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角尺度、混交度和胸径优势度的杉木混交林空间结构优化
1
作者 陈超 赵吟吟 +5 位作者 俞家聪 李雪建 方庆 张晔华 宋美萱 杜华强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森林质量,还可以进一步发挥森林的功能效益。以浙江省建德市梅城林场的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乘除法对角尺度(W)、胸径优势度(U)和混交度(M)进行多目标规划,构建起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使用模拟退火... 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森林质量,还可以进一步发挥森林的功能效益。以浙江省建德市梅城林场的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乘除法对角尺度(W)、胸径优势度(U)和混交度(M)进行多目标规划,构建起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使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求解,获得最优采伐方案;对比分析模拟择伐前后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及其二元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模拟择伐,林分角尺度提高了2.34%,胸径优势度下降了0.82%,树种混交度提高了11.36%,目标函数值增大了12.42%,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林分的空间结构。经过择伐,林分空间结构二元分布特征更加趋向于合理。由此可见,基于角尺度、混角度和胸径优势度所构建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体系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为制定后续森林经营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择伐 优化模型 模拟退火算法 二元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典型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特征
2
作者 向钦 郭秋菊 +4 位作者 艾训儒 薛卫星 王蕾 潘召龙 张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6,共9页
【目的】以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差异,确定影响林分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和杉木、柳... 【目的】以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不同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差异,确定影响林分结构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和杉木、柳杉、鹅掌楸3种人工林的样地实测数据,应用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评价法对4种典型林分进行分析。【结果】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指数DFS值为0.767,结构多样性呈良好状态;柳杉林为0.578、鹅掌楸林为0.565均呈中等状态;杉木林仅为0.288,结构多样性整体呈较差状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水平和垂直空间上均有较好的表达,林分中最常见的结构单元类型为参照树周围很密集随机分布3~4种树种的绝对优势木和劣势木(W_(i)=0.5、U_(i)=0/0.75、M_(i)=0.75/1、C_(i)=1),结构单元内个体间冠层连接紧密,不同树种不同大小的个体占据各自生态位,形成了资源合理分配的格局。而3种人工林林层结构和树种组成相较之下更为单一,最常见的结构组合均为4株同种(M_(i)=1)个体的伴生,影响了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的提升。【结论】丰富的树种多样性和林层结构对该地区林分形成良好的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具有决定作用,在今后林分可持续经营管理中,应着重关注树种组成多样性和林分垂直空间复杂性的构建,将有利于林分健康稳定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多样性 空间结构单元 四元分布 林层数 树种数 金子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天然林林分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分析
3
作者 徐冰 付立华 +1 位作者 张菲 张岩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55-58,共4页
本文基于天然次生林结构化经营技术,对白桦天然林进行抚育间伐,同时在林冠下栽植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测定试验地经营前后的直径分布、乔灌草盖度和角尺度,以此分析试验地林分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经营后的试验地林分大径级林木... 本文基于天然次生林结构化经营技术,对白桦天然林进行抚育间伐,同时在林冠下栽植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测定试验地经营前后的直径分布、乔灌草盖度和角尺度,以此分析试验地林分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经营后的试验地林分大径级林木占比增加,促进了林分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增加了林分的生产力;经营后试验地林分的灌木层、草本层盖度均有所增加,林分垂直层结构较完整,属于复杂结构;经营后试验地的角尺度约0.50,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综上,使用天然次生林结构化经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分的稳定性以及林分空间结构的分配,提高了林分的生产力。本研究为白桦天然次生林的经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结构 白桦 空间分布格局 角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xact Limits of Structural Reliability for Normal Stress and Normal Strength 被引量:1
4
