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背景下冀西北半干旱区玉米水分盈亏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天媛 雷振东 +2 位作者 张星星 鲁少华 曹增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124-128,共5页
为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冀西北半干旱区玉米水分盈亏情况,本文基于1991—2020年气象数据,分析玉米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特征,通过水分盈亏指数研究玉米生育期内各月份的水分供应情况。结果表明:玉米全生育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日照... 为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冀西北半干旱区玉米水分盈亏情况,本文基于1991—2020年气象数据,分析玉米需水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化特征,通过水分盈亏指数研究玉米生育期内各月份的水分供应情况。结果表明:玉米全生育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呈不断降低趋势,平均温度则呈上升趋势,其中日照时数变化尤为显著。生育期内玉米需水量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趋势,玉米需水量与日照时数、平均温度成极显著正相关,与平均相对湿度成极显著负相关。多年降雨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仅存在1个突变点,未出现反复振荡的变化趋势。玉米全生育期不同月份均有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其中7—8月正值灌浆期,应及时监测玉米水分情况,防止水分亏缺造成减产。本研究结果可为冀西北半干旱区玉米科学灌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玉米 作物需水量 气象因子 冀西北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北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冬季果修剪促花时间研究
2
作者 韦远克 赵峰进 +5 位作者 韦佳毅 刘明 韦宏锤 韦又琛 韦云相 潘友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57-59,共3页
为研究探索河池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冬季果(二次果)最适宜的修剪促花时间,以五年生阳光玫瑰脱毒健康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修剪促花时间,分别为8月9日、8月15日、8月19日、8月24日、9月4日,调查了不同修剪促花时间对二次成花率及二次果... 为研究探索河池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冬季果(二次果)最适宜的修剪促花时间,以五年生阳光玫瑰脱毒健康苗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不同修剪促花时间,分别为8月9日、8月15日、8月19日、8月24日、9月4日,调查了不同修剪促花时间对二次成花率及二次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不同修剪促花时间处理阳光玫瑰均能开花结果,但成花率及果实品质均有差异,8月19日与8月24日修剪促花时间处理成花率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优于其他修剪促花时间处理。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同,阳光玫瑰葡萄的物候期也不同,在桂西北地区以8月19—24日为最佳修剪促花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阳光玫瑰 冬季果 修剪促花时间 二次结果 成花率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桂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地区持续性暴雨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3
作者 于虹 周朝荣 张海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1,121,共5页
以中国南方5省持续性暴雨为例,通过改进的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定义,基于气象站点观测资料,找出我国南方地区持续性暴雨事件,并分析其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方地区持续性暴雨事件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8月,通常持续3~5 d,主要集中... 以中国南方5省持续性暴雨为例,通过改进的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定义,基于气象站点观测资料,找出我国南方地区持续性暴雨事件,并分析其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南方地区持续性暴雨事件主要发生在每年的5~8月,通常持续3~5 d,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广西及贵州省南部,并且其影响范围呈显著增加趋势;同期西北太平洋海温与南方地区暴雨日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构建西北太平洋海温指数,并将同期大气环流与海温指数进行回归,发现当西北太平洋海温偏高时,西太副高偏弱,同时,贝加尔湖北部500 hPa位势高度正异常,其环流维持850 hPa异常北风输送至南方地区,使得南方地区水汽辐合、大气上升运动增加,易导致暴雨发生,海温异常高低年份的大气环流合成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种环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地区 区域持续性暴雨 影响因子 西北太平洋海温 环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与植被恢复 被引量:14
4
作者 林晓民 李振岐 +1 位作者 韩德俊 侯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菌根不仅可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生长发育、抗病、抗逆,而且在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控制水土流失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在我国西北许多地区,菌根菌与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已被中断,要恢复该地区的植被,治本的方法应是重建植物与菌根菌的共生... 菌根不仅可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生长发育、抗病、抗逆,而且在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控制水土流失方面具有直接的作用。在我国西北许多地区,菌根菌与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已被中断,要恢复该地区的植被,治本的方法应是重建植物与菌根菌的共生关系,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文中还提出了菌根技术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植被恢复 共生关系 健康生态系统 应用 菌根技术 生态环境建设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旱区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洪资源量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逸超 王正中 +1 位作者 刘铨鸿 王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2,共5页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有关城市水文学问题急需解决。