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7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魏颖 杨学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7-387,共11页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1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ApoE基因型检测结果分为ApoEε2组45例(... 目的探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4年1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ApoE基因型检测结果分为ApoEε2组45例(ε2/ε2、ε2/ε3基因型)、ApoEε3组98例(ε3/ε3基因型)、ApoEε4组67例(ε3/ε4、ε4/ε4基因型),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血脂水平及脑氧代谢指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脑氧代谢指标的关系,并分析不同基因型的血脂水平与氧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n=54)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n=156),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血脂水平及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血脂水平及脑氧代谢指标水平与腹腔镜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剂量反应关系;估算ApoE基因多态性和脑氧代谢指标与腹腔镜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ApoE基因多态性和脑氧代谢指标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交互作用。结果210例经腹腔镜全麻的手术患者中,ε3等位基因频率最高,占71.67%,ε2与ε4等位基因分别占11.90%、16.43%;ε3/ε3基因型占比最高为46.67%(98/210),其余由高到低分别为ε3/ε4(65/210)、ε2/ε3(40/210)、ε2/ε2(5/210)、ε4/ε4(2/210)。比较不同基因型组血脂水平可知,ApoEε4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ApoEε2组和ApoEε3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ApoEε2组和ApoEε3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不同基因型组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可知,ApoEε4组患者的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氧含量差(DajvO_(2))高于ApoEε2组和ApoEε3组,脑氧摄取率(COER)、颈内静脉球血氧含量(CjvO_(2))、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_(2))均低于ApoEε2组和ApoEε3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C、TG、LDL-C、HDL-C、COER、DajvO_(2)、CjvO_(2)、SjvO_(2)均与ApoEε2型和ApoEε3型无相关关系,而与ApoEε4型存在相关关系。TC、TG、LDL-C、DajvO_(2)与ApoEε4型呈正相关,HDL-C、COER、CjvO_(2)、SjvO_(2)与ApoEε4型呈负相关(均P<0.05)。不同基因型下TC、TG、LDL-C水平与COER、CjvO_(2)、SjvO_(2)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DajvO_(2)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HDL-C水平与COER、CjvO_(2)、SjvO_(2)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与DajvO_(2)呈显著正相关(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在ApoE基因多态性、TC、TG、LDL-C、HDL、COER、DajvO_(2)、CjvO_(2)、SjvO_(2)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TC、高TG、ApoEε4基因型是腹腔镜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COER、高SjvO_(2)是腹腔镜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TC、TG、LDL-C、HDL、COER、DajvO_(2)、CjvO_(2)、SjvO_(2)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0.05),TC、TG、LDL-C、DajvO_(2)与腹腔镜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呈正相关关系,HDL-C、COER、CjvO_(2)、SjvO_(2)与腹腔镜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呈负相关关系。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交互作用分析显示,ApoEε4基因型与COER、DajvO_(2)、CjvO_(2)、SjvO_(2)均有交互作用。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腹腔镜全麻手术患者脑氧代谢相关,其中ApoEε4基因型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高于ApoEε2型和ApoEε3型,临床应对ApoEε4基因型患者加强术中脑氧监测,并针对患者的基因分型实施更精准的个体化麻醉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腹腔镜全麻手术 脑氧代谢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抗原表位的鉴定
2
作者 林琪虹 李长尧 +2 位作者 张朝霞 宋厚辉 翁长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为制备猪瘟病毒(CSFV)鼠源E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重组E2蛋白(rE2),将其免疫BALB/c小鼠后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1株能够稳定分泌E2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3D5。经MAb... 为制备猪瘟病毒(CSFV)鼠源E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了重组E2蛋白(rE2),将其免疫BALB/c小鼠后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到1株能够稳定分泌E2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3D5。经MAb亚类鉴定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3D5 MAb为IgM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3D5 MAb与293T细胞中过表达的E2蛋白及CSFV感染猪肾细胞(PK-15细胞)后(感染后不同时间)天然表达E2蛋白的反应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3D5 MAb与PK-15细胞中天然表达E2蛋白的反应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E2蛋白的293T细胞和感染CSFV的PK-15细胞中(感染后12 h)均出现了40 ku左右的特异性条带。IFA结果显示,感染CSFV的PK-15细胞中出现红色荧光。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3D5 MAb均能够与过表达的和天然表达的E2蛋白有较强的反应性。利用一系列表达截短的重组E2片段,通过western blot鉴定3D5 MAb识别的抗原表位,结果显示,E2蛋白氨基酸序列中的157REKPFPHRMD167为3D5 MAb的抗原表位。本研究首次制备了CSFV E2蛋白的MAb,并对其进行了表位鉴定,为进一步深入研究CSFV E2蛋白的结构、功能、抗原表位的筛选及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机制和治疗