作者 Ye Xitao Luoyang Institute of Track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enan 471039, P. R. China Ye Xitao The Exact Limits of Structural Reliability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7年第3期74-81,共8页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rmal strength and stress with unknown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but getting a completed sample respectively, a comparison among the errors of some kinds of approximate limits for structural reli...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rmal strength and stress with unknown distribution parameters but getting a completed sample respectively, a comparison among the errors of some kinds of approximate limits for structural reliability has been made in this paper, basing on the exact limits presented. All results in this paper can be used with condition logical normal distribution convenie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mal distribution A completed sample Structural reli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磨盘山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田甜 赵洋毅 +3 位作者 涂晓云 和娴越 王帅兵 段旭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6,共10页
为探明中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结构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以滇中磨盘山处于演替前期、中期和后期的针叶纯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3种典型林分为对象,量化研究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空间结构多个指标变化规律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差... 为探明中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结构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以滇中磨盘山处于演替前期、中期和后期的针叶纯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3种典型林分为对象,量化研究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空间结构多个指标变化规律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差异,并借助冗余分析探究二者间相互作用关系;再利用多元分布对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全面描述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在不同演替阶段林分中差异显著,群落演替对树种混交度、林层差异度的影响最大,均在演替后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703、0.511;综合比较多元分布结果发现,3种林分类型中,以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相对最为合理;乔木层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随着演替进展而上升,并在常绿阔叶林中各指数最高;树种隔离程度是影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子,其次是胸径结构及林分密度。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林分结构调整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结构 物种多样性 多元分布 群落演替 磨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性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超 孙晶 +3 位作者 章国威 赵天天 程旺明 漆家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15-3734,共20页
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的库车坳陷充填了巨厚的中生界碎屑岩沉积地层(最大残留厚度可达6000 m以上),其中三叠系、侏罗系包含的多个泥岩、含煤泥岩层被认为是库车坳陷的主力烃源岩层。受地表条件复杂、地下构造变形复杂等因素影响,基于地震... 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的库车坳陷充填了巨厚的中生界碎屑岩沉积地层(最大残留厚度可达6000 m以上),其中三叠系、侏罗系包含的多个泥岩、含煤泥岩层被认为是库车坳陷的主力烃源岩层。受地表条件复杂、地下构造变形复杂等因素影响,基于地震资料解释的中生界分布一直不甚清楚,中生代原型盆地性状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分歧。近几年在库车坳陷实施了大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的统层解释。结果表明中生界下部发育有大量控制三叠系、甚至下侏罗统沉积厚度分布的同生正断层。这些正断层的发现,暗示库车坳陷早中生代原型盆地可能具有伸展或走滑伸展断陷盆地性质。本文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分析了库车坳陷中生代盆地结构及后期构造演化过程,认为早中生代同生正断层在晚中生代、新生代区域挤压及新天山构造隆升作用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反转),导致形成复杂的冲断构造变形,一些区段的中生界烃源岩成为后期逆冲褶皱变形的局部滑脱层,而另一些区段则被后期逆冲断层掩覆成为断陷正反转构造的“死带”。这一新的构造解释模型不仅可以合理地解释库车坳陷油气聚集的分区、分段差异性,也进一步明确了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及需要研究的地质问题。库车坳陷那些位于正反转断层(包括拆离断层)下盘“死带”中的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的存在为深层油气成藏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界 正反转断层 分层滑脱构造 烃源岩分布 库车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穆棱东北红豆杉林空间结构特征与更新计数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越千 贾炜玮 +1 位作者 朱万才 刁云飞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889,共11页
为了解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种群空间结构、分布格局及更新幼苗情况,以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红豆杉群落为研究对象,建立300 m×400 m标准地,开展树种记录、生长调查及空间定位,计算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 为了解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种群空间结构、分布格局及更新幼苗情况,以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红豆杉群落为研究对象,建立300 m×400 m标准地,开展树种记录、生长调查及空间定位,计算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等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东北红豆杉种群空间结构、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分别建立并比较东北红豆杉更新苗木的泊松、负二项、零膨胀泊松和Hurdle泊松4种计数模型。