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X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0-受体3/C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7-受体4轴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中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唐楠 张雨垚 +2 位作者 程珏华 赵知白 范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5-412,共8页
目的探讨CX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CX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C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4(CCR4)两轴间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机制中的交互关系。方法收集OLP患者(非糜烂、糜烂型)和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CX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CX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C亚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7(CCL17)-C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4(CCR4)两轴间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机制中的交互关系。方法收集OLP患者(非糜烂、糜烂型)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离T细胞并鉴定纯度,分为空白(不加拮抗剂)、拮抗CXCR3(加入CXCR3拮抗剂)、拮抗CCR4(加入CCR4拮抗剂)三个组与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受体CXCR3、CCR4表达,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相应配体CXCL10、CCL17的表达。结果T细胞纯度鉴定均>95%且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体表达结果显示,OLP中拮抗CXCR3和CCR4组与空白组相比,拮抗CXCR3组的CXCR3和CCR4表达均下调(P>0.05);拮抗CCR4组的CCR4表达显著下调(P<0.05),CXCR3表达上调(P>0.05)。配体表达结果示,OLP中拮抗组与空白组相比,拮抗CXCR3组的CXCL10表达显著下调(P<0.05),CCL17表达也下调(P>0.05);拮抗CCR4组的CCL17表达显著下调(P<0.05),CXCL10表达上调(P>0.05)。健康对照者受体和配体趋势与OLP一致,但拮抗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两轴间在OLP的发病机制中存在相关互作,且可能在OL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CXC家族趋化因子受体3 CXC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0 cc亚家族趋化因子受体4 cc家族趋化因子配体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对人牙周膜干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亚家族受体4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萍萍 唐小莹 袁小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证实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亚家族受体4(cysteine X cysteine receptor 4,CXCR4)及探究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阻断剂... 目的:证实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亚家族受体4(cysteine X cysteine receptor 4,CXCR4)及探究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1,SDF-1)和阻断剂AMD3100(商品名:普乐沙福)对CXCR4表达的影响,从而为探究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消化组织块法联合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hPDLSCs,取第3代hPDLSCs随机分为3组:阴性对照组、SDF-1组(200μg/L SDF-1),SDF-1+AMD3100组(200μg/L SDF-1+10 mg/L AMD3100)。利用Western blot检测CXCR4在hPDLSCs上的表达及在SDF-1、AMD3100作用下CXCR4表达的变化。结果:1.筛选后的hPDLSCs可被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证实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型鉴定其符合牙周膜干细胞的免疫表型。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PDLSCs上表达CXCR4,且应用SDF-1后上调CXCR4的表达,SDF-1+AMD3100组无明显变化。结论:1.hPDLSCs可从新鲜离体牙的牙周膜中培养获得,经有限稀释法纯化后鉴定为间充质来源。2.hPDLSCs上表达CXCR4,SDF-1通过上调hPDLSCs上CXCR4的表达,AMD3100可阻断SDF-1与其受体CXCR4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趋化因子-1 CXC家族受体4 人牙周膜干细胞 正畸牙移动 AMD3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CR6及其配体CCL2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蔡昕怡 杨之斌 李云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0-516,共7页
背景与目的:趋化因子受体及其配体在肿瘤特异性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人趋化因子受体6(human chemokine receptor 6,CCR6)及其配体(CC chemokine ligand 20,CCL2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取液氮保存的50例结... 背景与目的:趋化因子受体及其配体在肿瘤特异性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人趋化因子受体6(human chemokine receptor 6,CCR6)及其配体(CC chemokine ligand 20,CCL2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取液氮保存的50例结直肠癌标本,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组织中CCR6、CCL20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差异。