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6S蛋白酶体亚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1
作者 牟宸锐 邹绍同 +2 位作者 任超 易子寒 石剑林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3-370,共8页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肺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由于在肺腺癌的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肺腺癌的总体治疗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寻找肺腺癌治疗的新思路及方法。26S蛋白酶体...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肺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由于在肺腺癌的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肺腺癌的总体治疗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寻找肺腺癌治疗的新思路及方法。26S蛋白酶体是一种负责降解错误折叠蛋白并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的多蛋白复合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展过程中,26S蛋白酶体的调节颗粒亚基通过调节肿瘤相关蛋白、免疫细胞以及相关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蛋白酶体核心颗粒是降解蛋白质的关键亚基,其抑制剂在与常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时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然而,受限于毒副作用和肿瘤异质性,目前针对26S蛋白酶体的靶向抑制剂在NSCLC治疗中的应用仍不广泛。本文综述了26S蛋白酶体调节颗粒亚基和核心颗粒亚基在NSCLC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研究,探讨了这些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26s蛋白酶 19s调节颗粒 20s核心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疗中热休克蛋白90对26S蛋白酶体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马庆荣 余佩芝 +6 位作者 张帆 李玉齐 杨曙 莫贤毅 莫凯岚 丁颖 陈斯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7-541,共5页
目的探讨热疗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对26S蛋白酶体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42℃热疗的Hep G2肝癌细胞系模型,评价不同热疗持续时间(0、3、6、12、24 h)对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热疗导致Hsp90α和26S蛋白酶体的影响进行... 目的探讨热疗中热休克蛋白90(HSP90)对26S蛋白酶体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42℃热疗的Hep G2肝癌细胞系模型,评价不同热疗持续时间(0、3、6、12、24 h)对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热疗导致Hsp90α和26S蛋白酶体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热疗后细胞内ROS的含量增加(F=28.958,P<0.001),且热疗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强(F=621.704,P<0.001);热疗导致胞内Hsp90α表达量增加(F=27.403,P=0.035),26S蛋白酶体表达量明显降低(F=164.174,P<0.001),活性也下降(F=133.043,P<0.001);干扰HSP90α后,26S蛋白酶体也减少(F=180.231,P<0.001)。结论随着热疗时间延长,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热应激和ROS共同导致蛋白持续变性而消耗HSP90,使没有足够的HSP90对26S蛋白酶体组装和稳定导而导致变性蛋白蓄积发生未折叠蛋白反应使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90 26s蛋白酶 氧化应激 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大强度运动后大鼠骨骼肌收缩蛋白降解和26S蛋白酶体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荣 马延超 +1 位作者 许寿生 王瑞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一次大强度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降解和26S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安静对照组、运动0.5小时组、运动1小时组、运动1小时后1小时组、运动1小时后2小时组、运动1小时后6小时组,每组6... 目的:探讨一次大强度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降解和26S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安静对照组、运动0.5小时组、运动1小时组、运动1小时后1小时组、运动1小时后2小时组、运动1小时后6小时组,每组6只。运动方式采用一次大强度跑台运动,速度为25m/min,坡度为5%,运动时间分别为0.5小时和1小时。运动后按每组规定时间取材大鼠腓肠肌,观察其3-甲基组氨基酸(3-MH)含量、26S蛋白酶体活性和26S蛋白酶体C2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运动(0.5小时和1小时)后即刻和运动1小时后6小时大鼠腓肠肌3-MH含量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其中运动0.5小时即刻值最高。(2)运动0.5小时即刻、运动1小时后6小时大鼠腓肠肌26S蛋白酶体活性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3)运动1小时后6小时大鼠腓肠肌26S蛋白酶体C2亚基mRNA表达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其它时间点却低于安静对照组。结论:运动后26S蛋白酶体活性增高可能促使骨骼肌收缩蛋白降解增强,其活性受亚基基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强度运动 骨骼肌 收缩蛋白降解 26s蛋白酶体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被引量:15
