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B固相萃取小柱应用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测定兽药残留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何冲 孙亚南 +2 位作者 安瑜 吴坤 李媛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3期68-70,共3页
以国标GB 31658.17—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前处理方法,采用几种不同类型萃取柱进行样品加标回收试验,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猪肉中的四环素类、磺... 以国标GB 31658.17—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食品中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前处理方法,采用几种不同类型萃取柱进行样品加标回收试验,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猪肉中的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对于7种药物回收率最高的为单体比例为13/8的自制HLB萃取柱,3种不同添加质量浓度(10,20,50 ng/mL)的回收率为62.2%~101.4%,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且高于其他商品化HLB萃取柱。研究表明,自制HLB固相萃取柱相较于其他商品柱有更好的性能,可以作为商品HLB小柱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 磺胺类 四环素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质谱 hlb固相萃取小柱 兽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田间症状识别图像数据集 被引量:1
2
作者 池美香 陈韶萍 +3 位作者 黄婷 陈世雄 梁勇 邱荣洲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柑橘黄龙病的快速识别有助于生产者尽早发现并清除柑橘黄龙病植株。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病害图像自动识别依赖于庞大的数据集,然而开放的可用于柑橘黄龙病识别的数据集非常有限。本研究通过手机或相机拍摄,整理了一组包含自然生态、白色... 柑橘黄龙病的快速识别有助于生产者尽早发现并清除柑橘黄龙病植株。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病害图像自动识别依赖于庞大的数据集,然而开放的可用于柑橘黄龙病识别的数据集非常有限。本研究通过手机或相机拍摄,整理了一组包含自然生态、白色背景板和黑色背景板3种采集环境的照片数据集,收录了包含黄龙病及相关病害症状共14种类别的图片9896张。其中,训练集样本7192张,验证集样本898张,测试集样本1806张(其中602个样本具有PCR检测结果)。样本的症状类别均由植保专家进行分类和标注以确定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本数据集提供了yolo格式(txt)的标注文件和基于Yolov5l训练获得的模型文件,以期为基于YOLO卷积神经网络的植物病害分类、目标检测和自动识别领域的机器学习建模提供训练和测试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病 柑橘病害 症状识别 图像识别 YOLO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DNA扩增子分析柑橘黄龙病植株叶片中脉内生细菌菌群
3
作者 张利平 刘顺民 +2 位作者 蒲占湑 朱莉 吕佳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440-444,共5页
文章以黄龙病菌亚洲种为样本分析柑橘黄龙病植株叶片中脉的内生细菌种群,通过对发病样本(HLB)总共24个,空白样本(HC)12个,进行16S rDNA V3-V4区扩增子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60种有注释的微生物OTU(可认为是60种微生物),发现HC组... 文章以黄龙病菌亚洲种为样本分析柑橘黄龙病植株叶片中脉的内生细菌种群,通过对发病样本(HLB)总共24个,空白样本(HC)12个,进行16S rDNA V3-V4区扩增子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60种有注释的微生物OTU(可认为是60种微生物),发现HC组有54种OTU,HLB组只有38种OTU,其中HC组注释到属水平的有38个属,HLB组有30个属,在HLB组中,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是优势菌群,平均占比达到81.35%,而在HC组中并未发现黄龙病菌。通过t-test分析发现,发病组和健康组中的Cadidatus Liberibacter和Roseburia2个微生物的占比在属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根据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发现黄龙病菌与拟杆菌属(Bacteroides)、梭形杆菌属(Fusobacterium)及罗氏菌属(Roseburia)3个属呈正相关,与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放线菌属(Amnibacterium)、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及Beijerinckiaceae 1174-901-12这4个属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16S rDNA 内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结构和HLB乳化规则(Ⅰ)界面模型与稳定机理 被引量:27
4
作者 任智 陈志荣 +1 位作者 吕德伟 鲁波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0,共6页
