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蛋白浓度与疾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郭宇 陈伟观 +4 位作者 周三连 汤莉巧 孙王妍 张冬梅 卢红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09,共8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血清中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浓度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治提供参...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血清中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浓度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5例AIS患者作为样本群。入组患者按照入院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be Scale,NIHSS)评分划分为轻度组(n=42)和中重度组(n=63),以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出院后3个月功能恢复情况,将样本细分为预后良好组(n=34)和预后不良组(n=71),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NMB蛋白浓度,分析血清GPNMB蛋白浓度与NIHSS、mRS评分的相关性,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GPNMB蛋白浓度对AIS神经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和预后评估价值。结果中重度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不良患者血清GPNMB蛋白浓度明显低于轻度及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GPNMB蛋白浓度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6,P<0.05),与mRS评分也呈显著负相关趋势(r=-0.334,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GPNMB依然是AIS的关键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的评估结果表明,血清GPNMB蛋白浓度在预测神经功能损伤以及不良预后方面的有诊断价值(灵敏度达到55.6%,特异度为81.8%,准确率是63.81%,P<0.05)。结论血清GPNMB蛋白浓度降低同AIS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联系,很有可能会成为衡量病情严重程度和长期转归情况的重要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移黑色素蛋白b 缺血脑卒中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预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 改良Ranbin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扩增伴随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邦卿 李剑锋 +2 位作者 刘晓辉 张劲男 胡亚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评估游离的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PNMB)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扩增伴随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耐药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5例EGFR扩增伴随突变的NSCLC患... 目的评估游离的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PNMB)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扩增伴随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耐药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5例EGFR扩增伴随突变的NSCLC患者作为观察组,患者均应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作为一线治疗方案;随机选取同期体检中心67例健康人群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游离GPNMB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分析GPNMB表达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合临床疗效,评估其作为耐药标志物的价值。随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EGFR扩增伴随突变NSCLC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游离GPNM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游离GPNMB水平和EGFR-TKI的临床疗效显著相关(P=0.016),GPNMB高表达患者的耐药程度更强,PFS也更短(P=0.032)。游离GPNMB高水平(HR=4.029,95%CI:1.942~8.358,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GFR扩增伴随突变的NSCLC患者游离GPNMB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其高表达与患者耐药程度的增强及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蛋白转移黑色素蛋白b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扩增伴随突变 耐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三阴性乳腺癌诊治的新机遇
3
作者 徐晓帆(综述) 李秋荣(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7-1002,共6页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一种预后较差的分子亚型,治疗手段有限。但因其高表达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PNMB),为靶向该蛋白的分子诊断及抗体偶联药物治疗提供了生物学基础。文章就GPNMB的生物学特征及靶向该蛋白的诊断及治...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一种预后较差的分子亚型,治疗手段有限。但因其高表达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PNMB),为靶向该蛋白的分子诊断及抗体偶联药物治疗提供了生物学基础。文章就GPNMB的生物学特征及靶向该蛋白的诊断及治疗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抗体偶联药物 转移黑色素蛋白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承彦 谢鑫 +1 位作者 张春喜 高登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41-1446,共6页
