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解剖观察、组织切片及人工催情等方法,研究芙蓉鲤鲫(Cyprinus capiofurong.♀×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的性腺发育及繁殖性能。结果显示:解剖观察,芙蓉鲤鲫性腺发育异常的个体占83.64%,性腺外观基本正常的个体占16.36%...采用解剖观察、组织切片及人工催情等方法,研究芙蓉鲤鲫(Cyprinus capiofurong.♀×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的性腺发育及繁殖性能。结果显示:解剖观察,芙蓉鲤鲫性腺发育异常的个体占83.64%,性腺外观基本正常的个体占16.36%。组织学观察,芙蓉鲤鲫性腺可分三类:两性嵌合体占21.13%,其中以精巢为主的16.90%,以卵巢为主的4.23%,它们性腺发育迟缓,在繁殖季节成熟系数也没有明显变化,性腺多为一侧发育或两侧不对称,两种性腺细胞均不能成熟;雌性个体占40.84%,在生殖季节卵巢可发育到第IV时相,但未见其细胞核发生偏移;雄性个体,占38.03%,在生殖季节只能发育到精子细胞阶段,不能产生成熟的精子。经人工催产,芙蓉鲤鲫少部分个体有发情产卵行为但不能正常受精。结果表明芙蓉鲤鲫为两性败育类型。展开更多
用分别含20%(低)、40%(高)葡萄糖和糊精的等氮(粗蛋白为35%风干物质)等能(16.4kJ/g)饲料饲养平均尾重为(2.40±0.16)g澎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Pengze 16周,研究饲料糖种类和水平对鲫鱼生长、抗氧化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镉耐...用分别含20%(低)、40%(高)葡萄糖和糊精的等氮(粗蛋白为35%风干物质)等能(16.4kJ/g)饲料饲养平均尾重为(2.40±0.16)g澎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Pengze 16周,研究饲料糖种类和水平对鲫鱼生长、抗氧化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镉耐受性的影响,探讨鲫鱼对糖的利用能力及糖的生理功效。另用相同的饲料在相似的条件下饲养初重为(7.14±0.85)g的鲫鱼8周后胸腔注射12.5mg/kg体重的氯化镉溶液,观察其24h的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饲料糖种类和水平都没有对鲫鱼的生长、脾指数和肝指数造成显著影响。高糖组糖化血红蛋白GHb值较高(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SOD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各组差异不显著,肝胰脏的T-AOC为葡萄糖组显著高于糊精组(P<0.05)。补体溶血活性、血浆溶菌酶活性各组差异不显著。红细胞脆性高糖组显著低于低糖组(P<0.05)。镉染毒存活率各组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提示40%饲料糖对鲫鱼生理功能没有不良影响,一定量的饲料糖有利于提高鲫鱼的抗氧化力。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解剖观察、组织切片及人工催情等方法,研究芙蓉鲤鲫(Cyprinus capiofurong.♀×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的性腺发育及繁殖性能。结果显示:解剖观察,芙蓉鲤鲫性腺发育异常的个体占83.64%,性腺外观基本正常的个体占16.36%。组织学观察,芙蓉鲤鲫性腺可分三类:两性嵌合体占21.13%,其中以精巢为主的16.90%,以卵巢为主的4.23%,它们性腺发育迟缓,在繁殖季节成熟系数也没有明显变化,性腺多为一侧发育或两侧不对称,两种性腺细胞均不能成熟;雌性个体占40.84%,在生殖季节卵巢可发育到第IV时相,但未见其细胞核发生偏移;雄性个体,占38.03%,在生殖季节只能发育到精子细胞阶段,不能产生成熟的精子。经人工催产,芙蓉鲤鲫少部分个体有发情产卵行为但不能正常受精。结果表明芙蓉鲤鲫为两性败育类型。
文摘用分别含20%(低)、40%(高)葡萄糖和糊精的等氮(粗蛋白为35%风干物质)等能(16.4kJ/g)饲料饲养平均尾重为(2.40±0.16)g澎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Pengze 16周,研究饲料糖种类和水平对鲫鱼生长、抗氧化力、非特异性免疫力和镉耐受性的影响,探讨鲫鱼对糖的利用能力及糖的生理功效。另用相同的饲料在相似的条件下饲养初重为(7.14±0.85)g的鲫鱼8周后胸腔注射12.5mg/kg体重的氯化镉溶液,观察其24h的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饲料糖种类和水平都没有对鲫鱼的生长、脾指数和肝指数造成显著影响。高糖组糖化血红蛋白GHb值较高(P<0.05)。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浆SOD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各组差异不显著,肝胰脏的T-AOC为葡萄糖组显著高于糊精组(P<0.05)。补体溶血活性、血浆溶菌酶活性各组差异不显著。红细胞脆性高糖组显著低于低糖组(P<0.05)。镉染毒存活率各组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提示40%饲料糖对鲫鱼生理功能没有不良影响,一定量的饲料糖有利于提高鲫鱼的抗氧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