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皇竹草和象草混合青贮饲料的品质测定及在肉牛养殖中的育肥效果
1
作者 鞠鹏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7-120,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紫花苜蓿、皇竹草和象草的混合青贮效果,本研究设置5个处理,处理组M100、M80、M70、M60和M50中紫花苜蓿∶皇竹草∶象草的值分别为100∶10∶10、80∶10∶10、70∶15∶15、60∶20∶20和50∶25∶25。对青贮后的饲料进行发酵和... 文章旨在探究紫花苜蓿、皇竹草和象草的混合青贮效果,本研究设置5个处理,处理组M100、M80、M70、M60和M50中紫花苜蓿∶皇竹草∶象草的值分别为100∶10∶10、80∶10∶10、70∶15∶15、60∶20∶20和50∶25∶25。对青贮后的饲料进行发酵和营养品质测定,并研究其对肉牛的育肥效果。试验选取54头14月龄初始体重450 kg左右的公牛,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牛,CK饲养基础饲料,试验组M1、M2、M3、M4和M5分别添加15%的M100、M80、M70、M60和M50的青贮饲料。结果表明:M50和M60的pH最低,乳酸含量最高。M60的乙酸含量最高,M50最低。随着紫花苜蓿添加比例的降低,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上升(P<0.05),粗蛋白质含量下降(P<0.05),酸性洗涤纤维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M1和M2的日均增重显著低于CK(P<0.05),M4和M5的日均增重显著高于CK(P<0.05)。CK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M1和M2(P<0.05),显著低于M4和M5(P<0.05)。M1和M2的料肉比显著高于CK(P<0.05),M4和M5的料肉比显著低于CK(P<0.05)。综合考虑,发酵和营养品质以及对肉牛的育肥效果,紫花苜蓿:皇竹草:象草值为60∶20∶20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皇竹草 象草 青贮品质 营养品质 肉牛育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草青贮技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幽幽 赵露 +2 位作者 谢仕玲 姜尧章 潘昱婷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2期88-93,共6页
作为禾本科狼尾草属的一员,象草以其迅速的生长速度、丰富的产量和广泛的适应性脱颖而出,成为反刍动物饲养中的上选饲料,尤其在中国南部地区备受推崇。该植物的生长周期呈现出一种抛物线型态,春季和冬季生长较为缓慢,有时甚至暂停,导致... 作为禾本科狼尾草属的一员,象草以其迅速的生长速度、丰富的产量和广泛的适应性脱颖而出,成为反刍动物饲养中的上选饲料,尤其在中国南部地区备受推崇。该植物的生长周期呈现出一种抛物线型态,春季和冬季生长较为缓慢,有时甚至暂停,导致饲料供应短缺;相对地,夏季和秋季则生长迅猛,饲料供应过剩。与此同时,家畜对饲料的需求全年保持一致。鉴于中国南部地区频繁的降雨和高湿度,传统的干草制作不仅成本昂贵,还会影响象草的营养价值。因此,运用青贮技术来保存象草,有效解决了这一供需矛盾。该文综合评述了象草青贮的常用技术,探讨其优势与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旨在为象草在畜牧业中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青贮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添加剂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秦华 李湘玉 +6 位作者 李君风 白晰 张建国 邵涛 吴琳 赵新国 田佳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6-122,共7页
为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降低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的损失,研究了温度(45,30和15℃)和添加剂(无添加:CK;纤维素酶:E;植物乳杆菌:LP)对象草青贮饲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温度水平,象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良好,但30℃时产生了... 为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降低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的损失,研究了温度(45,30和15℃)和添加剂(无添加:CK;纤维素酶:E;植物乳杆菌:LP)对象草青贮饲料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温度水平,象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良好,但30℃时产生了少量丁酸,发酵品质略有下降;添加LP和E降低了pH(P<0.05),增加了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比(P<0.05),提高了发酵品质。象草青贮饲料贮藏在45和15℃时的α-生育酚含量显著高于30℃(P<0.05),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低于30℃(P<0.05)。LP和E添加组在所有温度水平的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较低(P<0.05)。E组在45℃的α-生育酚含量显著高于LP组,E组在30和15℃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LP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发酵品质 Α-生育酚 Β-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钟小仙 佘建明 +2 位作者 顾洪如 张建丽 倪万潮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43-48,共6页
