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风云三号E星的输电线路山火监测预警方法
1
作者 范晶晶 李劲松 +3 位作者 陈洁 原辉 王帅 常圣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47-3257,共11页
随着“双碳”目标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各个环节受山火、覆冰、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挑战更加严峻。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首颗业务化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E星(FY-3E)的适用于输电线路走廊山火... 随着“双碳”目标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各个环节受山火、覆冰、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挑战更加严峻。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球首颗业务化晨昏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三号E星(FY-3E)的适用于输电线路走廊山火监测的火点判识算法,消除了大太阳天顶角观测条件和卫星视角差异对红外通道探测数据准确获取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复杂大气观测条件下的云信息提取和云像元火点提取,减少了火点误告警和漏告警。利用混合像元线性波谱分离方法分析表明,FY-3E中红外通道火点探测灵敏度达到静止气象卫星的4倍。在北方某省级电网应用,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FY-3E在火点探测灵敏度、空间范围精度、定位精度的优越性,火点定位精度较静止气象卫星可提升1倍以上,能够有效提前输电线路运维部门发现火情时间,降低山火对电网运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E(fy-3E) 输电线路山火 火点判识 晨昏时段监测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GNSS实时FY-4A分层水汽校正
2
作者 陈新欣 张卫星 楼益栋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6,共11页
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风云四号A星(FY-4A)水汽产品高空间分辨率和垂直分层信息,提出一种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FY-4A分层水汽校正方法:结合GNSS水汽产品精度高、不受天气影响的优点,提出使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利用GNSS水汽... 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风云四号A星(FY-4A)水汽产品高空间分辨率和垂直分层信息,提出一种地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时FY-4A分层水汽校正方法:结合GNSS水汽产品精度高、不受天气影响的优点,提出使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利用GNSS水汽数据对河南省2021年7月13日至25日的FY-4A大气水汽总量及分层水汽含量实时产品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在正常天气和多云天气下,校正后的产品在整层水汽,即大气可降水量(PWV)方面的精度较FY-4A产品可分别提升15.58%和15.33%;分层水汽(LPW)校正产品在各高度层也有不同程度的精度提升,最高可达12%;同时,SVR模型在填补FY-4A数据空白区域方面,展现出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可有效提高FY-4A实时分层水汽产品的精度,优于传统的线性插值方法,能够为大气水汽数据的多源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融合 风云4号a(fy-4a) 支持向量回归(SVR) 分层水汽(LP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FY-3E卫星微波观测资料云检测算法
3
作者 杨时空 卢涵宇 +2 位作者 周明飞 任金铜 袁咏仪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4-634,共11页
为了满足国产FY气象卫星探测仪资料在全天候同化领域应用的要求,构建适用于不同下垫面条件的云检测算法。针对辐射传输模式对云和降水参数的预报存在模拟能力较弱、模拟误差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FY-3E卫星上微波温度探测仪-3(MWTS-3... 为了满足国产FY气象卫星探测仪资料在全天候同化领域应用的要求,构建适用于不同下垫面条件的云检测算法。针对辐射传输模式对云和降水参数的预报存在模拟能力较弱、模拟误差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将FY-3E卫星上微波温度探测仪-3(MWTS-3)和微波湿度探测仪-2(MWHS-2)探测通道相结合的随机森林云检测算法(CDF)。在云检测前,进行临边校正以消除扫描角度引起的亮温值变化。利用4组辐射信息对CDF进行评估,再使用全球降水测量(GPM)数据建立云数据集,对算法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CDF可以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进行云检测,海洋上的性能明显优于陆地,但在低纬度的海洋地区存在分类困难。在中低纬度地区的海洋和陆地条件下区分晴空和有云像素,有效剔除受云影响的资料,从而提高FY-3E卫星资料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E(fy-3E) 云检测 偏差订正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四号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测距系统误差标校及其定轨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鲁文强 裘奕 +1 位作者 杨磊 黄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83,共11页
