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理论透视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静 孙晋海 丁俊凯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88,共10页
提升体育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内涵逻辑、实践样态、现实境况及实践进路。研究认为,晋江市体育竞赛表演... 提升体育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内涵逻辑、实践样态、现实境况及实践进路。研究认为,晋江市体育竞赛表演产业链、青岛市体育健身休闲产业链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具备政策支持加大、消费需求升级、产业有效集聚、企业主体壮大的基础条件,面临“孤链”弊端、“弱链”问题、“韧性”不足和“断链”风险。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总体思路,以重点补链、推进优链、增强韧性、强化固链、要素保障为实施路径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链 现代化水平提升 理论透视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落带沉积泥沙来源复合指纹示踪——以三峡库区申家河小流域为例
2
作者 郭进 史忠林 +1 位作者 王巧红 巨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4-231,共8页
复合指纹示踪技术定量解析消落带沉积泥沙来源的可靠性验证,包括试验小流域低水位期消落带沉积泥沙采样,流域来源类型划分和坡面表层样采集,复合指纹因子筛选,以及利用质量平衡模型解算泥沙来源相对贡献。颗粒理化特性分析发现,消落带... 复合指纹示踪技术定量解析消落带沉积泥沙来源的可靠性验证,包括试验小流域低水位期消落带沉积泥沙采样,流域来源类型划分和坡面表层样采集,复合指纹因子筛选,以及利用质量平衡模型解算泥沙来源相对贡献。颗粒理化特性分析发现,消落带泥沙颗粒较坡面物源偏细,<0.002 mm黏粒富集率高达1.60、颗粒比表面积较坡面表土>41%;泥沙及物源土壤有机养分、土壤碱金属、多数重金属及大气沉降核素等因子含量/比活度与细颗粒含量正相关。试验小流域消落带沉积泥沙来源解析表明:按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划分泥沙来源,林草地、果园(柑橘园)、坡耕地(旱地)及水田等4种主要地类相对平均产沙贡献分别为43%、39%、16%和2%;按流域地质地貌区域特性划分泥沙来源,紫色土区平均相对输沙比例51%、石灰土区平均相对输沙比例49%。示踪结果反映出不同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变化及母.质土壤可蚀性差异下侵蚀产沙分异、地块-坡面-流域尺度输沙过程变异、消落带岸坡混合侵蚀扰动及库区蓄水倒灌外源泥沙输入干扰等多方面综合影响。指纹示踪技术可作为解析流域尺度泥沙来源有效手段,可为开展流域水土保持精准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技术 泥沙来源 消落带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通”建设水平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梁锦旻 高扬 +1 位作者 李雨豪 解希玮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108,共7页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首先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和主成分分析法,量化并分析了沿线45个主要国家在2013—2020年间的“五通”建设水平及变化情况,进而以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考察沿线国家“五...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首先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和主成分分析法,量化并分析了沿线45个主要国家在2013—2020年间的“五通”建设水平及变化情况,进而以改进的贸易引力模型考察沿线国家“五通”建设水平及其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线国家“五通”建设水平在研究时段内稳步提升,但在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方面仍需重点关注,且各项指标水平均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产生显著促进作用。最后,依据实证结果,提出了持续提升“五通”建设水平、促进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五通”建设水平 木质林产品贸易 引力模型 指标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蕴、理论结构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5
4
作者 唐文 田友谊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60,共12页
高质量发展既是开放教育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使命,还是回应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引领开放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基于其在政治、制度、社会、人民、个体五个层面的发展向度... 高质量发展既是开放教育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历史使命,还是回应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引领开放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主旋律。基于其在政治、制度、社会、人民、个体五个层面的发展向度,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以更加全面、更加开放、成人成己、向社会化、绿色生态为理论支点,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全场景、全方位。坚持育人导向并回归教育原点,坚守以质量为底线的开放,向社会化以响应社会需求,修复并重构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在实践层面,需坚持开放再开放的思想引领以实现理念变革,通过对卓越教育观的重新审视以实现质量变革,融合多元利益主体的协同“善治”以实现动力变革,践行面向全民终身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以实现效率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大学 高质量理论结构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金融业高水平开放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实践基础、现实困境与策略进路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方波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6-96,共11页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金融业开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高水平开放通过助力打造中国特色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和链接能力,以及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四个方面推动...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金融业开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高水平开放通过助力打造中国特色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和链接能力,以及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四个方面推动金融强国建设。金融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开放历程取得了阶段性成就,如初步形成金融业领域外资市场准入型开放制度、金融机构“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格局、依托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机制以及逐步融入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金融规则话语权缺失、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存在梗阻、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来”存在壁垒、配套措施尚未跟进以及形成多维度金融风险等现实困境。