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凋亡外囊泡传递LncRNA-XIST在胶质瘤细胞耐药性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薛箕山 赵媛媛 +3 位作者 邱浩 阿衣希塔·奴尔江 刘正 杜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1-939,共9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apoptotic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apoEVs)对胶质瘤肿瘤发生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经提取的apoEVs经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apoptotic cell-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apoEVs)对胶质瘤肿瘤发生和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经提取的apoEVs经纳米颗粒跟踪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并通过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CCK-8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等方法评估其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结果:apoEVs促进胶质瘤细胞的TMZ耐药性,显著提高TMZ半数抑制浓度(IC50)(t=9.326,P=0.001),抑制细胞凋亡,并通过外泌体抑制剂GW4869逆转该效应。apoEVs促进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增加波形蛋白(Vimentin)和Twist蛋白的表达(t=8.762,P=0.002和t=7.941,P=0.004),抑制裂解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leaved-Caspase-3)的表达(t=9.217,P=0.002)。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apoEVs通过调控LncRNA-XIST/miR-29c/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轴,影响胶质瘤细胞对TMZ的耐药性。沉默LncRNA-XIST降低MGMT表达、增加miR-29c表达,从而增强TMZ敏感性,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结论:胶质瘤细胞来源的凋亡外囊泡通过传递LncRNA-XIST调节miR-29c/MGMT轴从而促进胶质瘤恶性进展和替莫唑胺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凋亡外囊泡 长链非编码RNA-X染色体失活转录物 上皮-间质转化 miR-29c/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GALT1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和生物学作用
2
作者 敖欣 龙云峰 +3 位作者 张峥嵘 张明珠 乐壮 苏延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2-999,共8页
目的探究核心1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1(C1GALT1)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及其对GBM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利用GEPIA和CGGA数据库分析C1GALT1在GBM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情况。选择两种代表性的GBM细胞(U251和LN18),构建敲低C1GALT1的GBM... 目的探究核心1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1(C1GALT1)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的表达及其对GBM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利用GEPIA和CGGA数据库分析C1GALT1在GBM中的表达水平及预后情况。选择两种代表性的GBM细胞(U251和LN18),构建敲低C1GALT1的GBM细胞系并进行体外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Transwell实验检测C1GALT1对GBM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转录组数据分析可能的信号通路。采用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GEPIA和CG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C1GALT1在GBM组织中高表达(P<0.05),其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敲低C1GALT1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敲低C1GALT1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001)。转录组测序和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结果显示C1GALT1参与到细胞衰老信号通路,敲低C1GALT1后细胞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C1GALT1在GBM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通过抑制细胞衰老增强GBM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GALT1 胶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氮芥脂质体对鼠C_(6)胶质细胞瘤内化疗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占川 闫世军 +1 位作者 刘莉 李同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 :研究卡氮芥脂质体 ( BL)对鼠 C6胶质细胞瘤的化疗作用。方法 :30只 Wistar大鼠做实验动物 ,C6胶质细胞脑内移植建立鼠 C6胶质细胞瘤模型、卡氮芥脂质体肿瘤内注射 ,观察化疗作用。结果 :BL组与氯乙亚硝脲 ( BCNU)组存活期存在统... 目的 :研究卡氮芥脂质体 ( BL)对鼠 C6胶质细胞瘤的化疗作用。方法 :30只 Wistar大鼠做实验动物 ,C6胶质细胞脑内移植建立鼠 C6胶质细胞瘤模型、卡氮芥脂质体肿瘤内注射 ,观察化疗作用。结果 :BL组与氯乙亚硝脲 ( BCNU)组存活期存在统计学差异 ( P<0 .0 5)。 BL组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BCNU组与空白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 :BL脑肿瘤内注射 ,控制 BCNU的释放 ,提高 BCNU的药效 ,有效延长荷瘤鼠的存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氮芥 脂质体 c6胶质细胞瘤内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H1突变对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因子、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学文 王羽 +1 位作者 吴杰 王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73-2379,共7页
