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cl-2相关的永生基因4对胃癌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姜雷 闵光涛 +5 位作者 王军 何进程 朱俊亚 吕坤 乐奇 姚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Bcl-2相关的永生基因4(Bcl-2 associated athanogene 4,BAG4)在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s,GCSCs)自我更新能力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成球培养法分离/富集GCSCs,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采用慢病毒干扰技术构... 目的:探讨Bcl-2相关的永生基因4(Bcl-2 associated athanogene 4,BAG4)在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s,GCSCs)自我更新能力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成球培养法分离/富集GCSCs,并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采用慢病毒干扰技术构建沉默BAG4表达的MGC803胃癌细胞系,以平板克隆形成和成球实验分别检测沉默BAG4对胃癌细胞克隆形成和成球能力的影响。结果:成球培养法成功分离/富集出球细胞(sphere cell,SC)。与普通单层贴壁细胞相比,MGC803-SC高表达干性相关基因Sox2、Oct4和Bmi1,具有更强的克隆形成能力(198±17 vs.92±11,P<0.001),诱导分化后干性标志物CD44表达下降,在体外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185±18 vs.84±11,P<0.01)。上述实验结果证实MGC803-SC具有GCSCs特性。BAG4在GCSCs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贴壁胃癌细胞,沉默BAG4明显降低胃癌细胞的克隆形成和成球能力。结论:沉默BAG4基因能有效抑制GCSCs的自我更新能力,有望成为胃癌靶向治疗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相关永生基因4 胃癌干细胞 自我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归肝经明目中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调控
2
作者 黄秀榕 祁明信 +1 位作者 汪朝阳 王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76-1577,共2页
关键词 归肝经明目中药 晶状体上皮细胞 凋亡相关基因 bcl-2 Bax 基因调控 细胞凋亡 车前子 青葙子 菊花 熟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兔胎盘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喆 陈云 +1 位作者 杨颖 彭景楩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新西兰雌兔为动物模型 ,研究妊娠期间胎盘细胞凋亡及其凋亡调控蛋白Bcl 2和Bax表达的动态变化 .基因组DNA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到妊娠中期和晚期胎盘基因组DNA中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DNA梯带 ,而且DNA断裂值在妊娠早、中、晚期分别为 ... 以新西兰雌兔为动物模型 ,研究妊娠期间胎盘细胞凋亡及其凋亡调控蛋白Bcl 2和Bax表达的动态变化 .基因组DNA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到妊娠中期和晚期胎盘基因组DNA中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DNA梯带 ,而且DNA断裂值在妊娠早、中、晚期分别为 :0 14、 0 4 9和 1 4 3,与妊娠早期相比 ,妊娠中、晚期胎盘基因组DNA断裂值有显著性增加 .TUNEL实验和活化caspase 3的免疫定位实验表明 ,在妊娠早期胎盘中存在细胞凋亡 ,而且在各妊娠期中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合体滋养层 .免疫印迹法分析表明 ,Bcl 2和Bax随妊娠的进行其表达量明显增加 ,Bax∶Bcl 2比值在妊娠早、中、晚期分别为 :0 89,0 91和 1 2 5 ,呈增加趋势 .实验结果说明 ,在兔正常妊娠中 ,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发生凋亡 ,且随妊娠的进行 ,凋亡细胞数量增多 ,胎盘细胞凋亡主要与细胞中Bax∶Bcl 2的比例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兔 胎盘 细胞凋亡 bcl-2 BAX 凋亡相关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ax和bcl-2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志毅 张明 +6 位作者 黄春南 张文 涂响安 刘丽萍 熊华淇 王晓波 杨红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相关基因 BAX bcl-2 蛋白 食管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O_2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对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p53表达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晓华 魏亚明 +3 位作者 白海 欧剑锋 路继红 郑荣梁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60-1163,共4页
目的研究SeO2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红白血病细胞K56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增生、凋亡及Bcl-2和p5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的凋亡率及Bcl-2和p53的表达。结果10 和30 mmol/L SeO2能抑制3种... 目的研究SeO2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红白血病细胞K56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增生、凋亡及Bcl-2和p5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的凋亡率及Bcl-2和p53的表达。结果10 和30 mmol/L SeO2能抑制3种细胞增生。30 mmol/L SeO2作用48 h能使54.0 %的NB4细胞、46.5 %的K562细胞和49.6 %的HL-60细胞发生凋亡;能使NB4和K562细胞Bcl-2表达显著下降、促进p53的表达。结论SeO2对3种白血病细胞均有诱导凋亡作用,在凋亡过程中涉及了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p53表达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合物 凋亡 基因 bcl-2 基因 p53 K562细胞 HL-60细胞 NB4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4-Apoptin-HA2-TAT融合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健生 张明鑫 +5 位作者 刘德纯 段小艺 周苏娜 张广健 杨广笑 王全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4-756,共3页
