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同土壤处理对重茬地苹果幼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
陈涛
|
《北方果树》
|
2024 |
0 |
|
2
|
林(果)粮间作中树木枯落叶对小麦发芽期和苗期的化感效应 |
田楠
刘增文
李俊
时腾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3
|
红壤丘陵果农复合系统的小气候效应初步观察 |
黄欠如
贺湘逸
周慕卿
蔡浔之
胡建业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1998 |
17
|
|
4
|
扁桃-冬小麦间作系统树冠截光程度对小麦产量和灌浆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
谢辉
张雯
韩守安
王敏
阿力木江·奥布力
潘明启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张平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5
|
苹果-大豆间作系统光照分布及其对作物的影响 |
廖文超
毕华兴
高路博
许华森
鲍彪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6
|
12种林(果)粮间作树种枯落叶分解对玉米的化感效应 |
田楠
刘增文
时腾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7
|
三峡库区坡耕地粮经果复合垄作对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的影响 |
王海明
李贤伟
陈治谏
廖晓勇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8
|
不同冬季修剪方法对桃树果实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李绍华
刘国杰
杜宗绪
孟昭清
张学兵
|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14
|
|
9
|
贵州主要热作果树低温灾害的调查研究 |
王代谷
田大青
李家兴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11 |
8
|
|
10
|
“三沼”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
袁大刚
蒲光兰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1
|
果粮间作效益及光、肥、水效应研究 |
杨宗利
刘贵波
郝德有
张丙一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1 |
2
|
|
12
|
平原农区果农间作种植模式研究 |
蒋文伟
牛生明
侯正年
|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
2000 |
16
|
|
13
|
从植物引种驯化史轨迹探讨野生果树驯化与育种 |
黄宏文
邹帅宇
程春松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5
|
|
14
|
临夏地区春季经济花果树类及农作物霜冻灾害形成条件及防御对策 |
张锦泉
马丽婷
杨先荣
马佛元
杨振鑫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3 |
6
|
|
15
|
果粮间作模式生态系统能量输入输出特征研究——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试区为例 |
包维楷
|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
1998 |
2
|
|
16
|
果树行间间作的立体栽培模式研究 |
王仁才
|
《湖南农学院学报》
CSCD
|
1994 |
1
|
|
17
|
适于红壤种植的速生树种、牧草和饲粮作物品种的筛选研究 |
罗涛
郑仲登
罗志平
雷锦桂
黄秀声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
1998 |
0 |
|
18
|
秋季在幼龄杧果树行间种植粮经作物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 |
张德
龙会英
|
《热带农业科学》
|
2022 |
0 |
|
19
|
林农间作模式下和田绿洲特色林果结构遥感信息提取 |
靳镜宇
白洁
包安明
杨涵
李均力
韩宏伟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20
|
陕西关中地区常见果粮间作树种养分循环研究 |
何建平
刘增文
魏婉玲
陈凯
迟铭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