结果表明(:1)东北红豆杉种群空间结构单元以随机分布、高混交度、高大小比数为主,相对频率为0.619 6(;2)东北红豆杉种群在0~100 m尺度呈现聚集分布(;3)东北红豆杉种群在0~150 m尺度均表现为正相关,幼苗与母树在不同尺度下表现出不同相关性,与其他优势种群相关性不高(;4)东北红豆杉幼苗在0~25 m尺度聚集分布,最优更新计数模型为负二项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林分空间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联性 计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落叶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空间结构参数的多元分布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佳旺 董希斌 +6 位作者 郭奔 刘慧 张莹 任允泽 滕弛 宋梓恺 张雨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2023年5月15—30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丰林县汤林林场建立不同演替阶段(中龄林、近熟林)固定监测样地,在森林群落中分别设立15块30 m×30 m的方形样地,将各样地划分为4个15 m×15 m的小样方,对胸径在5.0 cm及以上的乔木进行每木... 2023年5月15—30日,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丰林县汤林林场建立不同演替阶段(中龄林、近熟林)固定监测样地,在森林群落中分别设立15块30 m×30 m的方形样地,将各样地划分为4个15 m×15 m的小样方,对胸径在5.0 cm及以上的乔木进行每木调查、每木检尺,记录样地内林木的树种、胸径、树高;应用RStudio计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天然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密集度、角尺度)、统计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5种多元分布频率(零元分布、一元分布、二元分布、三元分布、四元分布),系统分析各林分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与功能。结果表明:(1)落叶松林的零元分布,两种不同演替程度的林分,整体呈随机分布、混交较好的中庸生长状态,但近熟林比中龄林较密集。(2)落叶松林的一元分布,林分内多数林木处于混交程度、密集程度良好,各大小比数等级占比处于比较相近的随机分布状态。(3)落叶松林的二元分布,两种林分在同一大小比数时的林木多数处于中度混交,同一密集度时的中龄林的密集程度分布相近,近熟林的密集度较集中。(4)落叶松林的三元分布,两种林分中,同一密集度和大小比数的林木,多数处于随机分布。(5)落叶松林的四元分布,两种林分在同一分布格局和生长状态时,相同密集度的林木多数处于中度混交或者混交状态较良好。(6)与比较传统的零元分布、一元分布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相比,使用多元分布能更加全面、清晰地分析不同演替阶段天然落叶松林的林分内部空间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落叶松林 林分空间结构 多元分布 不同演替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育采伐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王晓蕊 张馨月 +4 位作者 贾磊 许中旗 张菲 付立华 程顺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4期357-363,共7页
为了解抚育采伐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人工林林分结构的影响,以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抚育强度下樟子松人工林的径级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塞罕坝保护区樟子松人工林分化明显,胸径变化范围较大,... 为了解抚育采伐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人工林林分结构的影响,以塞罕坝自然保护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抚育强度下樟子松人工林的径级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塞罕坝保护区樟子松人工林分化明显,胸径变化范围较大,在4~32 cm之间,且小径级林木所占比例较大;伐前与伐后林分径级结构均趋于Weibull分布,但伐后的径级结构与Weibull分布更加接近;抚育间伐后,林分径级分布右偏系数增加,大径级林木所占比例增大;在4个不同尺度(5 m×5 m、5 m×10 m、10 m×10 m、15 m×10 m)上,抚育间伐前樟子松人工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或随机分布,抚育间伐后使其空间分布格局趋于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同时,聚集程度随抚育间伐强度的增加而下降。抚育采伐不但降低了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人工林的林分密度,也使林分的径级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得到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地区 自然保护区 樟子松人工林 林分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木荷天然林直径结构规律研究
10
作者 季秀 王旦媚 +2 位作者 黄靓 刘文剑 易烜 《森林防火》 2024年第3期98-104,共7页
利用湖南省2014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中12块木荷样地数据,探讨了木荷天然林直径结构规律。通过应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Г分布对木荷天然林直径结构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对12块样... 利用湖南省2014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中12块木荷样地数据,探讨了木荷天然林直径结构规律。通过应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和Г分布对木荷天然林直径结构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对数正态分布对12块样地的拟合效果最好,接受率为100%,其次是Г分布,接受率为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天然林 直径结构 正态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 WEIBULL分布 Г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不同林分结构林木水平分布格局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玉宝 乌吉斯古楞 +2 位作者 王百田 王立明 达布希拉图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8,共6页
