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正畸正颌是目前治疗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其长期治疗效果存在争议。文章对正畸正颌联合矫治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硬组织的长期稳定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目的正畸正颌是目前治疗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其长期治疗效果存在争议。文章对正畸正颌联合矫治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硬组织的长期稳定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ochrane Library、Medline(1950-2014)、EMBASE(1980-2014)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及未发表的灰色文献中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半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临床病例对照试验(case controlled trial,CCT)文献。对于可合并文献进行Meta分析,对于不可合并研究进行定性描述。结果最终纳入符合要求的5篇外文文献和1篇中文文献。纳入文献所有研究均为CCT,共涉及2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年内的SNA、SNB、ANB、MP-SN及Y轴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了较好的I骨面型,下颌平面角也保持了相对稳定性。A、B、Pg点及下颌升支角度变化测量方法不同,故无法进行Meta分析,遂进行定性描述。A点及下颌升支角度保持相对稳定,B点及Pg较术后有轻微复发。结论除下颌存在一定复发可能外,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治疗效果硬组织总体上保持了长期的稳定性。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骨性Ⅲ类错患者牙尖交错位与后退接触位的头影测量数据差异。方法:选择16例伴下颌有功能性移位的骨性Ⅲ类患者,(RCP位ANB<0°),测量分析治疗前ICP位与RCP位的头颅侧位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目的:评价骨性Ⅲ类错患者牙尖交错位与后退接触位的头影测量数据差异。方法:选择16例伴下颌有功能性移位的骨性Ⅲ类患者,(RCP位ANB<0°),测量分析治疗前ICP位与RCP位的头颅侧位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ICP位与RCP位,骨性指标SNB角、颌突角、FMA角、MP-SN角、Y轴角及N-per to Pog距离、ANB角、Wits值、APDI值、反覆盖、ODI值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牙性指标U1-L1角(P<0.01),FMIA角(P<0.001)有统计学差异。软组织指标颏前点至零子午线距离(P<0.001),Z角(P<0.01)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存在功能性移位的骨性Ⅲ类患者,术前RCP位头颅侧位片分析对诊断错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骨性Ⅲ类错患者牙尖交错位与后退接触位的头影测量数据差异。方法:选择16例伴下颌有功能性移位的骨性Ⅲ类患者,(RCP位ANB<0°),测量分析治疗前ICP位与RCP位的头颅侧位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ICP位与RCP位,骨性指标SNB角、颌突角、FMA角、MP-SN角、Y轴角及N-per to Pog距离、ANB角、Wits值、APDI值、反覆盖、ODI值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牙性指标U1-L1角(P<0.01),FMIA角(P<0.001)有统计学差异。软组织指标颏前点至零子午线距离(P<0.001),Z角(P<0.01)也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存在功能性移位的骨性Ⅲ类患者,术前RCP位头颅侧位片分析对诊断错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