结果:CCR6及CCL20 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灶中高表达,并且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CCR6 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病灶中的表达比在肝转移灶中高。相反,CCL20 mRNA和蛋白在肝转移灶中的表达比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结直肠癌组织中CCR6及CCL20 mRNA和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结论:CCR6与其配体CCL20特异性结合,可能参与调节介导结直肠癌向肝脏特异性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6 cc趋化因子配体20 结直肠癌 肝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GV及预后相关趋化因子/受体基因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罗强 金真伊 +5 位作者 陈少华 杨力建 李萡 李文瑜 李扬秋 吴秀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分析非γδ T细胞型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γ(TCR γ)亚家族可变区Ⅰ、Ⅱ、Ⅲ(TRGVⅠ、Ⅱ、Ⅲ)基因和预后相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CCL20、CCR6、CCL17、CCL22以及CCR4)的表达情况,探讨γδ T细胞与趋化因子/受体表... 目的分析非γδ T细胞型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γ(TCR γ)亚家族可变区Ⅰ、Ⅱ、Ⅲ(TRGVⅠ、Ⅱ、Ⅲ)基因和预后相关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CCL20、CCR6、CCL17、CCL22以及CCR4)的表达情况,探讨γδ T细胞与趋化因子/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疾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例非γδ T细胞型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样本,同时收集9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T细胞淋巴瘤患者以及正常人外周血中TRGVⅠ~Ⅲ亚家族基因以及CCL20/CCR6、CCL17/CCL22/CCR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初发组、难治复发组和缓解组的TRGVⅠ~Ⅲ亚家族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TRGV亚家族表达模式发生改变。初发组和难治复发组的CCL22和CCR4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而CCL1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初发、缓解和难治复发组的患者外周血中TRGV各亚家族基因与各趋化因子及受体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模式也发生改变。初发组和难治复发组存在低表达的TRGVⅡ亚家族,治疗缓解后TRGVⅡ亚家族的表达升高。结论 TRGVⅡ亚家族可能是抗T细胞淋巴瘤的T细胞功能亚群,可能与疾病的发病和转归相关。T细胞淋巴瘤中高表达水平的CCL22/CCR4,可能与疾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γ(TCR γ)家族可变区Ⅰ、Ⅱ、Ⅲ(TRGVⅠ、Ⅱ、Ⅲ) γδ T细胞 淋巴瘤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趋化因子与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冯聚玲 王真真 +1 位作者 赵磊 陈乃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46-1055,共10页
CC类趋化因子亚家族是趋化因子家族中成员最多、研究最广泛的一大类细胞因子,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炎症细胞激活、迁移、黏附等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研究表明,CC类趋化因子亚家族成员参与了心肌梗死后病理过程的各个阶段.其中研究最为深入的是... CC类趋化因子亚家族是趋化因子家族中成员最多、研究最广泛的一大类细胞因子,其主要功能是参与炎症细胞激活、迁移、黏附等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研究表明,CC类趋化因子亚家族成员参与了心肌梗死后病理过程的各个阶段.其中研究最为深入的是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其受体CC趋化因子受体2(CC chemokine receptor 2,CCR2).MCP-1和CCR2在心肌梗死后炎症期、增殖期及疤痕愈合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影响梗死后心室重构.近年来,CC类趋化因子亚家族其他成员亦被逐渐揭示参与了心肌梗死的发展.本文结合以往大量文献,就CC类趋化因子亚家族在心肌梗死各个阶段中的作用,尤其是梗死后各期对于心室重构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CC趋化因子研究提供方向,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提示潜在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趋化因子家族 心肌梗死 炎症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X4/TRPC6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6
作者 岳汝驰 李惠敏 +1 位作者 胡斌 宋志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60,共11页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C亚家族成员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subfamily C member 6,TRPC6)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 目的:探讨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 4,NOX4)/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C亚家族成员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subfamily C member 6,TRPC6)在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NOX4抑制剂(GKT137831)组、糖尿病肾病+GKTl37831组,每组8~10只。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70 mg/kg)构建1型糖尿病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腹腔注射GKT137831(5 mg/kg)。定期监测血糖和24 h尿白蛋白定量,并收集血液及肾脏组织。(2)使用小鼠肾小球足细胞为体外实验研究对象,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GKTl37831组及高糖+GKTl37831组。体外高糖培养足细胞2周。使用NOX4抑制剂及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足细胞。