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方法建立SD大鼠RAU模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祁晶 余占海 +4 位作者 刘燕 薄磊 陈光 张轩 张菊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比较实验性SD大鼠口腔黏膜组织匀浆+完全弗氏佐剂的免疫注射法和乙酸灼烧法建立RAU动物模型,为研究人类RAU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法和灼烧法建立大鼠RAU模型,观察大鼠口腔内RAU的形成及体重和摄食量变化情... 目的:比较实验性SD大鼠口腔黏膜组织匀浆+完全弗氏佐剂的免疫注射法和乙酸灼烧法建立RAU动物模型,为研究人类RAU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免疫法和灼烧法建立大鼠RAU模型,观察大鼠口腔内RAU的形成及体重和摄食量变化情况。研究溃疡的组织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变化。结果:2种方法建模的实验大鼠都发生了RAU,模型建立过程中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有变化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免疫组、乙酸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发现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组CD3+CD8+的细胞数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利用免疫法和乙酸法均可引起SD大鼠发生实验性RAU,其临床表现及组织学观察均与人类RAU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动物模型 免疫 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辛含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姚世红 俞怀洲 +3 位作者 曾立军 周红 方俊 赵苏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4-586,共3页
纳入58例反复发作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给予石辛含片,1次1片含化,每日3次,同一患者再次复发时用西地碘片作对照。石辛含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疼痛缓解最早起效时间3 min,平均起效时间为5 min,溃疡疼痛缓解维持时间最短达80 min,平均疼... 纳入58例反复发作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给予石辛含片,1次1片含化,每日3次,同一患者再次复发时用西地碘片作对照。石辛含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疼痛缓解最早起效时间3 min,平均起效时间为5 min,溃疡疼痛缓解维持时间最短达80 min,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95 min;石辛含片用药后5 d溃疡疼痛消失占总数的100%,5 d溃疡愈合55例占总数的95%;其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石辛含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g与IL-17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栋 李言君 +1 位作者 付爱丽 薛江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6-469,共4页
目的:探讨Treg细胞和IL-17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n=21)和健康人(n=21)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在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ELISA检测... 目的:探讨Treg细胞和IL-17在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n=21)和健康人(n=21)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在T淋巴细胞中的比例,ELISA检测外周血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溃疡期CD4+CD25+Foxp3+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而IL-17的表达则高于对照组,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和IL-17的表达呈负相关(r=-0.582,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和IL-17在RAU患者的外周血中的表达异常,可能在RAU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调节性T细胞 IL-17 流式细胞术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社会因素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影响 被引量:39
4
作者 唐柳云 马梁红 刘念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 10 5例为实验组和健康正常人 10 0例为对照组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艾森克个性问卷结果... 目的 :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影响。方法 :选择门诊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 10 5例为实验组和健康正常人 10 0例为对照组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艾森克个性问卷结果显示N量表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SCL 90结果显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等因子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社会支持评定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两个程度上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心理社会因素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社会因素 复发性口腔溃疡 影响 ra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粤航1号米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调节 被引量:8
5
作者 翁志强 周汉钦 +4 位作者 张永健 于宪 刘鸣 翟月明 陈建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0-162,共3页