以白油为乳化对象 ,TX,AEO系列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 ,在不同的乳化剂配比 ( HLB值 )和用量下 ,考察各乳液体系的稳定特性 ,并把实验所覆盖的 HLB范围划分为 5个区域 ,采用多吸附层模型分析了各 HLB区油水界面吸附层结构特点及对乳液絮凝... 以白油为乳化对象 ,TX,AEO系列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 ,在不同的乳化剂配比 ( HLB值 )和用量下 ,考察各乳液体系的稳定特性 ,并把实验所覆盖的 HLB范围划分为 5个区域 ,采用多吸附层模型分析了各 HLB区油水界面吸附层结构特点及对乳液絮凝和聚并过程的影响 ,从而说明了 HLB规则在本实验体系中起作用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稳定性 hlb 界面膜 表面活性剂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的HLB值对搅打稀奶油搅打性能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谋明 赵强忠 +1 位作者 王才华 范瑞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4,共5页
重点研究了乳化剂的HLB值对搅打稀奶油的脂肪部分附聚率与搅打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HLB值乳化剂在促进脂肪球的部分附聚的能力比低HLB值乳化剂强.HLB值低于6时,则部分附聚速度缓慢且部分附聚率低于50%,形成的泡沫结构稳定性差;乳... 重点研究了乳化剂的HLB值对搅打稀奶油的脂肪部分附聚率与搅打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HLB值乳化剂在促进脂肪球的部分附聚的能力比低HLB值乳化剂强.HLB值低于6时,则部分附聚速度缓慢且部分附聚率低于50%,形成的泡沫结构稳定性差;乳化剂的HLB值在6~8之间,部分附聚速度适中,能够获得60%左右的脂肪部分附聚率和形成较理想的泡沫结构; HLB值大于9时,部分附聚速度过快且部分附聚率高于80%,形成的泡沫结构粗糙且稳定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hlb 搅打稀奶油 搅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活性剂乳液稳定性HLB规则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任智 陈志荣 吕德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1-478,共8页
研究了 TX系列乳化剂白油乳液体系稳定特性随 HL B值变化规律 ,测定了活性剂界面吸附层数 ,通过建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界面吸附拔河模型 ,分析了界面活性剂吸附层的结构和组成 (HLB值 )与乳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从而说明了 HL B规则的内... 研究了 TX系列乳化剂白油乳液体系稳定特性随 HL B值变化规律 ,测定了活性剂界面吸附层数 ,通过建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界面吸附拔河模型 ,分析了界面活性剂吸附层的结构和组成 (HLB值 )与乳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从而说明了 HL B规则的内在作用机制 .实验还发现随着活性剂用量的增加 ,乳液粒径变小 ,体系的最佳 HL B值升高 ,并根据界面吸附拔河模型对此现象给予了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稳定性 hlb值规则 表面活性剂 油水界面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协同下地块尺度柑橘黄龙病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国雪 黄启厅 +3 位作者 杨绍锷 梁永检 覃泽林 苏秋群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为实现大区域地块尺度柑橘黄龙病高效监测,该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为例,按季度地面采集健康、黄化、黄龙病柑橘叶片样本,完成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ce chain reaction,PCR)、叶绿素、高光谱检测,分析不同状态柑橘特征变化规律,提取... 为实现大区域地块尺度柑橘黄龙病高效监测,该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为例,按季度地面采集健康、黄化、黄龙病柑橘叶片样本,完成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ce chain reaction,PCR)、叶绿素、高光谱检测,分析不同状态柑橘特征变化规律,提取监测黄龙病有效波段和影像特征;构建健康柑橘监测模型缩减待判别对象,形成柑橘生长异常地块,基于多时序Sentinel-2影像有效特征,集成多分类器算法提取柑橘黄龙病受灾地块。研究结果发现:①检测结果显示黄龙病与黄化叶片样本的叶绿素值十分相近,3月、12月黄龙病柑橘叶绿素值高于黄化柑橘,6月、9月相反;②高光谱曲线表明12月是识别黄龙病、黄化的重要时期,其中波长530~650,740~1050 nm是诊断黄龙病、黄化有效范围;③Sentinel-2影像12月时相特征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地表水分指数(land surface water index,LSWI)、绿度归一化植被指数(gree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ve index,GNDVI)和倒红边叶绿素指数(inverted red-edge chlorophyll index,IRECI)能够有效分离柑橘生长健康和生长异常地块;④10—12月及翌年1—2月时序Sentinel-2影像特征指数NDVI、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GNDVI、IRECI、叶绿素吸收指数(modified chlorophyll absorption ratio index 2,MCARI2)、归一化红边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index,NDI45)、特征色素(pigment specific simple,PSSRa)监测黄龙病具有优势;⑤蒙山县黄龙病地块识别准确率为86.6%、漏检率为7.8%、错误率为10.4%,2021年柑橘黄龙病地块964个,面积220.13 hm 2,大面积黄龙病发病率为2.02%,主要集中在新圩镇、文圩镇、蒙山镇、夏宜瑶族乡等。卫星遥感与地面实测结合能够实现大区域柑橘黄龙病地块监测,文章研究技术可为柑橘黄龙病大范围监测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遥感 地面实测 地块尺度 柑橘黄龙病 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态溶血磷脂性能及HLB值的测定 被引量:6
