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驼峰解体空重混编列车的安全与效率
1
作者 李增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25-26,共2页
1 关于安全驼峰解体空重混编列车与非空重混编列车不同,冬季存在着不安全因素,突出的是前空后重车组从峰上摘钩后发生跟钩撞车、侧面冲突的险情,这是由于空车组是难行车,到了冬季由于凝轴影响,会使难行车走行的速度更慢,后续重车... 1 关于安全驼峰解体空重混编列车与非空重混编列车不同,冬季存在着不安全因素,突出的是前空后重车组从峰上摘钩后发生跟钩撞车、侧面冲突的险情,这是由于空车组是难行车,到了冬季由于凝轴影响,会使难行车走行的速度更慢,后续重车组是易行车,走行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调车 驼峰解体 安重混编列车 安全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减速顶提高驼峰解体能力新方案的探讨
2
作者 高玺华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年第3期71-74,共4页
理论分析和运营实践表明,减速顶是中、小驼峰调车场的重要调速工具之一。它能提高驼峰的改编能力,保征作业安全,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兴趣。我国的哈尔滨、广州北和娄底等站已经初见成效。可以肯定... 理论分析和运营实践表明,减速顶是中、小驼峰调车场的重要调速工具之一。它能提高驼峰的改编能力,保征作业安全,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兴趣。我国的哈尔滨、广州北和娄底等站已经初见成效。可以肯定,减速顶在我国中、小驼峰调车场的现代化方面将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速顶 驼峰解体能力 驼峰调车场 易行车 溜放 间隔制动 运营实践 作业安全 难行线 制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道岔分路概率和计算推峰速度的数学模型
3
作者 陶德高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9期10-12,共3页
一、道岔分路概率的模型根据驼峰设计理论,溜放车辆分路越接近峰顶前道岔越好,因此研究道岔分路概率的模型对驼峰的平、纵断面设计和现代化驼峰的变速推峰,提高现代化驼峰的解体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驼峰解体能力 驼峰设计 溜放 易行车 调车场 纵断面设计 推送速度 数学模型 调车线 随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妨碍时间计算方法的探讨
4
作者 刘其斌 郑时德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8年第8期20-22,共3页
本文对编组站峰前到这场入口或出口咽喉处,由于敌对进路交叉所产生的驼峰妨碍时间,区别妨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列出计算方法。文末对计算方法举了实例。
关键词 驼峰解体能力 进路交叉 到达场 计算方法 咽喉区 调车机车 旅客列车 列车进路 调机 查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连式驼峰调速系统在京沪线上的应用
5
作者 杜参 顾善阶 王俊峰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0年第2期22-28,共7页
一、概述京沪线全长1462km,是北京通向华东地区的重要南北干线。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线客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为此,实现京沪铁路中等程度现代化改造是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按照铁道部1988年2月4日向国家计委“关... 一、概述京沪线全长1462km,是北京通向华东地区的重要南北干线。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线客货运量持续增长,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为此,实现京沪铁路中等程度现代化改造是当前十分迫切的任务。按照铁道部1988年2月4日向国家计委“关于京沪铁路现代化项目建议书的报告”中的设想,编组站现代化是八个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解体能力 点连式调速系统 京沪线 制动位 减速顶 溜放部分 调车场 脱鞋器 目的制动 分路道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溜放驼峰重复分解车流临界系数的确定
6
作者 王鹤鸣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年第2期22-24,共3页