3
作者 陈是燏 林志成 +8 位作者 应佳芹 李婉怡 刘志涛 方甜园 周钰愉 张楚霞 谢凯 徐淑君 李丽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91,共2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痴呆中最常见疾病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患病率正在迅速增加。在越来越多的遗传风险因素中,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最普遍和最强的风险因素,在AD病例中约占3/4。ApoE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痴呆中最常见疾病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患病率正在迅速增加。在越来越多的遗传风险因素中,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最普遍和最强的风险因素,在AD病例中约占3/4。ApoE是中枢神经系统脂质和胆固醇代谢的关键蛋白质,有三种不同亚型:ApoE2、ApoE3和ApoE4,其中ApoE4是AD发病的高风险因素。ApoE4不仅影响神经胶质细胞中脂质的外排和分布,同时还影响神经元的脂质代谢,导致脂质稳态失衡。ApoE参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加工,促进早期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和斑块沉积。ApoE4还降低Tau蛋白溶解度,促使Tau异常磷酸化和聚集,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且表达ApoE4的脑区更易受到Tau扩散的影响。ApoE4通过激活NF-κB炎症通路,使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转变为促炎表型,分泌促炎因子和氧化介质,诱发神经炎症。总而言之,ApoE通过影响Aβ斑块、Tau病理、神经炎症、神经可塑性及血脑屏障(BBB)等多途径参与AD神经病理,共同助推疾病进展。抗ApoE4抗体可以降低Aβ斑块的形成和神经炎症;二甲双胍、雷帕霉素、依诺肝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他莫西芬等已批准使用的药物,显示出具有降低ApoE4和改善AD病理的潜力;使用反义寡核苷酸(ASO)和双链干扰小RNA(siRNA)技术的基因疗法,通过降低ApoE4的表达,可减缓AD病理。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ApoE2基因疗法通过在室管膜中表达ApoE2,以中和ApoE4的负面影响。中药白藜芦醇和水景苷通过ApoE修饰的脂质体纳米给药系统递送,提高了药物的BBB穿透性,为AD治疗提供了新手段。此外,通过靶向ApoE4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间接调节ApoE4的表达水平,为AD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梳理近年来ApoE及其亚型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综述了抗ApoE的潜在治疗策略,以期为未来基于ApoE疗法对抗AD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载脂蛋白e 脂质稳态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神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E^(rns)和E2蛋白的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的建立
4
作者 向蕊 朱利塞 +3 位作者 赵小刚 应碧云 王贵平 贾爱卿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本研究利用原核系统表达了猪瘟病毒(CSFV)E^(rns)和E2串联蛋白,通过切胶纯化的方法得到高纯度的目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ELISA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验,与商品化试剂盒以及IFA试验进... 本研究利用原核系统表达了猪瘟病毒(CSFV)E^(rns)和E2串联蛋白,通过切胶纯化的方法得到高纯度的目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过各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ELISA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检验,与商品化试剂盒以及IFA试验进行平行比较,评估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建立了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好、准确率高且适用于临床猪瘟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蛋白 e^(rns)蛋白 串联表达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蛋白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先兆子痫的关联研究
5
作者 周韵哲 苗竣翔 +2 位作者 韦杰桦 陈立章 王婷婷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42-2148,共7页
背景先兆子痫(PE)是一种致命的多系统疾病,严重威胁妇女和胎儿的健康。目的探索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为PE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招募2020年10月... 背景先兆子痫(PE)是一种致命的多系统疾病,严重威胁妇女和胎儿的健康。目的探索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和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为PE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招募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和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就诊的202例PE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在该院产检且血压正常的4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CND1和CCNE1基因多态性与PE发生的关联,并计算调整后比值比(aOR)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叉生分析探索基因-基因相加交互作用与PE的关联。使用3DSNP数据库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功能注释。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CND1 rs1352075位点携带CT/TT基因型孕妇发生PE的风险低于CC基因型(显性模型:aOR=0.44,95%CI=0.20~0.96,P<0.05)。CCNE1 rs32180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孕妇发生PE的风险高于CC/GC基因型(隐性模型:aOR=4.31,95%CI=1.16~16.04,P<0.05)。3DSNP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rs1352075和rs3218070染色质开放区域中,与血管以及胎盘形成相关的细胞调控因子结合位点占比较高。交互作用分析显示,rs1352075和rs3218070位点间的相加交互作用与PE发生无关。结论CCND1 rs1352075位点携带CC基因型和CCNE1 rs32180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可能与PE发生风险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兆子痫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蛋白e1 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合并肺炎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吴莹姣 姜波涛 +3 位作者 谭红 张艺博 彭旭 陈婵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51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住院期间并发肺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长沙市第一医院神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脑梗死并发肺炎患者220...