针对西北旱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雨洪资源计算问题,通过Google Earth提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新疆五省主要城市2015年的遥感影像资料,利用S...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仍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有关城市水文学问题急需解决。针对西北旱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雨洪资源计算问题,通过Google Earth提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新疆五省主要城市2015年的遥感影像资料,利用SWMM建立模型,最终通过模拟得到各地市汛期雨洪资源量,从宏观上探讨西北旱区主要城市雨洪资源潜力,并进一步提出西北旱区主要城市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西北旱区 雨洪资源 SWMM 汛期雨洪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RRA资料的西北地区夏季降水估算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寅 龚绍琦 +1 位作者 史建桥 潘虹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153,共5页
利用1981年-2010年西北地区夏季降水观测数据和MEERA(Modem-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再分析资料,耦合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采用基于区域分月的多元回归算法,建立模型进行降水估算。结... 利用1981年-2010年西北地区夏季降水观测数据和MEERA(Modem-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再分析资料,耦合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据,采用基于区域分月的多元回归算法,建立模型进行降水估算。结果表明,6月、7月、8月和夏季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8.0 mm、8.0 mm、7.9 mm、20.8m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9.0%、14.4%、22.2%、15.0%,模型估算结果较MERRA降水资料误差明显减小。模型估算结果不仅保持着原始MERRA降水产品的分布特征,而且可以精细反映局部降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RA 降水 地形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玉米干旱脆弱性评价模型构建与区划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阎莉 张继权 +3 位作者 王春乙 严登华 刘兴朋 佟志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8-794,共7页
本文基于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中对气候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的定义,从暴露程度、敏感性、自身恢复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4个方面建立了干旱灾害脆弱性评价模型。以辽西北地区的玉米干旱灾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本文基于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报告中对气候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的定义,从暴露程度、敏感性、自身恢复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4个方面建立了干旱灾害脆弱性评价模型。以辽西北地区的玉米干旱灾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旱灾害脆弱评价模型选取了气象因子、玉米生理因子以及经济社会因子等17项指标,运用熵权法、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了辽西北地区玉米干旱脆弱性指数。为了验证和检验模型的适用性,选取了辽西北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6年4个典型干旱年份,将玉米干旱脆弱性指数划分为5个等级,借助GIS技术绘制了玉米干旱脆弱性区划图。结果表明:辽西北玉米干旱脆弱性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阜新、朝阳、葫芦岛一带。重度以上脆弱性区域范围比例表现为2006年>1999年>2001年>2000年的规律;其中,2006年脆弱性最强,影响面积最广,造成的损失也最严重,与实际灾情变化规律一致。分析2006年的玉米干旱脆弱性,多数区域是由玉米生长季的降水异常引起的。通过对4个典型干旱年份的玉米干旱脆弱性指数与玉米减产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基本吻合,通过了α=0.05的显著性F检验,说明利用该模型对玉米干旱脆弱性的评价与区划是合理的,可以用来评价和预测玉米干旱脆弱性、干旱灾害风险以及因干旱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研究结果可为当地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脆弱性评价模型 熵权法 干旱脆弱性指数(DVI) 辽西北地区 区划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西北内陆河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利民 姜丙州 郭卫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共3页
水资源是维持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的决定因素,随着西北内陆河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展,多数河流水量锐减,水质恶化,植被退化,给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从内陆河地区水资源的条件入手,分析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生态环... 水资源是维持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的决定因素,随着西北内陆河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展,多数河流水量锐减,水质恶化,植被退化,给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从内陆河地区水资源的条件入手,分析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关系,指出应通过行政、经济、技术和法律等手段,处理好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的相互关系,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与西北地区典型土壤固钾能力差异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谭德水 金继运 +2 位作者 黄绍文 刘兆辉 江丽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8-412,共5页
