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n-2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MART-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应利 周玉梅 +2 位作者 陶俊 靳扬扬 陈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黑色素抗原转录子Brn-2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可识别抗原-1(melanoma antigen recognized by T cells 1,MART-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92-1、92-2、... 目的探讨黑色素抗原转录子Brn-2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T细胞可识别抗原-1(melanoma antigen recognized by T cells 1,MART-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92-1、92-2、Me1285和Ocm3细胞中Br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含不同长度MART-1基因启动子序列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质粒p GL3-Luc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p GL3-p286-Luc及p GL3-p2956-Luc,与p EV-Brn-2融合表达质粒共转染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细胞。分别测量四种细胞系中p286组、p2956组、p286+Brn-2组、p2956+Brn-2组细胞荧光素酶表达变化,并观察Brn-2对上述细胞MART-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92-1、92-2、Me1285、Ocm3细胞系均可检测到Brn-2 mRNA和蛋白的表达,Brn-2蛋白电泳带大致在相对分子质量47 000处。p GL3-p2956-Luc及p GL3-p286-Luc重组质粒经Apa I和Nhe I双酶切可切出2956 bp和286 bp 2个条带,p EV-Brn-2重组质粒经EcoRI和Bam HI双酶切可切出1329 bp条带。p EV-Brn-2重组质粒分别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Ocm3、Mel285、92-2、92-1进行磷酸钙法转染,Western blot检测可见四种细胞系均表达Brn-2蛋白。缺乏Brn-2时,所有细胞的MART-1的p286均显示出活性,MART-1阳性细胞系(92-1、92-2、Ocm3)p286活性高于阴性细胞系(Mel285)。p2956活性不同细胞系表现不同,92-1、92-2中较高,Ocm3中其活性与细胞密度相关,MART-1阴性细胞系中p2956近乎无活性。共转染Brn-2后明显下调92-1、92-2、Ocm3中启动子p286及p2956活性(P<0.05);阴性细胞系Mel285中,Brn-2对启动子活性无影响(P>0.05)。结论 Brn-2表达于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并下调阳性细胞系MART-1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n-2 mart-1基因启动子 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BraCTL1基因表达模式及其启动子活性分析
2
作者 李宝晶 王小霞 +15 位作者 魏家萍 崔俊美 武泽峰 王晋雄 方彦 董小云 郑国强 撒二梅 朱淑俊 魏鸿燕 杨加悦 李娟 赵国栋 李世昌 曹小东 刘自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2-600,共9页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几丁质酶(chitinase-like,CTL)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本研究以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分离克隆了BraCTL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BraCTL1基因启动子融合GUS基因载体... 为探究白菜型冬油菜(Brassica rapa L.)几丁质酶(chitinase-like,CTL)基因与抗寒性的关系,本研究以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的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分离克隆了BraCTL1基因启动子序列,构建BraCTL1基因启动子融合GUS基因载体,进行烟草遗传转化,结合PLACA在线软件,分析了BraCTL1启动子顺式调控元件及BraCTL1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陇油7号叶片变为墨绿色、叶柄有明显弯曲,而天油4号叶片完全皱缩、边缘有明显的黄化、叶柄完全失去支撑、出现明显冻害形态。低温胁迫后陇油7号幼苗叶片中BraCTL1基因表达显著上升,在-8℃达到峰值,天油4号在-4℃达到最高值;-4℃处理2 h后陇油7号与天油4号叶片中BraCTL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陇油7号在18 h达最高值,天油4号在24 h达最高值;BraCTL1基因在叶柄中的表达量最高,叶片次之,根中显著低于叶柄和叶片。启动子结构分析表明,BraCTL1启动子区域含有7种不同类型的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包含启动子核心序列,冷胁迫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干旱响应元件、厌氧有关元件以及参与MeJA反应相关元件。BraCTL1启动子片段GUS染色结果表明,全长(2000 bp)、W1(1684 bp)、W2(1000 bp)和W3(575 bp)缺失片段均可以正常表达,而-1684 bp~-575 bp位点的5'端片段具有较高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几丁质酶 启动子 BraCTL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VvCCD1b基因克隆及与其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一恒 李少楠 +4 位作者 董天宇 唐美玲 唐雯 卢素文 房经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15-2224,共10页