目的:研究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对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直接... 目的:研究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对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直接测序法测定IDH1突变情况,免疫组化测定脑胶质瘤组织IDH1表达。脑胶质瘤患者均进行替莫唑胺化疗,分析IDH1突变对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瘤临床疗效、免疫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及预后生存状态的影响。结果:134例脑胶质瘤组织中79例存在IDH1突变,突变位点多为R132,突变率为58.96%,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χ^(2)=48.066,P<0.05)。免疫组化显示,134例脑胶质瘤组织中56例IDH1强阳性表达。IDH1突变型组WHO分级Ⅳ级占比低于IDHI野生型组[11.39%(9/79) vs 63.64%(35/55),Z=41.020,P<0.05],IDH1突变型组低分化比例高于IDHI野生型组[50.63%(40/79) vs 20.00%(11/55),χ^(2)=12.907,P<0.05]。IDH1突变型组总有效率高于IDH1野生型组[91.14%(72/79) vs 76.36%(42/55),χ^(2)=5.575,P<0.05]。IDH1突变型组IFN-γ、IL-2水平高于IDH1野生型组[(28.98±3.25) pg/ml vs (20.15±2.54) pg/ml、(33.42±4.25) pg/ml vs (25.23±3.52) pg/ml,t=16.870、11.750, P<0.05],IL-4、IL-10水平低于IDH1野生型组[(7.90±1.02) pg/ml vs(12.38±1.66) pg/ml、(8.79±1.00) pg/ml vs (15.26±1.23) pg/ml,t=19.330、33.500,P<0.05]。IDH1突变与替莫唑胺化疗后IFN-γ、IL-2水平呈正相关(r=0.845、0.772,P<0.05),与替莫唑胺化疗后IL-4、IL-10水平呈负相关(r=-0.786、-0.685,P<0.05)。IDH1突变型组替莫唑胺化疗后生存率高于IDH1野生型组[89.87%(71/79) vs 72.70%(40/55),Log Rank检验χ^(2)=5.208,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WHO分级Ⅲ级(RR=1.342)、低分化(RR=1.783)、IFN-γ(RR=1.808)、IL-2(RR=2.112)、IL-4(RR=2.342)、IL-10(RR=1.342)为危险因素,替莫唑胺化疗有效(RR=0.653)、IDH1突变(RR=0.895)为保护因素,影响脑胶质瘤患者替莫唑胺化疗预后(P<0.05)。结论:IDH1突变与脑胶质瘤患者疾病分级、分化程度有关,可影响替莫唑胺化疗疗效、免疫细胞因子表达,是替莫唑胺化疗后预后生存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IDH1突变 替莫唑胺化疗 免疫细胞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调控的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立祥 罗毅男 +2 位作者 付双林 葛鹏飞 庄汉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1-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类黄酮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QUE)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调控的作用。方法:按QUE浓度分成10、25、50、75及100μmol.L-15个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及溶剂对照组(二甲亚砜),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在RPMI 164... 目的:研究类黄酮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QUE)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调控的作用。方法:按QUE浓度分成10、25、50、75及100μmol.L-15个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及溶剂对照组(二甲亚砜),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在RPMI 1640培养基中生长达1×106.mL-1后,在96孔板中分别加入上述浓度的QUE继续培养,每组设3复孔,作用24、48及72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QUE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FCM)对50及100μmol.L-1的QUE作用48 h的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进行周期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50μmol.L-1的QUE作用48 h的p53和bcl-2基因产物。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QUE处理组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值减小(P<0.05),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使停滞在G0/G1期的细胞增加(P<0.01),而S和G2/M期细胞减少(P<0.05)。P53蛋白表达增加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结论:QUE对C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通过P53蛋白表达增加和Bcl-2蛋白表达减少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胶质c6细胞 槲皮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雅娟 甘露 +7 位作者 王占洋 邱理红 佀营营 张红 马成俊 李忌 孙喜灵 王振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98-1303,共6页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考察异甘草素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鉴定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及蛋白...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考察异甘草素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鉴定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C6胶质瘤细胞经异甘草素诱导后,以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P<0.01);光镜观察到异甘草素诱导前的C6胶质瘤细胞呈两极长梭形或多角形,胞质多,胞突短;而诱导后细胞突起数目不同程度增多,细胞形态变细变长。诱导前克隆形成出现早,数量多,直径大,克隆形成率高;异甘草素处理组克隆形成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异甘草素诱导后C6细胞GFAP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P<0.01)。结论异甘草素能抑制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能诱导C6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甘草素 c6胶质 增殖 分化 克隆形成 吉姆萨染色 星形胶质细胞 GF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反义寡核苷酸抑制C_6胶质瘤细胞VEGF表达的作用和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维方 张光霁 +2 位作者 朱诚 金由辛 卢亦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 :设计了针对 VEGF的第 外显子 (exon,E3)的反义、错义和正义寡核苷酸 ,观察 VEGF反义寡核苷酸抑制 C6胶质瘤细胞 VEGF表达的作用。 