通过分析食用富硒粤航一号米作饮食干预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功能稻米对防治RAU的作用。选用以稻米为主食的RAU患者,分试验组1、2,设对照。试验组1食用富硒粤航一号米,试验组2食用市售常规精米,加维... 通过分析食用富硒粤航一号米作饮食干预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功能稻米对防治RAU的作用。选用以稻米为主食的RAU患者,分试验组1、2,设对照。试验组1食用富硒粤航一号米,试验组2食用市售常规精米,加维生素BCO和维生素E,对照组食用市售常规精米,观察期为6个月。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а、IL-2、IL-6、IL-8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治疗前:试验组1、2两组观察指标对比(P﹥0.05),TNF-а、IL-2与对照相比(P﹤0.01),试验组1、2IL-6、IL-8与对照相比(P﹥0.05)。治疗后:试验组1TNF-а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IL-2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相比(P﹤0.01)。试验组2TNF-а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相比(P﹤0.01)。IL-2与治疗前相比(P﹤0.01),与对照相比(P﹤0.01)。试验组1、2两项相比(P﹤0.01)。表明食用富硒粤航一号米为主食能改善RAU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а、IL-2的失衡,对防治RAU发病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功能米 细胞因子 航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大鼠口腔溃疡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雪梅 薄磊 +2 位作者 祁晶 余占海 马兴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1-324,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芪多糖对患有口腔溃疡大鼠(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根据溃疡面的直径计算愈合率及HE染色观察溃疡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 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芪多糖对患有口腔溃疡大鼠(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根据溃疡面的直径计算愈合率及HE染色观察溃疡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EGF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实验结果显示治疗20 d后,黄芪多糖组大鼠溃疡面积减小,愈合率为87.5%~1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CD4+T细胞数减少、CD8+T细胞数升高,CD4+/CD8+比值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组大鼠外周血CD4+T细胞数升高、CD8+T细胞数降低,CD4+/CD8+比值回升(P<0.05)。EGF水平在造模后出现明显下降,黄芪多糖灌胃治疗后有升高。提示黄芪多糖能够提高RAU实验性大鼠EGF的水平和改善T细胞亚群的失衡状态,具有明显地促进口腔溃疡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黄芪多糖 EGF T淋巴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患者血清中Th1,Th2类因子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陈茜 王冬平 +2 位作者 蔡扬 刘宝珍 刘洪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平衡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RAU患者35例(轻型25例重型10例)及健康对照2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CBA)检测患者溃疡期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 目的:探讨Th1/Th2平衡在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RAU患者35例(轻型25例重型10例)及健康对照2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CBA)检测患者溃疡期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RAU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在轻型RAU患者中,IL-4、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在重型RAU患者中JFN-γ、IL-4、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重型RAU患者IFN-γ、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型组(P<0.05);IFN-γ、IL-4、IL-10表达水平与RAU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P<0.05)。结论:RAU患者表现为Th2细胞占优势的免疫应答;其中IFN-γ、IL-4、IL-10表达水平与RAU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被引量:8
8
作者 龙小斯 高恒 +1 位作者 谢小平 侯晓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8-459,共2页
选择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RAU)患者 6 6例及非 RAU志愿受检者 6 2例 ,设为 RAU组和对照组 ,并将 RAU患者分为轻型、疱疹样和重型 3组 ,分别取口腔粘膜组织切片 ,行 Hp- PCR检测。结果显示 :RAU组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选择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RAU)患者 6 6例及非 RAU志愿受检者 6 2例 ,设为 RAU组和对照组 ,并将 RAU患者分为轻型、疱疹样和重型 3组 ,分别取口腔粘膜组织切片 ,行 Hp- PCR检测。结果显示 :RAU组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 Hp阳性率随溃疡程度加重而升高。提示 :RAU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幽门螺杆菌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及其提取物在防治口腔感染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静 王艳 +4 位作者 王川东 黄睿洁 田燕 胡玮 邹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46-552,共7页
作为使用时间最长且应用最广泛的中草药之一,甘草在现代医药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多种疾病均显示明确疗效。其药理活性表现为抗炎、抗感染、抗溃疡及抗肿瘤等作用,主要存在于黄酮类、三萜皂苷类和多糖类化合物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 作为使用时间最长且应用最广泛的中草药之一,甘草在现代医药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多种疾病均显示明确疗效。其药理活性表现为抗炎、抗感染、抗溃疡及抗肿瘤等作用,主要存在于黄酮类、三萜皂苷类和多糖类化合物中。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甘草对于口腔感染相关的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甘草及其特定提取物在防治龋病、牙周组织疾病、溃疡和念珠菌病等口腔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相关制品用药安全性评价的情况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龋病 变异链球菌 牙周组织疾病 白色假丝酵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0
