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3和乙醇促进人肺成纤维细胞胶原的表达
1
作者 熊莺 孙午 +4 位作者 李文林 熊丽霞 石小玉 赵林 王志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研究乙醇和/或白细胞介素13(IL-1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FL-1)Ⅰ、Ⅲ型胶原α1链基因(COL1A1、COL3A1)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Ⅰ)表达的影响,探讨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培养HFL-1,通过实时定量荧光RT-PCR检测乙醇和/或IL-13对HFL-1细胞I... 目的:研究乙醇和/或白细胞介素13(IL-1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HFL-1)Ⅰ、Ⅲ型胶原α1链基因(COL1A1、COL3A1)以及Ⅰ型胶原蛋白(CoⅠ)表达的影响,探讨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培养HFL-1,通过实时定量荧光RT-PCR检测乙醇和/或IL-13对HFL-1细胞IL-13受体(IL-13Rα1、IL-13Rα2、IL-4Rα)mRNA、COL1A1 mRNA和COL3A1 mRNA表达的影响,ELISA的方法检测乙醇和/或IL-13对HFL-1分泌CoⅠ的影响。结果:单独低浓度乙醇(25、50、100、200mmol/L)作用HFL-1后,与对照组相比IL-13Rα1 mRNA与IL-4Rα mRNA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IL-13Rα2 mRNA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单独低浓度乙醇(25、50、100、200 mmol/L)对HFL-1的COL1A1 mR-NA和COL3A1 mRNA表达无影响(P>0.05)。IL-13(10、20、50μg/L)可以促进HFL-1的COL1A1 mRNA和COL3A1 mR-NA的表达(P<0.05),且存在浓度依赖性。乙醇(200 mmol/L)与IL-13(10、20、50μg/L)共同作用刺激HFL-1促进COL1A1 mRNA和COL3A1 mRNA的表达比IL-13(10、20、50μg/L)单独作用强(P<0.05)。IL-13组(10、20、50μg/L)和乙醇(200 mmol/L)与IL-13(10、20、50μg/L)共同刺激组HFL-1均有CoⅠ的分泌,但共同刺激组HFL-1分泌Co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单独低浓度乙醇(25、50、100、200mmol/L)不影响HFL-1细胞的COL1A1和COL3A1表达,但可以影响HFL-1细胞IL-4Rα、IL-13Rα1和IL-13Rα2的表达,而乙醇与IL-13共同刺激与单独IL-13刺激相比对HFL-1的COL1A1和COL3A1以及CoⅠ的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3 il-13Rα1 il-13RΑ2 il-4Rα COL1A1 COL3A1 乙醇 Realtime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13Rα2抑制IL-13介导的NIH-3T3胶原I的合成及血吸虫病肝组织中sIL-13Rα2/IL-13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静 王维 +6 位作者 李小月 储德勇 闻慧琴 周银娣 张诗海 罗庆礼 沈继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5-721,共7页
目的研究在成纤维细胞NIH-3T3中IL-13可溶性受体sIL-13Rα2对IL-13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IL-13Rα2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ELISA和RT-PCR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的BALB/c小鼠0、6、8、10和12w不同... 目的研究在成纤维细胞NIH-3T3中IL-13可溶性受体sIL-13Rα2对IL-13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sIL-13Rα2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体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奠定基础。方法用ELISA和RT-PCR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的BALB/c小鼠0、6、8、10和12w不同感染时期肝脏组织IL-13和sIL-13Rα2表达和转录水平。构建sIL-13Rα2表达质粒转染成纤维细胞NIH-3T3,用IL-13(50ng/mL)刺激转染后成纤维细胞NIH-3T3,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该细胞分泌的Ⅰ型胶原。结果感染后小鼠肝脏肉芽肿组织中IL-13和sIL-13Rα2的蛋白表达水平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第8wIL-13水平达到高峰(16.1586pg/mL),随后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3.4146pg/mLP=0.017);第10wsIL-13Rα2的分泌达到高峰(4827.426pg/mL),以后逐渐减低,但仍高于正常水平(4057.112pg/mLP=0.021)。IL-13和sIL-13Rα2的mRNA转录趋势和ELISA检测结果相符合,均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分别在第8w和第10w达到最高峰,随后逐渐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组小鼠(P=0.033;P=0.025)。实验组(sIL-13Rα2=2mg/mL)Ⅰ型胶原mRNA转录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减低8.83%(P=0.012);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减低7.41%(P=0.031)。结论sIL-13Rα2在NIH-3T3细胞中对IL-13有抑制作用,提示sIL-13Rα2在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13Rα2 il-13 NIH-3T3 日本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C2和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iNOS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和评价
3
作者 王碧辉 朱玥洁 +3 位作者 张玉莲 吴雨峰 丁剑冰 陈志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8-887,共10页
目的:研究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宫颈癌(CC)中的表达,并基于其构建CC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集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的:研究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宫颈癌(CC)中的表达,并基于其构建CC发病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集2022年5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40例CC组织及100例外周血作为CC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经CC筛查为阴性的宫颈组织和100例正常健康个体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用多重免疫荧光技术(mIF)及免疫组化染色(IHC)法检测两组组织中ILC2和MDSC细胞浸润及其相关细胞因IL-13和iNOS的表达;使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技术分别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C2和MDSC及IL-13和iNOS的表达差异;通过Pe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其相关性;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来确定ILC2和MDSC及IL-13和iNOS是否为C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再利用R软件建立免疫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值)、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和临床影响曲线来分别评估模型。结果:CC组中ILC2及MDSC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3和iNOS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其均呈正相关(均P<0.05);经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C2、MDSC及IL-13、iNOS均是C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这些危险因素的CC发病列线图,经过验证提示,该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结论:ILC2和MDSC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IL-13和iNOS在CC组织及外周血中均呈高表达,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和一定的实用性,为C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 髓源性抑制细胞 白细胞介素13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列线图模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3基因+2044G/A多态性与儿童哮喘风险和血清IL-13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丁宝栋 王明伟 +2 位作者 赵月华 李海波 魏守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8-841,共4页