4
作者 许传俊 李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35-643,共9页
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在植物蛋白降解系统中起重要作用,泛素分子主要通过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将靶蛋白泛素化,泛素化的蛋白最后被26S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参与植物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如花... 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在植物蛋白降解系统中起重要作用,泛素分子主要通过泛素活化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将靶蛋白泛素化,泛素化的蛋白最后被26S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参与植物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如花和胚的发育、光形态建成、植物生长物质等几乎所有的生长发育过程,本文主要对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精确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 26s蛋白酶 植物 光形态建成 花发育 胚发育 植物生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杂种超亲表达26S蛋白酶体亚基基因OsHL1的克隆和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义平 陈学峰 +2 位作者 熊建华 华扬 李阳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9-493,共5页
运用DDRT PCR分离获得水稻杂种一代超亲表达的cDNA片段。以此序列在日本晴cDNA全长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 ,检索到一个功能未知的全长cDNA ,有 16 90bp,命名为OsHL1,进一步分析发现它位于 3号染色体上R2 393和MRG4 5 4 8之间。序列分析表... 运用DDRT PCR分离获得水稻杂种一代超亲表达的cDNA片段。以此序列在日本晴cDNA全长数据库进行同源搜索 ,检索到一个功能未知的全长cDNA ,有 16 90bp,命名为OsHL1,进一步分析发现它位于 3号染色体上R2 393和MRG4 5 4 8之间。序列分析表明 ,该基因与日本晴编码 2 6Sproteasomeregulatoryparticlenon ATPasesubunit5基因片段的序列同源性为97%。其中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 (ORF) ,编码 4 4 3个氨基酸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高度保守区。RT PCR显示OsHL1基因的表达受到ABA和MeJA处理下调。推测杂种的表现可能与 2 6S蛋白酶体亚基参与的信号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种优势 超亲表达 26s蛋白酶体亚基 OsHL1基因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烫伤大鼠骨骼肌26S蛋白酶复合体和19S调节复合体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谭银玲 汪仕良 董燕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1-243,共3页
为阐明及防治烧伤后负氮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在接近体内环境下于体外用免疫沉淀扣除法检测 30 %体表皮肤全层烫伤大鼠伤后第 1、2、3、5、7天内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及 19S调节复合体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 ,从烫伤后第 2天开始 ,大... 为阐明及防治烧伤后负氮平衡提供理论依据 ,在接近体内环境下于体外用免疫沉淀扣除法检测 30 %体表皮肤全层烫伤大鼠伤后第 1、2、3、5、7天内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及 19S调节复合体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 ,从烫伤后第 2天开始 ,大鼠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及 19S调节复合体的蛋白酶活性和ATPase活性均明显增加 ,提示烧伤可激活 2 6S蛋白酶复合体系统 ,从而参与骨骼肌蛋白质的降解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26s蛋白酶复合体 19s调节复合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S蛋白酶体参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陆利 张卫国 +2 位作者 杨桂姣 闫八一 白丽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8-503,共6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逐步分化过程中26S蛋白酶体的作用。方法:贴壁分离获得的hBMSCs先经β-巯基乙醇(β-ME)预诱导24h,随后用视黄酸(RA)诱导3d,最后再用生长因子(GF,10μg/LbFGF、20μg/LNGF)持续培养3d...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逐步分化过程中26S蛋白酶体的作用。方法:贴壁分离获得的hBMSCs先经β-巯基乙醇(β-ME)预诱导24h,随后用视黄酸(RA)诱导3d,最后再用生长因子(GF,10μg/LbFGF、20μg/LNGF)持续培养3d。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诱导阶段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nestin、早期神经元标志物Tuj1、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F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分析不同诱导阶段26S蛋白酶体的表达变化。