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5—2015年甘肃省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栾振斌 宁和平 +5 位作者 姚瑞 贺海燕 徐璐 张亚敏 郭俊彬 张榆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3期124-129,共6页
根据甘肃省境内35个气象台站1965—2015年的逐日降水观测数据,通过统计春、夏、秋、冬及全年的累计降水量,计算出四季及全年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值,并采用EOF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时空分解,研究SPI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从而分... 根据甘肃省境内35个气象台站1965—2015年的逐日降水观测数据,通过统计春、夏、秋、冬及全年的累计降水量,计算出四季及全年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值,并采用EOF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时空分解,研究SPI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从而分析甘肃省50年来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整个区域范围内特征向量均为正值,表明1965—2015年甘肃省旱涝变化整体同步,即一致性变涝或变旱;从时间系数演变来看,四季分布不均匀,极值相差较大,1965—2015年春、秋、冬季气候向湿润转变,夏季有向干旱发展的趋势,干旱多发生在甘肃省的西北、东南地区,且夏季干旱范围最大;1965—2015年甘肃省全年旱涝情况呈现由干旱到湿润的气候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时空分布特征 eof分析方法 甘肃省 1965—201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旱涝等级划分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7
2
作者 普布卓玛 周顺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0-216,共7页
利用西藏22个站点1969-1998年逐日降水资料, 采用d指数旱涝等级方法, 按夏季(5~9月)、 初夏(5~6月)、 盛夏(7~8月)时段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采用EOF分析方法对全区22个站点旱涝等级场展开分解,... 利用西藏22个站点1969-1998年逐日降水资料, 采用d指数旱涝等级方法, 按夏季(5~9月)、 初夏(5~6月)、 盛夏(7~8月)时段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采用EOF分析方法对全区22个站点旱涝等级场展开分解, 得出西藏地区的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主要类型和周期, 而且对西藏地区夏季(5~9月)的旱涝做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旱涝等级 时空间分布特征 逐日降水资料 eof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6—2010年辽西地区玉米气候适宜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宋英男 李颖 +1 位作者 任学慧 林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6-315,共10页
以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及辽西地区4市8站近50 a(1956—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插值、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和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时期气候适宜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气... 以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及辽西地区4市8站近50 a(1956—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插值、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和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时期气候适宜度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气候变化过程中辽西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对玉米生长的适宜程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 a,辽西地区玉米全生育期的降水、日照及综合气候适宜度呈逐年下降趋势,除开花期综合气候适宜度呈上升趋势外,播种、出苗、成熟期综合气候适宜度均呈下降趋势;2)在空间分布上,辽西玉米全生育期的温度适宜度、日照适宜度,播种、成熟期的综合气候适宜度分别表现出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由西向东南和东北、由东北向西南递增,而出苗期综合气候适宜度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和东北递减;全生育期的降水适宜度、综合气候适宜度和开花期的综合气候适宜度由北向南均呈现"低-高-低-高"的带状分布特征,播种、出苗和开花期限制因素分别为降水、日照和日照;3)EOF分析发现,辽西地区玉米全生育期综合气候适宜度距平百分率在空间上表现为西南向东北微幅递减;在时间上,小波分析发现辽西玉米综合气候适宜距平百分率第1特征向量的时间系数存在14-30 a、8-14 a、3-7 a的3类尺度的震荡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育期 气候适宜度 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eof) 小波变换 辽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