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花秦艽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构建
1
作者 刘秀丽 范小峰 +1 位作者 卜婷 胡世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2,共7页
以麻花秦艽无菌苗根段、叶片外植体为材料,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分化,继而进行麻花秦艽的生根培养。结果表明,根段、叶块均可作为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其中根段效果最好;MS+6-BA 0.5 mg/L+NA... 以麻花秦艽无菌苗根段、叶片外植体为材料,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分化,继而进行麻花秦艽的生根培养。结果表明,根段、叶块均可作为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其中根段效果最好;MS+6-BA 0.5 mg/L+NAA 0.3 mg/L+IBA 0.2 mg/L和MS+6-BA 2.0 mg/L+NAA 0.5 mg/L分别为根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的最佳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5 mg/L+IBA 0.5 mg/L和MS+6-BA 0.5 mg/L+NAA 0.5 mg/L+IBA 1.0 mg/L分别为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愈伤组织增殖及分化的最佳培养基;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 0.5 mg/L,生根率达93.3%,可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说明通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后分化产生不定芽,继而获得大量丛生苗,可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因此,可通过该途径进行麻花秦艽的生物技术育苗,继而推动麻花秦艽的人工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花秦艽 胚性愈伤组织 诱导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岭龙胆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2
作者 彭江丽 彭兰淳 +3 位作者 王鹏 彭求贤 郑青竹 李顺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83,共9页
目的建立五岭龙胆的鉴别研究方法。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原植物和药材性状观察,并对其鉴别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常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技术结合多种显微制片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不同组织部位及全草粉末的研究。结果... 目的建立五岭龙胆的鉴别研究方法。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原植物和药材性状观察,并对其鉴别特征进行描述;通过常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技术结合多种显微制片方法对五岭龙胆进行不同组织部位及全草粉末的研究。结果五岭龙胆原植物、性状和显微组织构造等特征明显;五岭龙胆根横切面可见后生皮层,茎横切面凯氏带明显。叶上表皮可见头状凸起,表皮细胞壁呈浅波状弯曲;叶下表皮可见气孔和非腺毛,表皮细胞壁呈深波状弯曲。花瓣上表皮具有排列规律的脑纹状类球形突起,基部呈流苏状;花瓣下表皮可见排列规律的脊状扁长条形隆起。花粉粒呈长圆形,具有三条萌发沟,表面饰纹网眼大小不一。种子呈梨形,表面蜂窝状,可见Ⅰ和Ⅱ饰纹。全草粉末特征可见外皮层细胞等显微特征。结论五岭龙胆的形态组织特点为其准确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岭龙胆 显微特征 形态组织学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内蒙古龙胆属一新种——兴安龙胆(Gentiana hsinganica)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景华 何浩 +2 位作者 张宝友 原树生 陈常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描述了龙胆科龙胆属一新种——兴安龙胆(Gentiana hsinganica),绘制了形态图并与近缘种条叶龙胆(G.manshurica)、三花龙胆(G.triflora)和朝鲜龙胆(G.uchiyamai)做了比较,主要区别特征为:茎生叶3枚轮生,花萼裂片极小并呈三角形,每朵花下... 描述了龙胆科龙胆属一新种——兴安龙胆(Gentiana hsinganica),绘制了形态图并与近缘种条叶龙胆(G.manshurica)、三花龙胆(G.triflora)和朝鲜龙胆(G.uchiyamai)做了比较,主要区别特征为:茎生叶3枚轮生,花萼裂片极小并呈三角形,每朵花下的苞片明显长于花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属 兴安龙胆 龙胆科 新种 大兴安岭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乌里龙胆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4
作者 娜仁图雅 林世纪 +5 位作者 花梅 王俊杰 李婉萍 张跃华 高若凡 刘思泱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6-223,245,共9页