8
作者 汪勇 欧仕益 +1 位作者 李爱军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测定了流态大豆溶血磷脂的理化指标。研究了在不同pH值下流态溶血磷脂的乳化性能,证明溶血磷脂有很好的抗酸能力。测定了溶血磷脂的HLB值,并推导了溶血磷脂酸值和HLB值的关系。
关键词 流态溶血磷脂 性能 hlb 测定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的HLB值测定和乳化力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安红 侯近龙 +1 位作者 邓启刚 程侣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16-717,720,共3页
建立了测定大豆混合磷脂的HLB值的方法。并做出了不同温度下HLB值的标准曲线。利用此曲线测定了不同PC含量的磷脂的HLB值,PC含量为25.6%~69.9%,其HLB值在7~10之间。研究了不同PC含量的大豆混合磷脂的乳化能力。
关键词 大豆磷脂 hlb 测定 乳化力 磷酸酰胆碱 水数法 天然表面活性剂 食品工业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乳化剂的HLB值和油包水乳化燃料油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余国贤 周晓龙 +1 位作者 余立平 金亚青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103,共5页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和Span80复合成实验用乳化剂乳化180#燃料油,考察了复合乳化剂HLB值和添加量与油包水型乳化燃料油稳定性、粘度、分散相粒径的关系,以及掺水量对乳化燃料油残炭和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复合乳化剂HLB值从6...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和Span80复合成实验用乳化剂乳化180#燃料油,考察了复合乳化剂HLB值和添加量与油包水型乳化燃料油稳定性、粘度、分散相粒径的关系,以及掺水量对乳化燃料油残炭和热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复合乳化剂HLB值从6增加到10,油包水型乳化油的稳定性和粘度降低,而分散相平均粒径增加;随复合乳化剂添加量增加,乳化油的稳定性和粘度增加,分散相的平均粒径减少;当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一定时,随掺水量增加,乳化燃料油的热值和残炭值均降低;乳化后,单位质量乳化燃料油的热值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乳化剂 hlb 油包水乳化燃料油 稳定性 物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甲醇乳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及水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楚 魏建勤 史春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0-42,共3页
柴油机中掺烧醇的最大难点之一在于难以获得价廉、稳定的柴油 甲醇乳化燃料。作者研究了柴油 甲醇乳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以及不同含水量对最佳HLB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 甲醇乳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在3.5左右,当柴油甲醇... 柴油机中掺烧醇的最大难点之一在于难以获得价廉、稳定的柴油 甲醇乳化燃料。作者研究了柴油 甲醇乳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以及不同含水量对最佳HLB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柴油 甲醇乳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在3.5左右,当柴油甲醇乳化燃料中含水形成了甲醇 水 柴油三元乳化燃料时,其最佳HLB值与柴油 水的最佳HLB值相同,且三元乳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不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变化,但随着含水量增加,乳化燃料分层时间会产生变化;在柴油 甲醇 水乳化液中,当水在甲醇 水混合液中的比例为40%左右时,甲醇 水 柴油三元乳化燃料(柴油∶甲醇+水=8∶1)的分层时间最长,即在柴油 甲醇乳化燃料中加水有利于提高乳化燃料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 甲醇 乳化燃料 最佳hl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蠕孢菌叶枯病(HLB)遗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大海 常迺滔 +2 位作者 白丹 刘继霞 尤雪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64,共5页