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住院期间并发肺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长沙市第一医院神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脑梗死并发肺炎患者220例,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64例和轻症组156例;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检测血清IL-10与ApoE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IL-10-1082G/A、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重症组血清IL-10、ApoE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血清IL-10、ApoE对急性脑梗死住院期间合并重症肺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694、0.752,二元logistic回归拟合联合预测的AUC为0.893,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2组IL-10-1082G/A基因型(GG/GA/AA)和等位基因(G、A)频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G等位基因发生重症感染的风险升高(OR=3.351,95%CI:1.885~5.955,P=0.000)。2组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0、ApoE水平对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并发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IL-10-1082G/A基因多态性与肺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携带G等位基因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医疗相关肺炎 白细胞介素10 载脂蛋白e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E2蛋白夹心ELISA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7
作者 李建 孙文 +9 位作者 喻亚雄 张飞雁 张敏 周玉双 王璐瑶 王碧群 于义娟 牟林琳 张栋梁 刘项羽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以纯化的兔多抗作为包被用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鼠单抗作为检测用抗体,以大肠杆菌表达的猪瘟病毒E2蛋白作为标准品,建立了猪瘟病毒E2蛋白夹心ELISA抗原定量方法。结果表明,兔多抗最佳包被浓度为4μg/mL,最佳封闭液为含1%牛血清白蛋... 以纯化的兔多抗作为包被用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鼠单抗作为检测用抗体,以大肠杆菌表达的猪瘟病毒E2蛋白作为标准品,建立了猪瘟病毒E2蛋白夹心ELISA抗原定量方法。结果表明,兔多抗最佳包被浓度为4μg/mL,最佳封闭液为含1%牛血清白蛋白的磷酸盐溶液,最佳反应时间为60 min,最佳二抗稀释度为1∶3200,最佳反应时间为60 min。研究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最低检出限为39 ng/mL,与猪其他病原无交叉反应,可用于猪瘟病毒相关产品的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e2蛋白 eLIS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原核表达
8
作者 王家宇 张弛 +2 位作者 王林 张朕鹏 刁有江 《家禽科学》 2025年第7期17-23,I0006,I0007,共9页
E蛋白是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的主要抗原。为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该抗原,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已发表的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序列,通过基因合成技术将E基因连接到克隆载体;在此基础上,运用同源重组技术使E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 E蛋白是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的主要抗原。为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该抗原,本研究参照GenBank中已发表的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序列,通过基因合成技术将E基因连接到克隆载体;在此基础上,运用同源重组技术使E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进行重组,构建重组质粒pET28a-TMUV-E,并将该质粒转化至BL21(DE3)表达菌株,在IPTG诱导培养下表达重组蛋白。SDS-PAGE结果分析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54.58kDa,与预期蛋白条带大小基本一致;为获取更纯净的目的蛋白以满足下游试验需求,本研究对表达获得的E蛋白进行了融合蛋白的Ni柱亲和纯化;纯化结果表明,目的蛋白全部结合到层析柱,SDS-PAGE显示目的蛋白纯化效果良好,无杂带。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载体pET28a-TMUV-E,且E蛋白可在大肠杆菌中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e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鸭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与E蛋白序列分析
9
作者 宋莎莎 肖发沂 +2 位作者 马娅妮 李晓晗 李婧 《山东畜牧兽医》 2025年第5期1-3,6,共4页
为检测山东潍坊某鸭场樱桃谷肉鸭出现的站立不稳、倒地无法起身、行走缓慢等症状的原因,通过采集病料样品,利用RT-PCR、鸡胚培养和病毒基因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将阳性病料样品接种到9日龄SPF鸡胚,连续进行3代的盲传... 为检测山东潍坊某鸭场樱桃谷肉鸭出现的站立不稳、倒地无法起身、行走缓慢等症状的原因,通过采集病料样品,利用RT-PCR、鸡胚培养和病毒基因同源性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将阳性病料样品接种到9日龄SPF鸡胚,连续进行3代的盲传后,鸡胚开始出血并最终死亡,剖检后发现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进一步的RT-PCR成功扩增到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E蛋白序列,病毒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E蛋白序列与国内DTMUV-AH2011株在亲缘关系上最为接近,其核苷酸相似性高达99.5%,表明成功分离到了一株DTMUV,并命名为DTMUV-2022-WF,为DTMUV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分离鉴定 致病性 e蛋白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联合临床相关指标预测阿尔兹海默病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天晨 杨卉 +1 位作者 梁艳 杨永刚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 以载脂蛋白E(ApoE)为基础,结合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常见指标,构建阿尔兹海默病发病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从南京市中医院大数据平台中,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两年时间内,阿尔兹海默病患者61例,模糊匹配健... 