通过样地调查,分析了不同结构草类-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林木分布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年龄36~65年草类-落叶松林和年龄54~63年杜香-落叶松林分布格局中,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6.2%、50%、43.8%... 通过样地调查,分析了不同结构草类-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林木分布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年龄36~65年草类-落叶松林和年龄54~63年杜香-落叶松林分布格局中,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6.2%、50%、43.8%;(2)按林型分,草类-落叶松林分布格局中,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所占比例均11.1%,聚集分布占77.8%。杜香-落叶松林分布格局均为随机分布;(3)树种组成在6落4阔~10落范围内,草类-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分布格局主要为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两种类型。聚集分布主要集中在树种组成7落3阔~9落1阔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天然林 林分结构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飞播林直径结构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韩东锋 钱拴提 +2 位作者 孙丙寅 孙德祥 陈亚萍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187,共6页
对凤县油松飞播林33块标准地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85%的标准地林分直径分布规律不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只有15%的标准地林分直径分布规律比较符合标准正态分布。88%标准地偏度数值大于0,为左偏,有76%标准地峰(峭)度数值小于0... 对凤县油松飞播林33块标准地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85%的标准地林分直径分布规律不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只有15%的标准地林分直径分布规律比较符合标准正态分布。88%标准地偏度数值大于0,为左偏,有76%标准地峰(峭)度数值小于0,其曲线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平缓。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数值减少,偏度数值增加,峰度变化规律性不强;株数和断面积累计百分数曲线由缓和趋于剧烈,快速上升期跨越的径阶数量减少,林分集中在2、4、6径阶的林木株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飞播林 林分直径分布规律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分直径结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许彦红 杨宇明 +2 位作者 杜凡 陆元昌 姜磊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6-18,共3页
选择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典型的季节性雨林和山地雨林两个植被类型进行林分直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热带雨林不划分林层时直径分布为左偏,偏度和峰度值均较大;划分林层后,各层直径分布都遵从三参数的Weibull分布函数,C层同时遵从迈耶负指... 选择西双版纳勐腊县境内典型的季节性雨林和山地雨林两个植被类型进行林分直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热带雨林不划分林层时直径分布为左偏,偏度和峰度值均较大;划分林层后,各层直径分布都遵从三参数的Weibull分布函数,C层同时遵从迈耶负指数分布函数,偏度和峰度系数均与林分直径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热带雨林 林分 直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对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董希斌 李耀翔 姜立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研究并分析了间伐前后及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结构的变化.利用三参数韦布尔函数模拟林分胸径分布.通过其参数的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以小径木为间伐对象的间伐作业对林分胸径分布有正面影响:对于林木单株生长.以中度间伐效果最好。
关键词 抚育间伐 林分结构 落叶松 直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单纯形法在林分结构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毕晓丽 洪伟 +1 位作者 吴承祯 闫淑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4-98,共5页
提出用改进单纯形法估计Weibull分布及其变型模型的参数 ,并通过直径和树高分布的实验拟合 ,经χ2 检验 ,其拟合效果优于传统的拟合方法。说明拟合方法的选择比改变其形式更重要 ,改进单纯形法 ,丰富了Weibull分布参数估计方法 。
关键词 改进单纯形法 WEIBULL分布 林分结构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疲劳寿命分散系数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潮 何宇廷 +1 位作者 侯波 张腾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6-1081,共6页
飞机结构疲劳寿命分散系数是飞机疲劳寿命评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可靠性指标。目前,我国飞机定寿工作中采用全机疲劳试验总试验小时除以疲劳寿命分散系数得出机群安全寿命的结论。通常,在不考虑机群服役环境差异而导致的环境分散系数时,... 飞机结构疲劳寿命分散系数是飞机疲劳寿命评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可靠性指标。目前,我国飞机定寿工作中采用全机疲劳试验总试验小时除以疲劳寿命分散系数得出机群安全寿命的结论。通常,在不考虑机群服役环境差异而导致的环境分散系数时,所选取的疲劳寿命分散系数主要考虑两部分,一是机群使用载荷差异导致的载荷分散系数,二是结构材料与制造质量差异导致的结构分散系数。介绍分析了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与威布尔分布时飞机结构疲劳寿命分散系数的表达形式;对于同型飞机结构疲劳寿命在不同载荷谱下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情况,推导了疲劳寿命分散系数可用载荷分散系数与结构分散系数乘积表示的条件;对于同型飞机结构疲劳寿命在不同载荷谱下不服从同一分布的情况,通过等损伤原理可以将服役飞机实际飞行小时数折算到同一试验载荷谱条件下的当量飞行小时数,计算同一试验载荷谱下的结构分散系数,以此作为疲劳寿命分散系数求得的飞机结构安全寿命可作为单机寿命管理的基准寿命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结构 疲劳寿命 分散系数 对数正态分布 威布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冷杉过伐林主要树种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曾祥谓 玉宝 +3 位作者 乌吉斯古楞 红玉 达楞巴雅尔 杨浩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6,共6页
