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组织和细胞的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基因1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敏泳 张辉 +4 位作者 张明基 陈昭硕 张帆 许少华 周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基因1(ABCB1)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选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15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3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以及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用间歇浓度梯度倍增法将SW... 目的:探讨胰腺癌耐药性与ABC转运蛋白基因1(ABCB1)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选用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15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3例正常胰腺组织标本以及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用间歇浓度梯度倍增法将SW1990细胞株诱导分化为吉西他滨(GEM)耐药胰腺癌细胞株SW1990/GZ。用qPCR分别检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和SW1990、SW1990/GZ细胞中ABCB1表达水平,用MSP-PCR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和SW1990、SW1990/GZ细胞中ABCB1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结果:与SW1990相比,SW1990/GZ细胞空泡增多、核分裂像增加、呈现团块生长,并呈现更强的耐药性(P<0.05)。胰腺癌组织中ABCB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SW1990和SW1990/GZ细胞中ABCB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或P<0.01),其中SW1990/GZ细胞中ABCB1表达水平高于SW1990细胞(P<0.05)。SW1990和SW1990/GZ细胞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ABCB1启动子均呈低甲基化状态。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甲基化率分别为6.7%(1/15)及0.0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ABCB1表达增高与耐药性有关,但其基因表达不依赖于启动子的甲基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SW1990细胞 SW1990/GZ细胞 abc转运蛋白基因1 DNA甲基化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ClPht1;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苏烁烁 李明 +2 位作者 吴鹏飞 张颖 马祥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42,共10页
【目的】PHT1基因家族是影响植物吸收磷营养的重要磷转运子之一。从杉木32号磷高效家系c DNA中克隆得到PHT1基因家族的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ClPht1;1,并对不同程度磷胁迫下ClPht1;1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为杉木PHT1基因序列特征和功能结... 【目的】PHT1基因家族是影响植物吸收磷营养的重要磷转运子之一。从杉木32号磷高效家系c DNA中克隆得到PHT1基因家族的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ClPht1;1,并对不同程度磷胁迫下ClPht1;1的时空表达进行研究,为杉木PHT1基因序列特征和功能结构的研究以及磷高效利用杉木基因型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根据PHT1基因家族序列保守性设计简并引物,以32号磷高效杉木基因型根系c DNA为模板进行扩增获得目的基因ClPht1;1的c DNA序列,使用RACE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全长克隆,并对其序列特征、同源性和编码磷转运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lPht1;1在32号磷高效杉木家系根、茎、叶中的表达,检测中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在不同磷利用效率杉木4号、15号、25号、27号、28号、32号家系根系中的表达差异,以及在中度、重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在32号磷高效杉木家系根系中随时间序列的表达量变化。【结果】克隆得到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PHT1基因,命名为ClPht1;1(Gen Bank登录号:KX302006),基因序列编码区长1 638 bp,编码545 aa的蛋白质。ClPht1;1所编码蛋白质由12个疏水的跨膜区域组成,1个疑似跨膜域。每个跨膜结构域基本由17~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螺旋,同时跨膜蛋白的N端和C端均位于细胞质内,保守序列位于第4个跨膜域。构成蛋白质的主要骨架是α-螺旋,无信号肽序列。ClPht1;1基因编码蛋白与日本柳杉PHT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87.0%,与胡杨、油茶、马尾松等PHT家族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在75%以上。ClPht1;1基因在杉木的根、茎、叶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叶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中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基因在杉木不同家系根部的表达量为25号>27号>4号>15号>32号>28号。在中度和重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基因在32号杉木家系根部的表达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恢复供磷后,ClPht1;1基因表达量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重度缺磷胁迫下,ClPht1;1基因表达量要高于其在中度缺磷胁迫下的表达量。