【目的】筛选葡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基因VvCCD1b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挖掘参与调控葡萄类胡萝卜素代谢的潜在因子,为深入探究葡萄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网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克隆VvCCD1b基因的cDNA及其启动子序列,利用... 【目的】筛选葡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基因VvCCD1b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挖掘参与调控葡萄类胡萝卜素代谢的潜在因子,为深入探究葡萄类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网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克隆VvCCD1b基因的cDNA及其启动子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VvCCD1b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等进行预测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不同葡萄品种及不同处理下葡萄CCD家族成员表达模式。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与VvCCD1b基因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并进行点对点验证。【结果】通过PCR克隆获得VvCCD1b基因序列全长1641 bp,位于13号染色体上,编码546个氨基酸残基,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由α-螺旋(16.67%)、β-折叠(5.49%)、延伸链(24.54%)和无规则卷曲(53.30%)构成,具有RPE65保守结构域。VvCCD1b基因启动子含有光响应元件(G-box、3-AF1 binding site、GATA-motif、TCT-motif)、水杨酸(SA)响应元件(SARE)、脱落酸(ABA)响应元件(ABRE)及AP2/ERF、WRKY、MADS-box转录因子结合元件。VvCCD1b基因表达水平随果实发育逐渐升高且受光照与逆境胁迫的影响。以VvCCD1b基因启动子为诱饵,初步筛选出VvRAP2-4、VvWRKY4、VvBHLH137转录因子及葡萄液泡加工酶、葡萄糖苷酶等18个功能蛋白,其中VvRAP2-4、VvWRKY4转录因子与VvCCD1b基因启动子间存在互作。【结论】VvCCD1b为亲水性蛋白,基因表达水平随果实发育逐渐升高,且受到干旱、高温、水涝胁迫和光照的影响。通过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出与VvCCD1b启动子互作的候选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CCD1b基因 启动子 酵母单杂交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NPC1基因核心启动子鉴定与转录调控分析
4
作者 李崇瑞 陈思 +7 位作者 翟哲 王雪梅 吴艳茹 刘志勇 蒋俊明 满初日嘎 杜丽 王凤阳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3,共10页
NPC1基因编码的C型尼曼匹克蛋白1(NPC1)参与脂筏形成、病原微生物内吞以及内吞体的胞内转运等过程。本试验旨在阐明海南黑山羊NPC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为研究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细胞互作提供理论参考。首先,以山羊NPC1基因1466 bp启动子... NPC1基因编码的C型尼曼匹克蛋白1(NPC1)参与脂筏形成、病原微生物内吞以及内吞体的胞内转运等过程。本试验旨在阐明海南黑山羊NPC1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为研究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细胞互作提供理论参考。首先,以山羊NPC1基因1466 bp启动子序列为模板,构建9个启动子5'端连续缺失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筛选NPC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继而对核心启动子区的关键转录因子进行预测分析,构建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缺失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筛选NPC1基因的关键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表明:山羊NPC1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95 bp至-60 bp,并且该区域存在E2F3(-134/-120 bp)、SREBP-1(-107/-96 bp)、SP1(-68/-62 bp)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表明,缺失E2F3、SREBP-1、SP1三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均会使山羊NPC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显著下降(P<0.01),且缺失SREBP-1结合位点后NPC1基因转录活性下降最显著。提示,SREBP-1转录因子对海南黑山羊NPC1基因转录活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试验成功鉴定山羊NPC1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195/-60 bp)及该区域的关键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REBP-1,为进一步研究山羊NPC1基因介导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互作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黑山羊 NPC1基因 转录调控 核心启动子 SREB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α1(Ⅰ)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皓 高春芳 +3 位作者 万伟东 伍严安 赵文静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11-714,共4页
目的 :探索器官纤维化形成中调控 型胶原基因高水平转录的启动片段。方法 :从人α1( )胶原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 - 2 .5 kb~ + 42 bp的片段中 ,取长度不等的片段作为启动子与含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 (CAT)报告基因的质粒组成 6个重组体 ,... 目的 :探索器官纤维化形成中调控 型胶原基因高水平转录的启动片段。方法 :从人α1( )胶原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 - 2 .5 kb~ + 42 bp的片段中 ,取长度不等的片段作为启动子与含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 (CAT)报告基因的质粒组成 6个重组体 ,脂质体法转染上述重组体至正常人原代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 ,CAT- EL ISA测定细胞 CAT表达水平以比较各重组体的启动子活性。结果 :- 2 483~ + 42 bp,- 2 6 8~ + 42 bp序列具有强启动 CAT表达活性 ,而 - 10 5~ + 42 bp片段启动CAT活性最低。结论 :人α1( )胶原基因 - 2 483~ + 42 bp,- 2 6 8~ + 42 bp片段有高启动活性 ,是进一步研究纤维化相关DNA结合蛋白的重要调控靶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器官纤维化 α1(Ⅰ)胶原基因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DKK1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慧艳 贾青 +6 位作者 侯胜奎 刘津 赵思思 张伟峰 张军 张建亭 边慧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0-1157,共8页