试验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小麦玉米种植地区进行,研究了几种典型土壤在连续13年的K肥施用及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耕层土对外源K素的固定能力差异。结果表明:相比常年只施NP肥处理,连续施用K肥或秸秆还田可显著降低土壤对外源K素的固定量,土壤... 试验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小麦玉米种植地区进行,研究了几种典型土壤在连续13年的K肥施用及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耕层土对外源K素的固定能力差异。结果表明:相比常年只施NP肥处理,连续施用K肥或秸秆还田可显著降低土壤对外源K素的固定量,土壤固K量随环境溶液中K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固定率下降。随土层变深,各定位点土壤固K量和固K率均随之增加,华北两定位点相对明显。轮作地区各处理0~20cm土层土壤对外源K素的固定量(率)均远高于原始土壤,而单作区土壤的固K量(率)稍高或低于原始土。土壤固K能力表现出地带性规律,整体看取自华北两个定位点的土壤对外源K的固定能力强于取自西北两个定位点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华北地区 典型土壤 固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西北地区特色生态林果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新疆、宁夏等地实地调查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曦 刘元 +2 位作者 胡进波 段宜嘉 王祖睿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第1期76-80,共5页
大西北地区特色生态林果加工业呈现稳中向好、新动能加快成长、影响力不断增大、品牌效应日益明显等成效,还面临消费市场升级、一带一路、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及对口帮扶等多重机遇。针对大西北地区特色生态林果加工业发展进程缓慢、短板... 大西北地区特色生态林果加工业呈现稳中向好、新动能加快成长、影响力不断增大、品牌效应日益明显等成效,还面临消费市场升级、一带一路、互联网快速发展以及对口帮扶等多重机遇。针对大西北地区特色生态林果加工业发展进程缓慢、短板明显、金融支持不够、横向比较差距明显等实际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发展新阶段大西北地区要站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战略高度,着力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推进加工转化、努力开拓市场空间、深化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品牌战略,以推动大西北地区特色生态林果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北地区 特色生态林果 加工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流域管理浅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任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427-10429,共3页
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内容及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流域管理原则,并阐述了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关键词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 流域管理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流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分形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区数据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明珍 马腾 +1 位作者 杨星 张晟义 《物流技术》 2020年第6期35-40,47,共7页
运用分形理论,选取西北五省区物流中心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规模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西北五省区物流中心地体系中一级物流中心地首位度较为理想,首位物流中心地乌鲁木齐市的垄断性不强,各中心地分布相对均衡有序,... 运用分形理论,选取西北五省区物流中心地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规模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西北五省区物流中心地体系中一级物流中心地首位度较为理想,首位物流中心地乌鲁木齐市的垄断性不强,各中心地分布相对均衡有序,物流中心地位序规模结构良好;第二,物流中心地空间作用较强,在关联性和空间分布方面都具有较好的均衡性;第三,分别以乌鲁木齐市、西安市、兰州市为核极,呈现向其他15个物流中心地密度衰减的态势,说明物流中心地体系为高紧致度的结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中心地 分形理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 西北五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劳动互助政策及其实践评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玮 李翠青 《古今农业》 2006年第3期72-81,共10页
抗战爆发之后,由于大批劳动力或参军或死亡或遭日军杀害以及敌人对牲畜的大规模掠杀,晋西北广大农村出现劳动力和役畜严重不足,而组织劳动互助以调剂劳力和畜力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则成为中共政权适应战时需要和渡过难关的明智之... 抗战爆发之后,由于大批劳动力或参军或死亡或遭日军杀害以及敌人对牲畜的大规模掠杀,晋西北广大农村出现劳动力和役畜严重不足,而组织劳动互助以调剂劳力和畜力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则成为中共政权适应战时需要和渡过难关的明智之举。这一政策及其实践虽然在战时收到了明显效果,但亦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而且劳动互助并没有改变小农经济的生产特性,农民依旧使用原有农具进行生产,所谓互助合作只是在分散的土地上的简单合作,即依靠简单的生产组合使人力畜力在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北边区 劳动互助 互资互助 形式主义 小农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不同生态区莜麦品种与播期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刚 胡世玲 +2 位作者 李荫潘 李成雄 王忠智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4期7-10,共4页
在晋西北夏、秋莜麦区进行的不同熟性品种与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夏莜麦区适种中熟品种0428,播期以3月下旬为宜;秋莜麦区适种晚熟品种0433,播期以5月5—20日为宜。