小麦蠕孢菌叶枯病(HLB)在我国已经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通过小麦抗、感品种杂交的F1、F2代群体对Bipolaris sorokiniana的抗病性差异,研究了小麦蠕孢菌叶枯病(HLB)的抗性遗传,发现豫麦17的抗病性是由数量性状基... 小麦蠕孢菌叶枯病(HLB)在我国已经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通过小麦抗、感品种杂交的F1、F2代群体对Bipolaris sorokiniana的抗病性差异,研究了小麦蠕孢菌叶枯病(HLB)的抗性遗传,发现豫麦17的抗病性是由数量性状基因控制的。经典数量遗传学分析表明豫麦17对蠕孢菌叶枯病的抗性是由2个以上基因控制,可能是3个基因。它与中国春组合的广义遗传力为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蠕孢菌叶枯病(hlb) 遗传抗性 广义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HLB值对含大豆蛋白搅打稀奶油的搅打性能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权 赵强忠 +1 位作者 赵谋明 王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4,共4页
研究了乳化剂HLB值(11~15)对含大豆蛋白搅打稀奶油的粒度分布、液相中蛋白质浓度、脂肪部分聚结、搅打起泡率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浊液解冻后的粒度随乳化剂HLB值的增大而增大;随乳化剂HLB值增大,乳浊液脂肪部分聚结率和液相... 研究了乳化剂HLB值(11~15)对含大豆蛋白搅打稀奶油的粒度分布、液相中蛋白质浓度、脂肪部分聚结、搅打起泡率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浊液解冻后的粒度随乳化剂HLB值的增大而增大;随乳化剂HLB值增大,乳浊液脂肪部分聚结率和液相蛋白浓度升高,且在搅打充气过程中脂肪部分聚结速度和液相蛋白浓度增加速度加快;当乳化剂HLB值为11~13时,在搅打过程中搅打起泡率随乳化剂HLB值增大而增加,而当乳化剂HLB值为14、15在搅打4~5min时,搅打起泡率下降,当乳化剂HLB值为13在搅打5min时的搅打起泡率最高,达到359.77%;当乳化剂HLB值为13时,大豆蛋白搅打稀奶油的硬度、稠度、内聚性和黏性随搅打时间的延长迅速增大,搅打5min时,达到应用所需的质构。含大豆蛋白搅打稀奶油的最适乳化剂HLB值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搅打稀奶油 乳化剂hlb 搅打性能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盐水溶液HLB值对其烷烃选择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涛 杨洋 +2 位作者 李安军 张春辉 丁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9-882,共4页
用自制的2种支链癸基苯磺酸盐作为表面活性剂,研究了磺酸盐结构、助剂脂肪醇类型及浓度对表面活性剂烷烃选择性,即最小烷烃碳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苯环上烷基取代基增多、助剂脂肪醇碳链长度以及脂肪醇浓度的增加均会使磺酸盐水溶... 用自制的2种支链癸基苯磺酸盐作为表面活性剂,研究了磺酸盐结构、助剂脂肪醇类型及浓度对表面活性剂烷烃选择性,即最小烷烃碳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苯环上烷基取代基增多、助剂脂肪醇碳链长度以及脂肪醇浓度的增加均会使磺酸盐水溶液的HLB值变小,即亲油性增强,最终使得最小烷烃碳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苯磺酸盐 hlb 烷烃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乳化规则的研究(Ⅱ)HLB界面模型验证与影响乳液稳定的各种实验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任智 陈志荣 +1 位作者 吕德伟 鲁波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共6页
以白油为乳化对象 ,AEO3 、AEO9、TX4 、TX12 为乳化剂 ,在不同的乳化剂配比 (HLB值 )、用量的实验条件下 ,通过观察乳液破乳 ,分层的程度和测定乳液显微镜粒径分布 ,发现乳液稳定性随HLB值的变化规律与文Ⅰ相同 ,可用同样的界面模型稳... 以白油为乳化对象 ,AEO3 、AEO9、TX4 、TX12 为乳化剂 ,在不同的乳化剂配比 (HLB值 )、用量的实验条件下 ,通过观察乳液破乳 ,分层的程度和测定乳液显微镜粒径分布 ,发现乳液稳定性随HLB值的变化规律与文Ⅰ相同 ,可用同样的界面模型稳定机理解释。本文还考察了乳化剂用量、超声乳化、乳化剂种类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中发现乳化体系的最佳HLB值随活性剂用量的增加而上升 ,此现象被解释为粒子粒径小的乳化体系的最佳HLB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乳液稳定性 hlb 非离子型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片断法计算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运泉 李远喜 +1 位作者 童刚生 李国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9-453,共5页
运用结构片断法计算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值logP,并将疏水值概念引入Davies基团贡献法以代替该模型中亲油基的基团数,从而建立了计算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值的新模型为:HLB=7+∑亲水基基团数-∑疏水基logP。通过与文献列举的17个不同... 运用结构片断法计算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值logP,并将疏水值概念引入Davies基团贡献法以代替该模型中亲油基的基团数,从而建立了计算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值的新模型为:HLB=7+∑亲水基基团数-∑疏水基logP。通过与文献列举的17个不同系列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对照表明,该新模型的计算值与文献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68%。采用非线性方法拟合了烷基硫酸钠,烷基磺酸钠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3类典型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CMC和HLB的关系,并得到了其关联方程,拟合结果表明,由新模型得到的关联方程其复相关系数R2>0.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hlb CMC 结构片断法 疏水值logP 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生物质油乳化燃料最佳HLB值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杜谋涛 黄勇成 +3 位作者 尚上 王鹏 王丽 郭和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9-683,共5页