以象草幼穗为外植体材料、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对不同发育时期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最适长度为2~5cm;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0mg/L2,4-D+0.05mg/LKT... 以象草幼穗为外植体材料、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组合对不同发育时期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象草幼穗离体培养最适长度为2~5cm;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4.0mg/L2,4-D+0.05mg/LKT和4.0mg/L2,4-D+0.10mg/LKT时,颗粒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9.0%和72.6%;转入添加3.0mg/L2,4-D+0.2mg/L6-BA的继代培养基,分别有40.9%和74.0%的愈伤组织保持颗粒状结构,在添加2.0mg/LCPPU+0.01mg/LNAA和0.50mg/LKT+0.5mg/LIAA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继代培养后的颗粒状愈伤组织的成苗率分别为36.4%和38.5%,总成苗率达50.2%和43.9%。3片叶大小的幼苗转入附加NAA0.50mg/L的1/2MS壮根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在继代培养过程中逐代选择外表呈白色、干燥、紧密、颗粒状的愈伤组织,是提高其植株再生能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幼穗 离体培养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草和杂交狼尾草细胞壁组分及乙醇理论产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娟子 张建丽 +2 位作者 潘玉梅 刘智微 钟小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3-161,共9页
本试验系统研究了南京地区苏牧2号象草和杂交狼尾草细胞壁各组分含量、总量和木质纤维素乙醇理论产量(CEY)随生长天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两品种茎和叶中纤维素(CEL)含量逐渐降低,茎中半纤维素(HMC)和酸性... 本试验系统研究了南京地区苏牧2号象草和杂交狼尾草细胞壁各组分含量、总量和木质纤维素乙醇理论产量(CEY)随生长天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两品种茎和叶中纤维素(CEL)含量逐渐降低,茎中半纤维素(HMC)和酸性木质素(ADL)含量逐渐上升。不同生长阶段,两品种叶中CEL含量显著(P〈0.01)高于茎,HMC含量显著(P〈0.01)低于茎,象草叶中HMC含量显著(P〈0.01)高于杂交狼尾草。移苗后114-173d,象草茎中CEL含量显著(P〈0.05)低于杂交狼尾草,而HMC(P〈0.01)和ADL(P〈0.05)含量显著高于后者。移苗后83-114d,两品种细胞壁各组分总量和总CEY均稳步增加;茎和叶组织之间,两品种之间的CEL和ADL总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HMC主要集中在茎组织中;两品种间总CEY以及来源于叶的CEY无显著差异,但两品种来源于茎的CEY显著(P〈0.01)高于叶。移苗后114-173d,细胞壁各组分总量和总CEY急剧增加,增加的产量更多来源于茎组织;两品种之间,HMC和ADL总量以及来源于叶的CEY均无显著差异,但杂交狼尾草纤维素总量和总CEY显著高于苏牧2号象草(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杂交狼尾草 细胞壁组分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草4CL基因片段的克隆及RNAi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10
6
作者 霍松 陈慧 +1 位作者 朱琼华 解新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6-301,共6页
象草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多年生资源植物。为探讨华南象草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基因下调表达对木质素合成的影响,本研究设计1对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一段长为374bp的干扰片段。通过TO-PO克隆,将该片段克隆到载体pCR/GW/T... 象草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多年生资源植物。为探讨华南象草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基因下调表达对木质素合成的影响,本研究设计1对特异引物,PCR扩增获得一段长为374bp的干扰片段。通过TO-PO克隆,将该片段克隆到载体pCR/GW/TOPO,构建了入门克隆载体pENTR-4CL;再经过LR反应使pE-NTR-4CL上的干扰片段进入目的载体pCB2004B上,形成表达载体pCB2004B-4CL,最后通过冻融法将其转入到根癌农杆菌EHA105中。菌液PCR结果表明RNAi质粒已成功转入农杆菌,为进一步利用RNAi技术研究4CL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GATEWAY技术 4CL基因 RNAI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乙醇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7