测距系统误差是影响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定轨精度的主要误差因素,GEO卫星的静地特性使得测距数据系统误差特别是测站系统差和卫星轨道存在较强相关性,必须通过其他独立手段解决。首先利用仿真数据分析了地面系统误差和星上系统误差对... 测距系统误差是影响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定轨精度的主要误差因素,GEO卫星的静地特性使得测距数据系统误差特别是测站系统差和卫星轨道存在较强相关性,必须通过其他独立手段解决。首先利用仿真数据分析了地面系统误差和星上系统误差对轨道的影响特性,随后以风云四号B星(FY-4B)测距系统为例分析了测距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风云四号B星测距系统中存在异常的系统误差,为确定该系统误差的来源,设计了一系列试验方案进行分析,通过试验排除地面设备系统误差,确定了风云四号B星测距系统误差来自于研制厂家提供的错误星上转发器时延值,利用定轨估计解算星上系统误差对其进行标校,以及利用标校后的观测数据重新定轨,各站残差由15 m降至2 m,定轨精度由800 m提高到20 m,分析表明,通过定轨估计解算对星上系统误差进行标校的方法是切实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B 测距系统 误差标校 转发器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资料同化的FY-4A卫星GIIRS探测仪偏差特征分析和偏差订正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娟娟 徐兰 +5 位作者 成巍 王斌 巩欣亚 邓中仁 李亚云 狄迪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5-292,共18页
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eostationary Interferometric Infrared Sounder,简称GIIRS)是国际上第一部对地静止卫星平台上的高光谱红外大气垂直探测仪,能为对流尺度区域模式预报提供所需的高时空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大气状态信息。本文利用... 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eostationary Interferometric Infrared Sounder,简称GIIRS)是国际上第一部对地静止卫星平台上的高光谱红外大气垂直探测仪,能为对流尺度区域模式预报提供所需的高时空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大气状态信息。本文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模式WRF及其同化系统WRFDA对GIIRS观测的偏差(观测亮温减去模拟亮温,记为O-B)分布特征进行了全景分析,结果表明:长波通道O-B偏差和标准差普遍小于中波通道,且都存在一段受污染的通道。O-B偏差的日变化和偏差与卫星天顶角的关系相对较弱,而所有筛选通道的偏差都与亮温值及卫星的扫描阵列位置有关,偏差的水平分布主要表现出“阵列偏差”的特征。2020年重新定标后,GIIRS观测数据质量比2019年有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偏差订正试验,试验发现选取扫描阵列作为偏差订正的主要因子,都能有效地改进2019年和2020年筛选出的GIIRS通道的偏差,订正后O-B和O-A的系统性误差(偏差)都变小。该研究结果可为全球/区域模式中同化GIIRS长波及中波通道的辐射资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号a(fy-4a) 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IIRS) 偏差订正 资料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4A卫星探测区域模式背景误差和观测误差估计的长波红外通道选择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尹若莹 韩威 +1 位作者 高志球 王根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8-910,共13页
中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FY-4A)上搭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IIRS (Geostationary Interferometric Infrared Sounder)是世界上首台在静止轨道运行的高光谱红外探测仪器,拥有1650个通道,其中长波通道689个,中波通道961个... 中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FY-4A)上搭载的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GIIRS (Geostationary Interferometric Infrared Sounder)是世界上首台在静止轨道运行的高光谱红外探测仪器,拥有1650个通道,其中长波通道689个,中波通道961个。由于计算机存储能力、数据传输和变分同化时效性等限制,目前很难在业务环境中同化全部通道,并且多通道卫星信息往往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和光谱相似,故在实际应用中必须降低高光谱资料的通道维数,去除数据冗余和观测相关性,挑选出对特定目标起主要作用的通道子集,进而利用有限的通道来最大限度地提供观测信息。