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应用PARP-1与Caspase-3抑制剂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赵伟 张连双 +2 位作者 李红星 时彦 李雅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26-934,共9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多聚腺嘌呤二核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minobenzamide,3-AB)和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2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多聚腺嘌呤二核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minobenzamide,3-AB)和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2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PARP-1抑制剂组(C组)和联合用药组(D组),每组30只。以Allen′s打击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每组分别于造模后1d、3d、7d取5只大鼠行BBB评分,处死后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损伤部位脊髓内PARP-1、凋亡诱导因子(AIF)、Caspase-3及Bcl-2的表达;各时间点各组剩余大鼠处死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ARP-1、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ARP-1、AIF、Caspase-3及Bcl-2的m RNA水平,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造模后1d时B、C、D组大鼠BBB评分均为0分;3d时三组间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7d时D组及C组明显高于B组,且D组最高(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1-7d,B组脊髓组织中PARP-1、AIF及Caspase-3表达逐渐增强,Bcl-2表达逐渐减弱(P〈0.05);与B组比较,D组及C组的PARP-1、AIF、Caspase-3表达均显著降低,且D组最低(P〈0.05);而D组及C组的Bcl-2表达显著高于B组,且D组最高(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目的基因表达水平与其蛋白水平一致。TUNEL结果显示,B组脊髓损伤后3d凋亡细胞最多,7d时数量减少,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P〈0.05);D组及C组凋亡细胞指数均显著低于B组,且D组最低(P〈0.05)。结论:联合应用PARP-1抑制剂3-AB和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可有效抑制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ARP-1、AIF、Caspase-3的表达抑制及Bcl-2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PARP-1抑制 caspase-3抑制剂 凋亡诱导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抑制剂Ac-DEVD-CHO对氧化损伤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
2
作者 王凯军 姚克 +3 位作者 徐雯 邱培瑾 申屠形超 孙朝晖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caspase-3)及其抑制剂Ac-DEVD-CHO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晶状体氧化损伤机制及其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晶状体器官培养的方法,用Western blot法...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caspase-3)及其抑制剂Ac-DEVD-CHO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晶状体氧化损伤机制及其防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晶状体器官培养的方法,用Western blot法分析氧化损伤后晶状体上皮细胞内caspase-3蛋白酶活性,流式细胞AnnexinV-PI双染色法定量检测caspase-3抑制剂Ac-DEVD-CHO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 氧化损伤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caspase-3酶活性明显增强,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Ac-DEVD-CHO可有效降低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率。结论 caspase-3蛋白酶在氧化损伤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caspase-3抑制剂Ac-DEVD-CHO可有效防护体外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抑制剂 Ac-DEVD-CHO 氧化损伤 诱导 晶状体 上皮细胞 防护作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抑制剂对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宇卉 夏春林 +1 位作者 强华 邵福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目的:研究caspase 3抑制剂ⅢAc DEVD CMK干预治疗对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大鼠或不进行预处理(MCAO组),或分别经左侧侧脑室注射Ac DEVD CMK(DEVD组)、溶剂二甲亚砜(DMSO组)后,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M... 目的:研究caspase 3抑制剂ⅢAc DEVD CMK干预治疗对大鼠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大鼠或不进行预处理(MCAO组),或分别经左侧侧脑室注射Ac DEVD CMK(DEVD组)、溶剂二甲亚砜(DMSO组)后,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MCA)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Klenow标记及TUNEL染色技术检测鼠脑中单、双链DNA断裂;分别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鼠脑中caspase 3和calpain mRNA及活性形式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相比,DMSO组鼠脑缺血侧DNA单、双链断裂,caspase 3和calpain mRNA及活性蛋白质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DEVD组缺血侧脑中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caspase 3及calpain的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Caspase 3 抑制剂干预治疗短暂局灶性脑缺血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caspase-3 CALPAIN caspase-3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彦博 程功 钟国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9-778,共10页