【结论】ClPht1;1基因具有PHT1基因家族的典型结构,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日本柳杉等磷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为杉木高亲和磷转运蛋白PHT1基因家族成员。ClPht1;1基因主要在杉木的根部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较低;杉木磷利用效率越强,ClPht1;1基因在其根部的表达量越高。在不同磷利用效率的杉木家系中ClPht1;1基因表达量存在较大差异。ClPht1;1基因的表达受低磷胁迫的诱导,缺磷胁迫下ClPht1;1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恢复供磷后ClPht1;1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转运蛋白基因 Pht1 1 RACE RT-QPCR 磷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ABCE1基因后可增加肺癌95-D/NCI-H446细胞的E-钙黏附蛋白表达并减低细胞侵袭力(英文)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艾君 郑毛根 +5 位作者 王国臣 侯静朴 徐琪 王金凤 李作生 陈志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91-896,共6页
研究ABCE1对肺癌(95-D和NCI-H446)细胞的作用.使用RNA干扰技术,抑制ABCE1基因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及FACS检测,观察ABCE1基因对E-钙黏附蛋白在95-D/NCI-H446细胞表达的影响;运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M95-D/NCI-H446细胞侵袭力... 研究ABCE1对肺癌(95-D和NCI-H446)细胞的作用.使用RNA干扰技术,抑制ABCE1基因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分析及FACS检测,观察ABCE1基因对E-钙黏附蛋白在95-D/NCI-H446细胞表达的影响;运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M95-D/NCI-H446细胞侵袭力的变化.RNA干扰ABCE1基因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48h后可显著抑制肺癌(95-D和NCI-H446)细胞ABCE1蛋白的表达,同时,伴随E-钙黏附蛋白的高表达,以及细胞侵袭力的降低.ABCE1基因与E-钙黏附蛋白相关,抑制ABCE1基因可增加肺癌95-D/NCI-H446细胞的E-钙黏附蛋白的表达,减低细胞的侵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abcE1基因 E-钙黏附蛋白 细胞侵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1基因融合表达及其抗体制备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娅妮 陈香美 +4 位作者 于志恒 吕杨 师锁柱 朱晗玉 彭丽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6-360,共5页
利用DNA重组技术 ,将编码人钠 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hNaDC1)抗原表位区 (W138 Q2 19)的cDNA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GEX 5X 1,构建重组质粒pGEX hNaDCL6 .在大肠杆菌BL2 1中 ,经IPTG诱导 ,获得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ST) hNaDC1重组融合蛋... 利用DNA重组技术 ,将编码人钠 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hNaDC1)抗原表位区 (W138 Q2 19)的cDNA克隆至融合表达载体pGEX 5X 1,构建重组质粒pGEX hNaDCL6 .在大肠杆菌BL2 1中 ,经IPTG诱导 ,获得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 (GST) hNaDC1重组融合蛋白的表达 .以谷胱甘肽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获得纯化的GST hNaDC1.以此为免疫原制备的抗hNaDC1抗体可特异性识别人类和大鼠肾组织以及小肠组织中天然的钠 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利用该抗体 ,首次证实了hNaDC1基因编码产物分布于人肾组织近端肾小管刷状缘 ,与大鼠钠 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SDCT1)分布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钠/二羧酸协同转运蛋白 1基因融合表达 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锌转运蛋白3的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丽红 王辛 +3 位作者 郑玮 于丹 荣明 王占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锌转运蛋白3(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分布,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ZnT-3在大脑皮质及海马的表达水平。结果ZnT-3主要分... 目的研究锌转运蛋白3(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及海马内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分布,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ZnT-3在大脑皮质及海马的表达水平。结果ZnT-3主要分布于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的老年斑中,且主要定位于老年斑周围变性的神经元及其突起内;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结论ZnT-3在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的高表达以及在老年斑内的定位,提示ZnT-3可能在老年斑内锌离子的聚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进而参与了APP/PS1转基因小鼠大脑内Aβ老年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蛋白3 老年斑 APP/PS1基因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荻草谷网蚜ABCG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于苗苗 张思宇 +3 位作者 宋国锋 陈巨莲 解海翠 范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6-263,285,共9页