考虑GRAPES (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数值预报系统估计得到的FY-4A观测范围内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矩阵,并且在GIIRS观测误差后验重估计的基础上,结合通道权重函数峰值和信息熵分步迭代法对其长波通道进行了通道选择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在给定选择通道个数时,权重函数法和信息熵方法得到的通道组合进行温度和湿度误差分析时误差整体比单一方法小,在给定通道个数(40个)少于单一方案(50个)时,误差分析结果相当。GIIRS最优通道选择的研究为该资料的同化应用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号a(fy-4a) 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 通道选择 背景误差协方差 观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4A AGRI辐射率资料偏差特征分析及订正试验 被引量:19
7
作者 耿晓雯 闵锦忠 +2 位作者 杨春 王元兵 许冬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9-694,共16页
风云四号A星(Fengyun-4A,简称FY-4A)作为我国最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各方面技术指标都体现了"高、精、尖"特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上搭载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Advanced Geosynchronous Radiation Imager,简称AGRI)较上一... 风云四号A星(Fengyun-4A,简称FY-4A)作为我国最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各方面技术指标都体现了"高、精、尖"特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上搭载的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Advanced Geosynchronous Radiation Imager,简称AGRI)较上一代静止卫星风云二号的可见光红外自旋扫描辐射仪观测精度更高、扫描时间更短,充分体现AGRI观测资料将有效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水平。偏差订正是卫星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在WRFDA v3.9.1(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s Data Assimilation v3.9.1)搭建AGRI同化接口,利用RTTOV v11.3辐射传输模式和GFS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分析场研究了FY-4A AGRI红外通道8~14晴空辐射率资料的偏差特征并进行偏差订正对比试验,分析了卫星天顶角对AGRI资料偏差订正的影响,为将来实现AGRI红外通道辐射率资料在中尺度模式中的同化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通道8~10及14为正偏差,通道11~13为负偏差。水汽通道9和10偏差及其标准差相对较小,偏差海陆差异不明显。通道11~14探测高度较低,陆地上观测受地表发射率影响大,质量控制时可剔除这些通道陆地上的观测。(2)各通道偏差随卫星天顶角变化的拟合直线斜率都小于0.035,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偏差与卫星天顶角的关系不明显,预报因子中无需考虑卫星天顶角的作用。(3)通道8及11~14的偏差随着目标亮温的变化比水汽通道9~10明显,偏差有较强的目标亮温依赖特征。(4)根据分析的偏差特征对2018年5月13日18时(协调世界时,下同)至15日18时进行变分偏差订正试验,系统性偏差得到了有效的订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号a 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 偏差特征 偏差订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4A资料的20210430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耿晓雯 汤洁 +1 位作者 安礼政 夏网萍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4期111-113,共3页
受东北冷涡影响,2021年4月30日傍晚起淮安市中北部地区出现最大直径为5 cm左右冰雹、12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利用MICAPS观测资料、FY-4A卫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AGRI资料分析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初生及发展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强对... 受东北冷涡影响,2021年4月30日傍晚起淮安市中北部地区出现最大直径为5 cm左右冰雹、12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利用MICAPS观测资料、FY-4A卫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AGRI资料分析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初生及发展过程,结果表明:(1)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整层天气系统呈现前倾结构和“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利于强对流的触发;(2)淮安站上空云顶亮温下降—短暂上升—迅速下降的特征反映了淮安强对流天气是由不同对流云团造成的;(3)在较强对流天气发生前的0~1 h内,FY-4A AGRI卫星资料对云团的初生及发展有一定的短临预警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号a 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 对流初生 强对流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3D MWRI在轨交叉辐射定标和海表温度反演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子翀 蒋耿明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24,共11页
