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优化控制 被引量:3
1
作者 苗红 韩文秀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19,共3页
文章以系统科学为指导,基于系统协调度理论模型以及协调发展度预测模型的动态行为特性,建立了“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混沌控制优化模型。为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趋势、控制策略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 协调 预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与机制--基于规模、结构、质量协同视角
2
作者 赵庆年 刘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41,共11页
引入系统理论,构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要素协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预设,并采用2005—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等教育系统要素协同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等教育系统要素协同对地区... 引入系统理论,构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要素协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预设,并采用2005—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等教育系统要素协同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等教育系统要素协同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区域异质样态;高等教育系统要素协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存在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产出、人力资本积累和消费水平提升四类机制;省际之间在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竞争关系”。研究结论能够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系统要素 经济增长 要素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发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苗红 王华峰 韩文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2-35,共4页
在"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定义和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哈肯协同学的役使原理和协调度定义,建立了"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应用此模型进行了实际案例研究和仿真运算,运用1996~2000年数据分析出我国"... 在"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定义和结构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哈肯协同学的役使原理和协调度定义,建立了"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应用此模型进行了实际案例研究和仿真运算,运用1996~2000年数据分析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度具有低起点、高增长的特点。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促进"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 协同学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视角下发展区域新质生产力的多元路径探析
4
作者 马晓钰 张立栋 韩芳芳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共13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兴质态的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明晰其驱动因素及发展路径是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的关键所在。采用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创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借助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兴质态的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明晰其驱动因素及发展路径是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的关键所在。采用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创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借助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时空双维探索驱动区域新质生产力提升的多元路径。研究发现,各条件变量不单独构成高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各要素匹配联动形成3条驱动高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创新驱动—经济建设赋能型”“创新驱动—环境规制型”和“创新—生态—经济多元赋能型”;缺失“创新驱动—经济建设赋能”逻辑是导致非高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实现高新质生产力的组态一致性系数均呈上升趋势,其组态覆盖案例具有区位差异;新质生产力的驱动路径存在多重轨迹演化现象,“创新驱动型”作为“主导轨迹”贯穿始终,“创新驱动—经济建设赋能型”“创新驱动—节能减排型”作为“混合轨迹”,同时或者交替地对高新质生产力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创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动态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与数字经济耦合发展的困局及“双适应”进路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恬恬 杨菲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44,共11页
当前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昭示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纪元。如何以数字经济新动能为契机,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升级至关重要。本文... 当前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昭示了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纪元。如何以数字经济新动能为契机,推动我国从人口大国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升级至关重要。本文在数字鸿沟、人才结构布局、技术追赶与跨越方面研判高等教育与数字经济耦合发展的困局;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以及强国建设时代背景下,洞悉高等教育与数字经济耦合逻辑;继而从数字化“新基建”“教育专业改进共同体”、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提出数字经济与高等教育“双适应”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数字经济 耦合系统 人才培养 教育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理路与推进策略——基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模型
6
作者 王帅 王静芳 +1 位作者 丁先琼 李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620,共9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体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模型为研究框架,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体育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的“内... 生态文明建设是体育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模型为研究框架,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体育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逻辑-策略”进行系统阐释。其需遵循时空割裂向时空共有资源生态位、两化匮缺向两化共建经济生态位、三生偏态向三生共赢社会生态位、线性分治向系统共治环境生态位的逻辑转向。提出E-O-D资源开发模式、双轮驱动产业创新机制、山—水—城空间融入战略、全维共塑型环境治理体系的推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旅游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城市高等教育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以日照与威海两市2000~2011年的数据分析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立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84-89,共6页
以日照和威海两市为例,使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2000~2011年期间高等教育与经济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后发现:两市两大系统之间都经历了从失调向协调的发展过程,但耦合协调度指标变化的平稳性存在差异。结合实际情... 以日照和威海两市为例,使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2000~2011年期间高等教育与经济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后发现:两市两大系统之间都经历了从失调向协调的发展过程,但耦合协调度指标变化的平稳性存在差异。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构建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两个系统耦合协调的前提,发展适度超前的高等教育是两个系统持续耦合和协调的关键,但新兴城市两大系统之间从极度失调转向初步协调至少需要经历5~6年的磨合期。为促进两大系统更好地耦合协调,新兴城市应以调研和规划为先导,建立以高层次优质高等教育为引领、以应用型高等教育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系,构建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系统 经济系统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系统构建:基础与路径 被引量:31