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是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安全的迁飞性害虫。蜕皮激素是参与蚜虫翅型分化调控的内激素,在有翅成蚜体内保持高滴度,且诱导后代产生更高比例的无翅蚜,其进出靶细胞需要经过细胞膜上特定蛋白的转运。ATP结合盒... 荻草谷网蚜Sitobion miscanthi是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安全的迁飞性害虫。蜕皮激素是参与蚜虫翅型分化调控的内激素,在有翅成蚜体内保持高滴度,且诱导后代产生更高比例的无翅蚜,其进出靶细胞需要经过细胞膜上特定蛋白的转运。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家族G亚家族(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 ABCG)中的ABCG1是通过跨膜转运昆虫类固醇、对蜕皮激素信号进行负调控的功能蛋白之一,在蚜虫中尚未见报道。本文克隆了荻草谷网蚜ABCG1(SmisABCG1)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分析以及不同组织部位和发育时期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SmisABCG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851 bp,编码616个氨基酸,含7个跨膜结构域,符合ABCG蛋白家族典型结构特性,基因登录ID:OP626323。昆虫间ABCG1较保守,该蛋白系统进化关系与各自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保持一致。其中,SmisABCG1与来自豌豆蚜、禾谷缢管蚜、棉蚜、花生蚜和雪松长足大蚜等的ABCG1氨基酸序列高度一致(>87%),以上蚜虫聚为一支。与SmisABCG1亲缘关系最近的是豌豆蚜的ABCG1,其次是半翅目的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与膜翅目的新疆菜叶蜂、阿里山潜蝇茧蜂以及鞘翅目的赤拟谷盗、蜂箱小甲虫亲缘关系较远。该基因在伪胚胎和成蚜阶段高表达。包含伪胚胎的有翅、无翅成蚜整蚜SmisABCG1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其在来自有翅成蚜的伪胚胎中的转录水平高于无翅成蚜伪胚胎,证实无翅成蚜自身的转录水平较高,而有翅成蚜较低。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一差异主要是无翅蚜胸部显著高表达所导致。基于该蛋白对蜕皮激素负调控,与有翅成蚜转录水平低,但蜕皮激素水平更高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荻草谷网蚜 abc转运蛋白 蜕皮激素 基因克隆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液泡膜反转运蛋白基因TaNHX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海霞 李阳 +3 位作者 程西永 董中东 李伟 崔党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5354-5356,5365,共4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的功能,[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因特网上的软件进行分析,对小麦液泡膜Na+/H+反转运蛋白基因TaNHX1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进行了预测。[结果]TaNHX1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9.7 kD...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的功能,[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因特网上的软件进行分析,对小麦液泡膜Na+/H+反转运蛋白基因TaNHX1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进行了预测。[结果]TaNHX1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9.7 kD、等电点pI为8.13的疏水性稳定蛋白,富含Leu、Phe、Lle、Gly、Ser、Val、Ala等氨基酸。TaNHX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内含有一段氨氯吡嗪咪的结合域的高度保守序列FF-YLLPI。同源性比较发现TaNHX1与AeNHX1、TiNHX1的亲缘关系很近,分别是99%和97%,推测他们可能为同源基因,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TaNHX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a^+/H^+反转运蛋白 TaNHX1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lNHX1)大豆纯合系筛选及生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董丽君 刘灵娣 +4 位作者 车文利 张书玲 杜环 高佳佳 刘建凤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8-383,共6页
为了获得转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l NHX1)大豆纯合株系并验证其盐胁迫条件下生理反应,对转Al NHX1基因T3代材料进行了PCR筛选和RT-PCR鉴定,并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纯合系植株耐盐性、K+/Na+比值、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相... 为了获得转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l NHX1)大豆纯合株系并验证其盐胁迫条件下生理反应,对转Al NHX1基因T3代材料进行了PCR筛选和RT-PCR鉴定,并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纯合系植株耐盐性、K+/Na+比值、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经PCR和RT-PCR鉴定,野生型植株没有出现目的条带,而转基因株系有相应的目的条带,表明Al NHX1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并正常转录。在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各株系成活率明显高于野生型对照,地上部干重和根部干重较野生型显著增加,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P<0.05)。此外,在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幼苗能维持根和叶中较高的K+/Na+比值,同时伴随着植株体内MDA和H2O2含量的下降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酶(POD)的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外源Al NHX1基因在大豆高代材料中超表达,提高了转基因大豆耐盐能力,可为进一步培育适应盐渍化土壤环境下生长的大豆新品种提供重要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Giycine max L.) 钠氢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lNHX1) 基因植株 耐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A1基因变异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亚 王玉明 +1 位作者 贺勇 潘克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347-2349,共3页
