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sher线性判别函数在基于COGs分类的基因组间距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蓉 王月兰 +2 位作者 朱小蓬 凌伦奖 韩汝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60-765,共6页
利用全基因组信息构建系统发育树 .基于COGs类 ,对每一个基因组的每一个基因 ,都用一个 17维的向量来描述其编码蛋白隶属于 17个COGs类的程度 ;而与一个基因组的所有基因相对应的那些矢量就组成一个集合 .接着 ,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函数 ... 利用全基因组信息构建系统发育树 .基于COGs类 ,对每一个基因组的每一个基因 ,都用一个 17维的向量来描述其编码蛋白隶属于 17个COGs类的程度 ;而与一个基因组的所有基因相对应的那些矢量就组成一个集合 .接着 ,利用Fisher线性判别函数 ,寻找一组最优化的权重因子 ;在此基础上利用Fisher线性变换将上述各集合中每一个矢量进行线性变换 .使得经Fisher线性变换后 17个COGs类对基因组进化的重要程度得到更准确的反映 .最后 ,用进行变换后的矢量组成的集合间的距离代替基因组之间的距离 .使用这种方法 ,分别用 38个和 4 3个基因组做的进化树都支持了Woese的三界理论 .该方法克服了其他基于全基因组信息构建系统发育树方法难以对大小相差很大的基因组进行比较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er线性判别函数 COGs 分类 基因组间距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ahalanobis距离的增量聚类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宏亮 王建英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1年第12期38-40,共3页
经典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非球型或椭球型分布的数据集进行聚类效果较差。将经典的模糊c均值聚类中的欧氏距离用Mahalanobis距离替代,利用Mahalanobis距离的优点,将其用于增量学习中,提出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的模糊增量聚类学习算法。实... 经典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非球型或椭球型分布的数据集进行聚类效果较差。将经典的模糊c均值聚类中的欧氏距离用Mahalanobis距离替代,利用Mahalanobis距离的优点,将其用于增量学习中,提出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的模糊增量聚类学习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有效地解决模糊聚类方法中的缺陷,提高了训练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聚类 mahalanobis距离 增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ahalanobis距离进行人脸表情的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屈志毅 黄鹤鸣 孔令旺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68,共3页
提出了利用Mahalanobis距离进行人脸表情识别的方法.首先将待分类的图像样本集进行坐 标变换,使得变换以后类间离散度尽可能大而类内离散度尽可能小,即使变换以后的Fisher准则函数 取得极大值,在新的坐标下求每个待分类样本到各类均值... 提出了利用Mahalanobis距离进行人脸表情识别的方法.首先将待分类的图像样本集进行坐 标变换,使得变换以后类间离散度尽可能大而类内离散度尽可能小,即使变换以后的Fisher准则函数 取得极大值,在新的坐标下求每个待分类样本到各类均值向量的Mahalanobis距离,从而将待分类的 样本归到Mahalanobis距离最小的类中去,通过实验得到了平均80.25%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表情识别 mahalanobis距离 类内离散度距阵 类间离散度距阵 FISHER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ahalanobis距离的SAR图像溢油识别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慧 陈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95-197,203,共4页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可在日夜及全天候条件下进行高分辨率溢油监测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向量的SAR图像溢油识别方法。在暗区边界确定的SAR图像中进行量算,得到特征向量,并采用Mahalanobis距离对目标物进行识别。经实验验证,选取...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可在日夜及全天候条件下进行高分辨率溢油监测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向量的SAR图像溢油识别方法。在暗区边界确定的SAR图像中进行量算,得到特征向量,并采用Mahalanobis距离对目标物进行识别。经实验验证,选取的特征值数量合理,且对于判定是否为溢油效果明显;利用Mahalanobis距离进行判别,算法清晰,且准确率达到96%以上;与其他溢油判定方法相比,附加条件较少,且利于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 溢油 特征向量 mahalanobis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Mahalanobis距离的SUSAN彩色边缘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卢军 谭智仁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36-140,共5页
针对HSI颜色空间在图像处理和分析方面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结合Mahalanobis距离的SUSAN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彩色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HSI空间,然后以H、S、I为变量计算空间中两种颜色的色差距离,结合SUSAN... 针对HSI颜色空间在图像处理和分析方面更加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结合Mahalanobis距离的SUSAN彩色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彩色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HSI空间,然后以H、S、I为变量计算空间中两种颜色的色差距离,结合SUSAN算子对边缘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彩色图像的边缘.在保留图像边缘方面,性能优于传统的彩色边缘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图像 HSI空间 mahalanobis距离 SUSAN算子 色差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暂态扰动Mahalanobis距离分类
6
作者 肖先勇 张殷 汪颖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0-15,共6页