目的:探讨IL-13基因+2044 G/A多态性与儿童哮喘发病风险及哮喘儿童血清IL-13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和ELISA方法,对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和8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IL-13基因+2044 G/A多态性和血清IL-13水平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IL-13基因+2044 G/A多态性与儿童哮喘发病风险及哮喘儿童血清IL-13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和ELISA方法,对9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和8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IL-13基因+2044 G/A多态性和血清IL-13水平进行检测,计算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其所对应的血清IL-13水平。结果哮喘组和对照组IL-13+2044G/A多态性3种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GG基因型比较,GA基因型儿童哮喘风险增加3.52倍(95%CI:1.82-6.82),AA基因哮喘风险增加3.71倍(95%CI:1.06-12.97)。哮喘组A等位基因频率为36.1%,高于对照组的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G等位基因比较,A等位基因携带儿童哮喘风险增加2.53倍(95%CI:1.53-4.16)。哮喘组患儿血清IL-13水平为151.82(134.33-166.68)ng/L,对照组为79.00(58.74-111.09)n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哮喘组GG、GA和AA基因型的血清IL-13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哮喘组GG、GA和AA 3种基因型之间血清IL-13水平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GA和AA基因型血清IL-13水平高于GG基因型。结论 IL-13基因+2044 G/A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IL-13水平具有关联性,且A等位基因可能造成了哮喘儿童血清高IL-13水平,携带A等位基因的儿童哮喘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3基因多态性 血清il-13 哮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TA3-IL-13通路基因多态性和IL-13水平与哮喘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广洋 郭耀杰 +3 位作者 孙妍妍 李姗蔓 鲁建江 尹晓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49-1853,共5页
目的: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有数据表明GATA3-IL-13基因参与哮喘病的生物学理论是可信的。本研究目标是调查哮喘患者中GATA3-IL13通路基因的多态性与IL-13水平的关系,评估在新疆人口中GATA3-IL-13基因多态性与IL-13水平的相... 目的: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有数据表明GATA3-IL-13基因参与哮喘病的生物学理论是可信的。本研究目标是调查哮喘患者中GATA3-IL13通路基因的多态性与IL-13水平的关系,评估在新疆人口中GATA3-IL-13基因多态性与IL-1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279例哮喘患者和277例对照组(健康人)通过Mass ARRAY SNP分型系统进行分析,通过ELISA法检测IL-13的水平,运用SPSS22.0和Graph Pad Prism 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哮喘组IL-13水平中(rs2066960 AA),GATA3(rs3781093 CC)基因型与CC(rs2066960)、TT(rs3781093)相比具有增加患病的风险(P<0.05)。同样的,IL-13(rs2066960)C-A等位基因具有增加哮喘患病的风险(P<0.05)。而rs3781093 C-T等位基因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哮喘组GATA3(rs3781093)风险性位点发现与哮喘病相关,rs2066960等位基因的C-A突变与血清中IL-13水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3 GATA3 基因多态性 il-13水平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4R、IL-13、ADAM3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皖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金纪伟 姜玉新 +1 位作者 刘文艳 李朝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5-139,143,共6页
目的:探讨IL-4受体基因Arg551Gln(rs1801275)、IL-13基因Arg130Gln(rs20541)、ADAM33基因T1(rs228009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皖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基因测序法比较116例... 目的:探讨IL-4受体基因Arg551Gln(rs1801275)、IL-13基因Arg130Gln(rs20541)、ADAM33基因T1(rs228009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皖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基因测序法比较116例支气管哮喘组与70例正常人对照组之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哮喘组和对照组IL-4受体基因Arg551Gln位点和IL-13基因Arg130Gln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AM33基因T1位点基因型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型频率在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IL-4R Arg551Gln(rs1801275)位和IL-13基因Arg130Gln(rs20541)位的多态性可能与中国皖南地区汉族哮喘有相关性;ADAM33基因(rs2280091)T1位点位的多态性可能与中国皖南地区汉族哮喘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基因多态性 il-4受体 il-13 ADAM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活血方对哮喘小鼠IL-17A和IL-13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何丽霞 吴赛春 +6 位作者 李秀存 凃苑青 曾静 李满萍 杨丽 童晓云 黄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0-494,共5页
目的研究化痰活血方(川芎、当归、白芍等)对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7A、IL-13和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予2%OVA雾化吸入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小鼠... 目的研究化痰活血方(川芎、当归、白芍等)对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17A、IL-13和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EGFR2)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予2%OVA雾化吸入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炎症,PAS染色观察肺组织杯状细胞增生情况,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BALF中细胞因子IL-17A和IL-13的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蛋白VEGFR2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哮喘组肺部的炎症评分、杯状细胞增生、BALF中IL-17A和IL-13与蛋白VEGFR2的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P<0.01)。