目的探讨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transporter A1,ABCA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 目的探讨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transporter A1,ABCA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376例无血缘关系的正常汉族人ABCA1基因M883I、R1587K和R219K多态性。结果研究人群中KK1587基因型者HDL-C水平明显低于RR1587和RK1587基因型者(P<0.05)。按性别分层后,仅女性KK1587基因型者HDL-C水平低于RR1587和RK1587基因型者(P<0.01)。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显示,R1587K多态对女性个体HDL-C水平变异的贡献度为2.3%(P<0.01)。结论ABCA1基因M883I和R219K多态与汉族人群HDL-C水平无关,但K1587等位基因以隐性作用方式与女性HDL-C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基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谷缢管蚜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分子特性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康新乐 李玉婷 +4 位作者 王康 张蒙 段辛乐 彭雄 陈茂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3-602,共10页
【目的】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跨膜蛋白超家族,某些ABC转运蛋白基因在一些害虫的抗药性品系中表达显著提高。本研究旨在克隆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ABC转运蛋白基因Rhpa ABCG9,Rhpa ABCG20和Rhpa ABCG2... 【目的】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跨膜蛋白超家族,某些ABC转运蛋白基因在一些害虫的抗药性品系中表达显著提高。本研究旨在克隆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ABC转运蛋白基因Rhpa ABCG9,Rhpa ABCG20和Rhpa ABCG23 c DNA全序列,分析这3个基因在该虫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抗药性品系中的表达模式,为阐明ABC转运蛋白在禾谷缢管蚜抗药性中的作用和其他生理功能,以及深入分析该虫抗药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与RACE技术,克隆了基因c DNA全序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这3个基因在禾谷缢管蚜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抗药性品系中的表达变化。【结果】获得了Rhpa ABCG9,Rhpa ABCG20和Rhpa ABCG23 3个基因c DNA全序列,其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2 103,2 436和2 082 bp,分别编码700,811和693个氨基酸。结构分析表明,3个蛋白均具有ABC转运蛋白家族典型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个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别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各对应氨基酸的序列一致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基因在禾谷缢管蚜不同发育时期均不同程度表达。Rhpa ABCG20在各个发育时期的表达变化差异不显著;Rhpa ABCG9表达量在4龄若蚜最高,在1龄若蚜最低;Rhpa ABCG23表达量在3龄若蚜最高,1龄若蚜最低,其他阶段差异不显著。禾谷缢管蚜异丙威抗性品系中,Rhpa ABCG20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品系,而Rhpa ABCG9和Rhpa ABCG23表达量均低于敏感品系,但差异不显著;禾谷缢管蚜吡虫啉抗性品系中,Rhpa ABCG20和Rhpa ABCG23表达量显著高于敏感品系,而Rhpa ABCG9表达上调不显著。【结论】Rhpa ABCG9,Rhpa ABCG20和Rhpa ABCG23基因可能参与禾谷缢管蚜体内农药的运输,并与禾谷缢管蚜的抗药性具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分析禾谷缢管蚜的抗药性机制,以及该虫的抗药性治理与综合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 abc转运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杀虫剂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科植物Pht1磷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丽玉 秦璐 +1 位作者 赵静 廖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7-1065,共9页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矿质营养元素之一。植物获取磷是由磷转运蛋白介导的,因此对磷转运蛋白的调控是植物适应低磷胁迫的有效机制之一。Pht1磷转运蛋白家族基因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磷转运蛋白基因家族,主要负责植物对外界磷的吸...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矿质营养元素之一。植物获取磷是由磷转运蛋白介导的,因此对磷转运蛋白的调控是植物适应低磷胁迫的有效机制之一。Pht1磷转运蛋白家族基因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磷转运蛋白基因家族,主要负责植物对外界磷的吸收以及植株体内磷的运转。大部分豆科植物是能进行共生固氮的环境友好型植物,对豆科植物Pht1磷转运蛋白基因功能的深入挖掘是实现豆科植物氮磷协同高效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豆科植物Pht1磷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为豆科植物磷效率的遗传改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植物 Pht1 转运蛋白 低磷胁迫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ABC转运蛋白基因家族成员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蔡方阳 赵懿琛 +1 位作者 李义 赵德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81-1591,共11页