采用超声波乳化法制备柴油-生物质油乳化燃料,并研究了乳化燃料所需乳化剂的最佳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以及乳化条件对乳化燃料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乳化燃料的密度、黏度、闭口闪点、烟点、凝点和总热值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柴油-生物质... 采用超声波乳化法制备柴油-生物质油乳化燃料,并研究了乳化燃料所需乳化剂的最佳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以及乳化条件对乳化燃料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乳化燃料的密度、黏度、闭口闪点、烟点、凝点和总热值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柴油-生物质油乳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为5.5~6.2;当乳化温度为50℃~60℃、单位容积输入功为180J/mL~300J/mL时,乳化燃料的稳定性最好;乳化燃料的密度、黏度、闪点和烟点随生物质油比例的增加而增大,而凝点和总热值则随生物质油比例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生物质油 乳化剂 hlb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乙醇乳化燃料乳化剂的最佳HLB值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姚胜华 魏建勤 吴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99-901,共3页
为了避免柴油-乙醇乳化燃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乙醇吸水导致的柴油与乙醇的分层现象,研究了柴油-工业乙醇(含水量为5%)乳化燃料所需乳化剂的最佳HLB(亲水亲油平衡)值以及不同含水量对最佳HLB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柴油与工业乙醇乳... 为了避免柴油-乙醇乳化燃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乙醇吸水导致的柴油与乙醇的分层现象,研究了柴油-工业乙醇(含水量为5%)乳化燃料所需乳化剂的最佳HLB(亲水亲油平衡)值以及不同含水量对最佳HLB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柴油与工业乙醇乳化时,最佳HLB值为3.3~3.8;柴油-水乳化液所需乳化剂的最佳HLB值为2.8~3.3.随含水量的增加,柴油-乙醇-水乳化液所需乳化剂的最佳HLB值增大,乳化燃料分层时间变长.在柴油-乙醇乳化燃料中加水有利于提高乳化燃料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乙醇 乳化剂 最佳hl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HLB值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路 夏晓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0年第2期33-37,共5页
本文扼要论述了60年来有关茶皂素研究和应用的进展,通过茶皂素化学结构的表面活性分析,首次提出了茶皂素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5—17,为茶皂素的工业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茶皂素 hlb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致病机理和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先锐 吴艳玲 +3 位作者 林甲胜 毛俊儒 吴钊龙 黄志民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4,共10页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 HLB)是由韧皮部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引起的极具毁灭性的病害,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至今仍缺乏根治的方法,给世界各地柑橘产业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严重威胁柑橘种植...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 HLB)是由韧皮部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引起的极具毁灭性的病害,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至今仍缺乏根治的方法,给世界各地柑橘产业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损失,严重威胁柑橘种植业的发展。本文对柑橘黄龙病的病原菌致病机理,以及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防控柑橘黄龙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分析和探讨柑橘黄龙病防控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病 病原菌 致病机理 防控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