与哮喘组比较,化痰活血方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炎症和杯状细胞增生均减轻,BALF中IL-17A和IL-13的量降低(P<0.05,P<0.01),而肺组织中蛋白VEGFR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化痰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IL-17A和IL-13途径来缓解哮喘小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活血方 哮喘 il-17A il-1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 卵清蛋白(O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麻黄汤对哮喘小鼠血清IgE、IL-4、IL-13及半胱氨酰白三烯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孟泳 崔应麟 李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观察厚朴麻黄汤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IgE、IL-4、IL-13、半胱氨酰白三烯(Cys LTs)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制备哮喘小鼠模型,中... 目的:观察厚朴麻黄汤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IgE、IL-4、IL-13、半胱氨酰白三烯(Cys LTs)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制备哮喘小鼠模型,中药各治疗组分别给予厚朴麻黄汤(16、32、64 g/kg)进行干预。西药组给予地塞米松(0.3mg/kg)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IgE、IL-4、IL-13及CysLTs的水平。结果:中药各治疗组可不同程度地减轻哮喘小鼠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血清IgE、IL-4、IL-13及Cys LTs水平均降低(P均<0.05);与西药组相比,中药低、中剂量组上述各指标均升高(P均<0.05)。结论:厚朴麻黄汤能够减轻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降低血清IgE、IL-4、IL-13及Cys LTs水平,抑制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减轻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厚朴麻黄汤 IgE il-4 il-13 CysLTs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安肠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IL-6、IL-13含量及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迟莉丽 宋钦兰 +5 位作者 程艳 孙大娟 闫华 梁峻尉 王帅 袁浩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安肠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中IL-6、IL-13含量及NF-κ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安肠愈疡汤低、中、高剂量组和美...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安肠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中IL-6、IL-13含量及NF-κB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安肠愈疡汤低、中、高剂量组和美沙拉嗪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均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制备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组别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实验药物,连续给药3周后,进行结肠组织肉眼形态评分,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6、IL-13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结果:安肠愈疡汤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大鼠结肠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炎症修复、溃疡愈合(P<0.01或P<0.05),其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明显优于中、低剂量组,但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L-6方面,安肠愈疡汤低、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的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明显优于中、低剂量组(P<0.01),但2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L-13方面,安肠愈疡汤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P<0.01或P<0.05),尤以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与美沙拉嗪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F-κB表达方面,安肠愈疡汤中、高剂量组及美沙拉嗪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但与美沙拉嗪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肠愈疡汤具有较好的抗炎和促进溃疡修复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致炎因子IL-6,上调抗炎因子IL-13,同时降低NF-κB表达,从而起到治疗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安肠愈疡汤 il-6 il-13 NF-ΚB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杞黄对哮喘气道及血清IL-1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晋 刘峰 +5 位作者 周瑶 徐红 张佳敏 邓欢 雷其洪 赵德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探讨IL-13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槐杞黄对于哮喘大鼠IL-13表达的可能影响及与布地奈德的共同作用。方法:选择1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哮喘组)及1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 目的:探讨IL-13在哮喘患儿血清中的表达及槐杞黄对于哮喘大鼠IL-13表达的可能影响及与布地奈德的共同作用。方法:选择10例哮喘缓解期儿童(哮喘组)及1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试两组儿童初诊时肺功能,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两组儿童血清IL-13的水平。取50只4~6周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布地奈德组、槐杞黄组、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用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致敏及激发共持续6周,建立哮喘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应用ELISA检测及比较各组大鼠之间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血清中IL-13浓度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哮喘组儿童初诊时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及呼气峰流速占预测值百分比均升高,血清IL-13水平升高(P〈0.05)。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模型组气道周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柱状细胞增生、气管壁增厚;对照组则无上述表现;相比模型组,布地奈德组、槐杞黄组、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大鼠不同程度减轻(P〈0.05)。模型组BALF及血清中IL-13的浓度增加(P〈0.05)。相较于模型组,布地奈德组、槐杞黄组、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大鼠BALF及血清IL-13浓度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组变化比布地奈德组更明显(P〈0.05)。结论:在OVA诱导的大鼠哮喘模型中,使用布地奈德、槐杞黄或是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治疗可以不同程度改善气道IL-13分泌,因而可能改善气道炎症。