作者 江南 罗亮 +3 位作者 刘莉 孙小琴 姜星 蔡扬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了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 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 PD-L1)蛋白表达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探讨s PD-1/s PD-L1在RAU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RAU患者(轻... 目的了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 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 PD-L1)蛋白表达与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探讨s PD-1/s PD-L1在RAU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30例RAU患者(轻型18例,重型5例,疱疹型7例)及18例健康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U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19+、CD16++56+),散射比浊法检测RAU患者体液免疫指标(Ig G、Ig A、Ig M、C3、C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AU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s PD-1、s PD-L1蛋白表达,并对s PD-1、s PD-L1表达水平与RAU患者免疫功能状况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值相比,RAU患者CD4+水平降低,Ig M水平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U患者的s PD-1及s PD-L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轻型、重型RAU患者的s PD-1及s PD-L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疱疹型RAU患者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RAU患者s PD-1表达量与CD19+、C4存在正相关关系(r1=0.389,P1=0.034;r2=0.382,P2=0.037)。结论 RAU患者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主,同时伴有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RAU患者s PD-1、s PD-L1蛋白高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PD-1/PD-L1信号通路参与RAU免疫机制的调节,可能在RAU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实验性阿弗他溃疡模型大鼠血清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薄磊 余占海 +2 位作者 张菊梅 张轩 刘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TNF-α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发病机制的关系以及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RAU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方法建立SD大鼠RAU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 目的:探讨TNF-α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发病机制的关系以及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RAU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方法建立SD大鼠RAU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阴性对照组(B)、APS低(C)、中(D)、高(E)剂量组。灌胃治疗20d后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SD大鼠血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并提取大鼠口腔黏膜做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阴性对照组(B)RAU大鼠血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P<0.05),连续灌胃20d后,APS各治疗组(C~E)大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下降,较阴性对照组(B)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高剂量(300mg/kg)APS对TNF-α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较中(200mg/kg)、低(100mg/kg)剂量APS明显。结论:RAU发病可能与血清中TNF-α的表达异常有关,而体内应用APS可以通过剂量依赖方式有效地抑制RAU大鼠血清中TNF-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黄芪多糖 SD大鼠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免疫功能主观判定标准的运用与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靖雯 周红梅 +3 位作者 陈谦明 申俊 郑华 李秉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评价判定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免疫功能状况主观判定标准的科学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RAU患者,详细记录其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系统性疾病史、RAU病情严重程度等临床资料,依据自拟的判定标准获得其免疫状况主观判定结果... 目的评价判定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患者免疫功能状况主观判定标准的科学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RAU患者,详细记录其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系统性疾病史、RAU病情严重程度等临床资料,依据自拟的判定标准获得其免疫状况主观判定结果。同时检测60例患者外周血各项免疫指标,获得免疫状况客观检测结果。以客观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等指标,对主观判定方法作出评价。结果①主观判定结果:免疫异常者占86.67%,其中免疫亢进者占28.33%,低下者占58.33%;客观检测结果:免疫异常者占93.33%,其中亢进者占23.33%,低下者占70.00%。②采用主观判定方法判断免疫功能异常的敏感度为89.29%,特异度为50.00%,阳性似然比为1.78,阴性似然比为0.22;判断免疫亢进的敏感度为42.86%,特异度为76.09%,阳性似然比为1.79,阴性似然比为0.75;判断免疫低下的敏感度为64.29%,特异度为55.56%,阳性似然比为1.45,阴性似然比为0.64。结论综合RAU患者的临床资料来判定其免疫功能有一定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免疫功能 主观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因子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向晓明 李成章 +3 位作者 汪军 周刚 陈汉正 汪喻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7-258,共2页