旨在初步探索DKK1基因转录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启动子在线预测软件分析了该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特征,根据Ensembl数据库已公布的猪DKK1基因的5′侧翼区序列,设计特异性PCR引物进行扩增、测序,进而构建启动子区不同缺失片段的pGL3-DKK1双荧... 旨在初步探索DKK1基因转录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启动子在线预测软件分析了该基因启动子区序列特征,根据Ensembl数据库已公布的猪DKK1基因的5′侧翼区序列,设计特异性PCR引物进行扩增、测序,进而构建启动子区不同缺失片段的pGL3-DKK1双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分别转染293T细胞和Hela细胞,并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DKK1基因启动子中含有1个TATA-box、多种转录因子和1个CpG岛;DKK1基因启动子对239T细胞具有偏好性,其中p-1 679/+292bp启动子片段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缺失片段(P<0.01)。-953^-1 679bp为核心启动子区域,-586^-953bp区域可能存在负调控元件,在-953^-1 679bp区域可能存在正调控元件。本试验通过对DKK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结合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双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证实了DKK1基因的5′侧翼区序列具有启动子转录活性,并初步确定了该基因的启动子区域,找到了启动子的核心区域和主要调控区域,为进一步研究DKK1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K1基因 启动子 荧光素酶活性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启动子调控的DREB1A基因对黄瓜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纪巍 李杰 +3 位作者 朱延明 柏锡 代翠红 侯爱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42-447,共6页
以黄瓜(CucumissativusL.)主栽品种长春密刺的子叶节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分别由诱导型启动子rd29A和组成型启动子35S调控的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导入黄瓜,获得大量PCR阳性植株。统计结果表明:诱导型启动子rd29A调控的DREB1A基... 以黄瓜(CucumissativusL.)主栽品种长春密刺的子叶节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分别由诱导型启动子rd29A和组成型启动子35S调控的转录因子DREB1A基因导入黄瓜,获得大量PCR阳性植株。统计结果表明:诱导型启动子rd29A调控的DREB1A基因抗性芽率和再生植株PCR阳性率明显高于组成型启动子3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DREB1A基因 启动子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油7号花生AhNCED1基因启动子克隆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万小荣 莫爱琼 +4 位作者 刘帅 梁建华 李玲 余土元 郑奕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2-699,712,共9页
AhNCED1是干旱胁迫下花生中调控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本文采用基于PCR的基因组DNA步移法,从抗旱性强的粤油7号花生中克隆AhNCED1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2392bp启动子序列,构建该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GUS的植物双... AhNCED1是干旱胁迫下花生中调控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本文采用基于PCR的基因组DNA步移法,从抗旱性强的粤油7号花生中克隆AhNCED1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2392bp启动子序列,构建该启动子驱动报告基因GUS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AhNCED1p∷GUS,转化野生型拟南芥获得AhNCED1p∷GUS转基因植株。通过GUS染色及其酶活性测定分析AhNCED1p∷GUS转基因拟南芥中AhNCED1p启动子的活性。结果表明,AhNCED1p∷GUS转基因拟南芥叶片中AhNCED1p启动子活性最强,脱水胁迫显著增强7 d龄转基因拟南芥幼苗叶片中AhNCED1p启动子活性。300mmol·L-1山梨醇胁迫或100μmol L-1外源ABA处理3 h明显增强25d龄AhNCED1p∷GUS转基因拟南芥中AhNCED1p启动子活性。结果说明,粤油7号花生AhNCED1基因启动子受渗透胁迫和ABA诱导,与生物信息学预测AhNCED1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存在逆境胁迫和ABA响应元件的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油7号花生 AhNCED1基因 启动子克隆 AhNCED1p∷GUS融合基因 基因拟南芥 渗透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穗发芽抗性相关Vp1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及功能验证 被引量:9
9
作者 孙永伟 聂丽娜 +2 位作者 马有志 徐兆师 夏兰琴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3-1751,共9页
