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甲苷调控DDR1/PI3K/Akt信号通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任晓艳 方芳 +1 位作者 于玲 王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5-941,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 domain receptor 1,DDR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 domain receptor 1,DDR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AS-Ⅳ干预组、Control+DDR1基因干扰组(sh-DDR1)、AS-Ⅳ+DDR1基因过表达组(AS-Ⅳ+OVE-DDR1)及AS-Ⅳ+OVE-DDR1+PI3K抑制剂组(AS-Ⅳ+OVE-DDR1+LY294002)。AS-Ⅳ干预72 h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DDR1/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AS-Ⅳ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呈现核固缩、核碎裂等细胞凋亡形态变化,DDR1、p-PI3K、p-Akt、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AS-Ⅳ组相比,AS-Ⅳ+OVE-DDR1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DDR1、p-PI3K、p-Akt、CyclinD1、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AS-Ⅳ+OVE-DDR1组相比,AS-Ⅳ+OVE-DDR1+LY294002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DDR1、p-PI3K、p-Akt、CyclinD1、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AS-Ⅳ能够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DDR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黄芪甲苷 盘状结构域受体1/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通过TLR4/PI3K/AKT通路对子痫前期大鼠胎盘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克非 夏婷婷 +1 位作者 吴小兰 雷祥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0-336,共7页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通过Toll样受体4(TLR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子痫前期(PE)大鼠胎盘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40 mg/kg)组、TLR4过表达载体组、TLR4空载组、...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通过Toll样受体4(TLR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子痫前期(PE)大鼠胎盘血管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40 mg/kg)组、TLR4过表达载体组、TLR4空载组、木犀草素(40 mg/kg)+TLR4过表达载体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L-精氨酸甲酯(LNAME)制备PE模型,以药物分组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妊娠晚期平均动脉压及24 h尿蛋白含量,检测各组大鼠平均子代数目、平均子代体质量、胎盘组织CD31(血管标志物)阳性细胞比例、胎盘细胞凋亡比例,血清炎症因子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7水平及胎盘组织凋亡相关蛋白、TLR4/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含量、胎盘细胞凋亡比例、血清IL-6、TNF-α及IL-17水平、胎盘组织p-PI3K/PI3K、p-AKT/AKT、TLR4、BCL2相关X蛋白(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平均子代数目、平均子代体质量、胎盘组织CD31阳性细胞比例、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木犀草素+TLR4过表达载体组分别相比,木犀草素组大鼠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含量、胎盘细胞凋亡比例、血清IL-6、TNF-α及IL-17水平、胎盘组织p-PI3K/PI3K、p-AKT/AKT、TLR4、Bax、caspase-3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平均子代数目、平均子代体质量、胎盘组织CD31阳性细胞比例、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TLR4过表达载体组大鼠平均动脉压、24 h尿蛋白含量、胎盘细胞凋亡比例、血清IL-6、TNF-α及IL-17水平、胎盘组织p-PI3K/PI3K、p-AKT/AKT、TLR4、Bax、caspase-3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平均子代数目、平均子代体质量、胎盘组织CD31阳性细胞比例、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TLR4空载组大鼠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通过下调TLR4/PI3K/AKT通路表达,降低PE大鼠平均动脉压,缓解妊娠后期高血压与蛋白尿症状,抑制炎症,增强胎盘血管生成,减轻胎盘组织损伤及细胞凋亡,提高妊娠大鼠子代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toll样受体4/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子痫前期 血管生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RPE细胞分泌TGF-β2、MMP-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晁荣荣 郑柳 +1 位作者 范晶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2-517,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IGF-1、LY294002的最佳作用浓度与时间。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2浓度。