目的 :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轻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短期疗效。方法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患者 6 2例 ,随机分组 ,服药 3个月 ,随访 6个月 ,记录总间歇时间及总溃疡数目。结果 :转移因子组治疗后总间歇时间较治疗前延长 ,总溃疡数减少 ,... 目的 :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轻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短期疗效。方法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患者 6 2例 ,随机分组 ,服药 3个月 ,随访 6个月 ,记录总间歇时间及总溃疡数目。结果 :转移因子组治疗后总间歇时间较治疗前延长 ,总溃疡数减少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TF组总有效率为 76 .47% ,高于对照组 32 .14%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因子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短期疗效 rau 口腔粘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及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胡晓菁 林璐 +3 位作者 黄臻 张停停 刘清 史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观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使用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口腔微生物群落构成改变。方法:随机双盲设计。入选35例RAU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局部涂抹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 目的:观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患者使用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口腔微生物群落构成改变。方法:随机双盲设计。入选35例RAU患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局部涂抹益生菌芦荟发酵凝胶,对照组局部涂抹壳聚糖凝胶。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天数。未用药前唾液为阳性对照PC组;试验组用药后唾液为AA组和对照组用药后唾液为AC组;另有10名健康人唾液作为阴性对照NC组。高通量测序分析4组唾液(AA、AC、PC、NC)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变化和相似关联。结果:试验组溃疡愈合天数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水平:PC组放线菌相对丰度增加,而AA组放线菌相对丰度降低;属水平:PC组嗜血杆菌和奈瑟菌相对丰度下降,放线菌、颗粒菌和胃链球菌相对丰度增加,AA组是正常标准的丰度。结论:益生菌发酵物可以更快的促进溃疡愈合和使口腔微生物更快恢复正常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口腔微生态 口腔微生物群落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和维生素B2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评定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婷婷 张新 +2 位作者 王婧姣 赵蕊 漆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6-689,共4页
目的:观察与比较白芍总苷和维生素B2在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RAU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白芍总苷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维生素B2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根据... 目的:观察与比较白芍总苷和维生素B2在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RAU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白芍总苷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维生素B2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黏膜病专业委员会的"RAU疗效评价试行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期内的总间歇期均延长,溃疡总数目均减少。2组比较,白芍总苷组疗效优于维生素B2组(P<0.05);白芍总苷对RAU间歇期的延长优于维生素B2(t=4.89,P<0.01);对RAU溃疡数目的减少也优于维生素B2(t'=7.87,P<0.01)。白芍总苷组9例发生轻度不良反应,维生素B2组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白芍总苷治疗RAU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维生素B2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咪唑或联合中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一凡 覃璇 +2 位作者 林娟 张晓燕 覃仁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9-484,48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左旋咪唑单独用药及联合中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在线知识服务平台,纳入有关左旋咪唑及联合中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系统评价左旋咪唑单独用药及联合中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在线知识服务平台,纳入有关左旋咪唑及联合中药治疗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0.2评价标准和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左旋咪唑单独用药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31例患者,治疗组有效性高于安慰剂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92,95%CI[2.14,11.32],P=0.0002),共有4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左旋咪唑联合中药共纳入16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854例患者,治疗组RAU的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97,95%CI[4.40,8.10],P<0.00001),无不良反应报道。结论:左旋咪唑联合中药用于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较单独采用左旋咪唑效果更好,并且避免了左旋咪唑单独用药副作用大的缺点,具有较好的临床研究和运用前景。但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文献质量较差,增加了本次系统评价结论产生偏倚的风险,期待有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咪唑 中西医结合 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大鼠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文红 刘建国 +3 位作者 郭玉苏 程茜 吴家媛 何奎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与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 lcer,RAU)发病机制的关系及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对RAU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免疫方法建立SD大鼠RAU动物模型,将RAU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溃疡糊剂组和3个TP治疗...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与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 lcer,RAU)发病机制的关系及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对RAU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用免疫方法建立SD大鼠RAU动物模型,将RAU大鼠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溃疡糊剂组和3个TP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成模前后及用药前后各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细胞数量及比值。