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1995),研究达乌里龙胆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结果表明,种子净度分析最少试验量为1 g,送检样品量不低于20 g;千粒法测定千粒重;水分含量测定采用种子整粒高恒温烘干1.5 h;纵切种胚后在1%TTC(氯化三苯... 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1995),研究达乌里龙胆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结果表明,种子净度分析最少试验量为1 g,送检样品量不低于20 g;千粒法测定千粒重;水分含量测定采用种子整粒高恒温烘干1.5 h;纵切种胚后在1%TTC(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中40℃避光染色6 h测定生活力;恒温20℃、12 h光照与12 h黑暗光照周期条件下于双层滤纸上进行发芽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乌里龙胆 种子 质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价秦艽秸秆与苜蓿干草、玉米秸秆、藜麦秸秆的组合效应
5
作者 郝生燕 潘发明 +2 位作者 刘立山 李冲 唐德富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评价秦艽秸秆分别与苜蓿干草、玉米秸秆及藜麦秸秆组合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40∶60的精粗比设计,秦艽秸秆+苜蓿干草、秦艽秸秆+玉米秸秆和秦艽秸秆+藜麦秸秆,比例分别设置为20∶40、30∶30、40∶20,共... 试验旨在通过体外产气法评价秦艽秸秆分别与苜蓿干草、玉米秸秆及藜麦秸秆组合对绵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采用40∶60的精粗比设计,秦艽秸秆+苜蓿干草、秦艽秸秆+玉米秸秆和秦艽秸秆+藜麦秸秆,比例分别设置为20∶40、30∶30、40∶20,共9种组合。结果显示,秦艽秸秆+苜蓿干草中,20∶40组的快速产气部分(a)、缓慢产气部分(b)、b的产气速度常数(c)、潜在产气量(a+b)、有机物降解率(OMD)、氨态氮(NH_(3)-N)以及NH_(3)-N组合效应指数均显著高于40∶20组(P<0.05),48 h产气量(GP_(48 h))组合效应指数、干物质降解率(DMD)组合效应指数、有机物降解率(OMD)组合效应指数、综合组合效应指数(MFAEI)均显著高于30∶30组和40∶20组(P<0.05)。秦艽秸秆+玉米秸秆中,40∶20组的a+b、GP_(48 h)组合效应指数、NH_(3)-N组合效应指数均显著高于20∶40组(P<0.05),MFAEI显著高于20∶40组和30∶30组(P<0.05)。秦艽秸秆+藜麦秸秆中,20∶40组GP_(48 h)、NH_(3)-N组合效应指数均显著高于40∶20组(P<0.05),GP_(48 h)组合效应指数、MFAEI均显著高于30∶30组和40∶20组(P<0.05)。研究表明,秦艽秸秆与苜蓿干草以20∶40的比例混合时呈现最佳协同效应,而秦艽秸秆与玉米秸秆、藜麦秸秆的最佳混合比例分别为40∶20和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秸秆 体外产气 发酵特性 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龙胆PGI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
6
作者 徐梦恒 袁文雪 +2 位作者 陈丹 王亚轩 梁艳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7,共11页
【目的】探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inhibiting protein,PGIP)基因在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花冠感温运动中的潜在功能。【方法】基于滇龙胆的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GIP家族的理化性... 【目的】探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inhibiting protein,PGIP)基因在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花冠感温运动中的潜在功能。【方法】基于滇龙胆的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GIP家族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系统发育关系、保守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模式。【结果】滇龙胆PGIP基因家族包含10个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第1、2、4、5、9号染色体上。GrPGIP基因都含有外显子。GrPGIP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其主要位于细胞壁。大部分GrPGIP基因家族成员的启动子区域都包含光响应元件与激素响应元件。共线性分析显示:PGIP基因家族在双子叶植物中较为保守。GO富集分析显示:GrPGIP基因可能在细胞壁中发挥重要作用。10个GrPGIP基因在滇龙胆花冠感温过程中均存在差异表达,推测GrPGIP基因可能参与花冠运动。【结论】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GrPGIP在滇龙胆感温运动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GrPGIP在滇龙胆花冠运动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龙胆 感温运动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 被引量:1
7
作者 明升平 李金 +3 位作者 赵祖军 沈莉芹 余昱 李琴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滇西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滇西北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监测,采集植物标本及图像资料,并通过查阅国内外植物志及相关文献,对标本进行鉴定。本文报道新记录如下:... 滇西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滇西北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监测,采集植物标本及图像资料,并通过查阅国内外植物志及相关文献,对标本进行鉴定。本文报道新记录如下:滇西北新记录属--齿鳞草属,中国大陆新记录的紫花齿鳞草,云南省新记录的银萼龙胆,滇西北新记录的缘腺雀舌木和巍山黄芩,以及这4种植物的野外分布生境情况和彩色图片;完善了紫花齿鳞草的形态描述,并确定其在丽江老君山区域的寄主为长圆鞘箭竹。本次发现的1个新记录属和4个新记录种不仅丰富了滇西北被子植物多样性,而且对云南植物区系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北 新记录 紫花齿鳞草 银萼龙胆 缘腺雀舌木 巍山黄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连续小波变换与卷积注意力模块建立秦艽的定性分析模型