目的 以载脂蛋白E(ApoE)为基础,结合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常见指标,构建阿尔兹海默病发病风险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从南京市中医院大数据平台中,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两年时间内,阿尔兹海默病患者61例,模糊匹配健康体检者111例。利用LASSO回归筛选危险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10折交叉进行区分度验证,bootstrap法进行校准度验证,临床决策曲线评判预测模型的临床指导性,最后以列线图可视化呈现临床预测模型。结果 筛选出12个变量,最终纳入4个危险因素:年龄、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3)、性别、ApoE。全样本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10折交叉9次验证后ROC曲线下平均面积为0.864;采用Bootstrap法抽样及Hosmer-Lemeshow校准度检验,结果χ^(2)=6.496,P=0.592>0.05。临床决策曲线阈值概率区间为1%~88.6%。结论 利用年龄、游离三碘甲状腺素、性别、 ApoE构建的临床预测模型对患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可以预警阿尔兹海默病,开展早期预防干预,减缓该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阿尔兹海默病 预测模型 载脂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E2蛋白的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丹 黄小洁 +5 位作者 吴华伟 孙淼 陈延飞 秦义娴 侯力丹 薛麒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 为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2蛋白,将纯化后的E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用方阵滴定方法对影响ELISA的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BVDV E2蛋白,Western blot证实目的蛋白可与BV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优化结果显示,E2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最佳封闭液为1%明胶,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400,最佳血清作用方式为37℃作用30 min,酶标抗体的最佳作用方式为1∶2000稀释、37℃作用30 min,最佳底物作用时间为室温20 min,阳性临界值为OD 450≥0.423。与血清中和试验法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7.8%,板内和板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与牛常见病毒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说明建立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大批量样本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e2蛋白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冬玲 陈奎生 +3 位作者 赵志华 张红新 张岚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探讨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7... 目的:探讨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A1蛋白阳性表达率(71.4%)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2.4%,P<0.05),而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34.7%)低于正常黏膜组织(65.3%,P<0.05)。MTA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MTA1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密切相关,2者联合检测可望成为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MTA1 e—cadherin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中E-cadherin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震 吕长虹 +1 位作者 司海鹏 李圆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Ecadherin(Ecad)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体积、激素分泌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和nm23基因蛋白在23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4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和nm23的表达在侵袭性垂体腺...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Ecadherin(Ecad)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体积、激素分泌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和nm23基因蛋白在23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24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和nm23的表达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低于非侵袭性组(P<0.05),Ecad表达在非分泌型垂体腺瘤组低于分泌型组且与肿瘤体积呈负相关(P<0.05),Ecad与nm23表达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Ecad与nm23表达降低可能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Ecad表达降低可能影响垂体腺瘤细胞分化和促进细胞增殖,Ecad和nm23可作为评估垂体腺瘤侵袭能力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herin 蛋白表达 肿瘤生物学行为 侵袭性垂体腺瘤 e-cad NM23基因蛋白 免疫组化S-P法 NM23表达 肿瘤体积 非侵袭性 表达降低 cad表达 生物学指标 激素分泌 方法应用 非分泌型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侵袭能力 瘤组织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4
作者 胡丽霞 汪超 +4 位作者 盛晓安 肖大树 施险峰 彭万仁 孙国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22-1228,共7页