目的:构建编码融合基因NT4-Apoptin-HA2-TAT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切相应载体后将Apoptin和HA2-TAT连入pUC19/NT4质粒,再将融合基因NT4-Apoptin-HA2-TAT亚克隆至腺相关病毒的穿梭质粒内,与辅助质粒pAAV/Ad、... 目的:构建编码融合基因NT4-Apoptin-HA2-TAT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方法: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切相应载体后将Apoptin和HA2-TAT连入pUC19/NT4质粒,再将融合基因NT4-Apoptin-HA2-TAT亚克隆至腺相关病毒的穿梭质粒内,与辅助质粒pAAV/Ad、腺病毒质粒pFG140共同转染HEK-293细胞,通过同源重组获得NT4-Apoptin-HA2-TAT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收集病毒上清,Dot blot法测定其滴度。MTT比色法观察NT4-Apoptin-HA2-TAT重组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经酶切及测序证实克隆出NT4-Apoptin-HA2-TAT融合基因;得到高滴度的(3.14×1015pfu/L)重组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NT4-Apoptin-HA2-TAT重组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对HepG2细胞有强烈的诱导凋亡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分子克隆体外重组技术成功制备了NT4-Ap-optin-HA2-TAT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为下一步的Apoptin应用于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4-Apoptin-HA2-TAT 重组腺相关病毒 肿瘤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p16、bcl-2在人类皮肤肿瘤中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成海 袁浩琛 杨邦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47-347,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相关基因 皮肤肿瘤 P16基因 bcl-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癌旁组织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
8
作者 郭延军 邓华聪 +4 位作者 吴玉晶 刘海燕 李宏伟 崔秀明 赵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3-363,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癌旁组织 细胞调亡 相关基因 bcl-2 BAX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基因反义核酸增强三氧化二砷对NB4细胞凋亡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沈伟利 张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18-621,共4页
目的 :研究和探索bcl- 2基因反义核酸 (bcl- 2ASODN)是否能提高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NB4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效应。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反义核酸、砷剂单独以及反义核酸、砷剂联合培养NB4细胞的生物效应和凋亡形态变化 ;... 目的 :研究和探索bcl- 2基因反义核酸 (bcl- 2ASODN)是否能提高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NB4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效应。方法 :采用微量细胞培养的方法 ,观察反义核酸、砷剂单独以及反义核酸、砷剂联合培养NB4细胞的生物效应和凋亡形态变化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结合流式细胞技术 ,测定NB4细胞的DNA和Bcl- 2蛋白的变化。结果 :As2 O3 (0 2 5 μmol/L) +bcl - 2ASODN(10 0 μmol/L)联合诱导NB4细胞凋亡作用显著强于单用As2 O3 (0 2 5μmol/L)或 bcl- 2ASODN(10 0 μmol/L) (P <0 0 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 ,联合用药Bcl- 2蛋白表达亦明显少于反义核酸、砷剂单独给药组 (P <0 0 1)。结论 :bcl- 2基因反义核酸能明显提高和显著增强As2 O3 对NB4白血病细胞的致凋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基因 反义核酸 三氧化二砷 NB4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D5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相关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蒋铁斌 李昕 +7 位作者 周俊 周洋 袁洪 向辉 阳国平 闾宏伟 邢晓为 刘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4-820,共7页
目的:研究凋亡促进基因PDCD5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抑凋亡基因BCL-2的相关性,初步探讨PDCD5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检测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MM患者组和对照组骨... 