成熟期穗发芽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Vp1是调节胚发育,促进胚成熟和休眠的重要转录因子,对小麦种子休眠和穗发芽抗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离了普通小麦B基因组Vp1基因的启动子,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其含有9个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 成熟期穗发芽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Vp1是调节胚发育,促进胚成熟和休眠的重要转录因子,对小麦种子休眠和穗发芽抗性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离了普通小麦B基因组Vp1基因的启动子,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表明,其含有9个脱落酸响应元件ABRE、2个DREB和6个MYB干旱响应元件、3个赤霉素响应元件GARE、1个水杨酸响应元件TCA-E、2个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TGACG-motif、4个SKn-1和1个RYREPE胚乳特异表达元件。采用5′端缺失的方法,构建了系列含Vp1启动子不同区段融合GUS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载体和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转化小麦愈伤组织,瞬时表达结果显示,Vp1启动子在无诱导的情况下不能启动GUS基因表达,在低温、ABA、GA、PEG和NaCl诱导后可以启动GUS基因表达,表现诱导表达特性,且其诱导表达强度随启动子缺失片段长度变短而减弱。利用Gateway方法成功构建了6个启动子各缺失片段类型的植物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四倍体小麦Stewart,获得转基因植株。该启动子可有效启动GUS基因在转基因植株的花药、糊粉层、穗轴及根中表达,其他组织中没有表达。当启动子片段大于660bp时,外源ABA可诱导启动子启动GUS基因在转基因植株茎节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发芽 Vp1启动子 功能分析 基因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肌分化因子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雄 张勇 +4 位作者 陈祥 李俊 白优 陈村年 李冬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8-1315,共8页
为揭示猪肌分化因子(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1,MyoD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本试验分别以野猪×从江香猪二元杂交猪、杜×长×大外三元杂交猪及贵州宗地花猪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池和直接测序技术,筛选MyoD1基因5′UTR及部分... 为揭示猪肌分化因子(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1,MyoD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本试验分别以野猪×从江香猪二元杂交猪、杜×长×大外三元杂交猪及贵州宗地花猪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池和直接测序技术,筛选MyoD1基因5′UTR及部分第1外显子区SNP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NP位点对核心启动子区、CpG岛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yoD1基因5′UTR及部分第1外显子区筛查到3个SNPs位点,分别为A-39G、T+150C和C+227G;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发现,A-39G位点附近出现重要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消失和新位点生成;CpG Island searcher软件分析得到多态位点突变前后CpG岛大小及GC含量发生改变,据此推测猪MyoD1基因5′UTR区域的A-39G位点对调控启动子功能元件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D1基因 SNP 启动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OLA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自文 周广举 +2 位作者 杨宗城 陈建 陈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309-2311,共3页
目的鉴定EOLA1基因启动子序列,为深入研究EOLA1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反应进一步缺失突变EOLA1基因5′侧翼区-1672~+51(1723bp)序列,将产物插入到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中,转染ECV304细胞,瞬时表达后测定... 目的鉴定EOLA1基因启动子序列,为深入研究EOLA1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CR反应进一步缺失突变EOLA1基因5′侧翼区-1672~+51(1723bp)序列,将产物插入到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中,转染ECV304细胞,瞬时表达后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该1723bp片段可能存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缺失到785bp片段仍具有启动子活性,进一步缺失到717bp片段后活性消失,从而确定启动子位于-738~-676bp序列,其附近含Sp1和Myf顺式作用元件。结论确定了EOLA1启动子范围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LA1 启动子 转录因子 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hMLH1、E-cadherin、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缪珑昇 相加庆 +2 位作者 张亚伟 黄丹 沈镇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0-346,共7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认为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转录抑制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hMLH1、E-cadherin及p16INK4a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已被证实存在较高频率的甲基化。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MLH1、E-cadherin、p... 背景与目的:目前认为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导致转录抑制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hMLH1、E-cadherin及p16INK4a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已被证实存在较高频率的甲基化。