8
作者 周玉 李四海 +1 位作者 李坤鹏 王泽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442,共7页
针对近红外光谱的处理研究大多聚焦于对原始的一维光谱信号直接进行卷积特征抽取,为了更加全面地挖掘光谱数据中的信息,提高分类模型的建模效果,提出了连续小波变换与卷积注意力模块建立秦艽定性分析模型的方法。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将一... 针对近红外光谱的处理研究大多聚焦于对原始的一维光谱信号直接进行卷积特征抽取,为了更加全面地挖掘光谱数据中的信息,提高分类模型的建模效果,提出了连续小波变换与卷积注意力模块建立秦艽定性分析模型的方法。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将一维的信号转换为二维图像表现形式,以得到的小波时频图作为光谱特征,建立具有注意力机制的秦艽近红外光谱的卷积神经网络定性分析模型Att-GoogleNet,并通过翻转、对比度增强以及加入高斯噪声来扩充数据集实现数据增强,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对207个秦艽样品的产地进行分析,Att-GooogleNet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99.6%,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特异度、F1分数均优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连续小波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模型 秦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红花龙胆药材质量综合评价
9
作者 魏林玲 吴宜丹 吴之坤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2,共11页
采用HPLC法对云、贵、川、湘四省共50个产地红花龙胆药材的马钱苷酸、新芒果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芒果苷、异荭草苷等6个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OPLS-DA分析,运用加权TOPSIS法进行综... 采用HPLC法对云、贵、川、湘四省共50个产地红花龙胆药材的马钱苷酸、新芒果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芒果苷、异荭草苷等6个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和OPLS-DA分析,运用加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表明,50份红花龙胆样品中马钱苷酸、新芒果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芒果苷、异荭草苷的含量分别为0.066 4~11.002 1 mg/g、0.199 6~4.057 0 mg/g、0.001 3~2.100 1 mg/g、0.086 1~0.792 3 mg/g、35.010 1~144.642 1 mg/g、0.053 1~2.064 7 mg/g;PCA和OPLS-DA分析结果显示,除LF和FY样品外,其余各批次样品间的离散程度较低,各产地区域归类不明显,与仅对芒果苷进行聚类分析结论一致。马钱苷酸和新芒果苷的VIP值均大于1,说明这两个成分的含量对红花龙胆产地的划分影响较大。TOPSIS法评价结果显示,C_i值在0.065 7~0.673 7之间,不同产地红花龙胆质量差异较大,其中大多以云南产地C_i值最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的红花龙胆质量总体排名靠前,四川、贵州、湖南排后,其中以云南省富源县、禄丰县、五华区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红花龙胆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花秦艽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10
作者 胡星强 郑坤 +1 位作者 叶星 周党卫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1-1171,共11页
为探明管花秦艽(Gentiana siphonantha Maxim.)中可培养内生真菌的种属及其组织分布特性,采用组织分离块法从生长于高寒草甸的管花秦艽中分离内生真菌,基于形态学、ITS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管花秦艽(根、茎... 为探明管花秦艽(Gentiana siphonantha Maxim.)中可培养内生真菌的种属及其组织分布特性,采用组织分离块法从生长于高寒草甸的管花秦艽中分离内生真菌,基于形态学、ITS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管花秦艽(根、茎、叶、花)分离得到76株内生真菌,隶属于7个纲、11个目、19个科、22个属共41种,其中链格孢属(Alternaria)(19.74%)、镰刀菌属(Fusarium)(19.74%)和曲霉属(Aspergillus)(15.79%)为优势菌群。不同组织管花秦艽内生真菌多样性分析表明,根中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茎、花和叶,内生真菌分布具有组织差异,根是其侵染和定殖的主要部位。研究初步揭示了管花秦艽可培养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也为其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花秦艽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秦艽药材质量的化学计量分析
11
作者 刘国雄 马恩耀 +1 位作者 周劲松 方勇兵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69-72,共4页