应用含26S蛋白酶体抑制剂的培养液(5μmol/LMG132、10μg/LbFGF、20μg/LNGF)作用于经β-ME/RA诱导后的细胞,NF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对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未诱导的hBMSCs几乎不表达nestin、Tuj1和NF;经β-ME/RA诱导后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nestin和早期神经元标志物Tuj1表达率增高(34.41%±1.27%,27.79%±1.27%);经β-ME/RA/GF诱导后成熟神经元标志物NF表达率迅速升高(56.72%±2.40%)。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结果证实,未诱导hBMSCs26S蛋白酶体表达水平较低;经β-ME/RA诱导后个别细胞26S蛋白酶体染色增强,26S蛋白酶体mRNA表达水平增至1.33倍;经β-ME/RA/GF诱导后26S蛋白酶体深染细胞增多,26S蛋白酶体mRNA表达水平增至1.77倍。应用26S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后,NF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降低(37.59%±1.52%)。结论:hBMSCs在β-ME/RA/GF诱导下可逐步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26S蛋白酶体在诱导过程中表达水平逐步增高,26S蛋白酶体抑制剂能够抑制hBMSCs向成熟神经元分化,提示26S蛋白酶体可能参与诱导h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的成熟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26s蛋白酶 神经元样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烫伤大鼠骨骼肌26S蛋白酶复合体及19S调节复合体的作用
8
作者 谭银玲 汪仕良 董燕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 为阐明及防治烧伤后负氮平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接近体内环境下于体外分别用免疫沉淀扣除法和间接ELISA法检测TNFα对 3 0 %体表皮肤全层烫伤大鼠烧伤后第 1、2、3、5、7天内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及 19S调节复合体的活... 目的 为阐明及防治烧伤后负氮平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接近体内环境下于体外分别用免疫沉淀扣除法和间接ELISA法检测TNFα对 3 0 %体表皮肤全层烫伤大鼠烧伤后第 1、2、3、5、7天内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及 19S调节复合体的活性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TNFα可以刺激烧伤后大鼠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及 19S调节复合体的活性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TNFα对烧伤后大鼠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系统的激活具有重要作用 ,从而加强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这可能与烧伤后负氮平衡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骨骼肌 26s蛋白酶复合体 肿瘤坏死因子 19s调节复合体 TNFΑ 烫伤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S蛋白酶体LMP2亚基参与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对氧化应激的耐受性形成
9
作者 周荣 陈凤 +1 位作者 胡德耀 刘良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47-1351,共5页
目的:观察在氧化应激耐受及氧化应激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VECs)26S蛋白酶体LMP2亚基的表达变化情况,并评价26S蛋白酶体LMP2亚基在调节VECs对氧化应激耐受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及氧化应激预处理VECs模型;采用细... 目的:观察在氧化应激耐受及氧化应激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VECs)26S蛋白酶体LMP2亚基的表达变化情况,并评价26S蛋白酶体LMP2亚基在调节VECs对氧化应激耐受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及氧化应激预处理VECs模型;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标记联合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6S蛋白酶体LMP2的表达;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LMP2反义/正义寡核苷酸;检测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H2O2可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地诱导VECs氧化应激损伤,培养上清中MDA浓度及LDH活性明显增加;H2O2(10μmol/L,24 h)预处理可诱导26S蛋白酶体LMP2亚基的高表达及细胞对H2O2(500μmol/L,3 h)诱导氧化应激的耐受,培养上清中MDA浓度及LDH活性明显减少;与H2O2(500μmol/L,3 h)处理组比较,采用干扰素γ(IFN-γ,20μg/L,48 h)可诱导VECs 26S蛋白酶体LMP2亚基高表达,也可诱导VECs对H2O2的耐受,其培养上清中MDA浓度及LDH活性明显降低,而转染LMP2-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IFN-γ诱导的培养上皮细胞26S蛋白酶体LMP2亚基高表达并阻断细胞对H2O2(500μmol/L,3 h)的耐受。结论:26S蛋白酶体LMP2亚基参与VECs对氧化应激耐受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性应激 预处理 26s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对烫伤大鼠骨骼肌26S蛋白酶复合体的影响
10