目的:研究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GPNMB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 目的:研究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以人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GPNMB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以及过表达载体,转染入细胞后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小室法观察其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增殖实验结果表明GPNMB可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GPNMB对HepG2细胞凋亡几乎无影响;细胞侵袭结果表明GPNMB可促进HepG2细胞的侵袭;当整合素β1亚基基因被siRNA沉默后,GPNMB对HepG2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促进作用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GPNMB可能通过与整合素β1亚基相互作用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提示GPNMB可以作为治疗肝癌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移黑色素蛋白b HEPG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肿瘤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作用
5
作者 司艳芳 樊旭 +2 位作者 关娟 周历 赵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研究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首先... 目的研究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采用免疫荧光法对18例PV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时切除的视网膜进行定量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VR患者血清中GPNMB的含量;然后,以人RPE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GPNMB的siRNA以及过表达载体,转染入细胞后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RPE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实验表明,随着PVR增生膜病变程度的加重,其GPNMB的荧光强度加强,A、B、C级PVR的增生膜中GPNMB阳性荧光总量分别为5.07、11.21、19.3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显示,PVR患者血清中GPNMB的含量远高于对照组;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GPNMB过表达可以显著促进RPE细胞的增殖,其OD值是对照组的3.7倍;然后以GPNMB过表达的人RPE细胞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GPNMB-siRNA转染组可以显著抑制RPE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GPNMB对RPE细胞周期有显著影响。结论 GPNMB作为RPE细胞中的一个关键分子,通过细胞周期调控途径影响其增殖,为进一步研究GPNMB在PVR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黑色素瘤糖蛋白b 增生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与肥胖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旭楠 赵丽 袁国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614-2618,共5页
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pnmb)是一种在低转移潜能黑色素瘤细胞系中首次发现的Ⅰ型跨膜糖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可促进脂肪组织Gpnmb的表达及分泌,同时,Gpnmb可通过增加体质量、促进脂质合成、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肥胖及其相关疾... 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pnmb)是一种在低转移潜能黑色素瘤细胞系中首次发现的Ⅰ型跨膜糖蛋白。近年来研究发现,肥胖可促进脂肪组织Gpnmb的表达及分泌,同时,Gpnmb可通过增加体质量、促进脂质合成、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肥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因此,Gpnmb有望成为预测和治疗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新靶点,本文就其与肥胖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黑色素瘤糖蛋白b 肥胖症 脂肪组织 糖尿病 2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抑制剂CJ9111对小鼠B_(16)黑色素瘤细胞肺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彭涛 王心华 许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64-365,共2页
肿瘤转移是个多步骤的连续过程。瘤细胞从原发部位扩散,浸润细胞外基质,穿透血管壁,在血管内聚积,附着于血管内皮等一系列过程形成转移灶。所有这些过程都与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有关。自从发现佛波酯有促进肿瘤转移的作用后,表明了... 肿瘤转移是个多步骤的连续过程。瘤细胞从原发部位扩散,浸润细胞外基质,穿透血管壁,在血管内聚积,附着于血管内皮等一系列过程形成转移灶。所有这些过程都与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有关。自从发现佛波酯有促进肿瘤转移的作用后,表明了蛋白激酶C(PKC)在调控肿瘤转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KC的活性与肿瘤转移呈正相关,且某些PKC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细胞 肿瘤转移 转移 b16黑色素 蛋白激酶C抑制剂 小鼠 胞外基质 内聚 附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骆驼蓬脂转移蛋白与顺铂联合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常晨晨 王燕 +1 位作者 管珊 孙素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6-192,共7页
旨在探讨重组骆驼蓬脂转移蛋白(Recombinant Peganum harmala lipid transfer protein,r Ph LTP)与顺铂(DDP)联用对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MTT法检测r Ph LTP、顺铂单独及联用后对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 旨在探讨重组骆驼蓬脂转移蛋白(Recombinant Peganum harmala lipid transfer protein,r Ph LTP)与顺铂(DDP)联用对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MTT法检测r Ph LTP、顺铂单独及联用后对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r Ph LTP和DDP联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显著高于DDP单独处理组(P<0.01);而且胞内ROS升高的水平均高于单独处理组(P<0.01),胞内Δψm水平均低于单独处理组,但无显著性差异。r Ph LTP可增强顺铂对B16细胞的生长抑制并促进细胞凋亡,与顺铂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骆驼蓬脂转移蛋白 顺铂 黑色素b16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ALDI-TOF-MS技术分析转移和非转移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清蛋白的差异表达
9