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在气候监测、海洋学研究、渔业经济研究和污染监测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成像仪(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MWRI)数据对海表温度进行了反演。首先,以全球降... 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在气候监测、海洋学研究、渔业经济研究和污染监测等多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风云三号D星(FY-3D)微波成像仪(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MWRI)数据对海表温度进行了反演。首先,以全球降水测量(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GPM)卫星微波成像仪(GPM Microwave Imager,GMI)作为参考传感器,采用基于海洋微波辐射传输模型(radiative transfer model,RTM)的双差异方法对FY-3D MWRI进行交叉辐射定标,消除了其在轨辐射定标偏差,为精确反演海表温度奠定了基础;然后,在波段选择的基础上提出耦合微波海表发射率的海表温度多波段反演新算法,与传统的多波段反演算法相比,新反演算法的均方根误差从0.74 K减少至0.69 K;最后,用新反演算法从2020年的FY-3D MWRI数据反演得到全球的海表温度,并用时空匹配的iQuam浮标数据和GMI海表温度产品对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误差分别为0.04±1.13 K和−0.07±1.18 K。另外,在相同的条件下,用传统多波段算法反演得到的海表温度的误差分别为0.30±1.17 K和0.10±1.17 K。新算法的理论精度和实际反演精度均优于传统的多波段算法,说明本文发展的耦合微波海表发射率的多通道反演新算法是有效和精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D微波成像仪(fy-3D MWRI) 交叉辐射定标 微波海表发射率 海表温度反演新算法 精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止气象卫星的河北平原实际蒸散量遥感估算 被引量:5
10
作者 舒云巧 李红军 雷玉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51-1156,共6页
本文提出利用中国第1颗可操作性静止气象卫星风云2号C星(FY-2C)数据结合中等分辨率航天成像光谱仪MODIS产品估算河北灌溉农田实际蒸散量(ET)的方法,其中FY-2C的第1、2波段用于反演区域地表温度,再结合16 d MODIS合成的植被指数产品(MOD1... 本文提出利用中国第1颗可操作性静止气象卫星风云2号C星(FY-2C)数据结合中等分辨率航天成像光谱仪MODIS产品估算河北灌溉农田实际蒸散量(ET)的方法,其中FY-2C的第1、2波段用于反演区域地表温度,再结合16 d MODIS合成的植被指数产品(MOD13),得到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的三角空间分布图(Ts-NDVI)。通过Ts-NDVI空间分布的关系,利用改良三角算法得到区域的蒸发比(EF)。最后结合MODIS地表反射率产品MCD43估算得到的日净辐射量,根据能量平衡计算得到该地区的日实际蒸散量。模型结果与地表Lysimeter观测数据比较,显示该模型估算得到的蒸发比和日蒸散量结果较为合理,误差在可接受范围。此外,FY-2C用于估算地表ET,其时间分辨率具有较强的优势,从而为获得多幅无云蒸散图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风云2C(fy-2C) MODIS产品 河北平原 NDVI 地表温度 三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式自回归时空通道聚合策略的多输入单输出云图预测算法
11
作者 吴禹乾 张秀再 李景轩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0-148,共9页
云图预测的本质是时空序列预测。基于深度学习的时空序列预测算法可以归纳为三种框架,即SISO、MIMO和MISO。针对云图运动特点,在MISO框架下结合MIMO与SISO两种框架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隐式自回归时空通道聚合策略的云图预测算法(IASCACP... 云图预测的本质是时空序列预测。基于深度学习的时空序列预测算法可以归纳为三种框架,即SISO、MIMO和MISO。针对云图运动特点,在MISO框架下结合MIMO与SISO两种框架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隐式自回归时空通道聚合策略的云图预测算法(IASCACP)。针对MIMO类模型存在的图像关联性缺失以及SISO类模型存在的误差累积过量的问题,引入一种隐式自回归编解码器,利用隐式自回归结构为模型赋予一定的递归特性以捕获序列中的时空关联信息,再用掩码与真实映射模块减少递归带来的误差累积,增强模型鲁棒性;针对云运动不稳定与非线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时空通道聚合预测器,该模块可以有效聚合多阶时空相互作用信息,并对其进行自适应通道再分配以减少特征冗余。将该算法分别在MovingMNIST数据集及FY-4A卫星云图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改进了MIMO与SISO类模型的缺点,预测精度高于其他模型,体现了该模型在云图预测领域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图预测 风云号a 隐式自回归 多输入单输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的FY-2F地表温度产品时间序列重建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迪 陈健 +2 位作者 石满 覃帮勇 李盛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9-65,共7页
