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I-69杨人工林生长进程动态分析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秦光华
姜岳忠
王卫东
陈瑞荣
王桂岩
-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莒县林业局
-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66-670,共5页
-
文摘
利用Logistic方程对2种密度的14年生I-69杨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进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3以上。并以此将I-69杨林木的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三个阶段,生长量在三个阶段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节律,对各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了分析。其中速生期内的树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6.9%,胸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7.3%,材积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平均为50.9%。密植林分林木的各项生长指标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均比稀植林分林木的速生期持续时间短;材积的速生期持续时间比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短,而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持续时间差异不大。
-
关键词
i-69杨
人工林
LOGISTIC方程
生长模型
-
Keywords
P. deltoides Bartr cv.
plantation
Logistic equation
growth model
-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植物稳态营养肥料对I-69杨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王骏
杨春华
孙福
沈应柏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物实验中心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7-99,共3页
-
文摘
该文通过盆栽I69杨试验,把植物稳态营养肥料与散施肥料相比较.结果表明:在这两种不同的施肥方式中,植物对氮素的利用率有明显的差异.施稳态营养肥料的杨树苗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始终保持平稳的高水平;而散施肥料处理的则出现较大幅度的起落.说明稳态营养肥料能较平稳持续地供给植物营养;而散施肥料则表现出肥料刚施下时肥料浓度较高,而后肥料又随土壤流失,表现出营养不足.此外。
-
关键词
稳态营养肥料
i-69杨
杨树
净光合速率
苗木生长
-
分类号
S792.110.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I-69杨材积生长的数学模拟和有序聚类分析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魏蕾
曹帮华
唐全
贾波
秦永建
-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
出处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53-57,共5页
-
基金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计划资助(鲁科农字【2006】90号)
-
文摘
通过Logistic方程数学模拟和有序聚类分析,对19年生Ⅰ-69杨的材积生长规律进行研究。Ⅰ-69杨材积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的生长节律,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好(R=0.99468,P〈0.0001)。结果表明:Ⅰ-69杨的生长过程可分为:缓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聚类分析生长进程的结果与Logistic方程拟合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验证了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生长规律的可行性。按照材积各生长时期划分结果,速生期仅8~9年,但速生期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比率却很大,为64.68%~71.30%,生产中应重点加强速生期树木的管理,以期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地促进树木生长。
-
关键词
i-69杨
材积生长
LOGISTIC方程
有序聚类
-
Keywords
Populus × euramericana ' Ⅰ-69 '
volume growth
Logistic equation
sequential cluster
-
分类号
S758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
-
题名稀土元素对Ⅰ-69杨水培苗木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 4
-
-
作者
沈应柏
王骏
杨春华
王沙生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物学实验中心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7-52,共6页
-
文摘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对I-69杨苗木生长量、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平均株高、平均地径、叶面积、根干重、生物量都有促进作用。施用稀土元素能增加苗木对N,P,K,Mg,Fe,Mn,Zn的吸收,减少Ca的吸收。各处理净光合速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
关键词
i-69杨
稀土
营养
光合速率
生长
-
Keywords
seedling of 1-69 poplar, rare earth elements, nutritious elements, photosynthesis, in vivo fluorescence induction curve
-
分类号
S792.11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Ⅰ-69杨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技术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沈昕
梅康凤
