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椒蒿精油成分随生长时间的OPLS-DA分析
1
作者 孙艺铭 杨嘉璐 +3 位作者 后春静 李守柱 王林庆 高涵泽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98,共7页
为探究不同生长时间椒蒿精油品质的差异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椒蒿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聚类热图分析验证生长时间对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影响。GC-MS分析结果表明,各生... 为探究不同生长时间椒蒿精油品质的差异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椒蒿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和聚类热图分析验证生长时间对其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影响。GC-MS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时间共有物质25种,其中13种萜烯类、9种醇类、3种其他物质,除此之外在个别生长时间还检测出酯类、脂肪酸及酮类等物质。聚类热图分析表明,大多数物质含量在采摘时间S1和S2较多,S3和S4次之,S5和S6最低。萜烯类物质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萜烯类物质总的相对含量在4月份相对偏高,5月份次之,6月份最低。醇类物质在S4之前各生长时间含量相对较多,S4之后相对含量变少,同时α-生育酚在S4之前含量也较多。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析表明,共有5种物质的VIP大于1,分别为榄香素、α-蒎烯、3-蒈烯、γ-谷甾醇、β-谷甾醇。因此,5月下旬之前采摘椒蒿并提取精油,得到的椒蒿精油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蒿 生长时间 精油 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蒿bHLH转录因子基因家族鉴定及光调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甘雨 吴端 +4 位作者 张栋 王星文 马婷玉 向丽 王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1年第3期441-452,共12页
目的:基于黄花蒿全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进行AabHLH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不同光处理下的基因表达分析。方法:基于基因隐马科夫模型(HMM)对AabHLH基因进行鉴定,利用Pfam、GSDS、MEME等在线分析软件对基因结构、分子进化及保守结构... 目的:基于黄花蒿全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进行AabHLH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不同光处理下的基因表达分析。方法:基于基因隐马科夫模型(HMM)对AabHLH基因进行鉴定,利用Pfam、GSDS、MEME等在线分析软件对基因结构、分子进化及保守结构域等进行分析。结果:全基因组水平共鉴定出99条黄花蒿AabHLH基因,包含49对复制基因对;基于系统发育树将其分为13个亚族,所有亚族AabHLH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且均为亲水性蛋白,同一亚族基因具有相似的外显子-内含子结构及保守基序。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发现,AabHLH基因在不同水平上响应蓝光、红光、远红光、白光调控,推测其中6个亚族基因为光照条件下,7个亚族基因为非光照条件下青蒿素合成途径调控基因。结论: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AabHLH基因,为深度解析AabHLH基因功能及其对光调控下青蒿素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bHlH转录因子 光调控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一枝蒿药材双波长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逸凡 鲍凤霞 +1 位作者 夏振江 尚靖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建立新疆一枝蒿药材双波长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为药材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科学依据。采用HPLC法,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2℃;流动相:甲醇-0.2%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器:DAD检测波长245和325 ... 建立新疆一枝蒿药材双波长HPLC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为药材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科学依据。采用HPLC法,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2℃;流动相:甲醇-0.2%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器:DAD检测波长245和325 nm;进样量20μL。建立了新疆一枝蒿的HPLC指纹图谱,分别在245和325 nm处确定了7个和8个共有峰,并确证了槲皮素、绿原酸、木犀草素、芹菜素、蔓荆子素5个色谱峰,9批次新疆一枝蒿药材与生成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大于0.9。首次建立了新疆一枝蒿药材双波长HPLC指纹图谱,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新疆一枝蒿药材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HPlC 双波长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一枝蒿口服液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4
作者 杨丹妮 李菁菁 +3 位作者 李明月 于沁田 杜雨杭 舒刚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6期58-64,共7页
为了探究新疆一枝蒿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新疆一枝蒿中的总黄酮,经单因素、响应面试验获取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并通过薄层层析与含量限度测定对新疆一枝蒿口服液建立初步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新疆一枝蒿最佳制备工... 为了探究新疆一枝蒿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新疆一枝蒿中的总黄酮,经单因素、响应面试验获取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并通过薄层层析与含量限度测定对新疆一枝蒿口服液建立初步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新疆一枝蒿最佳制备工艺为料液比1∶14,煎煮时间为1.5 h,醇沉浓度为50%。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含量限度测定黄酮含量范围在28.67~29.59 mg/mL,平均值为29.10 mg/mL,最低限度为23.28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口服液 总黄酮 最佳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种皮胶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初晓钰 贺超 +6 位作者 武淑芬 刘欢欢 郭庆彬 应歆 张立峰 王云龙 孙振欧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充分开发利用种皮胶资源,拓展种皮胶应用领域,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沙蒿胶(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 gum,ASKG)、亚麻籽胶(flaxseed gum,FG)和奇亚籽胶[chia(Salvia hispanica L.)seed gum,CSG],对其基本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同... 