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etonation of an explosive atmosphere of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in a confined space 被引量:4
1
作者 Niculae Serban COSTI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294-297,共4页
The detonation of an explosive atmosphere from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disseminated in air in a confined space is studied using numerical modeling with software product ANSYS AUTODYN.
关键词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OVERPRESSURE CONFINED space Explosion LIM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材料对泄爆管道LPG爆炸抑制效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关文玲 矦逸飞 +2 位作者 任常兴 董呈杰 张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9,共8页
为探究多孔材料对泄爆管道液化石油气(LPG)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特征,采用自主搭建的气体爆炸测试平台,分析不同厚度及孔隙度的碳化硅多孔材料对火焰传播特性和爆炸超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安装多孔材料可有效阻止泄爆管道中LPG爆炸火焰的传... 为探究多孔材料对泄爆管道液化石油气(LPG)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特征,采用自主搭建的气体爆炸测试平台,分析不同厚度及孔隙度的碳化硅多孔材料对火焰传播特性和爆炸超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安装多孔材料可有效阻止泄爆管道中LPG爆炸火焰的传播;随着多孔材料孔隙度和厚度的增加,LPG火焰的传播距离、传播速度和强度均减小,其中,材料孔隙度对阻火效果的影响更大;同时多孔材料可降低泄爆管道中LPG的最大爆炸超压,当材料安装位置后端气体未被引燃时,增加多孔材料的孔隙度和厚度,材料前端(PT1、PT2)的最大爆炸超压增大,材料后端(PT3)的最大爆炸超压接近于静态破膜压力。材料孔隙度和厚度的阻火效应表明:在工程应用中,当材料强度达标后,应优先考虑增加材料的孔隙度来进行阻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泄爆管道 液化石油气(lpg) 抑制效应 爆炸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G进气道液态喷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邵千钧 何文华 +3 位作者 周文华 刘宏伟 栾亦木 徐航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8,共4页
设计了LPG低压液态喷射的燃料供应系统和控制系统,对LPG进气道液态喷射进行了实验研究。将液态喷射与气态喷射及燃用汽油时的动力性、排放作了对比,研究了空燃比对LPG液态喷射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态喷射方式具有良好的动... 设计了LPG低压液态喷射的燃料供应系统和控制系统,对LPG进气道液态喷射进行了实验研究。将液态喷射与气态喷射及燃用汽油时的动力性、排放作了对比,研究了空燃比对LPG液态喷射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态喷射方式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燃用汽油相比污染物排放得到很大改善;与气态喷射相比HC排放量略有上升,NOx下降。空燃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与燃用汽油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g 液化石油气 燃料喷射 动力性 排放 发动机 空燃比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车燃用LPG对动力性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严兆大 周重光 +3 位作者 沈瑜铭 俞小莉 卞文昌 张爱中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共4页
作者对用于与叉车配套的柴油机改装的燃用LPG单燃料发动机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只要合理设计和选择燃烧系统、LPG系统、压缩比及配气相位 ,改装后的LPG发动机可以获得与原柴油机相同功率和扭矩 ,碳烟排放近于零 ,其他有害废气污染物... 作者对用于与叉车配套的柴油机改装的燃用LPG单燃料发动机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只要合理设计和选择燃烧系统、LPG系统、压缩比及配气相位 ,改装后的LPG发动机可以获得与原柴油机相同功率和扭矩 ,碳烟排放近于零 ,其他有害废气污染物也有明显改善。这对于仓库、车间、码头运作的工程机械 ,采用LPG发动机可以大大改善环境条件。这一技术同样可以用于城市柴油车辆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动力性 排放特性 工程车 汽车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平台的LPG储罐热响应源项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邢志祥 赵垒 +1 位作者 欧红香 郝永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编制储罐外部受热时内部介质热响应的传热传质程序,利用FLUENT软件对储罐内部介质的热响应规律进行模拟。依据内部介质在受热和冷却条件下相变的控制方程,通过考虑内部介质气化热随温度的变化以及饱和温度与区域单元压力之间的关系,... 为编制储罐外部受热时内部介质热响应的传热传质程序,利用FLUENT软件对储罐内部介质的热响应规律进行模拟。依据内部介质在受热和冷却条件下相变的控制方程,通过考虑内部介质气化热随温度的变化以及饱和温度与区域单元压力之间的关系,编写内部介质在受热和冷却条件下质量和能量源项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程序;将该程序导入FLUENT软件并在部分参数简化的条件下,分别对喷射火和池火条件下的丙烷储罐热响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参数值与相同条件下试验参数值(内部介质温度、壁面温度,储罐内部压力)之间的相对偏差在15%以下;模拟参数值随时间的变化与试验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lpg) 储罐 用户自定义函数(UFD) 热响应 源项 设计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G船液货泄漏事故风险评估系统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博洋 盛进路 +1 位作者 李迪阳 王瑞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1-126,共6页