目的:研究凋亡促进基因PDCD5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抑凋亡基因BCL-2的相关性,初步探讨PDCD5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流式细胞检测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MM患者组和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PDCD5和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同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DCD5蛋白阳性细胞率MM组为(34.75±6.49)%,对照组为(52.98±5.84)%;PDCD5染色强度指数(SII)MM组为281.16±75.33,对照组为462.84±39.77;BCL-2蛋白阳性细胞率MM组(29.97±5.57)%,对照组(5.56±1.95)%;BCL-2蛋白SII在MM组为224.94±57.72,对照组为27.84±9.75;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骨髓浆细胞中PDCD5蛋白阳性率MM组(78.11±21.63)%,对照组(89.46±9.98)%;蛋白平均荧光强度MM组为61.73±11.04,对照组为353.04±123.26;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PDCD5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MM组为0.33±0.07,对照组为0.53±0.05;BCL-2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MM组为0.33±0.08,对照组为0.12±0.02;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与BCL-2表达相关性研究结果,PDCD5与BCL-2蛋白阳性细胞率表达呈负相关(r=-0.86,P<0.05);PDCD5与BCL-2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0,P<0.05)。结论: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DCD5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BCL-2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PDCD5与BCL-2蛋白阳性细胞率和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凋亡相关基因 PDCD5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细胞凋亡和bcl-2、p53蛋白表达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华亮 李增鹏 +1 位作者 牟江洪 王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MALT)淋巴瘤中细胞凋亡特点及其与bcl 2、p5 3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应用TdT酶介导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 ,显示肿瘤凋亡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显示bcl 2、p5 3基因蛋白表达。... 目的 :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MALT)淋巴瘤中细胞凋亡特点及其与bcl 2、p5 3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应用TdT酶介导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 ,显示肿瘤凋亡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显示bcl 2、p5 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低度恶性 ,低高混合恶性 ,以及高度恶性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平均分别为 (0 2 5± 0 12 ) %、(0 46± 0 2 4) %及 (1 32± 0 35 ) % ;而三组bcl 2阳性率分别为 83%、61 6 %及 43 7%。高度恶性组与低度恶性组bcl 2阳性率及凋亡发生率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bcl 2表达与凋亡率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 ;86例肿瘤组织中 ,p5 3阳性者 2 7例 (30 % ) ,其中低度恶性组 3例 ,混合恶性组 3例 ,高度恶性组 2 1例。高度恶性组 p5 3阳性率高于其余两组。p5 3表达与bcl 2表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在胃MALT淋巴瘤中 ,随着组织学分级的提高 ,凋亡细胞显著增多 ,凋亡在肿瘤发生发展转化中起重要作用。p5 3和bcl 2均为重要的凋亡调控基因 ,在胃MALT淋巴瘤从低度恶性到高度恶性的转化中 ,p5 3和bcl 2基因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 细胞凋亡 P53 bcl-2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1b基因型核心蛋白对HepG2细胞Bax与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孝华 刘玲玲 +1 位作者 雷创 周清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11-514,共4页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核心蛋白(C)对HepG2细胞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与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以探索1b型HCV C蛋白与HepG2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扩增出HCV-1b-C基因,经双酶切后连接pcDNA3.1(-),成功...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1b基因型核心蛋白(C)对HepG2细胞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与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以探索1b型HCV C蛋白与HepG2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扩增出HCV-1b-C基因,经双酶切后连接pcDNA3.1(-),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V-1b-C。利用脂质体转染HepG2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mRNA及蛋白的表达,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成功后HCV-1b-C对HepG2细胞Bax与Bcl-2表达的影响,并设转染空质粒组及未处理组作对照。