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MLH1、E-cadherin、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发生情况,探讨hMLH1、E-cadherin、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酚-氯仿法提取10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基因组DNA,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对所提DNA进行hMLH1、E-cadherin、p16INK4a基因甲基化检测。采用EnVison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癌组织中上述3种基因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癌组织中E-cadherin、hMLH1、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57.1%(60/105)、20.9%(22/105)和50.5%(53/105),而癌旁食管组织中相应的3个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10.5%(11/105)、1.9%(2/105)和7.6%(8/105),均显著低于癌组织。E-cadherin(P=0.021)及p16INK4a(P=0.026)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缺失密切相关,而hMLH1基因甲基化与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6),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低分化癌有关性(P=0.024)。hMLH1基因甲基化与各项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结论:食管鳞癌中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相应蛋白表达缺失密切相关,且在低分化癌中更多见;E-cadheri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相应蛋白质表达缺失有相关性,并且有淋巴结转移多见的显著特征,这2个基因的甲基化位点与食管鳞癌密切相关。hMLH1基因甲基化可能并不直接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启动子 甲基化hMLH1基因 E-CADHERIN基因 p16INK4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锦鸡儿CkNCED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任爱琴 易津 +2 位作者 高洪文 李俊 王学敏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利用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柠条锦鸡儿CkNCED1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经顺式元件预测分析,该序列除基本的启动元件之外,还含有2个脱落酸诱导响应元件ABRE、此外还含有多个逆境相关的元件。将CkNCED1基因启动子区连接到pGWB... 利用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技术,克隆柠条锦鸡儿CkNCED1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经顺式元件预测分析,该序列除基本的启动元件之外,还含有2个脱落酸诱导响应元件ABRE、此外还含有多个逆境相关的元件。将CkNCED1基因启动子区连接到pGWB533植物表达载体上,构建Promoter::GUS载体,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CkNCED1基因在植物的叶、根、茎、花和角果的维管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叶片中表达强度最高。以上研究确定了柠条锦鸡儿CkNCED1基因的表达部位和强度。进一步说明CkNCED1基因在ABA合成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锦鸡儿 CkNCED1基因启动子 GUS组织化学染色 ABA响应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RG1基因启动子关键顺式调节元件的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海龙 陈主初 +2 位作者 李金花 曾龙武 谭桂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3-640,共8页
LCRG1基因(laryngeal carcinoma related gene1,LCRG1)是一个新的喉癌候选抑瘤基因,其转录调控机制一直未被阐明.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介导对LCRG1基因(-169~+127)区域进行剪切体分析,将LCRG1基因最小启动子定位于-169~-57.应用连接... LCRG1基因(laryngeal carcinoma related gene1,LCRG1)是一个新的喉癌候选抑瘤基因,其转录调控机制一直未被阐明.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介导对LCRG1基因(-169~+127)区域进行剪切体分析,将LCRG1基因最小启动子定位于-169~-57.应用连接体扫描突变体分析,将关键顺式作用元件确定在-137~-122.生物信息学提示该区存在SP1、E2F1/DP1、EKLF和ZF9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利用已知反式作用因子与报告基因质粒进行共转染,提示Spl为有效的反式作用因子,且能上调LCRG1基因的表达.凝胶迁移阻滞实验确定LCRG1基因关键的顺式作用元件区域具有Spl结合位点.LCRG1基因启动子-137~-122片段在该基因表达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为LCRG1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RG1基因 喉癌 最小启动子 转录调控 顺式作用元件 转录因子S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D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调控p19Arf/p53/p21Cip1信号通路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明彩 蒋明 +5 位作者 董婷 吕俊 方基勇 徐蕾 韦中玲 章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1-100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骨髓中CHD5基因甲基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调控p19Arf/p53/p21Cip1信号通路促进AML发病的机制。方法:采用MSP检测AML组及对照组CHD5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CHD5、p19Arf、...