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HOX转录反义RNA原位杂交检测分析
1
作者 张煜涵 王征 +2 位作者 陆俊良 赵大春 霍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总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P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原位杂交情况、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23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17例病理确诊为MPE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行组蛋白H3... 目的总结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MPE)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点、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原位杂交情况、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06年11月至2023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17例病理确诊为MPE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所有患者行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修饰(H3K27me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阿尔辛蓝-过碘酸希夫(AB-PAS)染色。同时选取16例脊髓室管膜瘤病例作为对照,与17例MPE病例制成组织芯片,行HOTAIR原位杂交检测并半定量评分,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两组评分差异。结果17例MPE患者年龄14~64岁,平均(37.48±16.10)岁,男女比例0.7∶1。临床主要表现为腰骶部、下肢疼痛。镜下见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轴心呈乳头状排列,伴多量黏液样物质,部分病例可见疏松网状结构。17例(100.00%)肿瘤细胞表达GFAP,10例(58.82%)表达EMA,8例(47.06%)表达D2-40,2例(11.76%)H3K27me3蛋白表达缺失。17例(100.00%)AB-PAS染色均可见蓝色黏液。MPE组与脊髓室管膜瘤组均表达HOTAIR,且MPE组HOTAIR半定量评分高于脊髓室管膜瘤组(P=0.004)。随访12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5.50个月,3例复发。结论MPE具有典型的病理形态学表现,结合GFAP、EMA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AB-PAS染色易于诊断。少数病例H3K27me3表达缺失。MPE中HOTAIR呈高表达,但其辅助诊断价值有限。MPE预后相对较好,但少数病例可出现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临床病理特征 H3第27位赖氨三甲基化修饰 hox转录反义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转录反义RNA与EZH2分子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娟 周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5-800,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HOX转录反义RNA(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HOTAIR)是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种,其在多种肿瘤中的作用已明确。很多lncRNA包括HOT...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HOX转录反义RNA(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HOTAIR)是其中研究较为深入的一种,其在多种肿瘤中的作用已明确。很多lncRNA包括HOTAIR可与多梳蛋白抑制复合物2(polycomb repress complex2,PRC2)结合,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EZH2是PRC2中起催化作用的关键亚基,其介导的组蛋白H3甲基化作用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HOTAIR与EZH2的相互作用关系已在多种肿瘤中被研究证实。本文对HOTAIR及EZH2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及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并探索二者在肿瘤中的研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x转录反义rna EZH2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转录反义RNA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甘露 郑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0-853,共4页
卵巢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其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以及可靠的早期筛查手段,超过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HOX转录反义RNA(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inter genic RNA,HOTAIR)是一种典型的反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也是首... 卵巢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其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以及可靠的早期筛查手段,超过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HOX转录反义RNA(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inter genic RNA,HOTAIR)是一种典型的反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也是首个被发现的具有反式调控作用的lncRNA,HOTAIR在卵巢癌中高表达并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参与卵巢癌的进展。此外,HOTAIR作为内源性竞争性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ceRNA),与多个microRNA结合并抑制其表达,从而上调靶向下游mRNA的水平,导致癌症的发生、发展。