结果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V-1b-C;瞬时转染HepG2细胞,成功表达HCV C mRNA及蛋白;转染C基因组的Bax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减少,与转染空质粒组及未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C基因组的Bcl-2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多,与转染空质粒组及未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b基因型HCV C蛋白转染HepG2细胞会导致Bax表达减少及Bcl-2表达增多,降低Bax/Bcl-2比值,可能是抑制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病毒核心蛋白质类 肝细胞 bcl-2相关X蛋白质 基因 bcl-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占国 卢权 +1 位作者 柴宗举 朱贤立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2-174,F004,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 ,以及细胞凋亡与其相关基因bcl 2、Bax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的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30例星形细胞肿瘤手术标本进行检测 ,分别观察了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及... 目的 :探讨人脑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凋亡 ,以及细胞凋亡与其相关基因bcl 2、Bax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的TUNEL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30例星形细胞肿瘤手术标本进行检测 ,分别观察了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及bcl 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凋亡细胞密度随肿瘤恶性度的升高 ,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t=2 .77,P <0 .0 1) ;bcl 2、Bax在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 0 %和 10 0 % ,其中bcl 2表达强度与凋亡细胞密度呈显著负相关 (r=- 0 .92 2 ,P <0 .0 0 1)。结论 :细胞凋亡受抑在星形细胞肿瘤发生及间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bcl 2基因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发生起抑制作用 ;Bax基因对细胞凋亡的调节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星形细胞肿瘤 细胞凋亡 相关基因 bcl-2基因 BAX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基化干预胃癌SGC7901细胞前后食管癌相关基因4基因的表达变化
14
作者 方圆 刘展 +1 位作者 张渝 刘寿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研究SGC7901细胞与GES-1细胞中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蛋白表达差异及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干预前后SGC7901细胞中ECRG4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方法:Westernblot检测SGC7901细胞、GES-1细胞中ECRG4编码蛋白的表达,以不同浓... 目的:研究SGC7901细胞与GES-1细胞中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蛋白表达差异及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干预前后SGC7901细胞中ECRG4基因表达变化情况。方法:Westernblot检测SGC7901细胞、GES-1细胞中ECRG4编码蛋白的表达,以不同浓度(0、5、10μmol/L)5-Aza-CdR干预SGC7901,48h后再以Westernblot检测ECRG4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GC7901细胞中ECRG4蛋白表达较低而GES-1细胞中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5-Aza-CdR干预SGC7901细胞48h,随着药物浓度增加,ECRG4蛋白表达逐渐上调,10μmol/L处理组比5μmol/L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GC7901细胞中ECRG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GES-1细胞;以5-Aza-CdR处理SGC7901细胞48h后ECRG4蛋白表达有上调,且10μmol/L组比5μmol/L组其恢复表达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GC7901 食管癌相关基因4 5-杂氮-2’-脱氧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怡 赵涵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4-637,共4页
随着分子生物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人们发现了一些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基因,如:组织蛋白酶L基因(CathepsinL基因),胰岛素能上调该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血糖,所以该基因可能是参与血糖调节的中间环节。CAPN10基因,该基因存在... 随着分子生物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发展,近年来,人们发现了一些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基因,如:组织蛋白酶L基因(CathepsinL基因),胰岛素能上调该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血糖,所以该基因可能是参与血糖调节的中间环节。CAPN10基因,该基因存在很多多态性位点,如:该基因SNP43、SNP19、SNP64等,都与糖尿病发病有一定关联。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其特点是早期发病(通常25岁以下),伴有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葡萄糖激酶(GCK)、肝细胞因子1α(HNF1α)、胰岛素启动因子(IPF1)、肝细胞因子1β(HNF1β)和神经元分化因子/β细胞E框反式激活物2(NeuroD1/BETA2)是分别引起6种MODY的因素。这些基因的突变可导致代谢功能障碍,从而引发对β细胞的毒性作用,还可以引起胰腺发育不良。还有一些细胞因子基因,如:IL6基因,该基因的启动子的多态性也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很大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基因 2型糖尿病发病 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 cAPN10基因 肝细胞核因子4 组织蛋白酶L 成人型糖尿病 HNF-4Α HNF-1α 代谢功能障碍 细胞因子基因 IL-6基因 多态性位点 青少年起病 葡萄糖激酶 分子生物 胰岛素能 降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AV2-ND4基因玻璃体腔注射对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欣 田朕 +2 位作者 陈彰 李斌 张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4-728,共5页
