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抗生素治疗中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紫荆 汪蓉 +8 位作者 胡小林 方剑 赵云 尹清金 侯晓华 谢屹峰 朱静 马云驰 庄琴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716-719,共4页
目的评估支原体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MP-SAT)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抗生素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儿童专科医院2019年1-12月因支原体肺炎住院且咽拭子MP-SAT检测阳性的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当天,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患... 目的评估支原体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MP-SAT)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抗生素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儿童专科医院2019年1-12月因支原体肺炎住院且咽拭子MP-SAT检测阳性的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当天,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患儿咽拭子。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2~4周,MP-SAT结果转阴后,停用阿奇霉素治疗。在治疗开始后,每周复查MP-SAT及胸部X线片各1次(每种检查结果转阴后不再复查),分别记录两种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恢复情况。结果MP-SAT转阴率随抗生素治疗时间延长而增高,MP-SAT转阴时间(2.41±0.62)周;胸部X线片转阴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高,胸部X线片转阴时间(3.40±1.46)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14±0.35)周,其他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较慢,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为(3.26±1.16)周;MP-SAT转阴时间与胸部X线片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P<0.001);MP-SAT转阴时间与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01)。结论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抗生素治疗过程中,MP-SAT转阴时间短于胸部X线片转阴时间和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在评估支原体肺炎疗效指标中,使用MP-SAT转阴指标优于传统胸部X线片和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 支原体肺炎 抗生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被引量:22
2
作者 顾伟鸣 杨阳 +1 位作者 吴磊 莫小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1-272,共2页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检测沙眼衣原体(CT)核酸试剂盒(RNA恒温扩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229例临床疑似患者的尿样及拭子标本同时进行SAT检测和"金标准"沙眼衣...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检测沙眼衣原体(CT)核酸试剂盒(RNA恒温扩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229例临床疑似患者的尿样及拭子标本同时进行SAT检测和"金标准"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检测,检测结果有差异的标本采用PCR方法对拭子标本进行复测,根据实验结果评估SAT技术在尿样及拭子标本检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结合细胞培养和PCR的实验结果作为"扩大金标准",得出SAT技术对临床拭子标本的检测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100%;对尿样标本检测的敏感性为89.4%,特异性为99.2%。拭子和尿样标本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5.2%,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3.27,P>0.05)。结论 SAT技术检测CT试剂盒对拭子及尿样标本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对CT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技术 尿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柴国祥 韩斌孝 +6 位作者 孙建军 章国平 杨永红 王磊 牛晨霞 李兴芳 徐英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6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SAT)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00例疑似肺结核病患者,采取RNA实时扩增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并选择痰菌培养及痰涂片进行比较,鉴定阳性菌株。结果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RNA实时荧光核酸恒... 目的分析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SAT)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00例疑似肺结核病患者,采取RNA实时扩增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并选择痰菌培养及痰涂片进行比较,鉴定阳性菌株。结果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出结核病患者阳性133例,涂阳患者61例,涂阴72例,敏感度为72.68%,特异度为98.62%。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的符合率为86.75%,显著高于痰分枝杆菌的培养(69.75%)和痰抗酸杆菌涂片(67.5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其中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的3例非阴性阳性,涂片均为阳性。183例诊断结果为肺结核的患者中,涂阳培阳患者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检出率为100.00%,涂阴培阳患者检出率为78.95%,涂阴培阴患者检出率为56.00%,涂阳培阴患者检出率为40.00%。结论 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在检测肺结核病具快速、便捷、经济和高敏感度等特点,该方法值得在临床的结核筛查中进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 结核病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重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肉制品中鼠源性成分