费厚满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生物学实验中心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2-115,共4页
-
文摘
以I-69杨试管苗和插条苗嫩叶为材料,直接用酶液处理不能获得高产率的原生质体。然而,将材料进行预处理,即可得到理想的原生质体分离效果。试管苗叶片经预处理后,产率每g鲜重可达3.05×10~7个原生质体;插条苗嫩叶经过预处理后,产率每g鲜重可达6.8×10~6个原生质体。预处理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降低了叶片酚酸类物质的分泌。
-
关键词
i-69杨
叶肉
原生质体
分离
-
Keywords
poplar,, protoplast, isolation, pretreatment
-
分类号
S792.11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乙烯在Ⅰ-69杨茎插穗不定根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郑均宝
刘玉军
裴保华
-
机构
河北林学院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9-24,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以I-69杨嫩枝、半硬枝和一年生硬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乙烯在茎插穗不定根形成中的作用。生长素类物质处理可诱导乙烯释放,在扦插生根的整个过程中,乙烯释放量均比对照高,同时促进不定根形成。而用GA_3、ABA和KT处理,乙烯释放量均与对照相同,它们不促进,甚至抑制或强烈抑制不定根形成。用浓度为25μg·ml^(-1)-1000μg·ml^(-1)的乙烯气体处理,均能促进I-69杨硬枝插穗不定根形成和芽的萌发。乙烯利处理,低浓度(小于25μg·ml^(-1))促进,随浓度提高从无促进到抑制。高浓度乙烯利、IBA和NAA处理插穗其形态变化相似。试验结果认为乙烯对I-69杨插穗不定根形成的作用与生长素相类似,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
关键词
乙烯
不定根形成
i-69杨
杨树
-
Keywords
Ethylene
Adventitious root initiation
i-69 Poplar
-
分类号
S792.11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Ⅰ-69杨和毛白杨光合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 7
-
-
作者
裴保华
董仕先
祝铁军
-
机构
河北林学院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7-301,共5页
-
基金
"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杨树人工林集约栽培技术"75-07-03
-
文摘
采用红外线CO_2分析法研究了I-69杨和毛白杨光合速率与光强、CO_2浓度、叶龄等的关系;用改良干重法研究了I-69杨光合速率的日进程和年进程;研究了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单片叶面积变化的年进程。结果表明,I-69杨的光饱和点与毛白杨相近,光补偿点高于毛白杨,CO_2补偿点比毛白杨低。I-69杨的净光合速率高,功能叶数量多,功能期长,这些是I-69杨比毛白杨速生的基础。I-69杨在高温、湿润的季节(7、8月)光合日进程仍表现为双峰曲线,说明它对水分亏缺很敏感。I-69杨的光合年进程也表现为双峰曲线,峰期分别出现在6、7月和10月。8月光合速率降低是和单片叶面积增大、叶绿素含量降低和比叶重下降有关的。此外,在速生时期矿质和氮素营养缺乏可能是光合速率降低的外部原因。
-
关键词
i-69杨
毛白杨
光合性能
-
Keywords
Populus deltoides
P. tomentosa
Potosynthelic properties
-
分类号
S792.11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不同肥料效应对Ⅰ-69杨木材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 8
-
-
作者
柴修武
李贻铨
陈道东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5-151,共7页
-
文摘
在淮北平原宿县试验林内,米集了氮肥+有机肥、磷肥+钾肥、未施肥(对照)三种条件处理的I-69杨(Populus deltoides Bartr.cv.“Lux”ex I-69/55)试材36株。进行木材解剖、化学成分、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等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生长快的I-69杨,木材纤维长度α-纤维素、综纤维素和木材气干密度等稍有下降,方差分析验证,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其中施用氮肥+有机肥生长最快的I-69杨,胶质纤维比率高;木材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抗弯弹性磨量、顺纹抗剪强度、径面与弦面硬度等降低差异达显著水平。
-
关键词
肥料
效应
木材性质
杨树
-
Keywords
Populus delioides Bartr cv. 'Lux'ex i-69/55
Fertilization effect
Wood property
-
分类号
S792.11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有机/无机杂化复合木材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3
- 9
-
-
作者
王群
郭红霞
李永卿
宋晓辉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9-942,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129)资助项目
863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45161)资助项目
-
文摘
将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有机/无机杂化液浸注于I-69杨木材中,制成有机/无机杂化木材。FT-IR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复合木材的微观结构和组成,结果表明,经有机/无机杂化改性后的复合木材,既保持了木材本来的性质,又具有机/无机复合物的某些特性,其力学强度和尺寸稳定性较素材显著提高。
-
关键词
i-69杨木材
有机/无机化合物
浸渍
杂化
-
Keywords
I - 69 poplar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impregnating
hybrid
-
分类号
O632.52
[理学—高分子化学]
-
-
题名黑杨派无性系生长与材性联合选择
被引量:19
- 10
-
-
作者
李善文
姜岳忠
王桂岩
王卫东
乔玉玲
-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3-58,共6页
-
文摘
