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32-3p/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朱瑾 欧阳欣 +4 位作者 刘屿 钱叶梅 夏斌 施延安 俞力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1-577,共7页
目的探讨miR-132-3p通过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FNI)中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用I-125粒子辐射大鼠施万细胞,并在细胞中转染miR-132-3p mimic、miR-132-3p inhibitor以及sh-CAMTA1。免疫荧光检... 目的探讨miR-132-3p通过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CAMTA1)对I-125粒子处理的面神经损伤大鼠(FNI)中施万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用I-125粒子辐射大鼠施万细胞,并在细胞中转染miR-132-3p mimic、miR-132-3p inhibitor以及sh-CAMTA1。免疫荧光检测S100B和β-TubulinⅢ荧光强度。RT-qPCR检测miR-132-3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AMTA1蛋白表达。EdU染色评估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同时,构建FNI大鼠模型并在大鼠面部植入I-125粒子,HE、LFB染色以及IF染色评估大鼠面神经组织的病理损伤。StarBase v2.0数据库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32-3p和CAMTA1的靶向关系。结果S100B和β-TubulinⅢ在大鼠施万细胞中显著表达。I-125粒子辐射组中miR-132-3p表达降低(P<0.001),抑制细胞的增殖(P<0.001)和迁移(P<0.001)。过表达miR-132-3p或敲降CAMTA1显著促进施万细胞的增殖(P<0.001)和迁移(P<0.05),敲降miR-132-3p则具有相反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miR-132-3p靶向负调控CAMTA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miR-132-3p通过抑制CAMTA1的蛋白表达,减弱I-125粒子对FNI大鼠面神经损伤的促进作用。结论过表达miR-132-3p抑制CAMTA1的表达,促进施万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I-125对FNI大鼠面神经损伤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miR-132-3p 施万细胞 钙调素结合转录因子1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效果及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炜炜 蒋功达 +2 位作者 符静 娄晓敏 孙中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6-700,共5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07年1月~2013年1月,将本院160例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分为新法治疗组(n=80)和常规治疗组(n=80)。两组均常规予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方法2007年1月~2013年1月,将本院160例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损伤患者分为新法治疗组(n=80)和常规治疗组(n=80)。两组均常规予药物治疗,新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疗程36 d。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治疗前后的肌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新法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χ~2〉7.657,P〈0.001);新法治疗组面神经运动潜伏期较常规治疗组缩短(t〉2.214,P〈0.05),面神经M波波幅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t〉3.116,P〈0.01),相关募集电位数较常规治疗组增加(χ~2=9.76,P〈0.05),运动单位电位电压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t〉5.45,P〈0.001)。结论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可提高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周围性面神经损伤 高压氧 针灸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干细胞对兔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彪 张睿 +7 位作者 张文娟 岳磊 范戌辉 刘吉伦 刘耀强 崔怡 屈鹏飞 杨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4-509,695,共7页
目的:通过手术建立兔面神经损伤模型,探讨牙髓干细胞对兔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并诱导牙髓干细胞。45只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兔沿嘴角至耳前处做长... 目的:通过手术建立兔面神经损伤模型,探讨牙髓干细胞对兔面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并诱导牙髓干细胞。45只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兔沿嘴角至耳前处做长约3cm的切口,离断面神经上颊支,建立面神经上颊支损伤的动物模型。1周后向实验组兔手术术腔部位注入0.1mL牙髓干细胞悬液(5×10~6个),正常对照组兔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兔注射等量磷酸盐PBS缓冲液。术后2周观察各组兔行为表现及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兔面神经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兔面神经组织中脑源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阳性细胞数,透射电镜观察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结果:成功分离鉴定原代幼兔牙髓干细胞,大多数呈成纤维状、长梭形。HE染色后,第3代干细胞的细胞核呈深蓝色、卵圆形,呈梭形着色深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部胡须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治疗10周后,再生神经纤维较多,呈束状且紧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神经组织中BDNF和CNTF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神经组织中BDNF和CNTF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兔面神经组织横切片中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数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牙髓干细胞对面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及CNTF表达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移植 离断法 面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与自体筋膜联合修复家兔面神经损伤 被引量:8