4
作者 刘明明 周朝旭 +2 位作者 颜海燕 田碧英 李根容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0,共6页
为实现肉制品中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同步检测,基于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real-time 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t-RAA)技术,以大鼠COX3基因和小鼠16S rRN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为靶标,分别设计相应的Rt-RAA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参... 为实现肉制品中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同步检测,基于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real-time 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t-RAA)技术,以大鼠COX3基因和小鼠16S rRN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为靶标,分别设计相应的Rt-RAA引物和探针,通过反应参数的优化确定最佳双重Rt-RAA检测反应条件。进一步对建立的双重Rt-RAA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评估,并应用该方法对模拟市售肉制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双重RtRA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检出限分别为0.5%和0.2%,同步检测2种源性成分检出限为0.5%,同步检测混合模拟市售样品检出限仍低至0.5%,双重Rt-RAA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对市售样品和模拟样品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双重Rt-RAA检测方法适用于大鼠和小鼠源性成分的检测,为肉制品掺假检测提供了一种快捷、高效及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小鼠 肉制品 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技术 肉制品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桂金 宋晓礁 +2 位作者 张銮 李洪宽 乌日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52-4857,共6页
目的以传统国标培养法作为参比方法,评价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real-time 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SAT)方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方法依据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 目的以传统国标培养法作为参比方法,评价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real-time 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SAT)方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方法依据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对SAT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进行评价。分别检测纯培养物、人工污染样品以及实际样品来评价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和准确度,同时采取2种方法的显著性差异分析,确定最终结果。结果 SAT法灵敏度为100%,纯培养物检出限为10^(3) CFU/mL,人工污染检出限灵敏度为10^(3) CFU/mL,假阴性率为0、假阳性率为2.9%;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符合要求。结论 SAT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等检测结果全部达标,并且检测时间短,适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 灵敏度 特异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在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伦 张智辉 王丽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0期3811-3813,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sAT-TB)检测在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6例痰涂阴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经...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sAT-TB)检测在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6例痰涂阴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经实验室细菌学、组织学、影像学、临床表现等检查确诊,选取同期1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T-SPOT.TB、sAT-TB检测。比较T-SPOT.TB、sAT-TB单独与联合检测在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T-SPOT.TB诊断真阳性733例,真阴性57例,漏诊73例,误诊43例;sAT-TB诊断真阳性540例,真阴性88例,漏诊266例,误诊12例;联合诊断真阳性799例,真阴性56例,漏诊7例,误诊44例。联合诊断痰涂阴性肺结核准确度(94.37%)、灵敏度(99.13%)、阴性预测值(88.89%)高于T-SPOT.TB(87.20%、90.94%、43.85%)、sAT-TB(69.32%、67.00%、24.86%)单独诊断,漏诊率(0.87%)低于T-SPOT.TB(9.06%)、sAT-TB(33.00%)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56.00%)、阳性预测值(94.78%)低于sAT-TB单独诊断(88.00%、97.83%),误诊率(44.00%)高于sAT-TB单独诊断(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POT.TB、sAT-TB联合能有效提高痰涂阴性肺结核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降低漏诊率,但特异性较低,必要时需实施细菌培养,以降低误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涂阴性肺结核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实时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丹 谢加玲 +3 位作者 张孟雨 陈松 李孜 钟青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55-262,共8页