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反义、正义、错义寡核苷酸对 C6 胶质瘤细胞 VEGF表达的影响 ;观察制备... 目的 :设计了针对 VEGF的第 外显子 (exon,E3)的反义、错义和正义寡核苷酸 ,观察 VEGF反义寡核苷酸抑制 C6胶质瘤细胞 VEGF表达的作用。 方法 :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反义、正义、错义寡核苷酸对 C6 胶质瘤细胞 VEGF表达的影响 ;观察制备反义、正义、错义寡核苷酸的条件培养液对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结果 :VEGF反义寡核苷酸对 C6 胶质瘤细胞VEGF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结论 :反义 VEGF寡核苷酸通过抑制 C6 胶质瘤细胞 VEGF的表达 ,进而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血管内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反义寡核苷酸类 c6胶质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3^+胶质瘤干细胞化疗耐受机制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毕长龙 方加胜 +2 位作者 陈风华 王延金 伍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8-573,共6页
目的:探讨ABC超家族转运体蛋白在CD133+胶质瘤干细胞多药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例人脑胶质瘤标本,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标本中的CD133+胶质瘤干细胞(悬浮细胞)和CD133-肿瘤细胞(黏附细胞),并进行分选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传代... 目的:探讨ABC超家族转运体蛋白在CD133+胶质瘤干细胞多药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例人脑胶质瘤标本,利用免疫磁珠法分选标本中的CD133+胶质瘤干细胞(悬浮细胞)和CD133-肿瘤细胞(黏附细胞),并进行分选细胞的体外扩增培养、传代与鉴定,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别检测细胞中MDR1和MRP1的蛋白及其活性表达情况。结果:3例胶质母细胞瘤来源的CD133+细胞能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形成肿瘤干细胞球,并进行1~3次传代;MDR1与MRP1耐药蛋白在CD133+细胞中高度表达,阳性细胞比例范围分别为18%~67%和23%~73%;MDR1与MRP1在CD133+细胞中的表达活性分别为在CD133-细胞中的16.1倍和19.6倍;多药耐药蛋白的阳性细胞比例和其表达活性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而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的病理级别无关;MDR1与MRP1在CD133+细胞中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神经上皮肿瘤中仅有小部分细胞亚型(CD133+胶质瘤干细胞)具有内在耐药性(天然耐药性),而ABC超家族转运体蛋白MDR1与MRP1在CD133+胶质瘤干细胞中的共同过度表达是胶质瘤多药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CD133+细胞是胶质瘤化疗的关键性治疗标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3 胶质 细胞 免疫磁珠 化疗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6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世光 张建华 +3 位作者 姜宝红 吴振铎 谢向晨 李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对C6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肿瘤标本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以判定肿瘤生长方式及恶性程度。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C6胶质瘤细胞悬液(1×106ml)注入靶点。2~3周后手术切除肿瘤并进行电镜标... 本文对C6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肿瘤标本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以判定肿瘤生长方式及恶性程度。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立体定向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C6胶质瘤细胞悬液(1×106ml)注入靶点。2~3周后手术切除肿瘤并进行电镜标本制备,H600A型透射电镜观察。观察结果显示:肿瘤中心区有两种肿瘤细胞核型;不规则核型大于55%,细胞浆结构发育较差,核浆比例明显大于1。肿瘤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边界,亦无包膜,呈浸润型生长,病理分级约有Grade~(WHO1993)。我们认为:C6细胞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超微结构的观察,对进一步研究人类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细胞 胶质 超微结构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亚华 应雪 +3 位作者 张春春 轩亚茹 闫荷露 李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64-1567,共4页
目的:研究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用药对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SRB法考察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对C6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法检测联合用药对C6细胞的凋亡作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联合用药对细胞的诱导作用及在... 目的:研究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用药对C6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SRB法考察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对C6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法检测联合用药对C6细胞的凋亡作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联合用药对细胞的诱导作用及在细胞中的定位作用。结果:SRB法结果显示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在48 h时对C6细胞的抑制率为(91.22±0.51)%,显著高于24 h的抑制率(83.66±0.18)%(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替莫唑胺(10μmol/L)联合姜黄素(5μmol/L)用药时C6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为(33.15±0.79)%;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姜黄素联合替莫唑胺组诱导C6细胞的凋亡细胞数量多于游离药物组。