4
作者 闫长祥 安沂华 +4 位作者 历俊华 刘淑玲 万虹 于春江 王忠诚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干细胞和自体筋膜修复面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2 2只健康新西兰日系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对照组 (单纯自体筋膜移植 )和治疗组 (自体筋膜 +神经干细胞移植 ) ,对照组 8只 ,共 15侧 ;治疗组 14只 ,共 2 0侧。分别于术前、...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干细胞和自体筋膜修复面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2 2只健康新西兰日系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对照组 (单纯自体筋膜移植 )和治疗组 (自体筋膜 +神经干细胞移植 ) ,对照组 8只 ,共 15侧 ;治疗组 14只 ,共 2 0侧。分别于术前、术中(切断前后 )、术后 6周以阈刺激记录其潜伏期。术后 6周取桥接处的再生面神经 ,脱水、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 (厚度 5 μm ) ,MBP髓鞘染色。半薄和超薄切片 ,分别观察髓鞘的数目和厚度。结果电生理阈刺激下 ,神经潜伏期术前、术中切断前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后 6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术后 6周取桥接处的再生神经 ,BrdU免疫荧光染色显示 :治疗组有大量BrdU阳性细胞。对照组未见BrdU阳性细胞。MB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邻片与大量BrdU阳性细胞相对应区有大量MBP阳性细胞 ,横断面为环形或半环形 ,纵断面为连续或不连续的条索状。对照组MBP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半薄和超薄切片显示治疗组的再生纤维以有髓神经纤维为主 ,髓鞘板层结构明暗相间 ,结构清晰 ,轴浆内细胞器丰富。对照组的再生纤维髓鞘发育差 ,但能看到典型的髓鞘板层结构 ,轴浆内细胞器较少。结论神经干细胞和自体筋膜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面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自体筋膜 面神经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期电针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兔CNTF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孙运花 李瑛 +1 位作者 张薇 彭晓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71-227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电针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兔CNT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85日龄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用特制止血钳压榨5min,损伤长度约3cm,造成面神经损伤模型,电针组在术后第2天立即进行治疗,模型组术后不进行任何治疗。于电针治疗后5天、... 目的:探讨急性期电针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兔CNTF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85日龄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用特制止血钳压榨5min,损伤长度约3cm,造成面神经损伤模型,电针组在术后第2天立即进行治疗,模型组术后不进行任何治疗。于电针治疗后5天、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样本中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CNTFR)的含量。结果:电针治疗后5天,两组CNTFR表达水平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电针可以通过调节CNTFR表达来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面神经损伤 CNT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期电针对面神经损伤模型兔JAK1-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孙运花 李瑛 +1 位作者 张薇 史庆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电针对面神经损伤兔JAK1-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0~85日龄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用特制止血钳压榨5min,损伤长度约2cm,造成面神经损伤模型,电针组在术后1天后立即进行治疗,连续治疗5天,模型组术后不进行任何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期电针对面神经损伤兔JAK1-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0~85日龄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用特制止血钳压榨5min,损伤长度约2cm,造成面神经损伤模型,电针组在术后1天后立即进行治疗,连续治疗5天,模型组术后不进行任何治疗。治疗结束后截取各组受损面神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JAK1、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JAK1、STAT3蛋白水平有少量表达,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表达显著增加(P<0.01)。治疗5天后电针组JAK1、STAT3蛋白水平表达趋于正常,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急性期电针可以通过激活JAK1-STAT3信号通路促进面神经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面神经损伤 JAK1-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面神经损伤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大仁 徐洪斌 +1 位作者 邓春富 王玉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6-306,共1页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弹和爆炸所致犬面神经损伤特点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彦亮 雷德林 +5 位作者 周树夏 白振西 王昭领 李兵仓 张良潮 吴国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 :比较面神经枪弹伤和爆炸伤的损伤及恢复情况间的差异 ,为临床上分类处理不同致伤因素导致的外周神经战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成年犬 40只 ,随机分为枪伤组和爆炸伤组 ,每组各 2 0只。