8
作者 贾秀险 戚务念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20年第5期32-43,共12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是将增长极理论运用于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体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系统崛起,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四足鼎立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系统的构建,其实质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是将增长极理论运用于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体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系统崛起,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四足鼎立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系统的构建,其实质是以辐射带动功能强的超大城市高等教育中心为极核,培育多级圈层开放结构,通过区域各创新要素开放、流动与整合,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和集群化发展。与其他三大增长极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存在“双核独大”现象,以中心增长极单极吸引为主,内生创新动力不足,对外开放力度有待加强,需在建立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培育圈层多级高等教育中心、焕发高等教育创新活力和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等多个方面形成合力,打造国际高等教育创新试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高等教育系统 增长极理论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 区域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弱势群体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系统性困境 被引量:3
9
作者 吴伟 刘志民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21,共3页
经济弱势群体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普遍匮乏是导致入学难、求学难和就业难等系统性困境的根本原因。为打破"贫—弱—贫"的恶性循环,改变贫困生在择学、就学、求职方面日益凸现的劣势地位,必须构建一个完善... 经济弱势群体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的普遍匮乏是导致入学难、求学难和就业难等系统性困境的根本原因。为打破"贫—弱—贫"的恶性循环,改变贫困生在择学、就学、求职方面日益凸现的劣势地位,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针对弱势群体的弱势补偿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贫困家庭的高等教育需求不被掣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弱势群体 劣势地位 高等教育个人需求 系统性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系统协调发展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晓凤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24,共7页
实证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收入分配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来看略高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收入分配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整体来看略低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收入分配系统... 实证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收入分配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整体来看略高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收入分配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整体来看略低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收入分配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可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系统、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收入分配系统、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收入分配济系统的交互等3个维度来推动彼此间协调,促进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经济及收入分配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 高等教育 财政投入-经济-收入分配系统 有序度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放牧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变迁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源 葛碧妍 +1 位作者 李昂 余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001-10019,共19页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放牧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发生了复杂、深刻且剧烈的变化。青藏高原放牧地复合生态系统面积约占全国此类生态系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它对气候变化极度敏感,同时又是少数民族牧民的主要聚...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放牧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发生了复杂、深刻且剧烈的变化。青藏高原放牧地复合生态系统面积约占全国此类生态系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它对气候变化极度敏感,同时又是少数民族牧民的主要聚居区。因此,该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功能性,对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对建国以来该复合生态系统的水热条件、植被质量、土壤状况、大气氧含量等自然组分的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综述与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自然及社会-经济成因。结果发现,草地制度变迁和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生态恶化趋势,但草地退化并未得到全面解决,且全球气候变化可能进一步增加高原生态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此外,未来还应就如何应对草原鼠害;如何权衡野生动物保护与家畜放牧的矛盾;如何平衡传统文化传承与牧业现代化需求间的潜在冲突;如何应对缺氧环境对高原人畜影响等生态系统管理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推动人-草-畜和谐共生,实现牧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牧区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阶段性——基于五国高等教育规模逆增长现象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庆年 曾浩泓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59,共9页
现代高等教育规模增长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基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的考察,中、俄、美、英、法等五国在过去30年间均出现了阶段性的高等教育规模逆增长现象,即在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时,高等教育规模出现不受经济增速减缓制约的增长... 现代高等教育规模增长与经济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但基于高等教育弹性系数的考察,中、俄、美、英、法等五国在过去30年间均出现了阶段性的高等教育规模逆增长现象,即在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时,高等教育规模出现不受经济增速减缓制约的增长行为。该现象表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出现变化:在原有正相关关系中,经济系统对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制约作用减弱,高等教育系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强。从单一系统的视角来看,规模增长下结构变化导致高等教育功能的拓展,直接驱使两者关系发生变化。从复合系统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系统对经济发展依赖性的降低及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依赖性的增强,是导致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该现象还揭示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由低级走向高级的动态变化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经济关系 高等教育规模 逆增长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三门峡段历史遗留矿山(区)复合系统模拟及韧性演变研究
13
作者 黄聿铭 翟洪涛 +1 位作者 饶振兴 张扬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8-135,共8页