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组、IGF-1组(80μg·L^(-1) IGF-1)、IGF-1+LY294002组(80μg·L^(-1) IGF-1+30 mmol·L^(-1) LY294002)、LY294002组(30 mmol·L^(-1) LY294002),使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2、MMP-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0μg·L^(-1) IGF-1比较,80μg·L^(-1) IGF-1的细胞活力24 h变化显著(P<0.05),故确定其为IGF-1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与0 mmol·L^(-1) LY294002比较,24 h的30 mmol·L^(-1) LY294002接近半数抑制浓度,故确定其为LY294002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细胞划痕法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迁移率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2浓度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GF-1、LY294002培养24 h,与对照组比较,IGF-1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而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与IGF-1组比较,IGF-1+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IGF-1能促进ARPE-19细胞增殖、迁移;IGF-1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ARPE-19细胞中TGF-β2、MMP-2的表达,参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对成骨细胞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嘉熙 邓红燕 +2 位作者 纪茗权 赵冰松 刘大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红细胞生成素(EPO)与其受体(EPOR)结合引发信号转导,调节红细胞的增殖和分化。EPO激活贾纳斯激酶(JAK)及其下游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等信号传导通路,参与调节原始干细胞... 红细胞生成素(EPO)与其受体(EPOR)结合引发信号转导,调节红细胞的增殖和分化。EPO激活贾纳斯激酶(JAK)及其下游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等信号传导通路,参与调节原始干细胞发育、细胞完整性、血管再生和神经发育等。EPO具有促进骨髓间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和骨折的愈合,在牵张成骨过程中可加快骨的愈合速度。EPO和EPOR在骨髓间质干细胞或骨髓基质细胞等成骨向分化和成骨细胞中,主要通过JAK-STAT、PI3K-蛋白激酶B、MAPK和核因子-κB等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进而促进成骨细胞的骨形,这对于口腔正畸牙移动和颌面外科的牵张成骨等皆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成骨细胞 信号传导通路 贾纳斯激酶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 磷脂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病理学新技术的进展和争议
5
作者 张钰佳 马力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90,共8页
乳腺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为乳腺癌的精准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基础支撑。目前,乳腺癌诊疗精准化已成为基本趋势,多种新型药物的出现对乳腺癌病理学诊断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的应用为人... 乳腺病理学技术的发展为乳腺癌的精准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基础支撑。目前,乳腺癌诊疗精准化已成为基本趋势,多种新型药物的出现对乳腺癌病理学诊断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的应用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低表达(HER2-low)与HER2超低表达(HER2-ultra low)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随着HER2表达状态分类的细化,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作为传统HER2检测手段的检验效能受到挑战,HER2-low存在判读一致性较差的问题,判读结果存在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并受空白切片保存时间影响,寻找可提高IHC检验效能和判读准确度的辅助方法以及合理可及的新型HER2检测方式是当前重要的探索方向。在此背景下,HER2-low由于不具有明显稳定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特征,以及缺乏特殊的治疗获益和预后相关性,目前尚不适宜被视作独立的分子分型。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多种乳腺癌致病相关基因被确定,相应药物的研发应用使基因诊断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决策权重提升。近年来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简称PAM通路)抑制剂在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潜力,临床对于PIK3CA/AKT1/PTEN基因检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初检时间前移成为趋势;检测样本首选肿瘤组织样本,可使用血浆样本作为必要补充,原发肿瘤或复发肿瘤样本检测效力相似,均可酌情选择。BRCA突变是乳腺癌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之一,目前国内外多部指南对于BRCA突变检测的目标人群推荐情况存在细节差异,但总体原则均为根据患者确诊年龄、相关家族史及既往治疗反应选择BRCA突变风险较高和可能从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本文汇总国内外乳腺病理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争议,着重介绍HER2-low与HER2-ultra low乳腺癌的诊断标准及当前检测存在的不足、PAM通路异常乳腺癌的诊疗进展以及BRCA基因突变的检测目标人群选择,拟为乳腺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并从临床医师角度探讨乳腺病理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病理学 新技术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bR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膝骨关节炎大鼠机制研究
6