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ter)是一类庞大而古老的跨膜运输蛋白家族,在生物体内参与多种物质的转运积累、有害物质解毒、气孔调节、植物防御等生理活动。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作为重要的中药材,其药用成分主... 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ter)是一类庞大而古老的跨膜运输蛋白家族,在生物体内参与多种物质的转运积累、有害物质解毒、气孔调节、植物防御等生理活动。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作为重要的中药材,其药用成分主要为次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物转运与积累过程需要ABC转运蛋白的参与。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杜仲ABC转运蛋白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分析该家族蛋白质性质和结构、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系统进化关系。研究表明,EuABC家族生物信息学预测有76个成员,含有1~7个保守基序;编码蛋白多为稳定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膜上,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要构成元件;进化树分析表明,杜仲ABC转运蛋白家族可分为8个亚家族(A~G;I),每组成员数量分别为3、19、14、1、1、1、29、8。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杜仲次生代谢物质转运与积累奠定基础,也为其他植物ABC转运蛋白家族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abc转运蛋白 基因家族 跨膜结构 亚细胞定位 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苯尼考对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中ABC转运蛋白基因(ABCG)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旋 任宪云 +4 位作者 李健 刘萍 高保全 刘九美 窦全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5-261,共7页
为研究氟苯尼考(FLR)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不同组织中ABC转运蛋白基因(ABCG)表达量的影响,采用RACE法进行了三疣梭子蟹ABCG基因克隆并对其生物学进行了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了不同浓度(20、40、80 mg/kg)氟苯尼... 为研究氟苯尼考(FLR)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不同组织中ABC转运蛋白基因(ABCG)表达量的影响,采用RACE法进行了三疣梭子蟹ABCG基因克隆并对其生物学进行了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了不同浓度(20、40、80 mg/kg)氟苯尼考对三疣梭子蟹肝胰腺、鳃和肌肉中ABCG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ABCG基因全长c DNA序列为2473 bp,共编码578个氨基酸;三疣梭子蟹ABCG不含信号肽,具ABC转运家族蛋白的典型结构域,包括1个高度保守的核苷酸结构域(NBD)和1个疏水性跨膜区(TMD),为半转运子;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三疣梭子蟹ABCG与中国对虾、凡纳滨对虾的ABCG聚为一支,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不同浓度的氟苯尼考对三疣梭子蟹肝胰腺、鳃、肌肉中ABCG表达均具有诱导作用,且呈时间剂量效应,由此推测,三疣梭子蟹ABCG蛋白参与氟苯尼考的代谢转运过程。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甲壳动物ABCG转运蛋白对抗生素的转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abc转运蛋白 基因克隆 氟苯尼考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杧果炭疽病菌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功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芳雪 蒲金基 +4 位作者 黄露瑶 李鸿鹏 吴秋玉 张贺 刘晓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2-609,共8页
【目的】探明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与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致病力的关系,以便为该病害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n-Fusion~?HD Cloning Kit技术构建Cgglt1敲除载体,转化杧果炭疽病菌原生质... 【目的】探明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与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致病力的关系,以便为该病害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n-Fusion~?HD Cloning Kit技术构建Cgglt1敲除载体,转化杧果炭疽病菌原生质体,对获得的敲除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获得敲除载体p Cgglt1GH1和敲除突变体△Cgglt1,表型测定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Cgglt1菌落颜色变浅、生长速率略下降、产孢量显著下降、孢子萌发加快但不能形成附着胞,对pH的适应性有所改变,对杧果叶片的致病力显著下降。【结论】Cgglt1基因调控C.gloeosporioide菌落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率、附着胞的形成、对pH的敏感性及对杧果叶片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胶孢炭疽菌 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 敲除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高粱蔗糖转运蛋白SUT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呈瑞 戴凌燕 +3 位作者 殷奎德 符楠 李明 杜吉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61-65,共5页