作者 王耀聪 刘林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转移性和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初步探讨其对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共收集101例患者外周血清,包括25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及76例对照者(31例非转移性患...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转移性和非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初步探讨其对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共收集101例患者外周血清,包括25例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及76例对照者(31例非转移性患者和45例健康者)。从中随机抽取73例(18例转移患者,20例非转移患者和35例健康者)用于建立区分模型,其余28例(7例转移患者,11例非转移患者和10例健康者)用来对区分模型进行盲法验证。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外周血清蛋白质进行检测,应用Ciphergen蛋白质芯片软件对蛋白质谱进行分析。结果:黑色素瘤转移患者外周血清与对照组外周血清蛋白质谱相比,质荷比为2 598.33、3 646.79、4 605.48、8 603.10、7 756.64 m/z和9 598.82 m/z,共6个蛋白质峰呈表达有明显差异(P均=0.000),以此构建出转移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模型,它的诊断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74.55%。另外对该模型进行了盲法验证,其诊断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76.19%。结论:黑色素瘤转移患者外周血清蛋白质表达谱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变化,相对分子质量为2 598.33、3 646.79、4 605.48、8 603.10、7 756.64 m/z和9 598.82 m/z的蛋白质点可以作为黑色素瘤转移患者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黑色素瘤肿瘤标志物 蛋白质组学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B_(16)黑色素瘤细胞对NK细胞敏感性及细胞核DNA的测定
10
作者 邵春奎 熊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67-167,共1页
利用125I-UdR标记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B16黑色素瘤三个克隆株,并分别观察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敏感性;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每株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表明:高转移株细胞对NK细胞敏感性低,细胞DNA指数(DI)大,多为非整倍体... 利用125I-UdR标记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的B16黑色素瘤三个克隆株,并分别观察其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敏感性;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每株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表明:高转移株细胞对NK细胞敏感性低,细胞DNA指数(DI)大,多为非整倍体细胞,增殖指数(PI)较小。此外,作者探讨了三株细胞对NK细胞的敏感性及细胞核DNA含量与体内生物学行为的可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黑色素 NK细胞 敏感 DNA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b促进绵羊黑色素细胞中GPNMB和PMEL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兵令 杨玉静 +4 位作者 陈天直 于秀菊 杨林佩 董常生 杨姗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45-852,共8页
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及其同系物色素细胞特异性黑色素细胞蛋白(pigment cell-specific melanocyte protein,PMEL)对黑素体的形成和黑色素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GPNMB和PME... 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及其同系物色素细胞特异性黑色素细胞蛋白(pigment cell-specific melanocyte protein,PMEL)对黑素体的形成和黑色素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GPNMB和PMEL的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旨在探索GPNMB和PMEL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表达是否存在差异,确定紫外线b(UVB)对GPNMB和PMEL是否有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GPNMB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的毛基质、内外毛根鞘、毛乳头等区域均有表达。Western印迹和qRT-PCR结果显示,黑色绵羊皮肤中GPNMB和PMEL表达量,高于白色绵羊皮肤。黑色素细胞经UVB照射后,GPNMB和PMEL的表达增高。UVB照射剂量为100 m J/cm2时,黑色素细胞活性最高;单次UVB辐射后,GPNMB和PMEL mRNA表达量在72h达到顶峰,两者的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UVB连续辐射后,GPNMB mRNA表达量在4 d达到顶峰,而PMEL mRNA表达量虽然在3 d升高,但且对GPNMB作用更明显。上述结果提示,GPNMB和PMEL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存在差异性表达。UVB单次或者连续照射,均促进GPNMB和PMEL表达,且对GPNMB影响更显著。GPNMB和PMEL可能通过影响黑素体的成熟进而调节黑色素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转移黑色素瘤糖蛋白b 色素细胞特异黑色素细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9
12
作者 闵大六 周晓燕 +4 位作者 陆洪芬 许越香 范月珍 郑爱华 施达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9-173,共5页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 背景与目的:BCL-6、CD10均为淋巴结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GC-B细胞)的标志,它们在结内外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及其它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值得研究。本研究分析了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BCL-6、CD10和BCL-2的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分析135例B-NHL常见类型[包括DLBCL 22例,滤泡性淋巴瘤(FL)18例,B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SLL)18例,套细胞淋巴瘤(MCL)15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7例,Burk itt’s淋巴瘤(BL)5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3例;结外DLBCL 29例,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L)18例]和对照组5例T-NHL、5例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以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石蜡包埋组织中BCL-6、CD10以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BCL-6和CD10阳性表达均只见于RLH(100%和100%)、结内DLBCL(72.7%和40.9%)、结外DLBCL(75.9%和41.4%)、FL(88.9%和72.2%)以及BL(100%和100%),其余B-NHL如B-SLL、MCL、MALT-L、LPL、LBL以及T-NHL和NLPHL中均未见BCL-6和CD10蛋白的表达。