为评估西北10个批次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药材主产地的质量差异,以不同产区10批次秦艽药材为材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检测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秦艽药材的显微鉴别、薄层鉴别... 为评估西北10个批次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药材主产地的质量差异,以不同产区10批次秦艽药材为材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检测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产地秦艽药材的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0批次秦艽药材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其中甘肃省临潭县的秦艽药材质量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化学计量方法 龙胆苦苷 马钱苷酸 主成分分析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胁迫对红花龙胆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任得强 王仕梅 +1 位作者 李梅 魏升华 《绿色科技》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研究钙胁迫对红花龙胆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的影响,可为喀斯特山区引种驯化和栽培种植提供参考。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CaCl_(2)溶液处理红花龙胆种子,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胚根长等为考察指标,分析钙胁迫... 研究钙胁迫对红花龙胆种子萌发和种苗生长的影响,可为喀斯特山区引种驯化和栽培种植提供参考。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CaCl_(2)溶液处理红花龙胆种子,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胚根长等为考察指标,分析钙胁迫对红花龙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随钙浓度的增加显著下降(P<0.05),钙浓度为150 mmoL/L时,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0。不同钙胁迫处理下的胚根长呈下降趋势,而平均发芽时间和相对盐害率呈上升趋势。红花龙胆种子耐盐性评价可知,红花龙胆种子的耐盐适宜浓度为55.31 mmoL/L,半致死耐盐浓度为91.55 mmoL/L,耐盐极限浓度为149.53 mmoL/L。指出了红花龙胆种子具有一定的适钙性,播种育苗时应根据种植地的盐分组成采取相应措施,以减轻钙胁迫对红花龙胆种子萌发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龙胆 钙胁迫 种子萌发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荫处理的红花龙胆代谢组学研究
13
作者 叶青青 吴之坤 任得强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2期19-23,30,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光照处理下红花龙胆代谢物变化,分析其主要代谢路径,并筛选参与光照胁迫的关键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98个代谢物,其中MS45 vs MS0中共检测到196个差异表达成分,53个表达上调,143个表达下调;MS90 vs MS0中检测到16... 通过研究不同光照处理下红花龙胆代谢物变化,分析其主要代谢路径,并筛选参与光照胁迫的关键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98个代谢物,其中MS45 vs MS0中共检测到196个差异表达成分,53个表达上调,143个表达下调;MS90 vs MS0中检测到165个差异表达成分,59个表达上调,106个表达下调;MS90 vs MS45中共检测到90个差异表达成分,57个表达上调,33个表达下调。富集分析显示,三个比较组共经过6条相同的富集通路,4条显著富集。黄酮类化合物占所检测到总代谢物的48%,黄酮和黄酮醇类占黄酮类化合物的67.4%,黄酮和黄酮醇类是光照胁迫响应中的重要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表明,不同光照处理的红花龙胆代谢物数量差异显著,主要受黄酮和黄酮醇类向上积累模式的影响,是参与红花龙胆对强光照胁迫响应的关键物质。代谢组学方法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分析不同遮荫处理的红花龙胆体内代谢物变化,其代谢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红花龙胆在不同光照处理代谢物变化的规律和生理生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龙胆 代谢组分析 黄酮和黄酮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青藏高原特有植物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的SSR和SNP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尊哲 高庆波 +1 位作者 陈世龙 张发起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752,共6页
利用Illumina HiSeq ^(TM)2500平台对青海省库泽县的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进行高通量测序,共得到SSR序列8 588条,对其SSR重复类型进行分析;三核苷酸重复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占54.7%(4696);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类型占41.3%(354... 利用Illumina HiSeq ^(TM)2500平台对青海省库泽县的蓝玉簪龙胆(Gentiana veitchiorum)进行高通量测序,共得到SSR序列8 588条,对其SSR重复类型进行分析;三核苷酸重复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占54.7%(4696);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类型占41.3%(3543);四核苷酸重复类型,五核苷酸重复类型和六核苷酸重复类型所占的比例较少(共占4%)。在二核苷酸重复类型中AT/TA重复类型所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9.85%和9.5%。在微卫星中重复单元的长度大小和重复次数成负相关,并且微卫星的总长度与重复单元的长度成正相关。在蓝玉簪龙胆的花(GP-F)和叶(GP-L)中分别得到253 789和249 417个SNP位点,其中在非编码区上的比例为51.29%和51.96%。分析发现蓝玉簪龙胆SNP位点在编码区中同义转换所占的比例(48.63%和47.96%)要远远高于非同义转换的比例(0.08%和0.08%),可能与功能基因序列相对稳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玉簪龙胆 高通量测序 微卫星 单核苷酸多态性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龙胆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建立研究