作者 谭银玲 汪仕良 董燕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为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方法 :分别利用免疫沉淀扣除法、间接ELISA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动物模型的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的活性、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质降解速率的不同...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为烧伤病人的营养支持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方法 :分别利用免疫沉淀扣除法、间接ELISA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动物模型的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的活性、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质降解速率的不同变化。 结果 :肠道喂养与静脉营养相比 ,能明显降低烫伤大鼠骨骼肌中 2 6S蛋白酶复合体活性和表达水平 ,减少骨骼肌蛋白质分解。 结论 :早期的肠道喂养 ,可以显著抑制 2 6S蛋白酶复合体系统的活化 ,从而在整体上降低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道喂养 26s蛋白酶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浦珠母贝26S蛋白酶体S4,S7亚基基因片段的分离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铁民 张勇 +3 位作者 黄洁 谢莉萍 吴移谋 张荣庆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4,共7页
26S蛋白酶体是真核生物中一种具有ATP依赖性的蛋白酶复合体 ,主要通过泛肽途径选择性降解细胞内与代谢调控、细胞周期有关的功能蛋白及异常蛋白 ,参与多种细胞活动的调控过程。26S蛋白酶体由具有催化活性的20S亚复合体和一个具有调节作... 26S蛋白酶体是真核生物中一种具有ATP依赖性的蛋白酶复合体 ,主要通过泛肽途径选择性降解细胞内与代谢调控、细胞周期有关的功能蛋白及异常蛋白 ,参与多种细胞活动的调控过程。26S蛋白酶体由具有催化活性的20S亚复合体和一个具有调节作用的19S亚复合体组成 ,其中19S亚复合体中的ATP酶亚基是调节26S蛋白酶体活性的重要组件。本文通过简并引物PCR手段 ,从软体动物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中扩增到参与构成19S亚复合体的S4和S7(MSS1)两个亚基的基因片段。这两个基因片段所编码的ATP酶组件包含有Gx4GKT,DEID ,SAT和H/QRxGRxxR等26S蛋白酶体ATP酶亚基的共同功能基序。这是首次在软体动物中报道26S蛋白酶体的ATP酶亚基基因序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26s蛋白酶 s4亚基 s7亚基 分离 基因序列 软体动物 AIP酶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26S蛋白酶体S7亚基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祥吉 秦艳杰 +2 位作者 李霞 刘洋 丁鉴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8-534,共7页
应用RACE法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中克隆出26S蛋白酶体组成19S亚复合体亚基之一的S7亚基基因(GenBank登录号:JQ922514)。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 445 bp,其中5’UTR为70bp,3’UTR为1 070 bp,开放阅读框为1 305 bp,编码... 应用RACE法从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腔细胞中克隆出26S蛋白酶体组成19S亚复合体亚基之一的S7亚基基因(GenBank登录号:JQ922514)。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2 445 bp,其中5’UTR为70bp,3’UTR为1 070 bp,开放阅读框为1 305 bp,编码435个氨基酸;保守区具有典型的ATP结合和水解基序,氨基酸序列分别为GPPGTGKT和DEID,具有MAT和VRPGRLDR的RNA/DNA螺旋酶的特征性基序;刺参26S蛋白酶体S7亚基基因与紫海胆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95%),与脊椎动物、节肢动物的同源性较高(88%~89%),与线虫、拟南芥和酵母同源性较低(85%、77%和73%);S7亚基编码的蛋白没有信号肽,也没有跨膜结构域,为非跨膜蛋白,定位于细胞中的液态基质中。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26S蛋白酶体S7亚基基因在刺参5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肠、呼吸树、表皮、体腔细胞、纵肌中26S蛋白酶体S7基因均有明显表达,且体腔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纵肌和肠,在体壁和呼吸树中表达量较低。本研究中首次在刺参体内发现并克隆了26S蛋白酶体S7亚基基因,同时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该基因的表达部位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将为研究棘皮动物蛋白质代谢途径提供新的着眼点,为刺参生理功能的调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26s蛋白酶s7亚基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鼠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3的表达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民 原梦 +6 位作者 秦轲茹 霍怡彤 王文桃 杜凯艳 张瑞虎 王海龙 陈朝阳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共7页