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骨髓中CHD5基因甲基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调控p19Arf/p53/p21Cip1信号通路促进AML发病的机制。方法:采用MSP检测AML组及对照组CHD5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CHD5、p19Arf、p53及p21Cip1的表达水平。结果:AML患者骨髓中CHD5基因甲基化率(39.06%)较对照组(6.67%)明显增高(P<0.05);CHD5基因甲基化与AML不同染色体核型相关(P=0.009),但与性别、年龄及临床分型无显著相关(P>0.05);AML患者CHD5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CHD5甲基化AML患者p19Arf、p53及p21Ci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结论:AML患者CHD5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可导致CHD5、p19Arf、p53和p21Cip1表达水平下降,从而可能通过调控p19Arf/p53/p21Cip1途径减弱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促进AM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HD5基因 启动子 DNA甲基化 p19Arf P53 p21C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在不同细胞株中的转录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绍燕 陈子兴 +5 位作者 赵晔 岑建农 谷敏 傅铮铮 何军 顾伟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50-1055,共6页
本研究探讨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在不同细胞株中的转录活性,为开展基于WT1基因调控的白血病基因治疗奠定基础。以EGFP做报告基因,构建含有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重组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和电穿孔技术将重组质粒转染13个细胞株,包括WT... 本研究探讨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在不同细胞株中的转录活性,为开展基于WT1基因调控的白血病基因治疗奠定基础。以EGFP做报告基因,构建含有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重组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和电穿孔技术将重组质粒转染13个细胞株,包括WT1基因高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株(K562、NB4、THP-1、SHI-1),WT1基因低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株(U937和Jurkat);非造血细胞株中WT1基因高表达的MCF-7、T47D、293株细胞和WT1基因低表达的ECV304、SMMC7721、HT-29、SHG44细胞株;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基因细胞稳定表达EGFP的平均荧光强度。以平均荧光强度代表启动子和(或)增强子的转录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含有WT1基因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EWP,以及含有WT1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表达载体pEWPA。就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而言,在非白血病细胞株中,ECV304细胞EGFP的平均荧光强度最高,是空载体(pEGFP-1)的16.54±2.45倍,明显高于白血病细胞株(p<0.05);MCF-7和SHG44细胞次之,分别为9.46±1.10和7.29±0.73倍,HT-29细胞表达最低,仅为0.99±0.02倍。在人类血病细胞株中,K562细胞EGFP的平均荧光强度最高,是空载体pEGFP-1的2.93±0.27倍,明显高于Jurkat和SHI-1细胞株(p<0.05)。后二者分别为0.74±0.03和0.84±0.09倍。pEWPA可以使HT-29、SHI-1和K562细胞中WT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增强,分别增强到4.81、3.06和1.01倍。结论:WT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与细胞内在WT1基因的表达水平不相关,增强子增强部分细胞株中WT1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但不具有造血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WT1基因启动子 WT1基因增强子 平均荧光强度 白血病细胞株 造血组织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RIZ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娟娟 余卫平 +1 位作者 安艳丽 樊祥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64-666,669,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RIZ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该甲基化状态与RIZ1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人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RIZ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该甲基化状态与RIZ1 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人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RIZ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合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结果,并结合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34例乳腺癌标本中RIZ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44.1%(15/34),该甲基化状态与患者年龄、肿瘤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是否阳性无相关性(均为P>0.05)。