免疫印迹、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等技术检测NOX4和TRPC6表达水平。(3)使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糖条件下足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足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X I)和COX IV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显著肥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增宽,尿白蛋白定量显著增加,免疫印迹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肾组织NOX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肾小球足细胞蛋白(nephrin)表达减少,间质细胞标志物如结蛋白(desmin)表达增加,TRPC6表达水平升高(P<0.05);使用GKT137831可降低肾组织desmin表达,保留肾小球nephrin,减少尿白蛋白定量(P<0.05)。(2)在体外足细胞实验中,高糖背景下,足细胞中NOX4和TRPC6表达上调(P<0.05);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GKT137831可减轻足细胞TRPC6和desmin表达,部分恢复nephrin表达(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使用TRPC6 siRNA转染足细胞,可进一步促进GKT137831对足细胞的保护作用(P<0.05)。(3)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高糖背景下足细胞线粒体形态受损,使用GKT137831及转染TRPC6 siRNA后,线粒体损伤得到部分恢复。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高糖背景下足细胞PGC1α、TFAM、COX I和COX IV蛋白水平降低,使用GKT137831及转染TRPC6 siRNA后PGC1α、TFAM、COX I和COX IV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过程中,肾脏中NOX4表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通过TRPC6通道介导足细胞的损伤,抑制NOX/TRPC6可改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这一发现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损伤 NADPH氧化酶4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C家族成员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4A1及其拮抗剂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甘秋婷(综述) 阳志军(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8-543,共6页
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NR4A1)是一个重要转录因子,在细胞的增殖、凋亡调控、肿瘤发生、炎症、代谢及免疫调节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受到磷酸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种途径的调控。近年来发现,NR4A1在T细胞增殖分化及耗竭和功... 核受体亚家族4A成员1(NR4A1)是一个重要转录因子,在细胞的增殖、凋亡调控、肿瘤发生、炎症、代谢及免疫调节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受到磷酸化、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种途径的调控。近年来发现,NR4A1在T细胞增殖分化及耗竭和功能障碍中发挥关键作用。NR4A1缺失可提高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效率且对肿瘤发生产生影响。另外,NR4A1还能通过影响其他免疫细胞来影响免疫微环境的炎症反应及抗原提呈效率,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因此,NR4A1抑制剂为肿瘤免疫靶向药物提供新思路,可通过抑制NR4A1表达来活化或增强T细胞的功能,增强其对肿瘤的杀伤力。目前,NR4A1作为肿瘤免疫靶点对肿瘤的作用仍在探索阶段,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NR4A1在肿瘤中的调节机制,从而为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提供更多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家族4A成员1 肿瘤 免疫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患者中CD4^+CD25^+T细胞与CCR4的相关性 被引量:7
8
作者 隋军 任艳鑫 +3 位作者 李晓江 宋鑫 马静 高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6-750,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全身及肿瘤局部的免疫状态及其与CC类趋化因子受体-4(CCR4)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鼻咽癌患者组织(25例)及外周血(35例)中CD4+CD25+T细胞与CCR4阳性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全身及肿瘤局部的免疫状态及其与CC类趋化因子受体-4(CCR4)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鼻咽癌患者组织(25例)及外周血(35例)中CD4+CD25+T细胞与CCR4阳性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癌组织及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及CCR4阳性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细胞在鼻咽癌组织中的比例高于外周血(P<0.05),而对照组外周血与组织中却无明显差别(P>0.05);鼻咽癌Ⅲ+Ⅳ期组织中的CD4+CD25+T细胞比例高于Ⅰ+Ⅱ期(P<0.05),外周血中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鼻咽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与CCR4阳性细胞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鼻咽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肿瘤局部免疫抑制更为严重;CD4+CD25+T细胞的比例与鼻咽癌分期相关,分期越晚,该细胞比例越高;CCR4在介导CD4+CD25+T细胞趋化到肿瘤局部的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CD4+CD25+T细胞 cc趋化因子受体-4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CCR4和CCR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祥锦 张茂泉 +3 位作者 张惠灏 朱有志 吴坤琳 张德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CC族趋化因子受体4(ccchemokine receptor 4,CCR4)和CCR7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TNBC、HER-2过表达型乳...