关键词 莜麦 品种 播期 产量 生态区 晋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生态脆弱区城市绿化设计——以银川市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玉 苏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1822-11823,11850,共3页
基于西北地区实际,以生态学原理和美学思想为宗旨,以银川市为例,按照适地适树,地域生态特色突出,从城市森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与造景、树种选择等关键环节入手,科学合理地构建层次多元、生态多样、功能最优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达到城... 基于西北地区实际,以生态学原理和美学思想为宗旨,以银川市为例,按照适地适树,地域生态特色突出,从城市森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与造景、树种选择等关键环节入手,科学合理地构建层次多元、生态多样、功能最优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达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脆弱区 城市绿化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驱动的固体吸附式转轮制冷机在西北地区运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爱平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79-183,共5页
详细阐述了以固体吸附式制冷为基础的转轮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制冷设备以及工质对的选用 ,并进行了可行性计算分析 ,说明了以活性炭纤维 -乙醇为工质对的转轮式制冷机是利用太阳能等低品位热源比较理想的制冷装置 .在我国西北地区 ,太... 详细阐述了以固体吸附式制冷为基础的转轮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制冷设备以及工质对的选用 ,并进行了可行性计算分析 ,说明了以活性炭纤维 -乙醇为工质对的转轮式制冷机是利用太阳能等低品位热源比较理想的制冷装置 .在我国西北地区 ,太阳能利用有很大潜力 ,西部开发过程中 ,将太阳能利用于制冷 ,对西北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固体吸附 转轮制冷机 西北地区 活性炭纤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现状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克让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21-24,共4页
本文立足于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与产业技术的现状及其横向比较的差距 ,重点剖析了差距形成的政治、经济、自然、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旨在为民族地区实现产业技术跨越提供基本思路。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区 产业技术差距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纵向岭谷区并流三江河相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全伟 王随继 谭利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8年第4期40-45,共6页
河相关系研究做为河流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得到普遍的重视。本文基于滇西北纵向岭谷区并流三江典型水文站点建站以来至1987年历年实测水文泥沙资料,根据Loepo ld和M oddock由冲积性河流总结出来的河相关系经验公式对实测水文泥沙资料... 河相关系研究做为河流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得到普遍的重视。本文基于滇西北纵向岭谷区并流三江典型水文站点建站以来至1987年历年实测水文泥沙资料,根据Loepo ld和M oddock由冲积性河流总结出来的河相关系经验公式对实测水文泥沙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野外勘测河道形态资料综合分析,得出该河相关系经验公式能在滇西北澜沧江等冲蚀性河流适用,并且公式中河相关系特征指数能很好的反映了山区河流窄深的特性。此外,对河相关系特征指数演变的研究表明其主要受控于由洪峰流量所决定的过水断面形态。该研究着眼河相关系理论的扩展,并为滇西北纵向岭谷区并流三江的河道综合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流三江 河相关系 河相关系指数 滇西北纵向岭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破解西北地区城乡双循环制度“堵点”的路径
19
作者 李海宝 《榆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20-24,共5页
西北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与构建城乡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存在城乡土地要素配置、城乡人口户籍、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与城乡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等影响城乡双向循环的制度“堵点”。建议西北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首先着眼于破解影响城... 西北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与构建城乡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存在城乡土地要素配置、城乡人口户籍、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与城乡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等影响城乡双向循环的制度“堵点”。建议西北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首先着眼于破解影响城乡双循环的制度“堵点”:不断深化城乡人口户籍制度改革,打通城乡人口流动的“堵点”;优化城乡土地要素制度,打通乡村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堵点”;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打通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堵点”;建立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打通城乡金融服务供给的“堵点”;建立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制度,打通城乡产业互促的“堵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双循环 西北地区 制度“堵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发展基础调查
20
作者 王伯鲁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4-20,共7页
本文在简述“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发展现状调查”内容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问卷调查 (调查表一 )的构思与实施过程、调查数据和部分交叉数据统计结果 ,最后引出了调查的初步结论 ,并指出了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少数民族了聚居区 产业技术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