一、问题的提出双溜放驼峰具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推送线和溜放线,从驼峰设备上来讲具有双溜放作业的条件,究竟采用哪种作业方案,还得看其他设备条件和车流条件。从设备上来讲,主要还取决于各车场相互位置,驼峰调车机车台数及调车场... 一、问题的提出双溜放驼峰具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推送线和溜放线,从驼峰设备上来讲具有双溜放作业的条件,究竟采用哪种作业方案,还得看其他设备条件和车流条件。从设备上来讲,主要还取决于各车场相互位置,驼峰调车机车台数及调车场线路数量等。在以一台驼峰机车作业的双溜放驼峰上,只能采用一种作业方案——单推单溜作业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解体能力 溜放 机车作业 调车场 推送线 相互位置 列车编成辆数 调车区 到达场 两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驼峰车场调速现代化的运营效果
7
作者 崔立言 司马舸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2年第3期15-19,共5页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驼峰车场调速现代化的运营试验,其效果如何?国内外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论述。本文拟根据我国既有机械化驼峰的运用特点,结合丰西、南翔、哈尔滨驼峰装设车场减速器、减速顶等设备的调速方案,对实现车场调速现代化的运...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驼峰车场调速现代化的运营试验,其效果如何?国内外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论述。本文拟根据我国既有机械化驼峰的运用特点,结合丰西、南翔、哈尔滨驼峰装设车场减速器、减速顶等设备的调速方案,对实现车场调速现代化的运营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解体能力 减速顶 机械化驼峰 分路道岔 调速方案 驼峰溜放 调速设备 钩车 自动化驼峰 编组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驼峰设计理论中的几个问题
8
作者 熊出天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4年第11期12-16,共5页
驼峰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在保证作业安全的前提下,使驼峰达到尽可能大的解体能力。决定驼峰解体能力的最关键因素,是驼峰解体车列时的推送速度,推送速度大则驼峰解体能力大。以某驼峰为例若以推送速度在3公里/小时的解体能力为10... 驼峰设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在保证作业安全的前提下,使驼峰达到尽可能大的解体能力。决定驼峰解体能力的最关键因素,是驼峰解体车列时的推送速度,推送速度大则驼峰解体能力大。以某驼峰为例若以推送速度在3公里/小时的解体能力为100%,则4公里/小时约为124%,5公里/小时约为142%,6公里/小时约为158%,7公里/小时约为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设计 驼峰解体能力 推送速度 最易行车 溜放部分 加速坡 钩车 难行车 道岔区坡 作业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驼峰编组站修建峰下机车走行线小议
9
作者 赵泽清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年第3期68-70,共3页
大中型驼峰编组站具有修建峰下机车走行线(以下简称“峰下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是这类车站到发列车数较多,解编作业量较大,不修峰下线,机车出入段与列车到发、驼峰解体干扰严重,造成能力空费,机车浪费,当运量增大到一... 大中型驼峰编组站具有修建峰下机车走行线(以下简称“峰下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是这类车站到发列车数较多,解编作业量较大,不修峰下线,机车出入段与列车到发、驼峰解体干扰严重,造成能力空费,机车浪费,当运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将成为车站通过能力的限制因素。可能性是这类车站驼峰平台标高与机务段(或机务折返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编组站 机车走行线 车站通过能力 列车到发 机务折返段 解编 主要编组站 驼峰解体能力 牵出线 到达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货运悬挂式自动摘钩装置设计与运动仿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战中 赵赛 +3 位作者 刘超颖 杨长建 杜启鑫 臧丽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5-217,220,共4页
基于对现行铁路货运编组站的工作现状的分析,根据编组站人工摘钩的过程及特点,提出在编组站驼峰自动化中引入悬挂式自动摘钩装置的设想,并用Solidworks软件对该自动摘钩装置进行了三维设计。基于自动摘钩装置的3D模型,用Adams软件对其... 基于对现行铁路货运编组站的工作现状的分析,根据编组站人工摘钩的过程及特点,提出在编组站驼峰自动化中引入悬挂式自动摘钩装置的设想,并用Solidworks软件对该自动摘钩装置进行了三维设计。基于自动摘钩装置的3D模型,用Adams软件对其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得到电磁吸盘重心的速度、加速度、位移曲线图。仿真结果证明该自动摘钩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运行平稳,能够替代人工完成货车摘钩作业,从而实现铁路货车摘钩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挂式 编组站 驼峰解体 自动摘钩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线提速对鹰潭站运营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11