Caspase-3是细胞凋亡的关键酶和执行者,研究开发Caspase-3抑制剂对于阐明许多重要疾病,提供治疗方案以及开发新型农药、兽药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通过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高通量筛选等先进方法技术,近来国内外发现了许多类型各异的高活... Caspase-3是细胞凋亡的关键酶和执行者,研究开发Caspase-3抑制剂对于阐明许多重要疾病,提供治疗方案以及开发新型农药、兽药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通过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高通量筛选等先进方法技术,近来国内外发现了许多类型各异的高活性Caspase-3抑制剂,不少化合物活性达到了纳摩尔级。本文从合成肽类抑制剂、合成非肽类抑制剂、天然肽类抑制剂、天然非肽类抑制剂角度对近年来国内外Caspase-3抑制剂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抑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抑制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梗死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强 司良毅 +2 位作者 赵小兰 张红 唐维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450-1453,共4页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 3 (Caspase 3 )抑制剂Ac DEVD CH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后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 13 2只 ,设立MIR组 ,DEVD组和假手术组并分设缺血 3 0min后再灌注 1、3、6、12及 2 4...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 3 (Caspase 3 )抑制剂Ac DEVD CHO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后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 13 2只 ,设立MIR组 ,DEVD组和假手术组并分设缺血 3 0min后再灌注 1、3、6、12及 2 4h 5个时相点。分别检测caspase 3活性、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I)、ICAM 1表达、PMNs浸润数和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Caspase 3活性、心肌细胞AI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 ,心肌细胞AI与caspase 3活性于再灌注 12h最高 ,其后基本维持在平台状态 ;ICAM 1表达、PMNs浸润数和心肌梗死范围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增加 ,至 2 4h仍未见下降趋势。DEVD组上述指标虽也有相似增高趋势 ,但比MIR组明显减小 (P <0 .0 5 )。结论 Caspase 3抑制剂Ac DE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caspase-3 抑制 细胞凋亡 细胞粘附分子 中性粒细胞 大鼠 心肌梗死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对星形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及A1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书芬 陈旭青 +2 位作者 张亚运 姚敏 周龙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观察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对星形胶质细胞A1型活化及其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根据CCK-8法筛选浓度,将CTX-TNA2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ACM组、Mdivi-1低、中、高剂量组。ACM为含预设浓度IL-1α、TNF-α及补体C1q的DMEM高... 目的观察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divi-1)对星形胶质细胞A1型活化及其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方法根据CCK-8法筛选浓度,将CTX-TNA2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ACM组、Mdivi-1低、中、高剂量组。ACM为含预设浓度IL-1α、TNF-α及补体C1q的DMEM高糖培养基。ACM组以ACM刺激24 h,诱导A1型活化。Mdivi-1组分别以相应浓度Mdivi-1预处理2 h,而后以ACM刺激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A1型活化相关指标IL-1β、C3及iNOS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联合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测定各组细胞NLRP3、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等信号分子表达;以二氢乙锭染色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各组干预后细胞ROS水平。结果CCK-8结果示,5、10、25μmol·L^(-1)为Mdivi-1干预CTX-TNA2细胞的适宜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ACM组IL^(-1)β、C3及iNOS 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M组比较,10、25μmol·L^(-1) Mdivi-1组上述指标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及免疫印迹结果均证实,ACM刺激下,星形胶质细胞NLRP3炎症小体明显激活;而Mdivi-1干预则能有效逆转ACM刺激下NLRP3、caspase-1、ASC等表达的升高。DHE染色结果表明,5、10、25μmol·L^(-1) Mdivi-1干预均能一定程度上逆转ACM刺激下细胞ROS水平的升高,且该效应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线粒体分裂抑制剂Mdivi-1可有效抑制星形胶质细胞A1型活化,该效应可能与其对ROS及NLRP3炎症小体的调节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分裂抑制 Mdivi-1 星形胶质细胞 A1 活性氧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宰后成熟期间细胞凋亡酶-3抑制剂对滩羊肉保水性及嫩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萌 马佳荣 +2 位作者 高爽 梁燕群 罗瑞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105,共10页
为了探究宰后成熟期间细胞凋亡酶-3(Caspase-3)对滩羊肉保水性和嫩度的影响,取滩羊后腿肌肉分别注射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Ac-DEVD-CHO(DEVD处理组)和0.8%生理盐水(对照组),于4℃成熟0、6、12、24、48、96、192 h,并分析Caspase-3和Casp... 为了探究宰后成熟期间细胞凋亡酶-3(Caspase-3)对滩羊肉保水性和嫩度的影响,取滩羊后腿肌肉分别注射Caspase-3特异性抑制剂Ac-DEVD-CHO(DEVD处理组)和0.8%生理盐水(对照组),于4℃成熟0、6、12、24、48、96、192 h,并分析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水分分布、肌原纤维蛋白降解、微观结构变化及保水性和嫩度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滩羊肉成熟,与对照组相比,DEVD组的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受到抑制,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上升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宰后pH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DEVD组极限pH值低于对照组,192 h时pH值高于对照组(P<0.05);宰后24~192 h,DEVD处理组蒸煮损失、离心损失、T_(23)横向弛豫时间以及剪切力均明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在宰后前期DEVD组滩羊肉腿肌微观结构完整性较对照组好。综上所述,宰后前期(0~24 h),DEVD通过抑制Caspase-3活性,保护肌原纤维完整性,减缓细胞凋亡进程,致使滩羊肉保水性和嫩度变差;宰后后期(48~192 h),pH值的回升减弱DEVD作用,Caspase-3迅速活化,加速肌原纤维降解,使滩羊肉嫩度得到改善。同时,MFI上升加剧肌肉结构的崩塌,造成滩羊肉保水性变差。整体上,DEVD处理对滩羊肉品质有阶段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嫩度 保水性 滩羊肉 细胞凋亡酶-3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对水疱性口炎病毒体外增殖的影响