目的:研究波形蛋白(Viment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56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以及病历资料,用免... 目的:研究波形蛋白(Viment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56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以及病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qPCR分别检测癌组织中Vimentin、E-cadhe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析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的独立因素,用Spearman分析Vimentin与E-cadher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分析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对预后的诊断。结果:56例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76.79%和19.64%;其中47例(47/56,83.93%)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46例(46/56,82.14%)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Vimentin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阴性表达均有关(均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阴性表达均有关(均P<0.05)。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阴性表达均是促进Vimentin和E-cadherin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Vimentin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Vimentin蛋白高表达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67.44%,E-cadherin蛋白低表达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68.89%。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高表达和E-cadherin低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与预后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波形蛋白 e-钙黏蛋白 临床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及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8
15
作者 马平川 何宏月 +3 位作者 王芳 范晓东 林琬君 朱颖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观察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及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AOC)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EAOC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0例EAOC组织、30例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E-cad... 目的:观察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及Snail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AOC)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EAOC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30例EAOC组织、30例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及Snai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N-cadherin及Snail蛋白在EAO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83.3%、90.0%,在EMs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33.3%、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AOC组织中,E-cadherin蛋白呈低表达,N-cadherin及Snail蛋白呈高表达,E-cadherin、Ncadherin及Snail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E-cadherin、N-cadherin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nail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示,E-cadherin蛋白与N-cadherin、Snail蛋白在EAOC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16,P<0.05;r=-0.457,P<0.05),Snail蛋白与N-cadherin蛋白在EAOC中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67,P<0.05)。结论:E-cadherin、N-cadherin及Snail蛋白均参与EAOC病变的进展,Snail可能通过调控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进而调控异位子宫内膜的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促进EAOC的发生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 上皮间质转化 e-cadherin蛋白 N-cadherin蛋白 SNAIL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和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鲁海珍 刘尚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8-461,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钙粘附素(E-cadherin)和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2的表达,探讨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与癌旁黏膜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胃癌组织121例及118例和癌旁组织113例及111例... 目的:研究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钙粘附素(E-cadherin)和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2的表达,探讨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与癌旁黏膜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胃癌组织121例及118例和癌旁组织113例及111例。分别检测E-cadherin及COX-2,并分析二者蛋白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指标相关性。结果:胃癌E-cadherin阳性率为76.9%(93/121),其表达降低与肿瘤大体分型(P=0.014)、Lauren分型(P<0.001)、肿瘤分化(P=0.004)及pTNM分期(P=0.024)等显著相关,分化差分期晚的肿瘤E-cadherin表达要显著低于分化好分期早的肿瘤。癌旁黏膜组织E-cadherin均呈阳性表达,与肿瘤无显著相关。COX-2蛋白阳性率为38.1%(45/118),其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48),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高,与其它病理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cadherin及COX-2分别从肿瘤分化、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预测胃癌患者预后,二者互补,联合应用可做为临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e—cadherin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癌恶性钙化乳腺钼靶摄片征象特征与TWIST蛋白、VEGF及E-cadherin的表达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梅 陈伟贤 +2 位作者 张晓兰 薛姣 高海燕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4-940,共7页