为了获得甜高粱蔗糖转运蛋白SUT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PCR方法对甜高粱SUT1基因全长c DNA开放阅读框进行扩增,并将其与植物表达载体UBI-1300-GFP进行连接,连接后转化农杆菌EHA105。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SUT1基因开放阅读框,并将... 为了获得甜高粱蔗糖转运蛋白SUT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PCR方法对甜高粱SUT1基因全长c DNA开放阅读框进行扩增,并将其与植物表达载体UBI-1300-GFP进行连接,连接后转化农杆菌EHA105。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SUT1基因开放阅读框,并将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到了农杆菌中。这将为进一步研究甜高粱SUT1基因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蔗糖转运蛋白SUT1基因 载体构建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磷转运蛋白ClPht1;2基因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婉婷 陈冉红 +4 位作者 李娇阳 何冬梅 帅鹏 李明 马祥庆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共8页
磷酸转运蛋白PHT1家族是介导植物磷素吸收与转运分配的重要基因家族。从第3代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中克隆获得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ClPht1;2,并对不同程度磷胁迫下ClPht1;2的时空表达进行分析,为了解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结构和功能表达奠定... 磷酸转运蛋白PHT1家族是介导植物磷素吸收与转运分配的重要基因家族。从第3代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中克隆获得1个杉木磷转运蛋白ClPht1;2,并对不同程度磷胁迫下ClPht1;2的时空表达进行分析,为了解杉木磷转运蛋白基因结构和功能表达奠定基础。以转录组测序获得的ClPht1;2核心序列为基础,以杉木洋061无性系根系cDNA克隆为模板,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目的基因的全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杉木洋061无性系在不同组织中ClPht1;2的表达,以及磷饥饿诱导3、10、25 d下ClPht1;2在根中的表达量变化。克隆得到1个杉木PHT1家族基因ClPht1;2(GeneBank登录号:MK450598)。ClPht1;2编码氨基酸序列与日本柳杉磷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3%,与马尾松、油茶、毛果杨等植物磷转运蛋白家族基因的编码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相似性均>72%。ClPht1;2基因序列编码区长1565 bp,编码511个氨基酸,蛋白理论分子量60.024 ku,为疏水蛋白,不具有信号肽,潜在磷酸化位点42个。ClPht1;2所编码蛋白质由12个跨膜结构组成,其中11个为确定跨膜域,多肽链中α螺旋占42.65%,无规则卷曲占42.11%,延伸链占15.25%。ClPht1;2在杉木洋061无性系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根中的表达量最低。与正常磷供应相比,根系ClPht1;2的表达水平在低磷胁迫10 d时显著增加,到25 d时下降至正常磷供应时的表达水平;ClPht1;2在无磷胁迫处理3 d时表达量降低,在10 d时表达量显著提高,在25 d时表达量又低于正常供磷水平。ClPht1;2基因具有PHT1基因家族特征结构,在杉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杉木根中的表达受低磷胁迫诱导,在叶中的表达量受低磷胁迫诱导不明显,可能为杉木体内低亲和的磷转运蛋白,参与杉木地上部和根中磷的运输和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转运蛋白基因 ClPht1 2 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取食Cry1Ab和Cry1Fa蛋白后中肠转录组及ABC基因表达分析
17
作者 黄晓丹 静大鹏 +1 位作者 张天涛 王振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7-1135,共9页
【目的】为揭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urgiperda幼虫取食Bt蛋白后与中肠上相关ATP结合盒转运子(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使用含活化晶体蛋白Cry1Ab(LC_(70)=240.2μg/g)和Cry1F... 【目的】为揭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urgiperda幼虫取食Bt蛋白后与中肠上相关ATP结合盒转运子(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分别使用含活化晶体蛋白Cry1Ab(LC_(70)=240.2μg/g)和Cry1Fa(LC_(70)=270.0μg/g)蛋白的人工饲料饲喂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48 h,利用高通量测序对中肠进行转录组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处理后差异表达基因;利用RT-qPCR验证差异表达ABC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饲喂正常人工饲料的对照相比,饲喂含240.2μg/g Cry1Ab和270.0μg/g Cry1Fa的人工饲料后草地贪夜蛾4龄幼虫中肠转录组中分别检测到1305和1202个差异表达基因。Cry1Ab和Cry1Fa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分别有994和912个差异表达基因被GO功能注释到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三大类。在最终筛选到的9个差异表达的ABC家族基因中,Cry1Ab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有4个差异表达ABC基因,3个上调,1个下调;Cry1Fa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有5个差异表达ABC基因,2个上调,3个下调;Cry1Ab和Cry1Fa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有2个ABC基因(LOC 118267200和LOC 118267201)表达量均显著上调。RT-qPCR验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ry1Ab处理组有3个ABC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上调,2个ABC基因表达量下调;Cry1Fa处理组有5个ABC基因表达量上调,1个ABC基因表达量下调。