目的鉴定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3(PSMD13)在Ⅱ型糖尿病中国地鼠的表达及对其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功能结构域等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SMD13 mRNA在中国地鼠和糖尿病地鼠肝、... 目的鉴定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3(PSMD13)在Ⅱ型糖尿病中国地鼠的表达及对其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功能结构域等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SMD13 mRNA在中国地鼠和糖尿病地鼠肝、骨骼肌、脂肪和小肠组织的表达;PSMD13氨基酸序列从NCBI网站下载,氨基酸同源性分析采用DNAman软件;PSMD13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采用Prot Param在线工具;PSMD13蛋白的亲疏水性、信号肽、亚细胞定位采用Prot Scale软件分析;PSMD13蛋白结构域、二级结构分别采用Conserved Domain数据库和SOPMA工具分析;PSMD13蛋白质的互作蛋白及功能网络采用STRING数据库分析。结果RT-qPCR结果显示PSMD13 mRNA在糖尿病地鼠脂肪组织中表达下降;PSMD13位于中国地鼠第3号染色体,含有13个外显子,相对分子质量为42942.48,含有378个氨基酸残基;PSMD13理论等电点为6.1,属酸性蛋白;其与小鼠、大鼠、果蝇、猩猩和人PSMD13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7.78%;PSMD13蛋白质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主要位于细胞质中;PSMD13蛋白质羧基端含有一个PCI结构域,与PSMD7、PSMD8、PSMA3、PSMC1和USP14等相互作用,参与泛素依赖性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结论PSMD13在糖尿病中国地鼠脂肪组织中表达下降,该蛋白质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参与蛋白质的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其表达下调可能参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鼠 Ⅱ型糖尿病 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3蛋白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晴 叶蕾 徐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88-693,共6页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探究AD早期病理生理机制对于深化后续药物治疗尤为关键。异常蛋白质积聚是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征,也是蛋白质稳态失衡的标志。而蛋白酶体(proteasome)在维持蛋白... 由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所以探究AD早期病理生理机制对于深化后续药物治疗尤为关键。异常蛋白质积聚是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特征,也是蛋白质稳态失衡的标志。而蛋白酶体(proteasome)在维持蛋白质稳态平衡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主要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降解异常蛋白质或多肽。研究发现,蛋白酶体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Tau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并影响神经元功能、胶质细胞稳态以及神经环路调节。深入了解蛋白酶体和AD之间的关系,不仅为探索A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线索,且未来有望成为主要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20s蛋白酶 26s蛋白酶 免疫蛋白酶 阿尔茨海默病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蛋白质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中泛素/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质水解对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
15
作者 刘春 张占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180-6181,6219,共3页
细胞周期进程要求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如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s)和周期蛋白(Cyclins)在细胞中周期性的出现。这些调节蛋白被控制在几个水平,包括表达水平、磷酸化水平以及与其他调控蛋白之间的互作。最近,这些蛋白的可控性和程序性... 细胞周期进程要求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如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Ks)和周期蛋白(Cyclins)在细胞中周期性的出现。这些调节蛋白被控制在几个水平,包括表达水平、磷酸化水平以及与其他调控蛋白之间的互作。最近,这些蛋白的可控性和程序性破坏在细胞周期调控中所起的作用的机理也越来越清楚,并且26S蛋白酶体与蛋白的破坏有关。例如,在细胞周期依赖性途径中Cyc(cyclin)A,Cyc B,Cyc D和B-CDK是通过26S蛋白酶体降解的。综述了植物中通过泛素/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质水解对细胞周期调控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K激酶 周期蛋白 26s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Nsp2与宿主细胞蛋白PSMD11相互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孙傲颖 王亚楠 +7 位作者 姜艳平 崔文 乔薪瑗 周晗 唐丽杰 徐义刚 李一经 王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569-2576,共8页