麻醉下爆炸伤组在距犬面部 10cm处放置雷... 目的 :比较面神经枪弹伤和爆炸伤的损伤及恢复情况间的差异 ,为临床上分类处理不同致伤因素导致的外周神经战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成年犬 40只 ,随机分为枪伤组和爆炸伤组 ,每组各 2 0只。麻醉下爆炸伤组在距犬面部 10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 ,并在雷管爆炸同时 ,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伤犬面下部以模拟破片伤。枪伤组不放置雷管 ,分别于伤后即刻、6h、1d、3d、7d取两组面神经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 ,并检测伤后 6h、3d、7d面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观察面神经的病理改变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伤后即刻大体观察两组动物面神经干水肿 ,枪伤组神经外膜下有散在出血和小血肿 ;爆炸伤组外膜下弥散出血 ,血肿范围也较大。镜下观察爆炸伤组面神经全颅外段轴突均发生广泛断裂 ,神经干内高度水肿 ,断裂的轴突呈小片段或碎片样 ,大量炎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染色只有少量轴突神经纤维细丝蛋白阳性 ;而枪伤组在距伤道 2cm以内神经可见散在结构破坏 ,距伤道 2~ 3cm结构改变很轻。结论 :枪弹所致面神经伤随距伤道的距离增加而减轻 ,爆炸所致损伤与距伤道的距离没有明显关系 ,损伤程度更重 ,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弹伤 爆炸伤 面神经损伤 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纤维细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榨性面神经损伤模型在电针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孙运花 李瑛 +2 位作者 张薇 史庆卫 彭晓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面神经的损伤会引起面部表情肌瘫痪和心理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带来巨大的痛苦。电针治疗面神经损伤及其相关机理研究一直是针灸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实验研究的基础环节——压榨性面神经损伤模型的制作和评估入手,探... 目的:面神经的损伤会引起面部表情肌瘫痪和心理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带来巨大的痛苦。电针治疗面神经损伤及其相关机理研究一直是针灸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实验研究的基础环节——压榨性面神经损伤模型的制作和评估入手,探讨科学建立和客观评估动物模型对电针机理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以期为更为深入的机制研究奠定坚实的实验基础。方法:将80~85日龄日本大耳白兔面神经用特制止血钳压榨5min,损伤长度约2cm,造成面神经损伤模型,分别于面神经损伤后5天、10天、15天5、周运用电镜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面神经损伤后5天发生沃勒变性,10~15天后脱髓鞘情况逐步减轻5,周后模型基本自愈。结论:对动物模型各病理阶段的完整描述,包括从发病、恢复直至自愈,以及科学客观的模型评估方法是客观评价电针疗效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榨性面神经损伤模型 电针 机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法在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明耀 沈言备 +2 位作者 叶炳飞 邹昌宁 管宁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4年第3期154-157,共4页
本文报道临床用医用硅橡胶管作为套管修复3例面神经损伤,通过面容改善的观察,面神经功能指数测定及面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证实面神经已再生再通且功能恢复良好。套管法修复面神经缺损简单、省时、损伤轻微、神经无张力,便于在临床... 本文报道临床用医用硅橡胶管作为套管修复3例面神经损伤,通过面容改善的观察,面神经功能指数测定及面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证实面神经已再生再通且功能恢复良好。套管法修复面神经缺损简单、省时、损伤轻微、神经无张力,便于在临床上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套管修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大鼠面神经损伤后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志丽 高志强 +5 位作者 冯国栋 查洋 亓放 姜鸿 吕威 沈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78-284,共7页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面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63只,建立大鼠面神经横断伤后端端吻合模型,分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对照组、地塞米松(Dex)2mg组和Dex5mg组,分别将浸泡于NS、2mg...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面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63只,建立大鼠面神经横断伤后端端吻合模型,分为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对照组、地塞米松(Dex)2mg组和Dex5mg组,分别将浸泡于NS、2mg/ml及5mg/ml地塞米松磷酸钠溶液至饱和后的明胶海绵敷于各组动物的端端吻合口处。术后1、2、3、7天取远端近吻合口处神经行劳克坚牢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及ED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髓鞘和巨噬细胞;术后2、4、8周光镜下(锇酸染色)观察远端相同部位神经再生情况并进行轴突计数。结果光镜下观察,术后第1天髓鞘形态变化不明显,术后第2天出现明显变性崩解,至第3天崩解加快,第7天已见不到完整的髓鞘,仅余部分髓鞘碎片。术后第1天巨噬细胞数量较少,第2天开始增多,第7天较前3天显著增多。三组间髓鞘残余及巨噬细胞数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周,各组均出现新生髓鞘,三组间轴突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局部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髓鞘清除速度、巨噬细胞及轴突再生数量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地塞米松 沃勒变性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面神经损伤模型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史庆卫 孙运花 +1 位作者 张微 李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5-736,共2页