为实现对脉冲暂态和振荡暂态2类暂态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暂态电能质量扰动Mahalanobis距离分类法.该方法利用高阶累积量提取暂态扰动的高阶统计特征,选取其2,3,4阶累积量最大值和最小值构成扰动信号的6维特征向... 为实现对脉冲暂态和振荡暂态2类暂态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暂态电能质量扰动Mahalanobis距离分类法.该方法利用高阶累积量提取暂态扰动的高阶统计特征,选取其2,3,4阶累积量最大值和最小值构成扰动信号的6维特征向量,计算测试样本特征向量与标准模板之间的Mahalanobis距离,以"距离最小"作为分类判据,实现对2类暂态电能质量扰动的分类.仿真结果表明,低阶累积量不能单独用于区分不同类型暂态电能质量扰动;特征向量维数越高,对分类过程越有利.所提方法分类原理简单、准确率高,是暂态电能质量扰动的有效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累积量 暂态电能质量扰动 mahalanobis距离 多维特征向量 分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与Mahalanobis距离的图像识别技术(英文)
7
作者 梁忠伟 叶邦彦 刘晓初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1期2966-2973,共8页
提出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与Mahalanobis距离的图像识别技术。在对IC芯片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分析后,通过Ma-halanobis距离在图像的低频小波系数矩阵上进行目标图元的区域搜索与位置标定,而后根据待定目标图元像素分布特征建立特征参数向量,... 提出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与Mahalanobis距离的图像识别技术。在对IC芯片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分析后,通过Ma-halanobis距离在图像的低频小波系数矩阵上进行目标图元的区域搜索与位置标定,而后根据待定目标图元像素分布特征建立特征参数向量,建立BP网络对目标图元进行模式识别。实验证明此方法能够有效地对IC图像进行目标图元的位置标定与模式识别,获得准确的IC标定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halanobis距离 BP网络 图像识别 芯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与Mahalanobis距离的IC芯片彩色图像多阈值分割技术研究
8
作者 梁忠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9,共7页
针对彩色IC芯片图像的分割问题,提出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与Mahalanobis距离的多阈值彩色图像分割方法,通过建立最大类间方差数学模型,对彩色图像Mahalanobis距离进行最优分割距离阈值进行求解,并在计算目标点与待处理点的Mahalanobis距... 针对彩色IC芯片图像的分割问题,提出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与Mahalanobis距离的多阈值彩色图像分割方法,通过建立最大类间方差数学模型,对彩色图像Mahalanobis距离进行最优分割距离阈值进行求解,并在计算目标点与待处理点的Mahalanobis距离并确定待处理点所从属的分割阈值区间基础上,对像素点赋予伪彩色值,从而进行图像彩色区域的确定和划分。通过编程处理,证实此方法对实际彩色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后能获得稳定准确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图像 mahalanobis距离 最大类间方差 多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一种基于Mahalanobis距离的色差检测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易丽华 朱德森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4期364-366,共3页
在纺织印染行业,织物色差是影响织物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色差的研究已经开始多年了,也提出了许多方法。分析了一种基于Mahalanobis距离的色差检测方法,在HSI颜色空间以H、S、I为变量计算两幅图像之间颜色的距离;且简单证明了该种... 在纺织印染行业,织物色差是影响织物质量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色差的研究已经开始多年了,也提出了许多方法。分析了一种基于Mahalanobis距离的色差检测方法,在HSI颜色空间以H、S、I为变量计算两幅图像之间颜色的距离;且简单证明了该种方法与CIE色差公式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印染行业 连续轧染色差 色差检测 mahalanobis距离 RGB颜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向量Mahalanobis距离的退役锂电池分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杰 梁岩 +1 位作者 孙明生 曹文凯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75-1478,共4页
针对退役动力电池模组直接梯次利用难度大的问题,系统地研究了退役电池模组充放电曲线特性,利用测试数据确定了表征退役电池模组的特征参数,为每个电池模组建立了特征向量,并利用基于Mahalanobis距离的均值漂移聚类算法,建立了筛选分类... 针对退役动力电池模组直接梯次利用难度大的问题,系统地研究了退役电池模组充放电曲线特性,利用测试数据确定了表征退役电池模组的特征参数,为每个电池模组建立了特征向量,并利用基于Mahalanobis距离的均值漂移聚类算法,建立了筛选分类模型,同时根据电池模组的离散特性,分析了电池模组容量衰减的原因,并给出了对应辨别修复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退役电池模组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退役电池模组实际特性,能够有效地对退役电池模组进行分类,同时筛选出需要修复再利用的电池模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次利用 电池模组 mahalanobis距离 特征向量 分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采诱发建筑物损害识别的多元判别分析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威 李夕兵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335-3343,共9页