为确定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非结构蛋白2(nonstructural protein 2,Nsp2)与宿主细胞蛋白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1(PSMD11)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扩增猪源PSMD11基因... 为确定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非结构蛋白2(nonstructural protein 2,Nsp2)与宿主细胞蛋白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1(PSMD11)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方法扩增猪源PSMD11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PSMD11,经测序和双酶切验证正确后,转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PSMD11是否能在IPEC-J2中表达。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试验检测TGEV Nsp2和宿主细胞PSMD1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GEV Nsp2与PSMD11在宿主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扩增了猪源PSMD11基因,大小约为1474 bp,基因序列经测序比对与标准序列完全一致。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PSMD11能在IPEC-J2细胞中成功表达PSMD11蛋白;Co-IP结果表明,PSMD11与Nsp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共定位试验结果显示,PSMD11与Nsp2的相互作用发生在细胞质中,且细胞中PSMD11蛋白的表达位置并未因Nsp2的表达而发生改变。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TGEV Nsp2在病毒感染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非结构蛋白2 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11 蛋白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反应基因转录抑制因子JAZ蛋白家族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文峰 王立丰 田维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9期1383-1387,共5页
茉莉酸类物质在调节植物对逆境的反应和生长发育方面有重要作用。最近,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分离鉴定了茉莉酸响应基因的转录抑制因子JAZ(茉莉酸ZIM结构域蛋白)蛋白家族的12个成员,这是植物茉莉酸信号途径分子机制研究的重大进展。JAZ蛋... 茉莉酸类物质在调节植物对逆境的反应和生长发育方面有重要作用。最近,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分离鉴定了茉莉酸响应基因的转录抑制因子JAZ(茉莉酸ZIM结构域蛋白)蛋白家族的12个成员,这是植物茉莉酸信号途径分子机制研究的重大进展。JAZ蛋白不仅是联系COI1和下游茉莉酸反应基因的环节,而且COI1-JAZ蛋白的相互作用导致发现活性形式的茉莉酸类物质及其受体。笔者综述了JAZ蛋白家族的结构特点、不同成员之间及其与MYC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JAZ蛋白对茉莉酸响应基因的转录调节机制,并展望其在橡胶生物合成中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茉莉酸信号途径 sCFCOI1 JAZ 茉莉酸响应基因 26s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Rad23原核重组蛋白构建和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秀山 刘斌 +3 位作者 赵李剑 唐东英 赵小英 刘选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6-69,共4页
在拟南芥中,Rad23基因通过参与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激素应答.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构建了pCold-Rad23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SDS... 在拟南芥中,Rad23基因通过参与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激素应答.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构建了pCold-Rad23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目的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分子质量为94ku左右的融合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采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多次免疫昆明小白鼠的方法,获得了特异性强并且效价高的多克隆抗体,经蛋白印迹检测,在分子质量40ku左右处出现特异的蛋白质条带,证明所制备的抗血清可以与拟南芥Rad23蛋白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泛素/26s蛋白酶 原核表达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的遍在蛋白系统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世清 陈守才 《热带农业科学》 2001年第4期49-54,共6页
综述了有关植物遍在蛋白 (ubiquitin)
关键词 遍在蛋白 26s蛋白酶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
作者 赵博 王中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真核细胞中 ,细胞色素P4 5 0主要分布在内质网和线粒体内膜上 ,通过N端的疏水序列将其锚定在膜。分拣机制依赖于N端信号序列 ,而降解则主要通过细胞质中ATP依赖的泛素降解途径 ,最终被 2 6S蛋白酶体所降解。作为一种末端加氧酶 ,参与了... 真核细胞中 ,细胞色素P4 5 0主要分布在内质网和线粒体内膜上 ,通过N端的疏水序列将其锚定在膜。分拣机制依赖于N端信号序列 ,而降解则主要通过细胞质中ATP依赖的泛素降解途径 ,最终被 2 6S蛋白酶体所降解。作为一种末端加氧酶 ,参与了生物体内的甾醇类激素合成等过程 ,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N端信号序列 26s蛋白酶 激素合成 药物代谢 结构 分拣机制 降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