通过对液化石油气(LPG)船舶液货舱泄漏事故危险度因素分析,建立液化气液体货物泄漏源强、蒸气释放源强和蒸气扩散计算模型,并制定泄漏事故风险评价流程,基于VB语言编写泄漏事故风险评估系统。利用该系统能够计算得出泄漏事故发生后蒸发... 通过对液化石油气(LPG)船舶液货舱泄漏事故危险度因素分析,建立液化气液体货物泄漏源强、蒸气释放源强和蒸气扩散计算模型,并制定泄漏事故风险评价流程,基于VB语言编写泄漏事故风险评估系统。利用该系统能够计算得出泄漏事故发生后蒸发气在不同时刻不同区域的蒸发气浓度、爆炸或火灾后对生命财产的伤害半径以及伤害程度等相关参数。对某航行状态下的LPG实船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能够对LPG船舶泄漏事故进行有效风险评估,并能对船舶航行安全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事故后海事鉴定提供一定的技术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lpg)船 液货舱 泄漏事故 风险评价 评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喷射LPG发动机冷起动失火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志敏 李理光 +3 位作者 宫长明 栗工 翟宏斌 邓宝清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5-550,共6页
为加强冷起动阶段的排放控制,在一台125 cm3单缸电控喷射LPG点燃式发动机上进行了冷起动失火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程序设计,以电控断点火方式造成发动机在所设定循环的完全失火,研究了冷起动过程不同循环在单循环失火、连续两循环失火和... 为加强冷起动阶段的排放控制,在一台125 cm3单缸电控喷射LPG点燃式发动机上进行了冷起动失火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程序设计,以电控断点火方式造成发动机在所设定循环的完全失火,研究了冷起动过程不同循环在单循环失火、连续两循环失火和连续三循环失火的起动转速和HC排放,并对冷起动前120循环在不同失火率时的HC排放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找到了影响LPG发动机冷起动过程起动转速和HC排放的关键着火循环,即理想的首次着火循环及其次循环.发动机理想的首次着火循环失火对起动时的HC排放和转速影响最大.在首次着火循环的下一循环失火对起动HC排放影响次之,而其余循环的失火对起动HC排放影响基本相同.提高起动初期发动机转速有利于后续循环的稳定运行.HC排放与失火率呈一定比例关系.失火率增加1倍时,HC排放升高约1倍.当失火率超过500/时,HC排放总量急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火循环 冷起动 液化石油气 电控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燃比对LPG发动机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重光 严兆大 +2 位作者 王希珍 苏石川 曹韵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6,共4页
介绍了与叉车配套的柴油机改装成燃用液化石油气(LPG)发动机的台架试验结果。作者针对叉车发动机的常用运行工况,采用宽域空燃比氧传感器(UEGO)的电控单元来控制发动机的空燃比,得到了在中、高转速下的HC、CO、NO_x、排气温度同空燃比... 介绍了与叉车配套的柴油机改装成燃用液化石油气(LPG)发动机的台架试验结果。作者针对叉车发动机的常用运行工况,采用宽域空燃比氧传感器(UEGO)的电控单元来控制发动机的空燃比,得到了在中、高转速下的HC、CO、NO_x、排气温度同空燃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空燃比对LPG发动机排放影响极大,为了得到较好的排放性能,需要随工况的变化精确地控制空燃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燃比 lpg发动机 排放特性 液化石油气 宽域空燃比氧传感器 叉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表法LPG加气机检定装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刘东升 赵普俊 +2 位作者 刘缙林 邱东利 沈一民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37-340,361-362,共4页
阐述了标准表法液化石油气(LPG)加气机检定装置的检定原理、结构组成、技术特点,并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评定。结果表明该检定装置完全满足JJG 997—2005的有关要求。LPG加气机检定装置的研制成功,不仅为LPG公平公正的贸... 阐述了标准表法液化石油气(LPG)加气机检定装置的检定原理、结构组成、技术特点,并对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评定。结果表明该检定装置完全满足JJG 997—2005的有关要求。LPG加气机检定装置的研制成功,不仅为LPG公平公正的贸易结算提供了有力的检测手段,而且为各级计量技术机构对LPG加气机的计量检定、质量监督、技术评价和法制管理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准的技术装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加气机 lpg 计量检定 测量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LPG公路运输的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雅田 张孝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为使LPG公路运输的风险评价更加客观、合理,遵循区域性、动态性和可量化原则,建立了LPG公路运输的风险评价指标,并将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作为评价结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组织、自学习和自适应功能,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LPG公... 为使LPG公路运输的风险评价更加客观、合理,遵循区域性、动态性和可量化原则,建立了LPG公路运输的风险评价指标,并将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作为评价结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自组织、自学习和自适应功能,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LPG公路运输的风险评价方法,通过Matlab软件中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对评价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实践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克服评价深度、评价指标间复杂关系和评价指标作用模糊的限制,且评价结果直观的反映了评价对象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风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液化石油气(lpg) 公路运输 评价模型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EA与RBF神经网络的LPG汽车罐车储罐系统故障诊断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成正 王洪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为了对液化石油气(LPG)公路运输罐车储罐系统故障进行准确、全面的诊断,通过利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方法(FMEA)构建储罐系统故障模式及故障特征指标,根据日常检测数据构造训练样本,运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网络进行训练建立诊断模... 