作者 张磊 邵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9,共8页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水平的乙醇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乙醇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1.5%,2.5%,3.5%和4.5%(占鲜重的比例)。在青贮后的第1,3,5,7,14和30天打开青贮罐,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抑制了好氧性微...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添加水平的乙醇对象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乙醇的添加比例分别为0,1.5%,2.5%,3.5%和4.5%(占鲜重的比例)。在青贮后的第1,3,5,7,14和30天打开青贮罐,测定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乙醇抑制了好氧性微生物对蛋白质的分解,在青贮过程中,各添加处理青贮饲料的氨态氮/总氮低于(P>0.05)或显著低于(P<0.05)对照处理。最初3 d乙醇处理的pH值下降速度较对照慢,3 d后pH值下降幅度较大。随着青贮发酵的进行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呈增加趋势,第7天左右达到最大值,而且30 d后乙醇处理的乳酸含量均高于对照。在发酵的开始阶段,青贮饲料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较快,添加乙醇后青贮饲料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利用效率比对照高,发酵30 d后各添加处理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在第1和14天乙醇添加处理的青贮饲料乙酸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但各处理间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象草青贮中添加乙醇能抑制发酵初期好氧性微生物对蛋白质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减少发酵过程中的损失,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更多的发酵底物,产生更多的乳酸,从而提高象草的青贮发酵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象草 青贮 发酵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1象草及其近缘品种的外稃微形态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向前 周峰 解新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9-165,共7页
采用电镜扫描技术对MT-1象草及其近缘品种的外稃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象草外稃的微形态具有丰富的多态性,5个象草品种(品系)间,其外稃共有7种表皮细胞形态,其中以十字形、哑铃形、念珠形硅细胞最为普遍;外稃毛被主要集中在中部,各... 采用电镜扫描技术对MT-1象草及其近缘品种的外稃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象草外稃的微形态具有丰富的多态性,5个象草品种(品系)间,其外稃共有7种表皮细胞形态,其中以十字形、哑铃形、念珠形硅细胞最为普遍;外稃毛被主要集中在中部,各品种类型各异,11种毛被类型中短基微毛和有尖刺毛为共有类型。依据乳突类型,可以将5个品种(品系)分为4类。根据外稃表皮微形态的差异,可以对MT-1象草及其近缘品种进行比较鉴定并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外稃 微形态特征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盐胁迫下苏牧2号象草幼苗不同器官中阳离子分配与运输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智微 钟小仙 +1 位作者 常盼盼 刘伟国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7-247,共11页
以象草苏牧2号和N51(对照)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海盐浓度胁迫下幼苗根、茎和叶中Na+、K+、Ca2+和Mg2+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分配与运输规律。结果表明,苏牧2号和N51植株各部分Na+含量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K+、Ca2+、Mg2+含量和K+/Na+... 以象草苏牧2号和N51(对照)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海盐浓度胁迫下幼苗根、茎和叶中Na+、K+、Ca2+和Mg2+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分配与运输规律。结果表明,苏牧2号和N51植株各部分Na+含量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K+、Ca2+、Mg2+含量和K+/Na+均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10g/L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号根中Na+含量显著高于N51。4~10g/L海盐浓度胁迫后,苏牧2号茎中Na+含量总体上显著低于N51,叶中Na+含量苏牧2号均低于N51,但不同胁迫时间下差异不尽相同;苏牧2号根、茎中K+含量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号和N51叶中K+含量高低则不尽相同;苏牧2号叶中K+/Na+总体显著高于N51;苏牧2号的SK+/Na+(茎/根)除4g/L处理后第7天苏牧2号低于N51外,苏牧2号均高于N51,是其运输系数的1.02~2.19倍。表明苏牧2号的SK+/Na+(茎/根)高,使得根系能截留更多的Na+和向茎选择性运输更多的K+,提高茎中K+/Na+,同时其叶片中保持了高K+/Na+,从而减小植株受盐害程度,是苏牧2号耐盐性比N51增强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盐胁迫 幼苗 苏牧2号象草 阳离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和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影响初报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启民 张永北 +2 位作者 王博 覃姜薇 王贵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50-54,共5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刈割时间、刈割次数和施肥量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研4号王草在海南夏季6~8月份60 d的生长期内,刈割时间间隔20 d、刈割3次的处理,第2次刈割的鲜草生物量最大,且不受施肥量的影响。