该文就HOTAIR在卵巢癌中的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化疗耐药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长链非编码rna hox转录反义rna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A转录本反义RNA1在胶质母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赵婷 赵丽艳 +2 位作者 陈庚 洪新雨 崔佳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483-487,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已经成为研究肿瘤机制的热门分子,在许多的肿瘤中起着关键作用。而HOXA转录本反义RNA 1(LncRNA HOTAIRM1)作为LncRNAs的一种,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都发挥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对比其他肿瘤,介绍LncR... 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已经成为研究肿瘤机制的热门分子,在许多的肿瘤中起着关键作用。而HOXA转录本反义RNA 1(LncRNA HOTAIRM1)作为LncRNAs的一种,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都发挥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对比其他肿瘤,介绍LncRNA HOTAIRM1在胶质母细胞瘤(GBM)增殖和侵袭中所发挥的促进作用,并概述了LncRNA HOTAIRM1调节同源框A1(HOXA1)的转录及表达、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对其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为临床的更深一步研究提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hoxA转录反义rna 1 同源框A1 组蛋白修饰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洛夫 江军 +2 位作者 方玉华 靳风烁 靳文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1-643,共3页
目的 构建雄激素受体 (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载体pL AR SN并进行包装和鉴定。方法 PCR扩增ARcDNA片段并将之反向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用脂质体法转染PA31 7细胞 ,提取转染细胞基因组DNA和培养上清中重组逆转录病毒RNA ,用PCR和... 目的 构建雄激素受体 (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载体pL AR SN并进行包装和鉴定。方法 PCR扩增ARcDNA片段并将之反向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用脂质体法转染PA31 7细胞 ,提取转染细胞基因组DNA和培养上清中重组逆转录病毒RNA ,用PCR和RT PCR法进行鉴定 ,NIH 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明pL AR SN含有反向插入的ARcDNA目的片段 ;培养上清中病毒滴度为 2 .34× 1 0 5 CFU/ml,PCR和RT PCR分别从转染细胞基因组DNA和培养上清中的重组逆转录病毒RNA中扩增出了插入的目的片段。结论 成功构建了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包装出了高滴度的重组逆转录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反义rna 转录病毒载体 pL-AR-SN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义人端粒酶RNA组分(hTR)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丛笑 刘吉勇 +3 位作者 赵跃然 焦玉莲 马春燕 杨崇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51,共1页
端粒的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其长度的维持是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转化的重要分子基础,而调控端粒长度的关键分子则是端粒酶.端粒酶的重新表达在细胞永生化及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酶RNA(hTR)... 端粒的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复制,防止染色体免遭融合、重组和降解,其长度的维持是细胞永生化及恶性转化的重要分子基础,而调控端粒长度的关键分子则是端粒酶.端粒酶的重新表达在细胞永生化及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端粒酶RNA(hTR) 作为端粒酶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端粒的重复序列并参与端粒酶的活化.本研究将反义端粒酶RNA基因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质粒载体PLXSN中,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LXSN-hTR,以期重组质粒表达反义端粒酶RNA,从复制、转录、及翻译三个水平发挥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端粒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抑制或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为研究和探索基因治疗肿瘤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人端粒酶rna组分 真核表达载体 转录病毒 细胞永生化 分子基础 恶性转化 端粒长度 癌变过程 重复序列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鼠IL-6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
7
作者 孙林 王斌 +3 位作者 吕凌 汪雪兰 余学清 叶任高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提取鼠白细胞介素6cDNA全基因,并克隆至逆转录病毒穿梭质粒pZIP-neoSV(x)BamHⅠ位点,经斑点杂交,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电泳鉴定,证实成功地构建了表达鼠IL-6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重...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提取鼠白细胞介素6cDNA全基因,并克隆至逆转录病毒穿梭质粒pZIP-neoSV(x)BamHⅠ位点,经斑点杂交,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电泳鉴定,证实成功地构建了表达鼠IL-6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从而为研究白细胞介素6基因转移与治疗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转录病毒 基因重组 反义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MHC-Ⅱ类基因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