为充分开发利用种皮胶资源,拓展种皮胶应用领域,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沙蒿胶(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 gum,ASKG)、亚麻籽胶(flaxseed gum,FG)和奇亚籽胶[chia(Salvia hispanica L.)seed gum,CSG],对其基本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考察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SKG、FG和CSG均具有典型的多糖类红外光谱特征,相对分子量分别为(476.2±8.1)、(1 456.4±15.9)、(2 335.6±10.8)kDa。ASKG主要由木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FG主要由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CSG主要由木糖、葡萄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组成。添加ASKG、FG和CSG(1%)能提高面团中自由水的比例,改善面包的弹性和咀嚼性,降低硬度和内聚性。并且,面包的比容和含水量增加,烘焙损失降低,品质得到改善。其中,ASKG相对FG和CSG可以更显著降低面包芯的硬度,制备的面包感官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胶 亚麻籽胶 奇亚籽胶 结构特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软膏对湿疹模型小鼠的治疗及免疫调控机制研究
6
作者 谢志强 袁继巧 +2 位作者 李嘉麟 刘正跃 王满元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6期617-624,共8页
目的探讨青蒿软膏治疗湿疹的效果及其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70只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青蒿软膏低(0.4 g·g^(-1))、中(0.8 g·g^(-1))、高(1.6 g·g^(-1))剂量组,药物对照组。除正常对... 目的探讨青蒿软膏治疗湿疹的效果及其可能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70只昆明(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青蒿软膏低(0.4 g·g^(-1))、中(0.8 g·g^(-1))、高(1.6 g·g^(-1))剂量组,药物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和药物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2,4-二硝基氯苯涂抹于腹部及耳部皮肤,建立湿疹模型。给药期间,各治疗组小鼠每日涂抹相应药物,连续12 d。观察小鼠耳部肿胀程度和厚度变化,并进行耳部变应反应评分;取耳部皮肤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测定各组小鼠的脏器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4(IL-4)等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在第15天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耳厚度差异显著增加,耳部变应反应评分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青蒿软膏低、中剂量组小鼠耳厚度差异显著下降(P<0.05),耳部变应反应评分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在第19天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耳厚度差异显著增加,耳部变应反应评分显著升高(P<0.001),血清中IFN-γ、IL-2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01),而IL-6和IL-4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相比,青蒿软膏低、中剂量组小鼠耳厚度差异不显著,耳部变应反应评分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但差异不显著,青蒿软膏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FN-γ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IL-2水平升高但差异不显著,IL-6水平和IL-4水平显著下降(P<0.05),青蒿软膏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FN-γ、IL-2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IL-6和IL-4水平显著下降(P<0.001)。在实验末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耳部肿胀度显著增加(P<0.001),耳部皮肤组织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青蒿软膏低、中剂量组小鼠耳部肿胀度显著改善(P<0.001),青蒿软膏低剂量组小鼠耳部皮肤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结论青蒿软膏对湿疹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功能平衡、抑制过敏性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软膏 湿疹 免疫调控 治疗 小鼠 TH1/TH2细胞 过敏性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柳蒿芽多糖及其工艺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瑞祥 高亚军 +2 位作者 赵雪 贡永鹏 崔艳艳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柳蒿芽是长白山地区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活性成分多样。为了优化柳蒿芽多糖的超声波提取过程,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RSM)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探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这四个因素对柳蒿芽多糖得率的影响,并优化确... 柳蒿芽是长白山地区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活性成分多样。为了优化柳蒿芽多糖的超声波提取过程,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RSM)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探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这四个因素对柳蒿芽多糖得率的影响,并优化确定了柳蒿芽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料液比(mg/L)1∶78、提取温度78℃、提取时间62 min、超声功率400 W条件下,多糖得率达28.9%。超声波法提取柳蒿芽多糖具有快速、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特点,为今后柳蒿芽多糖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蒿芽多糖 响应面试验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一枝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汪豪 杜慧斌 +2 位作者 朱峰妍 尚靖 斯拉甫.