8
作者 王梦迪 樊文杰 +5 位作者 张震 赵瑞红 李华玮 刘昆 郑鸣 王亚锴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6-143,共8页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PI3K-IN-1)在PK-15细胞模型上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体外增殖的影响,揭示PI3K-IN-1在体外细胞中对VSV的抗病毒作用,为寻求和开发防控VSV感染的药物奠定基础。采用CCK-8法检测PI3...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PI3K-IN-1)在PK-15细胞模型上对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体外增殖的影响,揭示PI3K-IN-1在体外细胞中对VSV的抗病毒作用,为寻求和开发防控VSV感染的药物奠定基础。采用CCK-8法检测PI3K-IN-1在细胞水平上的安全使用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I3K-IN-1对细胞周期中各时期占比和凋亡率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分析PI3K-IN-1处理PK-15细胞感染VSV后病毒增殖的差异;利用RT-qPCR分析VSV N基因的mRNA表达量;利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VSV-GFP中GFP蛋白的表达量;利用病毒滴度测定试验检测PI3K-IN-1对VSV子代病毒滴度的影响;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分析PI3K-IN-1对VSV-GFP中GFP蛋白荧光强度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0~10μmol/L PI3K-IN-1对PK-15细胞活力、细胞周期中各时期占比和细胞凋亡率无影响,但随着PI3K-IN-1浓度的增加,VSV-GFP中GFP蛋白的表达量降低,当PI3K-IN-1的浓度为10μmol/L时,对VSV增殖的抑制效果最好;PI3K-IN-1处理组VSV N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DMSO(CK)组且呈时间依赖趋势;VSV-GFP感染12 h和24 h时,PI3K-IN-1处理组与CK相比,GFP阳性荧光细胞比例极显著降低;PI3K-IN-1处理组子代病毒滴度与CK相比在感染12、24 h时显著降低,在感染36 h时极显著降低。综上,PI3K-IN-1可有效抑制VSV在PK-15细胞中的增殖,为研究和开发抗VSV药物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性口炎病毒 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 抗病毒 体外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K抑制剂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9
作者 李洪杰 兰茂卓 +4 位作者 王潇 冯冉冉 陶燕燕 刘佳庆 孙海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9-609,共11页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Btz)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MM U266、PS-R、RPMI8226、KMS28-PE、KMS28-BM和H92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细胞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 目的:探讨泽布替尼(BGB-3111)联合硼替佐米(Btz)对人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MM U266、PS-R、RPMI8226、KMS28-PE、KMS28-BM和H929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细胞中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 (CCK-8)法检测0、10、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处理的RPMI8226、U266及KMS28-BM细胞存活率。取对数生长期RPMI8226、U266和KMS28-BM细胞,分为对照组、 BGB-3111组、 Btz组和BGB-3111+Btz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 (MCL-1)、B细胞淋巴瘤2 (Bcl-2)、Bcl-2相互作用细胞死亡介质蛋白(Bim)、磷酸化Bim (p-Bim)、P65、磷酸化P65 (p-P6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 2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诱导蛋白3 (A20)蛋白表达水平。U266细胞分为A20过表达组(A20-OE组)和空载对照组(EV组),2组细胞各分为对照组、BGB-311组、BTZ组和BGB-311+BTZ组,转染相应质粒,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A20后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KMS28-BM细胞比较,U266、RPMI8226和H929细胞中BT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CK-8法检测,与0μmol·L^(-1)BGB-3111组比较,10、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20、30、40和50μmol·L^(-1)BGB-3111组KMS28-BM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P<0.01)。与RPMI8226和U266细胞比较,20、30和40μmol·L^(-1)BGB-3111组KMS28-BM细胞存活率均明显升高(P<0.05),选取10μmol·L^(-1)BGB-3111用于后续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BGB-3111组、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KMS28-BM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BGB-3111组比较,BGB-3111+Btz组KMS28-BM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EV组细胞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中A20-OE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BGB-3111组、 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中Bim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及U266细胞中MCL-1、 p-Bim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细胞和U266细胞中Bim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MCL-1、p-Bim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Btz组和BGB-3111+Btz组RPMI8226及U266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RAF2和A2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BGB-3111组和Btz组比较,BGB-3111+Btz组RPMI8226和U266细胞中p-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TRAF2和A20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EV组比较,A20-OE组细胞中A2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BGB-3111通过抑制BTK活性诱导MM细胞发生凋亡,并增强Btz的促凋亡作用,过表达A20增加MM细胞对联合用药的敏感性,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 硼替佐米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3抑制剂对小鼠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10