8
作者 邓宇斌 李树浓 +1 位作者 黄绍良 黄仁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反义RNA技术降低脐血细胞MHC-Ⅱ类基因的表达是否能有效减少GVHR发生的危险程度,为临床上进行脐血移植降低脐血干细胞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含人HLA... 目的:探讨运用反义RNA技术降低脐血细胞MHC-Ⅱ类基因的表达是否能有效减少GVHR发生的危险程度,为临床上进行脐血移植降低脐血干细胞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含人HLA-DRβ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经过狭缝杂交、电泳分析、酶切图谱分析鉴定。结果:获得了HLA-DRβ基因反义RNA重组体。结论:构建人MHC-Ⅱ类基因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 转录病毒科 造血干细胞移植 GVHR MHC-Ⅱ类基因 反义rna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40编码的P53 RNA反义转录子基因和蛋白及其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陆文昕 葛奕辰 +1 位作者 肖丽英 李燕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4-248,共5页
WD40编码的P53 RNA反义转录子(WRAP53)基因有1α、1β和1γ三个起始外显子,1α与P53的第一外显子反向互补,其表达产物能稳定P53 RNA水平,从而促进P53蛋白表达,最终参与调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β转录翻译生成的WRAP53蛋白,涉及细胞程序... WD40编码的P53 RNA反义转录子(WRAP53)基因有1α、1β和1γ三个起始外显子,1α与P53的第一外显子反向互补,其表达产物能稳定P53 RNA水平,从而促进P53蛋白表达,最终参与调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β转录翻译生成的WRAP53蛋白,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周期调控以及蛋白酶降解和RNA代谢等多个重要生化过程。WRAP53蛋白主要通过与端粒酶复合体等多种组分结合参与端粒酶卡侯体(CB)的形成、端粒酶全酶的组装定位、端粒酶的运输,指导运动神经元生存蛋白定位至CB等。WRAP53基因在肿瘤细胞系和临床肿瘤样本中普遍高表达,且表达越高,肿瘤的预后越差。沉默WRAP53基因,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成瘤能力。先天性角化不良综合征与端粒长度的缩短有关,WRAP53基因表达降低最终会导致端粒的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40编码的P53 rna反义转录 端粒酶卡侯体蛋白 端粒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双靶区乙型肝炎病毒反义RNA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火召源 陈红 徐小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构建在真核细胞内转录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靶区反义核酸重组载体用以抗HBV基因治疗的研究。方法为合成互补于HBV(ayw亚型)X区核苷酸X片段以及互补于HBV P区的P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X、P片段分别正向、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 构建在真核细胞内转录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双靶区反义核酸重组载体用以抗HBV基因治疗的研究。方法为合成互补于HBV(ayw亚型)X区核苷酸X片段以及互补于HBV P区的P片段,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X、P片段分别正向、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的相应酶切位点构建成单靶区重组载体质粒。在构建单靶区载体质粒的基础上,类似方法再构建双靶区重组载体质粒。经酶切电泳、PCR扩增和DNA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HBV双靶区反义核酸重组载体。为探索在真核细胞内转录表达HBV反义RNA的方法及研究多基因区抗病毒治疗和抗变异病毒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反义rna 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X反义基因间RNA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汉斌 罗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9-512,共4页
目的探讨HOX反义基因间RNA(HOTAIR)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行手术切除治疗的SACC患者86例,同期留取45例正常唾液腺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OTAIR水平,术... 目的探讨HOX反义基因间RNA(HOTAIR)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CC)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行手术切除治疗的SACC患者86例,同期留取45例正常唾液腺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OTAIR水平,术后随访至2019年3月31日,记录患者死亡情况及生存时间,以SACC患者组织中HOTAIR相对表达量的四分位数为标准,将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两组生存时间进行比较;以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病理学类型、肿瘤直径、TNM分期、神经侵犯和淋巴结转移为自变量,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生存时间的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ACC组织中HOTAIR相对表达量为2.48±0.22,高于正常唾液腺组织的1.03±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2,P<0.001);与TNM分期Ⅰ~Ⅱ期、未发生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TNM分期Ⅲ~Ⅳ期、发生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SACC患者组织中HOTAIR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表达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和累积生存率[(113.32±10.77)个月、72.73%]均高于高表达组[(59.75±6.50)个月、39.06%](P=0.004);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和HOTAIR高表达是影响SACC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HR=3.274、2.971、2.911,P<0.05)。