为了对液化石油气(LPG)公路运输罐车储罐系统故障进行准确、全面的诊断,通过利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方法(FMEA)构建储罐系统故障模式及故障特征指标,根据日常检测数据构造训练样本,运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网络进行训练建立诊断模型并利用诊断模型对罐车故障进行诊断。经验证:诊断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因此,基于FMEA与RBF神经网络所构建的模型可以用于危险化学品汽车罐车储罐系统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 lpg储罐 故障指标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功耗In_2O_3基LPG气敏元件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自力 蒋登高 +1 位作者 宋文慧 常剑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32,36,共3页
采用In2O3超细粉体,掺杂Au和金属氧化物(SiO2,Fe2O3等),按照直热式气敏元件工艺制成珠状气敏元件,通过Al2O3 Pd的表面催化层处理,研制出功耗低于100mW(在空气中)的液化石油气(LPG)气敏元件。并分析了元件的气敏机理。
关键词 三氧化二铟 低功耗 液化石油气 气敏元件 IN2O3 lpg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油厂LPG脱硫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邱晓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2000年第2期55-59,共5页
炼油厂在用液化石油气(LPG)作为化工原料进一步深加工时,必须首先除去LPG中的有害组分,如: H2S、 CO2、有机硫等,以满足下游装置对 LPG中硫含量的要求。本文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炼油厂 LPG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炼油厂在用液化石油气(LPG)作为化工原料进一步深加工时,必须首先除去LPG中的有害组分,如: H2S、 CO2、有机硫等,以满足下游装置对 LPG中硫含量的要求。本文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炼油厂 LPG脱硫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烃 lpg 脱硫 硫化氢 有机硫 液化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土式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工程应用及设计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阳 符玮佳 葛阳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5,共8页
文章通过对覆土式储罐与球罐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覆土式储罐可避免蒸汽云爆炸,具有保护储罐避免临近热源、爆炸冲击波、飞溅物体等其他破坏的风险,有利于安全稳定存储;覆土罐还缩小了与周围相邻设施的安全间距,提高罐区用地集约性;并进一... 文章通过对覆土式储罐与球罐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覆土式储罐可避免蒸汽云爆炸,具有保护储罐避免临近热源、爆炸冲击波、飞溅物体等其他破坏的风险,有利于安全稳定存储;覆土罐还缩小了与周围相邻设施的安全间距,提高罐区用地集约性;并进一步对覆土式储罐的各类载荷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覆土罐主要承受的10类载荷及计算方法,并提出了覆土式储罐的危险载荷组合;同时,对覆土式储罐的特殊结构进行了介绍,提出储罐的防腐要求高、施工组织及方法复杂、检维修难度大及相关标准规范缺失是工程应用的重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土式储罐 液化石油气 球罐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烟度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朱红波 梅卫江 王蒙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3,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工况条件对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烟度的影响,在改装的ZH1115型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台上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分析喷油提前角、喷油压力、柴油/LPG掺烧比三个因素及因素交互作用对排放烟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 为了研究不同工况条件对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烟度的影响,在改装的ZH1115型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台上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分析喷油提前角、喷油压力、柴油/LPG掺烧比三个因素及因素交互作用对排放烟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烟度影响为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对烟度影响显著,当喷油提前角为27.2°、喷油压力为19 MPa、柴油/LPG掺烧比为1.94∶0.60时获得最低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液化石油气 双燃料发动机 试验 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G储配库气体微泄漏超前预报系统
16