【目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系统治理”新阶段。尤其关键段三门峡段历史遗留问题使生态恢复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历史遗留矿山(区)生态修复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韧性间缺乏联... 【目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系统治理”新阶段。尤其关键段三门峡段历史遗留问题使生态恢复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历史遗留矿山(区)生态修复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韧性间缺乏联系机制。揭示不同修复策略对韧性的动态影响,可以为矿区生态修复的优化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门峡市2015—2022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及调研情况为样本,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历史遗留矿山(区)生态修复策略下“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韧性水平的演变过程,并对比分析急性与慢性冲击下修复策略对韧性水平的差异化影响。聚焦3种不同人为干预强度的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生态重建、辅助再生、自然恢复)及均衡协同发展策略,量化评估这些模式与策略对系统韧性的作用路径。【结果】1)无论在急性还是慢性冲击下,3种修复模式中,生态重建模式对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社会韧性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辅助再生模式,最后是自然恢复模式;2)均衡协同发展策略对各子系统韧性水平的影响在不同冲击状态下有差异;3)对黄河流域三门峡段历史遗留矿山(区)“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韧性来说,均衡协同发展策略在短期以及慢性冲击下是最优的选择,生态重建模式在长期或者急性冲击下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结论】历史遗留矿山(区)修复与“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间的关系研究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执行的矿山生态修复的方向,助力生态修复目标与韧性目标相契合,最终推动历史遗留矿山(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黄河流域 系统动力学 韧性 生态修复 "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文胜 《交通高教研究》 2002年第4期52-53,共2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高等教育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使其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活动中。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关系 教育系统 价值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15
作者 王保东 牛志霖 张锦秀 《大学教育科学》 1994年第1期5-8,共4页
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王保东,牛志霖,张锦秀(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教... 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王保东,牛志霖,张锦秀(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教育的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市场经济发展 科技工作 主动适应 社会服务工作 正确处理 经济发展需要 教育与市场 经费筹措 高等教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
16
作者 王北生 《河南社会科学》 1994年第4期31-34,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王北生教育总是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党的一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今后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随之改革。要进行办学模式的转换、人才培养目标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王北生教育总是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党的一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今后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随之改革。要进行办学模式的转换、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引入竞争机制、大胆进行教学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等教育改革 发展第三产业 成人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培养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 复合型人才 教学方法 我国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红壤丘陵茶区茶-杉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应探析 被引量:22
17
作者 董成森 肖润林 +1 位作者 彭晚霞 彭佩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98-202,共5页
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红壤丘陵区茶-杉复合茶园比单一茶园光照强度降低31.1%~50.1%,且园内气温、地表与土壤温度、茶树叶面温度及其高温危害产生的频率等均低于单一茶园,园内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分别高于单一茶园,茶树主要害虫天... 定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红壤丘陵区茶-杉复合茶园比单一茶园光照强度降低31.1%~50.1%,且园内气温、地表与土壤温度、茶树叶面温度及其高温危害产生的频率等均低于单一茶园,园内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分别高于单一茶园,茶树主要害虫天敌种群数量比单一茶园多118.75%,而其害虫数量仅为单一茶园的45.4%,且茶叶产量提高,其品质亦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杉复合系统 生态经济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 被引量:31
18
作者 马向东 孙金华 胡震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6-571,共6页
在系统分析水资源约束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复合系统的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论文对模型进行了相应分析,指出在不同情况下复合系... 在系统分析水资源约束下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复合系统的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论文对模型进行了相应分析,指出在不同情况下复合系统的协同进化分为3种情况:部分竞争替代、部分竞争共存、完全独立共存。以黑龙江垦区1986~2006年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协同进化模型并进行分析计算,结果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水资源 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 复合系统 有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市场经济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
19
作者 程嘉猷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33,共3页
试析市场经济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程嘉猷高等教育如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教界研讨的热点。人们在讨论中,往往提出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又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也有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耽心在... 试析市场经济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程嘉猷高等教育如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教界研讨的热点。人们在讨论中,往往提出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又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也有人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耽心在这场改革中,高等教育规律再次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规律 教育规律 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大系统 负面影响 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马克思主义 过渡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黄磊 吴传清 文传浩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92,共10页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 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是由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大型综合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机制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对2005—2014年三峡库区26个区县的分析表明: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并渐趋健康协调,但目前耦合协调层次仍处于较低水平;库首、库腹地区是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未来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将会走向高水平协调阶段。应加快三峡库区产业结构绿色化、高级化、合理化进程,库首和库腹地区要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库尾地区则要"全面开花,整体优化",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重构基于流域发展的大三峡库区,以促进三峡库区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高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复合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发展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环境系统 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