艾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3,共4页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C18等柱色谱方法对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 L.干燥地上部位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6个化合物(1~16)。通过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1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一枝蒿酮酸(1),12-hydroxy-4,11...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C18等柱色谱方法对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 L.干燥地上部位的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6个化合物(1~16)。通过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1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一枝蒿酮酸(1),12-hydroxy-4,11(13)-guaiadien-3-one(2),木犀草素(3),5,7-二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7-O-[α-L-木糖-(1→6)-β-D-葡萄糖](6),蒙花苷(7),槲皮素(8),石吊兰素(9),栀子素丁(10),茵芋苷(11),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12),1,2-O-异丙叉基-α-D-呋喃葡萄糖苷(13),天师酸(14),β-谷甾醇(15),胡萝卜苷(16)。其中化合物2,4,6,9,11~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菊科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新疆一枝蒿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9
作者 方美珠 晁群芳 +4 位作者 兰雁 刘小宁 徐鑫 樊永红 张富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3-86,共4页
从新疆一枝蒿中提取总黄酮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新疆一枝蒿总黄酮,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提取新疆一枝蒿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6%,料液比1:11(g/mL),超声时间32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新疆一枝蒿总黄... 从新疆一枝蒿中提取总黄酮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新疆一枝蒿总黄酮,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提取新疆一枝蒿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6%,料液比1:11(g/mL),超声时间32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新疆一枝蒿总黄酮得率为4.50%,比优化前提高了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超声波提取 总黄酮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一枝蒿粗多糖对流感疫苗小鼠免疫增强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爱莲 王丹阳 +2 位作者 赵淑述 赵兵 张富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89-2097,共9页
用新疆野生一枝蒿粗多糖(wild Artemisia rupestris L.crude polysaccharides,WARCP)通过肌肉注射免疫小鼠,研究其作为流感病毒疫苗(influenza virus vaccine,IVV)的佐剂效果和节约流感疫苗抗原用量的作用。WARCP与不同剂量(0.05、0.1、... 用新疆野生一枝蒿粗多糖(wild Artemisia rupestris L.crude polysaccharides,WARCP)通过肌肉注射免疫小鼠,研究其作为流感病毒疫苗(influenza virus vaccine,IVV)的佐剂效果和节约流感疫苗抗原用量的作用。WARCP与不同剂量(0.05、0.1、0.5μg)的IVV配伍,肌肉注射免疫小鼠,观察小鼠的生长状态,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IgG及IgG1、IgG2a的水平;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因子CD4^+ IL-4和CD8^+ IFN-γ以及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WARCP对小鼠的生长状态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WARCP能够显著提高不同剂量IVV特异性IgG及其IgG_1、IgG_(2a)的抗体水平(P<0.05);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显著提高IL-4和IFN-γ的分泌水平(P<0.05);降低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P<0.05);尤其可以提高低剂量IVV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至少减少抗原用量91%。因此,WARCP作为IVV的佐剂通过降低Treg细胞的水平,显著增强了IVV的免疫效果,尤其是Th1型的免疫反应,能够很好地节约抗原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一枝蒿 多糖 节约抗原 肌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蒿幼嫩叶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靖 周玉波 +3 位作者 张欣 黄莉 孙微 王金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6-870,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黄花蒿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蒿素(artemisinin,1)、... 目的研究黄花蒿(Artemisia annuaL.)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黄花蒿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青蒿素(artemisinin,1)、青蒿乙素(arteannuin B,2)、3α-羟基-1-去氧青蒿素(3α-hydroxy-1-deoxyartemisinin,3)、青蒿酸(artemisinic acid,4)、artemetin(5)、猫眼草黄素(chrysosplenetin,6)、quercetagetin-3,7,3′,4′-tetramethyl ether(7)、猫眼草酚(chrysosplenol D,8)、水杨酸(salicylic acid,9)、domesticoside(10)、东莨菪苷(scopolin,11)、β-谷甾醇(β-sitosterol,12)、胡萝卜苷(daucostrol,13)。结论化合物1-4为同一类化合物,属倍半萜类,化合物5-8为具有多甲氧基取代的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10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化学成分 倍半萜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抗棉铃虫与棉蚜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海 黄丽 +3 位作者 张学涛 张雷 李芬 刘小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9-895,共7页