我国需要从稳步扩大金融业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的能级、消除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展业壁垒、协调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统筹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与金融安全五个方面入手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 高水平开放 金融强国 实践基础 策略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趋向——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瑞芳 孙迎联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1,共10页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关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是共同富裕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县域为抓手,以城乡要素资源为切入点,以结构为动力点,以功能为落脚...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关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全局,是共同富裕的关键节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要素-结构-功能”的系统分析框架,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县域为抓手,以城乡要素资源为切入点,以结构为动力点,以功能为落脚点的整体性、开放性、异质性进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有着深层的内在逻辑,发挥县域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要素双向流动是逻辑基础;统筹多层次资源要素嵌入产业、文化、生态、治理结构是逻辑展开;耦合宜居、宜业、和美、和谐、韧性功能显现是逻辑归宿。因而,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趋向需畅通要素流动,挖掘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资源禀赋;完善结构适配,优化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运行态势;助推功能显现,铸就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集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乡融合 系统论 要素-结构-功能 内在逻辑 路径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将会“抢走”谁的工作?——异质劳动者的就业替代风险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望书 孙旭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6,共11页
人工智能及控制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对劳动者就业具有替代效应。当前国内研究大多以职业的人工智能替代风险作为测算对象,较少直接关注异质劳动者的人工智能就业替代风险。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方法,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选取... 人工智能及控制设备在生产中的应用,对劳动者就业具有替代效应。当前国内研究大多以职业的人工智能替代风险作为测算对象,较少直接关注异质劳动者的人工智能就业替代风险。本文基于工作任务方法,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选取劳动者个人特征、工作任务和从事职业特征三方面输入变量,运用机器学习模型测算每一劳动者个体的替代概率。依据个人特征将劳动者划分为12个异质性群体,对比分析异质劳动者群体的就业替代风险。结果表明:(1)我国处于低、中、高替代风险等级的劳动者份额依次为52.9%、24.2%和22.8%;(2)“使用互联网”工作任务、所从事职业的“学历要求”和“培训要求”三个变量对劳动者的替代风险影响较大;(3)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群体的平均替代概率较高,其中处于23~35岁劳动者的替代概率最低;(4)职业流动是化解劳动力市场总体替代风险的有效途径,但其效用对劳动者个体是非对称的;(5)部分高风险劳动者的替代风险倾向于固化,需警惕其替代风险转化为失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者就业 人力资本水平 替代风险 工作任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县域数字乡村建设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茜 田乙慧 王颖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4年第1期136-144,共9页
县域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具有关键地位,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阵地,数字乡村的建设反过来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县域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发展基础较差、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建设运营和数据... 县域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具有关键地位,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主阵地,数字乡村的建设反过来也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动力。当前我国县域数字乡村建设存在发展基础较差、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建设运营和数据共享机制、资金和人才不足等问题。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与大数据平台是建设、发展数字乡村的重要基础,也是数字乡村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5+N+N”的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总体思路,即构建一个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目录、开展一次县域数字乡村发展评价、制定一个数字乡村发展总体规划、搭建一个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个区域数字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数字治理示范村镇,和拓展N个数字乡村应用场景、实施N项数字乡村支持工程。在实施层面,通过政府、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向上连通国家、省、市各级数字经济管理平台,向下打通乡镇、村庄的数字管理应用,实现对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该框架体系为县域数字乡村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县域依据当地情况制定数字乡村实施路径,推动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源 数字经济 顶层设计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拥挤网络下OD需求重构的双层规划模型
9
作者 李高西 任艺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93,共15页
提出了在拥挤网络下利用密度作为观测变量对Origin-Destination(OD)需求进行重构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目标为极小化各个估计值与观测值之间的误差,下层为用户均衡模型。采用KKT条件法将该双层规划转化为相对容易求解的均衡约束规划模型... 提出了在拥挤网络下利用密度作为观测变量对Origin-Destination(OD)需求进行重构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目标为极小化各个估计值与观测值之间的误差,下层为用户均衡模型。采用KKT条件法将该双层规划转化为相对容易求解的均衡约束规划模型,再用Scholtes松弛化方法求解转化后模型。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拥挤网络下的OD重构问题中,利用密度作为观测变量优于流量作为观测变量,同时在求解方法上,利用KKT条件转换为单层模型的求解方法优于上下层交替求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需求重构 双层规划模型 KKT条件法 路段密度 路径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排惩罚的双城系统公交线网协同优化
10
作者 范昱宏 路浩然 +1 位作者 罗斯达 邵春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81,共17页