分别针对副溶血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基因bla_(CARB-17)、nuc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 分别针对副溶血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性基因bla_(CARB-17)、nuc设计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的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和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限分别为3.62×10^(2)、1.45×10^(4) copies/mL,灵敏度是普通PCR方法的10倍。实现了一次LAMP反应中同时检测2种食源性致病菌,既缩短检测时间,也提高了检测效率,为多重LAMP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副溶血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牛乳中的蜡样芽孢杆菌 被引量:25
8
作者 贾雅菁 付博宇 +4 位作者 王羽 马晓燕 张先舟 苑宁 张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4-189,共6页
建立牛乳中蜡样芽孢杆菌便捷可靠的检测方法,根据已公布的蜡样芽孢杆菌hbl A基因序列设计内外引物,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GreenⅠ,利用实时荧光监测仪,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ce loop-mediated i... 建立牛乳中蜡样芽孢杆菌便捷可靠的检测方法,根据已公布的蜡样芽孢杆菌hbl A基因序列设计内外引物,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GreenⅠ,利用实时荧光监测仪,建立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c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eal Amp)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方法,扩增产物经电泳和酶切鉴定。通过21株致病菌验证RealAmp特异性,并比较了Real Amp与普通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敏感性,对人工污染的检出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21 株致病菌进行特异性实验,4株蜡样芽胞杆菌呈阳性结果,17株非蜡样芽胞杆菌均呈阴性结果。RealAmp检测纯菌的灵敏度为8.2 CFU/m L,比普通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灵敏度高10倍,人工污染牛乳RealAmp的检出限为8.2 CFU/m L。并且在20 min左右即可判定结果。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操作便捷、可实时监控检测蜡样芽孢杆菌,有望成为快速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检测技术 蜡样芽胞杆菌 检测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食品中的志贺氏菌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立娟 郭威 +2 位作者 张先舟 马晓燕 张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25-131,共7页
该研究建立一种实时荧光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real-time fluorescence saltatory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FSRCA)技术快速检测志贺氏菌(Shigella)。该方法以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设计引物,使用32株不同菌株对RF-SRCA方法的特异性进... 该研究建立一种实时荧光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real-time fluorescence saltatory 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FSRCA)技术快速检测志贺氏菌(Shigella)。该方法以志贺氏菌的ipaH基因设计引物,使用32株不同菌株对RF-SRCA方法的特异性进行分析,根据实时荧光曲线法对RF-SRCA方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进行判定,并使用该方法对60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3株志贺氏菌菌株呈阳性结果,19株非志贺氏菌菌株呈阴性结果,说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RF-SRCA的灵敏度为5.97×10^(0)fg/μL,比普通SRCA方法高10倍;其在人工污染牛奶样品中的检出限为8.6×10^(0)CFU/mL,比普通SRCA方法检出限低10倍;60份食品样品中阳性样品数为2份,其检出率与SRCA方法一致,为3.33%。综上,RF-SRCA方法在检测志贺氏菌方面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实现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氏菌 实时荧光跨越式滚环等温技术 ipaH 检测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食品致病菌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试剂盒方法验证比对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秀云 何泳媚 +2 位作者 许雪荷 于明辉 焦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047-1052,共6页