目的:观察日本大耳白兔在面神经卡压损伤后,电镜下雪旺细胞和髓鞘的形态学变化。方法:把日本大耳白兔分成两个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兔子5只,造模完成10天后分别截取模型组和电针组受损面神经并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通过电... 目的:观察日本大耳白兔在面神经卡压损伤后,电镜下雪旺细胞和髓鞘的形态学变化。方法:把日本大耳白兔分成两个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兔子5只,造模完成10天后分别截取模型组和电针组受损面神经并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通过电镜观察,电针组的雪旺细胞细胞核染色正常,细胞器较丰富,尤其是粗面内质网结构完整清晰可见。髓鞘完整,仅有个别的轻度脱髓鞘情况。模型组同电针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模型组脱髓鞘情况较严重而且雪旺细胞的染色质多出现聚集,粗面内质网多出现扩张,胞浆出现空泡。结论:该情况可以从侧面直接反映出针灸对面神经损伤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模型 形态学观察 雪旺细胞 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与面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圣洋 孟令秋 +2 位作者 姚咏芳 逯长平 杨志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0-891,共2页
关键词 腮腺良性肿瘤 面神经损伤 肿瘤手术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位置关系 生活质量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Bax基因在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元的表达及对神经元凋亡的调节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军 方泽强 +1 位作者 李慧增 张从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切断面神经干后面神经元bcl_2、Bax基因表达变化与面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 6 0只成年Wistar大白鼠左侧面神经干切断作为实验组 ,右侧面神经干未切断作为对照组。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 目的 :探讨切断面神经干后面神经元bcl_2、Bax基因表达变化与面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 6 0只成年Wistar大白鼠左侧面神经干切断作为实验组 ,右侧面神经干未切断作为对照组。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术后 3、7、15、2 1、30、6 0d实验组与对照组面神经元内bcl_2、Bax基因的表达及面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 :切断面神经干后 3d ,bcl_2、Bax基因表达开始增多 ,2 1d达高峰 (P <0 0 1) ,bcl_2 /Bax比值达最低 (P <0 0 1) ;切断面神经干后 3d ,实验组面神经元凋亡较对照组增多 ,2 1d达凋亡高峰 (P <0 0 1)。结论 :bcl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BAX 细胞凋亡 面神经 轴突切断 基因调控 大鼠 面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海 聂鑫 刘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面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损伤,其再生机制对其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已了解面神经修复机制涉及极为复杂的细胞及分子的相互作用。本文就有关神经损伤后轴突、神经元以及非神经细胞的变化、信号传导及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再生 细胞与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对面神经损伤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以理 王中和 陆顺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 :研究术后放疗对面神经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 1995— 1997年间腮腺肿瘤术后出现面瘫的2 0名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 (operationgroup ,以下简称O组 ) 6例和术后放疗组 (operationandradiationgroup ,以下简称OR组 ) 14例。OR组于术... 目的 :研究术后放疗对面神经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 1995— 1997年间腮腺肿瘤术后出现面瘫的2 0名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 (operationgroup ,以下简称O组 ) 6例和术后放疗组 (operationandradiationgroup ,以下简称OR组 ) 14例。OR组于术后 4周内放疗 ,以手术日至面瘫完全消失所需时间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 :经术后 4周 48— 6 1Gy常规放疗 ,腮腺肿瘤术后面神经损伤的恢复基本不受影响。OR组肿瘤量平均 5 5 91±3 6 4Gy。面神经平均恢复时间O组为 6 4月 ,OR组为 9月 ;经t检验 ,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10 5。肿瘤累及的面神经 ,经术中保留术后放疗 ,其功能可完全恢复 ,面瘫消失时间平均 8 4月。除 1例腮腺恶性淋巴瘤出现远处转移外 ,其余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包括 5 0岁以上的腮腺恶性肿瘤患者 ,面神经解剖术造成的面瘫 ,经术后常规放疗 ,术后 9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不致产生永久性面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术后放疗 面神经损伤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正散不同剂型改善大鼠面神经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红琴 曹利民 +3 位作者 金满意 王建龙 柴晓萍 田苗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17-623,共7页