背景与目的:现阶段国内女性群体中原发性乳腺癌发生率呈逐渐提升趋势,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对原发性乳腺癌恶性钙化钼靶摄片征象特征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 背景与目的:现阶段国内女性群体中原发性乳腺癌发生率呈逐渐提升趋势,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对原发性乳腺癌恶性钙化钼靶摄片征象特征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表达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以便于为临床诊治提供针对性指导。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43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均于术前接受乳腺钼靶摄片检查,并在术后接受了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本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243例患者中,恶性钙化118例,无恶性钙化125例;通过分析,Twist蛋白和乳腺癌恶性钙化的发生、形态以及数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乳腺癌组织内Twist蛋白阳性表现与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Twist蛋白阳性表现与E-Cad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Twist蛋白、VEGF、E-Cad表达可为乳腺癌恶性钙化钼钯摄片诊断提供生物学基础,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乳腺癌 恶性钙化 乳腺钼靶摄片 TWIST蛋白 血管皮肉生长因子 钙黏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COX-2与p53、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吴卉娟 刘少扬 +2 位作者 江大琼 曾俊 龚玲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68-571,共4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2 (COX 2 )的表达与 p5 3、E 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1例宫颈癌和 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COX 2、p5 3、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COX 2、p...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2 (COX 2 )的表达与 p5 3、E 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1例宫颈癌和 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COX 2、p5 3、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COX 2、p5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 (P <0 .0 1) ,而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宫颈上皮 (P <0 .0 1) ;COX 2的高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 (P <0 .0 5 ) ,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COX 2表达阳性组 p5 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X 2表达阴性组 (P <0 0 5 ) ,COX 2表达阳性组的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则低于相对应阴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COX 2、p5 3、E cadherin可能起重要作用。COX 2通过使抑癌基因p5 3失活 ,降低细胞黏附分子E cadherin的水平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P53 e-cadherin 蛋白表达 环氧合酶-2 抑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中Wnt5a、β-caten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晓红 周航波 +3 位作者 马恒辉 周志毅 陆珍凤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Wnt5 a、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及EnVision方法,检测30例HCC(包括10例尸检样本)癌旁、癌组织中Wnt5a、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合Ki-67进行... 目的初步探讨Wnt5 a、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及EnVision方法,检测30例HCC(包括10例尸检样本)癌旁、癌组织中Wnt5a、β-caten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合Ki-67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于癌旁组织,83%(25/30)的HCC癌组织内Wnt5a蛋白低或缺失表达(P<0.001),其异常表达还相关于高的肿瘤分期(P=0.010)、高的Ki-67指数(P=0.013),以及β-catenin(P=0.025)和E-cadherin(P=0.003)的膜下降表达。癌组织中β-catenin膜下降表达相关于E-cadherin的膜下降表达(P=0.047)。80%(24/30)HCC癌组织中E-cadherin膜下降表达,相关于高的肿瘤分期(P=0.048)、高的K i-67指数(P=0.042)和尸检组肿瘤转移的发生(P=0.033)。结论Wnt5a缺失表达是HCC进展中的频发事件,并相关于β-catenin和E-cadherin的异常表达。Wnt5a在HCC中发挥肿瘤抑制基因样的作用,该蛋白极可能是一个有用的HCC预后不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WNT5A Β-CATeNIN e-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cadherin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东哲 赵梅芬 +1 位作者 宋少伟 郭克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相关性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Western blot法检测16例胰腺导管腺癌和配对癌旁组织TMPRSS4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MPRSS4)和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相关性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Western blot法检测16例胰腺导管腺癌和配对癌旁组织TMPRSS4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胰腺导管腺癌标本和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TMPRSS4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胰腺导管腺癌组织TMPRSS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E-cadherin蛋白表达癌旁组织明显高于癌组织(P<0.01);TMPRSS4蛋白阳性表达和E-cadherin表达缺失与胰腺导管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TMPRSS4和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19,P=0.002)。结论 TMPRSS4及E-cadherin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缺失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2种蛋白有助于提高胰腺癌恶性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 e-cadherin 胰腺导管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