目的以传统国标培养法作为参考比对方法,考察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食品检测试剂盒,在食品中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如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阪崎肠杆菌的一致性。方法以食品中志... 目的以传统国标培养法作为参考比对方法,考察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食品检测试剂盒,在食品中检测食源性致病菌如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阪崎肠杆菌的一致性。方法以食品中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和阪崎肠杆菌国标培养法为参考方法,以基因测序法作为确认法,考量SAT食品检测试剂盒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度,同时进行2种方法的显著差异检验。结果 3种SAT食品检测试剂盒灵敏度均为100%,假阴性为0;特异性:志贺氏菌100%,阪崎肠杆菌100%,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 98.4%。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假阳性率为1.2%。结论 SAT试剂盒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的优点,无一例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 食品微生物检测 灵敏度 特异性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液标本结核分支杆菌RNA恒温扩增检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永忠 张宏宇 +5 位作者 刘小琴 朱珍 柳龙根 张刚 屠文俊 韦生坤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法(SAT)在肺结核患者实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并优化SAT检测体系,对131例临床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73例非结核性肺部感染者痰液标本中的结核分支杆菌(TB)RNA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法(SAT)在肺结核患者实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并优化SAT检测体系,对131例临床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73例非结核性肺部感染者痰液标本中的结核分支杆菌(TB)RNA进行检测,并与PCR法检测TB DNA,痰培养法、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TB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1例肺结核患者痰液标本中,SAT对TB检出率为52.67%,高于痰培养法(39.69%,P=0.035)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35.11%,P=0.004);以PCR法为参考标准,SA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是95.38%、90.91%、91.18%、95.24%。结论 SAT检测痰液标本中TB RNA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技术 多聚酶链反应 痰培养 痰涂片 抗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进会 陈文 +6 位作者 黄伟 李红梅 石磊 邱杨 刘建丽 叶蕾 唐大运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5期42-46,共5页
根据VHSV的较为保守的glyG基因,设计了三套LAMP引物,筛选出扩增效率最优的第二套引物VHSV-2,引入其环引物以加快其反应。采用ESE-Quant tube scanner(德国QIAGEN公司)恒温实时荧光反应及检测平台,反应温度为63℃,恒温下30min内可得出结... 根据VHSV的较为保守的glyG基因,设计了三套LAMP引物,筛选出扩增效率最优的第二套引物VHSV-2,引入其环引物以加快其反应。采用ESE-Quant tube scanner(德国QIAGEN公司)恒温实时荧光反应及检测平台,反应温度为63℃,恒温下30min内可得出结果。同时评价VHSV引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灵敏度结果显示其检测限可达到4.5pg每反应,与几种重要的病原RNA均无交叉反应。本文建立的检测VHSV的RT-LAMP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LAMP检测方法可作为VHSV的快速诊断工具,适合VHSV的现场快速检测和大规模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恒温实时荧光 环介导等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进会 唐大运 +5 位作者 黄伟 邱杨 刘建丽 叶蕾 石磊 李红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12期53-58,共6页
建立了一套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用于IHNV的检测。根据IHNV的保守基因glyG,设计合成3套LAMP引物,LAMP反应在63℃下进行,引入环引物后,第3套LAMP引物显示出良好的扩增效率。以ESE-Quant tube scanner为恒温... 建立了一套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用于IHNV的检测。根据IHNV的保守基因glyG,设计合成3套LAMP引物,LAMP反应在63℃下进行,引入环引物后,第3套LAMP引物显示出良好的扩增效率。以ESE-Quant tube scanner为恒温反应及检测平台,对IHNV进行实时荧光检测,反应在40 min内可得出结果。本研究建立的IHNV实时荧光LAMP法检测限达到3.6 pg。特异性试验表明仅IHNV发生特异性扩增,而SVCV、VHSV、HRV、PFRV以及IPNV均不发生反应。所建立的恒温实时荧光检测法操作简单、反应迅速,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引入的ESE-Quant tube scanner平台设备要求低,同时使扩增过程数字化和自动化,适合IHNV的现场检测和大规模疫病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环介导等温 恒温实时荧光 ESE Quanttube SCANN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HDA法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明如 饶丽 +3 位作者 王建光 结莉 丁洪流 沈晓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6-210,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实时荧光赖解旋酶恒温核酸扩增(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DNA amplification,HDA)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基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实时荧光赖解旋酶恒温核酸扩增(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DNA amplification,HDA)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hly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基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仪的平台,提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DNA,以此作为模板,优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引物浓度。