目的评价基因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中心招募线粒体DNA 11778位点突变的LHON患者40例80眼,以视力较差眼... 目的评价基因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中心招募线粒体DNA 11778位点突变的LHON患者40例80眼,以视力较差眼或右眼(双眼视力相等时)行玻璃体腔内注射重组腺相关病毒2-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4(rAAV2-ND4),对侧眼作为未注射眼,并依此分为注射眼组和未注射眼组,每组40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6、12个月采用两用对数视力表测量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表现;采用CR-2免扩瞳眼底照相机检查眼底情况。对注射眼组与未注射眼组基因治疗前后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评估治疗有效率,以BCVA提高≥0.3 LogMAR为有效。结果40例患者中23例患者视力提高≥0.3 LogMAR,有效率为57.5%,其中注射眼组视力提高6眼,未注射眼组视力提高4眼,双眼同时提高者13例。未注射眼组和注射眼组治疗后12个月BCVA分别为(1.51±0.62)LogMAR和(1.62±0.58)LogMAR,较治疗前的(1.75±0.46)LogMAR和(1.83±0.47)LogMAR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个组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0.084,P=0.772);2个组治疗前后眼压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0.557,P=0.575;F时间=2.314,P=0.106)。所有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rAAV2-ND4基因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LHON安全、有效,基因药物的单眼玻璃体腔内注射可以改善患者双眼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重组腺相关病毒2-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4 基因疗法 视力 玻璃体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5a-5p通过下调BAG4表达抑制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雷 陈燕 +5 位作者 王军 闵光涛 陈伟 王红鹏 王向文 姚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8-566,共9页
目的:探讨miR-125a-5p通过调控Bcl-2相关永生基因4(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4,BAG4)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82例胃癌组织标本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以及人... 目的:探讨miR-125a-5p通过调控Bcl-2相关永生基因4(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4,BAG4)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82例胃癌组织标本及配对的癌旁组织以及人胃癌细胞系MGC803、BGC823、SGC7901、HGC27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miR-125a-5p的表达水平。分别将miR-125a-5p mimic、miR-125a-5p inhibitor、(si-BAG4)siRNA-BAG4及阴性对照质粒转染至胃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miR-125a-5p/BAG4信号轴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B检测胃癌细胞中BAG4蛋白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5a-5p和BAG4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miR-125a-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均低表达(均P<0.01)。miR-125a-5p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P=0.953)、年龄(P=0.772)、肿瘤部位(P=0.867)、组织学分级(P=0.745)和肿瘤大小(P=0.088)无相关性,与胃癌患者的T分期(P=0.003)、N分期(P=0.001)、M分期(P=0.027)和TNM分期(P=0.035)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25a-5p低表达是胃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过表达miR-125a-5p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敲降BAG4可逆转miR-125a-5p inhibitor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25a-5p可与BAG4 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结合抑制其表达。结论:miR-125a-5p通过靶向下调BAG4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a-5p bcl-2相关永生基因4 胃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春山 田晓滨 +5 位作者 汪雷 李波 彭智 周焯家 简月奎 赵伟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100只,分为4组:假手术组10只,损伤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治疗组、Tet治疗组各30只。...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100只,分为4组:假手术组10只,损伤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治疗组、Tet治疗组各30只。胸8、9椎板切除后,损伤对照组,MP、Tet治疗组用加速压迫型Allen’s打击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后2组动物于制模前,伤后24、48h尾静脉分别注射MP90mg/kg和1%Tet22.5mg/kg。各组大鼠于术后8h,1、3、7、14d行运动功能BBB评分,取损伤段脊髓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因子bcl-2、bax表达。结果伤后7、14dMP、Tet治疗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损伤对照组(P<0.05),各时间点MP、Tet治疗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MP、Tet治疗组脊髓组织损害较损伤对照组轻,术后8h至14d动态观察,3~7d损伤表现最为严重,达到损伤高峰期;假手术组中bax、bcl-2阳性细胞数较少,MP、Tet治疗组bax阳性细胞数少于损伤对照组(P<0.05),而bcl-2阳性细胞数多于损伤对照组(P<0.05)。结论 Tet可通过增加bcl-2表达和降低bax表达来抑制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的凋亡,有益于脊髓组织的保护,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急性 脊髓损伤 基因 bcl-2 bcl-2相关X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OCT4在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9