BCL-2蛋白表达可见于结内、结外DLBCL、FL、B-SLL、MCL、MALT-L以及LBL,阳性率分别为:36.4%、27.6%、83.3%、88.9%、86.7%、72.7%和33.3%;而LPL、BL、T-NHL以及NLPHL未见BCL-2蛋白表达;②DLBCL中BCL-6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GC/FL型、中间型、散在型和阴性型;③40.9%的结内DLBCL、41.4%的结外DLBCL、72.2%的FL以及100%的BL为BCL-6+/CD10+表达,其中BCL-6蛋白表达均为GC/FL型;④在临床特征上,BCL-6+/CD10+的结内DLBCL与非BCL-6+/CD10+的结内DLBCL相比,前者的临床分期低于后者(P<0.05)。结论:BCL-6、CD10和BCL-2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以用于部分B-NH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BCL-6+/CD10+的结内淋巴瘤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瘤 bCL-6 CD10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转移性黑素瘤糖蛋白基因沉默抑制黑素小体形成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萍 李铀 +2 位作者 袁小英 李东光 刘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79-583,共5页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黑素瘤糖蛋白[glycoprotein(transmembrane)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b,GPNM]B基因沉默抑制黑素小体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黑素细胞系PIG1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法下调GPNMB基因的表达,以实时...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黑素瘤糖蛋白[glycoprotein(transmembrane)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b,GPNM]B基因沉默抑制黑素小体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黑素细胞系PIG1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法下调GPNMB基因的表达,以实时定量反转录(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GPNMB-siRNA转染对GPNMB、酪氨酸酶(Tyr)、酪氨酸相关蛋白1(Trp1)、OA1和Pmel17的影响,进一步采用Tyr-siRNA转染PIG1细胞下调Tyr基因的表达以验证GPNMB与Tyr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检测GPNMB基因沉默对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影响。结果:GPNMB-siRNA转染对GPNMB、Tyr、Trp1、Pmel17和OA1等黑素小体蛋白的表达均有显著抑制作用;GPNMB与Tyr之间无相互作用;GPNMB-siRNA转染或中波紫外线(UVB)单独作用能够上调MITF的表达,但两者共同作用却能显著抑制MITF的表达。结论:GPNMB基因沉默对黑素小体形成的抑制作用不依赖于MIT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小体 黑素细胞 转移黑素瘤糖蛋白 酪氨酸酶 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 E与Rb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
14
作者 程纯 张冬梅 +4 位作者 沈爱国 何松 严美娟 邵晓轶 刘海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研究表明,Rb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1].Cyclin E通过改变Rb蛋白的磷酸化状态来调节Rb的生物学活性,其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侵袭性及预后相关[2,3].本研究分析了62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cyclin E与Rb蛋白的表达... 研究表明,Rb蛋白的异常表达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1].Cyclin E通过改变Rb蛋白的磷酸化状态来调节Rb的生物学活性,其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侵袭性及预后相关[2,3].本研究分析了62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cyclin E与Rb蛋白的表达,探讨了cyclin E和Rb与B-NHL发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瘤 CYCLIN CYCLIN Rb蛋白 异常表达 生物学活 预后相关 多种肿瘤 研究分析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D_(44)V_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束永前 刘凌翔 +3 位作者 卢凯华 殷咏梅 黄普文 王榕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研究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CD44变异体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B淋巴细胞性NHL,6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CD44V6表达情况。结果:B细胞性NHLCD... 目的:研究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中CD44变异体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B淋巴细胞性NHL,6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CD44V6表达情况。结果:B细胞性NHLCD44V6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CD44V6阳性表达与病理分期、恶性度有一定关系。结论:CD44V6与B细胞性NHL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瘤 CD44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华国 吴传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4-156,共3页