卫星遥感技术可获取大面积、空间连续的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为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源,但受到云、气溶胶、观测角度和太阳光照角度等影响,遥感反演的LST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不同程... 卫星遥感技术可获取大面积、空间连续的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为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源,但受到云、气溶胶、观测角度和太阳光照角度等影响,遥感反演的LST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限制了LST遥感产品的应用。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研究区,以风云2号F星(FY-2F) LST日均值产品为数据源,利用LST时间序列特征,基于Savitzky-Golay(S-G)滤波算法进行了LST长时间序列的重建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重建前FY-2F LST产品的平均时相缺失率为19.43%,经滤波后缺失率降低为1.69%,并能够保证LST空间一致性。通过模拟验证,S-G滤波重建LST的拟合精度为 0.95,平均绝对误差为1.35 K,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用于进一步热环境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Savitzky-Golay(S-G)滤波 长时间序列 风云2F(fy-2F)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止卫星探测的夏季青藏高原云分布及其日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文静 吕达仁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41,共13页
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首颗卫星风云四号先进成像仪AGRI(Advanced Geosynchronous Radiation Imager)具有更多的观测波段、更高的光谱分辨率和更高的时空分辨率,能够以较小的卫星天顶角获取完整的青藏高原观测图像,但尚未开发利用青藏... 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首颗卫星风云四号先进成像仪AGRI(Advanced Geosynchronous Radiation Imager)具有更多的观测波段、更高的光谱分辨率和更高的时空分辨率,能够以较小的卫星天顶角获取完整的青藏高原观测图像,但尚未开发利用青藏高原地区的风云四号卫星云产品开展相关研究。本文基于FY-4A/AGRI提供的青藏高原地区像元级云图像,研究分析夏季青藏高原地区云分布及其日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高原南部和东南部区域云出现频率远高于高原其他地区;高原地区云频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最高云频发生在12:00(当地时间,下同),最低云频出现在04:00;高原南部地区云频具有日出后增长速度最快、增长幅度最大、最先达到最高值的特征;当高原云频在当地正午达到最大值时,极高云频沿主要山脉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依赖特征;云顶最大频率高度超过12 km的区域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及其北侧,念青唐古拉山脉附近,以及横断山脉东界以西地区;云顶最大频率高度日变化与云频的日变化存在显著不同。本文同时就青藏高原复杂地形对云分布和日变化的强烈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fy-4a) 先进成像仪(AGRI) 日变化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ES/FY3C掩星与数字测高仪探测电离层特征参数比较分析
14
作者 胡嘉宇 甘呈坤 辜声峰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120-129,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前风云三号系列卫星(FY3C)以及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等具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电掩星(RO)观测能力的低轨卫星所得电离层峰值参数的反演精度,提出一种以数字测高仪探测数据为参考,... 