作者 黄立敬 陈子聪 +2 位作者 杨春春 井雨 聂文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96-801,共6页
目的 探讨CXCR3抑制剂对小鼠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通过骨胶原诱导法建立小鼠RA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灌胃CXCR3抑制剂SCH 546738(1 mg·kg^(-1)·d... 目的 探讨CXCR3抑制剂对小鼠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通过骨胶原诱导法建立小鼠RA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灌胃CXCR3抑制剂SCH 546738(1 mg·kg^(-1)·d^(-1)),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持续4周。每周记录小鼠关节炎指数评分。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小鼠关节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Th2细胞比例,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分离小鼠外周血CD4^(+)T细胞,并分为CD4^(+)T组和CD4^(+)T+SCH 546738组(与SCH546738共孵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关节炎指数评分升高,关节组织TNF-α、IFN-γ和IL-1β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IFN-γ水平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关节炎指数评分降低,关节组织TNF-α、IFN-γ和IL-1β m RNA和蛋白表达降低,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降低,血清中IFN-γ水平降低(均P<0.05)。与CD4^(+)T组相比,CD4^(+)T+SCH 546738组Th1/Th2细胞比例降低(P<0.001)。结论 CXCR3抑制剂通过降低Th1/Th2细胞比例,改善体内免疫反应,从而缓解小鼠RA的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3抑制 Th1/Th2细胞比例 类风湿关节炎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天然产物抑制剂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岑李雪 孙诚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6-1031,共6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最普遍的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脂肪异常积累和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复杂。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Pyrin结构域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最普遍的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脂肪异常积累和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复杂。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Pyrin结构域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eucine-rich repeat and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的过度激活会触发白细胞介素的分泌,诱导细胞焦亡,并促进大量促炎因子的释放,所有这些都有助于NAFLD的发展。大量证据表明,植物来源的NLRP3抑制剂对改善NAFLD的发生发展是安全有效的。该文旨在总结12种植物来源NLRP3天然产物抑制剂的分子结构以及作用机制,这些天然产物通过作用不同NAFLD模型中的NLRP3炎症小体来缓解NAFLD的发展。这些研究证实了抑制NLRP3炎症小体在改善NAFLD中起关键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来源化合物处理与NLRP3炎症小体和NAFLD的相关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LD NLRP3 天然产物抑制 植物来源 分子结构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抑制剂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京哲 张素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发病于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多种癌症中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可以影响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该通路在OSCC中经常被激活,因此,该通路是OSCC治疗干预的候选通路...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发病于口腔颌面部的肿瘤,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多种癌症中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可以影响疾病的进展,研究发现该通路在OSCC中经常被激活,因此,该通路是OSCC治疗干预的候选通路,针对该通路的抑制剂正在开发中。本文重点介绍该通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讨论靶向该通路的药物研究近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抑制 口腔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抑制剂对黄芪注射液降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董雅洁 高维娟 +3 位作者 钱涛 卢锴锋 朱炎杰 谢亚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观察Bcl-2抑制剂对黄芪注射液降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原代培养8 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组、黄芪注射液溶剂(无菌去离子水... 