为进一步促进跨城公交建设,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出一种基于碳排惩罚的双城系统公交线网协同优化模型.首先,针对都市圈中的双城系统提出基于碳排放的公共交通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并引入“碳排惩罚”作为小城市运营跨城公交至大城市所需... 为进一步促进跨城公交建设,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提出一种基于碳排惩罚的双城系统公交线网协同优化模型.首先,针对都市圈中的双城系统提出基于碳排放的公共交通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并引入“碳排惩罚”作为小城市运营跨城公交至大城市所需向大城市支付的成本.其次,设计两种跨城公交布局方案,采用简约连续方法,测算跨城公交运营方案下的乘客用户成本、公交运营成本和碳排总量.然后,以双城公交系统内用户成本与运营成本之和,即系统总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弹性需求下公交线网组织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探究跨城公交与两个城市市内公交的协同优化问题,因模型决策变量少,故直接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最后,以西安—咸阳双城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公交线网协同布局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跨城公交有助于推动小城市的市内公交服务水平提升,降低小城市的交通碳排放;两种跨城公交布局方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小城市的公交服务水平和运营成本上;建设跨城公交能否降低系统总碳排放主要取决于双城系统的出行需求水平、城市间距离和跨城出行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城系统 公交线网协同优化 简约连续方法 碳排惩罚 双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模型的变分水平集SAR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曹宗杰 闵锐 +1 位作者 庞伶俐 皮亦鸣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62-2866,共5页
针对SAR图像感兴趣区域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变分水平集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分析SAR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相干斑噪声的统计模型直接定义了关于水平集函数的能量泛函,不同于一般水平集方法中关于参数化曲线的能量泛函。通... 针对SAR图像感兴趣区域分割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变分水平集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分析SAR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相干斑噪声的统计模型直接定义了关于水平集函数的能量泛函,不同于一般水平集方法中关于参数化曲线的能量泛函。通过极小化能量泛函,建立了水平集函数演化的偏微分方程。对水平集演化方程的数值求解,实现了对SAR图像感兴趣区域的分割。分别采用模拟和真实SAR图像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利用了SAR图像的特征信息,不需要相干斑噪声预处理,能够准确实现对SAR图像感兴趣区域的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 分割 水平集 变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 被引量:35
12
作者 汪侠 黄贤金 +1 位作者 甄峰 钟太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22-1127,共6页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不确切性,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构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鼓楼区五个主要街道为例,对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进行多层次灰色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地下空...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信息的不完备性和不确切性,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构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南京鼓楼区五个主要街道为例,对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进行多层次灰色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所需样本少,有助于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完备和不确切问题,能够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资源 开发潜力 多层次灰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20
13
作者 周云 安宇 梁兴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1年第2期1-7,共7页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是目前世界各国学术界和工程界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从性态设 计的理论框架、地震设防水准、结构抗震性态水准、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等四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和 发展状况,并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性态设计 性态水准 抗震设计方法 结构抗震设计 地震设防水平 弹塑性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区航行船舶冰阻力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17
14
作者 韩端锋 乔岳 +2 位作者 薛彦卓 王庆 王国亮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1-1054,共14页
船舶在冰区航行时的冰阻力性能一直是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冰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验方法、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三个方面。同时,由于冰区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频繁地与冰层或浮冰产生碰撞,海冰的材料结构和力学性质对冰阻力的研究有重... 船舶在冰区航行时的冰阻力性能一直是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冰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验方法、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三个方面。同时,由于冰区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频繁地与冰层或浮冰产生碰撞,海冰的材料结构和力学性质对冰阻力的研究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冰的物理力学特性出发,简要回顾几种重要的冰本构关系模型及其适用性;并从经验方法及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两个角度,回顾和讨论浮冰区和平整冰区中船舶的冰阻力性能研究进展;最后,基于研究现状提出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介绍冰区船舶冰阻力性能的研究进展,望能为后续冰阻力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阻力 平整冰环境 浮冰环境 经验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生物科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莫蓓莘 张宇 陈伟钊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4-126,共3页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不同层次实验的性质与目的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并根据实验教学的不同目的,改进了各层次实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多层次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气象台短期降雨预报水平初步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林明智 毕宝贵 乔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92-399,共8页