RIZ1启动子甲基化标本中的RIZ1 mRNA表达水平低于未甲基化标本者,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RIZ1表达降低与其启动子高甲基化状态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RIZ1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是乳腺癌中常见的分子病理学改变之一;RIZ1 mRNA表达与RIZ1启动子高甲基化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Z1 乳腺肿瘤 启动子甲基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MAGE-1基因启动子B′B区去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琳 罗兵 +3 位作者 王青 徐翮飞 黄维青 梁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MAGE 1基因启动子B′B区去甲基化状态及其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取胃癌组织标本 4 0例 ,另外取同患者相应的癌旁组织 4 0例作为对照。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甲基化敏感性内切酶酶切及PCR扩增技术 ,研究...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MAGE 1基因启动子B′B区去甲基化状态及其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取胃癌组织标本 4 0例 ,另外取同患者相应的癌旁组织 4 0例作为对照。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甲基化敏感性内切酶酶切及PCR扩增技术 ,研究了胃癌组织中MAGE 1启动子B′B区的去甲基化状态。结果 :在所检测的胃癌组织标本中MAGE 1基因启动子B′B区去甲基化的发生率为 2 5 % (10 /40 )。而在癌旁组织中发生率为 0 ,两者发生率的差别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在低分化腺癌中MAGE 1基因的B′B区去甲化发生率为 5 0 % (6 /12 ) ,中分化腺癌中发生率为 18.7% (3/16 ) ,高分化腺癌中发生率为 8.3(1/11)。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在早期胃癌组织中B′B区的去甲基化的发生率为16 .7% ,在晚期胃癌组织中发生率为 2 8.6 % (P <0 .0 5 )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组织中MAGE 1基因启动子的B′B区存在去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AGE-1基因启动子 去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prp1-1启动子的克隆及转基因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志刚 鄢波 +3 位作者 王玲仙 黄兴奇 万萌 郑丽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采用PCR技术 ,从云南马铃薯叶片DNA中分离克隆到了马铃薯病程相关蛋白 (prpl - 1)基因启动子 ,与国外文献报道序列完全一致。将这一启动子亚克隆到中间载体pUC18中 ,再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 pBI12 1上 ,以取代其原有的CaMV35S启动子 ,得... 采用PCR技术 ,从云南马铃薯叶片DNA中分离克隆到了马铃薯病程相关蛋白 (prpl - 1)基因启动子 ,与国外文献报道序列完全一致。将这一启动子亚克隆到中间载体pUC18中 ,再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 pBI12 1上 ,以取代其原有的CaMV35S启动子 ,得到重组植物表达载体 pBI12 1M ;用电脉冲法将pBI12 1M转入农杆菌LBA4 40 4。应用农杆菌介导法 ,将携带有 pBI12 1M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转化烟草 ,经卡那霉素筛选 ,得到了一批转基因植株。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表明 ,启动子整合到了烟草植株基因组中。本研究为下一步通过X -Glu染色法检测启动子下GUS基因的表达情况 ,研究该启动子的病原菌特异性诱导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基因 烟草 启动子 马铃薯 prp1-1 植株 病原性 蛋白基因 电脉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β-1,3-葡聚糖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合春 陈新利 +3 位作者 隋炯明 毕英娜 王晶珊 乔利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4-870,共7页
植物β-1,3-葡聚糖酶属于一种重要的植物病程相关蛋白(PR蛋白),容易受到激发子的诱导而积累。用1.5 mmol/L水杨酸(SA)对花生品种花育20号幼苗进行诱导处理0.5、12、24、36、48和72 h后,提取RNA进行荧光定量检测β-1,3-葡聚糖酶基因(Ah-G... 植物β-1,3-葡聚糖酶属于一种重要的植物病程相关蛋白(PR蛋白),容易受到激发子的诱导而积累。用1.5 mmol/L水杨酸(SA)对花生品种花育20号幼苗进行诱导处理0.5、12、24、36、48和72 h后,提取RNA进行荧光定量检测β-1,3-葡聚糖酶基因(Ah-Glu)的表达量。结果表明,经诱导24 h后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高,是未经SA诱导的1.8倍。根据前期已克隆的花生β-1,3-葡聚糖酶基因序列(GenBank JQ801335),在其5'端设计3个嵌套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其上游启动子序列。以花育20号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TAIL-PCR方法,扩增得到973 bp的花生β-1,3-葡聚糖酶基因启动子片段,在NCBI网站注册序列号为GenBank KC290400,并命名为Ah-Glu-Pro。PLACE和PlantCARE在线预测分析表明,Ah-Glu-Pro序列中含有TATA-box和CAAT-box等核心元件,还含有病原菌及水杨酸响应的顺式调控元件。根据Ah-Glu-Pro序列设计上下游引物,采用普通PCR法从花育20号扩增得到931 bp的启动子序列,命名为Ah-Glu-P。将Ah-Glu-P取代pCAMBIA1301质粒中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Ah-Glu-P。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CAMBIA1301-Ah-Glu-P转化洋葱表皮细胞,经5 mmol/L SA诱导处理48 h后进行GUS染色。结果表明:经SA诱导后的洋葱表皮细胞GUS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为蓝色,未经SA诱导的洋葱表皮细胞GUS组织化学染色未显示蓝色,说明Ah-Glu-P是一个可被诱导的启动子,可能含有对SA响应的顺式调控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β-1 3-葡聚糖酶基因(Ah-Glu) 诱导型启动子 染色体步移 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