但当施肥量为1 ...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刈割时间、刈割次数和施肥量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研4号王草在海南夏季6~8月份60 d的生长期内,刈割时间间隔20 d、刈割3次的处理,第2次刈割的鲜草生物量最大,且不受施肥量的影响。但当施肥量为1 563 kg/hm^2时的牧草生物量最大,为41 340.10 kg/hm^2;刈割时间间隔30 d、刈割2次的处理,除施肥量为3 127 kg/hm^2的处理外,第1次刈割均比第2次刈割产量高,且差异显著。在相同施肥量下,就单次刈割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而言,刈割时间间隔越长、刈割次数越低,鲜草生物量就越大,刈割时间为50 d和60 d之间鲜草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不同的施肥条件下,在刈割时间间隔40 d时,施肥量为4 690 kg/hm^2比施肥量为1 563 kg/hm^2的产量显著增加。在刈割时间间隔50 d和60 d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时间 刈割次数 施肥量 热研4号王草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象草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滕少花 李冬郁 +2 位作者 易显凤 姚娜 赖志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9-140,共2页
于2006--2008年在广西南宁、百色、湖南长沙3个不同生态区以桂牧1号杂交象草为对照,对广西畜牧研究所引进的台湾象草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台湾象草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干草产量(46351.32~53903.84kg/hm2)比对照桂牧1号... 于2006--2008年在广西南宁、百色、湖南长沙3个不同生态区以桂牧1号杂交象草为对照,对广西畜牧研究所引进的台湾象草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台湾象草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干草产量(46351.32~53903.84kg/hm2)比对照桂牧1号杂交象草(41919.12~44137.66kg/hm2)增加10.02%~23.73%,草质柔软,蛋白质含量(10.5%)比对照高冉9.4%,是适应性极强的优质牧草,可在亚热带地区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象草 区域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自豪 滕少花 +7 位作者 吴柱月 肖正中 周晓情 莫国东 梁永良 韦锦益 史静 庞天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5-130,共6页
为探讨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定30日龄的东兰乌鸡4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1羽。使用发酵桂闽引象草分别替代5%(1组)、10%(2组)、15%(3组)及0%(K组)的日粮;以1、2、3组为试验组,K组为对照组,进行饲养试验。... 为探讨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定30日龄的东兰乌鸡4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1羽。使用发酵桂闽引象草分别替代5%(1组)、10%(2组)、15%(3组)及0%(K组)的日粮;以1、2、3组为试验组,K组为对照组,进行饲养试验。采集鸡大肠内容物,对其细菌16S r DNA扩增子V3~V4区进行二代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的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度差异。结果表明:Chao1指数,2组(813.500)>3组(782.892)>1组(765.444)>K组(751.243);Shannon指数,K组(7.386)>2组(7.327)>3组(7.098)>1组(6.968)。从chao1指数来看,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2组,最低的是K组;三个试验组的物种丰富度均高于对照组。从Shannon指数来看,对照组的菌群多样性高于试验组;三个试验组的菌群多样性以2组最高,以1组最低。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在1、2、3、K组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3.59%、55.33%、56.84%、56.01%和49.89%、40.32%、38.79%、39.95%,在各组中占比分别为93.48%、95.65%、95.63%、95.96%,是四组中的优势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的相对丰度差异不明显。变形菌门在1、2、3组中的相对丰度(4.08%、1.41%、2.05%)高于对照组(0.97%),分别为对照组的4.2、1.45、2.11倍。互养菌门在1、2、3组中的相对丰度(0.72%、0.9%、0.49%)高于对照组(0.32%),分别为对照组的2.25、2.81、1.53倍。相对丰度前10位的属隶属于两个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多形杆状菌属在各组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8.4%、29.4%、31.84%、28.23%,是四组中的优势属;其相对丰度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差异不明显。瘤胃球菌属和巨单胞菌属在1、2、3组中的相对丰度(8.03%、5.21%、3.97%和5.44%、2.05%、2.06%)高于对照组(2.44%和0.15%),分别是对照组的3.29、2.19、2.20倍和36.26、13.66、13.73倍。用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鸡肠道菌群丰富度增高,多样性降低,对鸡肠道优势菌影响不明显,最主要的影响是变形菌门、互养菌门的数量增多及厚壁菌门中的瘤胃球菌属、巨单胞菌属的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闽引象草 东兰乌鸡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栽与木栽灵芝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蓉明 林跃鑫 黄谚谚 《食用菌学报》 2000年第3期57-60,共4页