布地奈德联合槐杞黄治疗可能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槐杞黄 布地奈德 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IL-2及IL-13变化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孟岩 李鸣远 +1 位作者 张新玉 罗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88-190,194,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及IL-13变化,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自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及IL-13变化,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自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2及IL-13变化,并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指标血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DAS28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TNF-α、IL-2及IL-1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2及IL-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病期血清TNF-α、IL-2及IL-13变化与血浆ESR、CRP水平及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IL-2及IL-13均明显升高,且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患者经治疗后可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介素-2(il-2) 白介素-13(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4和IL-13mRNA的表达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弓娟琴 陈志强 +1 位作者 胡兹嘉 李文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00-502,共3页
目的 :探讨Th2型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了 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 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IL 4和IL 1 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活动期SLE患... 目的 :探讨Th2型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了 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 3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IL 4和IL 1 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IL 4和IL 1 3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 4和IL 1 3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 ( 0 9386± 0 1 6 89,0 8983± 0 1 1 53)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 ( 0 54 94± 0 1 51 0 ,0 6 0 85±0 0 90 3)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 )。结论 :Th2型细胞因子IL 4和IL 1 3在SLE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 ,这可能与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高度活化、功能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因子 il-4 il-13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PBMC培养上清中IL-13变化及其与嗜酸细胞计数、IgE关系探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诸留珍 黄杰 +1 位作者 葛蕾 李晓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13-614,620,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细胞(EOS)、IgE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32例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IL-13水平,其中20例测定了恢复期PBMC培养上清中IL-13水平,20例正常儿童P...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嗜酸细胞(EOS)、IgE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32例哮喘儿童急性发作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IL-13水平,其中20例测定了恢复期PBMC培养上清中IL-13水平,20例正常儿童PBMC培养上清IL-13作对照,同时检测外周血EOS及血清IgE。结果哮喘儿童在急性期和恢复期PBMC培养上清中IL-1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3水平变化与EOS、IgE呈显著正相关(r=0.7498,0.9218,P均<0.001)。结论IL-13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在嗜酸细胞激活、活化及炎性介质的释放以及IgE分泌、合成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减少IL-13生成的治疗对控制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气管哮喘 il-13 嗜酸细胞计数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3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俐 田智丹 +2 位作者 黄文斌 王劲松 赵建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23-1825,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3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在正常培养的人结肠癌LS174T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20 ng/ml的重组人IL-13,分别应用MTT法、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MTT...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13对人结肠癌LS174T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在正常培养的人结肠癌LS174T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20 ng/ml的重组人IL-13,分别应用MTT法、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MTT实验显示,IL-13处理组细胞72、96 h的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中,IL-13处理组细胞穿过Matrigel胶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重组人IL-13可以诱导人结肠癌LS174T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il-13 细胞因子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3基因多态性与RSV感染后婴幼儿喘息及哮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董晓艳 鲍一笑 +1 位作者 吕婕 张廷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IL-13基因Arg110Gln多态性在RSV感染后婴幼儿喘息发生和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哮喘患儿和正常儿童各96例,RSV感染后喘息婴幼儿112例,取其颊黏膜细胞,提取DNA,用实时PCR法对IL-13Arg110Gln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IL-13Arg110Gl... 目的探讨IL-13基因Arg110Gln多态性在RSV感染后婴幼儿喘息发生和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哮喘患儿和正常儿童各96例,RSV感染后喘息婴幼儿112例,取其颊黏膜细胞,提取DNA,用实时PCR法对IL-13Arg110Gln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IL-13Arg110Gln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哮喘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组的A等位基因和A/A纯合子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8.2%和47.4%,46.9%和29.2%,P<0.01)。