结果:实验大鼠溃疡模型成模后外周血CD4+及CD4+/CD8+较成模前显著降低(P<0.01),CD8+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茶多酚各治疗组外周血CD4+、CD4+/CD8+回升,与阴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茶多酚各治疗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AU的发生与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有关,TP对大鼠RAU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免疫调节作用与给药方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 T淋巴细胞 茶多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细胞介素-1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敬 沙晶晶 龚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09T/C位点与白细胞介素-10(IL-10)-1082A/G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AU)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RFLP-PCR)法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09T/C位点与白细胞介素-10(IL-10)-1082A/G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AU)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RFLP-PCR)法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SSP-PCR)法对138例RAU患者和12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TGF-β1-09位点与IL-10-1082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分析,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估计相对危险度。结果TGF-β1-09位点与IL-10-1082位点在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上,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TGF-β1-509位点基因型CT(OR=1231,95%CI=0.702-2.160)与TT(OR=2.482,95%CI=1.250-4.927)为高风险基因型,T等位基因为高风险等位基因(OR=1.465,95%CI=1.036~2.074)。IL-10-1082位点基因型AG(OR=1391,95%CI=0.808~2.396)与GG(OR=4.165,95%CI=1944~8.924)为高风险基因型,G等位基因为高风险等位基因(OR=2.134,95%CI=1.474~3.089)。结论TGFβ1-509位点与IL-10-1082位点是RAU患者的易感基因位点。TGF-β1-09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患RAU的风险性是携带C等位基因者的1.465倍。IL-10-1082位点携带G等位基因患RAU的风险胜是携带A等位基因者的2.1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10 单核苷酸多态性 复发性口腔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972例口腔黏膜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宏峰 何芳奇 +2 位作者 许春姣 方厂云 彭解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9-783,共5页
目的:分析湖南省口腔黏膜病的发病情况和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内科门诊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筛选、去重、归类后,对疾病病种、性别及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1 972例口腔黏膜病中,4... 目的:分析湖南省口腔黏膜病的发病情况和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内科门诊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筛选、去重、归类后,对疾病病种、性别及年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1 972例口腔黏膜病中,40~49岁女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为1:1.05,按病种分类前9位分别是复发性口腔溃疡(27.17%)、灼口综合征(15.72%)、口腔黏膜下纤维化(14.75%)、口腔扁平苔藓(10.38%)、口腔白斑(4.21%)、创伤性溃疡(4.14%)、慢性唇炎(3.47%)、口腔真菌感染(3.26%)、萎缩性舌炎(2.74%)。其中复发性口腔溃疡(28.65%)、灼口综合征(23.70%)及口腔扁平苔藓(13.31%)是湖南省女性口腔黏膜病前3位病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湖南省男性最好发的口腔黏膜病(28.56%)。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灼口综合征及口腔扁平苔藓是湖南省女性高发的口腔黏膜病,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是湖南省男性最好发的口腔黏膜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病 复发性口腔溃疡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萎缩性舌炎 口腔扁平苔藓 口腔白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彭骊苏 李敏 +6 位作者 周红梅 周刚 张蓉 吴艳乔 王凌晨 廖英男 林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6-770,共5页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纳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轻型/疱疹样型),随机分入试验组(一清软胶囊)、阳性药物对照组(牛黄解毒胶囊)和安慰剂组...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纳入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轻型/疱疹样型),随机分入试验组(一清软胶囊)、阳性药物对照组(牛黄解毒胶囊)和安慰剂组,疗程均为7 d,比较3组治疗前后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本试验共纳入192例受试者,完成试验187例,其中试验组93例,安慰剂组48例,牛黄解毒胶囊组46例。脱落率2.6%。中医主症(疼痛)有效率:试验组86.02%,安慰剂组79.17%,牛黄解毒胶囊组84.44%;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试验组90.32%,安慰剂组79.17%,阳性药对照组91.11%。3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26%,2.08%和34.78%。结论: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与牛黄解毒胶囊相当,且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清胶囊 牛黄解毒胶囊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热毒证 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