作者 廖承飞 余少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5-27,共3页
铁路干线列车提速后,客货列车到发时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由于列车的相对集中到发,导致编组站工作不均衡,对车站的设备能力利用产生较大影响。为此,针对鹰潭站的实际运营情况,提出了强化作业组织,合理制定到发线使用计划;高峰期避免整备... 铁路干线列车提速后,客货列车到发时刻根据市场需求确定,由于列车的相对集中到发,导致编组站工作不均衡,对车站的设备能力利用产生较大影响。为此,针对鹰潭站的实际运营情况,提出了强化作业组织,合理制定到发线使用计划;高峰期避免整备和交接班,提高驼峰解体能力;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车流不足和密集到达问题;加强各作业系统的协调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潭站 运营工作 干线列车 速度 车流 接车能力 驼峰解体作业 待发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选择单向与双向编组站的探讨
12
作者 刘彦元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3年第11期17-19,5,共4页
编组站的作业效率高低直接影响路网干线上通过能力的发挥和车辆的周转时间。在新建和扩建编组站时,选择合适的编组站图型是首先应考虑的问题。随着编组站现代化驼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编组站发展单向还是发展双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 编组站的作业效率高低直接影响路网干线上通过能力的发挥和车辆的周转时间。在新建和扩建编组站时,选择合适的编组站图型是首先应考虑的问题。随着编组站现代化驼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编组站发展单向还是发展双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近二十几年来在国外对于单向编组站发展得较快,但各国也存在不同看法。本文拟结合我国情况对于编组站发展单向和双向问题与如何考虑对单向与双向编组站的选择条件,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以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编组站 驼峰解体能力 自动化驼峰 主要编组站 改编车 周转时间 路网性编组站 图型 折角 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铁路和编组站作业能力的提高及协调
13
作者 胡如恒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3年第1期104-107,共4页
无论线路还是编组站,其发展总是由小到大,其能力总是由弱到强,就目前来说,双线铁路电力机车牵引,自动闭塞间隔时间8分钟是为最大通过能力条件,若增加一些组合列车又可增加一些输送能力。单向三级编组站解体能力约4000辆车左右(站规条文... 无论线路还是编组站,其发展总是由小到大,其能力总是由弱到强,就目前来说,双线铁路电力机车牵引,自动闭塞间隔时间8分钟是为最大通过能力条件,若增加一些组合列车又可增加一些输送能力。单向三级编组站解体能力约4000辆车左右(站规条文说明第5.2.5条),若采用半自动化,也可增加一些解体能力。驼峰解体能力是编组站的控制能力,也是不容易不断提高的,目前研究其提高的办法,国内外都在进行中,按我国有关规定和实际状况,对编组站与双线铁路能力的协调作一些研究,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铁路 驼峰解体能力 列车对数 通过能力 站线有效长 间隔时间 追踪运行 半自动化驼峰 列车编成辆数 组合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铁路编组站设置辅助调车场问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仰枢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0年第3期26-31,25,共7页
一、概述国内外铁路编组站的运营实践证明,调车场头部和尾部作业能力的不协调,是进一步提高编组站改编能力的障碍。尤其是调车驼峰广泛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等新技术后,解体能力大幅度提高,调车场尾部的编组能力就成为控制整个编组站... 一、概述国内外铁路编组站的运营实践证明,调车场头部和尾部作业能力的不协调,是进一步提高编组站改编能力的障碍。尤其是调车驼峰广泛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等新技术后,解体能力大幅度提高,调车场尾部的编组能力就成为控制整个编组站改编能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车场 铁路编组站 驼峰解体能力 出发场 编组能力 小运转列车 解编 牵出线 区段列车 到达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连式调速系统运营效果及合理设计问题的探讨