目的:观察Bcl-2抑制剂对黄芪注射液降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体外原代培养8 d的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组、黄芪注射液溶剂(无菌去离子水)对照组、Bcl-2抑制剂组和Bcl-2抑制剂+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复氧复糖,各组均于复氧复糖后24 h进行指标检测: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和caspase-3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海马神经元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元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caspase-3阳性率、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及caspase-3 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组Bcl-2表达明显增加,细胞caspase-3阳性率、cleaved caspase-3蛋白及caspase-3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Bcl-2抑制剂组及Bcl-2抑制剂+黄芪注射液组则无明显差异;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Bcl-2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而Bcl-2抑制剂组及Bcl-2抑制剂+黄芪注射液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Bcl-2抑制剂可对抗黄芪注射液降低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作用,黄芪注射液通过Bcl-2发挥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黄芪注射液 Bcl-2抑制 缺氧缺糖/复氧复糖 细胞凋亡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抑制剂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Eca-109细胞Caspase-3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强占荣 吴静 +5 位作者 杨国栋 周永宁 姬瑞 李娟 王爱勤 薛群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7-370,共4页
目的:观察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以COPADG及SP600125... 目的:观察特异性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ca-109细胞,以COPADG及SP600125与细胞作用,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P-JNK蛋白表达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经SP600125处理后,COPADG诱导的Eca-109细胞P-JNK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凋亡率明显减低,Caspase-3活性显著下调,与COPADG单作用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SP600125能够显著抑制COPADG诱导Eca-109细胞Caspase-3激活以及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并间接证明JNK信号转导通路在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食菅癌 C-JUN氨基末端激酶 caspase-3 特异性JNK抑制(SP600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抑制剂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庭恺 任崇崇 +1 位作者 张婉婉 刘蓓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发生率最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针对FLT3突变已经开发了多种靶向抑制剂,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随之出现的耐药为FLT3靶向治疗AML带来新的挑战... 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发生率最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针对FLT3突变已经开发了多种靶向抑制剂,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随之出现的耐药为FLT3靶向治疗AML带来新的挑战。本文将对FLT3突变在AML中的病理和预后作用、目前常用FLT3抑制剂(Ⅰ型和Ⅱ型)的研究进展、FLT3抑制剂耐药的机制及如何克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FLT3抑制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K/JAK3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岑丽芳 程铭 +5 位作者 任玮杰 叶柳 王禄华 郭维博 张强 徐云根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6,共14页
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XL-12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末端苯环的结构修饰,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设计并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对布鲁顿型酪氨... 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XL-12为先导化合物,通过末端苯环的结构修饰,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设计并合成了12个目标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对布鲁顿型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BTK)和Janus激酶3(JAK3)具有较好的酶抑制活性,化合物I-3对Daudi细胞和BaF3-JAK3细胞显示中等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在体外抗炎活性评价中,化合物I-3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IL-6的产生。此外,在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中,化合物I-3显示出优于阳性药依鲁替尼(ibrutinib)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BTK抑制 JAK3抑制 双靶点抑制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秸生物炭联合生物硝化抑制剂丁香酸对番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和氨挥发的影响
17
作者 米良 李伟哲 +8 位作者 吴亚洁 李家辉 祁明月 王晨 王英杰 王小敏 宁国辉 李博文 杨志新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3期247-253,共7页
为探讨生物炭联合生物硝化抑制剂对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采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选取麦秸生物炭(J)、麦秸+2.5%丁香酸(JD1)、麦秸+5%丁香酸(JD2)为试验材料,研究两者组合对土壤N_(2)O和NH_(3)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单... 为探讨生物炭联合生物硝化抑制剂对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采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选取麦秸生物炭(J)、麦秸+2.5%丁香酸(JD1)、麦秸+5%丁香酸(JD2)为试验材料,研究两者组合对土壤N_(2)O和NH_(3)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和单施1%麦秸生物炭相比,组合处理JD2土壤N_(2)O平均排放通量显著降低30.21%、24.72%,NH_(3)平均挥发速率降低31.40%和14.61%;JD2处理使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30.20%和23.15%,使NH_(3)累积挥发量显著降低35.90%和16.67%;JD2处理显著降低土壤NO_(3)^(-)-N平均含量23.61%、30.99%,降低土壤NH_(4)^(+)-N平均含量23.17%、12.55%。综上,番茄土壤施用麦秸生物炭联合生物硝化抑制剂丁香酸对N_(2)O和NH_(3)减排固氮效果显著,为降低菜田N_(2)O排放和NH_(3)挥发风险、提高氮利用率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秸生物炭 生物硝化抑制丁香酸 N_(2)O排放 NH_(3)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陈广 麦凤怡 +4 位作者 梁靖蓉 杨文涛 郭婕 舒俊翔 肖礼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1-1808,共8页