15
作者 刘宇月 卢泽文 +1 位作者 梁琴 任得强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3期94-98,共5页
筛选诱导红花龙胆愈伤组织的适宜外植体、最佳消毒处理以及激素浓度,可为建立红花龙胆高效、稳定的诱导体系提供参考。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设计L12(2~23~1)正交试验,设置不同外植体、不同次氯酸钠浓度与不同处理时间的消毒处理方法(浓... 筛选诱导红花龙胆愈伤组织的适宜外植体、最佳消毒处理以及激素浓度,可为建立红花龙胆高效、稳定的诱导体系提供参考。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设计L12(2~23~1)正交试验,设置不同外植体、不同次氯酸钠浓度与不同处理时间的消毒处理方法(浓度:5%、8%;时间:5、8、10 min),计算外植体的死亡率、污染率。以及不同IBA和不同2,4-D激素浓度(0.1、0.3、0.5、0.7、0.9、1.2、1.5、1.8 mg/L)处理,计算外植体的成活率,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12个正交试验中,影响红花龙胆外植体污染率和死亡率的因素比较为:次氯酸钠浓度(R=108.4)>外植体(R=47.2)>时间(R=26.1)和次氯酸钠浓度(R=108.4)>外植体(R=80.1)>时间(R=44.9),次氯酸钠浓度为关键因素。叶片的消毒处理优于茎的消毒处理,即红花龙胆的叶片用5%次氯酸钠处理10 min的消毒处理是最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与消毒方法。0.5 mg/L IBA和0.5 mg/L 2,4-D处理红花龙胆叶片的成活率分别为85.3%和48.7%,T检验表明两组数据达到极显著差异。指出叶片是红花龙胆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最佳消毒处理方法为5%次氯酸钠浓度处理10 min, 0.5 mg/L IBA为最适宜诱导愈伤组织的激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龙胆 愈伤组织诱导体系 正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tiopicroside, originated from 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possesses antiarthritic efficacy in 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 rats 被引量:1
16
作者 Ya-nan HUAN Lei-ming ZHANG +4 位作者 Yong-ying LU Mei-ling WANG Yan-fei HAO Mao-jing ZHU Feng-hua FU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7-287,共1页
OBJECTIVE This work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rheumatoid arthritic effect of gentio.picroside from 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using an animal model of adjuvant induced arthritis.METH.ODS Adjuvant arthritis was indu... OBJECTIVE This work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rheumatoid arthritic effect of gentio.picroside from 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using an animal model of adjuvant induced arthritis.METH.ODS Adjuvant arthritis was induced in fifty SD male rats,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n=10):control(0.5% CMC-Na) group,AIA(rats with CFA) group,dexamethasone(1 mg·kg^(-1)) group,gentiopicroside(50 mg·kg^(-1)) group,and gentiopicroside(100 mg·kg^(-1)) group.Rats were administered intragastrically with drugs or CMC-Na once a day for a period of 2 weeks.Paw swelling,arthritic index,histological changes were assessed to evaluate the anti-arthritic effect.Weight growth,spleen and thymus index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in.RESULTS Gentiopicroside at dose of 100 mg·kg^(-1)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secondary paw swelling(P<0.05) and arthritis index(P<0.05),decreased synovial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synovial hyperplasia and bone erosion.Furthermore,gentiopicroside showed no immunosup.pressive adverse effects in body weight,index of spleen and thyums compared with dexamethasone administration(P<0.05,P<0.01).CONCLUSION Gentiopicroside possessed anti-arthritic efficacy in AIA rats without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风湿 治疗方法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叶龙胆(Gentiana lawrencei var.farreri)ITS序列杂合性与遗传分化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鹏程 林清银 孙姗姗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7,共4页