作者 周智 郝孝伟 +4 位作者 范广文 刘新宇 贾正旺 金小青 杨炳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9-63,共5页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储运过程泄漏导致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尚没有长期可靠的微泄漏监测手段。针对北京顺义LPG储配库的丙烷泄漏安全监测问题,研制开发一套基于高性能激光气体传感器的LPG微泄漏超... 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储运过程泄漏导致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尚没有长期可靠的微泄漏监测手段。针对北京顺义LPG储配库的丙烷泄漏安全监测问题,研制开发一套基于高性能激光气体传感器的LPG微泄漏超前预报系统。在介绍红外激光测试气体浓度原理的基础上,对该系统以标准浓度气体试样为参考,进行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误差<6%,响应时间≤2 s,距离覆盖达30 m,丙烷测试分辨率达到100 mg/L。将该系统应用到北京顺义LPG储配库,实现无线集成,监测结果符合实际泄漏情况。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以实现免维护长期工作,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安全监测 激光气体传感器 微泄漏 超前预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开发中LPG压裂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17
作者 黄兴 李天太 +4 位作者 胡伟 盖少华 林魂 单清林 严锐涛 《石油机械》 2015年第7期87-92,共6页
LPG流体具有密度低、黏度和表面张力小等特点,因此LPG压裂液具有较好的造缝和携砂能力并且能有效降低流体对储层的伤害。针对中国当前在页岩气开发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结合LPG压裂液在压后返排、增产稳产、储层保护和运输储存等方面的优... LPG流体具有密度低、黏度和表面张力小等特点,因此LPG压裂液具有较好的造缝和携砂能力并且能有效降低流体对储层的伤害。针对中国当前在页岩气开发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结合LPG压裂液在压后返排、增产稳产、储层保护和运输储存等方面的优点,分析了LPG压裂技术在中国未来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前景,认为LPG是一项省地、省水、绿色环保的新型压裂技术。LPG压裂技术在国外的成功应用有望为中国页岩气开发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lpg) lpg压裂 页岩气 前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18
作者 朱红波 梅卫江 王蒙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6年第3期45-48,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工况条件对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影响,在改装的ZH1115型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台上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分析喷油提前角A、喷油压力B、柴油/LPG掺烧比C三个因素及因素交互作用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试验... 为了研究不同工况条件对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动力性能的影响,在改装的ZH1115型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台上进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分析喷油提前角A、喷油压力B、柴油/LPG掺烧比C三个因素及因素交互作用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油提前角A、柴油/LPG掺烧比C以及喷油提前角与喷油压力交互作用AB对功率有显著影响,主次因素排序为A>C>AB;随着喷油提前角增大,发动机功率降低,选择合适的柴油/LPG掺烧比可提高发动机功率,当喷油提前角为18.8°、喷油压力为17.5 MPa、柴油/LPG掺烧比为234.67(1.76/0.007 5)时获得最大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lpg) 双燃料发动机 功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例DME/LPG混合燃料对点燃式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晓宁 张武高 +2 位作者 朱磊 张利静 黄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初步研究了Santana 2000汽油机燃用w=5%-15%二甲醚(DME)的DME/LPG(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时的性能以及排放,分析了混合燃料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用低比例的DME/LPG混合燃料时,发动机的动力性达到甚... 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初步研究了Santana 2000汽油机燃用w=5%-15%二甲醚(DME)的DME/LPG(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时的性能以及排放,分析了混合燃料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用低比例的DME/LPG混合燃料时,发动机的动力性达到甚至略超过燃用LPG时的水平,有效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都有所改善;点燃式发动机燃用DME/LPG混合燃料后,发动机的CO和HC排放降低,NOx排放增加.低比例DME/LPG混合燃料在点燃式发动机中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液化石油气 点燃式发动机 发动机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发动机LPG电控喷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尚炜 陶海萍 周大森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5-217,共3页
研究了液化石油气(LPG)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实现电控喷射燃料供给和CDI数字点火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并在发动机台架实验中优化电控参数。经实验对比,采用电控系统的发动机在尾气排放方面比化油器式汽油机有明显改善,尾气中HC和CO降低了50%以... 研究了液化石油气(LPG)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实现电控喷射燃料供给和CDI数字点火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并在发动机台架实验中优化电控参数。经实验对比,采用电控系统的发动机在尾气排放方面比化油器式汽油机有明显改善,尾气中HC和CO降低了50%以上,通过代用燃料解决了小型发动机尾气排放治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发动机 液化石油气 单片机控制 电控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