作者 徐毅 丁伟基 +5 位作者 李文鹏 陈跃达 魏斌 谢永进 罗琪 黄正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6-423,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是决定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检测胃癌组织中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amer binding factor 4,OCT4)的表达,探讨SOX2、OCT4的表达与胃癌患者... 背景与目的: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是决定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检测胃癌组织中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簇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八聚体结合蛋白-4(octamer binding factor 4,OCT4)的表达,探讨SOX2、OCT4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了60例分化程度不同的胃癌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中SOX2和OCT4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并分析SOX2和OCT4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q RT-PCR、Western blot检测显示,高分化胃癌组织SOX2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3 3,P>0.05;t=0.116,P>0.05),但显著高于中分化胃癌组织(t=12.48,P<0.05;t=22.78,P<0.05)和低分化胃癌组织(t=17.56,P<0.05;t=3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SOX2相反,高分化胃癌组织OCT4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胃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36,P>0.05;t=1.064,P>0.05),但显著低于中分化胃癌组织(t=13.23,P<0.05;t=25.56,P<0.05)和低分化胃癌组织(t=12.10,P<0.05;t=69.4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显示,高分化胃癌组织中SOX2的阳性表达率(10/21)高于中分化胃癌组织(7/20)和低分化胃癌组织(2/19,P<0.05),高分化胃癌组织中OCT4的阳性表达率(2/21)低于中分化胃癌组织(6/20)和低分化胃癌组织(12/19,P<0.05),与临床病理参数相比较,胃癌中SOX2和OCT4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SOX2基因的低表达水平和OCT4的高表达水平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有望成为胃癌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性别决定相关基因2 八聚体结合蛋白-4 分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小肠缺血再灌注后NO、SOD浓度改变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佐庆 张志培 项红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研究犬小肠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改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Bcl 2、Bax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改变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阻断分布于小肠较小范围的小肠动脉 ,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血中NO(Nu ml)和SOD(μmol... 目的 研究犬小肠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改变、血管内皮细胞中的Bcl 2、Bax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表达改变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 阻断分布于小肠较小范围的小肠动脉 ,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血中NO(Nu ml)和SOD(μmol L)浓度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小肠组织中的Bcl 2、Bax和VEGF的表达及它们的相关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小肠缺血再灌注后 ,NO和SOD的浓度 ,Bcl 2、Bax和VEGF的表达有明显的改变。小肠再灌注 0min ,NO和SOD的浓度分别是 12和 75 ,Bcl 2、Bax和VEGF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 85 % ,5 5 %和10 % ,再灌注 30min ,NO和SOD的浓度达最底 (11和 4 3) ,Bcl 2、Bax和VEGF分别为 6 6 %、5 4 %和 6 5 % ,而再灌注 6 0min ,NO和SOD的浓度恢复至 15和 90 ,三种基因的表达则分别为 4 4 %、75 %和 5 %。在对照组仅有少量阳性细胞。结论 小肠缺血再灌注可引起NO和SOD浓度降低、Bcl 2和VEGF表达增加 ,但随着血流恢复NO和SOD的浓度有所回升而Bcl 2和VEGF阳性细胞逐渐减少。而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则逐渐增加。小肠缺血再灌注能引起氧自由基的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缺血 再灌注 NO SOD浓度 改变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相关基因 表达 bcl-2 BAX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