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前风云三号系列卫星(FY3C)以及张衡一号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等具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电掩星(RO)观测能力的低轨卫星所得电离层峰值参数的反演精度,提出一种以数字测高仪探测数据为参考,采用多种时空匹配窗口对掩星反演结果进行电离层特征参数验证分析的方法:实验结合2018-7-20—2018-8-20共计20551次掩星事件,及6094个数字测高仪观测电子密度廓线数据,从峰值密度、峰值高度及临界频率等多方面对FY3C与CSES卫星掩星观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为避免由于不同观测数据时空不一致引入的差异,分析不同时空匹配窗口对掩星与数字测高仪观测结果比对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轨卫星掩星所得峰值参数与数字测高仪观测资料在不同匹配准则下的比较结果存在差异;当空间(时间)窗口不变时,随着时间(空间)窗口增大,无论是低轨卫星掩星同数字测高仪探测数据的比较,还是低轨卫星自身之间的比较,其电离层峰值参数数据匹配的相关性(一致性)都将下降,进而导致相关系数与拟合精度的减小;在相同的时空匹配窗口中,CSES与FY3C掩星反演出的电离层峰值密度相关性较强,而电离层峰值高度相关性较弱;CSES卫星更适合于低纬地区低高度与中高纬地区低中高度的电离层掩星探测,而FY3C卫星则适合于低纬地区中高高度与中高纬地区高于CSES卫星轨道高度的电离层掩星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掩 风云(fy-3) 张衡一(Zhang Heng-1)电磁监测试验卫(CSES) 数字测高仪 电子密度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同步轨道二维扫描红外成像技术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淦泉 陈桂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9-433,共5页
相对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基于自旋稳定卫星平台的二维成像技术,基于三轴稳定平台成像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幅度提高成像效率、缩短成像周期和多载荷并举。我国基于三轴稳定平台的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扫描成像辐射计,采用... 相对第一代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基于自旋稳定卫星平台的二维成像技术,基于三轴稳定平台成像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幅度提高成像效率、缩短成像周期和多载荷并举。我国基于三轴稳定平台的第二代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扫描成像辐射计,采用双扫描镜结合三反射光学系统、辐射制冷器及线列阵探测器,实现了从可见光至甚长波红外波段的成像。面对扫描成像辐射计的恶劣温度环境、极端指向精度、超长运动手寿命等任务要求组合,研制过程中采用了空间光学、精密机械、长寿命运动、电机控制、空间热控、信息处理等综合技术,使仪器实现了恶劣温度环境下的高精度成像。卫星计划于2016年发射,届时将进一步提高我国预报短时天气及突发性灾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二维扫描红外成像 风云 风云 fy-2 fy-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图零光程差位置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绚 郭强 +1 位作者 韩昌佩 邹曜璞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5-798,804,共5页
风云四号A星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在轨运行以来发现,受噪声、采样误差、条纹计数错误等影响,干涉图零光程点会发生定位偏差.干涉条纹平移引起的相位误差与波数成线性关系,对残余相位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零光程差位置的偏移量.利用... 风云四号A星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在轨运行以来发现,受噪声、采样误差、条纹计数错误等影响,干涉图零光程点会发生定位偏差.干涉条纹平移引起的相位误差与波数成线性关系,对残余相位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零光程差位置的偏移量.利用在轨实测数据,应用残余相位方法,分析了零光程点定位偏差校正前后对相位谱及辐射光谱的影响.该方法已经应用于风云四号A星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的在轨数据预处理中,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号a 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 干涉图 零光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中心区域亮温空间扰动特征研究及台风定位应用
17
作者 谢涛 陈佳俊 鄢俊洁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77,共17页
台风是一种复杂且灾害性强的天气系统,实现对台风的快速、准确定位能够为台风路径预报和台风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对于有眼台风相关算法较为成熟且精度较高,但对于无眼台风定位算法精度不高。根据风应力散度,旋度与顺风方向海表... 台风是一种复杂且灾害性强的天气系统,实现对台风的快速、准确定位能够为台风路径预报和台风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对于有眼台风相关算法较为成熟且精度较高,但对于无眼台风定位算法精度不高。根据风应力散度,旋度与顺风方向海表面温度梯度和侧风方向海表温度梯度的扰动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提出了一种亮温扰动算法,该方法首先计算远红外亮温梯度的散度、旋度,再使用散度和旋度计算扰动值,通过计算和分析台风中心区域亮温扰动特征得知,台风眼区理论总亮温扰动量为零,可以通过最小扰动值像素位置来进行台风中心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8个像素的半径范围内利用最小扰动值进行台风定位,定位结果与最优路径数据集比较,平均误差均小于12 km,在3个像素以内,能够准确地定位台风中心,为台风预报和定强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亮温扰动 风云号a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