NLRP3被病原体和体内危险信号刺激,能够招募ASC和pro-caspase1等蛋白形成NLRP3炎症小体,进而诱导细胞焦亡和IL-1β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炎症反应发生,调节内稳态。然而NLRP3炎症小体过度活化与人类很多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 NLRP3被病原体和体内危险信号刺激,能够招募ASC和pro-caspase1等蛋白形成NLRP3炎症小体,进而诱导细胞焦亡和IL-1β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炎症反应发生,调节内稳态。然而NLRP3炎症小体过度活化与人类很多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靶向抑制NLRP3炎症小体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并缓解该类疾病症状。寻找靶向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抑制剂并实现临床转化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NLRP3炎症小体抑制剂的来源分类并综述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炎症小体 NLRP3炎症小体抑制 内源小分子 小分子化合物 天然植物成分 临床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辅助PD-1抑制剂治疗胃癌对血清miR-20a-5p和miR-515-3p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汪斐 刘佩 胡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3-500,共8页
背景与目的:二线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疗效欠佳,贝伐珠单抗属于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抗癌药物,信迪利单抗是一种国产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两者结合是临床治疗胃癌的新方向。本研究旨在探究贝伐珠单抗辅助PD-1... 背景与目的:二线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疗效欠佳,贝伐珠单抗属于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抗癌药物,信迪利单抗是一种国产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两者结合是临床治疗胃癌的新方向。本研究旨在探究贝伐珠单抗辅助PD-1抑制剂治疗胃癌对血清miR-20a-5p和miR-515-3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就诊的84例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二线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血清miR-20a-5p、miR-515-3p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本研究已通过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批(批件号:20230531--K061)。结果:观察组的ORR(69.05%)和DCR(85.71%)均高于对照组(40.48%、64.29%)。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ntin-19-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CD4^(+)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miR-20a-5p、miR-515-3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8.57%)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38.1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辅助信迪利单抗可有效地提高胃癌治疗效率,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miR-20a-5p、miR-515-3p及肿瘤标志物表达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 胃癌 miR-20a-5p miR-515-3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itinib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改善小鼠感染性休克
20
作者 尚菲菲 师晓可 +5 位作者 曾尧 陶循浅 李天真 梁艳 杨燕青 宋传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7-1705,共9页
目的探究Avitinib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缓解感染性休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预先给药Avitinib作用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提取的单个核细胞(PBMC),后加入多种NLRP3炎症小... 目的探究Avitinib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缓解感染性休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预先给药Avitinib作用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THP-1)、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提取的单个核细胞(PBMC),后加入多种NLRP3炎症小体激动剂如尼日利亚菌素(Nigericin),单钠尿酸盐(MSU)结晶,三磷酸腺苷(ATP)活化经典NLRP3炎症小体,或在细胞内转染脂多糖(LPS)活化非经典形式NLRP3炎症小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分泌蛋白指征及细胞焦亡情况。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测定细胞上清中相关炎症因子的水平。构建小鼠感染性休克模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感染性休克模型组(LPS组),给药组(LPS+Avitinib组),6只/组。ELISA测定各组眼球血和腹腔灌洗液中的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并记录小鼠的存活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Avitinib在多种细胞类型中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剂量依赖性地抑制IL-1β分泌和caspase-1剪切,同时抑制GSDMD介导的细胞焦亡(P<0.05),但对炎症早期预警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并无影响(P>0.05)。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LPS诱导的感染性休克模型中,给予Avitinib干预后小鼠血清和腹腔液中IL-1β的水平降低(P<0.05),并延长小鼠生存时间(P<0.05)。结论Avitinib可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并改善感染性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itinib NLRP3炎症小体 EGFR抑制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