结论:替莫唑胺联合姜黄素用药能够抑制C6细胞的生长,同时可诱导C6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姜黄素 c6胶质细胞 凋亡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綦斌 谭岩 +3 位作者 罗毅男 付双林 毕春华 田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全反式维甲酸作用于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后,观察其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电镜观察C6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全反式维甲酸作用于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后,观察其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电镜观察C6细胞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在不同时间点对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活性蛋白产物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MTT结果表明ATRA对C6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证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C6细胞发生G1期阻滞;S、G2期细胞比例下降;细胞出现亚二倍峰,凋亡比例明显增加。电镜下全反式维甲酸作用72h后处理组C6细胞呈凋亡改变:如核固缩、染色质趋边凝聚。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处理组出现了caspase-3蛋白活性裂解片段。结论:全反式维甲酸抑制C6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全反式维甲酸抑制脑胶质瘤的作用机理可能至少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分布、诱导凋亡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胶质 凋亡 全反式维甲酸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田余祥 于秀萍 +1 位作者 王冬梅 崔秀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1-484,共4页
目的 :通过构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ribonucleaseinhibitor ,RI)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NCX ri,并转染C6神经胶质瘤细胞 ,探讨RI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NdeI Xho从已构建的 pET ri上切下1.4kb的RI基因片段 ,再构建到 pL... 目的 :通过构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ribonucleaseinhibitor ,RI)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LNCX ri,并转染C6神经胶质瘤细胞 ,探讨RI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NdeI Xho从已构建的 pET ri上切下1.4kb的RI基因片段 ,再构建到 pLNCX上 ,获得真核表达载体 (pLNCX ri) ,采用LipofectAMINE辅助转染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 ,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 ,用Westernblotting检测RI基因的表达水平。将转染阳性的C6神经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大鼠皮下 ,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 :在转染的C6神经胶质瘤细胞中 ,RI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未转染的C6神经胶质瘤细胞 ,转染阳性的C6神经胶质瘤细胞在大鼠体内的成瘤潜伏期 2 3±5 7天 (对照组 14± 3 5天 ) ,瘤组织重量 :转染组 1 35± 0 4 3g比对照组 2 4 0± 0 6 1g(P <0 0 1)明显下降 ,瘤组织的血管密度 :转染组 2 7 2± 4 31比对照组 47± 6 5 4(P <0 0 1)明显减少。结论 :RI基因的转染对肿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 基因转染 神经胶质 c6细胞 RI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通过STAT3/Notch信号通路调控多发性骨髓瘤耐药细胞株对硼替佐米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莹 隋靖喆 +3 位作者 朱丽华 戴益 蕫海群 程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74-1481,共8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调控多发性骨髓瘤(MM)耐药细胞株对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的化疗敏感性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临床BTZ耐药MM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样本,体外培养人KM3和KM3/BTZ细胞,ELISA法检测MM患者外周血、KM3和KM...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调控多发性骨髓瘤(MM)耐药细胞株对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的化疗敏感性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临床BTZ耐药MM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样本,体外培养人KM3和KM3/BTZ细胞,ELISA法检测MM患者外周血、KM3和KM3/BTZ细胞中IL-6的含量,CCK-8法检测KM3和KM3/BTZ细胞对BTZ的药物敏感性。将KM3/BTZ细胞分为KM3/BTZ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48 h),IL-6中和抗体Anti-IL-6组(500 ng/ml Anti-IL-6处理细胞48 h),BTZ组(300 ng/ml BTZ处理细胞48 h),BTZ+Anti-IL-6组(300 ng/ml BTZ和500 ng/ml Anti-IL-6处理细胞48 h)。采用CCK-8法检测KM3/BTZ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KM3/BTZ细胞周期分布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KM3/BTZ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KM3/BTZ细胞IL-6、Notch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KM3/BTZ细胞IL-6、Notch1、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BTZ耐药MM患者外周血中IL-6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KM3/BTZ细胞中IL-6含量显著高于KM3细胞(P<0.05)。KM3/BTZ细胞对BTZ的敏感性显著低于KM3细胞(P<0.05),耐药指数(RI)为19.62。Anti-IL-6和BTZ均可抑制KM3/BTZ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P<0.05);与单一药物处理相比,Anti-IL-6和BTZ联合处理对KM3/BTZ细胞的作用更为明显(P<0.05),且显著下调KM3/BTZ细胞IL-6、Notch1、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拮抗IL-6可以增加BTZ的化疗敏感性,IL-6可能通过STAT3/Notch信号通路降低MM细胞对BTZ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6 多发性骨髓 硼替佐米 化疗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IL-18基因在大鼠胶质瘤细胞C6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文玲 闫蕴力 +3 位作者 单保恩 郑力芬 李巧霞 周娜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2-525,共4页