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CC族趋化因子受体4(ccchemokine receptor 4,CCR4)和CCR7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TNBC、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TNBC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3组,各38例)和管腔型乳腺癌组织(40例)中CCR4和CCR7的表达。结果在TNBC组织中,CCR4和CCR7的表达率分别为47.4%(18/38)和50%(19/38),与非TN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4)。CCR4表达与TNBC肿瘤直径(P=0.023)、腋窝淋巴结转移(P=0.006)、肿瘤分期(P=0.016)和远处转移(P=0.028)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CR4表达与TNBC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相关(P=0.018)。CCR7表达和TNBC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8),而与TNBC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survival,DFS)和OS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是TNBC患者DF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5),而CCR4是TNBC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2)。结论 TNBC中CCR4和CCR7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CCR4可作为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TNBC) 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 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小鼠CCR4/TARC信号轴对Treg/Th17细胞平衡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彤 银维谋 +7 位作者 蓝娇 龙胜泽 覃松梅 韦彩周 韦碧妙 李凤献 罗凌 覃雪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621-2624,2629,共5页
目的探讨CC类趋化因子受体4(CCR4)/胸腺激活调节趋化因子(TARC)信号轴对哮喘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BALB/C雌性小鼠2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0只为哮喘组,另10... 目的探讨CC类趋化因子受体4(CCR4)/胸腺激活调节趋化因子(TARC)信号轴对哮喘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BALB/C雌性小鼠2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0只为哮喘组,另10只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炎症细胞浸润评分和Treg、Th17、CCR4、IL-17A、TARC表达,分析炎症细胞浸润评分、Th17细胞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内TARC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炎症细胞浸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肺内、外周血中的Treg/Th17细胞比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和对照组肺内、外周血中的CCR4在Treg、Th17细胞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小鼠BALF中TARC的浓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肺内炎症细胞浸润评分与BALF内TARC浓度呈正相关(r=0.773,P<0.05)。哮喘组肺内Th17细胞与BALF内TARC浓度呈正相关(r=0.786,P=0.002)。结论Treg/Th17细胞比值变化与哮喘肺内炎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而CCR4/TARC信号轴可能通过对Th17的调控参与炎症向肺内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cc趋化因子受体4 胸腺激活调节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4与肿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顾筱莉 欧周罗 邵志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9-343,共5页
CCR4是CC趋化因子受体(CC chemokine receptor,CCR)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表达于多种淋巴细胞。其高亲和力配体为胸腺和活化调节的趋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TARC/CCL17)及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 CCR4是CC趋化因子受体(CC chemokine receptor,CCR)家族中的一员,主要表达于多种淋巴细胞。其高亲和力配体为胸腺和活化调节的趋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TARC/CCL17)及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macrophage-derived chemokine,MDC/CCL22/STCP-1)。CCR4主要通过CCR4+Treg细胞及CCR4+Th2细胞发挥免疫效应。CCR4的高表达与多种血液系统肿瘤以及恶性实体瘤的浸润和预后相关,其机制为Treg细胞表面的CCR4通过与其配体TARC、MDC的结合趋化Treg细胞,引起免疫逃逸,从而导致不良临床后果。多种恶性肿瘤转移模型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CCR4与恶性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抗CCR4嵌合型单克隆抗体KM2760的研究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阶段,阻断TARC/MDC-CCR4信号通路,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 胸腺和活化调节的趋化因子(TARC) 巨噬细胞衍生的趋化因子(MDC)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及其受体CXCR4在皮瓣外科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习珊珊 丁茂超 +1 位作者 杨大平 唐茂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234,共3页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l derived factor1,SDF-1)是α趋化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可以动员干/祖细胞,通过与其受体CXCR4结合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从而在组织创伤后诱导血管再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常需要移植跨血...