目的:比较牵正散不同剂型对面神经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最优治疗方法。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粉剂组、水煎剂组各18只和对照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用血管钳夹闭面神经造成面神经损伤的大鼠模型。粉剂组给予牵正散普... 目的:比较牵正散不同剂型对面神经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最优治疗方法。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粉剂组、水煎剂组各18只和对照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用血管钳夹闭面神经造成面神经损伤的大鼠模型。粉剂组给予牵正散普通粉加黄酒调匀后灌胃,水煎剂组以牵正散常规煎煮后取汤剂2 mL灌胃(各组牵正散2430 mg·kg^(-1)·d^(-1)),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后正常喂养7 d。对照组和模型组正常喂养21 d。分别于治疗7 d、14 d、21 d时对各造模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神经电生理检测、面神经组织学观察。并于治疗14 d后行肝肾功能检测评估安全性。结果:行为学评分比较,术后14 d粉剂组、水煎剂组比模型组评分更低(P<0.05)。面神经电生理检测比较,术后14 d,与模型组比较,水煎剂组、粉剂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s,CMAP)潜伏期均降低(P<0.05),粉剂潜伏期恢复更快(P<0.01)。术后21 d,粉剂组与水煎剂组比较,CMAP波幅明显升高。组织学观察显示,术后7 d模型组、粉剂组、水煎剂组均可见神经基底膜萎缩,大量细胞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术后14 d模型组仍有神经束萎缩,粉剂组、水煎剂组神经基底膜组织结构部分恢复,部分可见神经束膜,细胞肿胀有所消退,仍可见部分细胞空泡变性。术后21 d模型组神经基底膜萎缩有所恢复,神经结构部分显示,部分细胞仍有空泡变性;粉剂组、水煎剂组,神经组织结构恢复,细胞排列有序,肿胀变性明显减少,但普通粉剂组可见少量血管增生,神经细胞增生。对照组组织各层结构清晰,细胞排列有序,无明显阳性表达。结论:牵正散治疗面神经损伤大鼠作用显著,粉剂能更好地促进面神经损伤大鼠的面神经电生理及组织结构的恢复,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散 不同剂型 大鼠 面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抗原同种异体静脉套接修复兔面神经损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史志东 刘明旺 +4 位作者 王琴梅 秦忠宗 郭英 何海勇 喻中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6-549,561,共5页
【目的】以经生物工程处理的静脉导管为支架,应用兔为动物实验对象,观察该方式修复面神经损伤的特点。【方法】54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实验兔分别应用静脉导管及自体神经移植吻合修复面神经损伤,手术后行大体观察、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 【目的】以经生物工程处理的静脉导管为支架,应用兔为动物实验对象,观察该方式修复面神经损伤的特点。【方法】54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实验兔分别应用静脉导管及自体神经移植吻合修复面神经损伤,手术后行大体观察、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神经动作电位、切片组织学检查。【结果】活体动物手术后观察,静脉导管侧胡须运动、上唇口轮匝肌运动及其运动幅度比自体神经组稍多;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神经动作电位,术后10周和15周时静脉导管侧和自体神经侧均可引出神经动作电位,静脉导管侧的神经传导速度平均值均高于自体神经侧;术后10周,各兔再生神经组织化学染色,静脉导管侧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分布密集,并见分裂成熟的面神经结构,自体神经侧染色的神经纤维分布稍稀疏,再生的有髓神经结构不完全成熟。【结论】利用生物性天然静脉导管,经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克服了天然生物材料引起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比应用自体神经移植更有利于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程 静脉导管 修复 面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耳道胆脂瘤并胆脂瘤型中耳炎伴有面神经损伤1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树峰 张少容 刘月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1-1171,共1页
患者女.60岁,50年来间断左耳流恶臭脓液,偶含有豆渣样物,伴有听力进行性下降,耳鸣,左侧头痛,头昏,曾多次间断行相关抗感染等治疗均未愈,未引起重视.现伴有左侧颜面部麻木、轻度面瘫而入院求治。体检:左侧额纹轻度消失、眼裂... 患者女.60岁,50年来间断左耳流恶臭脓液,偶含有豆渣样物,伴有听力进行性下降,耳鸣,左侧头痛,头昏,曾多次间断行相关抗感染等治疗均未愈,未引起重视.现伴有左侧颜面部麻木、轻度面瘫而入院求治。体检:左侧额纹轻度消失、眼裂稍有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略有歪斜,左侧外耳道潮湿。见大量胆脂瘤样组织,鼓膜无法窥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型中耳炎 外耳道胆脂瘤 面神经损伤 面部麻木 轻度面瘫 闭合不全 进行性 抗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损伤的非显微外科修复与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明耀 黄洪章 李金荣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2年第4期240-242,共3页
面神经损伤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的损伤.面神经是口腔颌面部最重要的神经之一,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运动,由于面神经各分支的位置易较表浅,颌面部的外伤及手术等都可能损伤面神经,导致面瘫,肌肉变性萎缩,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 面神经损伤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的损伤.面神经是口腔颌面部最重要的神经之一,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运动,由于面神经各分支的位置易较表浅,颌面部的外伤及手术等都可能损伤面神经,导致面瘫,肌肉变性萎缩,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给患者的身心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因此,关于面神经损伤后的修复是目前口腔颌面外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面神经修复和再生的研究,近几年来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