IL-13Arg110Gln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哮喘组和RSV感染后喘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3Arg110Gln位点G→A变异与RSV感染后婴幼儿喘息发生和哮喘发病相关,两者在该位点上可能存在相似的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3 基因多态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4、IL-13蛋白表达及抗IL-4、IL-13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青 黄黎 +2 位作者 郭夕源 叶迎春 年四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目的:表达IL-4和IL-13蛋白,从人源单链抗体文库中分别筛选抗IL-4和抗IL-13单链抗体。方法:采用RT-PCR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mRNA中扩增IL-4和IL-13 cDNA;构建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 目的:表达IL-4和IL-13蛋白,从人源单链抗体文库中分别筛选抗IL-4和抗IL-13单链抗体。方法:采用RT-PCR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mRNA中扩增IL-4和IL-13 cDNA;构建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鉴定。以生物素化的IL-4和IL-13为抗原从前期构建的人源抗体文库中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分别筛选抗IL-4和抗IL-13人源单链抗体(scFv)。结果:扩增的IL-4 cDNA大小为280 bp,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为27 kD左右。扩增的IL-13 cDNA大小为252 bp,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为25 kD左右。分别以生物素化的IL-4和IL-13蛋白为抗原,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对人源抗体文库进行3轮富集后,分别有大约37%的scFvs与IL-4有结合特性,有约27%的scFvs与IL-13有结合特性。筛选了4株分别与IL-4和IL-13结合能力强的单链抗体进行了Western blot鉴定和测序。结论:成功筛选到抗IL-4和抗IL-13人源性单链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4 il-13 人源单链抗体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IL-9、IL-13水平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常健 李玉梅 +2 位作者 鲁继荣 梁东 赵红霞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2-474,共3页
关键词 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il-13 TH1/TH2类细胞因子 血浆 患儿 儿童哮喘 发病机制 发作性疾病 婴幼儿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3mRNA的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弓娟琴 陈志强 +1 位作者 胡兹嘉 李文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7-288,共2页
探讨IL1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活动期SLE患者IL13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无明... 探讨IL13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34例活动期SLE患者和3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IL1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活动期SLE患者IL13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活动期SLE患者PBMC中IL13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0.8983±0.1153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0.6085±0.0903,差异非常显著P<0.001。提示高水平的IL13表达可能与SLE患者外周血T细胞高度活化、功能异常有关,其通过刺激B细胞活化、分化与增殖或激活B细胞旁路,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il-13 单个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治疗前后IL-13水平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正仪 罗海燕 +4 位作者 钟文伟 邵洁 赵建琴 李云珠 俞善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泌IL-13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患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GCS)治疗前和治疗14周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分泌的IL-13、IL-4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记录视觉量尺(VAS)...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泌IL-13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患儿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GCS)治疗前和治疗14周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分泌的IL-13、IL-4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记录视觉量尺(VAS)评分。结果哮喘患儿经IGCS治疗后IL-13、IL-4水平和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肺功能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治疗后IL-13下降与VA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肺功能改善呈负相关。结论IL-13参与哮喘的发病,IL-13水平可用于监测哮喘疾病的发病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il-13 il-4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咳平喘合剂干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IL-12、IL-13水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真 周忠辉 +3 位作者 俞亚丽 洪波 殷莉波 王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6期1268-1270,I0008,I0009,共5页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合剂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血清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改良的卵白蛋白多点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法建立大鼠哮喘模...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合剂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血清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改良的卵白蛋白多点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强的松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止咳平喘合剂组)。实验第15天起,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mL.kg-1,强的松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混悬液10mg.kg-1,中药治疗组给予止咳平喘合剂15g.kg-1,每天1次给药,连续5天。末次雾化激发后24h处死各组大鼠留取标本。镜下观察各组哮喘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嗜酸粒细胞(EOS)数量;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IL-12、IL-13含量。结果:与哮喘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EOS数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气道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2浓度明显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而IL-13浓度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结论:止咳平喘合剂可通过提高细胞因子IL-12水平、降低IL-13的水平,来调节细胞因子失衡,从而减轻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咳平喘合剂 哮喘 il-12 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