分析比较了象草 (Pennisetum purpureum )栽培灵芝与椴树 (Tiliatuan)段木栽培灵芝的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象草栽培灵芝的营养成分接近甚至略高于段木培养的灵芝。
关键词 象草栽培 椴木栽培 灵芝 营养成分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对象草分蘖数、株高、产量的影响及分析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自玮 袁福锦 +2 位作者 黄小松 罗在仁 匡崇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714-718,共5页
采用完全随计区组设计,以德宏逸生象草干物质产量、株高及分蘖数为指标,采用Microsoft Excel设计直线回归模型,分析施氮量与分蘖数、株高及干物质产量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值、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71值及... 采用完全随计区组设计,以德宏逸生象草干物质产量、株高及分蘖数为指标,采用Microsoft Excel设计直线回归模型,分析施氮量与分蘖数、株高及干物质产量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值、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71值及相应的R0.01,R0.05,R0.01,T0.05的参考值。结果表明,分蘖数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0.005219x+7.860714.相关系数r=0.9564;株高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0.101794x+179.8571,相关系数r=0.936744;干物质产量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为:Y=0.030710x+15.28571,相关系数r=0.977123。说明施氮量与分蘖数、株高、干物质产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证明氮肥施用量对德宏逸生象草的生长性能有极显著的影响。分析施氮量和德宏逸生象草干物质增加量关系可知,既要维持象草的高产又要考虑经济效益,尿素施用量在700-800kgN/hm^2之间为宜。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及显著性检验,无需编程,一般科技人员易于掌握,模型构建完成后,每次只需变更数据即可得到准确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施氮水平 直线回归模型 MICROSOFT Exc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狼尾草与豚草的竞争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岳茂峰 冯莉 +1 位作者 田兴山 杨彩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86,共4页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入侵杂草之一,目前已经在华南地区大面积分布。为了在华南地区寻找豚草的替代植物,本研究在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比例条件下进行了杂交狼尾草与豚草的竞争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设置的75...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入侵杂草之一,目前已经在华南地区大面积分布。为了在华南地区寻找豚草的替代植物,本研究在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比例条件下进行了杂交狼尾草与豚草的竞争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设置的75.47株/m2(4株/盆)、150.94株/m2(8株/盆)、226.41株/m2(12株/盆)3个密度下,混种时豚草的高度和生物量显著降低。当种植密度为150.94株/m2时,混种豚草的株高降低最大可达49.20%;当种植密度为226.41株/m2时,混种豚草生物量降低最大可达66.89%;不同密度下,杂交狼尾草的相对生物量均显著大于1,而豚草的相对生物量均显著小于1。在3个密度下,杂交狼尾草的竞争平衡指数均显著大于0,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强,杂交狼尾草的竞争力大于豚草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豚草 植物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草根部剑属线虫种类鉴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羽生 尹淦 +1 位作者 覃红梅 詹碧湖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7-10,共4页
本文报道广州郊区象草根部发现的4种剑属线虫:移去剑线虫Xiphinemaetongatum、摹仿剑线虫X.imitator、标明剑线虫X.insigne和根剑线虫X.radJcicola。分别记述了它们的形态测量数据... 本文报道广州郊区象草根部发现的4种剑属线虫:移去剑线虫Xiphinemaetongatum、摹仿剑线虫X.imitator、标明剑线虫X.insigne和根剑线虫X.radJcicola。分别记述了它们的形态测量数据、鉴定特征、分布及其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部 种类 象草 剑线虫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草常规营养成分及总能含量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谭文彪 覃培龙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5-47,共3页