15
作者 龚明生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1991年第S2期36-38,共3页
一、点连式调速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点连式调速系统是由第三制动位调速设备和调车线合理的纵断面及其安装的减速顶组成的一种新型调速制动方式。第三制动位后设置有打靶区、密顶区(或称顶群),其后设置不同坡度的减速顶制动区段。
关键词 点连式调速系统 制动位 减速顶 调速设备 调车线 制动能高 易行车 驼峰解体能力 难行车 驼峰溜放调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发场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探讨
16
作者 范天恩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1年第2期16-23,共8页
建国以来,我国铁路枢纽地区修建了不少到达场与编发场纵列布置的二级式车站。多年运营实践证明,这种站型有较大的改编能力与较高的作业效率,车场布局紧凑,使用方便,一般在改编量为5,000辆左右时是较好的站型。但是,我们对这种站... 建国以来,我国铁路枢纽地区修建了不少到达场与编发场纵列布置的二级式车站。多年运营实践证明,这种站型有较大的改编能力与较高的作业效率,车场布局紧凑,使用方便,一般在改编量为5,000辆左右时是较好的站型。但是,我们对这种站型的运营效果研究得还不够;对于编发场通过能力的内在联系之认识相当肤浅,至今还没有比较理想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过能力 编发线 到达场 铁路枢纽 运营实践 驼峰解体能力 集结时间 小运转列车 纵列 编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单向混合式编组站改编能力的途径
17
作者 胡仰枢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4年第6期21-23,共3页
一概述单向混合式编组站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编组站布置图,它的基本图型可以分为二级四场、二级三场、二级二场等三种(见图1)。
关键词 编组场 牵出线 编组能力 出发场 驼峰解体能力 图型 小运转列车 调机 编组作业 到达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横向循环牵解设计及其运用
18
作者 许朝为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6年第8期25-30,24,共7页
目前横列式区段站或编组站的驼峰均设一条牵出线,由一台调机办理解编作业,因此,当调机去到发场取送车列时,驼峰就空闲了(15分钟左右),这空闲的时间就是末被充分利用的驼峰潜力。
关键词 驼峰解体能力 到发场 横列式区段站 牵出线 调机 编组场 送车 渡线 解编 列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凤州段取消货物列车守车
19
作者 邰德超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6期8-,共1页
宝成线是通往西南地区的主要通道,为了提高该线的运输能力,线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下行列车牵引定数由750吨提高到2400吨,在宝鸡~凤州段三机牵引,单机在前、双机在后,由于三台机车不能同步运行,下行货物列车的守车经常被挤燃轴... 宝成线是通往西南地区的主要通道,为了提高该线的运输能力,线路进行了电气化改造,下行列车牵引定数由750吨提高到2400吨,在宝鸡~凤州段三机牵引,单机在前、双机在后,由于三台机车不能同步运行,下行货物列车的守车经常被挤燃轴,甚至脱线,构成事故。为此,宝鸡东站在编下行货物列车时,必须编四轴大守车,并在守车后部加挂一辆四轴重货车。这样就使宝鸡东站驼峰的解体能力降低约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物列车 宝鸡东站 凤州 电气化改造 牵引定数 驼峰解体能力 同步运行 运输能力 宝成线 燃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铁路七十年代研究的单向编组站图型
20
作者 曾广位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2年第2期39-46,共8页
苏联铁路自1970年以来,随着货物周转量的大幅度增长,区间通过能力的提高,管内车流比重的增加,车列双溜放的推广及现代调车设备的采用,学者们有预见地提出了许多适应现代技术作业条件的单向编组站合理图型。本文拟扼要介绍这些新建... 苏联铁路自1970年以来,随着货物周转量的大幅度增长,区间通过能力的提高,管内车流比重的增加,车列双溜放的推广及现代调车设备的采用,学者们有预见地提出了许多适应现代技术作业条件的单向编组站合理图型。本文拟扼要介绍这些新建设图型,同时对其布置特征作一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编组站 调车设备 图型 区间通过能力 编组场 出发场 溜放 驼峰解体能力 双向编组站 管内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