【目的】为利用新疆一枝蒿研制新型无公害植物杀虫药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97%乙醇对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和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进行了总提,将所得粗提物对棉花重要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与棉蚜(Aphis ... 【目的】为利用新疆一枝蒿研制新型无公害植物杀虫药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97%乙醇对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和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进行了总提,将所得粗提物对棉花重要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与棉蚜(Aphis gossypii)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同时还使用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开展了室内、室外的驱避实验。【结果】(1)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515 7与4.781 1 mL/100g;(2)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对棉蚜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956与2.047 4 g/100 mL;(3)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室内室外趋避率分别为28.39%与80.68%。【结论】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与棉蚜的毒杀作用较好并高于黄花蒿粗提物,且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有驱避和生长抑制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黄花蒿 棉铃虫 棉蚜 粗提物 杀虫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天津野生中药材中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长霞 杨黎芳 +1 位作者 刘海学 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5991-15992,15994,共3页
[目的]分析天津野生猪毛菜、萹蓄、艾草中9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湿法处理猪毛菜、萹蓄、艾草,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Ca、Mg、Fe、Cu、Zn、K、Pb、Na和Mn的含量。[结果]3种野生中药材... [目的]分析天津野生猪毛菜、萹蓄、艾草中9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湿法处理猪毛菜、萹蓄、艾草,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Ca、Mg、Fe、Cu、Zn、K、Pb、Na和Mn的含量。[结果]3种野生中药材中Ca的含量为6 440.49~9 364.01μg/g;Cu的含量为13.19~31.14μg/g;Mg的含量为5 156.66~10 423.99μg/g;Mn的含量为63.71~108.03μg/g;K的含量为18 262.22~24 836.81μg/g;Na的含量为109.92~6 329.75μg/g;Zn的含量为67.07~90.94μg/g;Fe的含量为969.32~2 147.52μg/g;3种野生中药材中均检出含有一定量的Pb。3种中药材中,萹蓄中各种无机元素含量均较低,艾草中无机元素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操作简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 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 艾草(artemisia angyi) 无机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提取青蒿素的工艺 被引量:16
14
作者 胡淼 钱国平 +2 位作者 杨亦文 吴彩娟 任其龙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研究了超临界CO2提取青蒿素的工艺,考察了粒度、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等影响因素.以萃取率为目标,综合考虑产品收率,优化了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得到较佳的操作条件: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50℃,每千克原料CO2质量流量1 kg/h,分离... 研究了超临界CO2提取青蒿素的工艺,考察了粒度、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等影响因素.以萃取率为目标,综合考虑产品收率,优化了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得到较佳的操作条件: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50℃,每千克原料CO2质量流量1 kg/h,分离器Ⅰ的温度为60℃,压力为14 MPa.在优化条件下萃取4 h,萃取率达到95%以上,萃取物纯度在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蒿素 超临界二氧化碳 萃取 黄花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蒿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剑 李素君 +1 位作者 籍保平 何计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定性分析柳蒿芽主要有效成分,并研究柳蒿芽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效应。方法:通过中草药经典的定性实验方法,用不同极性的溶液浸提后进行试管反应,确定柳蒿芽中大致含有的有效成分。采用BABL/C小鼠,不同剂量的柳蒿芽提取物干预后,... 目的:定性分析柳蒿芽主要有效成分,并研究柳蒿芽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的效应。方法:通过中草药经典的定性实验方法,用不同极性的溶液浸提后进行试管反应,确定柳蒿芽中大致含有的有效成分。采用BABL/C小鼠,不同剂量的柳蒿芽提取物干预后,通过碳粒廓清实验、鸡红细胞免疫、刀豆蛋白A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评价柳蒿芽调节的免疫功能。结果:柳蒿芽中主要化学粗成分有生物碱、有机酸、蛋白质、多糖、黄酮类等物质。正常对照组比较,柳蒿芽提取物高剂量组可以提高小鼠碳粒廓清指数κ(p<0.01)和吞噬指数α(p<0.01),提示柳蒿芽提取物可增强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表明它能够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柳蒿芽提取物中、高剂量干预下的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提示柳蒿芽提取物可以通过提高血清溶血红素水平和增强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来增强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结论:柳蒿芽提取物有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作用,可增强小鼠的免疫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蒿芽 免疫调节 碳粒廓清 溶血素 淋巴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枝蒿提取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斌 李治建 +2 位作者 斯拉甫.