利用 9年生黑杨派 10个无性系试验林材料进行了生长与材性等 14个性状的遗传分析及选择研究。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测表明 ,无性系间 14个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各性状无性系重复力在 0 85 2~ 0 987。说明这些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存在广泛遗传差异 ,并且这种差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从中进行多性状遗传改良是可行的。经多性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选出卡帕茨、5 0杨、I 6 9三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其中卡帕茨为新选无性系 ,在该试验林中生长量最高 ,材积超I 2 14杨 6 9 7%、超中林 4 6杨 7 9% ,且材质优良 。
-
关键词
黑杨派
无性系生长
联合选择
材性
遗传参数估测
主成分分析
中林46杨
选择研究
遗传分析
方差分析
显著水平
性状差异
遗传差异
遗传控制
遗传改良
聚类分析
性状表现
i-69
推广应用
试验林
多性状
重复力
生长量
材积
-
Keywords
Aigeiros
clone
genetic analysis
joint selection
-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3.60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中嘉8号杨”抗生素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3
- 11
-
-
作者
郑进
康薇
刘凯于
彭建新
洪华珠
-
机构
黄石理工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219-220,共2页
-
-
关键词
抗生素敏感性
测定
栽植面积
美洲黑杨
实生后代
i-69
主栽品种
平原湖区
-
分类号
S945.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基于昆虫离体细胞的转Bt植株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康薇
郑进
伊友明
洪华珠
-
机构
黄石理工学院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黄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
华中师范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14,共4页
-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8CDB059)
-
文摘
研究了转Bt抗虫杨的蛋白质提取液对离体培养的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细胞(Hi5细胞)的毒性。结果表明,Bt抗虫杨的蛋白质提取液对Hi5细胞的形态有明显影响,相对于正常细胞,蛋白浓度为2 000μg/mL时,0.5 h后Hi5细胞表现为变圆、膨大,1 h后细胞破裂,2 h后大部分细胞解体,与鳞翅目昆虫细胞感染Bt毒素的典型病变相一致;同时,Bt抗虫杨蛋白质液抑制了Hi5细胞的增殖,并表现为随着Bt抗虫杨蛋白质液浓度的升高,其死亡率越大。表明可以利用离体细胞测定Bt抗虫植物对靶标昆虫的毒性。
-
关键词
粉纹夜蛾细胞
中嘉8号转BtCry1A抗虫杨
毒力测定
-
Keywords
Trichoplusia ni Hübner cell
Populus deltoides (i-69×i-63) with BtCry1A
toxiicity test
-
分类号
S763.306.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美洲黑杨×欧美杨F_1无性系生长动态分析
- 13
-
-
作者
管兰华
潘惠新
黄敏仁
施季森
-
机构
中日合作湖北省林木育种中心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
基金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 :杨树单板类人造板材新品种选育及培育技术研究 (编号 :96 - 0 1 1 - 0 2 - 0 4 )。
-
文摘
利用美洲黑杨×欧美杨F1无性系 12a的生长数据 ,对黑杨派种间杂种的生长进行了动态分析。各无性系之间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 ,前 3a生长不稳定 ,从第 4年开始 ,遗传力逐渐增大 ,并趋于稳定 ,胸径、树高和材积第11年的遗传力分别为 0 6 5、0 75、0 5 1,表明胸径和树高比材积更受遗传的控制。第 4年与第 11年的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0 96 (树高 )、0 94 80 (胸径 )、0 92 5 1(材积 ) ,说明树木生长的早晚相关是非常密切的 ,早期选择宜在第 3年进行。通过Logistic曲线对 12a的数据进行数学模拟和年增长量的计算可知 ,黑杨派种间杂种的速生期为定植后 2~ 6a ,黑杨派种间杂种超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皆伐时间最早宜在第 6年。
-
关键词
动态分析
遗传力
遗传相关
美洲黑杨×欧美杨
F1无性系
无性系生长
美洲黑杨
F1
Logistic曲线
欧美杨
-
Keywords
dynamic analysis
heritability
genetic correlation
Poplus deltoides (i-69) × P . euramericana ( I -45)
F. clones
-
分类号
S793.60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意杨苏柳营养特点与需肥规律研究
被引量:6
- 14
-
-
作者
朱光权
江波
袁位高
孙敏华
顾炳贤
应忠全
-
机构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7-12,共6页
-
基金
省科委"八五"重点项目
-
文摘
试验结果表明:①2年生J-194柳、I-69杨不同生长季节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为N>P>Ca>K>Mg,各生长季节养分吸收比例基本一致,J-194柳平均为N:P:K:Ca:Mg=100:9.31:0.360.42:0.06,I-69杨平均为100:11.18:0.39:0.08;②6月份为养分吸收高峰期.当月吸收养分数量占整个生长季节50%以上,每生长1t带皮柳树材约需N4.425Kg、P0.396Kg、K0.013Kg、Ca0.016、Mg0.003Kg,杨树材分别为4.937kg、0.593Kg、0.015Kg、0.017Kg和0.004Kg;③营养吸收在各器官分配上以叶子居多,除磷外,依叶>皮>材>嫩枝为序。
-
关键词
柳
杨
矿质营养
需肥规律
-
Keywords
J-194 willow
. i-69 poplar
nutrition requirement regularity
-
分类号
S792.110.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5.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