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l derived factor1,SDF-1)是α趋化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可以动员干/祖细胞,通过与其受体CXCR4结合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从而在组织创伤后诱导血管再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重建常需要移植跨血管供区的大皮瓣,此类皮瓣移植后需要在不同供区之间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环体系。最近研究证实:SDF-1及CXCR4轴可以促进血管新生,有助于皮瓣内血液循环体系的重建,从而为提高皮瓣的成活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CXCR4 SDF-1 皮瓣 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α趋化因子家族 外科 血管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检测CCL20的竞争性内参照RT-PCR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巍 邵先安 +3 位作者 郑秀娟 陈习武 储以微 熊思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9-364,共6页
目的 建立检测趋化因子CC亚家族配体2 0 (CCL2 0 )表达水平的内参照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方法 将人CCL2 0编码基因克隆到pBs ΔANK质粒中(PAL 2 ) ,将一4 2bp的外源核苷酸片断插入到上述重组质粒的CCL2 0中间,构建内... 目的 建立检测趋化因子CC亚家族配体2 0 (CCL2 0 )表达水平的内参照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方法 将人CCL2 0编码基因克隆到pBs ΔANK质粒中(PAL 2 ) ,将一4 2bp的外源核苷酸片断插入到上述重组质粒的CCL2 0中间,构建内参照质粒PAL- 2 - IS。在该定量系统中以PAL- 2 -IS和PAL- 2为模板,用CCL2 0的特异性引物扩增,根据扩增出的两个不同大小的条带的光密度扫描值对CCL2 0进行相对定量。结果 将PAL -2与已知不同系列浓度的PAL- 2 - IS以内参照竞争定量RT- PCR共扩增定量PAL- 2浓度,PAL- 2计算浓度与实际浓度无差异(P >0 .0 5 )。在同一细胞数量水平(10 5数量级) ,内参照竞争定量RT- PCR检测表明:CCL2 0在L0 2、HepG2、Hepal、Hepa3中表达水平高于Hepa2 ,而在HepG2 .2 .15中最低。结论 建立了检测CCL2 0表达水平的内参照定量RT -PCR方法,该方法可用于细胞中CCL2 0不同表达水平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cc家族配体20 内参照 定量 竞争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因子表达异常促进宫颈癌微环境免疫失衡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敏伊 赵娟 +5 位作者 杨婷 王丽 裴美丽 田思娟 余洋 杨筱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2-527,共6页
目的评估叉头蛋白3(Fox P3)、趋化因子配体22(CCL2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40(OX40)和SMAD家族成员3(Smad3)在宫颈癌免疫微环境中的调节作用和对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宫颈癌癌灶、癌旁和正常宫颈组织中Fox P3... 目的评估叉头蛋白3(Fox P3)、趋化因子配体22(CCL2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40(OX40)和SMAD家族成员3(Smad3)在宫颈癌免疫微环境中的调节作用和对肿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宫颈癌癌灶、癌旁和正常宫颈组织中Fox P3、CCL22、OX40和Smad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Fox P3和CCL22 mRNA在癌灶(P=0.000,P=0.002)和癌旁(P=0.048,P=0.040)的表达显著升高,两者在高级别鳞癌癌灶(P=0.019,P=0.020)和癌旁(P=0.023,P=0.03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鳞癌。OX40和Smad3的mRNA在癌灶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宫颈(P=0.000,P=0.015),两者在高级别鳞癌癌灶(P=0.018,P=0.030)和癌旁(P=0.027,P=0.014)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低级别鳞癌。在宫颈癌灶和癌旁中,OX40 mRNA与Smad3 mRNA(r=0.384,P=0.002;r=0.288,P=0.023)、Fox P3 mRNA与CCL22 mRNA均呈正相关(r=0.353,P=0.000;r=0.307,P=0.000),CCL22 mRNA与OX40 mRNA呈负相关(r=-0.288,P=0.031;r=-0.263,P=0.037)。Fox P3和CCL22mRNA在HPV阳性的宫颈癌灶(P=0.024,P=0.039)和癌旁(P=0.032,P=0.034)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Smad3在HPV阳性宫颈癌灶中的表达明显低于HPV阴性组(P=0.017)。结论在宫颈癌发生的微环境中,存在免疫因子Fox P3、CCL22、OX40和Smad3的转录表达异常,这种表达偏移可能导致宫颈癌局部OX40和Smad3的正性调节被削弱,而Fox P3和CCL22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的免疫模式,共同参与促成局部免疫失衡和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肿瘤微环境 叉头蛋白3 趋化因子配体22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4 SMAD家族成员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症小胶质细胞免疫相关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慧琳 范震 +2 位作者 李凤 张文生 冯成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5-1188,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中老年群体发病率极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通过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筛选出20余种影响AD发病率的风险基因,其中许多基因在小胶质细胞中高表达,且蛋白产物作为膜受体参与小胶质细胞的免疫...