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虚幻的精神高度——胡适改创《西游记》第八十一难之文化生态新论 |
张惠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中庸》“莫[不]见乎隐,莫[不]显乎微”校勘与“慎独”新诠 |
蔡鑫泉
|
《语文学刊》
|
2024 |
0 |
|
3
|
五种石斛的指纹图谱研究 |
张尊建
王源园
李茜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8
|
|
4
|
《齐民要术》中的胡食及其制作方法研究 |
王娜
张艳
朱宏斌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5
|
从“白话文学”到“国语的文学”:胡适对母语文学现代性复兴的“尝试” |
杨经建
伍丹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6
|
文学语言观的现代化与民族化——以胡适和老舍为中心 |
刘东方
宋益乔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7
|
“整理国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
卢毅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8
|
试析胡适的“教育救国论” |
刘卫
徐国利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9
|
“游戏”背后的多重隐喻——对胡适《西游记》“游戏”说的新解释 |
竺洪波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0
|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若干辨析 |
高正礼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1
|
鲁迅与胡适“和而不同”的现代文化阐释 |
李宗刚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12
|
从周恩来评胡适的文章看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分化 |
史革新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3
|
胡适的语言观念谱系 |
王泽庆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4
|
年谱学的一个新创例——胡适《章实斋先生年谱》述评 |
杜蒸民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4
|
|
15
|
文化史语境中的应时德诗汉译之意义 |
叶隽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6
|
论胡适对自由主义的诠释 |
郭淑新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7
|
东方朔《七谏》承袭《屈原列传》考论 |
谢天鹏
|
《云梦学刊》
|
2021 |
4
|
|
18
|
悖逆的符号:胡适、鲁迅与中国现代诗及小说之发生——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史研究之二 |
周仁政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9
|
从“索隐”到“开宗”:胡适早期的《红楼梦》阅读及范式意义 |
温庆新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3
|
|
20
|
胡适与近代图书馆事业 |
周戊香
|
《云梦学刊》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