线叶龙胆(Gentiana lawrencei var.farreri)是龙胆属的常见种之一,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具有药用与观赏价值。ITS是重要的分子标记之一,可用于植物群体遗传与进化研究;然而由于其杂合性较高,为后续分析带来一定困难。以线叶龙胆7个居群... 线叶龙胆(Gentiana lawrencei var.farreri)是龙胆属的常见种之一,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具有药用与观赏价值。ITS是重要的分子标记之一,可用于植物群体遗传与进化研究;然而由于其杂合性较高,为后续分析带来一定困难。以线叶龙胆7个居群共39个个体为对象,通过基因克隆与测序,共得到81条序列,鉴定出76个单倍型。结果表明ITS序列在线叶龙胆中存在很高的杂合性,居群遗传多样性高;且遗传变异的87.61%来自居群内,仅有12.39%来自于居群间。在鉴定的单倍型中,97.36%为单个个体所特有,个体间很少共享同一种单倍型;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单倍型无法聚成高支持率的支系。研究揭示了线叶龙胆ITS序列存在高度杂合性,可为龙胆属的进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叶龙胆 ITS 杂合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响应面-满意度函数优化秦岭龙胆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海燕 侯敏娜 +5 位作者 陈衍斌 王珊 刘艳红 彭修娟 王青 刘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3期162-166,215,共6页
[目的]优化秦岭龙胆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共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最佳因素水平,采用响应面-满意度函数优选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频率对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秦岭龙胆中2个成分的共提最优... [目的]优化秦岭龙胆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共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最佳因素水平,采用响应面-满意度函数优选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频率对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秦岭龙胆中2个成分的共提最优条件为提取时间26 min、料液比1∶21(g:mL)、超声频率58 kHz,在此条件下,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的提取率分别为0.312%、0.258%,分别与预测值(0.326%、0.270%)接近。[结论]响应面-满意度函数可用于秦岭龙胆中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共提取工艺的优化,该方法快速、简单、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龙胆 龙胆苦苷 獐牙菜苦苷 响应面法 满意度函数 共提取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秦巴特色中药材的历史沿革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晔 郝晗 +7 位作者 耿欣 贾梦辛 张新新 王美 杨洋 李扬 王四旺 郑晓晖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7-784,共18页
秦巴地区特有的气候与水土环境使陕西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陕西自古就是重要的中药材适生区,有“天然药库”“秦地无闲草”等美誉,道地中药材有杜仲、秦艽、丹参和黄姜等。道地性的内核是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共同演化造... 秦巴地区特有的气候与水土环境使陕西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陕西自古就是重要的中药材适生区,有“天然药库”“秦地无闲草”等美誉,道地中药材有杜仲、秦艽、丹参和黄姜等。道地性的内核是自然环境与生态条件共同演化造就了中药材的性质与功效,为了从千年临床用药经验和研究中全面认识秦巴特色中药材,本研究通过古籍资料考证结合现代研究,选取不同种属3种秦巴特色中药材杜仲、秦艽和黄姜对采收加工、性味归经、炮制提取、化学成分、功效主治、新药研发进行了梳理归纳,探析道地性的物质基础,科学阐释其作用机制,为合理利用、科学开发秦巴特色中药材提供思路,为创新中国药的现代化研发提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秦艽 黄姜 道地性 秦巴特色中药材 创新中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山区龙胆草栽培技术
20
作者 王嘉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47-48,共2页
本文简介了龙胆草的生物学特性,并从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在辽东山区其栽培技术。
关键词 辽东山区 龙胆草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