利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10株对照菌株,并与实时荧光PCR对比,来验证实时荧光HDA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初步用于样品检测。结果:实时荧光HDA体系的最适引物浓度为0.075μmol/L,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为65℃、80 min(40个循环),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论: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实时荧光HDA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生李斯菌 hly基因 赖解旋酶恒温 实时荧光HDA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性番茄叶片接种晚疫病后总RNA提取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莫云容 鲍继艳 +4 位作者 王梓然 左志梅 朱海山 吕俊恒 赵凯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1-426,共6页
为筛选出适合番茄晚疫病接种材料总RNA的提取方法,本研究选取番茄感病5#自交系和抗病CLN2037E自交系正常生长和晚疫病接种的叶片为材料,比较Takara公司(货号)9109、9752Q、9769S和北京华越洋公司ZH120等4种RNA提取试剂盒。结果表明:... 为筛选出适合番茄晚疫病接种材料总RNA的提取方法,本研究选取番茄感病5#自交系和抗病CLN2037E自交系正常生长和晚疫病接种的叶片为材料,比较Takara公司(货号)9109、9752Q、9769S和北京华越洋公司ZH120等4种RNA提取试剂盒。结果表明:方法 9109和ZH120均能获得较清晰的RNA电泳条带。ZH120提取RNA的OD260nm/OD280nm在1.92-2.08之间,得率在316.38-359.71μg/g之间,其他3种方法提取RNA的完整性和纯度均不高。四种方法提取的RNA均能通过反转录PCR克隆出番茄Actin和RPL2基因片段。以ZH120方法提取的RNA为模板时,基因RPL2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溶解曲线峰值单一,扩增曲线和Ct值重复性好,变异系数低。结果表明:ZH120试剂盒可作为番茄正常及晚疫病接种叶片RNA提取的适宜方法,并为后续基因克隆及表达谱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 rna提取 实时荧光定量PCR 溶解曲线 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技术在鸭坦布苏病毒RT-LAMP检测方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董嘉文 孙敏华 +3 位作者 李林林 袁建丰 胡奇林 张建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09-112,F0003,共5页
由鸭坦布苏病毒(DTMUV)引起的蛋鸭产蛋急剧下降给我国的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DTMUV E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一套LAMP引物,利用实时荧光技术建立了DTMUV的实时RT-LAMP病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RNA的最低检测极限可达到7.8 copies... 由鸭坦布苏病毒(DTMUV)引起的蛋鸭产蛋急剧下降给我国的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DTMUV E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一套LAMP引物,利用实时荧光技术建立了DTMUV的实时RT-LAMP病原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RNA的最低检测极限可达到7.8 copies,其灵敏度是普通RT-PCR的100倍,且只能特异性扩增DTMUV的RNA,对其他常见鸭源病毒核酸均无特异性扩增。该方法简单快速、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判定结果只需要观察扩增曲线,适用于DTMUV早期感染的诊断、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 实时荧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娜 张颖 《食品界》 2017年第9期100-101,共2页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基因组的构成进行改变,将一些比较优良的外源基因导入植物、动物或者微生物的体内,使其遗传物质、性状、营养价值或者品质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进行改变,从而获得产品或者以其为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得到的食品,称为转基因...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基因组的构成进行改变,将一些比较优良的外源基因导入植物、动物或者微生物的体内,使其遗传物质、性状、营养价值或者品质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进行改变,从而获得产品或者以其为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得到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目前,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种植方面也加大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 实时荧光定量 外源基因导入 种植项目 基因工程技术 标准品 营养价值 拷贝数 产物 标准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T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核酸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8
作者 黄瑞清 邹迪 叶沛仪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6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核酸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12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拭子,通过SAT技术检测UU和CT。...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技术)检测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核酸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123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拭子,通过SAT技术检测UU和CT。分析患者CT、UU阳性检出情况,对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CT、UU阳性检出情况。