对产于昆明东郊的象草春夏秋冬四季样品作常规营养成分和总能含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的样品中各营养成分及总能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春季样品粗蛋白11.52%,粗脂肪4.14%,粗纤维27.06%,粗灰分14.23%,无氮浸出物43.05%,总能16 719 J/g;夏... 对产于昆明东郊的象草春夏秋冬四季样品作常规营养成分和总能含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的样品中各营养成分及总能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春季样品粗蛋白11.52%,粗脂肪4.14%,粗纤维27.06%,粗灰分14.23%,无氮浸出物43.05%,总能16 719 J/g;夏季样品粗蛋白9.76%,粗脂肪3.23%,粗纤维30.07%,粗灰分10.15%,无氮浸出物46.79%,总能16 735J/g;秋季样品粗蛋白10.66%,粗脂肪3.08%,粗纤维30.01%,粗灰分10.63%,无氮浸出物45.62%,总能16 402 J/g;冬季样品粗蛋白7.13%,粗脂肪1.11%,粗纤维40.55%,粗灰分9.04%,无氮浸出物35.44%,总能17 238 J/g.昆明产象草与重庆产象草相比,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草 常规营养成分 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研4号王草的适应性及其在福建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志彤 黄勤楼 +1 位作者 潘伟彬 黄毅斌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25-27,共3页
通过适应性研究,发现热研4号王草适合在福建地区生长。该草表现为产量高、生长快、营养品质高,适口性好等优点,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经济价值,适宜福建地区在种草养畜、种草养鱼、养殖场污染治理、荒山生态恢复等方面推广应用。
关键词 热研4号王草 适应性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玮 冉启凡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单独添加、混合添加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将杂交狼尾草经全株收割、粉碎后,分别添加纤维素酶(CEL)、乳酸菌(LD1、LD2)、乳酸菌+纤维素酶(CEL+LD1~LD2),密封袋密封60 d后,测定饲...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单独添加、混合添加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将杂交狼尾草经全株收割、粉碎后,分别添加纤维素酶(CEL)、乳酸菌(LD1、LD2)、乳酸菌+纤维素酶(CEL+LD1~LD2),密封袋密封60 d后,测定饲料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组、LD2组青贮料pH含量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纤维素酶+乳酸菌(CEL+LD1~LD2)组青贮料pH分别为4.54、4.50,比对照组高。纤维素酶组及纤维素酶+乳酸菌组氨态氮含量比对照组含量分别低18.44%、26.95%、16.31%。LD2组青贮料中无丙酸、丁酸产生。杂交狼尾草青贮时单独添加纤维素酶,青贮饲料粗蛋白质(CP)含量较对照组高6.08%(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分别低于对照组2.93%、4.81%(P<0.05),表明单独添加纤维素酶能够提高青贮品质。青贮料中添加乳酸菌益4-J1,可有效抑制丙酸、丁酸产生,对青贮品质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乳酸菌 “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要素平衡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的影响初报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宇 杨帆 +3 位作者 余爱 张永发 唐树梅 漆智平 《热带农业科学》 2011年第2期29-34,共6页
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热研4号王草的三要素平衡施肥田间试验,研究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P>K>N;热研4号王草最高产... 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热研4号王草的三要素平衡施肥田间试验,研究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P>K>N;热研4号王草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尿素399.08 kg/hm2,钙镁磷肥224.40 kg/hm2,氯化钾60.38 kg/hm2,此时最高产量为385.0 t/hm2,其最佳施肥配比为W(N)︰W(P2O5)︰W(K2O)=5.07:1.12:1;热研4号王草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尿素413.1 kg/hm2,钙镁磷肥207.9 kg/hm2,氯化钾156.1 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5 634元/hm2,此时产量为384.90 t/hm2,三要素配比为W(N)︰W(P2O5)︰W(K2O)=6.33︰1.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研4号王草 平衡施肥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