针对采动区建筑物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各因素呈现非线性、多重共线性等特点,借鉴统计学理论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采用不同判别准则的多元判别方法对地采诱发建筑物损害效应进行有效识别。综合考虑地质采矿方面和建筑物本身的因素,选... 针对采动区建筑物损害程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各因素呈现非线性、多重共线性等特点,借鉴统计学理论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采用不同判别准则的多元判别方法对地采诱发建筑物损害效应进行有效识别。综合考虑地质采矿方面和建筑物本身的因素,选取10个影响砖混结构建筑物采动损害程度的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将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损害等级作为模型的输出,以32个建筑物采动损害的工程实例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依据不同判别准则及Mahalanobis距离判别分析(MDA)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DA)方法,分别建立建筑物采动损害的MDA模型和FDA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6组待判样本实例进行仿真测试。研究结果表明:MDA方法和FDA方法对学习样本的准确率分别为87.5%和93.8%,对测试样本的准确率分别为83.3%和100%;多元判别分析模型判别性能稳健可靠,FDA法比MDA法判识准确性更高、适用性更强,对现有评价地采诱发建筑物损害方法进行了有效验证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挖 建筑物损害 损伤评价 mahalanobis距离判别分析 FISHER线性判别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分析的数据分析库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正宏 郑玉山 郑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01-102,169,共3页
判别分析是根据所研究的个体的观测指标来推断该个体所属类型的一种统计方法,对已知分类的数据建立由数值指标构成的分类规则,然后把这样的规则应用到未知分类的样本去分类。该文以判别分析中的线形判别分析和Mahalanobis距离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是根据所研究的个体的观测指标来推断该个体所属类型的一种统计方法,对已知分类的数据建立由数值指标构成的分类规则,然后把这样的规则应用到未知分类的样本去分类。该文以判别分析中的线形判别分析和Mahalanobis距离判别分析作理论依据, 提出一种数据分析库的设计和实施方案,该系统在数据分析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中有一定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别分析 数据分析库 线形判别分析 mahalanobis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差随机序列的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成瑞 傅惠民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研究发现,方差随机序列的样本标准差能很好表征设备性能的稳定状况,由此提出一种新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给出一种新的故障诊断特征量,然后采用Mahalanobis距离建立相应的判别函数,进而能对谱分析、时频分析等传统方法无法诊断而工... 研究发现,方差随机序列的样本标准差能很好表征设备性能的稳定状况,由此提出一种新的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首先给出一种新的故障诊断特征量,然后采用Mahalanobis距离建立相应的判别函数,进而能对谱分析、时频分析等传统方法无法诊断而工程中又大量存在的一类故障模式进行准确分析和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故障模式 故障特征量 样本标准差 mahalanobis距离判别函数 设备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D稳健统计分析的变压器油色谱异常值检测及分布特性 被引量:24
14
作者 高树国 王学磊 +1 位作者 李庆民 杨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77-3482,共6页
由于人为因素以及现场干扰的影响,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在测量和传输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偏误,导致异常数据值,使得经典统计方法的结果出现偏差甚至错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稳健统计理论,根据油色谱监测数据异常值的特点,提出了... 由于人为因素以及现场干扰的影响,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在测量和传输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偏误,导致异常数据值,使得经典统计方法的结果出现偏差甚至错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稳健统计理论,根据油色谱监测数据异常值的特点,提出了油色谱H2、CO和总烃3类特征气体异常值的最小协方差行列式MCD稳健多元检测方法。利用迭代和Mahalanobis距离的思想构造一个稳健的协方差估计量,并进行异常值检测,然后再将异常数据和正常数据分类处理。针对H2、CO和总烃这3类特征气体的实例统计分析表明,异常值剔除后可有效减少这3种气体的测量值对经典统计方法的干扰,使得油色谱数据的统计规律更加明显。通过对异常值区间的跟踪评估,还可更加明显地反映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稳健统计 mahalanobis距离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 异常值 统计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c-均值算法改进及其对卫星遥感数据聚类的对比 被引量:12
15
作者 哈斯巴干 马建文 +2 位作者 李启青 刘志丽 韩秀珍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15,91,共3页
提出的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采用基于标准协方差矩阵的Mahalanobis距离,即椭球体聚类方法,这种聚类算法更接近遥感数据散点图的实际情况,从而可以显著提高聚类效果。对北京卫星ASTER数据的聚类分析实验表明,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 提出的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采用基于标准协方差矩阵的Mahalanobis距离,即椭球体聚类方法,这种聚类算法更接近遥感数据散点图的实际情况,从而可以显著提高聚类效果。对北京卫星ASTER数据的聚类分析实验表明,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的聚类效果要优于K-均值聚类方法和常规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数据 K-均值聚类 模糊C均值聚类 mahalanobis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和AR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7
16
作者 于德介 程军圣 杨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2-335,共4页