【结论】Cry1Ab和Cry1Fa蛋白的摄入可以影响草地贪夜蛾幼虫中肠一些ABC家族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这些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与昆虫抗性产生有关。经比对后发现,ABCC家族与ABCG8基因表达量变化显著。本研究为下一步明确草地贪夜蛾体内ABC转运蛋白在Bt蛋白杀虫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合理使用Bt蛋白防治草地贪夜蛾及延缓抗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BT蛋白 abc转运蛋白 转录组测序 CRY1AB Cry1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晓薇 郭嘉 +2 位作者 王鑫 王法微 李海燕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调节pH值和维持细胞内Na^+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功能。本研究从羊草中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并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基因全长2022bp,其中ORF区1614bp,编码537个氨基酸。LcN... 植物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调节pH值和维持细胞内Na^+平衡、减少盐胁迫对植物伤害的功能。本研究从羊草中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LcNHX1,并对它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基因全长2022bp,其中ORF区1614bp,编码537个氨基酸。LcNHX1蛋白具有10个跨膜区,且具有NHX蛋白的多个典型结构特征。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盐(NaCl 400mM)、碱(NaHCO_3150mM)、盐碱(NaCl 200mM+NaHCO_3100mM)、干旱(10%PEG8000)、低温(4℃)和ABA(100μM)均能够不同程度的诱导LcNHX1基因的表达。利用Δnhx1盐敏感酵母突变体进行功能互补试验,结果发现在60mM、100mM NaCl胁迫条件下,转基因酵母Δnhx1+LcNHX1不仅回补了酵母突变株Δnhx1的盐敏感特性,并且具有更高的耐盐能力。通过比较转LcNHX1基因株系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在含有50mM NaCl和8mM NaHCO_3的MS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具有更好的抗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NA^+/H^+逆向转运蛋白 LcNHX1基因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基因调控口腔及全身骨代谢的作用
19
作者 邓诗勇 宫苹 谭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98-204,共7页
近日钟基因调控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基因作为其核心组分之一,与多种生物行为活动密切相关,近年来,其在调控骨代谢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Bmal1基因可通过下游多种信号通路的介... 近日钟基因调控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样蛋白1(Bmal1)基因作为其核心组分之一,与多种生物行为活动密切相关,近年来,其在调控骨代谢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Bmal1基因可通过下游多种信号通路的介导,分别参与调节骨相关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等细胞的生理活动,进而影响如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骨代谢相关疾病,同时也在颌骨的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就Bmal1基因调控骨代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口腔及全身相关骨代谢疾病的诊疗提供可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和肌肉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1基因 骨发育 间充质干细胞 代谢性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古特白刺液泡膜Na^+/H^+逆向运输蛋白基因NtNHX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唐欣 王瑞辉 +4 位作者 杨秀艳 朱建峰 刘正祥 倪建伟 张华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44,共7页
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将胞质中过多的Na+区隔化在液泡内,从而减轻过量Na+对细胞质的伤害,同时维持细胞的渗透势,利于植物抵御盐胁迫。以2年生唐古特白刺嫩叶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叶片中获得1个NHX基因cDNA全长,命... 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具有将胞质中过多的Na+区隔化在液泡内,从而减轻过量Na+对细胞质的伤害,同时维持细胞的渗透势,利于植物抵御盐胁迫。以2年生唐古特白刺嫩叶为试材,采用RT-PCR和RACE方法从叶片中获得1个NHX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NtNHX1,GenBank登录号为KF751928。序列分析结果表明:NtNHX1全长2 134 bp,包含281 bp的5’非编码区、218 bp的3’非编码区和29 bp的poly(A)尾巴。该cDNA编码1个544个氨基酸的多肽,等电点为8.14,推测分子质量为59.9 kDa。通过与其他物种的NHX1氨基酸序列比对,NtNHX1基因与柑橘同源性最高达81%。NtNHX1基因存在12个跨膜结构域,其中TM3跨膜结构域上具有高度保守的氨氯吡嗪脒结合位点(LFFIYLLPPI)。该位点与Na+有竞争作用。相对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NtNHX1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叶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茎和根;在高浓度盐(200 mmol·L-1NaCl)处理下,NtNHX1在叶中的转录水平显著增强,在处理12 h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由此推断,NtNHX1基因的表达与盐胁迫的诱导和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白刺 液泡膜Na^+ H^+逆向转运蛋白 NtNHX1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