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中老年群体发病率极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通过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筛选出20余种影响AD发病率的风险基因,其中许多基因在小胶质细胞中高表达,且蛋白产物作为膜受体参与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功能。这也意味着由小胶质细胞调控的固有免疫可能在AD病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些由高AD风险基因表达的免疫相关受体,如TREM2、CD33、CR1、MS4A蛋白,被视为AD潜在的免疫学药物靶点而成为国内外关注热点。本文综述了这些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相关受体的结构及其在AD中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发掘AD免疫学靶点防治AD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小胶质细胞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髓系细胞分化抗原33 补体受体1型 跨膜蛋白4结构域家族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4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倩 俞坤武 杜以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3-378,共6页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家族成员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4,TRPV4)是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TRP)家族成员,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对Ca...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家族成员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4,TRPV4)是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TRP)家族成员,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对Ca^(2+)离子具有适中通透性,对Na^(+)和Mg^(2+)少量通透(PCa/PNa约为6~10,PCa/PMg约为2~3)。TRPV4在心血管系统表达广泛,主要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可调节血管张力和血管通透性,参与机械信号传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家族成员4 心血管疾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4在皮肤免疫性大疱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洁 邹兴伟 +1 位作者 姜友贵 王琼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49-1351,共3页
目的探讨TRPV4蛋白在寻常型天疱疮(PV)、大疱性类天疱疮(BP)、疱疹样皮炎(DH)、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PV、BP、DH及EBA皮损组织中TRPV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TRPV4在PV(61.90%)... 目的探讨TRPV4蛋白在寻常型天疱疮(PV)、大疱性类天疱疮(BP)、疱疹样皮炎(DH)、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PV、BP、DH及EBA皮损组织中TRPV4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TRPV4在PV(61.90%)、BP(81.81%)、DH(72.22%)、EBA(68.42%)的阳性率均低于正常皮肤组织(93.33%),且各类疾病间亦存在表达差异(PV<EBA<DH<BP)。结论 TRPV4蛋白的低表达可能影响着皮肤连接的形成或修复,参与皮肤免疫性大疱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香草素受体家族4 寻常型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疱疹样皮炎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a通过靶向NR4A3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伟玉 刘驰 +2 位作者 谢辉 林平 于晓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3-1099,共7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患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和寻找合适的治疗靶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来源于类固醇核激素受体超家族NR4A3在多种肿瘤的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尚未阐明。本课题拟以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患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探讨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和寻找合适的治疗靶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来源于类固醇核激素受体超家族NR4A3在多种肿瘤的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尚未阐明。本课题拟以前列腺癌细胞为研究对象,揭示NR4A3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寻找靶向NR4A3的miRNA,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靶点。GEPIA网站预测显示,NR4A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低表达。qRT-PCR检测证实,NR4A3在前列腺癌细胞中也呈低表达(P<0.01);CCK8和克隆形成的结果显示,过表达NR4A3可使前列腺癌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集落数量和大小显著减少。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NR4A3可能是miR-20a靶基因。通过qRT-PCR检测发现,miR-20a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呈高表达(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20a能够与NR4A3的3’-UTR的2个位点靶向结合(P<0.05,P<0.001),且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iR-20a可抑制NR4A3的表达;进一步CCK8检测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miR-20a inhibitor能够使前列腺癌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miR-20a mimic则得到与之相反的结果(P<0.05,P<0.01);而当共转染miR-20a mimic和pcDNA3.1-NR4A3重组质粒时,通过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发现,上调NR4A3的表达可部分抵消miR-20a mimic对PC3细胞活力(P<0.05),集落数量和大小的促进作用。综上所述,miR-20a通过靶向NR4A3促进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miR-20a 受体家族4 A组成员3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4在心肌细胞缺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卓 秦昆 +4 位作者 何玥颖 魏朋 谢高倩 苗路伟 陈克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94-1200,共7页