提出了基于 EMD(Em pirical Mode Decom position)和 AR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用 EMD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分解成若干个平稳的 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分量 ,对每一个 IMF分量建立 AR模型 ,以模型的自回归参数和残差... 提出了基于 EMD(Em pirical Mode Decom position)和 AR模型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用 EMD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分解成若干个平稳的 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分量 ,对每一个 IMF分量建立 AR模型 ,以模型的自回归参数和残差的方差作为特征向量建立 Mahalanobis距离判别函数 ,进而判断滚动轴承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向量 EMD方法 AR模型 距离判别函数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肤色区域的自适应模型分割方法 被引量:15
17
作者 方晶晶 李振波 姜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9-234,共6页
针对现有人体肤色区域分割方法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变化情况下鲁棒性差、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模型的人体肤色分割方法.首先通过AdaBoost实现自动人脸检测,得到包含光照等信息的脸部皮肤区域样本;然后将所取得的肤色样本在YCbC... 针对现有人体肤色区域分割方法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变化情况下鲁棒性差、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模型的人体肤色分割方法.首先通过AdaBoost实现自动人脸检测,得到包含光照等信息的脸部皮肤区域样本;然后将所取得的肤色样本在YCbCr颜色空间的Y分量和CbCr分量上分别建立高斯混合模型;最后利用改进的Mahalanobis距离度量其他像素与肤色模型间的相似度,并确定阈值来对整幅图像进行肤色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融合算法、CbCr固定阈值等肤色分割方法相比,该方法实现了自动化的肤色建模,在降低误检率的同时平均可以提高10%左右的正检率,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BOOST 高斯混合模型 mahalanobis距离 肤色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NN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闯 迟健男 +2 位作者 张朝晖 姜庆玲 王志良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7-19,24,共4页
利用细胞神经网络(CNN)模型导出了一种新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算法。为了充分利用图像中的颜色信息,在RGB彩色空间中用Mahalanobis距离来度量象素之间的差异。为了解决常规边缘提取方法输出二值结果的缺点,采用可以多值输出的CNN来进行彩... 利用细胞神经网络(CNN)模型导出了一种新的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算法。为了充分利用图像中的颜色信息,在RGB彩色空间中用Mahalanobis距离来度量象素之间的差异。为了解决常规边缘提取方法输出二值结果的缺点,采用可以多值输出的CNN来进行彩色图像边缘检测。通过Mahalanobis距离对灰度CNN度量象素差异的方式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在RGB彩色空间中进行运算。通过与Sobel、Log和Canny等几种边缘检测算子比较,可以看出新方法的结果更加符合人眼的感知。此外,在含有丰富细节和微小变化的区域,新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细胞神经网络(CNN) mahalanobis距离 RGB彩色空间 视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复杂度的意识任务的特征提取与分类 被引量:11
19
作者 裴晓梅 和卫星 郑崇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1-425,434,共6页
本研究提出了利用事件相关脑电复杂度提取大脑运动意识特征,应用Mahalanobis距离判别式分析法,对人脑想象左右手运动任务进行分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对受试者想象左右手运动期间在大脑初级感觉运动皮层区记录的脑电信号采用复杂度分析... 本研究提出了利用事件相关脑电复杂度提取大脑运动意识特征,应用Mahalanobis距离判别式分析法,对人脑想象左右手运动任务进行分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对受试者想象左右手运动期间在大脑初级感觉运动皮层区记录的脑电信号采用复杂度分析方法量化了事件相关去同步(ERD)和事件相关同步(ERS)时程,结果表明EEG复杂度特征较好反映了ERD/ERS变化时程。最后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类,最大分类正确率达到86.43%,通过最大分类正确率,最大信噪比,最大互信息等评价指标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大脑运动意识任务的特征提取及分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复杂度 特征提取 ERD/ERS mahalanobis距离 信噪比 互信息(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西南桦天然居群的表型变异 被引量:84
20
作者 曾杰 郑海水 +1 位作者 甘四明 白嘉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5,共7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桦天然分布区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 11个居群 190个单株的 12个表型性状指标 ,运用变异系数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 ;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表型...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南桦天然分布区为研究对象 ,调查了 11个居群 190个单株的 12个表型性状指标 ,运用变异系数和巢式方差分析研究了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变异 ;应用相关分析揭示了表型性状间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以及表型变异的地理格局 ;并且运用聚类分析进行了居群分类。结果表明 ,西南桦天然居群内的变异远大于居群间的变异 ,居群分化较小 ;侧脉数、叶片基部至最宽处距离与经度、纬度显著相关 ,叶片长与经度相关显著 ,种翅宽与海拔显著相关 ,存在较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而表型性状的Mahalanobis距离与地理距离间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西南桦的遗传改良工作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变异 天然居群 西南桦 mahalanobis距离 广西壮族自治区 表型性状 性状指标 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 地理格局 气候因子 聚类分析 居群分化 地理变异 地理距离 改良工作 研究结果 科学依据 利用对策 育种策略 分布区 系数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