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驼峰道岔分路概率和计算推峰速度的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道岔分路概率的模型根据驼峰设计理论,溜放车辆分路越接近峰顶前道岔越好,因此研究道岔分路概率的模型对驼峰的平、纵断面设计和现代化驼峰的变速推峰,提高现代化驼峰的解体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陶德高
机构地区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运输研究所
出处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9期10-12,共3页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关键词
驼峰解体能力
驼峰设计
溜放
易行车
调车场
纵断面设计
推送速度
数学模型
调车线
随机过程
分类号
U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熊出天.
关于驼峰设计理论中的几个问题[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84,6(11):12-16.
2
庄各亮.
确定编组站调车线有效长度方法的商榷[J]
.铁道勘测与设计,1990(3):29-30.
3
庄名亮.
确定编组站调车线有效长度的方法[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91,13(6):35-36.
4
蒋如金,文会春.
调车线数量的确定[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98,20(3):38-39.
5
王振团.
编组站驼峰设计新技术[J]
.科技情报动态,1992(1):2-3.
6
张觉印.
驼峰平均推送坡的计算值为什么比实际允许值小很多?[J]
.铁道运输与经济,1990,12(5):36-38.
7
李磊.
驼峰及调车场设计方法的研究[J]
.铁道货运,2012,30(3):24-27.
被引量:3
8
徐瑞峰.
小议驼峰道岔在超长车底下中途转换[J]
.西铁科技,2007,0(S2):96-97.
9
朱良龙.
提高阜阳北站驼峰解体效率的探讨[J]
.上海铁道科技,2017(1):31-31.
10
周宇冠.
区段站驼峰设计之浅见[J]
.铁道勘测与设计,2002(4):19-21.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