目的 :建立表达IL 18基因的大鼠胶质瘤细胞C6 /IL 18,并探讨外源性IL 18基因对C6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 ,将IL 18基因导入C6细胞。经G4 18筛选后 ,获得表达IL 18分子的细胞克隆C6 /IL 18。用RT PCR法检测目的基因mRN... 目的 :建立表达IL 18基因的大鼠胶质瘤细胞C6 /IL 18,并探讨外源性IL 18基因对C6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 ,将IL 18基因导入C6细胞。经G4 18筛选后 ,获得表达IL 18分子的细胞克隆C6 /IL 18。用RT PCR法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 ;用流式细胞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C6 /IL 18细胞培养上清诱导脾细胞分泌IFN γ的能力 ,以确定IL 18的生物学活性。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的状况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 ,并建立大鼠胶质瘤模型 ,观察C6 /IL 18细胞体内致瘤性的改变。结果 :外源IL 18基因于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可获得稳定表达 ,并可诱生大鼠脾细胞分泌IFN γ。同时 ,该细胞系的体外增殖率及体内致瘤性 ,均较亲代C6胶质瘤细胞明显下降。结论 :外源性IL 18基因能部分地抑制C6细胞的体外增殖率和体内致瘤性。建立了可进一步用于相关肿瘤基因免疫和基因治疗研究的大鼠胶质瘤细胞系C6 /IL 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大鼠 表达 胶质细胞 目的基因 c6细胞 体内致 体外增殖 MRNA水平 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紫杉醇的纳米胶束与C6胶质瘤细胞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占峰 罗毅男 +3 位作者 郑勇辉 韩海玲 洪新雨 景遐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71-1676,共6页
制备了键合紫杉醇(PTX)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EG-PLA/PTX)的纳米胶束,采用四氮唑(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考察了PEG-PLA/PTX胶束对C6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包括C6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周期... 制备了键合紫杉醇(PTX)的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EG-PLA/PTX)的纳米胶束,采用四氮唑(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考察了PEG-PLA/PTX胶束对C6胶质瘤细胞的影响,包括C6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周期的改变,以及纳米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探讨了PEG-PLA/PTX胶束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EG-PLA/PTX胶束进入到C6细胞内,聚集于细胞浆中,通过与细胞核中DNA的作用改变细胞生长的周期,造成在G2-M期的阻滞,引起细胞的凋亡.因此,PEG-PLA/PTX胶束有望用于脑胶质瘤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合紫杉醇 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 流式细胞 透射电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c6胶质 细胞 诱导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H_2O_2损伤的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系C6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潘东宁 傅攀峰 +1 位作者 王红 崔秀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7-771,共5页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ribonucleaseinhibitor,RI)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浆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 .为了进一步了解RI的功能 ,根据RI分子结构富含巯基的特点 ,研究了RI对过氧化氢(H2 O2 )损伤的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 (C6 )的影响 .用不同...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ribonucleaseinhibitor,RI)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浆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 .为了进一步了解RI的功能 ,根据RI分子结构富含巯基的特点 ,研究了RI对过氧化氢(H2 O2 )损伤的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 (C6 )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H2 O2 分别作用于转染有RIcDNA并且RI过表达的C6细胞和正常C6细胞 ,对比损伤前后 2者的细胞存活率、LDH漏出量、细胞内GSH和MDA含量差别 ,以及细胞内抗氧化酶类GPX、CAT和GST活性的差别 .结果表明 ,与正常C6细胞相比 ,RI过表达的C6细胞在H2 O2 作用下存活率高 ,LDH漏出量、MDA含量明显减少 ,而细胞内GSH较多 ;RI过表达的C6细胞在损伤前后均表现出更强的CAT和GST活性 .提示RI具有抗氧化功能 ,能够减轻H2 O2 所致的细胞过氧化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抗氧化活性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H2O2损伤 大鼠 神经胶质细胞c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抑制剂SB-202190对大鼠胶质瘤C6细胞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丰 李青 +3 位作者 曹云新 王莉 邵秋杰 林圣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 探讨 p38MAPK抑制剂SB 2 0 2 190对C6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的方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观察SB 2 0 2 190诱导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是否有凋亡发生。结果 浓度分别为 10、... 目的 探讨 p38MAPK抑制剂SB 2 0 2 190对C6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的方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观察SB 2 0 2 190诱导胶质瘤细胞的凋亡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是否有凋亡发生。