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末新小说中的“新中国”想象 |
郭继宁
郑丽丽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
|
论清末和民国社会教育的宗旨 |
杨才林
周慧梅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5
|
|
3
|
清代前期东北地区赫哲“新满洲”形成初探 |
陈鹏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4
|
清末民国时期小学数学课程的嬗变及其评析 |
陈婷
孙彬博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5
|
清末民初的新闻出版法 |
殷莉
何秋红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6
|
论丘逢甲诗中的“新中国”思想 |
刘学照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7
|
从一个侧面谈时代生活文化的相互联系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的影响——“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有感 |
汪毓和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8
|
作为知识的“报刊”:清末民初新式教科书中的报刊叙述(1902-1922) |
王润泽
邓洁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9
|
清末民初儿童文学现代演进中的新伦理建构 |
张梅
|
《齐鲁学刊》
CSSCI
|
2023 |
3
|
|
10
|
清末民国工商团体创建新式学堂的实践及特点 |
李忠
王筱宁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1
|
清末民国工商团体创建新式学堂的价值及意义 |
李忠
王筱宁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2
|
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农科职业教育实践考述 |
郭海洋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3
|
清末民初挽联与新文学的发生 |
肖百容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4
|
20世纪中国文学建构中的新传统因素 |
杨霞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5
|
戏曲图像与地方生活:鲁西南地区戏曲年画的文化阐释 |
张宗建
|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
2021 |
2
|
|
16
|
“彭翼仲案”真相 |
姜纬堂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4
|
|
17
|
清末民初(1897-1920年)农学期刊发展研究 |
齐廉允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2 |
0 |
|
18
|
论清末民初报章政论文的演变及其现代意义——以王韬、梁启超、章士钊为中心 |
杨志君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9
|
清末民初少数民族文字“白话报”初解 |
周德仓
刘新利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
|
20
|
晚清上海报刊与慈善义演的兴起和发展 |
张秀丽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
202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