酸锌(30 kg/hm^(2));BS处理中除施用了与CK相同的化肥种类及用量外,还施用了2.2 t/hm^(2)沼渣,测定不同处理制种玉米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玉米生长指标和产量;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BS处理与CK玉米根内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构、组成以及差异代谢通路,最后分析制种玉米根内微生物相对丰度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玉米生长指标和产量的相关性。[结果]与CK相比,BS处理玉米根际土壤体积质量与pH均显著降低,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碱解氮、速效氮、速效钾及阳离子交换量以及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升高,BS处理玉米的株高、根长、根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及产量较CK显著升高。与CK相比,BS处理玉米根内细菌Alpha多样性显著增加,内生真菌Alpha多样性显著降低,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从BS处理与CK玉米根内共检测出9个差异性细菌门和14个细菌属以及2个差异真菌门和10个真菌属。与CK相比,BS处理明显改变了制种玉米根内微生物群落组成,大部分属水平细菌的相对丰富显著增加,而属水平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从BS处理与CK玉米根内共筛选出10条差异代谢通路,其中BS处理玉米根内与氨基酸运输与代谢、碳水化合物运输与代谢、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发生、能量产生与贮存、无机离子转运与代谢、辅酶转运与代谢、脂质转运与代谢、信号转导、核苷酸转运与代谢、防御机制及细胞运动等代谢通路有关的细菌相对丰度较CK均显著增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根内属水平的细菌和真菌相对丰度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玉米生长指标和产量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施用沼渣明显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影响了玉米根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以及多样性,增加了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病原性真菌的相对丰度,改变了细菌的代谢通路,提高了制种玉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渣 内生菌 制种玉米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育种均格式锥体排种器仿真分析试验
13
作者 曹潘冬 丁勇 +2 位作者 李振佐 李国莹 杨然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77,184,共6页
针对玉米育种试验过程中出苗率低、现有条播排种器播种不均匀无法满足试验要求等问题,在现有条播排种器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在锥体上增加均格的方式来提高排种均匀性,分析了锥体倾斜角度、均格数量和锥体转速对均格式锥体排种器排... 针对玉米育种试验过程中出苗率低、现有条播排种器播种不均匀无法满足试验要求等问题,在现有条播排种器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在锥体上增加均格的方式来提高排种均匀性,分析了锥体倾斜角度、均格数量和锥体转速对均格式锥体排种器排种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锥体转速为0.8 rad/s、锥体倾斜角为48.1°、锥体均格数量为30个时,排种性能最优,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降为20.295%;影响排种均匀性的主次因素为锥体均格数量>锥体倾角>锥体转速。田间试验表明:对比无均格锥体排种器,优化后的均格式锥体排种器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降低18.73%,排种器的排种性能显著提升,能够满足小区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器 均格式锥体 排种均匀性 仿真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的玉米电控排种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14
作者 张宇 赵胜雪 +4 位作者 李衣菲 柳青 周轶楠 高帅南 邓炜航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5-141,共7页
目前,玉米播种设备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由于地轮和链条驱动排种器会出现地轮打滑、链条跳动,且已有的控制器控制策略精度较低,使得播种合格率降低。为此,设计了一款电控播种系统。该系统采用雷达测速仪采集机车前进速度,自动调节电机转... 目前,玉米播种设备智能化水平相对较低,由于地轮和链条驱动排种器会出现地轮打滑、链条跳动,且已有的控制器控制策略精度较低,使得播种合格率降低。为此,设计了一款电控播种系统。该系统采用雷达测速仪采集机车前进速度,自动调节电机转速;采用双闭环控制方法,利用PSO(粒子群算法)算法和模糊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对PID参数进行整定优化,提高了系统精度和响应速度;同时,分别对传统PID控制系统和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精度试验和田间试验,该系统的平均误差为0.622%,较传统方法降低了1.601%。田间试验表明:作业时,平均播种合格指数为93.99%,较传统PID控制方法高3.2%,证明了使用模糊PID控制较传统PID控制有着更良好的播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机 电控排种系统 粒子群算法 模糊算法 控制策略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种玉米播种机研究现状及展望
15
作者 陶春顺 杨薇 +5 位作者 李建东 张振东 鲍国丞 李辉 吕洲翼 陈欣新 《农业工程》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玉米使玉米制种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制种玉米播种多采用大田通用播种机播种母本,父本播种依然停留在人工播种阶段,缺少父、母本兼用的制种玉米专用播种机。结合制种玉米播种农艺要求,阐述国内外覆膜播... 玉米是我国重要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玉米使玉米制种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制种玉米播种多采用大田通用播种机播种母本,父本播种依然停留在人工播种阶段,缺少父、母本兼用的制种玉米专用播种机。结合制种玉米播种农艺要求,阐述国内外覆膜播种机发展现状,介绍部分典型产品的性能特点。结合播种关键技术,分析现有播种机不足之处,提出制种玉米播种机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播种机 覆膜播种 种业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sNet18的玉米种子细粒度图像分类方法
16
作者 李鸿强 张超 +2 位作者 张栋 张诗欣 李民赞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5-164,共10页