结果 浓度分别为 10、2 0、4 0 μmol·L-1的SB 2 0 2 190能促进C6细胞的细胞周期从G1期过度到S期 ;但 6 0 μmol·L-1的SB 2 0 2 190却诱导C6细胞凋亡 ,凋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凋亡细胞的体积缩小、细胞核浓聚缩小 ,染色质固缩聚集于核膜下 ,胞质浓缩 ,有的细胞染色质浓缩至核膜下成新月状 ;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出特征性的DNA“梯状”带。结论 SB 2 0 2 190在低浓度时促进C6细胞增殖 ,高浓度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202190 P38MAPK抑制剂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c6细胞 生物活性 透射电镜 胶质细胞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家族亚基基因在大鼠C6胶质瘤细胞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瑾 林晓宁 +2 位作者 张俊卿 黄延林 田新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0-602,606,共4页
目的: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家族亚基基因的表达,为今后IL-12家族在脑胶质瘤方面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鼠C6胶质瘤细胞RNA,反转录成c... 目的: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家族亚基基因的表达,为今后IL-12家族在脑胶质瘤方面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鼠C6胶质瘤细胞RNA,反转录成c DNA,应用q PCR法观察IL-12家族亚基基因在大鼠C6胶质瘤细胞mRNA表达影响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中,IL-23a,IL-12a的表达丰度为高,EBI3,IL-27的表达丰度为中,IL-12b的表达丰度为低。结论:IL-12家族与胶质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IL-12、IL-23是最有潜力治疗脑胶质瘤的细胞因子,其研究进展将为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带来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家族 大鼠c6胶质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干细胞对胶质瘤C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楠 杨俊荣 +3 位作者 宋月佳 佟志国 宋菡姝 戚基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干细胞对鼠胶质瘤C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新生1~2天SD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于无血清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进行NE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将神经干细胞和鼠胶质瘤C6细胞于体外共培养,利用2D、3D生长实验和T... 目的探讨鼠神经干细胞对鼠胶质瘤C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新生1~2天SD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于无血清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进行NE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将神经干细胞和鼠胶质瘤C6细胞于体外共培养,利用2D、3D生长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与鼠神经干细胞共培养鼠胶质瘤C6细胞(实验组)和单独培养鼠胶质瘤C6细胞(对照组)的侵袭能力。结果 2D实验中C6细胞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8.53±1.32)μm和(13.44±1.4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实验中C6细胞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直径分别为(20.34±1.25)μm和(15.52±1.4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发现胶质瘤C6细胞组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视野侵袭细胞为(36.45±1.36)个和(22.73±1.6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神经干细胞共同培养后C6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神经干细胞 c6细胞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6a通过靶向调控蛋白激酶Cα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文健 杨亮 唐伟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0-424,共5页
背景与目的:MicroRNAs是一类19~25bp内源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其通过靶向抑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本研究旨在明确miR-216a是否通过靶向调控蛋白激酶Ca(PRKCA)表达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从而进一步揭示miR-216a的抑瘤... 背景与目的:MicroRNAs是一类19~25bp内源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其通过靶向抑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本研究旨在明确miR-216a是否通过靶向调控蛋白激酶Ca(PRKCA)表达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从而进一步揭示miR-216a的抑瘤分子机制。方法:首先构建PRKCA3’UTR-荧光素酶报告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观察miR-216a对PRKCA3’UTR-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将miR-216amimics转染胶质瘤细胞U251,采用Westernblot检测PRKCA蛋白表达水平;将PRKCAsiRNA转染U251细胞,通过MTS细胞增殖活性检测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PRKCA下调对U251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显示,miR-216a能特异性地与PRKCAmRNA的3’UTR结合,抑制其荧光素酶活性,下调41%。过表达miR-216a的U251细胞PRKC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iRNA干扰PRKCA表达能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它能部分模拟miR-216a的抑瘤功能。结论:miR-216a通过靶向PRKCAmRNA3’UTR而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miR-216a 蛋白激酶cΑ 细胞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