结果 123例患者的UU阳性检出率为47.97%(59/123),CT阳性检出率为8.13%(10/123),CT+UU阳性检出率为4.88%(6/123)。52例男性患者中UU阳性检出率为30.77%,CT阳性检出率为5.77%,CT+UU阳性检出率为1.92%;71例女性患者中UU阳性检出率为60.56%,CT阳性检出率为9.86%,CT+UU阳性检出率为7.04%;女性患者的UU阳性检出率较男性高(P<0.05)。≤20岁患者的UU、CT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72.73%、13.64%,其次为41~50岁患者,UU、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72%、10.34%,≥51岁患者的UU、CT阳性检出率最低,分别为28.57%、0。结论 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UU阳性检出率较CT高,且CT感染往往伴有UU,建议相关可疑人员进行生物学检测。SAT技术取材方便,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便于临床筛查,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技术 解脲脲原体 沙眼衣原体 核糖核酸 泌尿生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实验室检测技术对肺外结核病成人患者非呼吸道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中华 周洪经 +3 位作者 刘雅 徐惠临 张秀雯 张丽霞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89-91,共3页
目的 对比观察结核菌荧光染色、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全自动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检测技术(BACTEC MGIT 960)诊断成人肺外结核病非呼吸道标本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效能。方法 收集... 目的 对比观察结核菌荧光染色、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全自动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检测技术(BACTEC MGIT 960)诊断成人肺外结核病非呼吸道标本结核分枝杆菌(MTB)的效能。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确诊为肺外结核病患者的非呼吸道标本317例份(组织155例份、尿液52例份、胸水47例份、脓液41例份、脑脊液22例份),分别采用荧光染色、LAMP、BACTEC MGIT 960、Xpert MTB/RIF检测,比较各检测技术检测同一种非呼吸道标本的MTB检出率。结果 LAMP、Xpert MTB/RIF、BACTEC MGIT 960、荧光染色的MTB检出率分别为72.6%、70.3%、48.3%、22.7%。在组织标本中的MTB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LAMP和Xpert MTB/RIF检出率最高,其次为BACTEC MGIT960,荧光染色检出率最低;在尿液标本中的MTB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现为LAMP和Xpert MTB/RIF检出率最高,其次为BACTEC MGIT 960和荧光染色;在胸水标本中的MTB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现为LAMP和Xpert MTB/RIF检出率较高,其次为BACTEC MGIT 960,荧光染色最低;在脓液标本中的MTB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现为LAMP和Xpert MTB/RIF检出率较高,其次为BACTEC MGIT960,荧光染色最低;在脑脊液标本中的MTB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现为LAMP、Xpert MTB/RIF和BACTEC MGIT 960检出率较高,荧光染色最低。245例荧光染色阴性的标本中,LAMP、BACTEC MGIT 960和Xpert MTB/RIF的MTB检出率分别为66.1%、39.2%和63.7%,LAMP和Xpert MTB/RIF在涂阴标本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BACTEC MGIT 960(P均<0.05)。126例标本为Xpert MTB/RIF和BACTEC MGIT 960同时阳性,两种方法检测利福平耐药性统计分析发现,Kappa值为0.829,P<0.05。结论 LAMP和Xpert MTB/RIF诊断人肺外结核病非呼吸道标本MTB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同时具有检测速度快的优势;荧光染色特异度高,但灵敏度低;BACTEC MGIT 960和Xpert MTB/RIF对利福平药敏的一致性强,但培养时间长,后续能得到药物种类多,对临床治疗在药物选择性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菌荧光染色 环介导等温技术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技术 全自动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检测技术 肺外结核病 非呼吸道标本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重组酶辅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狗源性成分
20
作者 刘明明 颜海燕 +3 位作者 周朝旭 叶语桦 李志刚 肖昭竞 《肉类研究》 2025年第4期24-29,共6页
为快速检测狗源性成分,针对cytb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对重组酶辅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引物和1条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exo)探针,通过引物和探针浓度的筛选,构建一种实时RAA(real-time RAA,Rt-RAA)方法。利用交叉... 为快速检测狗源性成分,针对cytb基因保守区域设计3对重组酶辅助扩增(recombinaseaided amplification,RAA)引物和1条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exo)探针,通过引物和探针浓度的筛选,构建一种实时RAA(real-time RAA,Rt-RAA)方法。利用交叉反应和重复性实验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并将Rt-RAA方法灵敏度以及对混合模拟样品和市售样品的检测结果与相应的国标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t-RA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在30 min内可检测到目的序列,对狗源性成分的检出限为0.2%,明显优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应用Rt-RAA方法与国标方法对模拟样品和市售实际样品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因此,本研究建立的Rt-RAA检测方法适用于狗源性成分的检测,为肉源性成分鉴定提供了另一种快速、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技术 狗源性成分 肉制品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