针对玉米种子细粒率图像分类准确度低的问题,该研究对ResNet18模型进行改进优化,以提高玉米种子细粒度图像分类精度。首先,引入路径增强网络(path aggregation network,PANet),以提高模型对玉米细粒度图像特征融合能力;其次,构建强化-... 针对玉米种子细粒率图像分类准确度低的问题,该研究对ResNet18模型进行改进优化,以提高玉米种子细粒度图像分类精度。首先,引入路径增强网络(path aggregation network,PANet),以提高模型对玉米细粒度图像特征融合能力;其次,构建强化-互补学习网络(reinforcement&complementary network,RCNet),提升局部和边缘特征的提取能力;最后,引入协同注意力特征融合结构(collaborative attention feature fusion,CAFF),将RCNet提取的特征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提升模型对整体特征的关注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esNet18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加权分数(F1-score)分别为98.78%、96.62%、99.17%、97.88%,分别比原始模型高出4.28、4.11、4.29和4.20个百分点,推理速度为104帧/s,模型大小为105.2 MB。并将模型部署到移动端,改进的ResNet18模型基于移动端能够适应复杂背景下的玉米种子识别,识别准确率均超过95%,平均推理速度最低为257 ms,满足实时预测要求,在准确率和模型稳定性上表现优异。研究成果可为种子细粒度图像分类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加强学习 互补学习 ResNet18 玉米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气吸式排种器性能检测系统
17
作者 迟鹏 卢军 +4 位作者 李国莹 李国梁 杨诚 徐祝欣 王笑康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5-171,共7页
玉米育种试验过程中,排种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播种试验的作业质量。为此,针对气吸式玉米排种器,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排种器性能检测系统。系统可以检测的排种模式有单粒播、双粒播和单双粒播,并且还能够检测在对应模式下玉米种子的... 玉米育种试验过程中,排种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播种试验的作业质量。为此,针对气吸式玉米排种器,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排种器性能检测系统。系统可以检测的排种模式有单粒播、双粒播和单双粒播,并且还能够检测在对应模式下玉米种子的漏播数和重播数等关键数据。软件系统以YOLOv8目标检测模型为基础进行改进,通过增加漏播重播计数的逻辑算法,实现对图像的分析处理,并进行排种的重播、漏播计数。通过不同条件下的试验分析,系统的检测精度与实际人工统计对比,系统播量计数总体平均准确率为99.68%,漏播检测平均准确率在99%以上,重播检测平均准确率在98%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完成玉米排种器性能的鉴定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气吸式排种器 性能检测 机器视觉 YOLOv8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PID玉米免耕机排种施肥控制方法研究
18
作者 张红娟 窦新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4,共7页
为了实现免耕机播种量和施肥量的精确控制,基于模糊PID控制,设计了控制系统。首先,建立排种量模型,以排种轴转速为控制量;其次,建立施肥量控制模型,分析排肥轴转速、排肥轴长度和免耕机前进速度对于排肥量误差的影响,选择排肥轴转速为... 为了实现免耕机播种量和施肥量的精确控制,基于模糊PID控制,设计了控制系统。首先,建立排种量模型,以排种轴转速为控制量;其次,建立施肥量控制模型,分析排肥轴转速、排肥轴长度和免耕机前进速度对于排肥量误差的影响,选择排肥轴转速为控制量;再次,采用模糊PID控制的方法,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进而实现对排肥轴和排种轴转速的控制,完成排种量和排肥量的调整;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电机转速从0调整到50 r/min的响应时间为0.8 s,施肥量变异系数分布区间为[2.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 播种量模型 施肥量模型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制种玉米剥皮机设计与试验
19
作者 陈俊志 史瑞杰 +3 位作者 戴飞 赵武云 常磊磊 杨婷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1-342,共12页
针对目前国内制种玉米机械化剥皮采用普通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籽粒损失大、剥皮生产线建设成本高、晾晒场剥皮装备短缺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移动式制种玉米剥皮机,采用柔性输送带喂入装置、全橡胶分段组合式剥皮辊、气固耦合式快速筛选装置... 针对目前国内制种玉米机械化剥皮采用普通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籽粒损失大、剥皮生产线建设成本高、晾晒场剥皮装备短缺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移动式制种玉米剥皮机,采用柔性输送带喂入装置、全橡胶分段组合式剥皮辊、气固耦合式快速筛选装置和可分离移动式机架设计,以提高剥皮效率,降低籽粒损伤,便于运输和存放。通过对制种玉米剥皮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与计算,确定了影响剥皮效果的主要因素和关键部件的结构参数,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剥皮辊转速、剥皮辊倾角和剥皮辊偏置角为试验因素,以苞叶剥净率、籽粒脱落率和籽粒破损率为性能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最后根据实际工况开展验证试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剥皮辊转速265.57 r/min、剥皮辊倾角10.06°、剥皮辊偏置角19.76°,此时苞叶剥净率为95.33%,籽粒脱落率为1.471%,籽粒破损率为0.661%。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参数组合时苞叶剥净率为94.22%、籽粒脱落率为1.511%、籽粒破损率为0.675%,与参数优化结果基本吻合,满足制种玉米机械化剥皮的作业要求。该研究可为制种玉米剥皮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剥皮机 移动式 低损柔性剥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勺轮式电驱动玉米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20
作者 张振美 杨文彩 +2 位作者 朱龙图 吴翀 任钟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5,63,共9页
针对传统地轮驱动式勺轮排种传动结构复杂、现有电驱动排种技术不适应云南高原地貌等问题,设计一款勺轮式电驱动玉米排种器。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并对种勺内种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排种器最高转速。利用EDEM软件对排种... 针对传统地轮驱动式勺轮排种传动结构复杂、现有电驱动排种技术不适应云南高原地貌等问题,设计一款勺轮式电驱动玉米排种器。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并对种勺内种子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排种器最高转速。利用EDEM软件对排种器的工作过程进行仿真研究,探究转速对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的影响。对排种器电驱动部分相关模块的硬件设备进行选型,根据各个模块功能制定播种系统作业流程。以作业速度、投种口高度、播种株距为试验因素,以播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播种作业速度为5 km/h,投种口高度为40 mm,播种株距为260 mm时,播种质量最好,合格率为90.89%,漏播率为3.76%,重播率为5.35%,满足云南地区饲用玉米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勺轮式 排种器 电驱动 排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