该文利用1988~1993年资料,对中央气象台降雨预报水平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最近6年,中央气象台的有雨预报、小雨预报、中雨预报和等级综合预报的准确率和技巧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暴雨和大暴雨两个等级的落点... 该文利用1988~1993年资料,对中央气象台降雨预报水平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最近6年,中央气象台的有雨预报、小雨预报、中雨预报和等级综合预报的准确率和技巧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暴雨和大暴雨两个等级的落点预报的准确率均超过气候概率,具有正技巧(技巧评分>0),但技巧水平提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预报 检验法 水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泄流能力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赖锡军 黄群 +2 位作者 张英豪 万荣荣 姜加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9-534,共6页
鄱阳湖近年低枯水位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鄱阳湖作为吞吐型湖泊,通过狭长的湖口水道与长江自然相通,其水力特性直接影响着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水力学方法,提出湖泊泄流能力的概念,并采用湖泊水文观测数据,研究了... 鄱阳湖近年低枯水位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鄱阳湖作为吞吐型湖泊,通过狭长的湖口水道与长江自然相通,其水力特性直接影响着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水力学方法,提出湖泊泄流能力的概念,并采用湖泊水文观测数据,研究了鄱阳湖的泄流能力特征及其近年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2000s之前鄱阳湖泄流能力基本维持不变,之后迅速提高,近年开始趋于稳定.泄流能力的显著提高改变了鄱阳湖与长江相互作用的水力特性,从而影响了鄱阳湖的水量平衡,加剧了近年枯水情势.研究表明,大规模采砂是鄱阳湖泄流能力变化的主因,应加强鄱阳湖采砂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 泄流能力 鄱阳湖 采砂 水力学方法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孔金海 吕国华 +5 位作者 康意军 王冰 韩莹松 李晶 邓幼文 陈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594-599,共6页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的疗效。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28例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9例,4个椎体8例,5个椎体7例,6个及6个以上椎体4例。患者均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体重减轻19例,...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的疗效。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28例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9例,4个椎体8例,5个椎体7例,6个及6个以上椎体4例。患者均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体重减轻19例,胸背部显著疼痛25例,腰骶部疼痛3例。血沉58~126mm/h,平均73.7mm/h,合并椎旁脓肿19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27°~108°,平均61.5°,伴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7例,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7例,C级8例,D级3例,均采用一期后路钉棒或钩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胸椎后凸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6±0.7h,平均出血890±130ml。术中1例由于T4椎弓根较小无法置钉而改用钩棒系统固定。1例发生胸膜撕破,行术中缝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乳糜漏,行纵隔引流14d后愈合;1例左下肢回流不畅,给予抬高患肢,被动肢体活动,2周后好转;2例患者腹部皮肤出现麻木疼痛,给予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物西乐葆口服后症状消失;1例术后早期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7d后脱机好转,肺功能正常。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无伤口深部感染或窦道形成。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所有患者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消失;24例胸背部疼痛及3例腰骶部疼痛者症状消失,1例背部疼痛患者半年后自行缓解。随访11~22个月,平均17.3个月。1~2个月后血沉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周时后凸Cobb角21°~33°,平均24.7°,末次随访时为24°~35°,平均26.3°,无1例出现椎旁脓肿复发。神经功能除A级2例、B级1例无变化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一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效果好,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多节段 前后路手术 一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深部找矿前景快速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 被引量:13
19
作者 曹新志 孙华山 赵颖弘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2,共5页
矿区深部找矿前景快速评价属于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对于矿区深部找矿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找矿前景快速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指出类比法、趋势外推法和归纳法是矿区深部找矿前景快速评价的基本方法... 矿区深部找矿前景快速评价属于大比例尺成矿预测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对于矿区深部找矿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找矿前景快速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指出类比法、趋势外推法和归纳法是矿区深部找矿前景快速评价的基本方法。认为找矿前景快速评价的有效途径选择难度较大,评价者必须针对具体对象、具体情况进行慎重的研究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深部 找矿前景 快速评价 方法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测量与评价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心洁 周绿林 曾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7-49,共13页
研究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及2010-2013年CGSS数据,结合因子分析方法和模糊评价方法,对近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进行动态评估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时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为0.3713,较2012年继续提高,但仍处... 研究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及2010-2013年CGSS数据,结合因子分析方法和模糊评价方法,对近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进行动态评估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时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为0.3713,较2012年继续提高,但仍处于平均水平范围(0.4-0.6)以下,且明显低于同时期同区域的城镇居民社会福利水平(0.4574)。如果进一步考虑转换因素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影响,还可得到非农业户籍人口市民化水平高于农业户籍人口、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男性高于女性、未婚者高于已婚者等结论。结合功能性活动及其包含的分项指标的权重分配可知,经济状况、居住环境、政治权利和公民自由三方面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影响最大,因此也是未来提高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能力理论 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水平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