结论HOTAIR在SACC患者组织中呈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是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有望成为SACC患者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 长链非编码rna hox反义基因间rna 临床病理指标 预后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β分泌酶1反义转录物在七氟醚诱发老年大鼠认知功能下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俊杰 范军朝 +1 位作者 陈英 陈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7-963,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β分泌酶1反义转录物(BACE1-AS)在七氟醚诱发老年大鼠认知功能下降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老年大鼠64只,18月龄,体重480~5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七氟醚+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β分泌酶1反义转录物(BACE1-AS)在七氟醚诱发老年大鼠认知功能下降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老年大鼠64只,18月龄,体重480~5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七氟醚组(S组)、七氟醚+阴性对照质粒组(SN组)和七氟醚+BACE1-AS抑制剂(siRNA-BACE1-AS)组(ST组),每组16只。SN组和ST组分别侧脑室注射阴性对照质粒和siRNA-BACE1-AS,C组和S组注射等体积PBS溶液,注射后1 d C组吸入30%氧气6 h,S组、SN组和ST组吸入3.6%七氟醚与30%氧气的混合气体6 h。气体吸入后1 d,采用水迷宫实验测实验第1~5天逃避潜伏期和实验第6天穿越平台次数。水迷宫实验结束后1 h内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TNF-α、IL-1β、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海马组织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Bax、Bcl-2和BACE1蛋白含量,RT-qPCR法检测海马组织lncRNA BACE1-AS、miR-124和BACE1 mRNA表达量,TUNEL法测定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百分比,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病理结构。结果与C组比较,S组、SN组和ST组水迷宫实验第3~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实验第6天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海马组织TNF-α、IL-1β和MDA浓度、BACE1和Bax蛋白含量、lncRNA BACE1-AS和BACE1 mRNA表达量、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SOD浓度、Bcl-2蛋白含量、miR-124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P<0.05)。与S组比较,ST组水迷宫实验第3~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实验第6天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多(P<0.05),海马组织TNF-α、IL-1β和MDA浓度、BACE1和Bax蛋白含量、lncRNA BACE1-AS和BACE1 mRNA表达量、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SOD浓度、Bcl-2蛋白含量、miR-124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caspase-3活性明显减弱(P<0.05)。S组和SN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链非编码RNAβ分泌酶1反义转录物参与七氟醚诱导老年大鼠认知功能下降,其机制与神经细胞炎症、氧化应激损伤、调控miR-124和BACE1表达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长链非编码rna β分泌酶1反义转录 老年大鼠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反义RNA转录体的构建及其对HL60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13
作者 李尹雄 范慕贞 +1 位作者 张京俐 梁植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4-38,共5页
本研究构建了c-myc反义RNA真核细胞可诱导表达质粒PGXC.用PGXC及PSV_(2)neo质粒共转染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经G418抗性筛选得到转染细胞HL_(60)L^R,与亲本细胞相比其生长速率明显减低;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增多,而S期细胞相应减少... 本研究构建了c-myc反义RNA真核细胞可诱导表达质粒PGXC.用PGXC及PSV_(2)neo质粒共转染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经G418抗性筛选得到转染细胞HL_(60)L^R,与亲本细胞相比其生长速率明显减低;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增多,而S期细胞相应减少;细胞形态及功能呈现分化诱导;在软琼脂上不能形成集落;该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致瘤性亦显著减弱以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 反义rna 恶性表型 HL60细胞 转录 集落 共转染 诱导表达 真核细胞 抗性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NP cDNA反义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重组病毒的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孟庆文 邓国华 +4 位作者 曹素芳 乔传玲 于康震 田国斌 唐秀英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146-,共1页