选择长白山针阔比9∶1、8∶2、7∶3的云冷杉过伐混交林,探讨直径结构、空间格局、蓄积生长、林下更新以及植物多样性等林分结构问题,为恢复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提出结构调整思路。研究表明:由于过去以不合理的非经营性采伐,红松成主... 选择长白山针阔比9∶1、8∶2、7∶3的云冷杉过伐混交林,探讨直径结构、空间格局、蓄积生长、林下更新以及植物多样性等林分结构问题,为恢复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提出结构调整思路。研究表明:由于过去以不合理的非经营性采伐,红松成主要择伐对象,红松不同年份各径阶株数变化幅度较大,直径18 cm开始出现缺损株数现象,缺乏中、大径组株数,导致母树数量、结实量和种源减少,造成在主要树种中红松更新最差的问题,不利于林分正向演替。不同针阔比混交林空间格局与其主要树种空间格局并非完全一致,在同一林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针阔比9∶1、8∶2、7∶3的混交林空间格局分别为随机分布、聚集分布和均匀分布。其中,红松分布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因此,恢复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以红松和珍贵阔叶树种作为目标树种,采取目标树培育方法,伐除影响其更新和生长的林木,而将云冷杉和一般阔叶树作为伴生树种,逐渐减少云冷杉的优势,最终逐渐恢复成红松阔叶混交林;对针阔比8∶2和7∶3混交林红松分布格局,采取人工补植、间伐等措施,结合天然更新,向随机分布进行调整;采取人工补植、清理母树周围枯枝落叶层等措施人工辅助红松天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冷杉 过伐林 混交林 林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分结构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18
作者 赵中华 惠刚盈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3-152,共10页
林分结构是森林经营与分析中的重要因子,提高林分结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增加的基础。林分结构多样性表达方法是生态学和林学学科研究的重点议题,本研究从林分结构组成多样性、林木大小分化多样性和林木... 林分结构是森林经营与分析中的重要因子,提高林分结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实现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增加的基础。林分结构多样性表达方法是生态学和林学学科研究的重点议题,本研究从林分结构组成多样性、林木大小分化多样性和林木空间分布多样性3方面综述林分结构多样性研究进展。林分结构组成多样性常以林分组成属性为基本统计单位,以植物群落学中的α物种多样性指数为基础来表达;基于相邻木关系的林分组成结构多样性则通过描述林分中树种的隔离程度来体现。林木大小分化多样性以林木个体胸径、树高和冠幅等因子作为比较指标,大小变异系数、Gini系数、胸径分布偏度、大小分化度等常用来描述林木大小分化程度。林木空间分布多样性的实质是林木在水平空间上的位置分布格局多样性;点格局分析方法能够很好描述林木位置随尺度变化的差异,但对数据要求较高,需要精确的林木定位数据;标记二阶特征可以体现林分中树种和大小随尺度变化的分布情况,对生态学过程和假说具有一定分析和解释能力,但无法表达林分树种组成的丰富程度和林木大小的变异程度,也需要精确的林木定位数据。林分结构复杂性优先于林分结构多样性,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林分结构多样性常作为林分结构复杂性的替代指标。林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概念,现有林分结构多样性表达方法缺乏体现林分结构多维性的指标,探索林分结构多样性和复杂性表达方法仍是一项富有挑战的工作。未来林分结构多样性或复杂性指标的构建需要考虑林分结构多维性,同时要考虑多种属性的权重问题;另外,还要与具体的森林经营活动相结合,能够指导林分结构调整,最终实现增加林分结构多样性、维持和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结构 多样性 组成 大小分化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侧柏游憩林空间结构分析 被引量:43
19
作者 汪平 贾黎明 +1 位作者 魏松坡 王奇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4,共6页
为了探究侧柏游憩林的林分结构调控途径,采用聚集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及开敞度4个指数,基于Voronoi图空间结构单元分析了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侧柏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31,林木总体上呈均匀分... 为了探究侧柏游憩林的林分结构调控途径,采用聚集指数、混交度、大小比数及开敞度4个指数,基于Voronoi图空间结构单元分析了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典型侧柏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31,林木总体上呈均匀分布格局;2)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427,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较低,且空间配置较为简单;3)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大小比数分别为0.512和0.497,林木胸径及树高分化均不太明显,说明林分处于中等竞争状态;4)林分平均开敞度为0.320,林内空间较为开阔,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侧柏游憩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基本合理,建议通过少量间伐或补植乡土阔叶树种等措施优化林分空间结构,进一步提升该地区侧柏林的游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林 林分空间结构 VORONOI图 分布格局 混交度 大小比数 开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枯立木数量特征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安云 丁国栋 +4 位作者 高广磊 梁文俊 贺宇 魏宝 鲍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6-250,共5页
枯立木广泛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对森林的发展与演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北沟林场天然次生林(面积为4hm2)植被群落调查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枯立木树种组成、径级结构、生物量和分布格局... 枯立木广泛存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对森林的发展与演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北沟林场天然次生林(面积为4hm2)植被群落调查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枯立木树种组成、径级结构、生物量和分布格局。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天然次生林枯立木分属8个乔木种群,密度为79.25株/hm2,占全部乔木的10.13%;枯立木生物量为18.46t/hm2,占全部乔木生物量的6.88%;山杨枯立木数量和生物量分别占全部枯立木的83.60%和90.58%,是样地中枯立木数量和生物量最大的树种;枯立木胸径(DBH)分配以DBH<22cm为主;林分内所有枯立木的平均角尺度值为0.543,呈随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立木 树种组成 径级结构 生物量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