肿瘤的浸润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各种致癌因素引起肿瘤细胞一系列的基因改变,加上遗传易感性,最终导致癌的发生(原位癌)。后来再加上更多基因的改变.使原先发展缓慢、相对稳定的原位癌逐步发展成为可转移的侵袭性癌。这种侵... 肿瘤的浸润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各种致癌因素引起肿瘤细胞一系列的基因改变,加上遗传易感性,最终导致癌的发生(原位癌)。后来再加上更多基因的改变.使原先发展缓慢、相对稳定的原位癌逐步发展成为可转移的侵袭性癌。这种侵袭性的癌细胞,运动和增殖潜能都增加。能够分泌金属蛋白酶等来降解细胞外的基质,能够穿入血管(或淋巴管)。在血管内又能抵御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的杀伤,然后再穿出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转移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致癌因素 侵袭 遗传易感 金属蛋白 基因改变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MC-Tryptase-PAR-2-FLS途径探讨资木瓜总苷对K/B×N小鼠血清转移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婷婷 陈先勇 +2 位作者 陈桂婷 曹楠 李世刚(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5-399,409,共6页
目的:研究资木瓜总苷(TSCS)通过MC-Tryptase-PAR-2-FLS途径对K/B×N小鼠血清转移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6组:C57BL/6小鼠分别注射C57BL/6小鼠血清、K/B×N小鼠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KitW-4Bao小鼠注射K/B&... 目的:研究资木瓜总苷(TSCS)通过MC-Tryptase-PAR-2-FLS途径对K/B×N小鼠血清转移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6组:C57BL/6小鼠分别注射C57BL/6小鼠血清、K/B×N小鼠血清作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KitW-4Bao小鼠注射K/B×N小鼠血清作为阴性对照组,移植肥大细胞(MC)的KitW-4Bao小鼠随机分为3组:阳性药物(色甘酸钠)组、TSCS低、高剂量组,均注射K/B×N小鼠血清。游标卡尺测量小鼠关节肿胀度,HE染色观察关节形态学变化,甲苯胺蓝染色观察MC脱颗粒变化,免疫组化和qRT-PCR检测关节组织中类胰蛋白酶(Tryptase)、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表达情况,ELISA检测血清IgG及关节中炎症因子含量变化。结果:KitW-4Bao小鼠对血清转移性关节炎抵抗,移植MC后,对K/B×N小鼠血清恢复敏感,引发关节炎。与模型组相比,TSCS高剂量组小鼠关节肿胀度、关节炎评分、病理学评分、MC脱颗粒率、Tryptase和PAR-2表达、血清IgG和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结论:MC在K/B×N小鼠血清转移性关节炎模型中发挥重要作用;TSCS通过抑制MC脱颗粒释放类胰蛋白酶,影响MC-Tryptase-PAR-2-FLS通路,治疗K/B×N小鼠血清转移性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类胰蛋白 PAR-2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资木瓜总苷 K/b×N小鼠血清转移关节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27在转移潜能不同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坤 刘银坤 +6 位作者 周海君 代智 陈洁 孙瑞霞 孙强玲 卢雯静 康晓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8-745,共8页
利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参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细胞免疫荧光技术、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显示,HSP27在转移潜能不同的肝癌细胞Hep3B、MHCC97L和MHCC97H中定位于细胞浆,亦可见于细胞核,HSP2... 利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参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细胞免疫荧光技术、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显示,HSP27在转移潜能不同的肝癌细胞Hep3B、MHCC97L和MHCC97H中定位于细胞浆,亦可见于细胞核,HSP27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呈正相关.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MHCC97H的HSP27 RNA干扰试验结果显示,HSP27 RNA干扰后MHCC97H的侵袭(MHCC97H组:21.36±2.92;对照RNAi组:19.88±2.23;RNAi组:11.40±2.05)、运动能力(MHCC97H组:26.35±3.29;对照RNAi组:24.43±3.17;RNAi组:10.92±2.27)明显减弱,细胞凋亡显著增加(MHCC97H组:15.12%;对照RNAi组:17.56%;RNAi组:27.64%).同时进行信号转导基因芯片检测发现,HSP27干扰后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并且免疫印迹显示细胞核内活化的NF-κBp65减少,细胞内磷酸化IκBα降低.另外,免疫共沉淀检测发现,在肝癌细胞内HSP27可与IKKβ、IκBα共沉淀,且在HSP27RNA干扰后IKKβ与IKKα结合能力下降.这些结果提示,HSP27可能通过参与细胞内NF-κB通路的激活,影响细胞凋亡和细胞运动,在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细胞 热休克蛋白27 信号转导 核因子κb(NF-κb) 肿瘤转移 凋亡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和MMP-9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邢兰瑛 蔡东阁 +2 位作者 方晓荷 韩志红 刘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2-584,594,共4页
目的检测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人类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卵巢癌细胞的分化增殖、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亲和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进行免疫组织... 目的检测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人类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卵巢癌细胞的分化增殖、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亲和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CB抗体、MMP-9抗体标记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标本,综合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占总体细胞数的百分比进行染色判定,结合有关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CB、MMP-9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有无转移及腹水呈正相关(P<0.05);CB与卵巢癌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CB和MMP-9表达呈正相关(r=0.652,P<0.05)。结论CB、MMP-9与卵巢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两者在其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卵巢肿瘤 组织蛋白b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应行预防性脑放射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雄 张彬彬 王思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04-306,共3页
关键词 局部晚期小细胞肺癌 肺癌患者 预防 纵隔淋巴结转移 放射 TNM分期 局部控制率 远处转移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