根据反义RNA作用原理,以禽流感病毒(AIV)H14N5 cDNA全长及5’端235个bp为目的基因,反向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 pLXSN中,命名为 pLXSN-NP及 pLXSN-NP,用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转染包装细胞 ... 根据反义RNA作用原理,以禽流感病毒(AIV)H14N5 cDNA全长及5’端235个bp为目的基因,反向插入反转录病毒载体 pLXSN中,命名为 pLXSN-NP及 pLXSN-NP,用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转染包装细胞 PA317,G418筛选抗性克性,扩增单个克隆后提取包装细胞上清的病毒RNA(vRNA),以巢式PCR方法检测,以及用包装细胞上清(重组病毒)感染滴定细胞系NIH3T3,表明已筛选出产毒的的克隆细胞质,得到重组逆转录病毒,为反义RNA抑制禽流感病毒复制的实验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rna 禽流感病毒 转录病毒载体 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端粒酶RNA基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淑磊 刘吉勇 +1 位作者 马进财 刘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反义端粒酶RNA基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电穿孔法将携带正反义端粒酶RN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PT67包装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产病毒细胞株... 目的:研究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反义端粒酶RNA基因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电穿孔法将携带正反义端粒酶RN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PT67包装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产病毒细胞株,收集逆转录病毒上清并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克隆并扩增培养,经PCR鉴定后,通过MTT法分别检测转染正反义端粒酶RNA基因组肝癌细胞(HepG2-hTR-EcoRⅠ和HepG2-hTR-BamHⅠ)以及未转染端粒酶RNA基因组细胞(HepG2)的生长,免疫荧光化学检测肝癌细胞增殖,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所处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基因转染后经PCR扩增可于约500bp处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转染反义端粒酶RNA基因的HepG2-hTR-BamHⅠ组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抗中性粒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表达减少;实验组端粒酶活性为(2.31±0.16),较HepG2-hTR-EcoRⅠ组(3.24±0.20)及HepG2组细胞(3.22±0.17)明显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为(9.58±1.38)%,与对照组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细胞出现G2/M期阻滞。结论:端粒酶RNA是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反义技术下调其表达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转录病毒载体 反义rna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靶区反义RN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赤红 曾争 +2 位作者 王勤环 于敏 公维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 :研究双靶区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转染、表达及其抗乙肝病毒 (HBV)的作用。方法 :合成互补于HBVX区 (140 0 1430 )的X片段、互补于HBVP区 (2 375 2 40 5 )的P片段 ,分别构建表达单靶区反义X或P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和... 目的 :研究双靶区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转染、表达及其抗乙肝病毒 (HBV)的作用。方法 :合成互补于HBVX区 (140 0 1430 )的X片段、互补于HBVP区 (2 375 2 40 5 )的P片段 ,分别构建表达单靶区反义X或P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和表达双靶区正义、反义X和P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 ,转染PA317细胞 ,NIH3T3细胞扩增法测假病毒颗粒的滴度。用假病毒颗粒感染 2 .2 .15细胞 ,用酶标法检测 2 .2 .15细胞上清HB sAg和HBeAg含量。 结果 :对HBsAg的抑制率在感染后第 3、5、7、9天时分别为 pLXSN :5 % ,4% ,6 % ,4% ;pLXSN +Xpos/Ppos:1% ,5 % ,5 % ,11% ;pLXSN +X :16 % ,45 % ,44 % ,38% ;pLXSN +P :34 % ,5 9% ,5 5 % ,5 1% ;pLXSN +X/P :73% ,83% ,81% ,79%。对HBeAg的抑制率在感染后第 3、5、7、9天时分别为pLXSN :2 % ,6 % ,4% ,3% ;pLXSN +Xpos/Ppos :6 % ,0 ,0 ,0 ;pLXSN +X :13% ,5 3% ,5 2 % ,45 % ;pLXSN +P :2 1% ,5 7% ,5 6 % ,49% ;pLXSN +X/P :6 2 % ,87% ,84% ,79%。 结论 :细胞内表达HBV反义RNA有明显抗乙肝病毒复制和表达的作用 ,而且双靶区反义RNA抗乙肝病毒的作用较单靶区反义RNA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反义rna 药理学 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反义转录物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机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谢兆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天然反义转录(NATs)是一组编码蛋白质或非编码蛋白质的RNAs,与其他(有义)转录物具有互补序列,可以调节有义链的表达。