作者 易腾达 蒋志滨 +4 位作者 李晓刚 崔国宁 裴天丽 杨瑞玲 周静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500-2508,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身痛逐瘀汤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干预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注射法建立KOA模型大鼠,并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对照组、身痛逐瘀汤组和...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身痛逐瘀汤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干预膝骨关节炎(KOA)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注射法建立KOA模型大鼠,并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对照组、身痛逐瘀汤组和身痛逐瘀汤+BMSC组。身痛逐瘀汤组给予身痛逐瘀汤,身痛逐瘀汤+BMSC组给予身痛逐瘀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均连续给药14 d。治疗结束后,检测BMSC的增殖率和凋亡指数,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形态。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B)、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Toll样受体2(TLR2)、Toll样受体4(TLR4)、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1(GAPDH-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2(GAPDH-2)、碱性磷酸酶3(AKP3)、NF-κB、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身痛逐瘀汤组身痛逐瘀汤+BMSC组的BMSC增殖率提高、凋亡指数降低(P<0.01),且身痛逐瘀汤+BMSC组的增殖率高于身痛逐瘀汤组、凋亡指数低于身痛逐瘀汤组(P<0.05)。身痛逐瘀汤组身痛逐瘀汤+BMSC组的TLR2和TL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身痛逐瘀汤+BMSC组的TLR2和TLR4蛋白表达水平低于身痛逐瘀汤组(P>0.05)。身痛逐瘀汤组和身痛逐瘀汤+BMSC组的GAPDH-1和GAPDH-2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身痛逐瘀汤组身痛逐瘀汤+BMSC组的AKP3含量均降低(P<0.05,P<0.01);身痛逐瘀汤组身痛逐瘀汤+BMSC组的PI3K、AKT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身痛逐瘀汤组身痛逐瘀汤+BMSC组的NF-κB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BMSC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下调TLR2、TLR4、APK3、NF-κB、IL-6和IL-10的表达,上调GAPDH-1和GAPDH-2的蛋白含量,从而增强BMSC的增殖活性,实现对KOA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膝骨关节炎 磷脂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toll受体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碱性磷酸酶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K3CA基因突变在子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黄慧娴(综述) 滕银成(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的突变在子宫颈癌、头颈部鳞癌、乳腺癌中均有报道且较为常见。PIK3CA突变促进了子宫颈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使肿瘤细胞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抵抗,导致子宫颈癌...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的突变在子宫颈癌、头颈部鳞癌、乳腺癌中均有报道且较为常见。PIK3CA突变促进了子宫颈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使肿瘤细胞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增加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抵抗,导致子宫颈癌患者更差的治疗效果和生存预后。突变的PIK3CA可能成为子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阿培利司、库潘尼西等PI3K抑制剂在携带PIK3CA突变的子宫颈癌中体现出一定抗肿瘤作用,与泛-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抑制剂、自噬抑制剂、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等药物联用可产生更好的抗肿瘤效果。深入研究有望增加晚期、复发性子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肌醇-4 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 磷酯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子宫颈癌 阿培利司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8
作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骨代谢专家组 +2 位作者 张萌萌 毛未贤 马倩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 骨质疏松分子生物学研究在骨代谢分子信号通路、骨质疏松易感基因、骨质疏松相关蛋白、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等方向取得了很大进展。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RANK/RANKL/OPG)信号通路、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信号通路、钙离子(Ca^(2+))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Src、Akt)信号通路、蛋白激酶C(PKC)信号通路等骨代谢重要通路,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LRP5)基因、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雌激素受体(ER)基因等易感基因,载脂蛋白E(Apo E)、Klotho蛋白(Klotho)、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骨涎蛋白(BSP)等相关蛋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调控骨代谢,作用重叠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已在本专业领域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钙离子信号通路 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蛋白激酶C信号通路 免疫球蛋白受体信号通路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 Hedghog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2/Smad信号通路 胞内磷脂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维生素D受体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5基因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Ⅰ型胶原α1和Ⅰ型胶原α2基因 甲状旁腺素基因 降钙素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受体基因 载脂蛋白E Klotho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涎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 激活蛋白-1 硬化蛋白 靶向治疗 骨质疏松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