目的:探究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家族成员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4,TRPV4)在H9C2细胞中缺氧环境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9C2细胞建立缺氧损伤模型,检测缺氧不同时间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 目的:探究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亚家族成员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4,TRPV4)在H9C2细胞中缺氧环境下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9C2细胞建立缺氧损伤模型,检测缺氧不同时间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将细胞分为常氧组(0 h)、HC-067047(TRPV4抑制剂)预处理+常氧(0 h)组、缺氧(24 h)组和HC-067047预处理+缺氧(24 h)组,使用Fluo-4 AM检测细胞内Ca^(2+)含量,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TRPV4蛋白水平,RT-qPCR检测TRPV4的mRNA水平,DCFH-DA检测ROS含量,酶标仪检测CAT和SOD活性,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与0 h组相比,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LDH释放率提高(P<0.05),细胞内ROS和MDA含量上升(P<0.05),CAT和SOD活性增强(P<0.05),氧化损伤逐渐加重并在24 h达到顶峰。此外,缺氧后细胞出现钙超载现象,线粒体膜电位下降,TRPV4被激活。使用TRPV4抑制剂HC-067047预处理后,H9C2的氧化损伤明显被抑制,细胞活力上升(P<0.05),并且钙超载现象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均有所逆转。结论:在心肌细胞缺氧后,TRPV4被激活,Ca^(2+)内流,线粒体膜电位受损,ROS增多,氧化损伤加重,抗氧化系统被激活,CAT和SOD活性上升,进而调控氧化与抗氧化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家族成员4 心肌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异氟醚对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及NR4A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荣 徐志勇 +1 位作者 翁浩 黄丁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7期1304-1307,1313,共5页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醚(EI)对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损伤及孤儿核受体亚家族4A1(NR4A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PAECs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正常对照组置于常氧下培养,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置于氧浓度约为3%的低氧箱(95%N2+5%...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醚(EI)对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损伤及孤儿核受体亚家族4A1(NR4A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PAECs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正常对照组置于常氧下培养,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置于氧浓度约为3%的低氧箱(95%N2+5%CO2)中处理2 h。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1 mmol/L EI,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加入30%Intralipid■;于干预0、1、2、4、8、1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 33258核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NO生成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B)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NR4A1蛋白及mRNA表达量。结果:干预0~12 h,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活力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干预后2~12 h实验组细胞活力均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0~12 h,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干预后2~12 h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均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0~12 h,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上清中NO浓度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干预后2~12 h实验组细胞NO均高于模型组(P<0.05);干预0~12 h,模型组和实验组细胞NR4A1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但干预后2~12 h实验组细胞NR4A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EI可促进低氧性HPAECs增殖,抑制凋亡,并增加NO的生成,NR4A1可能参与了低氧后内皮细胞损伤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异氟醚 低氧 内皮细胞损伤 增殖 凋亡 孤儿核受体家族4A1(NR4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