这种调节可以发生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调节方式有转录干扰、RNA封闭、双链依赖机制或染色质重建(修饰)等。正义链... 天然反义转录(NATs)是一组编码蛋白质或非编码蛋白质的RNAs,与其他(有义)转录物具有互补序列,可以调节有义链的表达。这种调节可以发生在转录水平或转录后水平,调节方式有转录干扰、RNA封闭、双链依赖机制或染色质重建(修饰)等。正义链和反义链分别加工成小RNAs调节基因表达,也是NATs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方式,如piRNAs的"乒乓机制"。实验或计算机研究已经证明了NATs在生物中广泛存在,是一种重要的基因表达调节方式。文章论述了NATs的重要作用和机理,重点论述了NATs的调节机制和相关的小R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反义转录 转录干扰 rna封闭 双链依赖机制 染色质重建(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反义基因转染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18
作者 李德 何国祥 +1 位作者 唐兵 唐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577-579,583,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BTEB2)反义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VSMC;通过RT-PCR法检测血清诱导的VSMC表型标记基因(SMαA和SMemb)mRNA表达的变化;用反义BTEB2重组腺病毒转染V... 目的:探讨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BTEB2)反义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培养大鼠VSMC;通过RT-PCR法检测血清诱导的VSMC表型标记基因(SMαA和SMemb)mRNA表达的变化;用反义BTEB2重组腺病毒转染VSMC后,采用RT-PCR法检测SMαA和SMemb的mRNA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SMαA和SMemb蛋白表达。结果:血清剌激后,SMemb mRNA表达增加,而SMαA mRNA表达减少;BTEB2反义基因转染显著抑制血清诱导的SMemb mRNA和蛋白表达的增加以及SMαA表达的减少。结论:BTEB2反义RNA可显著抑制血清诱导的VSMC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转录元件结合蛋白2 反义rna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端粒酶RNA对肝癌细胞黏附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文廷玉 刘吉勇 +1 位作者 韩翠萍 姜雅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反义端粒酶RNA(human telomerase RNA,hTR)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黏附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前期实验成功转染端粒酶正、反义RNA基因的肝癌细胞,分为正义转染组(BEL-7402-hTR-EcoRⅠ细胞)、反义转染组(BEL-7402-hTR... 目的:探讨人反义端粒酶RNA(human telomerase RNA,hTR)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黏附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前期实验成功转染端粒酶正、反义RNA基因的肝癌细胞,分为正义转染组(BEL-7402-hTR-EcoRⅠ细胞)、反义转染组(BEL-7402-hTR-BamHⅠ细胞),空白对照组(BEL-7402细胞)。黏附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反义hTR转染后BEL-7402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整合素β1(integrinβ1,INTβ1)、上皮钙黏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的表达水平,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9的活性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正义hTR转染组相比,反义hTR转染组BEL-7402-hTR-BamHⅠ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明显减低(0.204±0.029vs0.505±0.037、0.465±0.029,34.80±3.19vs71.47±5.15、69.87±3.11,均P<0.05),INTβ1表达降低(0.153±0.016vs0.385±0.008、0.375±0.014,P<0.05),E-cad表达增强(0.209±0.020vs0.124±0.018、0.134±0.016,P<0.05),MMP-2和MMP-9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2 054.22±138.52vs3 105.56±329.60、2 923.22±269.08,846.33±104.66vs1 538.89±122.85、1 453.33±126.35,均P<0.05)。结论:人反义端粒酶RNA能明显减低肝癌BEL-7402细胞的黏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cad的表达、下调INTβ1的表达,并抑制MMP-2和MMP-9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端粒酶rna 转录病毒载体 肝细胞癌 黏附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RNA网络──一种新假说 被引量:1
20
作者 房德兴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8-181,共4页
根据核酸的基本特性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反义RNA网络:生物体内存在着许许多多小分子的基因组反义RNA以及与之互补的反反义RNA片段,由于机体的自身修饰作用(或其它机理),它们彼此不发生复性或杂交。这... 根据核酸的基本特性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假说──反义RNA网络:生物体内存在着许许多多小分子的基因组反义RNA以及与之互补的反反义RNA片段,由于机体的自身修饰作用(或其它机理),它们彼此不发生复性或杂交。这种反义RNA网络一方面参与调控特定基因在特定部位、特定时间的启动和关闭,维持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对体内突变核酸和体外侵入核酸发挥特异性识别和排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反义rna 网络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