艾白 范晓红 谢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一枝蒿水提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潘立酮组及一枝蒿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5 d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标记物,观察色素在5组小鼠胃内的残留比,以及幽门括约肌至色素... 目的观察一枝蒿水提物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潘立酮组及一枝蒿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5 d后,以葡聚糖蓝2000为标记物,观察色素在5组小鼠胃内的残留比,以及幽门括约肌至色素最前端及至盲肠的距离比。结果一枝蒿高剂量组及多潘立酮组的胃残留率、肠推进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枝蒿水提物能有效改善小鼠的胃肠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枝蒿 胃肠运动 胃排空 肠推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黄花蒿土壤的养分状况与微生物特征 被引量:19
17
作者 罗世琼 黄建国 袁玲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68-879,共12页
黄花蒿是提取青蒿素的唯一原料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为探索野生黄花蒿的耐瘠机理,提高人工种植黄花蒿的产量品质,研究了野生黄花蒿土壤的养分状况与微生物特性,以及它们与黄花蒿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野生黄花蒿生长的... 黄花蒿是提取青蒿素的唯一原料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为探索野生黄花蒿的耐瘠机理,提高人工种植黄花蒿的产量品质,研究了野生黄花蒿土壤的养分状况与微生物特性,以及它们与黄花蒿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野生黄花蒿生长的不同样地中,土壤养分、pH、酶活性和微生物量差异显著,说明黄花蒿耐瘠耐肥,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共检测出24种土壤微生物标记性磷脂脂肪酸(PLFAs),包括代表细菌的19种11~19碳PLFAs,代表放线菌的10Me18∶0,代表真菌的18∶2ω6,9、18∶1ω9c和18∶1ω9t,以及代表线虫的20∶0,PLFAs总含量均表现出细菌>放线菌>真菌的现象。在黄花蒿根际土壤中,pH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但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微生物碳氮量,PLFAs总含量,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等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此外,在野生黄花蒿根际土壤中,微生物PLFAs总含量与黄花蒿植株生物量、青蒿酸和青蒿素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青蒿酸和青蒿素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黄花蒿根际土壤适合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种群丰富,密度高,酶活性强,提高了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有益于野生黄花蒿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根际土壤微生物显著影响野生黄花蒿生长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黄花蒿 青蒿素 土壤 养分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蒿残膏的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江晓波 王萌 +2 位作者 张丽 刘利萍 张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3-106,共4页
采用无水乙醇浸提法提取黄花蒿残膏中的挥发性成分,对其成分进行GC-MS分析,并通过纸片抑菌实验和抗氧化实验对挥发油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花蒿残膏挥发油中鉴定出包括石竹烯氧化物(15.27%)、樟脑(8.71%)和冰片(8.57%)... 采用无水乙醇浸提法提取黄花蒿残膏中的挥发性成分,对其成分进行GC-MS分析,并通过纸片抑菌实验和抗氧化实验对挥发油抑菌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花蒿残膏挥发油中鉴定出包括石竹烯氧化物(15.27%)、樟脑(8.71%)和冰片(8.57%)在内的29种成分,占总挥发油的81.23%。纸片法抑菌活性测试表明黄花蒿残膏挥发油对四种实验供试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5%<MIC<1%,而枯草杆菌的则为0.25%<MIC<0.5%。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且随着浓度增大抗氧化活性增强。本研究表明了黄花蒿残膏挥发油在生产提取青蒿素后仍然保留部分有价值的成分,表现出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具有潜在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残膏 挥发油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青蒿化学成分与种植研究现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秋红 朱子微 +1 位作者 李晋 常艳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9期10-12,共3页
青蒿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香豆素类、萜类、苯丙酸类和挥发油。研究表明不同的播种期、播种量、栽培方式、施肥水平、光照和采收期对青蒿的生长及化学成分会产生影响。本文对青蒿化学成分和青蒿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子进行综述,以... 青蒿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香豆素类、萜类、苯丙酸类和挥发油。研究表明不同的播种期、播种量、栽培方式、施肥水平、光照和采收期对青蒿的生长及化学成分会产生影响。本文对青蒿化学成分和青蒿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子进行综述,以期为青蒿的标准化种植提供全面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化学成分 G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蒿化感物质对受体燕麦化感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郭鸿儒 沈慧敏 +1 位作者 杨顺义 黄高宝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测定了不同浓度的黄花蒿水提取物对燕麦植株体内几种酶活性(12-60 h)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蒿水提取物可抑制燕麦体内多酚氧化酶(P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性酶的活性,提高苯丙氨酸... 测定了不同浓度的黄花蒿水提取物对燕麦植株体内几种酶活性(12-60 h)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蒿水提取物可抑制燕麦体内多酚氧化酶(P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性酶的活性,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化感物质 燕麦 化感作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